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兹华斯诗歌的语言特色
华兹华斯和他的《她住在人迹罕至的地方》赏析

她住在人迹罕至的地方《她住在人迹罕至的地方》是英国诗人威廉·华兹华斯著名组诗《露茜》第一首,此诗描写了一位美丽而又不为人所知的苏格兰少女的命运,表达了作者对其陨落逝去命运的同情和哀怜。
诗歌字里行间包含朴素深厚的情义,浑然天成,真切感人,表达了诗人惜美、悯弱的同情心,魅力历久不衰。
语言质朴、意境清新、气氛感伤,至性深情自然流露,打动人心,充满感染力。
如歌行板She Dwelt Among the Untrodden Ways[她住在人迹罕至的地方]---by William WordsworthShe dwelt among the untrodden ways,Beside the springs of Dove,A Maid whom there were none to praise,And very few to love:A violet by a mossy stone,Half hidden from the eye!—Fair as a star, when only one,Is shining in the sky.She lived unknown, and few could know,When Lucy ceased to be.But she is in her grave, and, oh,The difference to me!译文一:(译朱光潜)幽人在空谷,结居傍明泉。
知音世所惜,孤芳谁可怜。
贞静如幽兰,傍石隐苔藓。
皎洁若晨星,孑然耀中天。
存不为世知,殁不为世惜。
幽明已殊途,予独怀戚戚。
译文二:(译郭沫若)她居住在白鸽泉水的旁边,无人来往的路径通往四面;一位姑娘不曾受人称赞,也不曾受过别人的爱怜。
苔藓石旁的一株紫罗兰,半藏着没有被人看见!美丽得如同天上的星点,一颗唯一的星清辉闪闪。
她生无人知,死也无人唁,不知何时去了人间;但她安睡在墓中,哦可怜,对于我呵,是个地异天变!诗词注解1dwell v.【文】(在某一地方)居住,eg. They dwelt in the forest.他们住在森林。
华兹华斯的文体风格

华兹华斯的文体风格
威廉·华兹华斯(William Wordsworth)是英国浪漫主义时期的一位重要诗人,他的文体风格在该时期的文学中占有特殊的地位。
以下是华兹华斯文体风格的一些特点:
1.自然主义和感性表达:华兹华斯的诗歌强调对自然的深刻感受
和情感的表达。
他通过对大自然的描绘,展现出对自然景色、
季节变化和人与自然的共鸣的敏感。
2.抒情主义:华兹华斯的诗歌充满了强烈的个人情感和内心体验。
他倾向于表达个体内在的情感和情绪,强调诗人的主观感受。
3.对平凡生活的关注:华兹华斯关注普通人的生活和日常经验。
他赋予平凡的事物以诗意,强调简单而真实的生活场景。
4.对人类心灵和自由的关怀:华兹华斯关注人类内心的感受,探
讨人类心灵的深度。
他强调个体的内在自由,对社会和政治的
关切也贯穿于他的作品中。
5.使用自由诗体和口语风格:华兹华斯有时使用自由诗体,突破
传统的格律限制。
他还采用口语化的语言风格,使他的诗歌更
加接近日常口语表达,增强了亲近感。
6.对叙事和敘事诗的偏好:华兹华斯偏好使用叙事诗形式,讲述
个人或普通人的故事。
他的一些作品,如《追溯之诗》("The
Prelude")就是一部自传体叙事诗。
7.对意象的追求:华兹华斯注重意象的创造,通过生动而富有想
象力的描写,展现诗歌的视觉效果,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自然和
人情景的美丽。
总体而言,华兹华斯的文体风格体现了浪漫主义时期诗人对情感、自然、人类心灵以及对人类普遍经验的独特关注。
赏析华兹华斯的诗歌《我们是七个》

虽 然本 诗并 没有 像 “ L i n e s C o m p o s e d a F e w Mi l e s A b o v e T i r t e m A b b e y ” 那样描述大 自然 的风景 , 但在诗 中 , 他写道 “ S h e
诗是来 自于内心深处的情感 。 这种情感是 自然而然流露 出的,
是 在 强 大 的 宁 静 中 追 忆 起 来 的 情 感 。他 的诗 描 写 和 关 注 的多 人 以 返 璞 归 真 的感 觉 。
理论思想以及泛神论 ,从 而使华兹华 斯形 成了 自己对 自然独 特 的认识 : 人与 自然“ 天人合 一” 的关系 , 自然使 人的心灵得 以 是真善美 的完美体现 , 才能给人 以生命 的真谛和领 悟。自然是 人类的精 神家 园。因此华兹华斯 的诗 歌无不体 现着他对 自然
是普通老 百姓的生活。诗中的语言虽然看似平淡 、 朴素, 却 给 净化 , 自然是人类的 良师 , 朋友和保护者。 在他的眼里 , 自然才
