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华南理工模拟电子技术平时作业答案-

2019华南理工模拟电子技术平时作业答案-
2019华南理工模拟电子技术平时作业答案-

教材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四版)清华大学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作业

第1章半导体器件

1将PN结加适当的正向电压,则空间电荷区将( b )。

(a)变宽(b)变窄(c)不变

2半导体二极管的主要特点是具有( b )。

(a)电流放大作用(b)单向导电性(c)电压放大作用

3二极管导通的条件是加在二极管两端的电压( a )。

(a)正向电压大于PN结的死区电压

(b)正向电压等于零

(c)必须加反向电压

4电路如图 1所示,设D1,D2均为理想元件,已知输入电压u i=150sintV如图2所示,试画出电压u O的波形。

D1D2

+

+

u i/V

150

40k 40k

u O

u I

+ +

20V 100V t - - - -

图1 图2

u i/V

150

100

60

0 t

u i/V

100

60

0 t 答:

5电路如图1所示,设输入信

号uI1,uI2的波形如图

2所示,若忽略二极管的正向压降,试

出输出电压u O的波形,并说明t 时间内二极

管D,D

2

的工作状态。

1,

t2 1

u

I1/V D1

2

uI1

+ 0

t1

t

D2

t2

R L

u I2 uO -2

u I2/V

- 2

图1

0 t

-2

图2

答:

u O/V

0t1

t t2

-2

t1:D1导通,D2截止t2:D2导通,D1截止

第2章基本放大电路

1下列电路中能实现交流放大的是图( b )。

+ U CC+ U CC

+ +

+ + + +

+

u o

+

u i u i u o

-- - -

(a)

(b

)

+ U CC+ U CC

+ +

+ +

+ +

+ +

u o

u i u o

u i

--

-

-

(c) (d)

2图示电路,已知晶体

60,U

BE

0.7V ,R C 2k

,忽略U BE ,如要将集电极电

流I C 调整到1.5mA ,R B 应取( a )。

(a)480k (b)120k

(c)240k

(d)360k

RC 12V

RB + C1

C 2 + + + u i

u o

-

-

3固定偏置放大电路中,晶体管的 β=50,若将该管调换为 β=80的另外一个晶体管,则该 电路中晶体管集电极电

IC 将( a )。 (a)增加 (b)减少 (c)基本不

变 4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如图所示,晶

T 的 40,UBE

0.7V

,试求当RB1,RB2分别

开路时各电极的电位( U B ,U C ,U E )。并说明上述两种情况下晶体管各处于何种工作状态。

UCC

R C 2k

12V R

B1

20k + C 2 + C 1

+

T 40 +

R

B2

R L

1k

u i 3.9k

R E +

C E u o - 1k -

解:(1)当 R B1开路时,偏置电路如图 1所示:

U BE =0,I B =0,I C =0,I E =0 UB=0

UC=UCC=12VUE=0

此时晶体管处于截止状态。

(2) 当R B2开路时,偏置电路如图2所示: I

U

CC

12

I

BS

I

CS

01.mA

CS

R C R E

mA4mA 3

I B U

CC 12 0.7

I B I

BS

R B

(1)R E 20 41

mA0185.mA

1

此时晶体管处于饱和状态,UE4V ,UB4.7V ,UC4V

UCC

UCC

12V

12V

RC

R C 2k

2k

R

B1 20k U C

U C i C

I B U B β=40

UB RB I B U E U E 3.9k UBE R E 1k RE 1k

图1 图2

5放大电路如图所示 ,已知晶体管的输入电阻

rbe 1k

,电流放大系数 =50,要求:

(1) 画出放大器的微变等效电路;

(2) 计算放大电路输入电阻ri

及电压放大倍数Au

12V

R C

RB1

2.5k Ω

22k Ω

+C2 C C 1 + B +

+ E R L RB2 u o R E +

ui 4.7k -

1k Ω C E 2.5k

Ω -

解: (1)

i b

C

i c B

+ +

r

b

e

i b

u i RB1

E

u o

RC

R B2

R L

(2)riRB//rbe 0.79k R B R B1//R B2

A u R C//R L

50

2.5//2

rbe

625.

1

第三章多级放大电路

1由两管组成的无射极电阻R E简单差动放大电路,欲在双端输出时能很好的抑制零点漂移

必须使得( a )。

(a)电路结构对称,两管特性及对应的电阻元件参数相同。

(b)电路结构对称,但两管特性不一定相同。

(c)两管特性及对应的电阻元件参数相同,但电路结构不一定对称。

2在多级直接耦合放大电路中,导致零点漂移最为严重的

( c )。

(a) 第一级的漂移(b)中间级漂

(c)末级漂移

3在直接耦合放大电路中,采用差动式电路结构的主要目的

( b )。

(a)提高电压放大倍数

(b)抑制零点漂移

(c)提高带负载能力

4 电路如图所示,微安表的读数为100A,AB 支路的总电阻R L2k,

1 2=50,U BE 0.6V,计算时忽略Rp的影响,且不计微安表的内阻。要求:(1)指出电路

的输入,输出方式;(2)电路是如何抑制零点漂移

的?(3)计算输入电压u I的大小。

R C R C

6V

10k

R L

10k

A A B

1k

R B

T1T2

R B

+

R P

uI10k 10k

RE 5.1k

6V

解:(1)电路是单端输入,双端输出;

(2)电路通过共模反馈电阻R E及对称的电路结构抑制零点漂移;

(3)u O1002mV200mV

I E (1)I B (1 U

EE

U

BE 51

(6 0.6) mV0.519mA

)

)R E

10 2

R B 2(1

5151. 51 26 u O R L 50 10

r

be 11

35.

300 2.85k r

be R B

10

2.85 0.519 u I

200

R L

R C 1

10

10 u I 57mV 其中:R L

2 35. R L R C 1

10

11 2

5差动放大电路如图所示,问 RE

对差模信号有无影响?为什么?

U

CC

R C

u O

RC

RB2

RB2

T 1

R T 2

+ R

B1

P

R

B1 +

uI 1 RE u I 2

- UEE

-

- +

答:R E 对差模信号无影响。

因为通过R E 的差模电流信号 i E1和 i E2的大小相同,方向相反,故 i E = i E1+ i E2=0,所以差模信号在 R E 上的总压降为零。

6电路如图所示,其中两个晶体管特性完全相同。试回答: (1)RE ,RC ,RZ 各起什么作用?

