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闸管二极管主要参数及其含义

合集下载

晶体二极管的主要参数:

晶体二极管的主要参数:
⑸品质因数(Q值)
电容储存的能量与损耗的能量之比值为该电容器的品质因数Q 。 变容而后跟具有内部电容,同样具有一定的Q值。并且大多数变容二极管具有很高的Q值。由于变容管的电容量与反偏压成反向变化,Q值就随着反向偏置电压的增加二增加。
4发光二极管
发光二极管的内部结构为一个PN结,而且具有晶体管的通性,即单向导电性。当发光二极管的PN结上加上正向电压时,由于外加电压产生电场的方向与PN结内电场方向相反,使PN结势垒(内总电场)减弱,则载流子的扩散作用占了优势。于是P区的空穴很容易扩散到N区,N区的电子也很容易扩散到P区,相互注入的电子和空穴相遇后会产生复合。复合时产生的能量大部分以光的形式出现,会使二极管发光。
2CP系列管壳用于小电流整流。
⑴最大整流电流
是指整流二极管长时间工作所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值。
⑵最高反向工作电压
它是指整流二极管两端的反向电压不能超过规定的电压所允许的值。如超过这个允许值,整流管就可能击穿。

它是指整流二极管在最高反向工作电压下工作时,允许通过整流管的反向电流。反向电流越小,说明整流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能越好。
常用开关二极管可分为小功率和大功率管形。小功率开关二极管主要使用于电视机、收录机及其他电子设备的开关电路、检波电路高频高速脉冲整流电路等。主要型号有2AK系列(用于中速开关电路)、2CK系列(硅平面开关,适用于高速开关电路)等。合资生产的小功率开关管有1N4148、1N4152、1N4151等型号。打功率开关二极管主要用于各类大功率电源作续流、高频整流、桥式整流及其它开关电路。主要型号有2CK27系列、2CK29系列及FR系列开关二极管(采用国外标准生产的、型号相同)等。
型号 正向电流 反向电流 结电容 反向恢复时间 UFM(V) IF(mA) IRM(uA) UR(V) Cj(pF) UR(V) F(MHz) trr(ns) UR(V)/[IR(mA)] IF(mA) 1N4148 1.0 10 0.5 75 <=4 0 1

可控硅的主要参数

可控硅的主要参数

可控硅的主要参数可控硅(SCR)是一种常见的半导体器件,也被称为双向可控整流二极管(thyristor)或晶闸管。

它是一种电子开关,可控硅具有多种主要参数,这些参数对于合理选用和应用可控硅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可控硅的主要参数,包括阈值电压、额定电流、最大可承受电压、触发电流和反向触发电压。

