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道德与法治 6.2师生交往 导学案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6.2师生交往 》教学设计(2022课标)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6.2师生交往》教学设计(2022课标)一. 教材分析《6.2师生交往》是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一部分,主要讨论了师生之间的关系和交往方式。
本节课通过案例分析、讨论和实践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师生之间的相互尊重、合作与沟通的重要性,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师生关系的意义、师生交往的方式、如何与老师沟通、尊重老师、合作与互助等。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开始逐渐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他们对师生关系有一定的认知,但可能在实际交往中存在一些困惑和问题。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师生关系的重要性,学会与老师有效沟通和合作,培养尊重和互助的品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师生关系的重要性,掌握与老师沟通和合作的方法和技巧。
2.能力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与老师建立良好的交往关系,提高学习效果。
3.情感目标:学生能够培养尊重和互助的品质,积极主动地与老师交流和合作。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师生关系的意义和重要性,与老师沟通和合作的方法和技巧。
2.难点:如何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并在实际交往中加以运用。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师生关系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2.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和全班讨论,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3.实践活动:通过角色扮演、小组合作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与老师沟通和合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2.多媒体设备:电脑、投影仪、音响等。
3.教学材料:案例分析材料、讨论题目、实践活动指导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提问:“你们对师生关系有什么理解和感受?”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师生关系的重要性。
同时,教师可以分享一些实际案例,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关注。
《师生交往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道德与法治统编版》

《师生交往》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 了解师生交往的重要性和意义;2. 掌握良好的师生交往的基本原则和方法;3. 提高师生之间的沟通能力和互动质量。
二、导学重点:1. 师生之间的干系;2. 师生交往的原则和方法;3. 提高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互动。
三、导学难点:1. 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干系;2. 如何有效地进行师生交往。
四、导学内容:师生交往是教育教学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发展。
良好的师生干系可以增进学生的进修兴趣和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而不良的师生干系则会对学生的发展产生消极影响。
1. 师生之间的干系:师生干系是教育教学活动中最基本的人际干系之一。
师生之间的干系应该是对等、尊重、信任、理解和支持的。
师生之间应该建立起良好的互动干系,让学生感受到师生之间的亲近和信任,从而更好地进行进修和成长。
2. 师生交往的原则和方法:(1)尊重学生:尊重学生是建立良好师生干系的前提。
师生之间应该互相尊重,不应该有任何形式的歧视和压迫。
(2)关心学生:师生之间应该建立起亲近的干系,关心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关心学生的生活和情感,积极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3)信任学生:信任是师生干系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师生之间应该建立起互置信任的干系,让学生感受到师生之间的信任和支持。
(4)引导学生:师生之间应该建立起良好的互动干系,积极引导学生进修和成长,帮助学生解决进修和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
3. 提高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互动:(1)多元化的交流方式: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互动应该多元化,可以通过面对面的交流、书面的沟通、电话、短信等多种方式进行。
(2)及时有效的反馈:师生之间的互动应该及时有效,师生之间应该建立起良好的反馈机制,及时了解学生的进修情况和心理状态,及时给予学生支持和帮助。
(3)鼓励和赞扬:师生之间的互动应该充满正能量,师生之间应该多给予学生鼓励和赞扬,激发学生的进修兴趣和积极性。
五、导学案:1. 你认为良好的师生干系对学生的进修和发展有什么影响?2. 你认为师生之间应该建立怎样的干系?3. 你认为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互动应该注意什么?4. 请谈谈你在学校中与老师和同砚之间的互动经历,你觉得哪些方面可以改进?5. 请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提出一些提高师生干系的方法和建议。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6.2《师生交往》教案2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6.2《师生交往》教案2一. 教材分析《师生交往》是人教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的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师生关系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与老师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往。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树立正确的师生观,尊重老师,积极主动地与老师交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开始逐渐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和人际关系观。
他们对师生关系有一定的认知,但可能存在片面或误解的地方。
此外,随着网络和信息的发展,学生可能对师生关系有不同的看法和期待。
因此,在教学中,需要针对这些情况,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师生关系,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师生关系的意义,掌握与老师沟通的基本技巧。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尊重老师、积极主动与老师交流的态度,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师生关系的意义和与老师沟通的技巧。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师生观,尊重和理解老师。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体验和理解师生关系的重要性。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学会与老师沟通的技巧。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如教材、案例、PPT等。
2.设计好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和讨论题目。
3.准备好教学环境,如教室、投影仪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些关于师生关系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师生关系的重要性。
提问:你们觉得师生关系对学习和成长有什么影响?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呈现教材中的知识点,让学生了解师生关系的意义,以及如何与老师沟通。
同时,展示一些与老师沟通的技巧,如主动请教、积极参与课堂等。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析一些典型的案例,学会如何与老师沟通。
《师生交往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道德与法治统编版》

