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等级划分标准

合集下载

中国城市分级标准

中国城市分级标准

中国城市分级标准
中国城市等级如果是按行政划分的话中国城市行政级别分7级:
1级:准国级,香港,澳门2特区(对外享受国家和地区中的地区级,可以单独参加国际的经济,社交,体育活动和申办国际级的活动,如奥运会等,高度自制,有自己的区旗,区徽)
2级:正部级:4大直辖市,北京,上海,天津,重庆
3级:副部级:15个副省级城市(包括10个副省级城市和5个计划单列城市)沈阳、长春、哈尔滨、南京、武汉、广州、济南,杭州,成都,深圳、厦门、宁波、青岛、大连、西安。

4级:准副省级:包括除上外的所有省会城市和国务院批准的唐山市、大同市、包头市、鞍山市、抚顺市、吉林市、齐齐哈尔市、无锡市、淮南市、洛阳市等十个市为“较大的市”。

5级:正厅级:一般地级市
6级:副厅级:省直管县级市
7级:正处级:一般县级市
中国城市等级如果是按IT级别指数的话,按照综合指标“城市IT级别指数”的数值,进行排名:
1、城市IT级别指数在50以上的,列为1级城市。

2、城市IT级别指数在10以上的,列为2级城市。

3、城市IT级别指数在5以上的,列为3A 级城市。

4、城市IT级别指数在3以上的,列为3B级城市。

5、城市IT级别指数在2以上的,列为4A 级城市。

6、城市IT级别指数在2以下的,列为4B级城市。

中国城市等级划分2023标准

中国城市等级划分2023标准

中国城市等级划分通常涉及到多个方面,包括行政级别、城市规模、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发展水平等。

以下是一般情况下的一些城市等级划分标准,这些标准可能会因时间和政策的变化而有所不同:
1.行政级别:
-省会城市:即省级行政区划的省会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成都等。

-直辖市:即除省会城市外,具有独立行政地位的城市,如重庆。

-副省级城市:具有相对较高行政级别的城市,但非省会城市,如天津、重庆等。

2.城市规模:
-特大城市:人口超过1000万的城市,如北京、上海。

-大城市:人口在1000万以下,但超过500万的城市,如广州、深圳。

-中等城市:人口在500万以下,但超过100万的城市,如成都、重庆。

-小城市:人口在100万以下的城市,如很多地级市和县级市。

3.经济发展水平:
-一线城市:具有较高经济水平、发达的产业结构和相对较高生活水平的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

-二线城市:经济相对发达,但不及一线城市,如天津、重庆、成都、武汉等。

-三线城市及以下: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城市,按经济规模和发展程度分为三线城市、四线城市、五线城市等。

4.社会发展水平:
-特别经济区:具有特殊经济政策和地理位置的城市,如深圳、珠海等。

-科技创新城市:以科技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城市,如北京、上海、深圳等。

-文化名城:具有丰富文化资源和历史传统的城市,如西安、南京等。

需要注意的是,这只是一般情况下的划分标准,具体的城市等级划分可能会因国家政策、城市发展状况和相关统计指标的调整而发生变化。

中国城市分类等级划分标准附具体城市分类表

中国城市分类等级划分标准附具体城市分类表

中国城市分类等级划分标准附具体城市类别表近日,全球知名房地产投资管理公司仲量联行发布《中国新兴城市50强》报告,把重庆等9个城市评为中国1.5线城市,引起各方高度关注。

仲量联行将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定位中国一线城市。

传统的二三线城市,被仲量联行重新划分为4级:1.5线城市,过渡型,即将向一线城市逼近;二线城市,增长型;三线城市,新兴型;三线城市,起步型。

在1.5线城市中,包括重庆在内的9个城市上榜,排名前三的分别为成都、重庆、沈阳。

其中西部只有成都和重庆。

“一些沿海城市,特别是位于珠江三角洲的城市,由于正经历经济结构重组和产业链升级,其发展速度有所下降。

一线城市的增长动力似乎有所丧失,领跑地位的1.5线城市正向它们迫近。

”仲量联行阐述了1.5线城市的概念。

报告列举了200多个指标,包括GDP(总值、增长率、人均值)、人均可支配收入、存款储蓄、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外商直接投资、固定资产投资和酒店办公楼数量等,通过综合测算得出结果。

