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正在进入“高铁时代”

合集下载

解读我国高铁现状和发展前景

解读我国高铁现状和发展前景

发布时间:2010.08.18 23:08 来源:人民网作者:人民网我国高速铁路发展规划,是2004年经国务院批准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确定的。

2008年,国家根据我国综合交通体系建设的需要,对《中长期铁路网规划》进行了调整。

目前,中国是世界上高速铁路发展最快、系统技术最全、集成能力最强、运营里程最长、运营速度最高、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

一、中国高速铁路的创新为实现建设世界一流高速铁路的宏伟目标,中国铁路大力推进体制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

——在体制创新方面,创建了合资建路的崭新模式。

铁道部与31个省市自治区签订了加快铁路建设的战略合作协议,新线建设项目基本上都是与地方政府或战略投资者合资,广泛吸引各方面资金投资铁路建设,形成了集全社会之力建高铁、推进铁路现代化的生动局面。

——在管理创新方面,充分发挥我国铁路路网完整、运输集中统一指挥的优势,统筹利用铁路内外的各方面科研力量和人力资源,形成强大合力。

在铁路建设中,无论是工程管理部门,还是设计、施工、监理单位,都协调行动,组织起了强大的工程建设队伍;在技术装备制造中,无论是运营单位,还是制造企业、科研院所,都统一步调,形成了强大的研发制造体系。

这种科学高效的管理模式,大大提高了我国高速铁路网建设的效率和效益。

——在技术创新方面,我们瞄准世界最先进水平,把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有机结合起来,立足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统一组织,形成一个“拳头”,坚持整个铁路技术创新体系一盘棋,在引进和掌握先进技术的基础上,统一搭建了我国高速铁路的技术平台,走出了一条铁路自主创新的成功之路。

我国高速铁路的工程建造技术、高速列车技术、列车控制技术、客站建设技术、系统集成技术、运营维护技术不仅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而且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速铁路成套技术体系。

二、中国高速铁路现状与未来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目前,中国大陆投入运营的高速铁路已达到6920营业公里。

高铁改变城市竞争

高铁改变城市竞争

3月提 出的高铁最
新规划显示 :到 2 1 0 2年年底 , 3年内我 国高铁投资为 9 0 亿 , 0 0 高铁营运里程将 达到 1 . 3万公里。届时 , 中国将成为全球 高铁运营里程最长的国家。就此 ,美国
《 纽约时报》 撰文称 ,从 国家一端到另一 “
其次 , 高铁的快速发展会让城市 、 区
放慢 , , 那么 高速铁路将给城市问的竞争
带来什么变化? 在高铁时代 , 城市间的竞 争将呈现—个什 么景象?中国的城市化 又将向什 么方向前进?就这些 问题 ,决 《 策》杂志专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研 究所副所长魏后凯 。
魏后凯 : 以说是革命 , 基于 高 之所 是
铁所带来的影响与变化之大。我 们正在
这是从上向下看。 如果从下向上看 ,
最后 , 高铁的发展会给中西部地区
带来很多机遇 。 过去中西部不靠海 , 高铁 展最快 , 规模和建设速度都很快 。 你看看 目前全国高速铁路的规划图 ,高铁今 后 肯定会把整个 中国连接起来 ,这将对 中 国城市之间 ,包括区域的发展产生深远 影响, 甚至有可能带来一次革命。 《 决策》 革命 ? : 如何来理解“ 革命” 这
个 定 义和 概括 ?
让我们很方便 从沿海大城市到 中西部 。 这就能极大地改变交通运输成本 ,改变
中西 部交通 不方便 及地 理空 间上 的劣 势。
《 策 》 高铁 何 以 能 推 动 这 场 “ 决 : 革
命” ? 呢
密集的高速铁路给地方带来的不仅是机
遇, 更是从未有过的挑战 , 尤其是城市 间
市群之间的竞争。
《 策 》 为何 会 出现这 种 转 变? 决 :
自己的位置 , 发挥 自身的优 势, 形成一个

从“追赶”到“领跑”中国高铁进行时

从“追赶”到“领跑”中国高铁进行时

从“追赶” 到“领跑”中国高铁进行时文/曹 方时速180公里,这是强台风的威势;时速300公里,这是波音飞机起飞的力量;时速350公里,这是目前中国高速列车的雄姿。

