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2.1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
人民版必修三 (5)

2.1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姓名班级【课标要求】概述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认识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体会古代中国人民的勤劳智慧,感受先民创造精神的价值。
【知识梳理】一、造纸术的发明、改进及其影响(1)发明:考古表明,可能在早期。
在西汉,帛、竹、木、纸四种文书用品并存。
(2)改进:东汉的改进了造纸术,造成了“蔡侯纸”(书写、携带都方便,但是价格昂贵,不适合广泛使用)。
(3)影响:在古代“四大发明”中,纸的发明影响最为久远,对和的积极作用也最为显著。
纸在社会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使得信息的,都有了革命性的进步。
二、指南针的发明与应用(1)发明:①战国时期出现,②末期应用于航海,出现了指南鱼和指南龟。
(2)意义:方向测定,对于和有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对于航海事业的发展意义特别重大。
指南针的发明和应用为明代航海家远航东非等地提供了条件;为发现美洲的航行和麦哲伦的环球航行,提供了技术保证。
三、火药的发明和使用(1)发明:①,具备制作火药原料的知识(硫磺、硝石)②,硫磺和硝石被列为重要药材③东晋,葛洪《》已经提到“火药”。
(2)使用:①开始使用火药箭。
②时除了火药箭外,还发明了火炮、火球、火蒺藜;《武经总要》记录了当时三种火药配方。
③明朝时创造了早期的自动爆炸的,这些都是世界最先进的。
(3)意义:①火药传入欧洲,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帮助资产阶级攻占城堡,打败骑士阶层。
火器的进步还促进了欧洲采矿业和金属制造业的发展。
四、印刷术的进步及其影响(1)进步历程:①公元868年,雕版印刷的是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有明确刊印日期的印刷品。
②北宋,平民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③元代王祯成功创制,又发明了。
④明代中期,活字得到较多的应用。
(2)影响:提高了印制效率,推进了文化的传播。
印刷术传到欧洲后,为欧洲走出黑暗的以及的出现准备了条件。
【课堂探究】1、中国古代科技高度发达的原因是什么?2、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及近代科技落后的原因科技特点:落后原因:(可再找角度进行分析)政治:思想文化:对外关系:【课堂检测】1、我国古代用纸书写和绘图应不晚于()A、唐朝B、三国C、东汉D、西汉2、纸的发明最早在西汉,东汉又进行了改进的是()A、蔡伦B、僧一行C、玄奘D、郑和3、关于造纸术发明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纸的国家B.西汉前期就已出现用于书写和绘画的纸C.东汉蔡伦发明了造纸术D.造纸术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贡献4、在西汉时期并存的文书用品是( )①帛②竹③木④纸A.①②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5、西汉太中大夫东方朔撰文上书汉武帝,所有竹简需两人抬进宫,以后改变携书不方便现象首先得益于发明了()A、造纸术B、雕版印刷C、制墨技术D、活字印刷6、在古代中国“四大发明”中,影响最为久远、对文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积极作用也最为显著的发明是( )A.造纸术B.指南针C.印刷术D.火药8、司南最早出现于 ( ) A.魏晋 B.战国 C.唐朝 D.北宋9、四大发明中,技术雏形形成最早的一项是()A、指南针B、活字印刷术C、火药D、造纸术10、下列著作中记载了用磁石摩擦钢针制作指南针技术的是( )A.《韩非子》B.《武经总要》C.《梦溪笔谈》D.《萍州可谈》。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3 专题2-1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

6.学生限时记忆,教师检查。
过渡语:中国古代的科技推动了世界文明的发展,接下来看看我们的“火眼金睛”。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基本掌握本课的知识脉络。小组直接互相展示和交流,也能促进学生学习知识的主动性,进一步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本课采用地图的方式目的在于强化对关键史实的理解记忆,并且让学生对史实有时空的认识。