仲量联行的报告频频提到重庆。

关于经济增长速度:“全球GDP 增长最快的10个大型城市均在中国新兴城市50强之列。

重庆排名第一,是全球增长最快的大型城市。

”关于城市发展转型:“重庆已逐步从内陆制造基地向外向型经济体转变,其2011年出口增长率达到160%,远超过其它1.5线城市。

”关于经济活跃度:“重庆零售市场领跑全国第二梯队,仅次于杭州、成都和沈阳。

众多奢侈品纷纷到重庆试水,争夺重庆市场。

”新兴城市50强新兴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公认一线城市】■1.5线城市(过渡型):成都、重庆、沈阳、杭州、天津、大连、武汉、苏州、南京。

■二线城市(增长型):青岛、厦门、西安、宁波、长沙、合肥、郑州、无锡、东莞、济南。

■三线城市(新兴型):福州、昆明、长春、哈尔滨、佛山、石家庄、南宁、常州、南昌、呼和浩特、温州、烟台、南通。

■三线城市(起步型):珠海、贵阳、太原、乌鲁木齐、绍兴、中山、嘉兴、唐山、徐州、金华、泉州、洛阳、兰州、海口、吉林、襄阳、汕头、潍坊。

中国城市划分等级标准

中国城市划分等级标准

中国城市划分等级标准一、人口规模人口规模是衡量一个城市大小和实力的关键因素。

根据人口数量,中国城市可以被划分为以下四个等级:1.超大城市:人口数量超过1000万的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等。

2.大城市:人口数量在500万至1000万之间的城市,如重庆、天津、武汉、南京和成都等。

3.中等城市:人口数量在100万至500万之间的城市,如西安、杭州、青岛、大连和宁波等。

4.小城市:人口数量在100万以下的城市,如珠海、海口、汕头和鞍山等。

二、经济实力经济实力是衡量一个城市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

根据GDP和人均GDP等指标,中国城市可以被划分为以下四个等级:1.经济发达城市:GDP和人均GDP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如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等。

2.经济较发达城市:GDP和人均GDP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如天津、重庆、苏州、杭州和成都等。

3.经济一般城市:GDP和人均GDP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如西安、青岛、大连和宁波等。

4.经济欠发达城市:GDP和人均GDP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如汕头、海口、珠海和鞍山等。

三、行政级别行政级别是衡量一个城市地位和重要性的指标。

根据行政级别,中国城市可以被划分为以下三个等级:1.直辖市:全国共四个,分别为北京、上海、天津和重庆。

2.副省级城市:全国共十五个,包括广州、深圳、成都、武汉、南京、杭州、西安等。

3.地级市和县级市:地级市通常辖若干县,县级市一般由地级市代管或由省直辖。

四、城市功能城市功能是衡量一个城市服务水平和辐射能力的重要指标。

根据城市功能,中国城市可以被划分为以下四个等级:1.综合性城市:具备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功能的中心城市,如北京、上海等。

2.工业城市:以工业为主要产业,如大连、青岛等。

3.商贸城市:以商贸服务业为主要产业,如南京、杭州等。

4.旅游城市:以旅游业为主要产业,如三亚、丽江等。

五、区位条件区位条件是衡量一个城市地理位置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指标。

根据区位条件,中国城市可以被划分为以下三个等级:1.沿海开放城市:位于沿海地区,具备港口和航运优势,如天津、青岛等。

中国几线城市划分标准2023

中国几线城市划分标准2023

中国城市的划分标准
中国城市的划分标准主要依据城市常住人口、城市行政等级和城市综合实力、房地产业发展水平等指标进行划分。

根据《国务院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中国城市的分类划分标准如下:
超大城市:城区常住人口1000万以上;
特大城市:城区常住人口500万至1000万;
大城市:城区常住人口100万至500万,其中300万以上500万以下的城市为Ⅰ型大城市,100万以上300万以下的城市为Ⅱ型大城市;
中等城市:城区常住人口50万至100万;
小城市:城区常住人口50万以下。

