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解热镇痛抗炎药

合集下载

药理课件-解热镇痛抗炎药ppt课件

药理课件-解热镇痛抗炎药ppt课件

检测
1.简述解热镇痛抗炎药的镇痛机制及 临床运用?
2. 简述解热镇痛抗炎药的抗炎作用 机制及临床运用?
作业
1、解热镇痛抗炎药与氯丙 嗪的解热作用有何不同?
2、解热镇痛抗炎药与成瘾 性镇痛药的镇痛作用有何不 同?
解热镇痛抗炎药
分类: 1、水杨酸类:阿司匹林 2、苯胺类:对乙酰氨基酚 3、吡唑酮类:安乃近 4、其他类:吲哚美辛
共同机制: 抑制体内前列腺素〔PG〕
的生物合成
共同药理作用
1、解热作用: 2、镇痛作用: 3、抗炎抗风湿作用:
1 解热作用
调定点上移
体温调 理中枢
产热↑
T
PG
散热↓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中枢
内热原
解热镇 痛药
解热镇痛抗炎药
护理组
前提诊测:
1.度冷丁的用途包括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2.度冷丁的药理作用包括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导入新课
病例:男,15岁,淋雨后出现畏 寒、发热,伴头痛,全身肌肉酸痛, 乏力,食欲减退,呼吸道病症较轻, 有咽干喉痛。
病 毒其 原 素他 体
抑制中枢PG合成 ; 降低发热者的体温,对正常者几 乎无影响; 对症不对因,勿盲目用药。
思索题:
解热镇痛抗炎药与氯丙 嗪的解热作用有何不同?
2 镇痛作用
5-HT,缓激肽, 致痛
组织损伤 释放 组胺,K+,H+等
炎症
PG
痛觉增敏
痛觉
痛觉感受器 痛阈降低
解热镇痛药
度镇痛; 性剧痛及 痛无效; 感和成瘾

《药理学》课件——解热镇痛抗炎药概述

《药理学》课件——解热镇痛抗炎药概述

但对正常人体温几无影响。

➢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通过调节产热及

散热过程,使机体体温维持相对恒定水

平。病原体及其毒素进入机体,刺激中

性粒细胞,产生并释放内热原,内热原

进入中枢,使中枢合成与释放PG增多,
PG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而引起发热。
➢ 解热镇痛药能抑制PG合成酶,减少
PG的合成,使体温降低。
痛作用。
解热镇痛抗炎药概述



➢ PG是参与炎症反应的重要活性物质, 概
不仅能使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引起

局部充血、水肿和疼痛,还能协同和增 强缓激肽等致炎物质的作用,加重炎症

反应。

➢本类药除苯胺类之外,能抑制炎症反

应时PG合成和释放,发挥抗炎抗风湿作
用。
解热镇痛抗炎药概述

➢ 目前认为解热镇痛抗炎药共同的作用 机制是抑制了体内前列腺素(PG)的生
解热镇痛抗炎药概述



➢ 本类药物镇痛强度不如镇痛药,仅有 同
中等程度镇痛作用,对慢性钝痛效果良
好,对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严重创伤性剧痛及内脏平滑

肌绞痛无效,无成瘾性,不抑制呼吸。

➢ 本类药物镇痛作用主要在外周。当组
作 用
织损伤或发炎时,局部产生和释放某些 致痛化学物质,作用于痛觉感受器,引 起疼痛。
➢解热镇痛药可抑制PG的合成,呈现镇

物合成。

➢解热作用部位在中枢,镇痛、抗炎作

用部位在外周。
解热镇痛抗炎药概述
解热镇痛抗炎药概述

《解热镇痛抗炎药》教学设计

《解热镇痛抗炎药》教学设计

《解热镇痛抗炎药》教学设计【摘要】这篇文章将主要围绕解热镇痛抗炎药的教学设计展开,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应用这类药物。

在将介绍背景信息和研究意义。

接着,在将设定教学目标,并安排教学内容和选择教学方法。

将探讨教学手段的应用和评估方式的设定。

最后在将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提出改进建议,并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分析,希望能够为解热镇痛抗炎药的教学设计提供参考,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药物应用能力。

