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混凝土的基本概念
第五章 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基本知识

1.1s con 0.85s con s con 0
荷载2 min 荷载2 min
③混凝土加热养护时,受张拉的钢筋与承受拉力的设
备之间温差 , 引起的损失 σl3 为了缩短先张法构件的生产周期,混凝土常采用蒸 汽养护办法。升温时,新浇的混凝土尚未结硬,预应 力筋与台座之间的温差△t使钢筋受热自由伸长,但两 端的台座是固定不动的,即距离保持不变,于是钢筋 就松了,钢筋的应力降低;降温时,预应力钢筋与混 凝土已黏结成整体,加上两者的温度线膨胀系数相近, 二者能够同步回缩,放松钢筋时因温度上升钢筋伸长 的部分已不能回缩,因而产生了温差损失。仅先张法 构件有该项损失。
3、锚具
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对锚具的要求是: 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预应力损失小; 构造简单,便于制作和加工; 节省材料,降低成本
第四节 预应力的损失和张拉控制应力的概念
1、预应力损失 ⑴、定义: 由于张拉工艺和材料特性的原因,从构件的制作、运 输、安装、使用等各个过程中,使预应力钢筋的应力 不断降低,这降低的部分就叫预应力损失。
钢绞线
钢丝绳与钢绞线的区别:
在制作工艺上,钢丝绳是由钢丝绞成股,
再由股捻成绳,有中间夹麻芯或钢芯和不加芯
的钢丝绳;钢绞线是由钢丝只经过一次扭绞。
在性能上,钢丝绳的弹性模量小于钢绞线。
③热处理钢筋
将合金钢(40Si2Mn、48Si2Mn、45Si2Cr)经过调质 热处理而成,达到提高抗拉强度(fPy =1040N/mm2), 改善塑性性能。Φ HT表示。 这种筋具有强度高(节省钢材)低松弛的特点,其 Φ =6~10mm以盘园形式供给省去焊接,有利施工。
3、混凝土预应力的添加
4、预应力混凝土不能提高承载力 注意:预应力混凝土不能提高构件的承载能力。 也就是说,当截面和材料相同时,预应力混凝土与
预应力混凝土

第一讲预应力定义:预应力混凝土是根据需要人为引入某一数值与分布的内应力,用以全部或部分抵消外荷载应力的一种加筋混凝土。
狭义定义:在混凝土构件承受外荷载之前,对其受拉区预先施加压应力,就成为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广义定义:预应力混凝土是其中已建立有内应力的混凝土,内应力的大小和分布能够抵消给定的外加荷载所引起的应力至预期的程度。
基本概念:应力概念(预计开裂程度):预应力混凝土是由于预加应力而使混凝土从一种脆性材料转变成为一种弹性材料。
这种概念:“以无拉应力设计准则”为基础的。
特点:1主要设计阶段为正常使用极限状态;2计算方法采用材料力学方法,符合胡克定律和叠加原理。
强度概念(抵抗破坏安全性):预加应力是为了使高强钢筋能够和混凝土结合,它是钢筋混凝土的扩大和改进。
特点:主要表现在提高了构件的抗裂和刚度性能,同时也提高了承载力,充分发挥了张拉对承载力的贡献。
荷载平衡概念(计算挠度):预加应力是为了实现预期的荷载平衡。
特点:使得预应力概念更深入了,给设计计算带来了大大的简化。
早期预应力实践存在的问题:使用的混凝土和钢筋材料的强度较低,对预应力损失的认识不够。
钢筋混凝土与预应力混凝土之间的主要区别钢筋混凝土是将钢筋和混凝土简单地结合在一起,并且任由它们自行地共同工作,而预应力混凝土则不然,它是将高强混凝土和高强钢材“能动”地结合在一起,这种结合是靠张紧钢材并将其锚固于混凝土,从而使混凝土受压来实现。
钢材是延性材料,现在用预加应力的办法使其能在高拉力下工作,混凝土在抗拉能力上是脆性材料,现在由于受到预压而有所改善,同时抗压能力并未真正受到损害。
因此预应力混凝土仍是两种现代高强度材料的一种理想结合。
为什么预应力混凝土能发挥高强钢筋的作用呢?原因在于钢材的弹性模量一般相差不大,而在正常使用状态时,普通钢筋混凝土拉应变不大,因此不能使用高强钢筋,即受到限制。
