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探寻新航路教案

合集下载

第15课探寻新航路(教案+讲课稿)

第15课探寻新航路(教案+讲课稿)

第15课探寻新航路(教案+讲课稿)九上第十五课探寻新航路教案教参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了解探寻新航路的原因;知道哥伦布“发现”美洲,麦哲伦船队全球航行等基本史实;初步理解新航路开辟的世界意义。

过程与方法: 识读地图《新航路的开辟》;归纳完成有关新航路开辟情况的表格;补充与哥伦布、麦哲伦和新航路开辟意义相关的图文资料,通过研读、分析比较、问题探究等方式来加深理解,提升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和学习欧洲探险家们勇于进取的开拓精神。

教参重难点:哥伦布“发现”美洲、麦哲伦船队全球航行是本课的重点内容如何理解新航路开辟的世界意义,对初中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

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新航路开辟的背景、过程和影响等历史知识。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材料,识读地图,分析新航路开辟的背景和意义,并归纳新航路开辟的基本情况,学会获取有效信息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新航路的开辟,感受欧洲航海家们勇于进取的开拓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新航路开辟的过程。

难点: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及影响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多媒体教学法、探究法、小组合作讨论法、史料分析法。

四、新课讲授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出示15 世纪欧洲人绘制的世界地图和16 世纪欧洲人绘制的世界地图,思考这两幅图片有何不同,哪一历史事件使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发生了如此重大的变化。

由此导入新课。

(一)寻路——原因和条件1、出示新航路含义并进行讲解2、出示材料阅读课本,分析新航路开辟原因和条件。

(二)探路——开辟过程1、阅读课本,对于开辟过程简要归纳。

学生扮演航海家讲述经过。

2、出示材料,感受欧洲航海家们勇于进取的开拓精神。

(三)思路——世界意义1、观看视频,思考你认为新航路是一条怎样的路?小组讨论,给出理由。

明确意义。

明确新航路,是殖民掠夺之路,是一条世界市场联系之路,更是一条人类文明交流之路。

正是因为探寻新航路,欧亚非美联系才会越来越密切,真是因为探寻新航路,整个世界才能连成一个整体!五、小结和作业教师小结:现如今的中国,正在积极打造“一带一路”,与新航路开辟不同的是,我们的“一带一路”追求的是百花齐放的大利,不是一枝独秀的小利。

(部编)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15课 探寻新航路》 公开课教案_5

(部编)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15课 探寻新航路》 公开课教案_5

第15课探寻新航路(教案)一、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并归纳开辟新航路的动机及前提条件了解哥伦布的运航经过及其发现和麦哲伦首次环球航行探险的经历。

归纳并阐明新航路开辟对世界产生的影响,逐步培养正确认识和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第一个找到通往东方新航线和环球航行灯中的事件的评价,提高学生用科学的观点客观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比较郑和下西洋与欧洲探险家的远航,分析两者的异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新航路开辟的历史,使学生认识到新航路的开辟是人类对大自然的伟大斗争,新航路的成功,促进了各国的交流推动了历史发展的进程,改变了世界形势,了解欧洲航海家的探险历程,认识开辟新就路需要必要的知识,技术条件,更需要勇气、决心及团结合作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新航路开辟的经过和影响教学难点:新航路开辟的影响重难点突破:新航路开辟的经过也就是路线,运用图史结合的方法讲解;对于影响则用材料教学法解决。

三、教学方法提问探究法材料归纳法、讲述法,讲解法,适时启发引导,层层递进,鼓励学生展开讨论,从面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分散性思维的能力。

引入相关的地理学科知识作为补偿,通过教师创始的历史情境、小组合作设计航线路线图及远航准备,在感知历史的同时提高创造能力。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5世纪世界航海史上有两大壮举,是中国明朝时郑和下西洋。

明朝前期为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从1405——1433年,明成祖命郑和率领庞大的船队七下西洋,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成为人类航海史上的壮举。

二是欧洲新航路的开辟。

15世纪末,欧洲国家也进行了大规模的远洋航行。

那么,此时欧洲人为什么要进行大规模远航?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探寻新航路的热潮(新航路开辟的原因)1、师生共同探讨探寻新航路的原因结合教材和所学知识讨论新航路开辟的原因?2、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评价原因——必要性(1)经济根源:15世纪前后,西欧的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出现(根本原因)。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探寻新航路》教案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探寻新航路》教案