1.阈值电压(VBO):阈值电压是指在可控硅关闭状态下,当施加的压差超过该电压时,可控硅将开始导通。

阈值电压是可控硅能否实现可控的重要参数。

2.额定电流(IT):额定电流是指可控硅能够长时间承受的最大电流。

超过额定电流的电流将会引起可控硅的过热和损坏,因此在使用可控硅时应确保电流不超过额定电流。

3.最大可承受电压(VDRM):最大可承受电压是指在关闭状态下,可控硅可以承受的最高电压。

当施加的电压超过最大可承受电压时,可控硅可能损坏。

4.触发电流(IGT):触发电流是指在可控硅导通之前需要施加的触发电流。

触发电流是可控硅实现可控的重要参数。

5.反向触发电压(VDRM):反向触发电压是指可控硅在关闭状态下能承受的最高反向电压。

超过该电压,可控硅可能开始导通,导致不可预计的行为。

除了上述主要参数外,可控硅还有一些其他的重要参数,如触发时间(tQ)、关断时间(tQ)、导通压降(VF)和静态工作点等。

这些参数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来选择和考虑。

总之,可控硅的主要参数包括阈值电压、额定电流、最大可承受电压、触发电流和反向触发电压等。

掌握这些参数对于正确选择和应用可控硅至关重要。

通过详细了解可控硅的参数,可以更好地设计和使用可控硅,以满足各种不同的电气控制需求。

晶闸管的主要参数

晶闸管的主要参数

晶闸管的主要参数一、额定电压(VDRM/VRRM)额定电压是指晶闸管能够承受的最大正向/反向电压。

在电力控制中,晶闸管通常用于控制交流电压,因此额定电压是一个重要的参数。

当晶闸管的电压超过额定电压时,可能会发生击穿现象,导致器件损坏。

二、额定电流(IDRM/IRRM)额定电流是指晶闸管能够承受的最大正向/反向电流。

晶闸管通常用于控制大电流,因此额定电流是一个关键参数。

当晶闸管的电流超过额定电流时,可能会导致器件过热甚至烧毁。

三、触发电流(IT)触发电流是指晶闸管正向电流达到一定数值时,晶闸管开始导通。

触发电流的大小决定了晶闸管的触发灵敏度和可靠性。

如果触发电流过高,会增加控制电路的复杂度和成本;如果触发电流过低,可能会导致误触发。

四、保持电流(IH)保持电流是指晶闸管在导通状态下需要供给的最小电流。

保持电流的大小决定了晶闸管的稳态工作能力。

过低的保持电流可能导致晶闸管无法稳定导通,而过高的保持电流会增加功耗和热损失。

五、封装类型晶闸管的封装类型决定了其外形和安装方式。

常见的封装类型有TO-220、TO-247等。

不同的封装类型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例如TO-220适用于小功率应用,而TO-247适用于大功率应用。

六、工作温度范围工作温度范围是指晶闸管能够正常工作的温度范围。

晶闸管在高温环境下工作时,可能会出现性能降低甚至失效的情况。

因此,工作温度范围是一个重要的参数。

七、开关速度开关速度是指晶闸管在从关断到导通或从导通到关断的切换速度。

开关速度的快慢影响着晶闸管的响应速度和效率。

较快的开关速度可以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但也会增加开关损耗。

八、导通压降(VCE)导通压降是指晶闸管在导通状态下的正向电压降。

导通压降的大小直接影响着晶闸管的导通损耗和功率损耗。

较低的导通压降可以提高系统的效率。

九、关断电流(ICRM)关断电流是指晶闸管在关断状态下的漏电流。

关断电流的大小决定了晶闸管的关断能力和可靠性。

较小的关断电流可以减小系统的功耗。

二极管的两个主要参数

二极管的两个主要参数

二极管的两个主要参数二极管是一种电子元件,由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组成,具有两个主要参数:导通电压和截止电压。

1. 导通电压(Forward voltage):导通电压是指在二极管的正向工作条件下,从P区到N区施加足够的正电压,使得二极管开始导电的最小电压。

一般以VF表示。

当外加的正向电压大于导通电压时,二极管进入导通状态,电流开始流动;当外加的正向电压小于导通电压时,二极管处于截止状态,不导电。

导通电压的大小取决于二极管的材料性质和制造工艺。

对于硅(Silicon)材料的二极管,导通电压一般为0.6V到0.7V;对于砷化镓(Gallium Arsenide)材料的二极管,导通电压一般为0.2V到0.3V。

导通电压的具体数值指导了二极管在电路中的应用范围,过小或过大的导通电压都可能会导致电路的不稳定性或无法正常工作。

2. 截止电压(Reverse voltage):截止电压是指在二极管的反向工作条件下,施加的反向电压达到一定程度时,二极管开始截止导电的最大电压。

一般以VR表示。

当反向电压小于截止电压时,二极管处于正向偏置条件,开始导通;当反向电压大于等于截止电压时,二极管进入截止状态,不导电。

截止电压的大小取决于二极管的材料性质,是通过制造工艺和外部保护结构来确定的。

对于硅材料的二极管,截止电压一般为50V到100V;对于砷化镓材料的二极管,截止电压一般为5V到10V。

截止电压的高低决定了二极管在反向电压下能承受的最大值,过高或过低的截止电压都可能会导致二极管烧毁或不稳定。

总结:二极管的导通电压和截止电压是两个重要的电性能参数。

导通电压决定了二极管在正向电压下能否导通,截止电压决定了二极管在反向电压下能否截止导电。

这两个参数的合理选择和设计,对于保证二极管在电路中的正常工作和保护二极管不被损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晶闸管的主要参数

