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生活垃圾填埋场的选址

合集下载

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

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

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3 生活垃圾填埋场选址环境保护要求(1).生活垃圾填埋场选址应符合当地城乡建设总体规划要求,应与当地的大气污染防治、水资源保护、自然保护相一致。

(2).生活垃圾填埋场应设在当地夏季主导风向的下风向,在在畜居栖点500米以外。

(3).生活垃圾填埋场不得建在下列地区:a.国务院和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及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划定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生活饮用水源地和其他需要特别保护的区域内。

b.居民密集居住区。

c.直接与航道相通的地区。

f.活动的坍塌地带、断裂带、地下蕴矿带、石灰坑及溶岩洞区。

4 生活垃圾填埋场工程设计环境保护要求(1).生活垃圾填埋场设计应包含防渗工程,垃圾渗滤液输导、收集和处理系统。

(2).生活垃圾填埋场的防渗层的渗透系数K<=10cm/s。

(3).防渗工程应采用水平防渗和垂直防渗相结合的工艺。

(4).填埋场基底为抗压的平稳层,不应因垃圾分解沉陷而使场底变形。

(5).填埋底最低处应设有集液池(并),其内应设有总管通向地面,并高出地面100厘米,以便抽出垃圾渗滤液。

(6).垃圾填埋场设计应包含气体输导、收集和排放处理系统。

(7).气体输导系统应设置横竖相通的排气管,排气总管应高出地面100厘米,以采气和处理气体用。

(8).对填埋场产生的可燃气体达到燃烧值的要收集作用;对不能收集利用的可燃气体要烧掉排空,防止火灾及爆炸,填埋场设计时,应设有相应设施。

(9).建筑物应保持良好通风,防止可燃气体集聚遇明火爆炸。

(10).填埋场设计时,应设有导流坝和顺水沟,将自然降水排出场外或进入蓄水池。

5 填埋物入场要求(1)进入生活垃圾填埋场的填埋物应是生活垃圾。

(2)严禁将生活垃圾和危险性废弃物混合一起;严禁爆炸性、易燃性、浸出毒性、腐蚀性、传染性、放射性等有毒有害废弃物进入生活填埋场。

6 生活垃圾填埋场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项目及其限值(1)生活垃圾填埋场大气污染物控制项目:颗粒物(TSP)、氨、硫化氢、甲硫醇、臭气浓度。

第254期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上岗证考题(回忆整理完整版)

第254期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上岗证考题(回忆整理完整版)

一、填空题(15分,每空0.5分)1、2、3、4、水土流失的自然环境影响因子调查内容包括:(气候气象条件、地形地貌、地质因素和地面物质、地表水、地下水水系及其水文地质条件、植被因素、自然资源)。

5、地表水环境现状调查点源调查的内容包括:(点源的排放、排放数据、用排水状况、排污单位的废污水处理状况)6、地下水排泄方式:泉排泄、向地表排泄、人工排泄、蒸发排泄和向其他含水层排泄。

7、环境现状调查分为收集资料法,现状监测法,现场勘察法。

(好像是这样)8、大气预测情景五要素:污染物类别,排放方案,预测因子,气象条件,计算点。

二、选择题(30分,每题1.5分,多选少选均无分)1、以下各项中可选取为清洁生产指标的是(AC)A 设备热利用效率B 吨产品COD最终排放量C 循环冷却水循环率D粉尘无组织排放占总排放量百分比2、下列选项中,不是I类建设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重点的是(BD)A 已有、拟建和规划的地下水供水水源区B 主要污水排放口和固体废物堆放处的地下水上游区域C 地下水环境影响的敏感区域D 可能出现地面沉降的主要区域3、对于各级评价项目,均应调查20年以上的主要气候统计资料,调查的气象要素包括(ABCD)A 风速B 风向C 气温D 相对湿度4、以下各项中属于生物多样性保护对策的是(ABC)A 就地保护B异地保护C 建立种子库或基因库D设立生物通道5、地表水环境现状调查中,属于河流环境水文条件调查内容的(BC)A 水质B 河宽C 流量D 水面积6、(B)不属于固体废物A 假冒伪劣产品B 放射性废物C 石油及加工工业产生的油泥D 生活垃圾处理厂产生的残渣7、环境风险评价把(ACD)做为评价的重点(这个看不清楚,好像是这个意思)。