耗时半个世纪,日本新干线铺设了2325公里,平均运营时速243公里;历经20载,德国城际高铁贯通了1560公里,平均运营时速232公里;而仅用5年时间,中国高速铁路就突破了2700公里,平均运营时速逾300公里,总里程与运营时速双双跃居世界第一。

似乎在一夜之间,中国高铁全面完成了华丽转身,从一个不起眼的追赶者变成了世人关注的领跑者。

用速度拧干时间水分,中国高铁的“三级跳”让全球瞠目,一个低碳、高质、信息化的全新地缘经济圈,也在高铁的纵横交错中铺展开来。

. All Rights Reserved.化总体规划》,确定了以运输组织、客货营销、经营管理为铁路信息化建设的三大重点,实现调度指挥智能化、客货营销社会化、经营管理现代化。

而随着高速铁路的建设渐入佳境,一场信息化大潮正迎面而来。

以建成的京津城际铁路为例,其桥梁与轨道系统、牵引供电系统、客运服务系统和运营指挥系统全部是原始创. All Rights Reserved.新,CTCS-3D列车运行控制系统是集成创新,高速列车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国产化率已经达85%。

如果说铁路信息化是铁路运输全员、全面、全方位、全过程的信息化,那么高速铁路的信息化对信息系统的实时性、安全性和准确性要求更高。

以信号系统为例,它是实现铁路自动化、智能化的关键系统,也是保证高速铁路安全、高效运行的最重要系统。

早在2002年,中国就提出了自己的铁路信号技术应用等级标准(CTCS),将信号系统分成从0~4五个等级。

目前,京津城际铁路已达到CTCS2的水平,武汉至广州的客运专线则达到CTCS3的级别。

中兴智能交通系统有限公司研究院ITS行业资讯分析师陶瑞岩表示,铁道部已提出加快客运专线运营调度、客运服务系统和动车组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客专和城际铁路在工务、车辆、牵引供电、列控、调度指挥等方面要求更高,“高速铁路项目的信息化引领了中国乃至世界铁路的信息化建设”。

高铁时代:道路自信的铁路奇迹

高铁时代:道路自信的铁路奇迹

高铁时代:道路自信的铁路奇迹在当代社会,高铁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高铁的快速发展不仅使得人们的交通更加便捷,而且也是道路自信的象征。

本文将从高铁的发展历程、技术创新以及对社会经济的影响等方面来探讨高铁时代所带来的铁路奇迹。

第一,我们先来看看高铁的发展历程。

自从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启动高速铁路建设以来,高铁以其快速、舒适、稳定的特点受到了广大民众的喜爱。

最初的时候,高铁线路只有几百公里,车速也仅仅在每小时16公里左右。

但是如今,我国不仅拥有全球最长、最快的高铁网络,而且高速铁路的运输速度也达到了每小时350公里。

其次,高铁的技术创新也是高铁时代的一大亮点。

高铁以其先进技术和创新应用引领了世界的发展潮流。

例如,我国开发了世界上首个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速动车组“复兴号”,不仅在国内广为应用,还出口到了多个国家。

此外,高铁还采用了一系列的智能技术,包括网络信号、自动驾驶、智能调度等,为乘客提供了更加便捷舒适的出行环境。

高铁的兴起不仅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还对社会经济产生了重要影响。

首先,高铁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区域协调发展。

随着高铁的修建,许多原本交通不便的地区也逐渐走上了现代化的道路。

人们可以快速到达各个城市,加强了城市间的联系,推动了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进步。

其次,高铁的运营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

高铁沿线的房地产、旅游业、商业等都因高铁的运营而蓬勃兴盛。

不仅如此,高铁的建设也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对于稳定社会就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但是,随着高铁的迅猛发展,也带来了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一方面,高铁建设过程中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包括土地资源的占用、噪音、震动等。

另一方面,高铁票价较高,不少人认为过高的票价限制了一些人群的出行。

这些问题需要我们思考和解决,以使高铁的建设更加合理和可持续。

高铁时代是道路自信的体现,它不仅是交通工具的一种,更是一种亮丽的城市风景线。

高铁不仅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还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中国特色高铁发展趋势

中国特色高铁发展趋势

中国特色高铁发展趋势•中级粉丝2•1楼中国高速铁路进展前景及趋势转自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所谓高速铁路,通常是指最高运行时速在200公里以上的铁路。

铁路作为一种经济的、大运量的交通工具,在许多国家的经济生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并为本国经济与社会的进展做出了重大的奉献。