另外,根据城市综合实力和房地产业发展水平,可将城市分为一线城市、二线城市、三线城市和四线城市。

一线城市包括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等城市,具有较为发达的经济和房地产市场;二线城市是指在各方面都较有实力但比一线城市逊色的城市;三线城市是指总体实力较弱,但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城市;四线城市则是指各方面实力
相对较差的城市。

这个分类标准对于了解中国各城市的经济发展和房地产市场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总的来说,中国城市的划分标准是多元化的,不仅包括常住人口等基本指标,还结合了行政等级、综合实力和房地产业发展水平等多方面的因素。

这样的划分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和评估不同城市的实际情况和发展潜力。

中国城市等级划分标准

中国城市等级划分标准

中国城市等级划分标准
展开全文
一级城市:人口在500 万以上或经济发达、消费水平较高省会城市或大城市。

二级城市:人口在300 万以上或经济较发达、消费水平较高的大中城市或一般省会城市。

三级城市:人口在100 万以上或经济较发达、消费水平较高的中小城市。

四级城市:除以上三级以外的其他城市。

中国城市级别划分:
第一级(18 个):直辖市、特别行政区、GDP 大于1600 亿且市区人口大于200 万的
城市:北京、天津、沈阳、大连、哈尔滨、济南、青岛、南京、上海、杭州、武汉、广州、
深圳、香港、澳门、重庆、成都、西安
第二级(25 个):其他副省级城市、经济特区城市、省会、苏锡二市:石家庄、长春、
呼和浩特、太原、郑州、合肥、无锡、苏州、宁波、福州、厦门、南昌、长沙、汕头、珠海、
海口、三亚、南宁、贵阳、昆明、拉萨、兰州、西宁、银川、乌鲁木齐
第三级(24 个):14 沿海开放城市之一、经济发达且收入高的城市:唐山、秦皇岛、
淄博、烟台、威海、徐州、连云港、南通、镇江、常州、嘉兴、金华、绍兴、台州、温州、
泉州、东莞、惠州、佛山、中山、江门、湛江、北海、桂林
第四级:其他人口大于100 万的城市、重点经济城市:邯郸、鞍山、抚顺、吉林市、
齐齐哈尔、大庆、包头、大同、洛阳、潍坊、芜湖、扬州、湖州、舟山、漳州、株洲、潮州、
柳州(18 个)
第五级:其他著名经济城市、重要交通枢纽城市—人口大于50 万、重点旅游城市:承
德、保定、丹东、开封、安阳、泰安、日照、蚌埠、黄山、泰州、莆田、南平、九江、宜昌、
襄樊、岳阳、肇庆、乐山、绵阳、丽江、延安、咸阳、宝鸡(23 个)
以上城市共有108 个,其他城市均为第六级。