A 引起厂界外人群的伤害B 确定环境风险值C 厂界外环境质量的恶化预测和防护D 厂界外生态系统影响的预测和防护8、《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适用于(D)A 地下热水B 矿水C盐卤水 D 一般地下水9、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确定中,纳污水域(或受纳水体)规模的大小主要有(C)来决定。

生活垃圾填埋场实施方案

生活垃圾填埋场实施方案

生活垃圾填埋场实施方案生活垃圾填埋场是城市垃圾处理的重要环节,对于保障城市环境卫生和居民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制定科学合理的生活垃圾填埋场实施方案,对于有效处理和利用城市垃圾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填埋场选址、设计、建设、运营和监测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以期为相关部门提供参考。

一、填埋场选址填埋场选址是填埋场建设的第一步,选址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填埋场后期的运营效果。

一般来说,填埋场应远离居民区、水源保护区、地质灾害隐患区等敏感区域,同时要考虑到交通便利、土地利用效益等因素。

在选址过程中,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确保填埋场建设不会对周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二、填埋场设计填埋场设计应充分考虑填埋场的容量、排水系统、防渗措施、垃圾覆盖层、气体处理等方面。

填埋场的容量应根据城市垃圾产生量进行科学估算,确保填埋场的使用寿命。

排水系统应设计合理,避免降雨引起填埋场内部的积水,影响垃圾分解和稳定。

防渗措施是填埋场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防渗膜、防渗墙等,其目的是防止垃圾渗滤液对地下水的污染。

垃圾覆盖层的设计应考虑到填埋场的气味控制和垃圾稳定化,同时要保证覆盖层的材料具有良好的覆盖性能。

气体处理是填埋场设计中的重要环节,填埋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沼气,需要进行收集和处理,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三、填埋场建设填埋场建设应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施工,确保填埋场的各项设施能够按时投入使用。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垃圾填埋的速度和层数,避免填埋场内部的变形和沉降。

同时,施工过程中需要加强对环境的保护,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四、填埋场运营填埋场运营是填埋场实施方案的重要环节,包括垃圾投放、覆盖、压实、气体收集和处理等工作。

在填埋场运营过程中,需要加强对填埋场的管理,确保填埋场的日常运营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同时,还需要加强对填埋场周边环境的监测,及时发现和解决填埋场可能存在的问题。

五、填埋场监测填埋场监测是填埋场实施方案的重要内容,主要包括填埋场周边环境监测、填埋场内部气体监测、渗滤液监测等。

2023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导则与标准基础试题库和答案要点

2023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导则与标准基础试题库和答案要点

2023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导则与标准基础试题库和答案要点单选题(共30题)1、《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适用于()。

A.周围有噪声敏感建筑物的建筑施工场地B.已竣工交付使用的住宅楼室内装修活动C.抢修、抢险施工过程中产生噪声的排放监管D.工程临时混凝土拌合场【答案】 A2、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在筛选水质预测参数时,可不考虑的因素是()。

A.评价等级B.水环境现状C.当地的环保要求D.纳污水体的水力条件【答案】 D3、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根据评价项目自身特点、区域的生态特点以及评价项目与影响区域生态系统的相互关系,确定工程分析的重点,分析()。

A.生态影响的替代方案B.生态影响的方式C.生态影响的施工时序D.生态影响的源及其强度【答案】 D4、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测点位置规定在一般情况下,测点选在工业企业厂界外()m、高度()m以上的位置。

A.1.5,1.2B.1,1.5C.1,1.2D.1.5,1.5【答案】 C5、建设项目噪声预测应掌握的基础资料包括建设项目的声源资料和()、室外声波传播条件、气象参数及有关资料等。