(2)此电路是否能将交流信号

u I 放大为u O ?(3)u I 和u

O 的相位关系怎样,是同相还是反相? UCC RC

R Z

+ -uo T 2

+ T 1

u I

RE uZ -

答:(1)R C将变化的电流信号转换为电压信号,R E起抑制零漂的作

用,R Z起限

流作用

(2)此电路能将u I放大为u O。

(3)I和u O的相位相反。

u

第四章集成运算放大器

1从外部看,集成运放可等效成高性能的( b )

A.双端输入双端输出的差分放大电路

B.双端输入单端输出的差分放大电路

C.单端输入双端输出的差分放大电路

D单端输入单端输出的差分放大电路

2集成运放的输出级多采用( C )

共射放大电路 B.共集放大电路 C.互补输出电路

第5章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

1低频信号作用时放大倍数数值下降的原因是( a )

(a)耦(b)半导体管极间电容和分布电容的存在(c)半导体管的非线性特

(d)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不合适

2高频信号作用时放大倍数数值下降的原因是( b )

(a)耦合电容和旁路电容的存在(b)半导体管极间电容和分布电容的存在

(c)半导体管的非线性特性(d)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不合适

3单级阻容耦合共射放大电路中,当输入信号的频率等于上限频率时,UO和US的

相位差为(b ).

(a)45(b)225(c)45(d)135

第六章负反馈放大电路

1放大电路如图所示, RF支路引入的反馈为 ( b )。

(a)串联电压负反馈(b)串联电流负反馈

(c)并联电压负反馈(d)正反馈

R C U CC R F

C1

++

C2+

R S

u O

+

-

u S

2两级放大电路如图所示,第二级与第一级之间的R F支路引入的反馈为(a)。

(a)串联电压负反

馈(b)串联电流负反馈

(c)并联电压负反

馈(d)并联电流负反馈

R C1

U CC R C2

+

R'

R B1 B1 +

+ T1

T2

u o

u i R E2

R B2R E1C

E

- R'B2

-

RF

3在串联电压负反馈放大电路中,若将反馈深度增加,则该电路的输出电阻将(a)。

(a)减小(b)增加(c)不变

4对两极共射阻容耦合交流放大器,希望稳定其输出信号电压,并提高其输入电

阻,要求从第二级至第一级引入的反馈为(a).

(a)串联电压负反馈(b)串联电流负反馈

(c)并联电压负反馈(d)并联电流负反馈

5在串联电压负反馈放大电路中,若将反馈深度增加,则该电路的输出电阻将

( a ).

(a)减小(b)增加(c)不变(d) 不定

6两极阻容耦合放大电路如图所示,试指出其交流反馈支路及反馈的类

(电压,电流;串

联,并联),并在图上用瞬时极性判别反馈的

极性

(正,负反

)。

R5

UCC R1R9

R2

+

+ C2+

+C1C

4

u o

R3

ui R6

+ R8

+

- R4

C3

R7

答:R3构成第一级串联电流负反馈

R3,R7构成级间串联电压负反馈

7某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开环放大倍数为50,反馈系数为0.02,问闭环放大倍数

为多少?

A50

25

解:Af

1500.02

1AF

第7章信号的运算

1运算放大器接成图示电路后,其输入输出方式为( a )。

(a)双端输入双端输出(b)双端输入单端输出

(c)单端输入单端输出(d)单端输入双端输出

RF

uI R1

-∞u O

R2

2理想运算放大器的两个输入端的输入电流等于零,其原因是( b )。

(a)同相端和反相端的输入电流相等而相位相反

(b)运放的差模输入电阻接近无穷大

(c)运放的开环电压放大倍数接近无穷大

3比例运算电路如图所示,该电路的输入电阻为( b )。

(a)零(b)R1 (c)无穷大

R F

R1

- ∞

ui +

+u o

R

4具有高输入阻抗和接地负载的电压控制电流源电路如图所示,设图中明:iL 2uI/R1。

R2i2

R uO1 R R uO2 R1

i1

- ∞-∞

R L

++

u I

++

证明:i L(i1i2)

i2

u O u I

R2

u O1 i

2Ru I R1

R2

uI

R u

O R2R2

uO2 uO1

i1u O uO2 u O RR2uI R u O

R1R1R1R2R1R2

因此i L(u O R u O u O)(RR2 1 )u I R1R1R2R2R1R2R2

将RR1R2代入:

得i L 2 u I

R1R R1R2,试证

u O

i L

5电路如图所示,求负载电流i L与电压u S之间关系的表达式。

R2

iR2 R1

-∞

u S

u

O +

i L

R L

R

R F iF

解:i L(R2R F)/(R F R1)u S

i L与R L无关,为反相式恒流源。

要点:

u' R2u i i i

O R S L R2 F

1

i u S I R2u 1

R2 R F R S R

1 1 F

i L i F iR2=R2uS u S

R1R F R1

R2 RF uS

R1R F

6试用集成运放组成运算电路,要求实现以下运算关系,请画出电路,并在图中标出各电阻的阻值。①u0=-5uI ②u0=-2uI1-10uI2

答:①如图6-1:取用反相比例电路可得R F

5,选R F100K 则R1 20K R1

R'R F//R116.7K。

R F100KΩui

2R210KΩRF100K

20KΩ

R1 R1

ui1

-∞

u O ui1 50KΩ

- ∞

u O ++++

16.7KΩR

'

7.7K

R’

图6-1 图6-2

②如图6-2:取用反相求和电路可得RF 2R F10 F

,选R100K

R1 R2

R150K,R210K,R'RF//R1//R2 7.7K 。

第八章正弦波振荡电路

1自激正弦振荡器是用来产生一定频率和幅度的正弦信号的装置,此装置之所以能输出信号是因为( b )。

(a)有外加输入信号

(b)满足了自激振荡条件

(c)先施加输入信号激励振荡起来,然后去掉输入信号

2一个正弦波振荡器的开环电压放大倍数

为A u,反馈系数为F,能够稳定振荡的幅值条件是( c )。

(a)|A u F| 1

(b)

|A u F| 1

(c)

|A u F| 1

3一个正弦波振荡器的开环电压放大倍数为A u|A u| A

,反馈系数为

F |F|F,该振荡器要维持稳定的振荡,必须满足(b)。

(a)

|AF u| 1, A F (2n 1)(n=0,1,2,?)

(b )| u|

1,

A F 2

n(n=0,1,2,?) AF

(c ) |AF|

1

,A F

(2n 1)(n=

0,1,2,?) u

4在图示文氏桥振荡电路

中,已知R1=10kΩ,R和C的可调范围分别为1~100kΩ、0.001~1μF。

(1)振荡频率的可调范围是多少?(2)R F

的下限值为多少?