预应力混凝土是先将钢筋张拉一段应变,即先增加了应力,然后在外加荷载下还能增加一段应变,这样高强钢筋就能使用了。
预应力混凝土理论

1第9章 预应力混凝土构件9.1 预应力混凝土的基本概念9.1.1 预应力混凝土的原理普通钢筋混凝土结构或构件,由于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及极限拉应变很小,其抗拉强度约 为抗压强度的17181~,极限拉应变(约为0.1×10-3~0.15×10-3)也仅为极限压应变的301201~。
因此,在使用荷载作用下,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大偏心受压构件及受拉构件的受拉区混凝土开裂较早,这时受拉钢筋的压力s σ只有20~30N/mm 2。
混凝土开裂后,显著地降低了构件的刚度,导致构件变形过大。
当钢筋应力达到200MP a 时,裂缝宽度已有较大的开展,可达0.2mm 以上。
裂缝的开展,将导致钢筋的锈蚀,使处于高湿度或侵蚀性环境中构件的耐久性降低。
对要求有较高密度性和耐久性的结构物,如水池、油罐、原子能反应堆,受到侵蚀性介质作用的工业厂房、水利、海洋港口工程结构物使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成为不可能或很不经济。
为了使构件满足变形和裂缝控制的要求,则需增加构件的截面尺寸和用钢量,这将导致截面尺寸和自重过大,使钢筋混凝土构件用于大跨或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如大跨屋盖、重吨位吊车梁、铁路桥梁等成为很不经济、很不合理、甚至是不可能的。
采用高强度混凝土和高强钢筋是减轻结构自重,节省钢材和降低造价的重要措施。
而在钢筋混凝土构件中很难合理利用高强度材料,如第八章所述,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对提高构件的抗裂性、刚度和减小裂缝宽度的作用很小。
采用高强度钢筋,在使用荷载作用下,其应力可提高很多,可达500N/mm 2~1000N/mm 2,但裂缝宽度和挠度将远远超过了允许的限值。
因而,在普通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采用高强钢筋不能充分发挥作用。
在普通钢筋混凝土构件中,高强钢筋及高强混凝土不能充分发挥作用的主要障碍是:拉区混凝土的过早开裂,使混凝土固有的抗压强度高的优势不能充分发挥。
日常生活中可见到,在木桶或木盆干燥时用几道铁箍箍紧,使桶壁中产生环向预压应力。
第十一章 预应力混凝土的基本概念及其材料

(二)后张法构件有效预应力沿构件长度的分布 后张法构件中,摩擦损失 在张拉端为零,然后逐渐增大,至锚固端达最大值;若为直线预应
一,先张法(pretentioning method): 如图.
1,概念: 先张法是先张拉钢筋,后浇筑构件混凝土的方法.先张法所用的预应力钢筋,一般可用高强钢 先张法 丝,直径较小的钢铰线和小直径的冷拉钢筋. 2,优点: 先张法生产工艺简单,工序少,效率高,质量容易保证,适宜工厂化大批量生产. 3,缺点: 需要专门的张拉台座,基建投资较大.先张法一般宜于生产直线配筋的中小型构件. <top> 二,后张法(posttensioning method): 如图
1,概念: 在浇筑的混凝土中,按预应力钢筋的设计位置预留管道.待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将预应力 钢筋穿入孔道,并利用构件作为加力台座进行张拉钢筋,在张拉钢筋的同时,构件混凝土受压, 钢筋张拉完毕后,用锚具(anchorage device)将钢筋锚固在构件的两端.然后向预留管道内压注 水泥浆,使钢筋和混凝土粘结成整体以防止钢筋锈蚀,并可增加构件的刚度.后张法主要是靠锚 具传递和保持预加应力的. 2,优点: 后张法不用加力台座,张拉设备简单,便于现场施工,是生产大型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主要方 法.预应力钢筋可按照设计要求,配合荷载的弯矩和剪力变化而布置成合理的曲线形.
