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洁消毒理念及规模化养鸡场生物安全方案

合集下载

养鸡场生物安全措施之消毒篇

养鸡场生物安全措施之消毒篇

养鸡场生物安全措施之消毒篇1. 引言1.1 养鸡场生物安全意义养鸡场生物安全意义是指在养鸡生产过程中,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保障鸡群的健康和生产环境的安全。

养鸡场生物安全意义重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养鸡场是鸡的生活生长的地方,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鸡的生长发育和生产效率。

生物安全意义在于建立一个安全的鸡舍环境,减少疾病的发生和传播,保障鸡的健康生长。

养鸡场生物安全意义还在于防止疾病传播到人类。

一旦养鸡场存在疫情,不仅会造成鸡的损失,还可能通过鸡肉、鸡蛋等食品传播给人类,危害人类健康。

养鸡场生物安全意义还在于保护环境和其他动物的生态平衡。

养鸡场如果存在疫病,可能会通过排泄物或者废弃物传播到周围的环境中,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养鸡场生物安全意义重大,通过加强消毒等措施,可以有效减少疾病的传播,提高鸡的生产效率,保护人类健康和环境。

加强养鸡场生物安全工作,尤其是消毒工作,对于保障养鸡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2 消毒在养鸡场中的重要性在养鸡场中,消毒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措施。

消毒可以有效地杀死细菌、病毒、真菌等病原体,减少疾病的传播和发生。

鸡舍环境的清洁和消毒可以减少鸡群感染疾病的风险,提高鸡只的健康水平。

消毒可以改善鸡舍环境的卫生状况,减少异味和粪便等废物的滋生,提高鸡只的舒适度和生长环境。

干净整洁的鸡舍可以有效预防疾病的传播,保障鸡只的健康成长。

消毒还可以提高养鸡产量和质量。

经常进行鸡舍和器具的消毒可以减少疫病的发生,保障鸡只的生长发育,提高产蛋率和肉质品质。

养鸡场进行科学消毒,可以有效地提高鸡只的免疫力,减少药物的使用,提高养鸡的经济效益。

消毒在养鸡场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对保障鸡只健康、提高产量质量、保障养殖场生物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养鸡场要高度重视消毒工作,建立健全的消毒制度和规范操作流程,积极开展消毒工作,确保养鸡场的生产安全和健康发展。

2. 正文2.1 消毒的定义及原理消毒是指利用化学或物理方法杀灭和去除鸡舍内的病原微生物,消灭鸡舍内潜伏的病原体,防止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养鸡场生物安全措施之消毒篇

养鸡场生物安全措施之消毒篇

养鸡场生物安全措施之消毒篇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健康的更加重视,养殖业的生物安全也受到了更多关注。

养鸡场作为养殖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生物安全措施尤为重要。

在养鸡场的生产过程中,消毒是确保生物安全的重要环节之一。

本文将从养鸡场消毒的必要性、消毒方法、消毒剂的选择等方面探讨养鸡场生物安全措施之消毒篇。

一、消毒的必要性养鸡场是家禽密集场所,家禽的粪便、尿液、死亡家禽等都可能成为细菌、病毒等病原体的潜在来源。

这些病原体对家禽的健康构成威胁,也可能通过鸡蛋、鸡肉等产品传播给人类,因此在养鸡场中进行定期的消毒是非常必要的。

消毒的目的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杀死、控制细菌、病毒、真菌等病原体,减少疾病的传播;二是净化环境,提高生产效率。

因此在养鸡场中,采取适当的消毒措施对于维护鸡群的健康、提高产量和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消毒方法养鸡场中的消毒主要包括物理消毒和化学消毒两种方法。