A.建设布局B.建筑布局C.声环境传播D.声源种类【答案】 B6、某建设项目装修阶段使用升降机,其施工场地边界线处建筑噪声限值应为()。

A.昼间60dB(A),夜间50dB(A)B.昼间65dB(A),夜间55dB(A)C.昼间70dB(A),夜间55dB(A)D.昼间75dB(A),夜间55dB(A)【答案】 C7、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划分为()。

A.二级B.三级C.四级D.五级【答案】 B8、根据《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关于生活垃圾填埋场选址要求的说法,错误的是()。

A.应避开石灰岩溶洞发育带B.不应选在城市工农业发展规划区C.与飞机场的距离应在3000m以上D.应位于重现期不小于50年一遇的洪水位之上【答案】 C9、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下列关于声环境影响预测范围与评价范围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生活垃圾填埋作业标准

生活垃圾填埋作业标准

生活垃圾填埋作业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填埋场选址:生活垃圾填埋场应选在远离水源地、居民区和自然保护区的地方,以确保不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影响。

2. 场底防渗:填埋场底部应进行防渗处理,以防止垃圾渗沥液泄漏污染地下水和土壤。

常用的防渗材料有聚乙烯膜、膨润土等。

3. 分层压实:填埋作业过程中,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分层压实,使垃圾填充紧密,减少渗沥液产生和气体排放。

4. 每天覆盖:填埋作业过程中,应每天对填埋区域进行覆盖,以减少垃圾暴露在空气中的时间,降低臭味和粉尘污染。

5. 填埋气体排放控制:填埋场应采取措施控制填埋气体排放,以减少温室气体影响和火灾风险。

常用的方法有填埋气收集系统、气体利用设施等。

6. 渗滤液处理:填埋场应设置渗滤液处理设施,对渗滤液进行处理,以满足环保标准。

常用的处理方法有生物处理、化学处理、物理处理等。

7. 虫害防治:填埋场应采取措施防治蚊蝇等害虫滋生,以减少疾病传播风险。

常用的方法有药物喷洒、生物防治等。

8. 运行管理:填埋场应建立健全运行管理制度,包括设备维护、人员培训、安全监测等方面,确保填埋场正常运行。

9. 封场技术:填埋场封场时应采用合适的封场技术,如压实、覆盖、绿化等,以减少污染扩散和美化环境。

10. 环境保护设施:填埋场应配备完善的环保设施,如污水处理、废气处理、噪声控制等,以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11. 监测与评估:填埋场应定期进行监测和评估,包括垃圾填埋状况、环保设施运行效果、地下水污染程度等方面,以便及时调整填埋策略和采取措施。

通过以上标准和要求,可以确保生活垃圾填埋场的环保和安全运行,实现垃圾处理的可持续发展。

垃圾填埋场选址原则

垃圾填埋场选址原则

垃圾填埋场选址原则一、填埋场的场址选择应符合下列基本要求:1. 应与当地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环境卫生专业规划相协调一致;2. 应与当地的大气防护、水土资源保护、自然保护及生态平衡要求相一致;3. 应交通方便,运距合理;4. 地质情况较为稳定、取土条件方便;5. 人口密度较低、土地利用价值较低及征地费用较低,施工较方便;6. 应位于地下水贫乏地区、环境保护目标区域的地下水流向下游地区及夏季主导风向下风向;7. 远离水源,尽量设在地下水流向的下游地区;8. 选址应有环境项目所在地的建设、规划、环保、环卫、国土资源、水利、卫生监督等有关部门和专业设计单位的有关专业技术人员参加;9. 应符合环境影响评价的要求。

10.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距大、中城市规划建成区应大于5km,距小城市规划建成区应大于2km,距居民点应大于500m;同时还应满足:1. 必须有充分的填埋容量和较长的使用期限,使用年限不应小于10年;2. 不会受洪水、滑坡等威胁;3. 不会引起群众不满,不会造成不良社会影响。