全国各城市排名评定和等级划分

全国各城市排名评定和等级划分

中国目前被普遍公认的一线城市是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简称北上广深。这几个城市在金融、商贸、服务、科技、对人才的吸引力等方面都高居中国大陆前四,也是中国社科院与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会发布的大陆地区城市综合实力排行前四强。其影响力和辐射力引领整个中国大陆的发展。另一说法指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即四大直辖市。当然这种划分方式仅仅考虑了城市的行政级别,不科学。
全国各城市排名评定和等级划分
排名评定和等级划分依据:1、政治地位,2、经济实力,3、城市规模,4、区域辐射力。
一线城市大约5个,二线城市大约15个,三线城市大约20个,四线城市大约110个,共计大约150个。
【一线城市】:5个
一线强(2个):北京、上海(直辖市,一个政治文化中心,一个经济中心,无争议);
二线弱(4个):济南、哈尔滨、长春(剩下的三个作为省会的副省级城市);厦门(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城市,规模小所以只能是二线弱);
【三线城市】:21个,以上共计40个
三线强(8个):长沙、郑州、福州(经济发展较好的省会城市,此处起,以下皆为地级市);乌鲁木齐、昆明(省会,国家重点发展的边疆国际化城市);兰州(省会,西北重工业城市、兰州军区);苏州、无锡(最发达的两个非省会地级市);
【中国五大国家中心城市】
北京、天津、上海、广州、重庆。
【副省级城市】
副省级城市目前有十五个:武汉、成都、西安、哈尔滨、长春、沈阳、大连、济
南、青岛、南京、杭州、宁波、厦门、广州、深圳。重庆曾经是计划单列市,1997年成为中国第四个直辖市。其中大连、青岛、宁波、厦门、深圳是计划单列市。
一线弱(2个):广州、深圳(南粤双雄,副省级城市,广州为中国第一经济大省省会,深圳为经济特区、计划单列市,实力旗鼓相当,公认一线);

中国城市线级划分标准

中国城市线级划分标准

中国城市线级划分标准
中国城市等级划分标准:主要体现在城市发展水平、综合经济实力、辐射带动能力、对人才吸引力、信息交流能力、国际竞争能力、科技创新能力、交通通达能力等各层面。

按城市人口规模划分;
超大城市:城市人口1000万以上;
特大城市:城市人口500至1000万;
大城市:城市人口100至500万,其中300万以上500万以下的城市为Ⅰ型大城市,100万以上300万以下的城市为Ⅱ型大城市;
中等城市:城市人口50至100万;
小城市:城市人口50万以下,其中20万以上50万以下的城市为Ⅰ型小城市,20万以下的城市为Ⅱ型小城市。

2. 绝对量化指标
市辖区常驻人口、市辖区常驻人口净流入;
市辖区GDP、人均GDP;
市辖区建成区面积、辖区面积;
星巴克、肯德基店面数量;
火车站、机场客货运量;
人类发展指数;
地方财政收入;
500强企业、民营500强企业数量;
3. 相对量化指标
市辖区万人公交车拥有量;
各级医院数量;
城市绿化覆盖率;
公办大学数量、在校大学生人数;
辖区内国家3A~5A级旅游景区数量。

4. 非量化指标
行政级别(区域辐射力和政治地位);
最高建筑物高度(城市建设水平);
辖区内铁路、高速公路、航线数量(交通地位);大型企业或矿产资源(产业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城市等级划分标准是根据城市的人口、行政级别和职能、经济发展水平、消费水平、城市规模等多个因素进行划分的。

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中国的城市可以被划分为不同的等级。

1.按人口规模:
一线城市:通常指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等大城市,具有较高的经济活力和影响力。

新一线城市:这是近年来的一个新概念,包括一些快速发展的二线城市,如成都、杭州、重庆、武汉等。

二线城市:在省域范围内有较大影响的城市,如部分省会城市或区域中心城市的地级市。

三线城市:一般是指较小的地级市或者经济发展水平稍低的地区。

2.按照行政级别和职能:
直辖市:与省级行政区平级,由中央政府直接管理的城市,如北京、天津、上海和重庆。

地级市:由省级政府直接管辖,通常下设区县,是省份内的次一级行政区划。

县级市:属于地级市下属的县级行政区,由地级市政府管理。

3.按照经济发达程度和社会消费水平:
高消费水平城市:主要指的是那些经济发达、居民收入高、消费能力强的城市。

中等消费水平城市:相对于高消费水平城市来说,经济发展略逊一筹,但仍有相当的社会购买力。

低消费水平城市:经济相对落后,社会消费能力较低的城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