解:(1)RC 取最大值,

R 100K 10 103

C 1F1 10 6F则振荡频率最小

fo 1

1 1

1.59HZ 2RC 2 3.14 1001031106

RC取最小值,R 1K 1103 C 0.001F 0.001 106F则振荡频率最大

1 1

0.159MHZ fo2

1030.001106

2RC23.141

所以,振荡频率的可调范围是 1.59H Z~0.159MHZ。

(2)RC桥式振荡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Au1 RF RF

3 R1

1

10

得RF 20K 所以R F的下限值为 20K 。

5将图示电路合理连接,构成桥式(即文氏桥)正弦波振荡电路,并估算电路的振荡频率和R1的最大值。

解:连接如下图:

电路的振荡频率为

f 1 1

159

H Z

o

103106

2RC 2 3.1450 0.02

RC桥式振荡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Au 1 RF 1100 3

R1 R1

得R150K 所以1最大值50K 。

R

第九章功率放大电路

1无输出电容器的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OCL),电源电压为12V,输入正弦信号ui的幅度足够大,则输出正弦波幅度最大约等于( a )。

(a)12V (b)24

V

(c)6V

2OCL 功率放大电路如图所示,当ui为正半周时,

( a )。

模拟电子技术(模电课后习题含标准答案)(第三版)

第1章 常用半导体器件 1.1选择合适答案填入空内。 (l)在本征半导体中加入( A )元素可形成N 型半导体,加入( C )元素可形成P 型半导体。 A.五价 B. 四价 C. 三价 (2)当温度升高时,二极管的反向饱和电流将(A) 。 A.增大 B.不变 C.减小 (3)工作在放大区的某三极管,如果当I B 从12 uA 增大到22 uA 时,I C 从l mA 变为2mA ,那么它的β约为( C ) 。 A.83 B.91 C.100 (4)当场效应管的漏极直流电流I D 从2mA 变为4mA 时,它的低频跨导g m 将( A ) 。 A.增大; B.不变; C.减小 1.3电路如图P1.2 所示,已知10sin i u t ω=(V ),试画出i u 与o u 的波形。设二极管导通电 压可忽略不计。 图P1.2 解图P1.2 解:i u 与o u 的波形如解图Pl.2所示。 1.4电路如图P1.3所示,已知t u i ωsin 5=(V ),二极管导通电压U D =0.7V 。试画出i u 与o u 的 波形图,并标出幅值。 图P1.3 解图P1.3

1.6电路如图P1.4所示, 二极管导通电压U D =0.7V ,常温下mV U T 26≈,电容C 对交流信号可视为短路;i u 为正弦波,有效值为10mV 。试问二极管中流过的交流电流的有效值为多少? 解:二极管的直流电流 ()/ 2.6D D I V U R mA =-= 其动态电阻: /10D T D r U I ≈=Ω 故动态电流的有效值:/1d i D I U r mA =≈ 1.7现有两只稳压管,稳压值分别是6V 和8V ,正向导通电压为0.7V 。试问: (1)若将它们串联相接,则可得到几种稳压值?各为多少? (2)若将它们并联相接,则又可得到几种稳压值?各为多少? 解:(1)串联相接可得4种:1.4V ;14V ;6.7V ;8.7V 。 1、两个管子都正接。(1.4V ) 2、6V 的管子反接,8V 的正接。(6.7V) 3、8V 的反接, 6V 的管子正接。(8.7V) 4、两个管子都反接。(14V ) (2)并联相接可得2种:0.7V ;6V 。 1、 两个管子都反接,电压小的先导通。(6V) 2.、一个正接,一个反接,电压小的先导通。(0.7V ) 1.8 已知稳压管的稳定电压U Z =6V ,稳定电流的最小值I Zmin =5mA ,最大功耗P ZM =150mW 。试求图P1.8所示电路中电阻R 的取值范围。 解:稳压管的最大稳定电流: I ZM =P ZM / U Z =25mA 电阻R 的电流为I ZM ~I Zmin 所以其取值范围为 Ω=-= k 8.136.0Z Z I ~I U U R

电子技术基础习题答案(优.选)

第1章检测题(共100分,120分钟) 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25分) 1、N型半导体是在本征半导体中掺入极微量的五价元素组成的。这种半导体内的多数载流子为自由电子,少数载流子为空穴,不能移动的杂质离子带正电。P型半导体是在本征半导体中掺入极微量的三价元素组成的。这种半导体内的多数载流子为空穴,少数载流子为自由电子,不能移动的杂质离子带负电。 2、三极管的内部结构是由发射区、基区、集电区区及发射结和集电结组成的。三极管对外引出的电极分别是发射极、基极和集电极。 3、PN结正向偏置时,外电场的方向与内电场的方向相反,有利于多数载流子的 扩散运动而不利于少数载流子的漂移;PN结反向偏置时,外电场的方向与内电场的方向一致,有利于少子的漂移运动而不利于多子的扩散,这种情况下的电流称为反向饱和电流。 4、PN结形成的过程中,P型半导体中的多数载流子由P向N区进行扩散,N型半导体中的多数载流子由N向P区进行扩散。扩散的结果使它们的交界处建立起一个空间电荷区,其方向由N区指向P区。空间电荷区的建立,对多数载流子的扩散起削弱作用,对少子的漂移起增强作用,当这两种运动达到动态平衡时,PN结形成。 7、稳压管是一种特殊物质制造的面接触型硅晶体二极管,正常工作应在特性曲线的反向击穿区。 三、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2、P型半导体是在本征半导体中加入微量的(A)元素构成的。 A、三价; B、四价; C、五价; D、六价。 3、稳压二极管的正常工作状态是(C)。 A、导通状态; B、截止状态; C、反向击穿状态; D、任意状态。 5、PN结两端加正向电压时,其正向电流是(A)而成。 A、多子扩散; B、少子扩散; C、少子漂移; D、多子漂移。 6、测得NPN型三极管上各电极对地电位分别为V E=2.1V,V B=2.8V,V C=4.4V,说明此三极管处在(A)。 A、放大区; B、饱和区; C、截止区; D、反向击穿区。 10、若使三极管具有电流放大能力,必须满足的外部条件是(C) A、发射结正偏、集电结正偏; B、发射结反偏、集电结反偏; C、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 D、发射结反偏、集电结正偏。 四、简述题:(每小题4分,共28分) 2、某人用测电位的方法测出晶体管三个管脚的对地电位分别为管脚①12V、管脚②3V、管脚③ 3.7V,试判断管子的类型以及各管脚所属电极。