《 我们是七个》是华兹华斯 于 1 7 9 8年写 的一首抒情叙事
诗 。这首诗的开头描写了一个单纯的孩子 , 他有 力的呼吸 , 挥 舞着洋溢着青春活力的四肢 , 过着他快 活的时光 。 他真的懂得
在大 自然 中, 人 的灵魂才得 以永生 , 才能给人以生命 的真谛和
比如本诗 , 整首诗共 十七节 , 前三节讲述 了诗人偶遇农 家 领 悟 。
小女孩 , 简单 的描述 了一下小女孩 的外貌及 穿着 , 剩下 的十四 节全是诗人与小女孩的对话 。 描写 小女 孩外貌时 , 简单 的几个 词“ 一头茂 密的卷发 , 头发像杂草 ” 、 “ 她就是个 乡下孩子 的样 子, 但是她 的眼睛非常非常漂亮 ” , 就勾 勒 出了农 家小女孩 的 特征——外表普通 , 心灵单纯 , 美丽 。在下面 的诗人与小女孩
情以理达 情见乎辞——华兹华斯的《水仙诗》赏析

华兹华斯是英国十九世纪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歌以情感丰富、意境深远而著称。
《水仙诗》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此诗以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堪称是一首意境优美、深沉内涵的诗篇。
一、诗歌背景华兹华斯生活在英国北部湖区,这个地方的自然景色优美,悠闲宁静,给他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灵感。
在这种环境的熏陶下,他笔下的自然总是与人情紧密相连,充满了对生活和自然的热爱之情。
二、诗歌结构《水仙诗》共有四十四行,是一首典型的十四行诗。
抑扬格的韵律让整首诗充满了动感和张力。
诗的结构严谨,表现了诗人对情感真挚的追求。
三、诗歌分析1. 第一至第十四行描写了自然中水仙花的风姿和气质,充满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自然的感受和体验。
2. 第十五至第二十八行从“落英”开始,诗人将目光转向人生,描述了生命的短暂和无常。
水仙花的凋零成为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的隐喻,同时也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深切感慨。
3. 第二十九至第四十四行则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他认为生命的价值不在于长短,而在于我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他希望人们能够珍惜自己的生命,努力追求内心的美好。
四、诗歌主题《水仙诗》描绘了水仙花的美丽和凄美,反映了诗人对自然和生命的热爱。
诗中融入了对人生短暂和无常的思考,表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生命的珍惜。
整首诗明快悲切,意境深远,是一首有着浓厚浪漫主义色彩的优美诗篇。
五、诗歌意义《水仙诗》以诗人的细腻感受和深刻思考,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他对生命的理解和对美的追求。
诗中所展现出的情感和内涵,将读者带入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中。
通过这首诗,诗人向人们传达了珍惜生命、珍惜美好的深刻寓意。
在当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和物质的追求往往让人迷失了对美好事物和生命本身的感悟。
《水仙诗》通过诗人的细腻描绘和深刻思考,唤起了人们对生活和自然的热爱之情,引导人们重新审视生命和内心的美好。
这首诗也提醒人们,生命虽短暂,但只要我们用心感受、用心珍惜,便能在平凡中发现美好,获得力量和启迪。
华兹华斯诗歌的语言特色

华兹华斯诗歌的语言特色一、对大自然充满虔诚的爱由于生活在英格兰西北部的湖区,他从小喜爱大自然。
自然中的花鸟树木、湖光山色深深地吸引着他,并渐渐进入他的作品。
华兹华斯表现在诗作中对自然的情感已经不能用我们所习惯的诸如“欣赏”、“放情”等范畴来界定了,以“对自然虔诚的爱”来概括较为合适。
华兹华斯将自然看成是自己的精神家园,将自己的道德与自然的外在形象相联系。
他把自然看成自己的朋友、母亲,或慰籍者――既可以平等地与其交流,聆听她的教诲,接受她的滋养,更可以在人生失意时从中得到安慰,包扎好伤口,再重新站立起来。
他笔下的湖光山色、流水行云、歌鸟林禽、树丛野花,这其中蕴涵着诗人与大自然的契合,对宇宙万物的热爱。