【探究历史】
教学内容
策略方法、问题及活动设计
设计意图
史料研读、感悟体验
1.四大发明的影响
教学策略:精读史料——找寻关键词、关键语句,理解材料的出处和可靠性,理解材料所要表达的观点。研究精读史料之间的关系。(学生研读教材,分小组讨论、展示。在每个小组展示之后,教师给予一定的评价与点拨。)
探究一:四大发明的影响
亮出学习目标,师生共同解读,明确学习的重难点。
检查、巩固学习成果,温故知新。
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任务,让学习有的放矢。
【感知历史】
教学内容
策略方法、问题及活动设计
设计意图
自主学习
一、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表现:四大发明为代表(一)造纸术:1.书写材料的演变:
①秦汉时期:竹木简牍和丝织品②西汉;可能发明书写用纸:
③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发明新的书写材料——蔡侯纸
④魏晋南北朝时期:纸的质量和产量提高,纸取代简牍成为主要的书写材料2.意义:
①地位:在古代四大发明中,纸的发明影响最为久远,对文明和社会进步的积极作用也最为显著②作用:有利于信息的记录、储存、传播和继承。
(二)指南针和方向测定技术
1.方向测定技术的进步: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2.1《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课件(共26张PPT)

兵器大观
北 宋 火 药 箭
南宋 ·突火枪
宋代“西川唐家” 献给朝廷的毒火球
杀伤燃烧弹:万人敌
明朝水底龙王炮模型
第一颗定时爆炸水雷 --水底龙王炮
虎蹲炮
单兵手榴弹:震天雷
使用三眼铳的明军士兵
多管火箭炮 :一窝蜂 大规模使用一窝蜂的明军防御阵地
明· 架火战车
当堂训练 材料一:
司南
材料二: 宋初,最艰巨的雕版工程是太祖开宝四年(971)于成都开始 版印全部《大藏经》,计1076部,5048卷,历时12年才雕印成 功,雕版有13万块。
A.造纸技术
B.雕版印刷
C.制墨技术 D.活字印刷 3、四位学生在作研究性学习时,以中国古代四大发 明对西方历史影响为题,各命制了一个小题,你觉得 最适宜的是 ①大汉文明的传承---纸改变了西欧的文化进程 ②西方海外殖民的助跑器---指南针 ③荡平欧洲封建城堡的致命锐器---火药 ④印刷术与古希腊的智者运动 A①②③ B ①②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
D
小结
时间
西汉 北宋 唐宋 北宋
本节课你收获了什么?
成就 世 界 地 位 造纸术 使得信息的记录、传播和继承都有了 革命性的进步,促进了文化的传播。 活字印 刷术 火药
14世纪外传,对人类文化的传播产 生了巨大影响。 在12、13世纪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在西方社会产生巨大的震动。
指南针 12、13世纪传入欧洲,在地理大发现 中起了重要作用。
2、经济:封建社会后期,封建小农经济限制了对生产力 发展的需要,使科技的发展缺乏足够的动力;
3、文化: 重政轻技,重政治人伦、轻自然科学的文化 传统使科技发展缺乏精神动力。 4、思想:明清时期的教育专制尤其是八股取士,使中 国古代科技发展缺乏必要的人才;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2.1《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课件(共26张PPT)

问题3:《炼丹引爆图》说明了火 药的发明与什么有关系?火药的发 明有何影响?
火药的发明,与古人炼丹制药的长 期实践有关。
影响:
炼丹引爆图
(1)改变人类作战的方式:冷兵器时代进入热兵器时代
材(料2):对没欧有洲中资国产发阶明级的革火命药的,影欧响洲:人推还动得了流欧淌洲更火多药的武鲜器血 才的发能展攻,破中成世为纪资的产封阶建级城战堡胜。封火建药势和力火的器重的要使武用器,。一方面 (有利3)于促欧进洲了资欧产洲阶采级矿战业胜和封金建属贵制族造,业另的一发方展面。促进了欧洲 采矿业和金属制造业的发展。
明朝未及,我只有过好每一个今天,唯一的今天。