【关键词】解热镇痛抗炎药、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评估方式、教学效果、改进建议、展望未来。

1. 引言1.1 背景介绍解热镇痛抗炎药是一类常见的药物,通常被用来治疗发烧、疼痛和抗炎症。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健康的重视也日益增强,人们对解热镇痛抗炎药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加。

由于药物的复杂性和使用方法的不当,造成了一些不良反应和副作用,甚至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为了使人们正确地使用解热镇痛抗炎药,提高药物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开展针对这一领域的教学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系统地教授解热镇痛抗炎药的知识,培养学生正确使用药物的意识和能力,加强对药物治疗的了解,有助于提高人们对解热镇痛抗炎药的正确使用率,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保障人们的健康和安全。

本教学设计旨在通过系统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培养学生正确使用解热镇痛抗炎药的能力,提高解热镇痛抗炎药的正确使用率,从而促进人们的健康和安全。

1.2 研究意义解热镇痛抗炎药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药物,其在治疗发热、疼痛和炎症等疾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对解热镇痛抗炎药进行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药物的作用机制、适应症和不良反应等关键知识,提高他们对药物治疗的认识和应用能力。

教授解热镇痛抗炎药的知识也有助于学生加强对疾病的认识,提高药物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患者的健康。

在当今社会,药物治疗在临床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解热镇痛抗炎药作为常用药物之一,对于保障人们的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执业药师药理学第二十二章 解热镇痛抗炎药习题

