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个数学趣味小故事

合集下载

小学三年级数学趣味故事(四篇)

小学三年级数学趣味故事(四篇)

在面的算式里,每个方框表示一个数字,不同方框表示的数字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请问,这6个方框表示的数的总和是多少?在原式中,两个3位数的和等于1996一个3位数,不会超过999、两个3位数相加,最多最多只能等于1998、现在的和已经达到1996,离可能值只差一点点,把两个3位数挤到墙角,几乎没有转身的余地了。

只有3种可能:999+997=1996998+998=1996997+999=19963种情形下,被加数和加数的各位数的和相同,都是52:(9+9+9)+(9+9+7)=(9+9+8)+(9+9+8)=52所以,6个方框表示的数的和等于52、小熊的妈妈生病了,为了能挣钱替妈妈治病,小熊每天天不亮就起床下河捕鱼,赶早市到菜场卖鱼。

一天,小熊刚摆好鱼摊,狐狸、黑狗和老狼就来了。

小熊见有顾客光临,急忙招呼:买鱼吗,我这鱼刚捕来的,新鲜着呢!狐狸边翻弄着鱼边问:这么新鲜的鱼,多少钱一千克?小熊满脸堆笑:便宜了,四元一千克。

老狼摇摇头:我老了,牙齿不行了,我只想买点鱼身。

小熊面露难色:我把鱼身卖给你,鱼头、鱼尾卖给谁呢?狐狸甩甩尾巴道:是呀,这剩下的谁也不愿意买,不过,狼大叔牙不好,也只能吃点鱼肉。

这样吧,我和黑狗牙好,咱俩一个买鱼头,一个买鱼尾,不就既帮了狼大叔,又帮了你熊老弟了吗?小熊一听直拍手,但仍有点迟疑:好倒好,可价钱怎么定?狐狸眼珠一转,答道:鱼身2元1千克,鱼头、鱼尾各1元1千克,不正好是4元1千克吗?小熊在地上用小棍儿画了画,然后一拍大腿:好,就这么办!四人一齐动手,不一会儿就把鱼头、鱼尾、鱼身分好了,小熊一过秤,鱼身35千克70元;鱼头15千克15元,鱼尾10千克10元。

老狼、狐狸和黑狗提着鱼,飞快地跑到林子里,把鱼头鱼身鱼尾配好,重新平分了小熊在回家的路上,边走边想:我60千克鱼按4元1千克应卖240元,可怎么现在只卖了95元小熊怎么也理不出头绪来。

你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吗?有位渔夫,头戴一顶大草帽,坐在划艇上在一条河中钓鱼。

数学趣味小故事4则

数学趣味小故事4则

数学趣味小故事4则责任编辑:露清浏览:80911次发表时间:2013-6-7 14:38:00 从数学趣味小故事中,小朋友们不仅可以学习到知识,还可以在愉快的氛围中体验学习乐趣、积极开动脑筋。

下面我们就一起去看看4则数学趣味小故事。

数学趣味小故事之一:数学天才高斯高斯念小学的时候,有一次在老师教完加法后,因为老师想要休息,所以便出了一道题目要同学们算算看,题目是:1+2+3+ ..... +97+98+99+100 = ?老师心里正想,这下子小朋友一定要算到下课了吧!正要借口出去时,却被高斯叫住了!!原来呀,高斯已经算出来了,小朋友你可知道他是如何算的吗?高斯告诉大家他是如何算出的:把 1加至 100 与 100 加至 1 排成两排相加,也就是说:1+2+3+4+ ..... +96+97+98+99+100100+99+98+97+96+ ..... +4+3+2+1=101+101+101+ ..... +101+101+101+101共有一百个101相加,但算式重复了两次,所以把10100 除以 2便得到答案等于 <5050>从此以后高斯小学的学习过程早已经超越了其它的同学,也因此奠定了他以后的数学基础,更让他成为——数学天才!数学趣味小故事之二:阿拉伯数字的来源阿拉伯数字1、2、3、4、5、6、7、8、9、0是国际上通用的数码。