昨日的明天是今天。明天的昨日是今天。为什么要计较于过去呢(先别急着纠正我的错误,你确实可以在评判过去中学到许多)。但是我发现有的人过分地瞻前顾后了。为 何不想想“现在”呢?为何不及时行乐呢?如果你的回答是“不”,那么是时候该重新考虑一下了。成功的最大障碍是惧怕失败。这些句子都教育我们:不要惧怕失败。如 果你失败了他不会坐下来说:“靠,我真失败,我放弃。”并且不是一个婴儿会如此做,他们都会反反复复,一次一次地尝试。如果一条路走不通,那就走走其他途径,不 断尝试。惧怕失败仅仅是社会导致的一种品质,没有人生来害怕失败,记住这一点。宁愿做事而犯错,也不要为了不犯错而什么都不做。不一定要等到时机完全成熟才动手。 开头也许艰难,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你会渐渐熟悉你的事业。世上往往没有完美的时机,所以当你觉得做某事还不是时候,先做起来再说吧。喜欢追梦的人,切记不要被 梦想主宰;善于谋划的人,切记空想达不到目标;拥有实干精神的人,切记选对方向比努力做事重要。太阳不会因为你的失意,明天不再升起;月亮不会因为你的抱怨,今 晚不再降落。蒙住自己的眼睛,不等于世界就漆黑一团;蒙住别人的眼睛,不等于光明就属于自己!鱼搅不浑大海,雾压不倒高山,雷声叫不倒山岗,扇子驱不散大雾。鹿 的脖子再长,总高不过它的脑袋。人的脚指头再长,也长不过他的脚板。人的行动再快也快不过思想!以前认为水不可能倒流,那是还没有找到发明抽水机的方法;现在认 为太阳不可能从西边出来,这是还没住到太阳从西边出来的星球上。这个世界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不是井里没有水,而是挖的不够深;不是成功来的慢,而是放 弃速度快。得到一件东西需要智慧,放弃一样东西则需要勇气!终而复始,日月是也。死而复生,四时是也。奇正相生,循环无端,涨跌相生,循环无端,涨跌相生,循环 无穷。机遇孕育着挑战,挑战中孕育着机遇,这是千古验证了的定律!种子放在水泥地板上会被晒死,种子放在水里会被淹死,种子放到肥沃的土壤里就生根发芽结果。选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2.1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共50张PPT)

2.火药的应用 (1)唐末至宋初的战争中,已经开始使用火药箭、火炮。 (2)北宋时除了火药箭外,还发明了火炮、火球、火蒺藜; 《武经总要》记录了当时三种火药配方。 (3)明朝时创造了早期的自动爆炸的地雷、水雷和定时炸弹, 这些火药武器在当时都是世界上最先进的。
在中国古代火药并非只是用来做爆竹敬神!
古代科技发展的原因?
提示:可以从政治、经济、文化传统、思想、对外和民族 交流、科学家个人角度去分析。
1.源泉:我国古代人民积累的丰富的知识经验,成为了古代科技 发展的源泉。 2.政治:中央集权制度为科技稳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3.经济:中国古代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科技的进步提供了经济 基础。 4.政策:政府出于巩固统治的需要对科技也给予一定的关注。 5.教育: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为科技的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 6.对外交往: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发展也使中国古代科技能吸收 其他国家地区人民的智慧,得以进一步发展。 7.中国古代科学家的探索精神是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重要因素。
指南针的发明和应用为明代航海家郑和远航东非等地提 供了条件;为哥伦布发现美洲的航行和麦哲伦的环球航行, 提供了技术保障。
炼丹家的贡献
中国古代炼丹家炼丹的目的 甚多,但用硝石、硫黄等药料炼 制长生药则是其主要目的之一。
在利用燃烧方式制造丹丸时 ,可能由于偶然不慎将硫黄与硝 石同时掉到炭火上,引发了产生 火焰甚至爆炸声响。炼丹家们从 实际的经验或有意的实验中了解 到,将适量的硫黄与硝石混合再 加上木炭会着火甚至爆炸。由此 ,发明了火药。东晋葛洪的《抱 朴子·仙药》中已经提到“火药 ”。
科学史上把这个问题称为“李约瑟难题”
对此有各种解释:
1.经济: 到了封建社会后期,封建小农经济,限制了对生产 力发展的需要,使科技的发展缺乏足够的动力;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2.1《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课件(共23张PPT)

火
药
印刷术
开辟航路促一体——指南针
战国“司南”
北宋“指南鱼”
南宋“指南龟”
清代罗盘
今天的指南针
应用:
经济生活、军事、航海
采矿 郑子取玉,必载司南,为其不惑也。 ——[战国]鬼谷子
阿房宫……以磁石为门,怀刃者止之。
警卫
——《三辅黄图》
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观指南针。航海 ——[北宋]朱彧 《萍洲可谈》
(1)尊重自然,重视完善人和自然的关系 (2)重视总结实践经验,轻视理论概括和抽象
(3)强调实用技术,忽视科学理论的研究,制约 了近代科学的产生
说一说
话题:为什么中国古代科技长期发达并领先于世界?