但近年来,随着航空、海运与公路等运输方式在我国迅速崛起与进展,铁路运输受到了严峻的挑战,这种进展趋势就促使铁路务必进行内部体制改革与运输手段的技术创新,- 进一步加速铁路的高速化、重载化与多式运输的立体化,继而实现铁路路网的现代化。

1、国内外高速铁路的进展概况自1964年日本建成世界上第一条高速铁路以来,法国、英国、德国、西班牙、意大利与美国等发达国家也相继修建了高速铁路。

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法国高速铁路,其最高商业运行时速已突破300公里,同时新一代的TGV高速列车制造了时速515.3公里的超高速记录。

据有关资料统计说明,到2000年底,世界高速铁路的总长已达6 858公里。

目前全世界已投入运行与正在修建的高速铁路里程超过1.4万公里,约占铁路总营业里程的2%.欧洲有关部门做出的长远规划是到2015年,全欧高速铁路网总长达到3万公里,其中新建路段9100公里,约占30%.与此同时,世界上许多国家与地区也做出了自己相应的规划与目标。

高速铁路的诸多特点与优势,使得传统的铁路运输重新焕发了生机,并在世界各地得到了蓬勃进展,从而加速了高速铁路现代化的步伐,为世界高速铁路网的形成与进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高速铁路的规划与建设尽管起步较晚,但是进展非常迅速。

2003年10月12日,随着长春开往北京的T60次列车经由沈阳北站驶入秦沈客运专线,预示着中国建设的第一条高速客运铁路线--“秦沈客运专线”正式开通,也标志着我国从此迈入了高速铁路时代。

不仅如此,我国还自行设计制造了“中华之星”高速列车,而其以每小时250公里的试验速度更是迈出了中国高速铁路建设的重要一步,奏响了我国高速铁路建设与运营的凯歌,掀开了我国高速铁路进展的序幕。

高铁时代的到来

高铁时代的到来

高铁时代的到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高铁时代已经正式到来。

高铁作为一种快速、便捷、安全的交通工具,为我们的出行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便利。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阐述高铁时代的到来,包括高铁的发展历程、对经济的影响、对环境的保护以及对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

一、高铁的发展历程高铁作为一种新兴的交通工具,其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末的法国。

1981年,法国建成了全球第一条商业化高速铁路,标志着高铁时代的开始。

此后,日本、德国、中国等国家也相继建成了自己的高铁网络。

在中国尤其是引人注目,中国高铁的建设速度之快、规模之大、技术之先进,令世界瞩目。

二、高铁对经济的影响高铁的到来给经济带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首先,高铁的运营使得人们的出行更加便利,从而促进了旅游、商务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其次,高铁建设过程中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拉动了建筑、制造等行业的发展,为就业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此外,高铁的运营还带动了周边地区的发展,形成了以高铁站为核心的经济带。

三、高铁对环境的保护相比于传统的交通工具,高铁具有更低的能耗和更少的环境污染。

高铁列车采用电力驱动,排放的污染物要远远少于汽车和飞机。

另外,高铁具备较高的运行速度和载客量,能够减少道路交通和航空交通的压力,有效缓解了城市交通拥堵。

四、高铁对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高铁的到来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使得短途出行更加便利和快捷。

人们可以在短时间内快速到达目的地,减少了旅行时间,提高了出行效率。

此外,高铁车厢内设施齐全,乘客可以舒适地休息、娱乐,使得旅途更加愉快。

高铁的普及还拉近了城乡之间的距离,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综上所述,高铁时代的到来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高铁的发展历程、对经济的推动、对环境的保护以及对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都体现了高铁的重要性和价值。

随着高铁网络的不断完善和扩大,相信高铁将为我们带来更多的便利和惊喜,助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最新部编版中考语文专题复习第二篇说明类文本阅读

最新部编版中考语文专题复习第二篇说明类文本阅读

2.文章第⑥段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简要分析其作用。 考点: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比较、列数字。通过将高铁运输与大客车、飞机运输的每百公里能耗作比 较,具体说明了高铁运输提升了节能减排的成效;通过列出高铁运输与大客车、 飞机运输的每百公里能耗作比较的数据,说明了高铁运输提升了节能减排的成效 ,使说明更具体更准确。
4.为了说明高铁改变人们的生活,作者使用了什么说明顺序?这样安排顺序起什么 作用? 考点:说明顺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逻辑顺序。使说明有条理。
⑧中国需要高铁,发展高铁是符合中国国情和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高铁正 在改变中国,铁轨上的百姓生活和社会发展正呈现出崭新面貌。在我国实现经济 增速换挡、发展方式转变、全面深化改革任务的道路上,高铁已抢先“鸣笛”, 必将在未来国家经济建设乃至世界经济发展方面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有删改)
文本解构 文体 说明内容 说明顺序 说明结构
⑥高铁提升了节能减排的成效。高铁不仅便捷舒适、运载量大、效率可观, 节能降耗的“武功”也十分高强:每百公里能耗仅为每小时不到6 000瓦,是大客 车的二分之一,飞机的六分之一;因为其只用电,不用燃油和燃煤等不可再生资源, 碳排放量很低,堪称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动力”。