执业药师药理学第二十二章 解热镇痛抗炎药习题

第二十二章解热镇痛抗炎药一、A1、关于对乙酰氨基酚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A、解热镇痛作用缓和持久B、对中枢COX抑制作用弱C、小儿首选解热镇痛药D、抗炎、抗风湿作用弱是因为对外周COX抑制弱E、无明显的胃肠刺激2、下列哪项不属于阿司匹林的不良反应A、瑞夷综合征B、水杨酸反应C、“阿司匹林哮喘”D、恶心、呕吐、胃出血E、大剂量长期服用可刺激凝血酶原形成3、下列哪项叙述是错误的A、吡罗昔康为强效、长效抗炎镇痛药B、吲哚美辛为强效选择性COX抑制剂C、双氯芬酸解热、镇痛、抗炎是阿司匹林的26~50倍D、美洛昔康是长效的选择性COX-2抑制药E、口服尼美舒利解热作用比对乙酰氨基酚强200倍4、以下哪种作用与解热镇痛抗炎药抑制PG生物合成无关A、解热、镇痛、抗炎、抗风湿B、抑制血小板聚集C、致胃出血、胃溃疡D、“阿司匹林哮喘”E、水杨酸反应5、对解热镇痛抗炎药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A、仅使高烧患者体温降低B、中度镇痛作用C、大多数解热镇痛药都有抗炎作用D、对正常人体温无影响E、此类药物均具有抗血栓形成作用6、下列哪个药物几乎没有抗炎作用A、保泰松B、阿司匹林C、对乙酰氨基酚D、吲哚美辛E、尼美舒利7、下列哪种药对胃肠道刺激较轻微A、对乙酰氨基酚B、阿司匹林C、布洛芬D、吲哚美辛E、保泰松8、关于阿司匹林,下列哪项描述是错误的A、防止血栓形成宜用大剂量B、用量大于1g时,水杨酸的代谢从一级动力学转变为零级动力学进行C、碱性尿促其排出D、既抑制COX-2,又抑制COX-1E、血浆t 1/2短,约15min9、下列哪种药物可偶致视力障碍A、甲芬那酸B、阿司匹林C、布洛芬D、保泰松E、吲哚美辛10、下列对解热镇痛抗炎药正确的叙述是A、能降低发热者的体温B、与氯丙嗪对体温的影响相同C、镇痛作用部位主要在中枢D、对各种严重创伤性剧痛有效E、很容易产生耐受与成瘾11、抑制环氧酶作用较强者为A、阿司匹林B、对乙酰氨基酚C、吲哚美辛D、保泰松E、舒林酸12、大剂量阿司匹林可用于治疗A、预防心肌梗死B、预防脑血栓形成C、慢性钝痛D、风湿性关节炎E、肺栓塞13、阿司匹林严重中毒时应首选何药处理A、口服碳酸氢钠B、口服氯化铵C、静脉滴注碳酸氢钠D、口服氢氯噻嗪E、以上都不对14、下列哪种药物是急性风湿热的首选药物A、保泰松B、阿司匹林C、对乙酰氨基酚D、甲芬那酸E、吲哚美辛15、过量引起肝坏死的解热镇痛抗炎药是A、甲芬那酸B、布洛芬C、对乙酰氨基酚D、阿司匹林E、保泰松16、下列哪种药t 1/2会随着给药剂量增加而延长A、对乙酰氨基酚B、阿司匹林C、吲哚美辛D、布洛芬E、保泰松17、目前主张解热镇痛抗炎药的作用原理是A、不影响前列腺素的合成和释放B、激动前列腺素合成所必需的环氧酶,增加前列腺素的合成和释放C、抑制前列腺素合成所必需的环氧酶,减少前列腺素的合成和释放D、抑制阿片受体E、激活阿片受体18、关于阿司匹林,下列错误的是A、为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首选药B、阿司匹林哮喘可用β受体激动药缓解C、小剂量可用于防止血栓形成D、可引起胎儿异常E、可增强磺脲类药物的作用19、儿童感冒发热,可首选的解热镇痛药是A、阿司匹林B、美洛昔康C、布洛芬D、萘普生E、对乙酰氨基酚20、解热镇痛药的解热作用,正确的是A、必须配合物理降温措施B、能使发热病人体温降到正常水平C、能使发热病人体温降到正常以下D、能使正常人体温降到正常以下E、配合物理降温,能将体温降至正常以下21、阿司匹林用于急性风湿痛治疗时常用A、最大耐受剂量B、适当剂量C、中毒剂量D、小剂量E、任意剂量22、解热镇痛药的解热作用机制是A、增加缓激肽的生成B抑制内热原的释放C作用于中枢,抑制PG合成D作用于外周,使PG合成减少E、以上均不是23、阿司匹林抑制下列哪种酶而发挥解热镇痛作用A、磷醋酶B、环氧酶C、脂蛋白酶D、脂肪氧合酶E、单胺氧化酶24、阿司匹林抗血栓形成的机制是A、直接对抗血小板聚集B、环氧酶失活,减少TXA2生成,产生抗血栓形成作用C、降低凝血酶活性D、激活抗凝血酶E、增强维生素K的作用25、下列哪项对阿司匹林的叙述是错误的A、最常见恶心、呕吐、胃出血等胃肠道反应B、抑制血小板聚集C、可引起“阿司匹林哮