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知识点
中级经济师金融-第二章利率与金融资产定价知识点

第二章利率与金融资产定价目录第一节利率的计算【知识点1】利率概述(一)概念利率是借款人在单位时间内应支付的利息与借贷资金的比率。
利率的高低不仅反映了金融市场上资金的借贷成本,而且反映了特定借贷资金的风险溢价。
(二)分类1.按利率的决定方式(1)固定利率(2)浮动利率2.按利率的真实水平(1)名义利率(2)实际利率3.按计算利率的期限单位(1)年利率(2)月利率(3)日利率年利率与月利率及日利率之间的换算公式年利率=月利率×12=日利率×360【知识点2】单利与复利(一)单利单利就是仅按本金计算利息,上期本金所产生的利息不计入下期本金计算利息。
其利息额是:I>=Prn其中,I为利息额,P为本金,r为利率,n为时间。
在商业银行,所有的定期存款都是按单利计息。
活期存款按复利计息,每个季度计息。
例如:某借款人借款1万元,年利率为6%,借款期限为10个月,按单利计息,则I=10000×(6%÷12)×10=500(元)(二)复利复利也称利滚利,就是将每一期所产生的利息加入本金一并计算下一期的利息。
其中,FV为本息和,I表示利息额,P表示本金,r表示利率,n表示时间。
例题:假设有100元存款,以6%的年利率按复利每半年支付一次利息,6月末的本息和为:=100×(1+0.06/2)=103(元)FV1/2一年后的本息和为:=100×(1+0.06/2)2=106.09(元)FV1一个季度支付一次利息,则=100×(1+0.06/4)4=106.14(元)FV1一个月支付一次利息,则=100×(1+0.06/12)12=106.17(元)FV1小结:如果一年中计息次数增加,到年底本息和会越来越大。
一般来说,若本金为P,年利率为r,每年的计息次数为m,则第n年末的本息和为:(三)连续复利假设本金P在无限短的时间内按照复利计息。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二章分节知识点

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第一节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一)金田起义和太平天国政权的建立建立:1.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金田村发动起义(金田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2.1853年,颁布《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的纲领性文件。
3.洪仁玕提出《资政新篇》,是带有鲜明资本主义色彩的社会发展方案。
失败:1856年9月,天京事变发生,天京事变是太平天国由盛到衰的转折点。
失败原因:1.太平天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缺乏先进阶级的领导。
2.太平天国的失败还在于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
3.太平天国领导人笼统地把信奉上帝的西方人都视为“洋兄弟”,说明他们对外国资本主义列强缺乏理性的认识。
历史意义:1.他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撼动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
2.他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3.太平天国起义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统权威。
4.太平天国农民战争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5.在19世纪中叶的亚洲民族解放运动中,太平天国起义是其中时间最久、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一次。
(二)《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1853年《天朝田亩制度》:性质:是太平天国的纲领性文件,是一个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比较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
《资政新篇》:性质:洪仁玕提出,是第一个带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与建设方案。
内容: 政治: 加强中央集权,制定法律。
经济: 发展近代工业,吸收外国科学技术。
文化: 设新闻官,改革弊政,兴办福利事业。
外交: 主张同世界各国交往。
通商; 强调允许外国人为天国献策,但不得毁谤国法。
第二节地主阶级统治集团“自救”活动的兴衰一、洋务运动的兴起(一)洋务派的形成:1.恭亲王亦䜣是清朝统治集团中倡导洋务的首领。
他提出“查治国之道,在乎自强,而审时度势,则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
”2.冯桂芬对兴办洋务事业的指导思想最先作出比较完整的表述,这个思想后来被进一步概括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3.1861年,清政府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作为综理洋务的中央机关。
(完整版)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必背知识点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知识清单一、物质的分类1. 元素的存在形式有两种,分别是什么?游离态(单质)、化合态(化合物)2.从熔沸点角度看,纯净物和混合物有何差别?纯净物有固定的熔沸点,混合物没有3.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吗?不一定;如氧气与臭氧、石墨与金刚石组成的都是混合物4.从与酸或碱反应的情况看,氧化物是如何分类的。