1. 物理消毒:物理消毒主要通过高温、紫外线等方式对鸡舍、饮水设施等进行消毒。

高温消毒是利用高温蒸汽或者火焰等对设施进行杀菌,能够有效地减少病原体的数量,但对于一些耐热的病原体可能效果不佳。

紫外线消毒则是通过紫外线的辐射来杀灭细菌、病毒等,需要较长时间的照射才能达到理想的消毒效果。

2. 化学消毒:化学消毒是利用化学药剂对设施、设备、饲料、饮水等进行消毒。

化学消毒具有操作简便、消毒效果好等优点,因此在养鸡场中较为常用。

常见的化学消毒剂包括漂白粉、过氧乙酸、石灰、高锰酸钾等。

三、消毒剂的选择根据养鸡场的具体情况和需要,选择合适的消毒剂是非常重要的。

在选择消毒剂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杀菌广谱性:消毒剂应能够杀灭多种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真菌等。

2. 残留期短:消毒剂在使用后应能够迅速分解,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3. 安全性:消毒剂对鸡只、人员和环境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不会对生物体造成伤害。

4. 稳定性:消毒剂应能够在不同环境条件下保持稳定,确保消毒效果。

规模化家禽养殖场的科学消毒措施

规模化家禽养殖场的科学消毒措施

规模化家禽养殖场的科学消毒措施随着人们对于食品安全的关注度不断提高,规模化家禽养殖场的科学消毒措施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科学的消毒措施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家禽疾病的传播,保障家禽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本文将从消毒的必要性、消毒的方法和消毒的注意事项三个方面来探讨规模化家禽养殖场的科学消毒措施。

一、消毒的必要性规模化家禽养殖场的消毒工作是非常必要的。

首先,家禽疾病的传播速度非常快,一旦发生疫情,很容易造成大面积的感染。

其次,家禽疾病对于人类的健康也有一定的威胁,例如禽流感等疾病可以通过家禽传染给人类。

因此,规模化家禽养殖场必须采取科学的消毒措施,以保障家禽的健康和人类的健康。

二、消毒的方法规模化家禽养殖场的消毒方法主要包括物理消毒和化学消毒两种。

1. 物理消毒物理消毒是指通过物理手段来杀灭病原体的方法。

常见的物理消毒方法包括高温消毒、紫外线消毒和电子束消毒等。

其中,高温消毒是最常用的物理消毒方法之一。

高温消毒可以通过蒸汽、热水和火焰等方式进行,可以有效地杀灭病原体和细菌。

紫外线消毒和电子束消毒也是常见的物理消毒方法,可以杀灭空气中的病原体和细菌。

2. 化学消毒化学消毒是指通过化学药品来杀灭病原体的方法。

常见的化学消毒药品包括过氧化氢、氯化钠、氯酸钠等。

化学消毒可以杀灭细菌、病毒和真菌等病原体,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化学消毒药品对于环境和人体健康也有一定的危害性,因此需要严格按照使用说明进行使用。

三、消毒的注意事项在进行规模化家禽养殖场的消毒工作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消毒前需要对养殖场进行清洁。

清洁可以去除养殖场内的污物和有机物,减少病原体的滋生和繁殖。

2. 消毒药品需要按照使用说明进行使用。

不同的消毒药品有不同的使用方法和浓度,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3. 消毒药品需要充分接触病原体才能发挥作用。

因此,在进行消毒时需要注意药品的使用量和接触时间。

4. 消毒后需要进行通风和清洗。

通风可以将消毒药品的残留物排出,清洗可以去除消毒药品的残留物和有机物。

规模化养鸡场生物安全体系创建对策

规模化养鸡场生物安全体系创建对策

规模化养鸡场生物安全体系创建对策随着养鸡业的不断发展,规模化养鸡场的生物安全问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为了加强规模化养鸡场的生物安全体系,需要采取以下对策:1.严格的进场检疫制度:规模化养鸡场在引进新的禽种时,应严格实施进场检疫,确保引进的禽种健康、无疫病。