(或者说弯矩)的大小有关,且与Ny 的作用位置(即偏心距e的大小)有关. 在现代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学中,通常把在使用荷载作用下,沿预应力筋方向的正截面始终不出 现拉应力的预应力混凝土,称为"全预应力混凝土 全预应力混凝土";把普通钢筋混凝土称为"非预应力混凝土 全预应力混凝土 非预应力混凝土 (non-prestressed structure)";把介于钢筋混凝土与全预应力混凝土之间,预应力程度不同的整个 区间的预应力混凝土,称为"部分预应力混凝土(partially prestressed concrete structure)". <top> 三,加筋混凝土结构的分类 国内通常把全预应力混凝土,部分预应力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结构总称为加筋混凝土结构 加筋混凝土结构系列. 加筋混凝土结构 (一)国将加筋混凝土按预加应力的大小划分为Ⅰ级,Ⅱ级,Ⅲ级,Ⅳ级分别为全预应力,有限 预应力,部分预应力,普通钢筋混凝土结构. (二)国内加筋混凝土结构的分类 我国按预应力度分成全预应力混凝土, 部分预应力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等三种结构的分类方法. 1.预应力度(degree of prestress)的定义 《公桥规》将预应力度定义为
10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10.2.2 预应力混凝土的材料
(1)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对钢筋的要求 ) ①高强度 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在制作和使用过程中, 高强度 由于种种原因,会出现各种预应力损失,为了在扣除预 应力损失后,仍然能使混凝土建立起较高的预应力值, 需采用较高的张拉应力,因此预应力钢筋必须采用高强 钢筋(丝); ②具有一定的塑性 为防止发生脆性破坏,要求预应 具有一定的塑性 方钢筋在拉断时,具有一定的伸长率; ③良好的加工性能 即要求钢筋有良好的可焊性,以 良好的加工性能 及钢筋“镦粗”后并不影响原来的物理性能; ④与混凝土之间有较好的黏结强度 有较好的黏结强度、先张法构件的 有较好的黏结强度 预应力传递是靠钢筋和混凝土之间的黏结力完成的,因 此需要有足够的黏结强度。
缺点: 需要增设施加预应力的设备,制作技术要求 缺点:
较高,施工工序长。某些构件如大跨度结构,有时会 产生反拱,影响正常使用。
4、 预应力混凝土的分类 、
按照使用荷载下对截面拉应力控制要求的不同,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可分为三种: ①全预应力混凝土 指在全部荷载组合下构件截面上均不允许出现拉 应力。大致相当于裂缝控制等级为一级的构件。 ②有限预应力混凝土 指在短期荷载作用下,容许混凝土承受不超过其抗 拉强度的拉应力值;但在长期荷载作用下,混凝土不得 受拉的要求设计。相当于裂缝控制等级为二级的构件。 ③部分预应力混凝土 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是按在使用荷载作用下,容许出 现裂缝,但最大裂宽不超过允许值的要求设计。相当于 裂缝控制等级为三级的构件。
σl3=2△t (N/mm2)
减少此项损失的措施有: ①采用二次升温养护。先在常温下养护至混凝土强 度等级达到C7.5~C10,再逐渐升温至规定的养护温度, 这时可认为钢筋与混凝土已结成整体,能够一起胀缩而 不引起预应力损失; ②在钢模上张拉预应力钢筋。由于钢模和构件一起 加热养护,升温时两者温度相同,可不考虑此项损失。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基本概念及材料—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三种概念

(—AF + —MI—c)
My —I—
(—AF -+ —MI—y)
A—F
—MI—c
(—AF - —MI—c)
预应力钢筋的重心与梁的重心重合时截面的应力分布
1. 第一种概念
a)
截面重心线
e cc
偏心预应力钢筋
b)
c)
d)
e)
(—AF -—FI—ec +—MI—c)
—FI—ey
—M—I y
(—AF -+—FI—ey +-—M— I y )
b)的内部抵抗力矩 a)钢筋混凝土梁的隔离体 b)预应力混凝土梁的隔离体
2. 第二种概念
根据两者的相似性,可以将预应力钢筋与普 通钢筋作等强代换,减少用钢量,这在很多情况 下是经济可行的。
该种概念是预应力混凝土的强度理论, 表明预应力可充分发挥高强钢材和高强混 凝土,但却不能超越材料自身强度的界限。
—AF
—FI—ec
—M—I c
(—AF + —FI—ec - —MI—c)
预应力钢筋偏离混凝土截面的重心时截面应力分布
1. 第一种概念
这种概念将预应力钢筋的作用看成是改变 混凝土性能的一种手段。通过施加预应力将混 凝土作为弹性材料,采用材料力学公式及叠加 原理计算混凝土的应力、应变和挠度、上拱, 计算十分方便。