第15课探寻新航路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知道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条件和意义。

2.了解迪亚士、达.伽马、哥伦布和麦哲伦船队的航海路线和成。

3.理解新航路开辟对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所起的推动作用。

过程与方法依据教材内容动绘制几位航海家的简要航海路线示意图,并通过列表对几位航计家从时间、国别、路线、主要成就等方面做归纳比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由指南针在航海中所起的作用认识到中国古代科技文明在推动世界历史发展中的重大作用,激发学生奋发图强、再铸辉煌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新航路开辟的经过和影响。

难点新航路开辟的路线和影响。

教学设计一、谈话导入1.师:我们都知道,地球是圆的。

可是在古代人们并不这样认为,他们通常认为地球是什么形状的?生:是方形的。

2.师:什么时候人们发现了地球是圆的,他们又是通过什么进行了证明?这一发现对世界产生了什么影响呢?今天就让我们去了解新航路的开辟。

二、教授新课(一)探寻新航路的热潮1.师:请大家先自学课文第一部分,想一想人们为什么要探寻新航路?什么又为探寻新航路提供了条件?学生自读课文,梳理问题。

2.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15 世纪欧洲掀起搜寻新航路热潮的原因,谁来根据课本说说?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梳理、补充讲解:历史原因:(1)经济根源:随着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的发展,欧洲市场需求逐渐扩大,商品经济日趋发达,欧洲人渴求开拓新的贸易市场。

(2)社会根源:东方的商品受到欢迎,马可.波罗对东方的描述,更激起欧洲人对东方的无限想象和向往。

(3)商业危机:15世纪中叶,奥斯曼土耳其控制了东西方之间的商路,要求商人缴纳高额关税,使得从东方运往欧洲的商品更昂贵,欧洲人想要寻找通往东方的新航线。

客观条件:(1)地理知识的进步:随着欧洲地理学的发展,逐渐相信地球是圆的,从欧洲向西航行可以到达东方。

(2)航海技术的进步:13世纪,欧洲水手已经掌握了罗盘导航技术。

(3)造船技术的进步:欧洲的造船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15课《探寻新航路》教案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15课《探寻新航路》教案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15课《探寻新航路》教案一、教学目标1.掌握关于欧洲人探寻新航路的历史事件和背景。

2.学习欧洲人探寻新航路的原因和意义。

3.了解欧洲人探寻新航路的过程和结果。

4.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跨学科认知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掌握欧洲人探寻新航路的原因和意义。

2.理解欧洲人探寻新航路的过程和结果。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2.图表法3.案例分析法4.小组合作探究法四、教学步骤Step 1:课前导入(5分钟)在课前导入环节,可以利用与探寻新航路有关的图片、地图、视频等素材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让学生了解探寻新航路的基本概念和历史背景。

教师可以通过以下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1.什么是探寻新航路?2.为什么需要探寻新航路?3.探寻新航路对人类社会有什么影响?Step 2:学习新知(35分钟)本环节主要让学生学习欧洲人探寻新航路的原因、意义、过程和结果。

在课前教师可以将课件、图表、地图等相关素材发到学生的学习平台上,以方便学生课堂学习和课后复习。

学生可以利用板书笔记或ppt笔记的方式,把学习到的内容进行记录。

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讲解:Step 2.1: 关于欧洲人探寻新航路的历史事件和背景。

教师可以结合图片、视频等素材,让学生了解欧洲人探寻新航路的历史背景和事件。

教师要求学生注意欧洲人的文化和经济因素对探寻新航路的影响。

Step 2.2:关于欧洲人探寻新航路的原因和意义。

教师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探究欧洲人探寻新航路的原因和意义,学生可以结合课堂讲解和搜索资料等方式进行探究。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探究以下问题:1.欧洲人探寻新航路的原因是什么?2.探寻新航路的意义在哪里?3.欧洲人探寻新航路的经济成因是什么?4.如何理解欧洲人探寻新航路的文化影响?Step 2.3:关于欧洲人探寻新航路的过程和结果。