对于来自疫病流行地区的禽种,应进行隔离观察和适当的处理措施,确保不会引入疫病。

2.完善的养殖环境管理:规模化养鸡场应建立完善的养殖环境管理制度,包括定期消毒、清洁鸡舍、控制室内温度、湿度以及通风等条件,避免因环境因素造成禽病的发生。

3.强化饲料安全管理:规模化养鸡场应选择正规合格的饲料供应商,确保饲料质量符合标准。

饲料的储存、运输和投喂过程中要注意防止污染和异物的混入,同时要注意合理搭配饲料,避免因饲料不合理导致禽病的发生。

4.建立健全的疫病监测系统:规模化养鸡场应定期组织疫病监测,及时发现禽病的早期症状。

对于发现的禽病,要及时采取措施,包括隔离疫区、清除传染源、加强消毒等,避免疫病的扩散和传播。

5.加强员工培训和安全意识教育:规模化养鸡场的员工应接受相关培训,提高对于生物安全的认识和理解。

同时要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教育,培养员工遵守操作规程、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传染病的发生。

6.加强政府监管和执法力度:政府应加强对规模化养鸡场的监管,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对于违反生物安全规定的养鸡场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确保规模化养鸡场的生物安全。

规模化养鸡场的生物安全体系的创建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包括加强进场检疫、完善养殖环境管理、强化饲料安全管理、建立疫病监测系统、加强员工培训和安全意识教育,以及加强政府监管和执法力度等。

只有通过综合的措施,才能有效保障规模化养鸡场的生物安全。

养鸡场生物安全措施之消毒篇

养鸡场生物安全措施之消毒篇

养鸡场生物安全措施之消毒篇随着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养鸡产业发展迅速,但也伴随着一些疾病问题。

因此,做好养鸡场生物安全管理,确保养鸡场的生产稳定和规范,是十分重要的。

其中,消毒是生物安全管理的重点,对保障鸡群的生命安全、保证鸡肉质量及病原体传播防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消毒的目的和意义消毒是指对有害的病原体、病菌、病毒及其它微生物进行杀灭、控制或排除的一种措施。

其主要目的是保障生产环境和鸡群健康、提高养殖效益,为提高鸡群生产力、保障鸡肉质量和鸡蛋卫生安全提供有效保障。

二、消毒原则1. 全面性原则:消毒不仅要求在鸡舍、设备、水源、饮水器、喂食器等方面进行全面消毒,同时也应考虑控制疾病的传播源,做好病害防治。

2. 适宜性原则:消毒要根据实际情况和不同的消毒对象选用适宜的消毒剂,不同的消毒剂对病原体的杀灭能力有所差异,应根据不同批次养殖的病害类型及病原体繁殖策略进行选择。

3. 安全性原则:消毒剂应符合国家环保标准,选用安全、无毒、低致敏的消毒剂,以免在消毒过程中对鸡群、人员、作业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4. 经济性原则:消毒剂应经济、易操作、容易获取,最大限度降低投入成本。

三、消毒方法1. 物理消毒:将某些物理力量作用于消毒对象,对病原体进行杀灭或致死。

常见的物理消毒手段有:高温灭菌、烟熏灭菌、紫外线灭菌等。

2. 化学消毒:使用化学消毒剂杀死病原体或控制其繁殖。

常见的消毒剂有:高锰酸钾,次氯酸钠,过氧化氢,乙醛等。

四、消毒步骤1. 准备工作: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消毒剂、消毒器具、消毒方法,制定相应的消毒方案,准备好所需消毒器具和消毒剂。

2. 清洗鸡舍和设备:消毒前应先进行压力清洗,把原有的脏污物、过多的空气和水分清除干净。

3. 实施消毒:用适量的消毒剂,按照应用说明添加适量的清水进行消毒,按照相应的消毒剂使用方法和浓度对鸡舍、设备及环境进行彻底消毒。

4. 清水漂洗:把消毒剂残留物和消毒污染物等清洗干净,对消毒过程中留下的消毒剂进行彻底清除。

鸡综合养殖场管理-集约化种鸡场消毒管理

鸡综合养殖场管理-集约化种鸡场消毒管理

鸡综合养殖场管理-集约化种鸡场消毒管理随着养鸡业的快速发展,鸡群各种疾病的发生也越来越复杂,对养鸡生产形成很大的威胁。

而科学合理的消毒管理,能有效的杀灭、减少病原微生物的繁殖和传播,减少疾病的发生,为鸡群提供安全的饲养环境。

一、做好消毒管理意义重大1、防止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在传染病的防治上,消毒主要是控制传播途径,清除或杀灭物体表面的有害微生物或将有害微生物的数量减少到无害的程度,从而防止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