华南理工大学公共关系学平时作业

公共关系学平时作业 论述题 1.联系实际说明分析公众有哪些意义? 答:公共关系中所说的公共并不是广义上说的公众、民众。而是针对公共关系主体社会组织而言的公众。即与社会组织的远行发生一定关系的社会群体。公共关系中的公众是公共关系的客体,是社会组织开展公共关系进行信息传播和沟通的对象。它具有普遍性、同质性、多元性、多变性和可导性。 2.试比较分析面访调查、电话调查这两种调查方法的优缺点? 答:面访调查,调查者直接走访被调查者,当面听取被调查者的意见。请被调查者当面填写问卷,可以说明目的、解析疑问、消除误会、互相启发、加深印象、深入探讨。但调查对象容易受访问者的观点、表情的影响;或附和权威、多数人的意见,从而影响资料的准确性。同时,这样调查方式需要较大量的人力、时间和费用,成本较高。 电话调查,调查者按照统一问卷,通过电话向被访者提问,笔录答案。电话访问速度快,范围广,费用低,回答率高,误差小,在电话中回答问题一般较坦率,适用于不习惯面谈的人。但电话访问时间短,答案简单,难于深入,且受电话设备的限制。 3.联系实际说明如何制定社会赞助活动计划? 答:企业可以主动选择赞助对象,也可以按赞助者的请求来确定,但无论赞助谁,赞助形式如何,赞助之前必须做好深入的调查研究。要调查企业的公共状态、经济状态、赞助活动的影响及以被赞助者的公共状态等。特别要强调的是调查研究应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步增长为目标,量力而行,保证企业于社会共同收益。该计划一般应该包括:赞助的目标、对象、形式;赞助的财政预算;为达到最佳效果而选择的赞助传播方式,赞助活动的具体实施方案等。 4.举办记者招待会应做好哪些方面的工作? 答:举办记者招待会时,一个组织应该做好以下即方面的工作: ⑴会前准备工作:确定举办招待会的必要性;选择会议的地点;确定主持人和发言人准备发言和报道提纲;准备宣传辅助资料;做好记者参观的准备;确定时间;小型宴请安排;选择邀请记者的范围。 ⑵会中注意事项:会议主持人应允分发挥主持和组织的作用,活跃整个会议气氛,引导记者踊跃提问;对于不愿意传播和透露的内容,应婉转地向记者做解释,记者一般会尊重组织的意见的;不要随便打断记者的问题,更不要以各种表情和语言对记者表示不满;遇到回答不了的问题,不能简单地说:“不清楚”、“不知道”等,应采取灵活而变通的办法给予回答;所发布的信息必须准确无误,若发现错误,应及时予以更正。 ⑶会后反馈工作:尽快整理出记录材料,对会议的组织、布置、主持和回答问题等方面的工作做一总结,认真吸取经验教训,并将总结材料归档备查;搜集到会各记者在报刊、电台上的报道,并进行归类分析,检查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模拟电子技术》模拟试题一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40分) 1、PN结正偏时(导通),反偏时(截止),所以PN结具有(单向) 导电性。 2、漂移电流是(温度)电流,它由(少数)载流子形成,其大小与(温 度)有关,而与外加电压(无关)。 3、所谓理想二极管,就是当其正偏时,结电阻为(0 ),等效成一条直线;当其 反偏时,结电阻为(无穷),等效成断开; 4、三极管是(电流)控制元件,场效应管是(电压)控制元件。 5、三极管具有放大作用外部电压条件是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 6、当温度升高时,晶体三极管集电极电流Ic(变小),发射结压降(不变)。 7、三极管放大电路共有三种组态分别是(共基)、(共射)、(共集) 放大电路。 8、为了稳定三极管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采用(电压并联)负反馈,为了稳 定交流输出电流采用(串联)负反馈。 9、负反馈放大电路和放大倍数AF=(1/(1/A+F)),对于深度负反馈放大电路 的放大倍数AF=(1/ F )。 10、带有负反馈放大电路的频带宽度BWF=()BW,其中BW=(), ()称为反馈深度。 11、差分放大电路输入端加上大小相等、极性相同的两个信号,称为()信号, 而加上大小相等、极性相反的两个信号,称为()信号。 12、为了消除乙类互补功率放大器输出波形的()失真,而采用()类互 补功率放大器。 13、OCL电路是()电源互补功率放大电路; OTL电路是()电源互补功率放大电路。 14、共集电极放大电路具有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 ()等特点,所以常用在输入级,输出级或缓冲级。 15、差分放大电路能够抑制()漂移,也称()漂移,所以它广泛应用于() 电路中。 16、用待传输的低频信号去改变高频信号的幅度称为(),未被调制的高频信 号是运载信息的工具,称为()。

电工电子技术课后答案

《电工电子技术》(第二版)节后学习检测解答 第1章节后检验题解析 第8页检验题解答: 1、电路通常由电源、负载和中间环节组成。电力系统的电路功能是实现电能的传输、分配和转换;电子技术的电路功能是实现电信号的产生、处理与传递。 2、实体电路元器件的电特性多元而复杂,电路元件是理想的,电特性单一、确切。由理想元件构成的、与实体电路相对应的电路称为电路模型。 3、电路中虽然已经定义了电量的实际方向,但对某些复杂些的直流电路和交流电路来说,某时刻电路中电量的真实方向并不能直接判断出,因此在求解电路列写方程式时,各电量前面的正、负号无法确定。只有引入了参考方向,方程式中各电量前面的的正、负取值才有意义。列写方程式时,参考方向下某电量前面取正号,即假定该电量的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一致,若参考方向下某电量前面取负号,则假定该电量的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反;求解结果某电量为正值,说明该电量的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同,求解结果某电量得负值,说明其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反。电量的实际方向是按照传统规定的客观存在,参考方向则是为了求解电路方程而任意假设的。 4、原题修改为:在图1-5中,五个二端元件 分别代表电源或负载。其中的三个元件上电流和电压的 参考方向已标出,在参考方向下通过测量得到:I 1=- 2A ,I 2=6A ,I 3=4A ,U 1=80V ,U 2=-120V ,U 3= 30V 。试判断哪些元件是电源?哪些是负载? 解析:I 1与U 1为非关联参考方向,因此P 1=-I 1×U 1=-(-2)×80=160W ,元件1获得正功率,说明元件1是负载;I 2与U 2为关联参考方向,因此P 2=I 2×U 2=6×(-120)=-720W ,元件2获得负功率,说明元件2是电源;I 3与U 3为关联参考方向,因此P 3= I 3×U 3=4×30=120W ,元件3获得正功率,说明元件3是负载。 根据并联电路端电压相同可知,元件1和4及3和5的端电压之代数和应等于元件2两端电压,因此可得:U 4=40V ,左高右低;U 5=90V ,左低右高。则元件4上电压电流非关联,P 4=-40×(-2)=80W ,元件4是负载;元件5上电压电流关联,P 5=90×4=360W ,元件5是负载。 验证:P += P 1+P 3+ P 4+ P 5= 160+120+80+360=720W P -= P 2 =720W 电路中电源发出的功率等于负载上吸收的总功率,符合功率平衡。 第16页检验题解答: 1、电感元件的储能过程就是它建立磁场储存磁能的过程,由2/2L LI W =可知,其储能仅取决于通过电感元件的电流和电感量L ,与端电压无关,所以电感元件两端电压为零时,储能不一定为零。电容元件的储能过程是它充电建立极间电场的过程,由2/2C CU W =可知,电容元件的储能只取决于加在电容元件两端的电压和电容量C ,与通过电容的电流无关,所以电容元件中通过的电流为零时,其储能不一定等于零。 2、此电感元件的直流等效电路模型是一个阻值等于12/3=4Ω的电阻元件。 3、根据dt di L u =L 可知,直流电路中通过电感元件中的电流恒定不变,因此电感元件两端无自感电压,有电流无电压类似于电路短路时的情况,由此得出电感元件在直流情况下相当于短路;根据 图1-5检验题4电路图 U 3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考试试题复习资料