这种数字的创制并非阿拉伯人,但也不能抹掉阿拉伯人的功劳。

阿拉伯数字最初出自印度人之手,也是他们的祖先在生产实践中逐步创造出来的。

公元前3世纪,印度出现了整套的数字,但各地的写法不一,其中典型的是婆罗门式,它的独到之处就是从1~9每个数都有专用符号,现代数字就是从它们中脱胎而来的。

当时,“0”还没有出现。

到了笈多时代(300-500年)才有了“0”。

这样,一套完整的数字便产生了。

这就是古代印度人民对世界文化的巨大贡献。

印度数字首先传到斯里兰卡、缅甸、柬埔寨等国。

数学趣味故事大全

数学趣味故事大全

数学趣味故事大全
1、穿越时空的数学家
有一个叫做约翰·史密斯的数学家,他有一个奇特的能力,可以穿越时空去看未来的事情。

一天,他来到一个学校,要给孩子们讲一个故事。

他说:“有一个数学家,他可以穿越时空,去看未来的事情。

他穿越到了1000年后,发现世界上只剩下了一个数字:7。

他问自己:为什么只剩下7?”
最后,约翰·史密斯解释了这个奇怪的现象:“因为未来的世界只有7个数字:0、1、2、3、4、5、6,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七进制’数字系统。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未来的世界可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但是数学的基本原理是永恒不变的。

2、三个朋友的故事
有三个朋友,他们叫做小明、小红和小刚。

他们经常一起玩,有时也会一起学习。

有一天,他们突然有了一个奇怪的想法,想要用数学来解决一个问题:他们三个人怎么才能公平分配一块蛋糕?
小明想了想,说:“我们可以把蛋糕分成三等份,每个人分一份就行了。


小红不服气,说:“不,我们应该把蛋糕分成六等份,每个人分两份。


小刚想了想,说:“我们可以把蛋糕分成九等份,每个人分三份。


最后,三个朋友都同意小刚的方案,把蛋糕分成九等份,每个人都分到了三份,大家都很开心。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数学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很多问题。

数学趣味故事

数学趣味故事

5、
一天有个年轻人来到王老板的 店里买一件礼物,这件礼物成本是 18元,售价是21元。 结果是这个 年轻人掏出100元要买这件礼物。 王老板当时没有零钱,用那100元 向街坊换了100元的零钱,找给年 轻人79元。 但是街坊后来发现那 100元是假钞,王老板无奈还了街 坊100元。 现在问题是:王老板在 这次交易中到底损失了多少钱 ?
趣味数学故事
1、一个人花8块钱买了一 只鸡,9块钱卖掉了,然后 他觉得不划算,花10块钱 又买回来了,11块卖给另 外一个人。问他赚了多少?
3、一个农夫带着三只
兔到集市上去卖,每只 兔大概三四千克,但农 夫的秤只能称五千克以 上,问他该如何称量。
现有一条河,共有八个人要过河,分
别是爸爸,妈妈,两个儿子,两个女 儿,一个警察,一个犯人。现有一条 木伐,一次最多载两个人,在这八人 中,有爸妈警察会开船,即这个船上 必须有爸妈,警察三个中的一个,船 才会开动。船过去无法自动回来。并 且要避免以下三件事发生,1警察不在 犯人会伤害一家六口。2爸爸不在,妈 妈会伤害儿子。3妈妈不在,爸爸会伤 害女儿。应当如何过河?
十六、车上的乘客
一辆公共汽车上有54名乘客,从起 点站开出,到达第一站时,有8人 下车,2人上车;到第二站时,有9 人下车,3人上车;到第三站时, 有5人下车,3人上车。小朋友们, 你知道这个时候车上还有多少乘客 吗?
3..有口井
7 米深 有个 蜗牛从井底往上爬 白 天爬 3 米 晚上往下坠 2 米 问蜗牛几天能从 井里爬出来?
4、有只猴子在树林采了100根香蕉
堆成一堆,猴子家离香蕉堆50米, 猴子打算把香蕉背回家, 每次最多 能背50根,可是猴子嘴馋,每走一 米要吃一根香蕉,问猴子最多能背 回家几根,这时,吃了 25根,还有25根,放下。回头再 背剩下的50根,走到25米处时, 又吃了25根,还有25根。再拿起 地上的25根,一共50根,继续往 家走,一共25米,要吃25根,还 剩25根到家。