喘”D、儿童易引起瑞夷综合征E、中毒时应酸化尿液,加速排泄26、下列哪项不是选择性COX抑制药A、氯诺昔康B、尼美舒利C、美洛昔康D、塞来昔布E、萘丁美酮27、下列哪项叙述是错误的A、塞来昔布主要用于骨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和牙痛的治疗B、秋水仙碱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C、别嘌醇是目前临床唯一能抑制尿酸合成的药物D、美洛昔康对胃肠道和肾脏的不良反应较少E、秋水仙碱可降低血中尿酸,故对慢性痛风效佳28、对解热镇痛抗炎药的叙述哪项错误A、对内源性致热原引起的发热有效B、可减少炎症部位PG合成C、治疗浓度可抑制环氧酶,减少PG生成D、镇痛作用部位主要在外周E、能根治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二、B1、A.秋水仙碱B.对乙酰氨基酚C.阿司匹林D.吲哚美辛E.布洛芬<1> 、具有抗血栓作用的解热镇痛药的是<2> 、几乎没有抗炎抗风湿作用的药物是<3> 、目前所知最强的COX抑制剂是<4> 、常用的抗痛风药物是2、A.阿司匹林B.对乙酰氨基酚C.吲哚美辛D.保泰松E.布洛芬<1> 、主要用于解热镇痛无抗炎作用的药物是<2> 、抗炎抗风湿作用强解热镇痛作用较弱的药物是<3> 、广泛用于解热镇痛和抗炎抗风湿无水杨酸反应的药物是3、A.抑制外周前列腺素的合成B.不影响P物质的释放C.阻断痛觉神经冲动的传导D.直接作用于痛觉感受器,降低其对致痛物质的敏感性E.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引起痛觉缺失<1> 、阿司匹林的镇痛作用机制主要是<2> 、吗啡的镇痛作用机制主要是4、A.瑞夷综合征B.高铁血红蛋白血症C.偶致视力障碍D.急性中毒可致肝坏死E.水、钠潴留<1> 、阿司匹林可引起<2> 、布洛芬可引起三、X1、阿司匹林的不良反应有A、瑞夷(Reye)综合征B、水杨酸反应C、变态反应D、凝血障碍E、甲状腺肿大2、非选择性环氧酶抑制药有A、布洛芬B、舒林酸C、吡罗昔康D、美洛昔康E、吲哚美辛3、关于布洛芬正确的是A、为苯丙酸的衍生物B、99%与血浆蛋白结合C、疗效并不优于阿司匹林D、主要用于风湿性关节炎及类风湿关节炎治疗E、在滑膜腔保持高浓度4、关于吲哚美辛的错误描述为A、为最强的环氧酶抑制剂之一B、对炎性疼痛有明显镇痛效果C、不良反应较轻D、临床广泛使用E、抗炎、镇痛、解热作用为阿司匹林的2~3倍5、吲哚美辛的临床应用为A、急慢性风湿性关节炎B、癌性疼痛C、痛风性关节炎D、预防脑血栓E、日常解热镇痛6、关于对乙酰氨基酚描述正确的是A、解热镇痛作用持久B、抗炎作用强C、抑制环氧酶D、影响血栓形成E、抗过敏7、关于对乙酰氨基酚正确描述为A、长期应用可致依赖性B、口服易吸收C、60%与葡萄糖醛酸结合D、过量中毒可致肝坏死E、长期用药无肾损害8、阿司匹林的水杨酸反应不包括A、头痛、眩晕B、恶心、呕吐C、体位性低血压D、听力减退、视力减退E、心律失常9、对解热镇痛抗炎药不正确的描述为A、对体温的影响与氯丙嗪不同B、对内源性致热原引起的发热无解热作用C、镇痛作用部位主要在中枢D、临床上广泛使用E、各类药物均具镇痛作用10、下列哪些药物可以用于治疗痛风A、别嘌醇B、青霉素C、对乙酰氨基酚D、秋水仙碱E、丙磺舒11、下列解热镇痛抗炎药中,属于选择性诱导型环氧酶抑制药的是A、美洛昔康B、阿司匹林C、尼美舒利D、塞来昔布E、吲哚美辛答案部分一、A1、【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对乙酰氨基酚对中枢COX的抑制作用选择性相对较高【该题针对“非选择性环氧酶抑制药”知识点进行考核】2、【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该题针对“非选择性环氧酶抑制药”知识点进行考核】3、【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该题针对“非选择性环氧酶抑制药”知识点进行考核】4、【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其余选项中药理作用和不良反应均与PG有关,但是水杨酸反应与其无关。