酸性氧化物: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如CO2、SO2、SO3、P2O5)碱性氧化物: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如Na2O、CaO)不成盐氧化物:既不与酸反应,也不与碱反应的氧化物(如CO、NO)5.酸性氧化物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吗?不一定,如Mn2O7非金属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吗?不一定,如CO、NO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吗?是金属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吗?不一定,如Al2O3、Mn2O76.酸碱盐是如何定义和再分类的?酸的定义: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都是H+的化合物。
酸可以分为强酸与弱酸;或含氧酸与无氧酸;或一元酸与多元酸;或氧化性酸与非氧化性酸等;碱的定义: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阴离子全是OH-的化合物。
碱可以分为强碱与弱碱;或一元碱与多元碱等。
盐的定义:由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与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盐可以分为正盐与酸式盐;或可溶性盐与难容性盐等盐的溶解性:钾钠硝铵全都溶,盐酸不溶银亚汞;硫酸难容钡和铅,碳酸只溶钾钠铵;钙银硫酸盐微溶;亚硫酸盐似碳酸。
7. 常见物质俗名和化学式生石灰:CaO 熟石灰:Ca(OH)2 石灰石:CaCO3碱石灰:CaO+NaOH烧碱(苛性钠):NaOH 纯碱(苏打):Na2CO3小苏打:NaHCO38.分散系如何分类的?分类的标准是什么?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分类的标准是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其中小于1-100nm属于溶液,1-100nm之间的属于胶体,大于100nm的属于浊液。
9.常见的胶体有哪些?云、烟、雾、牛奶、豆浆、河水、血液、有色玻璃等10.胶体有哪些性质?丁达尔效应、聚沉、电泳、渗析使胶体聚沉的方法有哪些?加热、搅拌、加入电解质溶液、加入胶粒带相反电荷的胶体。
初中物理第二章声现象知识点

第二章《声现象》知识点一、声音的发生与传播1、产生:声音产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____。
振动的物体叫______。
练习:①人说话,唱歌靠的振动发声,婉转的鸟鸣靠的振动发声,清脆的蟋蟀叫声靠的振动发声。
②《黄河大合唱》歌词中的“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这里的“吼”、“叫”“咆哮”的声源分别是。
③敲打桌子,听到声音,却看不见桌子的振动,你能想出什么办法来证明桌子的振动?。
2、声音的传播需要,不能传声。
在空气中,声音以,声波到达人耳,引起,人就听到声音。
练习:①真空不能传声,月球上没有空气,所以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即使相距很近也要靠交谈,因为。
②“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说明:,______能传播声音。
3、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声速。
一般情况下, (填固液气中声速的大小比较)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合______km/h,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______。
练习:1、有一段钢管里面盛有水,长为L,在一端敲一下,在另一端听到3次声音。
三次声音传播的介质是_____________,传播时间依次为____________.2、运动会上进行百米赛跑时,终点裁判员应看到枪发烟时记时。
若听到枪声再记时,则记录时间比实际跑步时间要(早、晚)_____s(当时空气15℃)。
3、下列实验和实例,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或传播条件的是______①在鼓面上放一些碎泡沫,敲鼓时可观察到碎泡沫不停的跳动。
②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机,当有来电时,只见指示灯闪烁,听不见铃声;③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比较两次不同;④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锣声就停止。
4、回声是由于而形成的。
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 s以上人耳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来,此时障碍物到听者的距离至少为m。
☆在屋子里谈话比在旷野里听起来响亮,原因是屋子空间比较小造成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不足0.1s 最终回声和原声混合在一起使原声加强。
物理第二章电路知识点

物理第二章电路知识点一、电路的组成。
1. 电源。
- 提供电能的装置,如电池、发电机等。
电源能维持电路两端有一定的电压,使电路中有持续的电流。