晶闸管的主要参数

晶闸管的主要参数作者:jesse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273 更新时间:2007-12-6 ★★★【字体:小大】晶闸管的主要电参数有正向转折电压VBO、正向平均漏电流IFL、反向漏电流IRL、断态重复峰值电压V DRM、反向重复峰值电压VRRM、正向平均压降VF、通态平均电流IT、门极触发电压VG、门极触发电流IG、门极反向电压和维持电流IH等。

(一)正向转折电压VBO晶闸管的正向转折电压VBO是指在额定结温为100℃且门极(G)开路的条件下,在其阳极(A)与阴极(K)之间加正弦半波正向电压、使其由关断状态转变为导通状态时所对应的峰值电压。

(二)断态重复峰值电压VDRM断态重复峰值电压VDRM,是指晶闸管在正向阻断时,允许加在A、K(或T1、T2)极间最大的峰值电压。

此电压约为正向转折电压减去100V后的电压值。

(三)通态平均电流IT通态平均电流IT,是指在规定环境温度和标准散热条件下,晶闸管正常工作时A、K(或T1、T2)极间所允许通过电流的平均值。

(四)反向击穿电压VBR反向击穿电压是指在额定结温下,晶闸管阳极与阴极之间施加正弦半波反向电压,当其反向漏电电流急剧增加时反对应的峰值电压。

(五)反向重复峰值电压VRRM反向重复峰值电压VRRM,是指晶闸管在门极G断路时,允许加在A、K极间的最大反向峰值电压。

此电压约为反向击穿电压减去100V后的峰值电压。

(六)正向平均电压降VF正向平均电压降VF也称通态平均电压或通态压降VT,是指在规定环境温度和标准散热条件下,当通过晶闸管的电流为额定电流时,其阳极A与阴极K之间电压降的平均值,通常为0.4~1.2V。

(七)门极触发电压VGT门极触发VGT,是指在规定的环境温度和晶闸管阳极与阴极之间为一定值正向电压的条件下,使晶闸管从阻断状态转变为导通状态所需要的最小门极直流电压,一般为1.5V左右。

(八)门极触发电流IGT门极触发电流IGT,是指在规定环境温度和晶闸管阳极与阴极之间为一定值电压的条件下,使晶闸管从阻断状态转变为导通状态所需要的最小门极直流电流。

二极管的主要参数

二极管的主要参数

二极管的主要参数二极管是一种主要由两个电极(即正极和负极)组成的电子器件。

它是半导体器件的一种,具有一些重要的参数,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些参数。

1.额定峰值反向电压(VR):指二极管所能承受的最大反向电压。

当反向电压高于额定峰值时,会导致二极管击穿,失去正常功能。

2.额定直流正向电流(IF):指在正向电压下,二极管所能承受的最大电流。

当超过额定直流正向电流时,二极管可能会过载损坏。

3.最大导通电流(IFM):指二极管在导通状态下所能承受的最大电流。

超过该电流,二极管可能会由于过热而损坏。

4.静态电阻(RS):指二极管正向导通时的电阻。

该参数影响二极管的电压降和功耗。

5.正向压降(VF):指二极管正向导通时的电压降。

不同类型的二极管具有不同的正向压降,这个参数会影响电路的设计和功耗。

6. 动态电阻(rd):指在二极管正向导通时,电压变化与电流变化之比。

动态电阻决定了二极管的响应速度和频率特性。

7.反向漏电流(IR):指二极管在反向电压下的漏电流。

该参数影响二极管的反向恢复速度和反向漏电功耗。

8. 反向恢复时间(trr):指二极管由正向导通到反向截止状态的时间。

这个时间决定了二极管在高频应用中的性能。

9. 反向恢复电荷(Qrr):指正向导通状态下,当二极管截止时,由于载流子的复合和电荷移动而产生的额外电荷。

这个参数决定了二极管的反向恢复能力。

10. 热阻(Rth):指二极管在正常工作温度下的散热能力。

较低的热阻可以帮助降低二极管的温度,提高其可靠性和寿命。

除了以上提到的参数,还有一些其他参数也很重要,例如温度系数、漂移电流、噪声系数等。

这些参数在不同应用场合下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并且通过适当的选择和优化可以使二极管在电路中发挥出最佳的性能。