第1页 共5页 一、填空(共20空,每空 1 分,共 20 分,所有答案均填写在答题纸上) 1、场效应管被称为单极型晶体管是因为 。 2、晶体三极管的输出特性可分三个区域,当三极管工作在 区时, b I Ic β<。 3、场效应管可分为 型场效应管和结型场效应管两种类型。 4、在由晶体管构成的单管放大电路的三种基本接法中,共 基本放大电路只能放大电压不能放大电流。 5、在绘制电子放大电路的直流通路时,电路中出现的 视为开路, 视为短路,信号源可视为为短路但应保留其内阻。 6、多级放大电路级间的耦合方式有直接耦合、阻容耦合、 和 耦合等。 7、晶体管是利用 极电流来控制 极电流从而实现放大的半导体器件。 8、放大电路的交流通路用于研究 。 9、理想运放的两个输入端虚断是指 。 10、为判断放大电路中引入的反馈是电压反馈还是电流反馈,通常令输出电压为零,看反馈是否依然存在。若输出电压置零后反馈不复存在则为 。 11、仅存在于放大电路的交流通路中的反馈称为 。 12、通用集成运放电路由 、 、输出级和偏置电路四部分组成。 13、如果集成运放的某个输入端瞬时极性为正时,输出端的瞬时极性也为正,该输入端是 相输入端,否则该输入端是 相输入端。 14、差分放大电路的差模放大倍数和共模放大倍数是不同的, 越大越好, 越小越好。 二、单项选择题(共10题,每题 2 分,共 20分;将正确选项的标号填在答题纸上) 1、稳压二极管如果采用正向接法,稳压二极管将 。 A :稳压效果变差 B :稳定电压变为二极管的正向导通压降 C :截止 D :稳压值不变,但稳定电压极性发生变化 2、如果在PNP 型三极管放大电路中测得发射结为正向偏置,集电结正向偏置,则此管的工作状态为 。 A :饱和状态 B :截止状态 C :放大状态 D :不能确定 3、测得一放大电路中的三极管各电极相对一地的电压如图1所示,该管为 。 A : PNP 型硅管 B :NPN 型锗管 C : NPN 型硅管 D :PNP 型锗管

模拟电子技术(第2版)课后习题答案第二章

第二章 放大电路基础 2.1 放大电路如图P 3.1所示,电流电压均为正弦波,已知Ω=600S R 、mV U S 30=、 mV U i 20=、Ω=k R L 1、V U 2.10=。求该电路的电压、电流、功率放大倍数及其分贝数和输入电阻i R ;当L R 开路时,测得V U 8.10=,求输出电阻R 。 解:1、 S i S i i U R R R U += Ω =-?=-=k U U R U R i S S i i 2.12030600 20 2、 6002.02 .1=== i O u U U A dB A dB A u u 6.3578.12060log 20||log 20)(=?=== 3、 uA R U I i i i 7.162.120=== uA mA A R U I L 12002.10012.01012 .1300===?== 9.717.161200=== i O i I I A dB A dB A i i 2.3786.1209.71log 20log 20)(=?=== 4、uW I U P i i i 334.07.1602.0=?== uW I U P 1440 12002.1000=?== 4311334.01440=== i O P P P A dB A dB A P P 9.3669.3104311log 10log 10)(=?=== 5、其等效电路如图P3.1.2: 根据等效电路可得: 8 .12.10?+= L L R R R Ω=k R 5.00

2.2 放大电路如图P 3.2.1所示,已知三极管100=β、Ω=200'bb r 、V U BEQ 7.0=。试: (1)计算静态工作点CQ I 、CEQ U 、BQ I ;(2)画出H 小信号等效电路,求u A 、i R 、 0R (3)求源电压增益uS A 。 解:1、 V V R R R V CC B B B B 315104010 212=?+=+= mA R R R V I E E BEQ B CQ 1.21.017 .032 1=+-= +-= uA I I CQ BQ 211001 .2== = β V R R R I V U E E C C CC CEQ 4.6)1.013(1.215)(21=++?-=++-= 2、H 小信号等效电路如图P3.2.2: Ω=?++=++=14501.226 )1001(20026) 1('0EQ bb be I r r β 9 .151.010145.13 //7.4100)1('1-=?+?-=++-=E be L u R r R A ββ []Ω=?+=++=k R r R R R E be B B i 73.4)1.010145.1//(40//10)1(////121β Ω≈=k R R C 30 3、 35.1451.073.473 .49.1500-=+?-=+==== S i i u S i u S i i S uS R R R A U U A U U U U U U A 2.3 放大电路如图P 3.3.1所示,已知三极管80=β、Ω=200'bb r 设各电容对交流的容抗

电工学电子技术课后答案第六版秦曾煌

第14章 晶体管起放大作用的外部条件,发射结必须正向偏置,集电结反向偏置。 晶体管放大作用的实质是利用晶体管工作在放大区的电流分配关系实现能量转换。 2.晶体管的电流分配关系 晶体管工作在放大区时,其各极电流关系如下: C B I I β≈ (1)E B C B I I I I β=+=+ C C B B I I I I ββ?= = ? 3.晶体管的特性曲线和三个工作区域 (1)晶体管的输入特性曲线: 晶体管的输入特性曲线反映了当UCE 等于某个电压时,B I 和BE U 之间的关系。晶体管的输入特性也存在一个死区电压。当发射结处于的正向偏压大于死区电压时,晶体管才会出现B I ,且B I 随BE U 线性变化。 (2)晶体管的输出特性曲线: 晶体管的输出特性曲线反映当B I 为某个值时,C I 随CE U 变化的关系曲线。在不同的B I 下, 输出特性曲线是一组曲线。B I =0以下区域为截止区,当CE U 比较小的区域为饱和区。输出特性曲线近于水平部分为放大区。 (3)晶体管的三个区域: 晶体管的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晶体管工作在放大区。此时,C I =b I β,C I 与b I 成线性正比关系,对应于曲线簇平行等距的部分。 晶体管发射结正偏压小于开启电压,或者反偏压,集电结反偏压,晶体管处于截止工作状态,对应输出特性曲线的截止区。此时,B I =0,C I =CEO I 。 晶体管发射结和集电结都处于正向偏置,即CE U 很小时,晶体管工作在饱和区。此时,C I 虽然很大,但C I ≠b I β。即晶体管处于失控状态,集电极电流C I 不受输入基极电流B I 的控制。 14.3 典型例题 例14.1 二极管电路如例14.1图所示,试判断二极管是导通还是截止,并确定各电路的输出电压值。设二极管导通电压D U =0.7V 。