如,在《黄水仙》中他将自然视为人的精神依傍:“独行徐徐如浮云/横绝太空渡山谷/突然在我一瞥中/金色水仙花成簇/开在湖边乔木下/微风之中频摇曳/有如群星在银河/行影绵绵光灼灼/湖畔蜿蜒花茎长/连成一线无断续/一瞥之中万朵花/起舞翩跹头点啄”。
一开始,诗人写出独自徘徊无所寄托的心情,恍惚得有如天空漂浮的一朵孤云。
当他看见湖畔黄水仙,有如少女在微风中翩跹起舞,又如银河里闪烁的万点繁星时,他的愁云才渐渐消散,代之以满心喜悦。
诗人接触到大自然,有如旅人到家,航船着陆,心灵与造物合一。
正像他在《丁登寺》中所表达的一样,无论在何种时间,何种环境,回想起自己曾经有过的与大自然的交往都能有一种归家的感觉。
二、丰富而独特的想象力华兹华斯在其漫长的诗歌创作生涯中创作了无数经得起考验的佳作。
在这些佳作中,华兹华斯运用自己推崇的写作原则,从日常生活体验中摄取描写的对象。
华兹华斯独特的写作风格就在于,他不是单纯就事论事,就景论景,他赋予这些事物与景色一定的想象力。
华兹华斯独特的想象力就在于,他的想象力的保持是与对大自然的虔诚分不开的,而自然又是与童年联系在一起的。
这样,在华兹华斯的写作技巧中,想象、童年、自然就融为一体了。
他在《致杜鹃》中就很好地运用了这一艺术手法:杜鹃的歌声远远飘来,把诗人带回到童年的黄金时代,在林中,在草场,在大自然怀抱中享受到无比幸福。
浅析华兹华斯诗歌中的生态观

浅析华兹华斯诗歌中的生态观1. 引言1.1 华兹华斯及其诗歌简介华兹华斯(William Wordsworth,1770-1850)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人物之一,也是英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诗人之一。
他与塞缪尔·泰勒勋爵共同创立了英国浪漫主义文学。
华兹华斯的诗歌主要以自然和人类内心世界为主题,注重生活的真实与情感的表达,强调个体的独特性和心灵的纯洁性。
华兹华斯的诗歌以清新、平实、直白的语言为特点,他善于用平淡的语句表达深刻的情感,引起读者共鸣。
他的诗歌中常常描绘自然风景,表现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他也关注人类的内心世界,探讨人类与自然、人类与人类之间的关系。
华兹华斯的诗歌作品具有强烈的教育意义,引导人们反思自然与人类社会的互动关系,唤起人们对自然环境的珍惜和保护意识。
2. 正文2.1 华兹华斯诗歌中的自然描写华兹华斯在其诗歌中对自然的描写是非常细腻和精致的。
他以诗意的语言描绘了大自然的美景,展现了自然的神奇和壮丽。
在他的诗作中,常常可以看到对山川河流、花草树木、动物鸟类的生动描绘,使读者仿佛置身于大自然中。
华兹华斯笔下的自然描写带有鲜明的感情色彩,他不仅展示了大自然的美丽,更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
他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感悟,传达了自然界的神秘和伟大,引发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和尊重之情。
在他的诗歌中,自然不仅是一个静止的背景,更是一个有血有肉的生命体。
他描绘了自然界的各种生命形式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展现了自然界的复杂和多样性。
通过对自然的描写,华兹华斯让人们重新审视自然,关注自然界的美丽和奇妙之处。
华兹华斯诗歌中的自然描写丰富多彩,充满着诗意和感情。
他通过自然描写展现了自然的美丽和魅力,激发了人们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华兹华斯的诗歌让我们重新认识和珍惜自然,呼吁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守护地球家园。
2.2 对自然生态的关注华兹华斯在他的诗歌中对自然生态表现出极大的关注,他深刻地感受到自然界的美丽与宏伟,并通过诗歌表达出对自然的敬畏和赞美。
华兹华斯诗歌语言风格