所以,在空舍期要做好环境消毒,防止上下批次间的传播,在饲养期要做好带鸡消毒防止鸡只个体间和栋舍间传播。

2、降低粉尘防止呼吸道病鸡舍内空气中的飞沫及尘埃是呼吸道感染的重要传播途径。

在喷雾消毒中,形成的气雾滴能黏附空气中的颗粒,引起沉降,从而起到清洁空气的作用,使鸡群能呼吸到新鲜空气,降低可吸入颗粒物对鸡呼吸道的刺激和损伤,避免诱发呼吸道疾病的发生。

3、增加湿度,降低温度鸡舍内的消毒,可以提高舍内空气的湿度,通过蒸发散热降低舍内温度,在夏季高温季节可降低舍温3-4℃,对鸡群起到防暑降温的作用,有效减轻热应激。

在冬季,消毒前要提高舍温1-2℃,以减轻消毒降温的影响。

二、消毒管理的误区1、忽视消毒前的清扫工作消毒前的清扫工作,可以将环境中90%的病原微生物清除掉,之后喷洒常规的消毒药,可降低95%以上的病原微生物;如坚持同时做好清扫和消毒工作,则基本可杀灭环境中的病原。

因此,鸡场消毒应遵循以下基本程序:清扫、水冲、喷洒消毒药液、熏蒸。

2、盲目消毒科学的消毒程序一般分为定期预防性消毒、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三种情况,而且按照从上到下、先内后外的顺序进行,不可杂乱无章,不能只重视鸡舍内小环境的消毒,而忽视了平时对场区、门口、人员往来等大环境的消毒;鸡舍内的消毒不应只是简单的喷洒一番,应重视天棚、门窗、供水系统及排污沟等死角的消毒,防止这些地方变成了病原菌繁殖的场所。

3、消毒药剂量不当在配制消毒药液时,注意消毒液添加量,防止消毒液浓度过大过小。

养鸡场生物安全措施之消毒篇

养鸡场生物安全措施之消毒篇

养鸡场生物安全措施之消毒篇养鸡场是一个特殊的环境,由于鸡的繁殖和生长,容易导致疾病的产生和传播。

因此,在养鸡场的生产和管理中,消毒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消毒能有效地杀灭细菌、病毒和其他病原体,防止疾病的产生和传播,保障鸡的健康和生长发育。

本文将介绍养鸡场生物安全措施之消毒篇,包括消毒的意义、消毒原则、消毒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消毒的意义养鸡场是一个密闭的环境,养殖密度大、粪便多,易滋生细菌、病毒和其他病原体。

病菌和病毒在养鸡场的堆积下容易形成疫源,对养鸡场的生产和鸡的生长发育带来严重影响。

因此,消毒是保障养鸡场生产和生物安全的基础,其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杀灭病原体消毒能够有效地杀灭养鸡场中的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及寄生虫等,杀灭率达到100%。

能够有效地防止疾病的产生和传播,保障鸡的健康和生长发育。

(二)清除异味养鸡场繁殖密度大,粪便和其他有机物的分泌生成大量的氨气和硫化氢等异味。

消毒能够有效地清除养鸡场的异味,改善室内空气环境,提高鸡的生产效能。

(三)减少鸡的死亡率养鸡场中的病原体会导致鸡的大面积死亡。

消毒能够有效地减少鸡的死亡率,提高鸡的生产效益。

(四)强化养鸡场的卫生管理消毒能够强化养鸡场的卫生管理,减少疾病的发生,提高鸡的生产效益。

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

二、消毒原则在消毒工作中,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一)选择适当的消毒剂不同的消毒剂对不同的病原体有不同的杀菌效果。