4. 充分利用天然的洼地、沟壑、峡谷、废坑等,但边坡坡度不宜太大。

二、填埋场不应设在下列地区:1. 地下水集中供水水源地及补给区,水源保护区;2. 洪泛区和泄洪道;3. 填埋库区与敞开式渗滤液处理区边界距居民居住区或人畜供水点的卫生防护距离在500m以内的地区;4. 填埋库区与敞开式渗滤液处理区边界距河流和湖泊50m以内的地区;5. 填埋库区与敞开式渗滤液处理区边界距民用机场3km以内的地区;6. 尚未开采的地下蕴矿区;7. 珍贵动植物保护区和国家、地方自然保护区;8. 公园,风景、游览区,文物古迹区,考古学、历史学及生物学研究考察区;9. 军事要地、军工基地和国家保密地区。

2023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导则与标准能力测试试卷A卷附答案

2023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导则与标准能力测试试卷A卷附答案

2023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导则与标准能力测试试卷A卷附答案单选题(共30题)1、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环境》,下列单元界限中,一般不作为生态影响评价工作范围参照边界的是()。

A.水文单元界限B.地理单元界限C.行政单元界限D.气候单元界限【答案】 C2、根据《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的规定,地下水监测因子应根据填埋废物特性由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确定,下列不属于常规测定项目的是()。

A.大肠杆菌总数B.浊度C.pH值D.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答案】 D3、管理性监督主要由()负责,体现对标准实施的监察与督导。

A.排污单位B.地方主管部门C.各级环保行政主管部门D.地方人民政府4、下列选项,不适用《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一生态影响类》的是()。

A.风力发电B.化工企业C.管道运输D.渔业【答案】 B5、根据《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生态影响类》,验收工作阶段划分为()。

A.初步调查、详细调查、编制调查报告3个阶段B.初步调查、调查因子识别与筛选、详细调查、编制调查报告4个阶段C.准备、初步调查、编制实施方案、详细调查、编制调查报告5个阶段D.确定项目来源、准备、初步调查、调查因子识别与筛选、详细调查、编制调查报告6个阶段【答案】 C6、声境影响评价范围在对于以固定声源为主的建设项目在满足一级评价的要求时,一般以建设项目边界向外()m为评价范围。

A.50B.100C.150D.2007、(2015年)某商住楼1~2层为大型超市,3层上上为住宅。

超市内大型货梯运行时对3层以上住宅内产生噪声污染。

关于该商住楼住宅室内噪声污染执行标准和限值的说法,正确的是()。

A.应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中的厂界环境噪声排放限值B.应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中的结构传播固定设备室内噪声排放限值C.应执行《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中的边界噪声排放限值D.应执行《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中的结构传播固定设备室内噪声排放限值【答案】 D8、根据《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无组织排放监控点和参照点的采样时间一般为()。

2023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导则与标准能力测试试卷B卷附答案

2023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导则与标准能力测试试卷B卷附答案

2023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导则与标准能力测试试卷B卷附答案单选题(共30题)1、对于大气环境一级评价项目,现状监测点不应少于()个。

A.6B.8C.10D.12【答案】 C2、在方案比选时,若给出推荐方案,要结合比选结果提出()。

A.整改措施B.环境保护方案C.环境评价的结果D.优化调整建议【答案】 D3、地面水环境影响预测预测方法不包括()。

A.数学模式法B.物理模型法C.类比分析法D.非专业判断法【答案】 D4、(2019年)根据《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下列废物中,可以直接进入生活垃圾焚烧炉处置的废物是()。

A.电子废物及其处理处置残余物B.危险废物C.生活垃圾堆肥处理过程中筛分工序产生的筛上物D.医疗废物中的感染性废物【答案】 C5、某工业企业装卸货物产生突发的撞击声,根据《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下列关于该企业厂界噪声测量结果评价的说法,正确的是()。

A.需对各测点的昼间最大声压级进行评价B.需对各测点的昼间最大A声级进行评价C.需要对各测点的夜间最大声压级进行评价D.需要对各测点的夜间最大A声级进行评价【答案】 D6、根据《声环境质量标准》,居住、商业、工业混杂区域中,需要维护住宅安静的区域属于()。

A.0类声环境功能区B.1类声环境功能区C.2类声环境功能区D.3类声环境功能区【答案】 C7、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声环境》,电梯噪声的评价量为()。