《解热镇痛抗炎药》PPT课件

《解热镇痛抗炎药》PPT课件
现状
目前,解热镇痛抗炎药已成为临床上广泛应用的药物之一,用于治疗各种疼痛、 发热和炎症等症状。随着新药的不断研发和上市,解热镇痛抗炎药的种类和疗效 也在不断提高。
市场需求与应用领域
市场需求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和医疗水平的提高,解热镇痛抗炎 药的市场需求不断增加。尤其是在老龄化社会背景下,疼痛 、发热等症状的发生率增加,对解热镇痛抗炎药的需求更加 迫切。
05
药物不良反应及预防措施
常见不良反应类型及表现
过敏反应
皮疹、荨麻疹、红 斑、瘙痒等
肾损害
尿量减少、血尿、 肾功能异常等
胃肠道反应
恶心、呕吐、腹痛 、腹泻等
肝损害
黄疸、肝功能异常 等
血液系统反应
粒细胞减少、血小 板减少等
预防措施与应对策略
严格掌握用药指征,避免 滥用药物
按规定剂量和疗程使用药 物,避免超量使用
06
市场前景与行业发展趋势
市场规模及增长趋势分析
全球解热镇痛抗炎药市场规模 持续扩大,预计未来几年将保 持稳定增长。
亚太地区成为解热镇痛抗炎药 市场增长最快的地区,其中中 国和印度市场表现尤为突出。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和慢性疼 痛患者数量增加,解热镇痛抗 炎药市场需求不断增长。
政策法规对行业影响解读
02
不同的解热镇痛抗炎药对体温调 节中枢的抑制程度不同,因此解 热作用也有强弱之分。
镇痛作用机制
抑制局部组织炎症反应,减少炎症介 质如前列腺素等的释放,降低局部痛 觉感受器的敏感性。
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抑制痛觉向大 脑的传导,提高机体的痛阈值。
抗炎作用机制
抑制炎症反应中前列腺素的合成,从而减轻红肿热痛等炎症 反应。
剂量调整

第二十二章解热镇痛抗炎药

第二十二章解热镇痛抗炎药

33
[不良反应] 选择性抑制 . 胃肠道反应 恶心、呕吐、腹泻、诱发或加重溃疡,严 重者发生出血和穿孔。 . 中枢神经系统 头痛、眩晕,偶见精神失常等。 . 造血系统 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再障等。 . 过敏反应 皮疹、哮喘等。
34
双氯氛酸
邻氨基苯甲酸类
非选择性环氧酶抑制药,有解热镇痛、抗炎、抗风湿作用。
43
每片含 对乙酰氨基酚 盐酸金刚烷胺 咖啡因 人工牛黄 马来酸氯苯那敏 。
乙酰氨基酚解热镇痛作用 马来酸氯苯那敏抗组胺药,阻断 受体而产生抗过敏作用, 同时还可消除或减轻鼻塞、打喷嚏、流鼻涕以及各种过敏 症状,并具有镇静作用。 金刚烷胺抗流感型病毒作用
用法用量 口服。成人每次片,日次
44
作用部位:主要在外周
疼痛原因:炎症或损伤 (缓激肽,)
局部产生和释放致炎物质
缓激肽
引起疼痛
致痛、感觉神经末梢敏感性 镇痛机制:抑制前列腺素合成酶()
镇痛的同时不产生欣快感,无耐受性和成瘾性。
12
图 镇痛作用示意图
13
表 阿司匹林和吗啡在镇痛上的区别
应用 强度 作用部位
作用机制
不良反应
阿司匹林 钝痛 中等
特点
()环境温度低——降温 )环境温度越低,降温越显著
只降发热体温 不降正常体温
)可降发热、正常体温
用途
() 高温环境——升温 人工冬眠疗法(降温)
发热
阿司匹林与氯丙嗪不同,氯丙嗪直接抑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的
调节功能,在物理降温配合下,可降低高热和正常体温。
11
、镇痛作用 中等程度镇痛,对慢性钝痛效果好。
.
,
,
.
.
.