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学院本科毕业论文To Analyze the Pastoral Poetry Language Style of William Wordsworth学生姓名杨莎学号2008119197所在系外语系专业名称英语班级2008级4班指导教师李咏梅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学院二○一二年五月To Analyze the Pastoral Poetry Language Styleof William WordsworthAbstract:William Wordsworth, one of the distinguish Romanism poets in 19th century, is the representative of “Lake School”. His verses are good at describing the natural scenery, the pastoral landscapes, the life of plain people and teenagers. The language style of writing is simple, natural, fresh and spontaneous, which is on the opposite of the neo-classical plate and elegant language style, thus creates a new fresh and lively Romanism poetry. Wordsworth poetry adopts blank verse which is from the old poetry genre and free from the bonds of it. Free verse has its own features in genre, syllable and language and is in search of freedom from them and to refresh them. In 1798, Wordsworth and Coleridge joint-polished Lyrical Ballads declared the birth of Romanism of new poetry. In 1800, in the preface of Lyrical Ballads of the second edition, William Wordsworth advocates to describe the plain things, plain thoughts and plain feelings with plain language, and the work is latter known as the declaration of Romanism poetry. Since then, Wordsworth's poetry gets its further development in depth and the breadth. He endows his description is his poetry with philosophic ideas of under-lied thinking, self-reflection and life meaning-searching. The thesis is to illustrate that the author‟s intention is to build his ideal society by analyzing the naturality, metaphoricality and university of his poetry language. The thesis is also in an attempt to analyze his poem Daffodils as the representative his poetry to draw a conclusion that on the basis of inheriting from the traditional poetry, Wordsworth not only creates a new era of poetry genre of fresh and plain language style, but also bring us the significant and passionate feelings by his poetry.Key words:pastoral poetry language style William Wordsworth Daffodils华兹华斯田园诗歌语言风格分析学生:杨莎指导教师:李咏梅内容摘要:威廉·华兹华斯是19世纪英国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湖畔派”的代表人物。
赏析华兹华斯的诗歌《我们是七个》

赏析华兹华斯的诗歌《我们是七个》作者:武媛来源:《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3年第08期摘要:威廉·华兹华斯(William Wordsworth 1770—1850)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也是“湖畔派诗人”之首。
