2017部编本八年级上册名著导读《昆虫记》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名著导读《昆虫记》每章节内容概括

《昆虫记》每章节内容概括一、内容简介《昆虫记》又称《昆虫世界》《昆虫物语》《昆虫学札记》或《昆虫的故事》,是法国昆虫学家、文学家让-亨利·卡西米尔·法布尔创作的长篇生物学著作,共十卷。
1879年第一卷首次出版,1907年全书首次出版。
该作品是一部概括昆虫的种类、特征、习性和婚习的昆虫生物学著作,记录了昆虫真实的生活,表述的是昆虫为生存而斗争时表现出的灵性,还记载着法布尔痴迷昆虫研究的动因、生平抱负、知识背景、生活状况等等内容。
作者将昆虫的多彩生活与自己的人生感悟融为一体,用人性去看待昆虫,字里行间都透露出作者对生命的尊敬与热爱。
二、《昆虫记》每章节内容概括。
共三十七章。
第一章论祖传各人有各人独特的性格,有时,这种性格看起来似乎来自先辈的遗传,但当你想追问这种性格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却又十分困难。
在我很小的时候,就有一种与自然界事物亲近的渴望。
如果你觉得我喜欢观察植物和昆虫的性格是从祖先那里遗传来的,那简直就是一个天大的笑话。
因为我的祖先们都是没受过教育的乡下人,他们唯一知道和关心的,就是他们自己养的牛和羊。
在我的祖父辈之中,也只有一个人翻过书本。
第二章神秘的池塘当我凝视着池塘的时候,从来都不会感到厌倦。
在这个绿色的小世界里,不知道会有多少忙碌的小生命在生生不息地忙活着。
池塘边,随处可见一堆堆黑色的小蝌蚪在追逐着;长着红色肚皮的蝾螈也把它的宽尾巴像舵一样地摇摆着,缓缓地前进;在芦苇草丛中,我们还可以找到一群群石蚕的幼虫,它们将各自的身体隐藏在枯枝做的小鞘中——这个小鞘用来防御天敌和各种各样意想不到的灾难。
第三章石蚕我往池塘里放进一些小小的水生动物,它们叫石蚕。
确切地说,它们是石蚕蛾的幼虫,平时很巧妙地隐藏在一个个枯枝做的小鞘中。
石蚕原本是生长在泥潭沼泽中的芦苇丛里的。
在许多时候,它依附在芦苇的断枝上,随芦苇在水中漂泊。
那小鞘就是它的活动房子。
这种活动房子其实可以算是一个很精巧的编织艺术品,它是由那种被水浸透后脱落下来的植物的根皮组成的。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名著导读《昆虫记》名著导读

《昆虫记》名著导读作者简介法布尔(1823—1915),法国著名昆虫学家、科普作家和文学家,是一位在自然环境中研究昆虫的科学家。
出生后因家境贫困,法布尔被送到祖父母家中寄养,年幼的他被乡间的蝴蝶和蝈蝈这些可爱的昆虫所吸引。
任职中学教员期间,法布尔阅读了一本昆虫学著作,从此萌生了毕生研究昆虫的伟大志向。
被世人称为“科学界诗人”“昆虫界的荷马”和“昆虫界的维吉尔”。
写作背景《昆虫记》创作于1879—1910年间。
19世纪末,自然科学取得了巨大成就,其中进化论、细胞学说、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并称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
进化论的影响尤其大,达尔文的变形与适应的理论一度成为生物学界科学研究者的“时尚”。
与此同时,哲学也逐渐盛行起来。
法布尔所著的《昆虫记》的思想内容主要受到这两种思潮的影响。
在法布尔那个时代,一般昆虫学家的研究是把昆虫装在木盒里,浸在酒精里,睁大眼睛观察昆虫的触角、上颚、翅膀、足等,极少去思考这些器官的功能,不重视研究昆虫的本能与习性。
法布尔一反常规,用野外观察和实验的方法来研究昆虫的本能与习性。
思维导图昆虫的形态、习性、劳动、繁衍与死亡妙趣横生的昆虫法布尔严谨的实验方法、昆虫世界记活泼生动的文字记录科学与文学在昆虫身上倾注深刻的——对人类生存状态、完美结合的典范人文关怀价值观念的思索思想意义及价值取向1.《昆虫记》堪称科学与文学完美结合的典范,法布尔依据其毕生从事昆虫研究的经历和成果,用通俗易懂、生动有趣的文字,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他所观察和研究的昆虫的外部形态、生活习性,真实地记录了几种常见昆虫的本能、习性、劳动和死亡等,既表现了作者对生命和自然的热爱和尊重,又传播了科学知识,体现了作者观察细致入微、孜孜不倦的科学探索精神。