教师可以通过图表等方式,让学生了解欧洲人探寻新航路的过程和结果。

教师也可以结合指定的案例让学生进行分析。

最新人教版九上历史-第15课 探寻新航路【教案】

最新人教版九上历史-第15课  探寻新航路【教案】

第15课《探寻新航路》教案一、新课标标准通过哥伦布、麦哲伦等航海家的探险活动,认识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影响,理解世界逐渐形成一个整体。

二、内容分析1500年以前,欧洲人普遍认为整个世界只有欧、亚、非三个大洲,且大洲之间基本没有交流。

而恰恰是因为迪亚士、达·伽马、哥伦布、麦哲伦等探险家们的出现,才使世界原有的这种状态被打破。

哥伦布的伟大功绩是“发现”了美洲,美洲的“发现”不仅开阔了人们的眼界,而且也开拓了人类活动的范围。

而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是另一个空前的壮举。

在新航路开辟之前,地圆说流行,而真正通过探险证实可以环绕世界航行的是麦哲伦船队,所以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意义重大。

新航路开辟后,欧洲与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起直接地商业联系,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从而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三、教学目标史料实证、历史解释:了解探寻新航路的原因,初步理解新航路开辟的世界意义。

史料实证、唯物史观:知道哥伦布发现“美洲”,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等基本史实。

家国情怀:感受和学习欧洲探险家们勇于进取的开拓精神。

四、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二)讲授新课1.探寻新航路的热潮(1)教师活动研读材料,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材料1:15世纪末,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开始萌芽,货币的需求量大大增加。

……于是,西欧的国王、贵族和商人到处追求黄金和白银,形成一股贵金属热。

——杨金森《海洋强国兴衰史略》材料2:秦海(南海)中共有7 459座岛……爪哇大岛甚富,出产黑胡椒、肉豆蔻、高良姜、生姜、丁香及其他类香料……黄金之多,无人能信。

小爪哇岛出产世界最多之樟脑,质极细,其量值等黄金……其地饶有金银、一切香料,如沉香、苏木、乌木等物,多如牛毛。

——《马可·波罗行记》材料3: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军队攻占君士坦丁堡,占领巴尔干、小亚细亚以及克里本等地区,从而控制了东西方之间的通商要道。

不但帝国军队肆意抢劫商旅,而且帝国当局还规定对过往商品课以重税。

历史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新编)《第15课探寻新航路》(教学设计)

历史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新编)《第15课探寻新航路》(教学设计)

历史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新编)《第15课探寻新航路》(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第15课探寻新航路》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新编)的历史教材,主要讲述了欧洲航海家在15世纪至17世纪期间,为了寻求财富和传播基督教,勇敢地开辟新航路的故事。

本课内容主要包括了新航路的开辟背景、迪亚士、哥伦布、麦哲伦等航海家的航行经历及其意义。

通过学习本课,学生可以了解到欧洲航海家探索新世界的勇气和智慧,以及新航路的开辟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和人物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本课中,学生可能对于航海家的航行经历和地理知识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地图和文字资料,感受航海家的勇敢和智慧,并理解新航路的开辟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新航路开辟的背景,掌握迪亚士、哥伦布、麦哲伦等航海家的航行经历及其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分析等方法,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航海家的勇敢和智慧的敬佩,认识到新航路的开辟对世界历史的意义。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新航路开辟的背景、航海家的航行经历及其意义。

2.难点: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新航路开辟的背景、航海家的航行经历及其意义。

2.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3.分析法:分析航海家的勇敢和智慧。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历史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新编)》2.资料:关于新航路开辟的地图、文字资料3.课件:制作与本课内容相关的课件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欧洲地图,引导学生观察欧洲与亚洲、非洲、美洲之间的地理位置关系。

提问:“为什么欧洲航海家要探寻新航路?”学生通过观察地图,结合已有知识,回答问题。

2.呈现(10分钟)讲解新航路开辟的背景,介绍迪亚士、哥伦布、麦哲伦等航海家的航行经历。

第15课 探寻新航路-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教案

第15课 探寻新航路-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教案

第15课探寻新航路-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教案一、知识目标理解欧洲探险运动的背景和动力,了解新航路开拓者及他们的探险经历,了解新航路开拓对世界的影响。