数学趣味小故事10则

数学趣味小故事10则

数学趣味小故事10则数学是一门抽象而有趣的学科,它包含了许多有趣的小故事,在我们平常的生活中不经意间也能闪现,今天,我就来分享一些与数学相关的有趣小故事。

一、异国他乡的游戏这个游戏叫做美洲豹游戏,讲的是三只美洲豹和一只猎人在森林里的捕猎游戏。

在这个游戏中,三只美洲豹各自和猎人隔着一条河,河宽度不足一只美洲豹的跳跃距离,猎人可以随时开枪打死一只在他射程内的美洲豹。

而美洲豹也可以选择跨过河向猎人逼近,但如果有两只美洲豹以上进入射程,则安全起见,猎人会立即开枪。

因此,这道题的关键在于在什么情况下美洲豹能够赢得躲避成功。

经过一番探索,我们可以得到一个重要的结论:当有两只美洲豹进入了猎人的射程范围时,第三只美洲豹可以跨过河,就能赢得生存的机会。

如果只有一只美洲豹进入了射程范围,此时第二只美洲豹应该在河这边等待,等第一只美洲豹走进猎人的射程范围后,立刻和第三只美洲豹一起跨过河。

这样,第一只美洲豹就相当于成为了“牺牲品”,保证了另外两只的生存。

二、破解费马大定理费马大定理是数学史上最有名的命题之一,它长达358年没有被证明,直到1995年,英国数学家安德鲁.怀尔斯终于在这个问题上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费马大定理发端于17世纪,当时一位叫做费马的法国业余数学家在一本数学书的其中一页边角上留下了一句注释:“我已经找到了这个性质的证明,但书页的边角太窄,放不下。

”不过这个故事并没有停在费马的口夸上,他的日志已经在当时流传了出去。

于是后来的数学家们就开始为此费心,不时有人留下自己的想法,努力试图证明这个定理。

但长达三个世纪以来,无论是卓越的数学家还是业余爱好者,都没有证出这个定理,甚至有人开始怀疑费马是开玩笑的。

直到1993年,出现了一组听起来毫不相关的理论,它们是来自一个叫作造形动力系统的分支学科。

经过一系列的探索和研究,英国年轻的数学家安德鲁.怀尔斯发现了一条线索,他根据这个线索成功地克服了费马将近400年的难关,回答了这个历史性的问题。

二年级趣味数学小故事

二年级趣味数学小故事

二年级趣味数学小故事摘要:1.引言:数学的趣味性2.故事一:大象和栅栏3.故事二:狐狸和葡萄4.故事三:猫和老鼠5.故事四:聪明的男孩6.结尾: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正文:【引言】数学,一门让人又爱又恨的学科。

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从购物、理财到科研、创新,都离不开数学的影子。

然而,提到数学,许多人都会想起那些复杂的公式和枯燥的计算。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领略数学的趣味性,通过四个小故事,感受数学的魅力。

【故事一:大象和栅栏】在一个小村庄里,村民们要用栅栏围成一个圈,用来圈养大象。

问题是,他们只有一根根长度为2米的木头,如何才能用最少的木头完成任务呢?聪明的村民通过数学知识,将木头搭建成一个圆形,这样既节省了木头,又达到了圈养大象的目的。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故事二:狐狸和葡萄】一只狐狸看见树上挂满了葡萄,它跳了无数次,却始终无法摘到葡萄。

失望的狐狸突然意识到,如果把葡萄一颗颗摘下来,再一个个吃,岂不是更好?于是,狐狸开始一颗颗地摘葡萄。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数学可以帮助我们找到问题的最佳解决方案。