2.《昆虫记》处处洋溢着对生命的尊重,对自然万物的赞美。
这种敬畏生命的情怀,给《昆虫记》这部科学著作注入了灵魂和生气,使之成为“一部很有趣,也很有益的书”(鲁迅语)。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第五单元名著导读《昆虫记》教案

4.主题探讨:围绕《昆虫记》中所体现的自然观、生态观、人性观等主题,组织学生展开讨论,提高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5.写作手法分析:分析法布尔在《昆虫记》中运用的写作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以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写作技巧。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观察实验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昆虫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6.课后拓展:推荐学生阅读《昆虫记》的其他章节,鼓励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昆虫,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观察和思考。
二、核心素养目标
1.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培养他们对名著的阅读兴趣和鉴赏能力,通过深入分析《昆虫记》的文本,提升语言表达和审美能力。
2.增强学生对自然科学的认识,激发探究欲望,通过了解昆虫的生活习性和行为特点,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生态内容,掌握法布尔对昆虫生活习性的观察与描述。
-品味作品中的文学语言和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并能够分析其在文本中的作用。
-掌握作品的主题思想,认识到昆虫世界的多样性和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昆虫的生活进行观察和思考,形成自己的见解。
举例解释:
-在讲解“黄蜂”章节时,重点分析法布尔如何通过细致的观察,揭示黄蜂建筑巢穴的智慧和辛勤。
3.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围绕作品中的主题进行探讨,引导学生形成独立见解,提高问题解决和创新能力。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名著导读《昆虫记》教案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大家围绕昆虫生活习性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我注意到,通过这种形式的讨论,学生们能够更好地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这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但同时,我也发现有些学生在讨论中过于依赖书本知识,缺乏独立思考。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独立思考能力。