a)
b)
具有弯折形预应力筋的预应力梁
3. 第三种概念
该种概念的作用将预加应力看成是 改善使用荷载作用下结构工作性能的有 效手段,指出了预加应力效应和荷载效 应之间的相互关系,为分析、设计复杂 的预应力结构提供简捷的方法。
《钢筋混凝土结构》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 三种概念
8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一般知识

粘结应力
Np
径向压应力
lf(传递长度)
(2)后张法(在获得足够强度的混凝土结构构件上张拉钢筋)
适用:生产大型构件(可根据需要做成曲线或折线预应力钢筋)
试件 锚具 预留孔道 千斤顶
浇筑混凝土构件,同时在构件中预留孔道
(埋臵式:螺旋波纹铝皮套管;抽拔式:充气橡皮管成型) 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及以上 穿入要张拉的预应力钢筋
常用锚具
1、螺丝端杆锚具(支承式锚具) 优点:操作简单,受力可靠,滑移量小 缺点:预应力筋下料长度的精度要求高,不能多根锚固 适用于较短的预应力构件及直线预应力构件
垫板 螺母 螺丝端杆 对焊 预应力筋
螺丝端杆锚具
2、镦头锚具(支承式锚具) 利用钢筋的粗镦头(冷镦、热镦)来锚固预应力钢丝 优点:加工简单、张拉方便、锚固可靠、成本低廉、节约两端伸出预应力钢丝 缺点:钢丝下料长度要求严格、张拉端一般要扩孔,较费人工 适用于单跨结构及直线型构件
安全可靠,其锚距本身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构造简单,加工制作方便 施工方便、节约材料、价格低廉 锚具分类 《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应用技术规程》(JGJ85-92),根据锚具的 锚固性能(静载锚固性能、疲劳性能和抗震性能)和结构的受力条件 I类锚具:适用于承受动、静荷载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II类锚具:适用于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且锚具处于预应力变化不大的部位
OVM张拉端锚具
YJW千斤顶
OVM200钢绞线拉索锚具
OVM250钢绞线拉索锚
ZB618高压油泵
五、预应力混凝土材料 1、预应力钢材 预应力钢材的发展趋势:高强度、粗直径、低松弛和耐腐蚀 (1)金属预应力筋 碳素钢丝(高强钢丝)—直径3mm9mm,抗拉强度标准值1470、1570、 1670、1770N/mm2 含碳量0.5% 0.9%的优质高碳钢盘条经索氏体化处理、酸冼、镀铜 或磷化后经几次冷拔而成 高碳钢 冷拔 冷拔钢丝 低温(一般低于500度)矫直处理 矫直回火钢丝(消除应力钢丝) 稳定化处理(在一定温度(300度)和拉应力下进行应力 消除回火处理、然后冷却至常温) 低松弛钢丝 另外,还有刻痕钢丝、镀锌钢丝等。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卸载后的结构变形或裂缝可得到恢复:由于预应力的作用,使 用活荷载移去后,裂缝会闭合,结构变形也会得到复位。
※提高构件的疲劳承载力:预应力可降低钢筋的疲劳应力比,增 加钢筋的疲劳强度。
※提高受压构件的稳定性。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缺点是:需要增设施加预应力的设备,制 作技术要求较高,施工周期较长。
第二节 预应力混凝土概述
九江大桥
九江大桥主跨 160m,是目前 国内跨度最大的 预应力砼连续梁 桥
一、预应力混凝土的概念
1、概述
钢筋混凝土受拉与受弯等构件,由于混凝土抗拉强度 及极限拉应变值都很低,所以在使用荷载作用下,通常是 带裂缝工作的。因而对使用上不允许开裂的构件,不能充 分利用受拉钢筋的强度。为了要满足变形和裂缝控制的要 求,则需增大构件的截面尺寸和用钢量,这将导致自重过 大,使钢筋混凝土结构用于大跨度或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 成为不可能或很不经济。
有限或部分预应力混凝土介于全预应力混凝土和 钢筋混凝土之间,有很大的选择范围,设计者可根据 结构的功能要求和环境条件,选用不同的预应力值以 控制构件在使用条件下的变形和裂缝,并在破坏前具 有必要的延性,因而是当前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一个 主要发展趋势。
二、 施加预应力的方法
施加预应力的方法分为两类——先张法和后张法
①全预应力混凝土
全预应力混全凝土是指在各种荷载组合下构件截面上均 不允许出现拉应力的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大致相当于裂缝控 制等级为一级的构件。
②有限预应力混凝土
有限预应力混凝土是按在短期荷载作用下,容许混凝土 承受某一规定拉应力值,但在长期荷载作用下,混凝土不得 受拉的要求设计。相当于裂缝控制等级为二级的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