药理学课件18.解热镇痛抗炎药

药理学课件18.解热镇痛抗炎药

通过选择性抑制COX-2,减轻疼痛和炎症,降低胃肠道不良反应。
3
不良痛抗炎药的分类
镇痛药
盐酸氨基酚,吗啡
抗炎药
氨基喹啉,雷尼替丁
退烧药
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
药理学特点和机制
解热镇痛抗炎药通过不同机制发挥作用,如抗炎、抗血小板、抑制前列腺素 合成。
临床应用
3
不良反应
胃肠道不良反应,肾脏毒性,心血管风险
醇类抗炎药 (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药物
可的松,泼尼松龙
作用
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和免疫系 统,减轻疼痛和炎症。
副作用
肾上腺功能抑制,骨质疏松, 月经不调。
选择性COX-2 抑制剂
1
药物
塞来昔布,美洛昔康
2
作用
解热镇痛抗炎药广泛应用于处理疼痛、退烧和控制炎症反应,适用于多种疾 病。
副作用和注意事项
使用解热镇痛抗炎药时需注意不良反应,包括胃肠道不良反应、肾脏毒性和心血管风险。
总结和要点
解热镇痛抗炎药是常用的药物类别,有多种类型和机制,广泛应用于临床, 但需注意副作用和注意事项。
药理学课件18.解热镇痛 抗炎药(新版)
药理学是研究药物的作用机制和其与生物体相互关系的科学。
解热镇痛抗炎药的定义和作用
解热镇痛抗炎药用于缓解疼痛、控制发热和减轻炎症反应。
非甾体抗炎药 (NSAIDs)
1
常用药物
阿司匹林,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
2
作用机制
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途径发挥镇痛、退烧和抗炎作用。

解热镇痛抗炎药

解热镇痛抗炎药

【不良反应】
3.过敏反应
以荨麻疹和哮喘最常见,哮喘的发生与抑制 PG合成有关,故有哮喘史者禁用.肾上腺素对“阿斯匹林哮喘” 无效可用糖皮质激素治疗
4.水杨酸反应
大剂量服用可出现眩晕、恶心、呕吐、耳
鸣、听力下降等症状 处理:停药, 并静滴碳酸氢钠, 以促进药物排泄
5.瑞夷(Reye)综合征
对乙酰氨基酚(Paracetamol,醋氨酚、扑热息痛)
大剂量(3-5g/天)有明显抗炎抗风湿,使急性风湿热患
者退热,关节红、肿、痛缓解,血沉下降,是临床首选 药之一
【不良反应】
1.胃肠道反应 恶心、呕吐、上腹不适,大剂 量可诱发和加重溃疡及无痛性出血.故溃 疡病患者应禁用 2.凝血障碍 延长出血时间, 对严重肝损害, 凝血酶原过低, 维生素K缺乏及血友病人 可引起出血, 故这些病人应避免使用
抑制COX,减少前列腺素的合成, 使体温调节中枢体温调定点恢 复正常 与环境温度关系不大,只能使 发热病人体温降到正常,对正 常体温无影响。 高热或持久发热


随环境温度升、降而升降,配合 物理降温,可使发热者及正常体 温降至正常以下 人工冬眠


【药理作用】 1.解热镇痛强度相当于阿斯匹林,但缓慢而持久临床上主 要用于阿斯匹林不能耐受或伴消化道溃疡患者的解热、 镇痛,是小儿退热的首选药 2.抗炎作用很弱,无实际疗效
【不良反应】 1治疗量不良反应很少,偶见过敏 2.大量可致高铁血红蛋白血症、溶血性贫血、肝、肾损害
保泰松及羟基保泰松
【作用特点】
【体内过程】


吸收:口服吸迅速 分布:血浆蛋白结合率高 代谢:迅速代谢为水杨酸 排泄:肾排泄,碱性尿促进排泄
【作用机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答案部分一、A1、【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对乙酰氨基酚对中枢COX的抑制作用选择性相对较高【该题针对“非选择性环氧酶抑制药”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052052】2、【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该题针对“非选择性环氧酶抑制药”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052051】3、【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该题针对“非选择性环氧酶抑制药”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052046】4、【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其余选项中药理作用和不良反应均与PG有关,但是水杨酸反应与其无关。

【该题针对“非选择性环氧酶抑制药”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052043】5、【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部分药物可以产生抗血小板的作用,比如阿司匹林,并不是所有的解热镇痛抗炎药都具有抗血栓作用。

【该题针对“22章单元测试,非选择性环氧酶抑制药”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052041】6、【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对乙酰氨基酚的解热镇痛作用缓和持久,强度与阿司匹林相似,但抗炎、抗风湿作用很弱,仅在超过镇痛剂量时才有一定抗炎作用,其原因未明,有人认为炎症区域高浓度的过氧化物削弱了其抑制COX的作用。