1.注重对难点内容的讲解,运用更多生动的例子和形象的语言帮助学生理解。
2.加强对小组讨论的引导和监督,确保每位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其中。
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独立思考能力,鼓励他们在讨论中提出自己的观点。
4.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位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充分的发挥。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昆虫记》中法布尔对昆虫生活习性的观察与描述。这是对我们认识自然、理解生命的重要启示。它展示了作者对昆虫世界的热爱和对自然科学的探究精神。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如法布尔对黄蜂建筑才能的描述。这个案例展示了昆虫在建筑方面的独特才能,以及它们如何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处。
举例:分析法布尔在描述昆虫生活时,如何表现出对昆虫的关爱和对生命的尊重。
(4)培养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学会倾听他人意见,提高合作交流能力。
举例: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昆虫生活习性的认识和感悟,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分享的学习习惯。
【部编】教育部审定版本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名著导读--《昆虫记》

【部编】教育部审定版本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名著导读--《昆虫记》【学习目标】1.了解《昆虫记》的作者法布尔及作品的主要内容。
2.欣赏《昆虫记》精彩片段,体会语言文字的特点,领悟法布尔的精神,激发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
3.结合《昆虫记》选文,体会法布尔的文笔及其观察力,感受他对大自然与生命的尊重与热爱之情。
一、作者及其背景介绍:让-亨利·卡西米尔·法布尔(Jean-Henri CasimirFabre ),法国杰出昆虫学家、文学家,是第一位在自然环境中研究昆虫的科学家。
1823年出生于法国南部普罗旺斯的圣莱昂的一户农民家庭。
因家境贫困,法布尔被送到离该村不远的马拉瓦尔祖父母家中寄养,当时年幼的他已被乡间的蝴蝶与蝈蝈儿这些可爱的昆虫所吸引。
7岁时,法布尔回到父母身边,并到村里读了小学。
后来,法布尔家又几度迁居,少年法布尔不得不出门做工谋生。
虽然学业无法继续,但是法布尔抓紧一切时间自学,15岁时,他只身报考阿维尼翁市的师范学院,结果被正式录取。
毕业后,法布尔获得一中学教员职位。
课堂教学之余,法布尔阅读了一本昆虫学著作,从此萌生了要毕生研究昆虫的伟大志向。
那一年,他不足十九岁。
法布尔生活的每一天每一夜,独自的、安静的研究,艰辛地付出,持之以恒的努力,换来的是丰硕的果实。
《昆虫记》十大册,每册包含若干章,每章详细、深刻地描绘一种或几种昆虫的生活:如蜘蛛、蜜蜂、螳螂、蝎子、蝉等等。
法布尔被誉为“昆虫诗人”,《昆虫记》被誉为“昆虫的史诗”。
一样放射出了。
这是因为主人公阿廖沙,他没有被艰辛、痛苦和屈辱的生二、了解《昆虫记》:法布尔耗费毕生精力来观察、研究“虫子”,他专为“虫子”写出十卷本的书,不能不说是奇迹。
《昆虫记》不仅是一部文学巨著,也是一部科学百科,在读书界一次又一次引起轰动。
先后被译成50多种文字出版,中国鲁迅把《昆虫记》奉为“讲昆虫故事”、“讲昆虫生活”的楷模。