《我们是七个》是威廉·华兹华斯于1798年写的一首抒情叙事诗。
诗歌以对话的形式,用简洁、质朴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童真的赞美和对童年的向往。
本文试从诗中的语言,诗中的自然和诗中的童心对诗歌进行赏析。
关键词:华兹华斯;我们是七个;语言;自然;童心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4-0065-02威廉·华兹华斯(William Wordsworth 1770—1850)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也是“湖畔派诗人”之首。
在其代表作《抒情歌谣集》的第二版中,他对他的诗歌进行了定义,他认为一首好诗是来自于内心深处的情感。
这种情感是自然而然流露出的,是在强大的宁静中追忆起来的情感。
他的诗描写和关注的多是普通老百姓的生活。
诗中的语言虽然看似平淡、朴素,却给人以返璞归真的感觉。
《我们是七个》是华兹华斯于1798年写的一首抒情叙事诗。
这首诗的开头描写了一个单纯的孩子,他有力的呼吸,挥舞着洋溢着青春活力的四肢,过着他快活的时光。
他真的懂得什么是死亡吗?由这个问题出发,诗人记述了他与一个八岁的农家小女孩的对话,带着读者进入了儿童的心灵世界。
下面就从诗中的语言,诗中的自然和诗中的童心三个方面进行赏析。
一、诗中的语言尽管华兹华斯的体裁各异,诗体多变,但在字里行间无不透露着清新、隽永、朴素、亲切的气息。
这种语言特色不但与18世纪新古典主义者诗人擅用的工整优雅、警句格言迭出的英雄双行体截然不同,而且与同属于浪漫主义时期的布莱克,以及第二代浪漫主义诗人拜伦,雪莱,济慈等人也大相径庭。
正如华兹华斯在《抒情歌谣集》第二版中对诗歌的定义那样,他的诗多关注普通老百姓的生活,用的都是普通老百姓生活中的语言,故其语言也较为简单,朴素,这使得他的诗读起来朗朗上口,不晦涩,且简单易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兹华斯诗歌的语言特色
一、对大自然充满虔诚的爱由于生活在英格兰西北部的湖区,他从小喜爱大自然。
自然中的花鸟树木、湖光山色深深地吸引着他,并渐渐进入他的作品。
华兹华斯表现在诗作中对自然的情感已经不能用我们所习惯的诸如“欣赏”、“放情”等范畴来界定了,以“对自然虔诚的爱”来概括较为合适。
华兹华斯将自然看成是自己的精神家园,将自己的道德与自然的外在形象相联系。
他把自然看成自己的朋友、母亲,或慰籍者――既可以平等地与其交流,聆听她的教诲,接受她的滋养,更可以在人生失意时从中得到安慰,包扎好伤口,再重新站立起来。
他笔下的湖光山色、流水行云、歌鸟林禽、树丛野花,这其中蕴涵着诗人与大自然的契合,对宇宙万物的热爱。
如,在《黄水仙》中他将自然视为人的精神依傍:“独行徐徐如浮云/横绝太空渡山谷/突然在我一瞥中/金色水仙花成簇/开在湖边乔木下/微风之中频摇曳/有如群星在银河/行影绵绵光灼灼/湖畔蜿蜒花茎长/连成一线无断续/一瞥之中万朵花/起舞翩跹头点啄”。
一开始,诗人写出独自徘徊无所寄托的心情,恍惚得有如天空漂浮的一朵孤云。
当他看见湖畔黄水仙,有如少女在微风中翩跹起舞,又如银河里闪烁的万点繁星时,他的愁云才渐渐消散,代之以满心喜悦。
诗人接触到大自然,有如旅人到家,航船着陆,心灵与造物合一。
正像他在《丁登寺》中所表达的一样,无论在何种时间,何种环境,回想起自己曾经有过的与大自然的交往都能有一种归家的感觉。
二、丰富而独特
的想象力华兹华斯在其漫长的诗歌创作生涯中创作了无数经得起考验的佳作。
在这些佳作中,华兹华斯运用自己推崇的写作原则,从日常生活体验中摄取描写的对象。
华兹华斯独特的写作风格就在于,他不是单纯就事论事,就景论景,他赋予这些事物与景色一定的想象力。
华兹华斯独特的想象力就在于,他的想象力的保持是与对大自然的虔诚分不开的,而自然又是与童年联系在一起的。
这样,在华兹华斯的写作技巧中,想象、童年、自然就融为一体了。
他在《致杜鹃》中就很好地运用了这一艺术手法:杜鹃的歌声远远飘来,把诗人带回到童年的黄金时代,在林中,在草场,在大自然怀抱中享受到无比幸福。
然而,这首诗的涵义远不止如此,诗人的想象飞得更加遥远,他把杜鹃声幻化成“一个谜”、一种“希望”、一种“爱”,甚至成了“缥缈的仙岛”的象征,引起诗人无限的欢乐和向往。
这首诗与其说在歌颂杜鹃,不如说是借题发挥,沉醉于幻想的仙境之中。
这里,想象、童年、自然得到了完美的结合。
在《我心驿动》中,华兹华斯用一句富有哲理的话来证明他对童年的态度:The child is father of the Man(儿童乃是成人的父亲)。