《师生交往》导学案第一课时一、导入引导师生关系是学校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良好的师生交往对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今天我们将学习关于师生交往的相关知识,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学习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二、学习目标1. 了解师生交往的重要性。
2. 掌握良好师生交往的原则和方法。
3. 能够运用良好师生交往的技巧与老师建立良好关系。
三、教学过程1. 师生交往的重要性师生关系是学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和良好习惯。
同时,师生关系也是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 良好师生交往的原则和方法(1)尊重和理解师生之间应相互尊重,理解对方的立场和感受。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和特长,不偏袒不歧视,给予学生足够的尊重和理解。
学生也应尊重老师的权威和劳动,理解老师的教育意图和要求。
(2)平等和公正师生关系应建立在平等和公正的基础上。
教师要以身作则,做到公正对待每一位学生,不偏袒不压制。
学生也应学会尊重师长,服从学校规章制度,做到言行合一。
(3)沟通和信任师生之间要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
教师要善于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与学生保持密切的沟通,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基础。
学生也应学会与老师交流沟通,主动表达自己的想法和需求。
3. 运用良好师生交往的技巧(1)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学生要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认真听讲,主动回答问题,与老师互动交流。
通过积极参与,可以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促进学习效果的提高。
(2)尊重师长,遵守规章制度学生要尊重师长,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做到言行合一,不违反学校纪律。
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四、课堂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师生交往的重要性,掌握了良好师生交往的原则和方法,学会了运用良好师生交往的技巧。
希望大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注重与老师的交流沟通,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共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
七级道德与法治上册6.2师生交往导学案新人教

6.2师生交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进一步树立尊师观念,民主平等观念。
(2)学会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增进正确处理师生矛盾的能力。
(3)知道学生应怎样与老师交往与沟通。
能力目标(1)接受老师的引领和指导,促进师生共同进步。
(2)学会换位思考,提高与老师的交往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愿意与老师交往,积极与老师进行有效的沟通,积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2)主动增进与老师的感情,尊敬老师、理解老师、体谅老师。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教学相长难点:亦师亦友【教学过程】新知先学1.怎样理解“教学相长”?(1)教与学是师生相互陪伴、、共同成长的过程。
①我们的学习离不开老师的和。
②我们与老师交流互动,也可以老师更好地“教”。
(2)面对老师的引领和指导,、勤学好问的态度有助于我们与老师相互交流。
①真诚、恰当地向老师表达自己的,既是对老师的积极反馈,也是师生共同学习的新资源。
②与老师分享自己的学习感受、,可以促进师生共同进步。
2.怎样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学会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是我们成长的重要内容。
(1)老师的表扬意味着肯定、和期待,激励我们更好地学习和发展。
(2)老师的批评意味着关心、和劝诫,可以帮助我们自己,改进不足。
(3)对待老师的批评,我们要把注意力放在老师批评的和上,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
3.师生交往的良好状态是怎样的?(1)学生乐于学习,老师寓教于乐。
(2)师生之间、相互关心、。
4.在师生交往中,怎样建立起亦师亦友的关系?(1),是我们与老师建立良好关系的开始。
①师生彼此尊重,意味着尊重对方的、个性差异、。
②尊重老师,是中华民族的,是我们作为“晚辈”的,它不仅体现我们内心的,而且表现在与老师日常交往的中。
(2)在、相互促进的师生交往中,我们可以和老师成为朋友。
①老师是我们知识学习的,也是我们精神成长的。
②老师给予我们生活上的关心和情感上的关怀,我们也应该主动老师、老师。
《师生交往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道德与法治统编版》

《师生交往》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 了解师生交往的重要性和原则。
2. 掌握良好师生干系的建立方法。
3. 提升自身的沟通能力和情商。
二、导学内容1. 什么是师生交往?2. 师生交往的重要性和影响。
3. 建立良好师生干系的方法。
4. 增强自我情商和沟通技巧。
三、导学步骤1. 引入导学主题:师生交往是学校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今天我们将进修师生交往的原则和方法,帮助我们建立良好的师生干系。
2. 进修师生交往的定义和重要性:师生交往是指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是教育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良好的师生干系可以增进学生进修的积极性和成绩的提高,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3. 探讨建立良好师生干系的方法:(1)尊重和理解: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和意见,理解学生的需求和怀疑。
(2)互信和支持:建立师生之间的信任和支持干系,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怀和帮助。
(3)积极沟通:教师要与学生保持良好的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情况和需求,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和困难。
4. 提升自我情商和沟通技巧:(1)倾听和表达: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和想法,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2)控制情绪:在与他人交往时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保持岑寂和理性。
(3)尊重他人:尊重他人的意见和感受,不轻易批评和指责他人。
四、导学总结通过本次导学,我们了解了师生交往的重要性和原则,掌握了建立良好师生干系的方法,同时也提升了自身的情商和沟通能力。
希望同砚们能够在平时进修和生活中,积极与师生互动,建立良好的师生干系,共同增进进修和成长。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6.2《师生交往》教学设计1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6.2《师生交往》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师生交往》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二课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理解与老师交往的重要性,学会与老师沟通与交流,尊重和理解老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引人深思的问题和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师生交往的重要性,学会正确处理与老师之间的矛盾和问题。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开始逐渐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和人际关系观。
他们对师生关系有一定的认识,但可能在实际交往中存在一些困惑和问题。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希望能够更好地理解老师,改善与老师的交往关系,提高学习效果。
三.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师生交往的重要性,掌握与老师沟通和交流的基本技巧。
2.能力目标:学生能够学会倾听和理解老师的教导,尊重和理解老师的工作和压力。
3.情感目标:学生能够培养对老师的尊重和信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师生交往的重要性,学会与老师沟通和交流。
2.难点:学生能够学会尊重和理解老师,解决与老师之间的矛盾和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教材中的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师生交往的问题。
2.小组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思考。
3.角色扮演法:让学生参与角色扮演,模拟师生交往的情境,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准备《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二课《师生交往》的教材。
2.多媒体设备:准备电脑、投影仪等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案例和教学内容。
3.角色扮演道具:准备一些简单的道具,如帽子、眼镜等,用于角色扮演活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a.教师通过向学生提问:“你们觉得师生关系对学习的重要性是什么?”引起学生的思考和兴趣。
b.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师生关系对学习的重要性。
2.呈现(10分钟)a.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教材中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师生交往中存在的问题。
【2022年新课标】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6.2 师生交往 教案