1、源泉:我国古代人民积累的丰富的知识经验,成为了古代 科技发展的源泉。 2、政治:国家长期统一,社会稳定,较早确立封建中央集权 制度为科技稳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3、经济:生产力的持续发展,这为科技的进步提供了经济基础 4、对外:清朝以前,长期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使中国古代科技 能吸收其他国家地区人民的智慧,得以进一步发展。 5、教育:教育的发展,为科技的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 6、政策:政府出于巩固统治的需要对科技也给予一定的关注。 7、精神:中国古代科学家探索精神是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重要 因素。
三、全面认识四大发明 (1)角度一:西方人眼中的四大发明
欧洲文艺复兴初期四种伟大发明的传入,对现代世界的形成,曾 起重要的作用。造纸术和印刷术,替宗教改革开了先路,并使推广 民众教育成为可能。火药的发明,消除了封建制度,创立了国民军 制。指南针的发明导致发现美洲,因而使全世界,而不再是欧洲成 为历史的舞台。 --卡特《中国印刷术的发明和它的西传》 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 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 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说来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 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马克思 西方人对四大发明是如何评价? ①造纸术书写材料的一次革命,促进世界文明和文化的发展; ②火药的使用,摧毁了欧洲封建堡垒; ③指南针的使用,迎来了新航路开辟的时代; ④印刷术促进了文化的传播,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 推动世界文明的进程,在欧洲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中起 促进作用。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二1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

“在上古和中古时代,中国科学技术一保持一个 让西方望尘莫及的发展水平,中国科学发现和发 明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而中国古代文明 却没有能够在亚洲产生出与此相应的近代科学, 其阻碍因素又是什么?” ——《中国科学技术史》李约瑟
逝去的辉煌
必修三·专题二· 一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 /古代科技的“困惑”
世界意识拓展
香港发行的“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特别邮票
必修三·专题二· 一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
开篇:回首千年辉煌——构建知识网络
项目
造 纸东汉:“蔡侯纸” 战国:司南 北宋:指南鱼 南宋: 指南龟
外传
向东:朝鲜、日本
向西:西亚、欧洲
影响
使信息的记录、传播 和继承都有了革命性 的进步。
世界意识拓展
必修三·专题二· 一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
第二篇:感悟先民智慧——案例探究
以造纸术为案例
“中国纸卷轴”
点 燃 激 情
点燃奥运圣火
传 递 梦 想
书 写 历 史
传 递 文 明
必修三·专题二· 一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 / 纸——文明的载体
情境一:
造纸术的起源
敦煌发现的西汉麻纸书信
蔡伦
材料一:18世纪,……中国的这一系列成就,同医学和药 物学及其应用一样,主要是积累的经验发现,而不是系统 的或持久的科学探索的结果……(上等人)是一切体力劳 重视整理与经验总结,缺 动为低级,甚至蔑视实验工作,……然而,正是理论、构 乏实验研究,缺乏对自然 思、实验和实践的结合,产生了现代西方科学和技术成 规律的探索。 就。 ——罗兹墨菲《亚洲史》
东汉人
造纸术是不是蔡伦的发明?
以造纸术为案例
必修三·专题二· 一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 / 纸——文明的载体
人民版高中必修第三册历史专题二-第1课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 [课件](共35张PPT)
](https://img.taocdn.com/s3/m/4d5e192ff01dc281e43af003.png)
◆战国人石申用赤道坐标记录800多颗恒星的位置。 ◆ 世界上最早的星表:《石氏星表》(地位)
3、天文观测仪器:浑仪、简仪等
浑仪
简仪:郭守敬(元) 上古时称璿玑玉衡,简称玑衡。浑仪是中国古代用 于测量天体球面坐标的观测仪器。它是由一重重的同 心圆环构成,整体看起来就像一个圆球。有资料表明 ,在公元前4世纪中叶,中国就已经使用浑仪观测天象
我国现存的最早最完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整最系统的一部农书
元朝 王祯
详细包含了农业各
《农书》 方面的知识
达到了传统农业科学
明朝 徐光启 《农政全书》 的顶峰