【该题针对“非选择性环氧酶抑制药”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052040】7、【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布洛芬不良反应有轻度消化不良和皮疹,胃肠道出血和视力模糊少见,一旦出现视力障碍应立即停药。

【该题针对“非选择性环氧酶抑制药”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052038】8、【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小剂量的阿司匹林主要抑制血小板中的COX-1,减少TXA2的生成。

而大剂量阿司匹林亦可明显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的环氧酶,减少PGI2合成,降低或抵消小剂量阿司匹林的抗血栓形成作用。

因此用于防止血栓形成宜用小剂量(每日口服50~100mg),可降低心肌梗死病死率和再梗死率,防止脑血栓形成。

【该题针对“非选择性环氧酶抑制药”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052036】9、【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布洛芬主要用于风湿及类风湿性关节炎,也可用于一般解热镇痛,疗效与阿司匹林相似,不良反应有轻度消化不良和皮疹,胃肠道出血和视力模糊少见,一旦出现视力障碍应立即停药。

【该题针对“非选择性环氧酶抑制药”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052034】10、【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该题针对“非选择性环氧酶抑制药”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052031】11、【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吲哚美辛为强效非选择性COX抑制剂,因此有强大的抗炎、镇痛和解热作用。

其作用为阿司匹林的20~30倍。

因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且重,故不作为日常的解热、镇痛药应用。

【该题针对“非选择性环氧酶抑制药”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052029】12、【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阿司匹林对类风湿性关节炎亦可迅速镇痛,消除关节炎症,减轻关节损伤,目前仍是首选药。

但用于抗风湿痛时的剂量较大,需用至最大耐受剂量。

【该题针对“非选择性环氧酶抑制药”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052027】13、【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水杨酸盐是弱酸性药物,一旦因血中含量过高引起中毒,可服用碳酸氢钠,碱化尿液增加其解离,减少水杨酸盐重吸收,加速其排泄,是解救中毒的有效方法之一。

【该题针对“解热镇痛抗炎药——阿司匹林,非选择性环氧酶抑制药”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052026】14、【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阿司匹林对类风湿性关节炎亦可迅速镇痛,消除关节炎症,减轻关节损伤,目前仍是首选药。

【该题针对“非选择性环氧酶抑制药”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052022】15、【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对乙酰氨基酚治疗量不良反应较少,可引起恶心、呕吐。

偶见皮肤黏膜变态反应。

过量(成人10~15g)可致急性中毒性肝坏死。

严重者可致昏迷甚至死亡。

长期使用极少数人可致肾毒性,如肾乳头坏死和慢性间质性肾炎等。

【该题针对“非选择性环氧酶抑制药”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052020】16、【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口服小剂量阿司匹林(1g以下)时,其代谢按一级动力学过程进行,水杨酸t1/2约为2~3h;但当阿司匹林量大于1g时,水杨酸的代谢从一级动力学过程转变为零级动力学过程进行,水杨酸t1/2延长为15~30h。

【该题针对“非选择性环氧酶抑制药”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052018】17、【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该题针对“非选择性环氧酶抑制药”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051993】18、【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β-受体激动药对阿司匹林哮喘无明显疗效,可用抗组胺药和糖皮质激素治疗。

【该题针对“非选择性环氧酶抑制药”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051985】19、【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对乙酰氨基酚由于不良反应相对较少,不诱发溃疡和瑞夷综合征,被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为小儿首选解热镇痛药,成人也普遍应用。

消费量在我国处于解热镇痛药首位。

本药不能单独用于抗炎或抗风湿治疗。

【该题针对“非选择性环氧酶抑制药”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294401】20、【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本题重在考查解热镇痛药的解热作用特点。

解热镇痛药抑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PG的合成,抑制产热过程,能使发热病人的体温降到正常水平,对正常人体温无影响。

【该题针对“非选择性环氧酶抑制药”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294399】21、【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阿司匹林用于抗风湿痛时的剂量较大,需用至最大耐受剂量(成人一般为每日3~5g,分4次于饭后服)。