二、能力目标1.分析欧洲探险运动的背景和动力。

2.理解新航路开拓者及他们的探险经历。

3.分析新航路开拓对世界的影响。

三、情感态度认识到探险精神和创新精神的重要性,发扬勇敢探索、开拓进取的精神。

四、教学内容探寻新航路五、教学过程1.导入(约10分钟)教师用PPT展示几张地图,让学生猜测地图所在的时代和主要内容。

然后简单介绍欧洲探险运动的背景和动力,引导学生进入新航路探险的话题。

2.讲解(约20分钟)教师通过PPT,向学生详细讲解新航路开拓者及他们的探险经历,重点讲解荷兰人航海家赫尔曼德·戈斯特的东印度群岛探险、葡萄牙人巴尔托洛梅乌·迪亚士的开辟非洲东海岸航线和瓦斯科·达伽马的开辟印度航线等。

3.讨论(约15分钟)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他们一起讨论新航路开拓对世界的影响。

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相互讨论、交流。

4.展示(约10分钟)教师让学生展示他们小组的讨论成果,这有助于学生彼此之间的交流,也有助于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新航路开拓的历史意义。

5.思考(约5分钟)教师从探险精神、创新精神等方面,引导学生思考对新航路开拓者的评价。

鼓励学生在个人笔记本上写下自己的心得和感悟。

六、课后作业根据课堂讲解和小组讨论的内容,写一篇有关新航路开拓者及他们的经历的文章,字数不少于500字。

七、板书设计探寻新航路新航路开拓者及探险经历新航路开拓对世界的影响八、教学反思本课主要介绍欧洲探险运动和新航路开拓者的探险经历,让学生了解新航路开拓对世界的影响。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展示、讲解、讨论等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发扬探险精神和创新精神。

通过小组讨论和个人写作,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新航路开拓的历史意义。

本课教学反响良好,学生听课积极,思维活跃,个别学生难度较大,需要教师加以针对性讲解。

第15课探寻新航路 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15课探寻新航路 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5.15 探寻新航路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探寻新航路课标解读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哥伦布“发现”美洲;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教学难点: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课件展示托勒密《地理学指南》中的世界地图。

教师提问:哪位同学来说说这幅世界地图反映了当时欧洲人逐渐认为地球是什么形状的?提示:这幅世界地图反映了当时地圆说在欧洲的流行,伴随着这一学说的流行,欧洲出现了许多勇于冒险的航海家去证明地圆说,去发现未知的大陆,去寻找梦寐以求的财富。

思考:这样做的航海家都有哪些?他们都成功了吗?通过本课,你将走进“世界”被发现的时代。

二、探究新知(一)探寻新航路的热潮1.材料展示:材料一1500年左右,随着欧洲商品经济的日益发展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生,货币日益取代土地成为社会财富的主要标志,成为普遍的交换手段。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贵金属黄金成为人人都渴求的东西。

哥伦布说过:“黄金是一切商品中最宝贵的,黄金是财富。

谁占有了黄金,就能获得他在世上所需要的一切。

”材料三东方是金瓦盖顶,金砖铺地……东方简直是一个灿烂辉煌的黄金世界,冒险家的乐园。

秦海(中国南海)中共有7 459座岛……爪哇大岛甚富,出产黑胡椒、肉豆蔻、高良姜、生姜、丁香及其他类香料……黄金之多,无人能信。

小爪哇岛出产世界最多之樟脑,质极细,其量值等黄金……其地饶有金银、一切香料,如沉香、苏木、乌木等物,多如牛毛。

——《马可·波罗行纪》材料四1453年,奥斯曼帝国的军队攻占君士坦丁堡,占领巴尔干、小亚细亚以及克里木等地区,从而控制东西方之间的通商要道。

不但帝国军队肆意抢劫商旅,而且帝国当局还规定对过往商品苛以重税。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上卷教师提问:阅读材料,归纳新航路开辟的原因。

提示:①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要求扩大海外市场;②欧洲人对财富的渴望,成为新航路开辟的物质动力;③《马可·波罗行纪》描绘了东方的富庶,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向往;④奥斯曼帝国阻碍了东西方贸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单元走向近代
第15课探寻新航路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新航路开辟的历史背景,主要航海家、时间、路线等基本史实;哥伦布发现美洲的基本史实及其影响;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的基本史实及其历史意义。