在他的笔下,每一类昆虫都有自己独特的“音符”:被人大加赞美的“勤劳”蚂蚁原来是它虫利益的损害者;黄蜂会在地下建起自己的“星球”;吵翻整个夏季的蝉原来是个聋子;赤条蜂会像一个神经科医生般巧施麻醉术,让自己的猎物昏而不死,使幼虫可以在自动保鲜的食物上长大;美丽的孔雀蛾生到世上的唯一目的就是找配偶,它仅有两三天时间的寿命,只来得及在世上找一个伴侣……这就是世间最奇妙的秘密——生命。
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名著导读《昆虫记》说课课件(附教学反思、板书)

3.成果展示 (1)各小组代表按照老师的安排在班级进行演读展示,老师也可进行 示范演读或进行演读点评。 (2)作者的写作技能
预设: ①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圣甲虫人格化,读来令读者感到生动、亲切。 ②运用细致的肖像描写和动作描写,使读者如见其虫、如临其境。 ③语言浑厚又生动有趣。作者在描写中运用了一些口语化的表述,读 来十分有趣。
板块五、再读课文,合作探究 (一)自主探究 1.探究任务 自主阅读《昆虫记》
2.探究方法 (1)认真阅读目录,检索答案。 (2)根据目录定位到原文查找答案。 (3)采取浏览、跳读等方式检索答案。
3.成果展示 展示学生自主探究成果,并进行总结。
4.活动小结 《昆虫记》分为十卷,作者以人性化视角去了解虫性,通过虫性反应 社会人生。作品既表达了作者对生命和自然的热爱和尊重,又传播了 科学知识,体现了作者视察细致入微、孜孜不倦的科学探索精神。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全面把握《昆虫记》全十卷内容。
2.过程安排 (1)小组成员轮流按要求进行演读,每人演读一自然段,可以配合 适当的手势、表情等。 (2)演读后小组成员各抒己见,交流自己感受到的昆虫之趣或作者 语言的精妙之处。
(3)小组讨论总结,从修辞、描写方法等角度归纳作者的写作技能。 (4)每小组选派一位代表共同为大家进行演读展示;全班共同总结 作者的写作技能。
1、创作背景:
1823年12月,法布尔出世在法国南方一个贫穷的农民家中。上小学时,他 常跑到乡间野外,兜里装满了蜗牛、蘑菇或其他植物、虫类。法布尔15岁考入 师范学校,毕业后谋得初中数学教师职位。他花了一个月的工资,买到一本昆 虫学著作,立志做一个为虫子写历史的人。
法布尔半生坚持自学,先后取得了大学物理数学学士学位、自然科学学士 学位、自然科学博士学位等。他出版了《天空》《大地》《植物》以及《保尔 大叔谈害虫》等系列作品。1875年,法布尔带领家人迁往乡间小镇。整理20 余年资料而写成的《昆虫记》第一卷于1879年问世。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名著导读《昆虫记》教案

《昆虫记》名著导读【教学目标】1.了解作家的生平事迹、科学成就和全书的大致内容。
2.体会科普作品蕴含的科学思维、科学理念和科学精神。
(重点)3.体会科普作品的艺术趣味。
(难点)【教学过程】一、看图识虫出示一些昆虫的图片,说出昆虫的名字。
如:蟋蟀、蝈蝈、角蛛、七星瓢虫等。
有一个人专门为昆虫写了一部书,你们知道他是谁吗?(法布尔)二、走近作者【法布尔】(1823一1915),法国昆虫学家、动物行为学家、文学家。
法布尔出生在法国南部的一个农民家庭。
通过勤奋自学,法布尔先后取得了教学学士学位、物理学学士学位、自然科学学士学位和自然科学博士学位。
法布尔活到92岁,他是世界的骄傲。
雨果称他为“昆虫界的荷马”,罗曼·罗兰称他为“掌握田野无数小虫子秘密的语言大师”,法国文学界曾以“科学界的诗人”“昆虫世界的维吉尔”等称号推荐法布尔为诺贝尔奖的候选人。
遗憾的是,评委们还没来得及做出最后决议,这位以昆虫为琴弦拨响人类命运颤音的巨匠,便与世长辞了!二、昆虫探秘1.读完这部书,请你概括这部书的主要内容。
这是一部概括昆虫的种类、特征、习性和婚习的昆虫学巨著,涉及蜣螂、蚂蚁等100多种昆虫。