儿童在哪些方面是成人的父亲呢?我们相信,从儿童到成人的发展过程对应的是人类从原始到文明的发展过程。
诗人笔下的童年生活像是乐园,那时人是完整统一的,人与环境的关系是协调一致的。
自然界现象在成年人看来已经是司空见惯,所以熟视无睹。
可是在儿童眼睛里,自然界的现象样样新鲜。
他们怀着极大的好奇心对这些现象编织出许多美丽的幻想。
这里,诗人用简单的语句将想象、童年、自然三者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让我们不觉
耳目一新。
华兹华斯的许多诗作都是以自然和人的关系为主题的,中心思想是大自然乃人生欢乐和智慧的源泉,童年的天真含有永恒的征兆。
这类诗作以清丽、流畅、丰富的第一文库网语言阐发人生的哲理,实乃艺术上的精心杰作。
三、华兹华斯诗作例析华兹华斯的语言质朴而优美,笔法精巧而凝练。
在讴歌自然与描绘童年的过程中,他运用了丰富的想象,表达了对宇宙万物和人生的深深热爱。
他与柯勒律治合作编写的《抒情歌谣集》被认为是浪漫主义的宣言。
其中,他的许多诗作都巧妙地将想象与童年、自然融为一体,在诗歌的内容和形式上开创了浪漫主义的新时代。
在他所创作的优秀诗篇中,《我似一朵孤独的流云》是一首名作。
该诗就完整体现了诗人这两大艺术特色,下面我们就对这首诗作一浅析。
本诗第一节告诉我们诗人在山谷中游荡时突然发现一片片水仙花,开在湖边,开在树下,随风摇摆,风姿绰约。
首先诗人用了明喻开篇,把自己比作孤独的流云,游荡在山谷上。
孤云这一形象突出了诗人的无边的孤独。
第二节进一步写了水仙花的明亮,闪耀及其数量之多。
诗人又用了一个明喻,把无数支水仙花比喻成天上的繁星无数,它们的相似点有二:一是繁多,数不清;二是明亮。
第三节写到了湖水,拿湖水和水仙花作对比,更突出了水仙且舞且乐,就连诗人自己都不由自主地快乐起来,因为他被这份天然的美景包围着,感染着。
面对着这天然美景,诗人的灵魂几乎超脱了。
小我融入大我,个人融入自然,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第四节,诗人告诉我们,当他无所事事或忧心忡忡时,水仙花的影子就在脑海里闪过,
给诗人孤独的心带来一丝安慰,一份快感,于是诗人的心里便充满乐趣,诗人的心便与花共舞了。
在前三个诗行中,诗人用了留影机似的描述手法,为我们拍下了山川,峡谷,湖水,树木和微风中婀娜多姿的水仙花。
在这里有颜色:水仙的金黄色;有场景:白云在山谷上游荡,水仙在湖畔树下盛开。
另外,置身其中,我们还可以感到风儿的拂动,但是这还远远不够,因为这些只是客观的景物,不过诗人是伟大的,他把个人的感情融入其中。
毕竟浪漫主义不同于现实主义,它有强烈的主观感受与丰富的想象。
华兹华斯本人就认为诗歌是主观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所以他能把人与自然合一,把主客观合一。
在这首诗中,华兹华斯对自然美景发出了由衷的赞叹,他用朴实,简洁的语言向我们传达了美好与快乐。
他的方式委婉而含蓄,并没有像其他诗人那样直接用“美丽”,“可爱”这些词,而是由自己内心的转变――从孤单到快乐,暗示了水仙花明艳而绚烂的美,热烈而激情的美,美得无与伦比,美得令人沉醉。
这种含蓄的方式,比直接说“啊!水仙花,我爱你!”显然要高明得多,它不落窠臼,不入俗套,别具一格,用最朴素的语言写出最优美的意境,于平淡处见神奇,这正是诗人的伟大之处!另外,我们注意到,在本诗中,动词dance以不同的形式在诗中反复出现。
第一节中的dancing(第6行)描绘水仙在树下迎着微风欢舞。
第三节中的danced(第13行)描绘湖波起伏,似乎同样在欢舞,这就把水仙与湖水联系在一起。
第三节中,诗人逐渐从外部世界转向内心世界。
最后一节中dances描绘诗人的心灵和水仙一起舞蹈,暗示了外部世界和内心世界的和谐,从而揭示出
想象的作用。
尽管“外部的眼睛”(outer eye)可以体验到肉体感官的愉悦,但“内心的眼睛”(inward eye)却可以体验到更大的精神愉悦。
作为伟大的诗人,华兹华斯撤离了现实的世界,并转向了内心想象的眼睛,用劳动人民朴素的语言,以委婉含蓄的方式,又饱含着激情,对水仙花的美作出了由衷的赞叹,歌颂了大自然的美好,创造了诗歌的奇迹。
【参考文献】[1]杨德豫.华兹华斯抒情诗歌选[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6. [2]华兹华斯.19世纪英国诗人论诗[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作者单位:王玮、樊维夏,河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来源网络搜集整理,仅作为学习参考,请按实际情况需要自行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