过程与方法:
依据教材内容动手绘制几位航海家的简要海航路线示意图,并能列表对几位航海家从时间、国别、路线、主要成就等方面做归纳比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认识到新航路的开辟推动了历史发展的进程,改变了世界形势,从而对学生进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学习航海家们的不怕吃苦,勇于探索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新航路开辟的背景、过程
难点:总结新航路开辟的历史原因及意义
三、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讲授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15~16世纪之交,西欧各国本想探寻通往东方的航线,经过一系列航海探险活动开辟了通往印度和美洲等世界各地的航路,这些航路通常被叫做新航路。

新航路的开辟绝非偶然,它有着深刻的经济根源和社会根源,还有一定的宗教根源和思想根源,且主客观条件已经完全具备。

本节课我们学习第15课探寻新航路
(二)、讲授新课:
一、探寻新航路的热潮
1、新航路开辟的背景:
随着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发展,欧洲市场需求逐渐扩大,商品经济日益发达。

新兴资产阶级渴求开拓新的贸易市场。

来自东方的丝绸、香料、瓷器、宝石和黄金等在欧洲市场极受欢迎。

《马可·波罗行纪》中说:东方某国“据有黄金,其数无限……君主有一大宫,其顶皆用精金为之……宫廷房室地铺金砖,以代石板,一切窗栊亦用精金……”
《马可·波罗行纪》重点部分则是关于中国的叙述,以大量的篇章,热情洋溢的语言,描述了中国无穷无尽的财富,巨大的商业城市,极好的交通设施,以及华丽的宫殿建筑。

此书向整个欧洲打开了神秘的东方之门。

“黄金是一切商品中最宝贵的,黄金是财富,谁占有了黄金谁就能获得他在世上所需要的一切,同时也就取得把灵魂从炼狱中拯救出来,并使灵魂重享天堂之乐的手段。

”——哥伦布而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描绘的中国、印度等东方国家,既古老神秘,又富庶昌明,更激起欧洲人对东方的无限想象和向往,欧洲社会出现了关注东方的热潮。

材料:1453年,奥斯曼帝国的军队攻占君士坦丁堡,(地中海沿岸)从而控制了东西方之间的通商要道。

帝国军队肆意抢劫商旅,而且还规定对过往商品课以重税。

这实际上等于堵死了这一条重要的商路,结果,欧洲市场上东方商品的价格猛涨。

当时,亚洲的商品要先汇聚到地中海地区,再转运欧洲各地,中间要经过印度商人、阿拉伯商人和意大利商人的层层转手,商品到达欧洲后,价格已经涨了8-10倍。

15世纪中期,奥斯曼帝国控制了东西方贸易的所有重要商道,要求商人缴纳高额关税,使得从东方运往欧洲的商品更加昂贵。

因此,欧洲人越发想要寻求通往东方的新航路.
2、新航路开辟的技术条件
随着欧洲地理学的发展,人们逐新相信地球是圆的。

有的学者还能大致勾画出地球的自然轮廓。

他们断定,从欧洲向西航行可以到达东方。

一些人试图环绕地球进行航行。

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中国人发明的指南针,用于“罗盘”导航技术,经过阿拉伯商人传到欧洲。