总结起来,二极管的主要参数可以分为电流参数、电压参数、速度参数和热参数等几个方面。

在实际应用中,选择合适的二极管必须综合考虑这些参数,并与具体的电路需求相匹配,以确保电路的稳定和可靠性。

晶闸管的定义及主要参数和使用详解

晶闸管的定义及主要参数和使用详解

晶闸管的定义及主要参数和使用详解晶闸管的发明在当今高科技时代,电力控制技术的发展对于现代社会的可持续运行至关重要。

而晶闸管作为一种重要的电力控制元件,正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本文将深入介绍晶闸管的基本原理、控制使用、重要参数以及其应用领域。

晶闸管的发明随着电力系统的扩展和电气设备的广泛应用,对电力控制的需求日益增加。

传统的机械式开关和控制方法存在效率低下、寿命短等问题。

因此,寻找更高效、可靠的电力控制方法成为了一个迫切的需求。

1956年,苏联的科学家Oleg Losev首次提出了PNPN结构的概念。

尽管他没有将其实际制造成可用器件,但这个概念为晶闸管的开发铺平了道路。

他的想法激发了后来研究者们对PNPN结构的探索。

1957年,美国物理学家Robert Noyce和Gordon Moore在贝尔实验室工作时,设计并制造了第一个可实际使用的PNPN结构的器件,被称为“Silicon Controlled Switch”(SCS)。

尽管在当时尚未广泛应用,但这是晶闸管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1958年,Gerald Pearson、Dawon Kahng和John Moll从贝尔实验室获得了专利,描述了一个在电流触发下能控制电流的器件。

他们将这个器件命名为“晶闸管”,即Thyristor,这个名称在随后的发展中被广泛使用。

晶闸管的重要参数触发电流门限(I_GT):触发电流门限是指需要在栅极施加的最小电流,以使晶闸管从关断状态切换到导通状态。

这个参数决定了触发晶闸管的最小控制电流。

保持电流(I_H):保持电流是指在晶闸管导通状态下,需要流过晶闸管的最小电流,以保持其导通。

如果电流降至保持电流以下,晶闸管将自动关断。

最大额定电压(V_RRM):最大额定电压是晶闸管可以承受的最大反向重复电压。

这个参数与晶闸管的电压耐受能力相关,决定了它适用的电路电压范围。

最大额定电流(I_TAV):最大额定电流是指晶闸管可以承受的最大平均电流。

晶闸管的主要电参数

晶闸管的主要电参数

晶闸管的主要电参数晶闸管的主要电参数有正向转折电压VBO、正向平均漏电流IFL、反向漏电流IRL、断态重复峰值电压VDRM、反向重复峰值电压VRRM、正向平均压降VF、通态平均电流IT、门极触发电压VG、门极触发电流IG、门极反向电压和维持电流IH等。

(一)晶闸管正向转折电压VBO晶闸管的正向转折电压VBO是指在额定结温为100℃且门极(G)开路的条件下,在其阳极(A)与阴极(K)之间加正弦半波正向电压、使其由关断状态转变为导通状态时所对应的峰值电压。