(五)、医药学
时间 作者
战国问世 西汉 西汉编定 编定
成就 《黄帝内经》
火球和火蒺藜也都 是火药包。火蒺藜的 包中除了火药以外, 还装着“铁蒺藜”。 铁蒺藜上面有尖刺, 象菱角形。用火点着 药线抛出去,不但会 燃烧,里面的铁蒺藜 还会把敌人打死打伤。
火箭模型
前端缚火药筒,利用 火药向后喷发产生的反作 用力把箭发射出去。这是 世界上最早的喷射火器。
明代架火战车
这是一种独轮车装载 火箭的战车,前有锦帘, 需要时可放下挡铅弹,车 两侧设置六筒火箭,计 160支、火铳2支、长枪2 支,此车由两人操作。
——(英国)弗朗西斯·培根
三、四大发明的影响 ➢有利文化普及
1、造纸术、印刷术:➢有利欧洲资义思想文化 发展(文艺复兴)
2、指南针:➢推动航海、外贸发展 ➢推动地理大发现
3、火药:➢推动人类进入热兵器时代
➢为欧洲资级战胜封建骑士阶层创 造条件 4、推动欧洲向近代社会转型,推动人类文明
鲁迅曾说:“外国用火药造子弹御敌, 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 中国却用它看风水……”他在《随感录》中 还写道:“火药除了做鞭炮,罗盘除了看风 水,还有什么用处么?” 四大发明对中国、对世界的影响为何如此不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序号42必修三专题二第1课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
班级姓名组号
编制:高一历史备课组操慧老师使用班级:高一(1、2、9、10、11) 2016、4、1 【学科指导意见】概述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认识中国的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体会古代中国人民的勤劳智慧,感受先民创造精神价值。
【自主学习】结合课本,落实学案中的基本知识点:
一、纸的发明
1.秦汉时期主要的书写材料:(1) 时期,以竹木简牍和丝织品作为主要书写材料。
(2)考古工作者在汉代遗址和墓葬中发现纸的残片,可能早期已经发明书写用纸。
(3)
东汉于105年造成新的书写材料——“蔡侯纸”。
2.传播:公元世纪,传
入,之后传往
3.造纸术发明的影响:(1):
(2)
二、指南针和方向测定技术
1.指南针的发明:大约出现在时期,最初叫“”,《韩非子》中提到过这
种仪器。
2.两宋时期指南针的发展:(1)北宋《》中提到指南鱼。
(2)北宋在
《梦溪笔谈》中记载制作指南针的技术。
(3)南宋《》中介绍木刻指南鱼和指
南龟。
3.指南针的外传:世纪末至世纪初,由海路传入,然后再传
入。
4.指南针的影响:(1)中
国: .
(2)世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火药的发明和使用
1.火药的发明:(1)商周时期,广泛使用木炭。
(2)春秋战国时期,具有硫磺和硝石的知
识。
(3)汉代《神农本草经》中对炭、硫、硝三种物质性能的认识,为火药的发明准备了条
件。
(4)东晋的《》中已经提到“火药”。
2.火药的使用:(1) 末至初的战争中,已开始使用火药箭,随后又出现火炮。
(2)宋代:①唐福把制作的火箭、火球和火蒺藜献给朝廷。
②石普为宋真宗表演他制作
的火球、火箭。
③《》介绍多种火药武器,并记录当时3种火药配方。
(3)明代:创造了早期自动爆炸的地雷、水雷和定时炸弹。
3.传播:在世纪,火药首先传入阿拉伯国家,然后传到和世界各地。
4.影响:
四、印刷术的进步:1.雕版印刷术:唐代的《》是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有明确刊印日期的印刷品。
2.活字印刷术:(1)发明:(北)宋代创造活字印刷技术。
(泥活字)
(2)应用:①元代王祯创制活字,又发明转轮排字盘;②明代中期,活
字得到较多应用;
③使用铜活字印制的最大的一部书是清代编订的《古今图书集成》。
3.中国活字印刷术的外传和影响:
(1)外传:中国印刷术经由传到西方。
14世纪末,欧洲出现木雕印刷品,年
德国出现金属活字
(2)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合作与探究】
1. 根据《自然科学大事年表》的统计,从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1000年,中国在世界重大科技成就中所占的比例约计达50%~71%,公元1000年后的宋元时期的几项重大发明对促进世界文明的发展与进步又作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
但15世纪以后,欧洲诞生了现代科学,中国的文明却没能够在亚洲产生与欧洲相似的现代科学。
请回答:(1)中国古代科技为什么能长期领先于世界?
(2)宋元时期对世界文明的进步产生重大影响的发明是什么?
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马克思在《机器、自然力和科学应用》中说:“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
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了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了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强大的杠杆。
”
材料二鲁迅在《电的利弊》中说:“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鸦片医病,中国却拿来当饭吃。
”
请回答:(1)应如何理解材料一的内容?
(2)材料二中鲁迅揭露了当时中国社会的什么问题?
(3)指南针在近代西欧和中国的不同用途说明了什么?