【该题针对“非选择性环氧酶抑制药”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294396】22、【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考查重点是解热镇痛药的作用机制。

【该题针对“非选择性环氧酶抑制药”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294395】23、【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考查重点是阿司匹林的作用机制。

解热镇痛药抑制环氧酶,减少PG的生物合成【该题针对“非选择性环氧酶抑制药”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294393】24、【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花生四烯酸代谢过程生成的PG类产物中,TXA2可诱导血小板的聚集,而PGI2可抑制血小板的聚集,二者是一对天然的拮抗剂。

阿司匹林可抑制环氧酶,减少PG类的生物合成,使得PGl2和TXA2的生成都减少,而在小剂量时,可以显著减少TXA2而对PGI2水平无明显影响,产生抗血栓形成作用。

因而,小剂量阿司匹林可用于预防和治疗血栓形成性疾病。

【该题针对“非选择性环氧酶抑制药”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146999】25、【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水杨酸反应,是水杨酸类中毒的表现。

严重者可出现谵妄、高热、大量出汗、脱水、过度呼吸,酸碱平衡失调,甚至精神错乱。

应立即停药,静脉滴入碳酸氢钠碱化尿液,可加速水杨酸盐排泄。

【该题针对“非选择性环氧酶抑制药”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052055】26、【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萘丁美酮属于非选择性环氧合酶抑制剂,其余四项都属于选择性COX-2抑制剂。

【该题针对“选择性环氧酶-2抑制药;抗痛风药”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052049】27、【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秋水仙碱不影响尿酸盐的生成、溶解及排泄,因而无降血尿酸的作用,对慢性痛风无效。

对一般性疼痛及其他类型关节炎无效。

【该题针对“选择性环氧酶-2抑制药;抗痛风药”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052044】28、【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该题针对“选择性环氧酶-2抑制药;抗痛风药”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052042】二、B1、<1>、【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该题针对“非选择性环氧酶抑制药”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294447】<2>、【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该题针对“非选择性环氧酶抑制药”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294448】<3>、【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该题针对“非选择性环氧酶抑制药”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294449】<4>、【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本题重在考查上述药物的作用特点。

阿司匹林可用于解镇痛,也具有抑制血栓形成的作用;对乙酰氨基酚镇痛作用强,抗炎作用极弱;目前所知最强COX抑制剂是吲哚美辛;秋水仙碱是常用的抗痛风药物。

【该题针对“非选择性环氧酶抑制药”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294451】2、<1>、【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该题针对“非选择性环氧酶抑制药”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147068】<2>、【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该题针对“非选择性环氧酶抑制药”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147069】<3>、【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该题针对“非选择性环氧酶抑制药”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147070】3、<1>、【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该题针对“非选择性环氧酶抑制药”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147022】<2>、【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本组题考查阿司匹林和吗啡的作用机制。

解热镇痛药阿司匹林主要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的生物合成而产生镇痛、抗炎和解热作用。

阿片类药物(吗啡等)是阿片受体激动剂,主要通过兴奋阿片受体而减轻疼痛或缓解疼痛。

【该题针对“非选择性环氧酶抑制药”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147023】4、<1>、【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该题针对“22章单元测试,非选择性环氧酶抑制药”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052300】<2>、【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该题针对“22章单元测试,非选择性环氧酶抑制药”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052302】三、X1、【正确答案】ABCD【答案解析】【该题针对“非选择性环氧酶抑制药”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294454】2、【正确答案】ABCE【答案解析】本题考查非选择性环氧酶抑制剂代表药物。

除选择性诱导型环氧酶抑制药美洛昔康、塞来昔布、尼美舒利、氯诺昔康外都是非选择性环氧酶抑制药。

【该题针对“非选择性环氧酶抑制药”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147049】3、【正确答案】ABCDE【答案解析】【该题针对“非选择性环氧酶抑制药”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052408】4、【正确答案】CDE【答案解析】吲哚美辛为强效非选择性COX抑制剂,因此有强大的抗炎、镇痛和解热作用。

其作用为阿司匹林的20~30倍。

因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且重,故不作为日常的解热、镇痛药应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