2. 用电器。
- 消耗电能的装置,将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例如电灯将电能转化为光能和内能,电动机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等。
3. 导线。
- 连接电路元件,传导电流。
导线一般由金属制成,因为金属是导体,容易导电。
4. 开关。
- 控制电路的通断。
二、电路的状态。
1. 通路。
- 电路处处连通,电路中有电流通过,用电器能够正常工作。
2. 断路(开路)- 电路在某处断开,电路中没有电流,用电器不能工作。
例如导线断了、开关未闭合等情况都会导致断路。
3. 短路。
- 分为电源短路和局部短路。
- 电源短路是指不经过用电器,直接用导线将电源两极连接起来的电路。
电源短路时,电路中的电流很大,会损坏电源甚至引起火灾等危险。
- 局部短路是指将电路中的某个用电器两端用导线直接连接,这个用电器被短路,电流会绕过该用电器通过导线,其他用电器仍可工作。
三、电路的连接方式。
1. 串联电路。
- 定义:把电路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的电路。
- 特点:- 电流只有一条路径,通过一个用电器的电流也必然通过另一个用电器。
- 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都相等,即I = I_1=I_2=·s = I_n。
- 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即U = U_1 +U_2+·s+U_n。
- 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之和,即R = R_1+R_2+·s+R_n。
2. 并联电路。
- 定义:把电路元件并列地连接起来的电路。
- 特点:- 电流有多条路径,有干路和支路之分。
- 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即I = I_1+I_2+·s+I_n。
- 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即U = U_1=U_2=·s = U_n。
- 并联电路的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之和,即(1)/(R)=(1)/(R_1)+(1)/(R_2)+·s+(1)/(R_n),总电阻比任何一个分电阻都小。
(完整版)第二章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知识点总结

第二章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知识点总结第一节 需求分析一、需求概述1、需求的含义: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
2、影响需求的因素:1)商品自身的价格;2)消费者的收入水平;3)相关商品的价格;4)消费者的偏好;5)消费者对商品价格的预期。
二、需求函数1、含义:Q d =f(P)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和该商品的价格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
2、公式:Q d =α-β·P3、图形: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斜率为负;Q 与P 成反方向变动。
4、需求定理: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格和需求量成反方向变动。
三、需求变动1)需求量的变动:商品自身的价格引起的。
表现为:商品的价格—需求数量组合点沿着既定的需求曲线运动。
2)需求的变动:商品自身价格以外的因素引起的。
表现为:需求曲线的位置发生移动。
四、需求弹性1、弹性的一般含义1)公式:弹性=当自变量变化1%时,因变量变化?%。
自变量的变动比例因变量的变动比例2)弧弹性:e=YX X Y ∙∆∆3)点弹性:e=YX dX dY ∙2、需求的价格弹性1)含义: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或者,在一定时期内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
需求的价格弹性= —价格的变动比例需求量的变动比例2)计算:A 弧弹性:e d = — 表示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弹性。
Q P P Q ∙∆∆如要计算需求曲线某两点之间的弹性一般用需求价格弹性的中点公式来求得:e d = — 。
222121Q Q P P P Q ++∙∆∆B 点弹性:e d = — 表示需求曲线上某点的弹性。
Q P dP dQ ∙另外,点弹性也可以用几何方法求得:线性需求曲线上的任何一点的弹性,都可以通过由该点出发向价格轴或数量轴引垂线的方法来求得。
3)弹性的五种类型:e d >1;e d <1;e d =1;e d =0;e d =∞。
第二章《物态变化》知识点归纳

第二章《物态变化》知识点归纳(一)温度1. 温度的物理意义: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2. 单位及其规定:温度的单位是摄氏度,记为℃,摄氏温度是这样规定的: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把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在0℃和100℃之间等分100份,每一份就是1℃。
3. 测量工具及其使用方法①温度的测量工具是温度计温度计有很多种,我们主要研究的是液体温度计。
②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
③液体温度计的使用。
温度计在使用之前应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