(
【巩固练习】 1.马克思说:“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
”这句话反映出 A. 中国古代发明孕育了西方近代文明 B. 资产阶级将利用这些发明进行侵略扩张
C. 在特定的条件下,科技发明对历史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D. 三项伟大发明蕴涵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
2. 四大发明中,推动了地理大发现时代到来的是 A. 火药 B. 指南针 C. 造纸术 D. 印刷术
3. 西欧有一句名谚:“中国人的头,阿拉伯人的口,法兰西人的手。
”结合对古代科技史的理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中国人的勤劳智慧创造了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 B. 古代
欧洲科技成就比中国的科技成就更高
C. 欧洲吸收和借鉴中国科技成就,形成近代科学
D. 阿拉伯人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起到了桥梁作用
4.火药之所以在两宋时广泛使用,主要是因为
A. 两宋时火药武器的使用技术相当成熟
B. 出现了较为先进的管形武器
C. 火药武器的制造技术相当成熟
D. 民族政权并立的严峻形势
5. 宋代史书记载:“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
”对此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A. 宋代的航海完全依靠指南针来辨别方向
B. 我国劳动人民最早知道了磁针指南的作用
C. 指南针在宋代用于航海事业,但只起辅助作用 D.指南针是我国古代水手最早发明的
6. 在中国的四大发明中,中国老百姓在哪项发明改进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A. 造纸术
B. 印刷术
C. 火药
D. 指南针
7. 我国古代用纸书写和绘图应不晚于 A. 唐朝 B. 三国 C. 东汉 D. 西汉
8. 指南针应用于航海最早在 A. 唐代 B. 北宋 C. 南宋 D. 元代
9. 下列著作中记载了用磁石摩擦钢针制作指南针技术的是
A. 《韩非子》
B. 《武经总要》
C. 《梦溪笔谈》
D. 《事林广记》
10. 制作火药的原料为人们所熟知出现在哪一时期
A. 商周时期
B. 春秋战国时期
C. 西汉时期
D. 唐代
11. 火药武器地雷最早出现在哪个朝代 A. 唐 B. 宋 C. 元 D. 明
12. 迄今所知世界最早的有明确刊印日期记录的印刷品是
A. 《金刚经》
B. 《华严经》
C. 《诗经》
D. 《圣经》
13.元代发明的一种印刷工具,它的发明使印刷速度大为提高,它的发明者是
A. 毕升
B. 王祯
C. 蔡伦
D. 唐福
14. 在古代中国“四大发明”中,影响最为久远,对文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积极作用最为显著的发明是
A. 造纸术
B. 指南针
C. 印刷术
D. 火药
15. 天水放马滩西汉墓出土的纸质地图反映的历史信息是
A. “蔡侯纸”是世界上最早的纸
B. 西汉早期就已经发明了可以用于绘写的纸
C. 纸最早是用于绘制地图的
D. 纸最早是在我国的边疆地区发明的
16. 我国古代科技成就中,对密切世界各地的联系影响最大的是
A. 指南针
B. 造纸术
C. 印刷术
D. 火药
17.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被应用于各个领域,其中对人类社会的最重大影响是
A. 用于古代战争
B. 用于观测风水
C. 用于日常生活
D. 用于航海事业
18. 为欧洲走出黑暗的中世纪以及文艺复兴运动出现准备条件的中国发明是
A. 造纸术
B. 指南针
C. 火药
D. 印刷术
19. 四大发明中,从起源到完成,历经时间最长的一项是A. 造纸术 B. 火药 C. 指南针
D. 印刷术
20. 以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和火药四大发明为标志,中国曾经是
A. 古代科学技术走在世界前列的国家
B. 奴隶社会人类文明的佼佼者
C. 封建时代人类文明的佼佼者
D. 近代人类文明的佼佼者
【合作与探究】
答案1
.(1)①中国最早建立封建制度,是当时社会制度最先进的国家;②统一是历史的主流,社会相对稳定;③国内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各民族互相学习,共同创造了古代文化,也能不断吸取外来先进文化以提高自己;④中国农业、手工业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推动了科技发展;⑤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和创造;⑥中国古代文明的连续性。
(2)活字印刷术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和发展,成为新教的工具;指南针传到欧洲后为欧洲航海家发现美洲和实现环球航行提供了重要条件,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殖民地;火药传入欧洲“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
这三大发明预告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到来。
【答案】 2.(1)马克思指出了中国三大发明传到欧洲后,在欧洲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中起了促进作用。
(2)旧中国的愚昧落后,中国古代先进科学技术未能充分发挥其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
(3)科技能否产生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取决于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