必须根据病原菌的种类、消毒对象的特性、消毒剂的杀菌效果、便捷性及经济性等因素选取适当的消毒剂。

(二)合理控制浓度消毒剂的浓度对消毒效果及经济效益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如果浓度过低,则无法达到杀灭病原体的目的;如果过高,则有可能对环境造成危害。

因此,必须合理控制浓度。

消毒方式应根据消毒对象的特性、消毒剂的特性,及施工的便捷程度等因素确定。

选择适当的消毒方式不仅能够提高消毒效果,还可以降低消毒剂的使用量。

(四)严格执行消毒程序消毒要有标准的程序,必须严格执行。

养鸡场生物安全措施之消毒篇

养鸡场生物安全措施之消毒篇

养鸡场生物安全措施之消毒篇作为养鸡场的管理人员,我们必须时刻保持养鸡场的生物安全,避免疾病的传播和流行,保证禽类养殖的良好环境。

其中,消毒是养鸡场生物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

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养鸡场生物安全措施之消毒篇。

一、消毒的目的和原则消毒的主要目的是杀灭鸟类病原微生物,去除鸟粪和尸体等污染物,创造一个干燥、洁净、卫生的环境,保证鸟类的健康生长和生产。

消毒的原则是:选择合适的消毒剂,正确使用消毒剂,掌握消毒的时机和方法,确保消毒的效果。

二、消毒剂的选择常用的消毒剂有氯化钠、过氧化氢、石灰、氢氧化钠、氯气、磺酸类药物等。

选择消毒剂要根据鸟类疫病的类型和病原微生物的特点,以及可行性、经济性、安全性等方面的考虑。

三、消毒的时机和方法(一)消毒时机1、养鸡场搬禽前后,要对所有的饲舍、设施进行彻底消毒;2、在发生禽流感、新城疫等禽病疫情时,应配合卫生、动物防疫部门的要求及时消毒;3、在疫苗接种、临床治疗、繁殖、孵化等重大制度改变后,要对相关饲舍、设施进行消毒;4、饲舍内饲料、饮水器、地面等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后,要适时进行消毒。

1、喷雾法:用消毒剂通过喷雾器喷洒在饲舍、设施和场地等表面形成湿雾,使消毒剂能够深入到各个角落和缝隙中进行消毒。

喷雾法适用于场地和设施表面的消毒。

2、浸泡法:用消毒剂浸泡在饲料桶、饮水器等设施中,使消毒剂能够充分渗透,达到消毒目的。

浸泡法适用于设施内部的消毒。

四、消毒后的注意事项1、消毒剂残留物质的处理消毒剂残留会对禽类及环境产生一定的危害,故在消毒后要彻底清洗设施和场地,并且用清水或蒸汽对其进行二次冲洗或清洁,以去除消毒剂被留下的余气、余片和余孔,以免对禽类的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2、消毒剂的储存和使用固体消毒剂应储存在防潮、防尘、防晒、通风、干燥的贮存室内,保险措施应加强。