华南理工平时作业

建设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平时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共5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1. 根据《招标投标法》及相关法规,对必须招标的项目,招标人行为符合要求的是(A )。 A 委托两家招标代理机构,设置两处报名点接受投标人报名 B 就同一招标项目向潜在投标人提供有差别的项目信息 C 以特定行业的业绩、奖项作为加分条件 D 限定或指定特定品牌 2. 根据《招标投标实施条件》,对某3000万元投标概算的工程项目进行招标时,施工投标保证金额度符合规定的是( D )万元人民币。 A 70 B 100 C 120 D 50 3. 根据合同通用条款规定的文件解释优先顺序,下列文件中具有最优先解释权的是(C )。 A 规范标准 B 中标通知书 C 协议书 D 设计文件 4. 采用固定总价合同,承包商需承担一定风险,下列风险中,属于承包商价格风险的是(D )。 A 设计深度不够造成的误差 B 工程量计算错误 C 工程范围不确定 D 漏报计价项目 5. 关于FIDIC条件中,采用DAB(争端裁决委员会)方式解决争议的说法,正确的是(D )。 A 业主应按支付条件支付DAB报酬的70% B DAB提出的裁决具有终局性 C 特聘争端委员的任期与合同期限一致 D DAB的成员一般是工程技术和管理方面的专家

二、多项选择题(共5题,每题的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符合题意)。 1. 建设工程招标方式包括(AB )。 A公开招标 B 邀请招标 C 设计招标 D 施工招标 E 监理招标 2. 下列关于评标委员会说法正确的是(BE )。 A评标委员会由招标人的代表和有关技术、经济等方面的专家组成 B 成员为5人以上的单数 C 成员为5人以上的双数 D 技术、经济等方面的专家不得少于成员总数的三分之一 E 技术、经济等方面的专家不得少于成员总数的三分之二 3. 对于业主而言,成本加酬金合同的优点有(ADE )。 A 可以利用承包商的施工技术专家,帮助改进或弥补设计中的不足 B 可以根据自身力量和需要,较深入地介入和控制工程施工和管理 C 可以转移风险,有利于业主方的投资控制 D 可以通过分阶段施工缩短工期 E 可以减少承包商的对立情绪 4. 下列工程变更情况中,应由业主承担责任的有(BCD )。 A 不可抗力导致的设计修改 B 环境变化导致的设计修改 C 原设计错误导致的设计修改 D 政府部门要求导致的设计修改 E 施工方案出现错误导致的设计修改 5. 承包人向发包人索赔时,所提交索赔文件的主要内容包括(ABCD )。 A 索赔证据 B 索赔事件总述 C 索赔合理性概述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试题汇总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试题汇总 一.选择题 1.当温度升高时,二极管反向饱和电流将( )。 A 增大 B 减小 C 不变 D 等于零 2. 某三极管各电极对地电位如图所示,由此可判断该三极管( ) A. 处于放大区域 B. 处于饱和区域 C. 处于截止区域 D. 已损坏 3. 某放大电路图所示.设V CC>>V BE, L CEO≈0,则在静态时该三极管处于( ) A.放大区 B.饱和区 C.截止区 D.区域不定 4. 半导体二极管的重要特性之一是( )。 ( A)温度稳定性( B)单向导电性( C)放大作用( D)滤波特性 5. 在由NPN型BJT组成的单管共发射极放大电路中,如静态工作点过高,容易产生 ( )失真。 ( A)截止失真( B)饱和v失真( C)双向失真( D)线性失真 6.电路如图所示,二极管导通电压U D=,关于输出电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u I1=3V,u I2=时输出电压为。 B:u I1=3V,u I2=时输出电压为1V。 C:u I1=3V,u I2=3V时输出电压为5V。 D:只有当u I1=,u I2=时输出电压为才为1V。 7.图中所示为某基本共射放大电路的输出特性曲线,静态工作点由Q2点移动到Q3点可能的原因是。 A:集电极电源+V CC电压变高B:集电极负载电阻R C变高 C:基极电源+V BB电压变高D:基极回路电阻R b变高。

8. 直流负反馈是指( ) A. 存在于RC 耦合电路中的负反馈 B. 放大直流信号时才有的负反馈 C. 直流通路中的负反馈 D. 只存在于直接耦合电路中的负反馈 9. 负反馈所能抑制的干扰和噪声是( ) A 输入信号所包含的干扰和噪声 B. 反馈环内的干扰和噪声 C. 反馈环外的干扰和噪声 D. 输出信号中的干扰和噪声 10. 在图所示电路中,A 为理想运放,则电路的输出电压约为( ) A. - B. -5V C. - D. - 11. 在图所示的单端输出差放电路中,若输入电压△υS1=80mV, △υS2=60mV ,则差模输 入电压△υid 为( ) A. 10mV B. 20mV C. 70mV D. 140mV 12. 为了使高内阻信号源与低阻负载能很好地配合,可以在信号源与低阻负载间接入 ( )。 A. 共射电路 B. 共基电路 C. 共集电路 D. 共集-共基串联电路 13. 在考虑放大电路的频率失真时,若i υ为正弦波,则o υ( ) A. 有可能产生相位失真 B. 有可能产生幅度失真和相位失真 C. 一定会产生非线性失真 D. 不会产生线性失真 14. 工作在电压比较器中的运放与工作在运算电路中的运放的主要区别是,前者的运 放通常工作在( )。 A. 开环或正反馈状态 B. 深度负反馈状态 C. 放大状态 D. 线性工作状态 15. 多级负反馈放大电路在( )情况下容易引起自激。 A. 回路增益F A &&大 B 反馈系数太小

模拟电子技术教程课后习题答案大全

第1章习题答案 1. 判断题:在问题的后面括号中打√或×。 (1)当模拟电路的输入有微小的变化时必然输出端也会有变化。(√) (2)当模拟电路的输出有微小的变化时必然输入端也会有变化。(×) (3)线性电路一定是模拟电路。(√) (4)模拟电路一定是线性电路。(×) (5)放大器一定是线性电路。(√) (6)线性电路一定是放大器。(×) (7)放大器是有源的线性网络。(√) (8)放大器的增益有可能有不同的量纲。(√) (9)放大器的零点是指放大器输出为0。(×) (10)放大器的增益一定是大于1的。(×) 2 填空题: (1)放大器输入为10mV电压信号,输出为100mA电流信号,增益是10S。 (2)放大器输入为10mA电流信号,输出为10V电压信号,增益是1KΩ。 (3)放大器输入为10V电压信号,输出为100mV电压信号,增益是0.01 。 (4)在输入信号为电压源的情况下,放大器的输入阻抗越大越好。 (5)在负载要求为恒压输出的情况下,放大器的输出阻抗越大越好。 (6)在输入信号为电流源的情况下,放大器的输入阻抗越小越好。 (7)在负载要求为恒流输出的情况下,放大器的输出阻抗越小越好。 (8)某放大器的零点是1V,零漂是+20PPM,当温度升高10℃时,零点是 1.0002V 。(9)某放大器可输出的标准正弦波有效值是10V,其最大不失真正电压输出+U OM是14V,最大不失真负电压输出-U OM是-14V 。 (10)某放大器在输入频率0~200KHZ的范围内,增益是100V/V,在频率增加到250KHZ时增益变成约70V/V,该放大器的下限截止频率f L是0HZ,上限截止频率f H是250KHZ,通频带 f BW是250KHZ。 3. 现有:电压信号源1个,电压型放大器1个,1K电阻1个,万用表1个。如通过实验法求信号源的 内阻、放大器的输入阻抗及输出阻抗,请写出实验步骤。 解:提示:按照输入阻抗、输出阻抗定义完成,电流通过测电阻压降得到。 4. 现有:宽频信号发生器1个,示波器1个,互导型放大器1个,1K电阻1个。如通过实验法求放大 器的通频带增益、上限截止频率及下限截止频率,请写出实验步骤。 解: 提示:放大器输入接信号源,输出接电阻,从0HZ开始不断加大频率,由示波器观测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的幅值并做纪录,绘出通频带各点图形。 第2章习题答案