【故事三:猫和老鼠】一只猫和一只老鼠在玩游戏。

猫说:“我们规定,每次你走一步,我走两步;你再走一步,我再走两步。

这样轮流走,看谁先到终点。

”聪明的老鼠很快就发现了规律,于是它赢得了比赛。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数学规律可以帮助我们战胜强者。

【故事四:聪明的男孩】有一个男孩,他的邻居经常拿他的东西。

有一天,邻居又拿了他的东西,男孩决定用数学来解决这个问题。

他告诉邻居:“我有一个宝藏,价值连城,但我不知道它在哪里。

我知道它距离你家100米,而且在我家和你家之间。

你能帮我找到它吗?”邻居一听,觉得有意思,便答应了。

于是,男孩带着邻居走了100米,然后说:“宝藏就在这里,但我们还要找一个东西来找它。

”接着,男孩拿出一把尺子,告诉邻居:“我们需要用这把尺子来测量,你家到我家的距离是50米,那么宝藏就在离你家50米的地方。

有关数学的小故事

有关数学的小故事

有关数学的小故事在数学的世界里,有许多有趣的小故事,它们或许并不是真实发生过的事情,但却能够让我们更好地理解数学的奥妙。

今天,就让我们来听一听关于数学的一些小故事吧。

故事一,小猫捉老鼠。

从前,有一只聪明的小猫,它总是能够轻松地捉到老鼠。

有一天,它捉到了一只老鼠,但老鼠却对它说,“如果你放了我,我就告诉你一个数学的秘密。

”小猫很好奇,便放了老鼠。

老鼠告诉小猫,“在数学中,1加1等于2,这是一个不变的定律。

”小猫听了很高兴,因为它学会了一个新的数学知识。

故事二,数学童话。

从前,有一个数学王国,里面住着许多数字和运算符号,它们过着快乐的生活。

有一天,加号和减号发生了争吵,它们互相指责对方不重要。

乘号和除号赶紧上前劝解,告诉它们每个运算符号在数学中都有自己独特的作用,没有谁比谁更重要。

最后,它们和好如初,继续快乐地生活在数学王国里。

故事三,数学的魔力。

有一位数学家,他深信数学有着无穷的魔力。

有一次,他对着一块黑板默默地计算,突然,他解开了一个世界性的数学难题。

这个难题原来困扰着许多数学家,但在这位数学家的努力下,最终被解开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数学的魔力是无穷的,只要我们肯用心去探索,就能发现数学的奥秘。

故事四,数学的趣味。

有一位老师,他总是用有趣的方式教授数学知识。

他会用游戏、故事等方式让学生们对数学产生兴趣。

在他的课堂上,学生们不再觉得数学枯燥无味,反而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通过这些有趣的故事和游戏,学生们不知不觉地学会了许多数学知识。

这些小故事或许只是虚构的,但它们却能够让我们更好地理解数学的奥妙,让我们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数学并不是一件枯燥的事情,它充满了趣味和挑战,让我们一起走进数学的世界,发现数学的美丽吧!。

数学趣味小故事

数学趣味小故事

1、数学小故事——找零钱一家手杖店来了一个顾客,买了30元一根的手杖.他拿出一张50元的票子,要求找钱.店里正巧没有零钱,店主到邻居处把50元的票子换成零钱,给了顾客20元的找头.顾客刚走,邻居慌慌张张地奔来,说这张50元的票子是假的.店主不得已向邻居赔偿了50元.随后出门去追那个顾客,并把他抓住说:“你这个骗子,我赔给邻居50元,又给你找头20元,你又拿走了一根手杖,你得赔偿我100元的损失.”这个顾客却说:“一根手杖的费用就是邻居给你换零钱时你留下的30元,因此我只拿了你70元.”请你计算一下,手杖店真正的损失是多少?这里要补充一下,手杖的成本是20元.如果这个顾客行骗成功,那么共骗得了多少钱?2、故事:猴子捞帽一群猴子在井旁玩,一阵风将一只猴子的帽子吹到井里,他招呼来18个小伙伴,从井上方的松上一个接一个去捞帽子,有4只猴子没有上树,就捞着了帽子,问:是几只猴子上树下井接在一起把帽子捞上来的?3、故事:蜗牛何时爬上井?一只蜗牛不小心掉进了一只枯井里,它趴在井底上哭起来,一只癞蛤蟆过来,翁声翁气的对蜗牛说:“别哭了,小兄弟,哭也没用,这井壁又高又滑,掉到这里只能在这里生活了。