液体消毒剂应放置在安全的贮液罐内,防止泄漏,严禁将其与食品、饮水、药品等储存放置在同一地点。

消毒剂的使用应严格按照说明书的要求,以避免过多或残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有效清洁操作可以:
• 彻底清除病原的保护屏障:生物膜(Bio-film),使病原完全暴
露,以利于消毒剂与其直接接触而将其杀灭。而传统的“清洗 (wash)”方式只能清除部分可见污染物; • 增强消毒效果:较传统清洗方式提高50-100倍; • 减少病原的排放:降低排至舍外及排污系统的病原数量; • 节约用水:减少水消耗40-50%; • 节约操作时间:节约工时40-50%; • 延长金属设备的使用寿命;
Restricting imports of live animals and visitors • 限制(非本场)活动物及人员的进入
Exclude vector and external source of contamination • 排除带菌者及外部感染源
Preventing internal cross contamination • 防止内部交叉感染
¢
++
➢ Hand-washing basins舍前洗手盆
¢
++
➢ Clean with cleaner 使用清洁剂清洁
$
++
➢ Medication for prevention disease预防用药
$$
++
➢ Health status of stock coming in引进动物的健康状况
$$
➢清洁剂的选择
• 碱性清洁剂的清洁目标 ➢ 生物膜 ➢ 油脂 ➢ 粪便、分泌物等有机物 ➢ 酸性污染物
• 酸性清洁剂的清洁目标 ➢ 尿酸盐沉积 ➢ 水垢 ➢ 碱性污染物
• 中性清洁剂的清洁目标 ➢ 食品加工厂 ➢ 孵化厂 ➢ 车辆等对腐蚀敏感的地方
Selecting the right “tool” for the job !
J-P. Vaillancourt,(2000)
Procedures 项目
Cost 成本
Benefit 收益
➢ Sign – stay off farm 出入登记
¢
+
➢ Medication for Treating disease治疗用药
$$
+
➢ Parking away from poultry houses远离鸡舍停车
• 房舍空置时 • 生产区轮空时
连续消毒 终末清洁&消毒
Bio-security PAYS, it doesn’t Cost !
生物安全是投资,而不是简单的花费!
• Economic models suggest that prevention of disease is always less expensive than treatment - like any insurance policy!
¢
+++
¢
+++
¢
+++
$
+++
$$
+++
$$
+++
$$
+++
Methods of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疾病预防与控制方式 的效果及成本
效果
成本


隔离 清洁&消毒
免疫 药物


主要内容
什么是生物安全 杜邦动物保健的清洁&消毒理念 杜邦清洁&消毒产品在规模鸡场的应用 成本核算及案例分享
Lower the pressure of animal ‘s suffering from disease • 降低动物生存环境的感染压力
Biosecurity = Prevention
生物安全 = 预防控制
• 参观者 • 脚踏盆 • 洗手盆 • 运输车辆 • 带鸡消毒 • 环境消毒
ISOLATION 隔离
主要内容
什么是生物安全 杜邦动物保健的清洁&消毒理念 杜邦清洁&消毒产品在规模鸡场的应用 成本核算及案例分享
Concept of Bio-security
生物安全的概念
根据美国著名兽医与微生物学教授 Dr. Donald V. Lightner (2003)的定义, 生物安全就是:
Exclude pathogen from stock • 把病原微生物排除在动物的生活环境之外;
杜邦的清洁&消毒理念1—清洁(clean)
➢ 核心内容:
1. 清洁是畜牧场生物安全的起点; 2. 有效清洁需要专门的清洁剂参与; 3. 适用的泡沫设备可保证清洁操作的有效性和经济性; 4. 清洁过程需要科学的操作程序; 5. 清洁操作是一个定期进行的必要工作程序,是一种良好的习惯。
讨论:为什么要进行清洁?
清洁效果看得见!
切断疫病批次间传播途径!
• 生物膜(Bio-film)是微生物沉积在膜面上所形成的污物。
--主要成分:细菌/病毒/真菌/霉菌、细胞表面多糖、分泌物等。 -- 生物膜是致病病原非致病病原的保护伞。
--生物膜的形成表明该区域卫生状况严重不合格。
++
➢ Fence around premises 鸡场周围设置栅栏/围墙
$$$
++
➢Requirements for vehicles运输工具管理 ➢ Foot dip ib front of door脚踏消毒盆 ➢ Lock for each house 每栋鸡舍上锁 ➢ Disinfectant 消毒剂使用 ➢ Wash station for vehicles运输工具清洗场所 ➢ Gate at entrance入口处设置大门及消毒设施 ➢ All-in all-out production全进全出生产模式
• 生物安全投资的收益取决于实施生物安全体系的投资与生产效果的经 济指标之间的估量。
规模鸡场生物安全就是一种以切断传播途径为主的包括
饲养方式和管理在内的预防疾病发生的良好生产体系
Economic benefit of bio-security procedures
各种生物安全防控手段的经济价值比较
• 经济模型保险单一样!
• Determining the cost benefit of biosecurity depends on weighing up the economics of your production results against the costs of implementing a biosecurity syste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