13世纪,欧洲水手已经掌握罗盘技术。

同时欧洲洲的造船技术取得重大突破,船的载重量增加到600--800吨,可以装载更多的水手、食物和商品。

船的规模变得更大,速度更快,操纵更加灵便。

二、哥伦布“发现”美洲:
1、迪亚士发现好望角
1487年,葡萄牙国王派遣迪亚士率3艘轻便帆船组成的船队,自里斯本出发,沿非洲西海岸向南航行,到达非洲的好望角。

2、达·伽马到达印度
1497年,葡萄牙国王又派达·伽马率船队从里斯本出发,沿迪亚士的航线绕过好望角,溯非洲东海岸北上,横渡印度洋,1498年到达印度西海岸。

此次航行,还带回大量的胡椒、肉桂等香料,还带回大量的黄金,获得高出航行成本几十倍的利润。

3、哥伦布发现美洲
西班牙是葡萄牙的商业竞争对手。

葡萄牙人海上冒险的成功,刺激了西班牙人,后者也想寻求一条通往亚洲的航路。

1492年8月,意大利人哥伦布在西班牙王室的资助下,率领87名船员和3艘船组成的船队,开始横渡大西洋。

10月到达了巴哈马群岛中的圣萨尔瓦多岛,后来他们又“发现”了古巴和海地。

在接下来的10年间,哥伦布先后三次西航,他不仅发现了新大陆,还开辟了欧洲到达美洲的新航路。

哥伦布始终认为他到达的是亚洲的印度,把当地人称“印第安人“,即印度人。

你从哥伦布等航海家身上发现哪些优秀的品质?
我们船员大家都生着重病,牙床肿得厉害,又在身体上出现了大脓疮,这些脓疮使壮健男人即使没有什么别的疾病,也变为虚弱,以至死亡……。

——达•伽马航海
“水手们因患败血症而虚弱了,只有一点淡水可喝,少量劣质腐烂的饼干可吃。

他们渴望能抓着些老鼠,啃牛皮和吞食锯末以暂时平息饥饿的阵阵剧痛. ——麦哲伦航海
开拓,冒险,坚持…
三、麦哲伦船队全球航行
1、麦哲伦的环球航行:
哥伦布虽然没有给西班牙带来预想中的财富,但是向西航行寻找亚洲航线的梦想依然激励着欧洲人继续探险。

1519年,麦哲伦受西班牙国王之命,率领船队继续寻找盛产黄金和香料的亚洲。

经过3年的航行,船队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于1522年返回欧洲。

这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一次创举,麦哲伦成为第一位横渡太平洋的欧洲人,他的船队第一次完成了环球航行,证明了地圆说的正确。

2、意义:
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同时,欧洲和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起直接的商业联系,往来日益密切。

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也从此逐步确立起来。

材料:据统计,从15~17世纪的三个世纪里,西班牙从拉丁美洲掠取了255万千克的黄金和一亿千克的白银,葡萄牙仅从巴西就掠夺了至少价值六亿美元的钻石,这是新航路开辟后带来的消极影响之一。

材料:与欧洲人的扩张相伴随的,却是美洲两大文明中心的悲歌。

到1570年,战争屠杀和欧洲传来的流行病,使墨西哥地区的人口从2500万下降到265万,秘鲁的人口由900万下降到了13万,美洲大陆的原住民从那以后急剧减少了90%。

对亚非拉:从葡萄牙、西班牙开始,欧洲国家开始了殖民扩张时代,他们大量掠夺殖民地的财富,造成了亚非拉地区的贫困和落后;
(三)、本课小结: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新航路开辟的背景、条件等基本史实,知道为新航路的开辟作出巨大贡献的两位航海家,清楚他们的基本航海路线,以及他们各自开辟的航路的历史意义。

(四)、课堂练习
1、500多年前的一大壮举打破了美洲大陆与世隔绝的状态,这一壮举是(D)
A. 麦哲伦的环球航行
B. 拿破仑的远征C.美国的建立 D.哥伦布的远航
2、使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的历史事件是( B )
A. 大革命
B. 新航路开辟
C. 工业革命
D. 文艺复兴
3、1500年前后的地理大发现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打破世界各地区的封闭状态,人类由此各民族分散、孤立发展开始走向整体世界。

文中“地理大发现”指的是( A )
A.新航路开辟 B.宗教改革 C.工业革命 D.殖民扩张
4、开辟新航路的环球航行,先后经过的顺序是( A )
A. 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
B. 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C. 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
D. 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5、欧洲航海家从15世纪开始新航路的探索。

其中第一次完成环球航行的航海家是( D )A.迪亚士 B.达·伽马 C.哥伦布 D.麦哲伦
(五)、板书设计
第15课探寻新航路
一、探寻新航路的热潮:
1、新航路开辟的背景
2、新航路开辟的技术条件
二、哥伦布“发现”美洲
1、迪亚士发现好望角
2、达伽马到达印度
3、哥伦布发现美洲
三、麦哲伦船队全球航行
1、麦哲伦环球航行
2、新航路开辟的历史意义
(六)、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