我已经在这里生活了许多年了。

蜗牛望着又老又丑的癞蛤蟆,心里想:“井外的世界多美呀!我决不能像它那样生活在又黑又冷的井底里。

”蜗牛对癞蛤蟆说:“癞大叔,我不能生活在这里,我一定要爬出去,请问这口井有多深?”“哈哈哈……,真是笑话,这井有10米深,你小小年纪。

又背负着这么重的壳,怎么能爬出去呢?”“我不怕苦不怕累,每天爬一段,总能爬出去!”第二天,蜗牛吃得饱饱的,开始顺着井壁往上爬了,它不停的爬呀爬,到了傍晚,终于爬了5米,蜗牛特别高兴,心想:“照这样的速度,明天傍晚我就可以爬出去了。

”想着想着不知不觉睡着了,早上,蜗牛被一阵呼噜声吵醒了,一看,原来是癞大叔还以睡觉,他心里一惊:“我怎么离井底这么近?”原来,蜗牛睡着以后,从井壁上滑下来4米,蜗牛叹了一口气,咬咬牙,又开始往上爬,到傍晚又往上爬了5米,可晚上,蜗牛又滑下来4米,就这样,爬呀爬,滑呀滑,最后坚强的蜗牛终于爬上了井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想一想: 笔算减法要注意什么?
笔算两位数减法,要记 住二条: 1.相同数位要对齐; 2.从个位减起;
17
18
10
11
今天真 高兴!
12
一共有56个椰子
我们摘22个
13
一共有56个椰子 我们摘22个
树上还剩多少 个?
14
1
56-22=
十个
十个
56 -2 2
(
)
15
1
十 个 56-22=34
56 -2 2
(3 4)
4 4 先算个位上6减2得( ),在个位上写( )
3 再算十位上5减2得( ),在十位上写( 16).
得千金。这是我国古代运用对策论思想解决问题的一个范例。
3
4
动物比赛
5
动物学校举办儿歌比赛,大象老师做裁 判。
小猴第一个举手,开始朗诵:“进位加 法我会算,数位对齐才能算得快又准。”
小猴刚说完,小狗又开始朗诵:“减 法计算并不难......”
1
战国时期,齐威王与大将田忌赛马,齐威王和田忌各有三匹好马:上马,中
马与下马。比赛分三次进行,每赛马以千金作赌。由于两者的马力相差无几,而 齐威王的马分别比田忌的相应等级的马要好,所以一般人都以为田忌必输无疑2 。
但是田忌采纳了门客孙膑(着名军事家)的意见,用下马对齐威王的上马,
用上马对齐威王的中马,用中马对齐威王的下马,结果田忌以2比1胜齐威王而
大家都为它们的精彩表演鼓掌。
6
7
高斯是德国的著名数 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 家。高斯是近代数学的 奠(dian)基者之一,他 和阿基米德、牛顿并列为 世界三大数学家。高斯被 认为是历史上最重要的数 学家之一,被人们称为 “数学王子”。
8
高斯求和的故事
高斯上小学的时候,有一天,老师给 他们班的同学出了一道数学题:
1+2+3+4+5+6+7+8+9+10=? 同学们都拿出纸和笔,认真地算起来; 只有高斯盯着题目出神。老师认为这道题 很难,需要很长时间;但只过了一会儿, 高斯就得出了答案。
9
高斯是怎样快速算出答案的呢?
1+2+3+4+5+6+7+8+9+10 = 1+2+3+4+5 10 + 9 + 8 + 7 + 6 = 5个上下两位数相加的和再相加 = 5个11相加 = 5×11 = 5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