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平时作业

1、简述计算机的发展过程以及各阶段所采用的元器件和主要特点、作用。 答:计算机的发展过程主要有如下四代:第一代(1946-1957)电子管计算机,主要特点:以电子管为基本电子器件。主要作用:用于科学计算;第二代(1958年~1963年)是晶体管计算机,主要特点:主要元件由晶体管代替了电子管。主要作用:用于工业自动化控制;第三代(1964年~1971年)是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主要特点:逻辑元件采用小规模集成电路,这种电路器件是把几十或几百个独立的电子元件集中做在一块几平方毫米的硅芯片上。主要作用:文字、图像、通信;第四代(1971年~至今)是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主要特点:逻辑元件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有的甚至采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在硅半导体芯片上集成1000到10万个电子器件。主要作用:社会各领域。 2、简述冯.诺依曼原理的基本内容。 答:a采用二进制数的形式表示数据和指令; b将指令和数据顺序都存放在存储器中; c由控制器、运算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大部分组成计算机。 3、简述启动控制面板的常用方法 方法一、依次单击“开始”- - “控制面板”菜单;打开控制面板; 方法二、双击桌面“我的电脑”图标,打开【我的电脑】;单击左侧的“控制面板”,打开控制面板; 方法三、右击桌面“我的电脑”图标,或右击“开始”,单击“资源管理器”菜单,打开【资源管理器】;单击左侧的“控制面板”,打开【控制面板】; 方法四、打开【运行】,输入“”,确定打开【控制面板】; 4、什么是存储器内存储器与外存储器之间有什么本质的不同 答:存储器是用来保存程序和数据,以及运算的中间结果和最后结果的记忆装置。计算机的存储系统分为内部存储器和外部存储器。 内部存储器中存放将要执行的指令和运算数据,容量较小,但存取速度快。断电时内存中存放的信息会丢失,只是用来暂时存放数据或程序。内存就像一块可以反复擦写的黑板,它的内容可以改变,是一个可重用的资源。 外部存储器容量大、成本低、存取速度慢,用来存放需要长期保存的程序和数据,当存放在外存中的程序和数据需要处理时,必须先将它们读到内存中,才能进行处理。特点是断电时存放的信息不会丢失。如软盘、硬盘、光盘、磁带均属于外存。注意之处:内存是暂时保存数据,而外存是长期保存,存取速度比内存慢。 5、在Word2010中,如何为文件设置密码 答:步骤如下: 1) 单击“Office 按钮”Office 按钮,指向“准备”,然后单击“加密文档”。 2) 在“加密文档”对话框的“密码”框中,键入密码,然后单击“确定”。 3) 在“确认密码”对话框的“重新输入密码”框中,再次键入密码,然后单击“确定”。 4) 若要保存密码,请保存文件。 6、在Excel2010中,当输入或更改数据时,会影响到所有选中的工作,那么该如何选择工作表请分类说明。 答:说明如下: 1) 按住shift选中工作表,然后输入和修改,会更改所有工作表 2) 因为公式跨表引用,影响到所有工作表 3) 使用定义名称的引用,影响工作表 4) 因为宏的使用,影响工作表 5) 因为obdc源的变更,影响工作表 7、 PowerPoint2010有几种视图模式简述每种视图模式的作用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考试试题答案

一、填空(共20空,每空 1 分,共 20 分,所有答案均填写在答题纸上) 1、晶体管三极管被称为双极型晶体管是因为 。 2、晶体三极管的输出特性可分三个区域,只有当三极管工作在 区时,关系式b I Ic β=才成立。 3、场效应管可分为结型场效应管和 型场效应管两种类型。 4、在由晶体管构成的单管放大电路的三种基本接法中,共 基本放大电路既能放大电流又能放大电压。 5、在绘制放大电路的交流通路时, 视为短路, 视为短路,但若有内阻则应保留其内阻。 6、多级放大电路级间的耦合方式有 、 、变压器耦合和光电耦合等。 7、场效应管是利用 极和 极之间的电场效应来控制漏极电流从而实现放大的半导体器件。 8、放大电路的直流通路用于研究 。 9、理想运放的两个输入端虚短是指 。 10、为判断放大电路中引入的反馈是电压反馈还是电流反馈,通常令输出电压为零,看反馈是否依然存在。若输出电压置零后反馈仍然存在则为 。 11、仅存在于放大电路的直流通路中的反馈称为 。 12、通用集成运放电路由输入级、中间级、 和 四部分组成。 13、集成运放的同相输入端和反相输入端中的“同相”和“反相”是指运放的 和 的相位关系。 14、在学习晶体三极管和场效应管的特性曲线时可以用类比法理解,三极管的放大工作区可与场效应管的 区相类比,而场效应管的可变电阻区则可以和三极管的 相类比。 二、单项选择题(共10题,每题 2 分,共 20分;将正确选项的标号填在答题纸上) 1、稳压二极管的反向电流小于min z I 时,稳压二极管 。 A :稳压效果变差 B :仍能较好稳压,但稳定电压变大 C :反向截止 D :仍能较好稳压,但稳定电压变小 2、如果在PNP 型三极管放大电路中测得发射结为正向偏置,集电结反向偏置,则此管的工作状态为 。 A :饱和状态 B :截止状态 C :放大状态 D :不能确定 3、已知两只晶体管的电流放大系数β分别为50和100,现测得放大电路中这两只管子两个电极的电流如图1所示。关于这两只三极管,正确的说法是 。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典型习题解答

半导体器件的基础知识 1.1 电路如图P1.1所示,已知u i=5sinωt (V),二极管导通电压U D=0.7V。试画出u i 与u O的波形,并标出幅值。 图P1.1 解图P1.1 解:波形如解图P1.1所示。 1.2 电路如图P1.2(a)所示,其输入电压u I1和u I2的波形如图(b)所示,二极管导通电压U D=0.7V。试画出输出电压u O的波形,并标出幅值。 图P1.2 解:u O的波形如解图P1.2所示。