A.昼间等效声级B.最大A声级C.等效感觉噪声级D.等效连续A声级【答案】 B8、某高速公路项目工程途径自然保护区,工程占地18kmA.一级B.二级C.三级D.四级【答案】 A9、根据《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不属于第一类污染物的是()。

A.烷基汞B.总砷C.苯并[a]芘D.挥发酚【答案】 D10、根据《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CJ 3020—1993)规定,一级水源水,水质良好,地下水只需要经过()即可供生活饮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垃圾填埋场的选址
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场址选择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作。

这一工作的好坏,不仅直接影响到卫生填埋场的建设及建成后的经营管理,而且关系到卫生境埋场的建设是否真正能够实现垃圾处理减量化、资源化、无害他的总目标要求。

场址的选择是卫生填埋场规划设计的第一步,主要遵循以下两个原则:一是从防止污染角度考虑的安全原则;二是从经济角度考虑的经济合理原则。

安全原则是填埋场选址的基本原则。

垃圾填埋场建设中和使用后对整个外部环境的影响最小,不能使场地周围的水、大气、土壤环境发生恶化。

经济原则是指垃圾填埋场从建设到使用过程中.单位垃圾的处理费用最低,垃圾填埋场使用后资源化价值最高。

即要求以合理的技术、经济方案,尽量少的投资达到最理想经济效果,实现环保的目的。

影响选址的因素很多,主要应从工程学、环境学、经济学以及社会和法律等方而来考虑。

这几个因素是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

在选址过程中,应满足以下基本的淮则:
①场址选择应服从总体规划
作为城市环卫基础设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卫生填埋场的功能是对城市生活垃圾进行控制和处理,目的是保护城市环境卫生及生态平衡、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经济建设的发展。

因此,卫生填埋场的建设规模应与城市建设规模和经济发展水平相一致,其场址的选择应服从当地城市总体现划,符合当地城市区域环境总体规划要求,符合当地城市环境卫生事业发展规划要求。