中国走进高铁时代

中国走进高铁时代

中国迈进高铁时代
谢谢大家,再见!
三.宏伟蓝图:中国高铁大规划
(一)我国高速铁路发展规划 四纵四横的高铁主干线
• “四纵”客运专线:1、北京—上海 2、北京—武汉—
广州—深圳—香港 3、北京—沈阳—哈尔滨(大连)4 、杭州—宁波—福州—深圳。
• “四横”客运专线:1、徐州—郑州—兰州 2、杭州—南
昌—长沙—昆明 3、青岛—石家庄—太原 4、南京— 武汉—重庆—成都。
日本第一代“新干线”列车迎来告别之旅 。2008年12月14日,在日本 西部的新大阪车站,即将退出运行的最后一列第一代“新干线”列车在 送别民众的注视下驶出站台。
中国迈进高铁时代
中国铁路提速 之中国铁路出现于发展:
1876年中国修建的第一条淞沪铁路。从此,大工业 时代长距离大规模陆路运输的火车在中国大地上隆隆行 使起来,并开始了曲折的发展历程。在此后的80年里, 中国铁路发展迟缓,但在1949年新中国建立之后,中 国铁路得到了长足发展。截至2006年底,全国铁路营 业里程达到7.7万公里,位居世界第三。其中国家铁路 6.34万公里,合资铁路0.89万公里,地方铁路0.47万公 里。全国铁路总延展里程达到15.46万公里。青藏铁路 于2006年7月1日的建成通车
中国迈进高铁时代
三票价和 上客率高。 四.中国制度的优越性
中国迈进高铁时代
中国高铁的先进性:
中国唐山轨道客车公司总工程师孙帮成指出中国高铁的先 进性: 第一点是运营的速度是世界之最,350公里每小时,国外 最高的320公里每小时。 第二点载客量,它的载客量比欧洲那边标准的高40%, 1.4倍左右。 第三点,人均能耗在世界上也是处于领先的位置。 第四点,我们整个安全标准是按照全世界最安全标准居于 第一,设计及制造并运营管理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正在进入“高铁时代”
2015 年春运已经拉开帷幕。

曾经要耗上两三天的旅程,如今可朝发夕至,高铁在这场中国特有的一年一度的大迁徙中担任了关键角色。

在高铁的快速覆盖中,无论是常回家看看还是多出去走走,时间和空间对人们的出行障碍正变得越来越小。

中国正在进入高铁时代:28 个省份开通高铁,50 万人口以上城市基本覆盖,去年逾8 亿人次乘坐高铁往来各地短短几年间,高铁轨道从东部沿海到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次第铺开,营业里程突破1.6 万公里,超过世界其他国家高铁里程之和。

在高铁技术领域,中国也已成为拥有世界先进的集成技术、施工技术、装备制造技术和运营管理技术的国家。

一条条蜿蜒舒展的巨龙,不仅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更深刻影响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成为经济健康平稳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

高铁拓宽了产业发展的空间。

向内看,高铁投资规模大、产业链条长,不仅增加了钢铁、水泥等产业的有效需求,缓解产能过剩的压力,而且联动冶金、机械、材料、电子、电气、化工、信息等大量上下游产业,众多行业都因高铁机遇发展壮大;向外看,高铁建设推动高端装备制造出口,带来基础设施建设、装备制造业、相关技术研发等大量优质投资机会。

高铁崛起成为中国制造转型升级的一大亮点,对产业调整结构、发展提质增效多有助力。

高铁降低了全社会的物流成本。

东西贯通、南北相连的血流大动脉畅通快捷,全面激发了资源要素流通的活力。

西部资源(600139,股吧)向东部输送,东部产业向西部转移,南北要素加速流通,越来越多的沿海企业将业务迁至内陆,更多投资者的眼光向内陆延伸,经济社会发展的空间更广、纵深更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