根据被测物体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温度计测量温度。
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应把玻璃泡完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能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温度计放入被测液体中要稍待一会儿,等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温度计仍要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应与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二)物态变化1. 物态变化:物质由一种状态变成另一种状态的过程叫物态变化。
(1)熔化: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
凝固: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
(2)汽化: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汽化。
液化: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液化。
(3)升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升华。
凝华: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华。
(4)熔化和凝固互为逆过程;汽化和液化互为逆过程;升华和凝华互为逆过程。
(5)物态变化中吸热的过程有:熔化、汽化、升华物态变化中放热的过程有:凝固、液化、凝华2. 晶体的熔化(1)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图像的识别:(2)区分晶体和非晶体的关键在于是否有熔点。
晶体有熔点,非晶体没有熔点。
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3)图中:AB段表示固体升温过程。
此时物质不断吸热升温,保持固态。
BC段表示熔化过程。
此时,物质虽不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物质处于固液并存状态。
CD段表示液体升温过程。
此时,物质不断吸热升温,保持液态。
(4)图中B点物体处于固态,C点处于液态。
(5)处于熔点的物质可能是固态、液态或固液并存状态。
高中必修二 第二章 知识点

二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一)平面的基本性质1.平面——无限延展,无边界1.1三个定理与三个推论公理1:如果一条直线上有两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直线在平面内。
用途:常用于证明直线在平面内.图形语言:符号语言:公理2:不共线...的三点确定一个平面. 图形语言:推论1:直线与直线外的一点确定一个平面. 图形语言:推论2:两条相交直线确定一个平面. 图形语言:推论3:两条平行直线确定一个平面. 图形语言:用途:用于确定平面。
公理3:如果两个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还有公共点,这些公共点的集合是一条直线(两个平面的交线).用途:常用于证明线在面内,证明点在线上.图形语言:符号语言:形语言,文字语言,符号语言的转化:(二)空间图形的位置关系 1.空间直线的位置关系:平行线的传递公理: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符号表述: 等角定理:如果一个角的两边与另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
异面直线:(1)定义:不同在任何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异面直线; (2)判定定理:连平面内的一点与平面外一点的直线与这个平面内不过此点的直线是异面直线。
图形语言:符号语言:异面直线所成的角:(1)范围:;(2)作异面直线所成的角:平移法. 如右图,在空间任取一点O ,过O 作,则所成的角为异面直线所成的角。
特别地,找异面直线所成的角时,经常把一条异面直线平移到另一条异面直线的特殊点(如线段中点,端点等)上,形成异面直线所成的角.2.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图形语言:3.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三)平行关系(包括线面平行,面面平行)1.线面平行:①定义:直线与平面无公共点.⎧⎨⎩ 共面:a b=A,a//b 异面:a与b异面//,////a b b c a c ⇒PA a P A a A a ααα∉⎫⎪∈⎪⇒⎬⊂⎪⎪∉⎭与异面(]0,90θ∈︒︒'//,'//a a b b ','a b θ,a b //l l A l l αααα⊂⎧⎪=⎧⎨⊄⎨⎪⎩⎩αβαβαβ⎧⎪⎧⎨⎨⎪⊥⎩⎩平行://斜交:=a 相交垂直:②判定定理:(线线平行线面平行)【如图】③性质定理:(线面平行线线平行)【如图】④判定或证明线面平行的依据:(i )定义法(反证):(用于判断);(ii )判定定理:“线线平行面面平行”(用于证明);(iii )“面面平行线面平行”(用于证明);(4)(用于判断);2.线面斜交:①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简称线面角):若直线与平面斜交,则平面的斜线与该斜线在平面内射影的夹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观察生物知识点
1、观察蜗牛借助进行观察。
蜗牛喜欢生活在的地方,以为食。