填埋场对周围环境不应产生影响或虽影响周围环境但不超过国家相关现行标准的规定。

填埋场应与当地的人气保护、水土资源保护、大自然保护及生态平衡要求相一致。

②场址应满足一定的库容量要求
任何一个卫生填埋场,其建设均必须满足一定的服务年限。

一般填埋场合理使用年限不少于10年,特殊情况下不少于8年。

应选择填埋库容量大的场址,单位库区面积填埋容量大,单位库容量投资小,投资效益好。

库容是指填埋场用于填埋垃圾的场地体积大小。

应充分利用天然地形以增大填埋容量。

填埋城市生活垃圾应在计划的指导下进行,填埋计划和填埋进度图也是填埋场世纪的重要文件。

依据填埋进度图可计算出填埋场每阶段和总填埋量,即库容填埋容量基于设计的平面团,每一等高线用求积仪测出面积,平均面积乘以等高线的高度而求得,或由横断面图而求得。

对于山谷型填埋场,垃圾的沉降对填埋库容有很大的影响。

一般把由于沉降而产生的库容折算成垃圾容重。

如刚刚填埋的垃圾,在充分压实的条件下,容重可能达到1t/m3,若考虑沉降,在计算总库容时,可以把垃圾容重折算为1.2—1.3t/m3。

③地形、地貌及土壤条件
场地的地形地貌决定了地表水,同时也往往决定了地下水的流向和流速。

废物运往场地的方式也需要进行地貌评价才能确定。

一个与较陡斜坡相连的水平场地,会聚集大量的地表径流和潜层径流。

地表水和潜层水文条件的研究特有助于这种情况的评价,也有助于评价地表水导流系统的必要性和类型。

场地地形坡度应有利于填埋场施工和其他建筑设施的布置;不宜选在地形坡度起伏较大的地方和低洼汇水处。

原则上地形的自然坡度不应大于5%,场地内有利地形范围应满足使用年限内可预测的固体废物的产量,应有足够的可填埋作业的容积,并留有余地。

应利用现有自然地形空间,将场地施工土方量减至最小。

④气象条件
场址还应避开高寒区,其蒸发量大于降水量;不应位于龙卷风和台风经过的地区,宜设在暴风雨发生率铰低的地区。

场址宜位于具有较好的大气混合扩散作用的下风向,白天人口不密集地区。

寒冷、潮湿、冰冻等气候条件将影响填埋场的作业,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

⑤对地表水域的保护
所选场地必须在100年一遇的地表水域的洪水标高泛滥区之外,或历史最大洪泛区之外。

避开湿地,与可航行水道没有直接的水利关系,同时原理供水水源,避开湖、溪泉等。

场地的自然条件应有利于地表水排泄,避开滨海带和洪积平原。

填埋场场址的选择必须考虑其位置应该在湖泊、河流、河湾的地表径流区。

最佳的场址是在封闭的流域内,这对地下水资源造成危害的风险最小。

填埋场不应设在专用水源蓄水层与地下水补给区、洪泛区、淤泥区、距居民区或人畜供水点500m以内的地区、填埋区直接与河流和湖泊相距50m以内地区。

填埋场场址离开河岸、湖泊、沼泽的距离宜大于1000m,与河流相距至少600m。

⑥对居民区的影响
场地应位于居民区500m以外或更远。

最好位于居民区的下风向,使运输或作业期间废物飘尘及臭气不影响当地居民,同时应考虑到作业期间的噪声应符合居民区的噪声标准。

⑦对场地地质条件的要求
场址应选在渗透性弱的松散岩石或坚硬岩层的基础上,天然地层的渗透性系数最好能达到10-8m/s以下,并具有一定厚度。

基岩完整.抗溶蚀能力强,覆盖层越厚越好。

场地基础岩性应对有害物质的运移、扩散有一定的阻滞能力。

场地基础的岩性最好为粘滞土、砂质粘土以及页岩、粘土岩或致密的火成岩。

场地应避开断层活动带、构造破坏带、褶皱变化带、地震活动带、石灰岩溶桐发育带、废弃矿区或坍塌区、含矿带或矿产分布区以及地表为强透水层的河谷区或其他沟谷分布区。

⑧对场地水文条件的要求
场地基础应位于地下水(潜水或承压水)最高丰水位标高至少1m以上(参照德国标准),及地下水主要补给区范围之外;场地应位于地下水的强径流带之外;场地内地下水的主流向应背向地表水域。

场址不应选在渗透性强的地层或含水层之上,应位于含水层的地下水水力坡度的平缓地段。

场址的选择应确保地下水的安全,应设有保护地下水的严密的技术措施。

⑨对场地工程地质条件的要求
场地应选在工程地质性质有利的最密实的松散或坚硬的岩层之上,它的工程地质力学性质,应保证场地基础的稳定性和使沉降量最小,并有利于填埋场边坡稳定性的要求。

场地应位于不利的自然地质现象、滑坡、例石堆等的影响范围之外。

填埋场场地不应选择建在砾石、石灰岩溶洞发育地区。

⑩场址周围应有相当数量的土石料
所选场地附近,用于天然防渗层和覆盖层的教土及用于排水层的砂石等应有充足的可采量和质量来保证能达到施工要求;黏土的pH值和离子交换能力越大越好,同时要求土壤易于压实,使土具有充分的防渗能力。

填埋场的覆土量一般为填埋场库区库容量的10%-20%,并且土源宜为黏土或黏质土。

城市附近土地紧张,应尽量利用丘陵或高阶台地上的冲积、残积及风化土,以减少侵占农田;土料应尽量在填埋场附近选择,以降低成本,但对场区内可作为天然衬里的黏性土不宜破坏。

11场址应交通方便、运距合理。

场址交通应方便,具有能在各种气候条件下运输的全天候公路,宽度合适,承载力适宜,尽量避免交通堵塞。

根据有关资料,垃圾填埋处理费用当中约60%-90%为垃圾清运费,尽量缩短清运距离,对降低垃圾处理费的作用是明显的。

以目前城市较为普遍采用的垃圾清运车—一东风牌自卸汽车为例,运距每缩短1km,每吨垃圾即可减少0.15L的耗油量,车辆周转时间可缩短l分钟。

因此,场址选择应综合评价场址征地费用和垃圾运输费用,择其最低费用者为优选场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