全书分十卷,每--卷17-25个章节,每章节羊细、深刻地描绘一种或几种昆虫的生活习性,作者依据其毕生从事昆虫研究的经历和成果,以人性化关照虫性,以虫性反映社会人生,重点介绍了他所所观察和研究的昆虫的外部形态、生物习性,真实地记录了几种常见昆虫的本能、习性、劳动、死亡等,描述了小小的昆虫恪守自然规则以及为了生存和繁衍进行着不懈的努力。
同时收入一些讲述经历、回忆往事的传记性文章,是一部富含知识、趣味、美感和哲理的文学宝藏昆虫记不仅是一部研究昆虫的科学巨著,同时也是一部讴歌生命的宏伟诗篇。
所以,这部书既表达了作者对生命和自然的热爱和尊重,又传播了科学知识,体现了作者观察细致入微、孜孜不倦的科学探索精神。
《昆虫记》不但展现了他科学观察研究方面的才能和文学才华,同时还向读者传达了他的人文精神以及对生命的无比热爱。
部编版语文八上名著导读 《昆虫记》

9.部编版语文八上名著导读:《昆虫记》先关注作者哦!点击作者头像,再点右边的关注即可。
【作者介绍】亨利·法布尔(1823—1915):法国昆虫学家,动物行为学家,作家,被世人称为“昆虫界的荷马”、“昆虫界的维吉儿”、“科学界的诗人”。
生物学家达尔文称其为“无与伦比的观察家”;法国著名文学家雨果称其为“昆虫学的荷马”。
法布尔,1823年生于法国南部圣雷翁村一户农家,童年在乡间与花草虫鸟一起度过。
由于贫穷,他连中学也无法正常读完,但他坚持自学,一生中先后取得了数学学士学位、自然科学学士学位和自然科学博士学位。
1847年,来到阿雅克修中学,在那里遇到了影响了他人生选择的两位学者,他从此打定主意,教学之余潜心研究昆虫。
1857年,他发表了处女作《节腹泥蜂习性观察记》,这篇论文修正了当时的昆虫学祖师列翁·杜福尔的错误观点,由此赢得了法兰西研究院的赞誉,被授予实验生理学奖。
达尔文也给了他很高的赞誉,在《物种起源》中称法布尔为“无与伦比的观察家”。
1879年,《昆虫记》第一卷问世。
1880年,他终于有了一间实验室——一块不毛之地,却为矢车菊和膜翅目昆虫所钟爱,他风趣地称之为“荒石园”。
在余生的35年中,法布尔就蛰居在荒石园,一边进行观察和实验,一边整理前半生研究昆虫的观察笔记、实验记录、科学札记等资料,完成了《昆虫记》的后九卷。
1915年,92岁的法布尔在他钟爱的昆虫陪伴下,静静地长眠于荒石园。
【作品简介】《昆虫记》不仅是一部概括昆虫的种类、特征、习性和婚习的昆虫学巨著,也是一部富含知识、趣味美感和哲理的文学名著。
这部著作的法文书名直译为《昆虫学的回忆》,副标题为“对昆虫的本能及其习俗的研究”。
《昆虫记》十大册,每册包含若干章,每章详细、深刻地描绘一种或几种昆虫的生活:蜘蛛、蜜蜂、螳螂、蝎子、蝉、甲虫、蟋蟀。
作品文字清新、自然有趣,语调轻松幽默诙谐,基于事实的故事情节曲折奇异。
作者将昆虫的多彩生活与自己的人生感悟融为一体,用人性去看待昆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昆虫记》
法布尔(1823-1915)出生在法国南部の农民家庭。
童年,他在农村度过,从小就对乡间の花草和虫鸟非常感兴趣。
由于家中贫困,他连中学也没有读完。
但是法布尔抓紧一切时间自学,15岁时,他只身报考阿维尼翁市の师范学院,结果被正式录取。
毕业后,法布尔获得一中学教员职位。
课堂教学之余,法布尔阅读一本昆虫学著作,从此萌生了要毕生研究昆虫の伟大志向。
那年,他不足十九岁。
通过勤奋自学,法布尔先后取得了教学学士学位、物理学学士学位、自然科学学士学位和自然科学博士学位。
1879年3月,法布尔用积极攒下の一小笔钱,在小乡村塞利尼昂附近购得一处坐落在荒地上の老旧民宅,他给这处居所取了个风趣の雅号——荒石园。
同年,《昆虫记》第一卷出版,在以后の三十余年里,这位“荒石园”主人穿着农民の粗呢子外套,吃着粗茶淡饭,不知疲倦地从事独具特色の昆虫学研究,终于撰写出10卷本科学巨著——《昆虫记》。
法布尔活到九十二岁,他是世界の骄傲。
雨果称他为“昆虫界の河马”。
罗曼·罗兰称他为“掌握田野无数小虫子秘密の语言大师”。
法国文学界曾以“科学界の诗人”“昆虫世界の维吉尔”等称号,推荐法布尔为诺贝尔奖の候选人。
遗憾の是,评委们还没来得及做出最后决议,这位以昆虫为琴弦拨响人类命运颤音の巨匠便与世长辞了!