2、蜗牛有觉、觉、觉、觉,但无。
3、生物:①.有能②.能生长③.能进行(需要营养,需要排泄废物)④.一般由构成(除病毒)⑤.对外界刺激有反应⑥.有和变异的特性⑦.能并影响环境。
4、动物与植物的区别:获取营养方式不同,①动物需要;②植物能,自己制造营养。
植物的光合作用:植物利用水、二氧化碳,在光照条件下,在植物体内的一个结构—中合成自身需要的营养物质葡萄糖、淀粉等有机物,同时放出氧气。
5、罗伯特。
胡克发现。
细胞学说的内容:所有的和都是由相同的基本单位—构成;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是由分裂产生的。
8、细胞结构:(1),功能
(2),功能(3),含有
(4)、,内有(5)、,内含,进行的场所(6)、,功能
9、显微镜的构造:(1)、(2)、(3)、
(4)、(5)、(6)、(7)、
(8)、(9)、(10)、(11)、
(12)、(13)、(14)、
10、显微镜的使用包括:
a.安放:左手托,右手握,镜筒在,镜臂在,放在左前方。
b.对光:转动,使正对通光孔,再转动,让对准通光孔。
通过目镜观察,同时睁开,调节(光线亮时用,光线暗时用),看到一个视野。
c.放片:把要观察的物体放在上,两端用压住,要观察的物体要正对;
d.调焦:①眼睛盯住,向前转动,使镜筒慢慢,物镜靠近时,注意不要让物镜碰到;②朝目镜内注视,右眼张开,慢慢向调节,使镜筒慢慢,直到,再转动,使物像更加清晰。
11、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X;
12、显微镜里看到的像是。
(上下左右全颠倒)注意:物像的移动方向与装片的移动方向相反,如果物象在视野的左下方,要移到视野中央,则应将装片往移动。
13、使用高倍物镜的方法:在下,把要放大观察的部分移到视野正中心,然后,使对准,再稍微调节,即可看到进一步放大的物像。
14、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正确步骤是:
①用纱布把载玻片擦干净②在载玻片上滴一滴③用镊子撕下一小片洋葱表皮④把洋葱内表皮浸入清水中⑤盖上盖玻片()防止气泡产生⑥在盖玻片一侧滴,在盖玻片另一侧用吸水纸吸水。
15、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注意:在载玻片上滴一滴,(避免上皮细胞吸水胀破)
染色:滴加
16、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发现细胞有严重重叠现象,可能是因为
,应该;有黑色圆圈,可能是因为,应该。
17、细胞分裂:一个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变化后,
分裂成的过程。
18、细胞分裂时,最显著的特点是母细胞核内会出现(一种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最后它会到两个子细胞中。
19、细胞分裂的结果是:对于单细胞生物,细胞数目,使得个体数目;对于多细胞生物,细胞数目但个体数目。
(填“增加”“减少”“不变”)20、细胞的生长:刚分裂的子细胞大小一般只有,它们能,合成,不断长大的过程。
其结果是使。
21、细胞分化:细胞分裂成子细胞后,有的子细胞长大后继续分裂,有的子细胞则发生变化。
分化的结果是形成的细胞,即形成。
22、人体与许多生物一样,都来自一个细胞——受精卵。
人体复杂的结构是受精卵不断、和的结果。
23、许多相似,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的细胞群形成组织。
24、植物组织:(看下图填空)
A B C E
D
组织名称
序号功能分布
保护组织 A 保护表皮
叶肉
茎
根、茎等的顶端
输导组织输送水分、无机盐及营养物质叶脉(导管、筛管)25、动物组织
动物组织序号结构特点分布功能
由排列密集的构成皮肤、内脏器官的表面和体内各种管腔的内表面
结缔组织细胞间隙,细胞
间质,形态多样,
分布
由构成分三种:人体的四肢、躯体,体内的心脏、胃、肠等
神经组织由构成在
中
26、皮肤由外到内分为三层:。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
表皮由构成;血液由构成;神经末梢、触觉小体由构成;立毛肌由构成。
27、被子植物的六大器官:(1)营养器官:(2)生殖器官:
28、由多种按照组合在一起的、具有的结构称为器官。
29、消化系统包括和,消化道有,
消化腺有。
30、系统是功能相近的按照排列在一起,共同完成的结构;如所有的消化器官的总称为,人体有八大系统,分别是
这八大系统是通过和的调节下而协同工作的。
各个系统相互联系,使得人体形成一个整体,并能及时对环境作出反应。
31、人体的结构层次:;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32、地球上现存的动物大约有125万多种,根据动物体内有无,分为
33、林耐的生物学分类等级(从高到低):。
分类的最基本单位是——。
随着分类等级由大到小,生物的共同特征越来越,亲缘关系越来越,生物的种类越来越。
36、整个动物界中,分布最广、最高等的是,最低等的是,种类和个体数量最多的类群是。
37、幼体发育首先摆脱水的环境,成为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的是
38、昆虫属于节肢动物,它的身体分为三部分,胸部一般有对翅,对足,体表有。
39、单细胞生物:个体
,全部生命活动在 内完成,一般生活在 。
40、单细胞植物: 。
细胞内有 ,靠 制造养料。
41、单细胞动物: 。
无 ,靠 摄取现成的养料。
44、毒蛇和无毒蛇的区别是 ,外形上虽然两者没有明显的区别,但是头部呈 , ,尾部 的蛇常常是毒蛇。
45、在多种多样的多细胞生物中,最早出现的陆生植物为 ,最早出现的植物为 ,最高等的植物为 ,最简单的多细胞动物为 ,种类最多的动物为 。
46、大多数生物的灭绝都是 造成的。
47、为了保护资源,特别是为了保护 和具有代表性的 ,国家划出了一定的保护区域,这样的地区叫做 。
48、检索表是根据 ,按其 分为两组;然后再按 ,继续分 ,如此 ,越分越细,直至 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