解图P1.2 1.3 已知稳压管的稳定电压U Z =6V ,稳定电流的最小值I Zmin =5mA ,最大功耗P ZM =150mW 。试求图P1.3所示电路中电阻R 的取值范围。 图P1.3 解:稳压管的最大稳定电流 I ZM =P ZM /U Z =25mA 电阻R 的电流为I ZM ~I Zmin ,所以其取值范围为 Ω =-=k 8.136.0Z Z I ~I U U R 1.4 已知图P1.4所示电路中稳压管的稳定电压U Z =6V ,最小稳定电流I Zmin =5mA ,最大稳定电流I Zmax =25mA 。 (1) 别计算U I 为10V 、15V 、35V 三种情况下输出电压U O 的值; (2) 若U I =35V 时负载开路,则会出现什么现象?为什么? 图P1.4 解:(1)当U I =10V 时,若U O =U Z =6V ,则稳压管的电流小于其最小稳定电流,所以稳压管未击穿。故 V 33.3I L L O ≈?+=U R R R U 当U I =15V 时,若U O =U Z =6V ,则稳压管的电流小于其最小稳定电流,所以稳压管未击穿。故 L O I L 5V R U U R R =?≈+ 当U I =35V 时,稳压管中的电流大于最小稳定电流I Zmin ,所以U O =U Z =6V 。 (2)=-=R U U I )(Z I D Z 29mA >I ZM =25mA ,稳压管将因功耗过大而损坏。 1.5 电路如图P1.5(a )、(b )所示,稳压管的稳定电压U Z =3V ,R 的取值合适,u I 的波

华南理工《高级语言程序设计C》平时作业

一、分析程序,写输出结果 1.#include #include void main() {int m, k, i ; for( m=1; m<=10; m+=2 ) { k = m/3; for( i=2; i<=k; i++ ) if( m%i ) cout << m << " "; } } 解:m 的取值为1,3,5,7,9 对应k的取值为0,1,1,2,3, 第二个for循环:只有当k=2和k=3时才执行,当k=2,i=2,m%i等于1为真,输出m为7 当k=3,i=2,m%i等于1为真,输出m为9, i=3,m%i等于0为假,无输出结果为: 7 9 2.#include void fun(); void main() {int i; for(i=1;i<5;i++) fun(); cout< int fun(int n) { if(n==0) return 1; return 2*fun(n-1); } void main()

{ int a=5; cout< void main() { char *cp="word"; for (int i=0 ; i<4; i++ ) cout< void main() { int max; int a[10]={76,55,95,87,85,83,65,90,77,85}; int *p= a ; max=*p; for( ; p< &a[10] ; p++) if( *p>max ) max= *p ; cout<<"max= "<

模拟电子技术习题及答案

模拟电子技术 第1章半导体二极管及其基本应用 1.1 填空题 1.半导体中有空穴和自由电子两种载流子参与导电。 2.本征半导体中,若掺入微量的五价元素,则形成 N 型半导体,其多数载流子是电子;若掺入微量的三价元素,则形成 P 型半导体,其多数载流子是空穴。 3.PN结在正偏时导通反偏时截止,这种特性称为单向导电性。 4.当温度升高时,二极管的反向饱和电流将增大,正向压降将减小。 5.整流电路是利用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将交流电变为单向脉动的直流电。稳压二极管是利用二极管的反向击穿特性实现稳压的。 6.发光二极管是一种通以正向电流就会发光的二极管。 7.光电二极管能将光信号转变为电信号,它工作时需加反向偏置电压。 8.测得某二极管的正向电流为1 mA,正向压降为 V,该二极管的直流电阻等于 650 Ω,交流电阻等于 26 Ω。 1.2 单选题 1.杂质半导体中,多数载流子的浓度主要取决于( C )。 A.温度 B.掺杂工艺 C.掺杂浓度 D.晶格缺陷

2.PN结形成后,空间电荷区由( D )构成。 A.价电子 B.自由电子 C.空穴 D.杂质离子 3.硅二极管的反向电流很小,其大小随反向电压的增大而( B )。 A.减小 B.基本不变 C.增大 4.流过二极管的正向电流增大,其直流电阻将( C )。 A.增大 B.基本不变 C.减小 5.变容二极管在电路中主要用作( D )。、 A.整流 B.稳压 C.发光 D.可变电容器 1.3 是非题 1.在N型半导体中如果掺人足够量的三价元素,可将其改型为P型半导体。( √ ) 2.因为N型半导体的多子是自由电子,所以它带负电。( × ) 3.二极管在工作电流大于最大整流电流I 时会损坏。( × ) F 4.只要稳压二极管两端加反向电压就能起稳压作用。( × ) 1.4 分析计算题 =,试写出各电路的输出电压Uo值。1.电路如图T1.1所示,设二极管的导通电压U D(on) =(6—V= V。 解:(a)二极管正向导通,所以输出电压U

数字电子技术课后答案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答案 第1章 自测题 1.1填空题 1. 100011.11 00110101.01110101 11110.01 1E.4 2. 4 3. n 2 4. 逻辑代数 卡诺图 5.)(D C B A F += )(D C B A F +=' 6.))((C B D C B A F +++= 7. 代数法 卡诺图 8. 1 1.2判断题 1. √ 2.√ 3. × 1.3选择题 1.B 2.C 3.C 1.4 A F =1⊙B AB F =2 B A F +=3 1.5 1.6 C L = 1.7 AB C B A BC Y ++= 习题 1.1 当000012=A A A ,7A 到3A 有1个不为0时,就可以被十进制8整除 1.2 (a)AC BC AB F ++=1 (b )B A AB F +=2 (c)C B A S ⊕⊕= AC BC AB C ++=0 1.3略 1.4 (1) )(B A D C F ++=)(1 ))((1B A D C F ++=' (2) )(B A B A F ++=)(2 ))((2B A B A F ++=' (3) E D C B A F =3 DE C AB F =' 3

(4) )()(4D A B A C E A F +++=)( ))()((4D A C AB E A F +++=' 1.5 C B A F ⊕⊕= 1.6 (1) B A C B C A L ++= (2) D B C B D C A L +++= (3) AD L = (4) E ABCD L = (5) 0=L 1.7 C B A BC A C AB ABC C B A L +++=),,( 1.8(1) ABD D A C F ++=1 (2) BC AB AC F ++=2 (3) C A B A B A F ++=3 (有多个答案) (4) C B D C AB C A CD F +++=4 (5) C B A ABD C B A D B A F +++=5 (6) 16=F 1.9 (1) AD D C B B A F ++=1 (2) B A AC F +=2 (3) D A D B C B F ++=3 (4) B C F +=4 1.10 (1) C A B F +=1 (2) B C F +=2 (3) D A B C F ++=3 (4) C B A D B D C F ++=4 1.11 C A B A D F ++= 1.12 (1) D B A D C A D C B F ++=1(多种答案) (2) C B BCD D C D B F +++=2 (3) C B C A D C F ++=3 (4) A B F +=4 (5) BD D B F +=5 (6) C B D A D C A F ++=6(多种答案) (7) C A D B F +=7(多种答案) (8) BC D B F +=8(多种答案) (9) B D C F +=9 1.13 略 第2章 自测题 2.1 判断题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2.2 选择题 1.A B 2.C D 3.A 4.B 5.B 6.A B D 7.C 8.A C D 9.A C D 10.B 习题 2.1解:ABC Y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