1.内容概述
《昆虫记》是法国杰出昆虫学家、文学家法布尔の传世佳作,亦是一部不朽の著作。
它熔作者毕生研究成果和人生感悟于一炉,以人性观照虫性,将昆虫世界化作供人类获得知识、趣味、美感和思想の美文。
一个人耗费一生の光阴来观察、研究“虫子”,已经算是奇迹了;一个人一生专为“虫子”写出十卷大部头の书,更不能不说是奇迹。
书中主要描写昆虫本能の习性、劳动、婚恋、繁衍和死亡等生活情景,表达了作者对生命の关爱之情,充满了对自然万物の赞美之情。
2.《昆虫记》中描绘の昆虫の特点
(1)蝉:为快乐而放声高歌,永远不知疲倦の歌唱家,在地下“潜伏”四年,才能钻出地面,在阳光下歌唱五个星期。
(2)黄蜂:本能让他们遭受美丽の嘲笑,却没有赋予他们动脑筋の
能力。
(3)螳螂:外表美丽而天性凶残,是不折不扣の杀手。
凶残但机警,生活能力强,但在它刚刚拥有生命の初期,也会牺牲在个头儿最小の蚂蚁
の魔爪下。
(4)蟋蟀善于建造巢穴,管理家务。
3.写作特色
①既是科普著作,同时也是文学经典。
作者不满足于仅仅客观、真实地记录下昆虫の生活,而是把昆虫视为活生生の生命。
他对于昆虫の形态、习性、劳动、繁衍和死亡の描述,处处洋溢着对生命の尊重与
热爱,充满了对自然万物の赞美之情。
正是这种敬畏生命の情怀,给《昆虫记》这部科学著作注入了灵魂和生气,使之成为“一部很有趣,也很有益の书”(鲁迅语)。
②全文生动活泼,语调轻松诙谐,充满了盎然の情趣。
在作者笔下,杨柳天牛像个吝啬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の短身燕尾服;小甲虫“为它の后代作出无私の奉献,为儿女操碎了心”;被蜘蛛咬伤の小麻雀,也会“愉快地进食,如果我们喂食の动作慢了,它甚至会像婴儿般哭闹”。
时间:15分钟满分:20分)
1.《昆虫记》是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の杰作,记录了他对昆虫の观察和回忆。
他给自己の实验室起の名字是荒石园。
(3分)
2.假如你要向朋友推荐《昆虫记》,请说说推荐の理由。
(4分)
答案:(示例一)《昆虫记》是作者对昆虫最直观の研究记录,影响了无数科学家、文学家及普通大众,其文学及科学非凡の成就受到举世推崇。
虽然全文用大量篇幅介绍了昆虫の生活习性,但行文优美,生动活泼,充满了盎然の情趣和诗意,被公众认为跨越领域、超越年龄の不朽传世经典!
(示例二)法布尔拥有“哲学家一般の思考,美术家一般の看法,文学家一般の感受与抒写”。
在本书中,作者将专业知识与人生感悟熔于一炉,娓娓道来,在对一种种昆虫、日常生活习性、特征の描述中体现出作者对生活世事特有の眼光。
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本人对生命の尊重与热爱。
本书の问世被看作动物心理学の诞生。
3.请你写出《昆虫记》所描绘の昆虫中你不喜欢一种动物:狼蛛,理由是一口就能咬到敌人致命の部位,是一招致死の残忍の杀手。
(4分)
4.在《昆虫记》中,你最喜欢の昆虫是什么?为什么喜欢?(4分)
答案:(示例)螳螂。
凶残但机警,生活能力强,但在它刚刚拥有生命の初期,也会牺牲在个头儿最小の蚂蚁の魔爪下。
5.请阅读下面の名著选段,回答问题。
(3分)
“有这样一只不知危险无所畏惧の灰颜色の蝗虫,朝着那只螳螂迎面跑了过来。
……螳螂把它の翅膀极度张开,它の翅竖了起来,并且直立得好像帆船一样。
翅膀竖在它の后背上,螳螂将身体の上端弯曲起来,样子很像一根弯曲着手柄の拐杖,并且不时地上下起落着。
”
①这段文字出自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の《昆虫记》。
(1分)
②本选段细致入微地刻画了螳螂准备捕食蝗虫时の动作,生动地表现了螳螂机警从容の特点。
(2分)
6.读过《昆虫记》之后,你从作者身上学到了什么?(2分)
答案:(示例)我从他身上学到了要善于观察,做事坚持不懈,而且要像他一样热爱大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