【2022年新课标】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6.2 师生交往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主题是“师生交往”,内容涉及到师生之间的互动关系,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以及学生如何与老师进行有效的沟通。
这部分内容是道德与法治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提高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开始逐渐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对于师生关系这一主题,他们有一定的认知基础,但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深化。
同时,由于个体差异,学生的认知水平、兴趣爱好、学习习惯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因材施教。
三.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师生关系的意义,掌握与老师沟通的技巧,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提高他们的道德素养。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尊重老师、热爱学校的情感,增强他们的团队协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师生关系的建立,与老师有效沟通的技巧。
2.难点:如何培养学生尊重老师、热爱学校的情感。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感受师生关系的重要性。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使学生了解与老师沟通的技巧。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4.情感教育法:以情感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尊重老师、热爱学校的情感。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2.课件:根据教学内容,制作相应的课件。
3.案例:挑选一些典型的师生关系案例,用于教学分析。
4.视频:准备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视频资料,用于导入和情境设置。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视频资料,引入师生关系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教材中的知识点,让学生了解师生关系的意义,以及如何与老师建立良好的关系。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析典型案例,掌握与老师沟通的技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确的做法:
活动三、知识归纳
怎样才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课堂训练
1、与析原因 ②教以对立的态度冷淡、疏远老师③相信善意,多些理解和宽容④与老师坦诚相待,注意选择合适的时机与老师沟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在与老师交往中,我们可以( )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学案(第12课时)
备课:审核:使用日期:班级学生姓名学案评价
课题:6.2师生交往
备注
备注
学习目标
1、知道师生交往的两个境界;
2、掌握与老师交流和沟通的策略;
3、理解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原则;
4、知道如何化解与老师之间的矛盾。
学习重难点
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预习课文:快速阅读“师生交往”(P65-69),完成下列问题并在教材中标注出来(5分钟)。
1、教学相长:教与学是师生、、的过程。
2、面对老师的引领和,主动参与、的态度有助于我们与老师相互交流。
3、学会正确对待老师的和,是我们成长的重要内容。
4、亦师亦友:学生乐于学习,老师寓教于乐,师生之间、、
是师生交往的良好状态。
5、老师给予我们生活上的关心和情感上的关怀,我们也应该主动、。
6、老师的不同,可以然我们走近老师,更加深入地了解老师。
导学释疑:
活动一、经验交流:
1、请你说说老师在我们平常的学习生活中扮演着哪些角色?
2、请你描述一下你期待的师生关系是怎样的。
活动二、心理门诊
数学课上,小伍在认真听课,邻桌传来一张小纸条,约他课后打篮球,小伍将纸条还给同学,并小声说:“上课不要这样。”此时,恰好被数学老师发现,老师当着大家的面狠狠地批评了小伍,小伍感觉很委屈。从此开始和数学老师处处对着干。
C.立即向校长反映,要求学校严肃处理,否则心理不平衡
D.如果老师误解了你,应该要求老师在全班同学面前认错
4、小杰和他的小伙伴在他们的论坛“师生和谐要靠谁?”上发表见解:
小杰:“师生关系要和谐关键是老师。”
秦冉:“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主要靠学生。”
针对两位同学的观点,请你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认识。
学后反思(写出你的收获或困惑)
A.在课堂上直接指出老师的错误
B.在平等相待。相互促进的师生交往中,我们可以和老师成为朋友
C.让老师主动迎合我们
D.和老师交往时不必在意礼节,可以称兄道弟。
3、俗话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老师也又犯错误的时候,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A. 老师可以犯错,但绝对不能在学生面前范
B.对老师工作中疏忽、缺点应给予体谅和宽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