(二)晶闸管断态重复峰值电压VDRM断态重复峰值电压VDRM,是指晶闸管在正向阻断时,允许加在A、K(或T1、T2)极间最大的峰值电压。

此电压约为正向转折电压减去100V后的电压值。

(三)晶闸管通态平均电流IT通态平均电流IT,是指在规定环境温度和标准散热条件下,晶闸管正常工作时A、K(或T1、T2)极间所允许通过电流的平均值。

(四)反向击穿电压VBR反向击穿电压是指在额定结温下,晶闸管阳极与阴极之间施加正弦半波反向电压,当其反向漏电电流急剧增加时反对应的峰值电压。

(五)晶闸管反向重复峰值电压VRRM反向重复峰值电压VRRM,是指晶闸管在门极G断路时,允许加在A、K极间的最大反向峰值电压。

此电压约为反向击穿电压减去100V后的峰值电压。

(六)晶闸管正向平均电压降VF正向平均电压降VF也称通态平均电压或通态压降VT,是指在规定环境温度和标准散热条件下,当通过晶闸管的电流为额定电流时,其阳极A与阴极K之间电压降的平均值,通常为0.4~1.2V。

(七)晶闸管门极触发电压VGT门极触发VGT,是指在规定的环境温度和晶闸管阳极与阴极之间为一定值正向电压的条件下,使晶闸管从阻断状态转变为导通状态所需要的最小门极直流电压,一般为1.5V 左右。

(八)晶闸管门极触发电流IGT门极触发电流IGT,是指在规定环境温度和晶闸管阳极与阴极之间为一定值电压的条件下,使晶闸管从阻断状态转变为导通状态所需要的最小门极直流电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晶闸管二极管主要参数及其含义
IEC标准中用来表征晶闸管二极管性能特点的参数有数十项但用户经常用到的有十项左右本文就晶闸管二极管的主要参数做一简单介绍
1、正向平均电流I
F(AV)
(整流
管)
通态平均电流I
T(AV)
(晶闸管)
是指在规定的散热器温度T
HS 或管壳温度 T
C
时,允许流过器件的最大正弦半
波电流平均值此时器件的结温已达到其最高允许温度T
jm
仪元公司产品手册中均
给出了相应通态电流对应的散热器温度T
HS 或管壳温度 T
C
值用户使用中应根据实
际通态电流和散热条件来选择合适型号的器件
2、正向方均根电流I
FRMS
(整流管)
通态方均根电流I
TRMS
(晶闸管)
是指在规定的散热器温度T
HS 或管壳温度 T
C
时,允许流过器件的最大有效电
流值用户在使用中须保证在任何条件下流过器件的电流有效值不超过对应壳温下的方均根电流值
3、浪涌电流I
FSM (整流管)I
TSM
(晶闸管)
表示工作在异常情况下器件能承受的瞬时最大过载电流值用10ms底宽正弦半波峰值表示仪元公司在产品手册中给出的浪涌电流值是在器件处于最
高允许结温下施加80% V
RRM
条件下的测试值器件在寿命期内能承受浪涌电流的次数是有限的用户在使用中应尽量避免出现过载现象
4、断态不重复峰值电压V
DSM
反向不重复峰值电压V
RSM
指晶闸管或整流二极管处于阻断状态时能承受的最大转折电压一般用单脉冲测试防止器件损坏用户在测试或使用中应禁止给器件施加该电压值以免损坏器件
5、断态重复峰值电压V
DRM
反向重复峰值电压V
RRM
是指器件处于阻断状态时断态和反向所能承受的最大重复峰值电压一般取器件不重复电压的90%标注高压器件取不重复电压减100V标注用户在使用中须保证在任何情况下均不应让器件承受的实际电压超过其断态和反向重复峰值电压
6、断态重复峰值漏电流I
DRM
反向重复峰值漏电流I
RRM
为晶闸管在阻断状态下承受断态重复峰值电压V
DRM 和反向重复峰值电压V
RRM
时流过
元件的正反向峰值漏电流该参数在器件允许工作的最高结温Tjm下测出
7、通态峰值电压V
TM
(晶闸管)
正向峰值电压V
FM
(整流管)
指器件通过规定正向峰值电流I
FM (整流管)或通态峰值电流I
TM
(晶闸管)时的
峰值电压也称峰值压降该参数直接反映了器件的通态损耗特性影响着器件的通态电流额定能力
点图进入相册
点图进入相册点图进入相册
点图进入相册点图进入相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