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咯血的临床诊断与介入栓塞止血治疗(陈胜利)

合集下载

肺咯血的临床诊断与介入栓塞止血治疗(陈胜利)

肺咯血的临床诊断与介入栓塞止血治疗(陈胜利)

肺咯血的临床诊断与介入栓塞止血治疗陈胜利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放射科(510180)1 咯血的定义声门以下呼吸道或肺组织出血,经口排出者称为“咯血”(hemoptysis)。

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

咯血分度标准:国内外无统一标准。

少量咯血一咯血量<100ml/24hs.中量咯血一100-500ml/24hs。

大量咯血一>100ml/次或>500ml/24hs.咯血的危害:(1)心理恐惧;(2)危及生命:国外文献报告大量咯血死亡率高达50%-100%,死因主要是窒息,其次是失血性休克。

在48小时内咯血总量在600m1以上者病死率为25%,在16小时内咯血总量600m1以上者病死为75%,而急剧从口鼻喷射大量鲜血,出血量在2000ml以上者多为急性死亡性大咯血。

大咯血预后判断:有下列情况出现则预后不良。

①肺部病变广泛,心肺功能不全,年老体弱者;②咯血量大,3小时超过300ml,18-24小时超过600ml者;③咯血量大且呈鲜红色;④伴有慢性阻塞性肺病及肺心病者。

咯血量与临床的关系:咯血量并不一定与疾病的严重程度一致,由于咯血常骤然发生而吐在地面,病人又容易将血液吞入胃,加上唾液和漱口水混杂,使咯出血液不易收集和正确估量。

一些文献报道,咯血量多少和危险性又不能很好吻合,因此,对咯血病人病情严重程度的判断,不要过分拘泥于咯血量的多少,而应当结合病人的一般情况,包括营养状况、面色、脉搏、呼吸、血压以及有否紫绀等,进行综合判断。

不论咯血量多少均可发生窒息,对那些久病体衰或年迈咳嗽乏力者,即使是少量咯血亦可造成病人窒息死亡,故对这类病人亦应按照大咯血的救治原则,进行救治。

2 咯血的病因分析目前已知可引起咯血的疾病有近100种。

按其解剖部位的不同,可将其分为四大类,即:①气管、支气管疾患;②肺部疾患;③心血管疾患;④全身性疾患。

表1为国外大咯血患者病因分析表,表2为一组535例国人咯血病因分布分析表。

根据最近的内外科系列综合研究,在上述常见病因中,引起大咯血的常见病因依次为:①支气管扩张(约占30%);②肺癌(约占20%);③肺结核(约占15%—20%)。

咯血的临床诊疗指南

咯血的临床诊疗指南

咯血的临床诊疗指南咯血是指咳嗽时从呼吸道排出的血液。

它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可能由多种疾病引起,包括呼吸道感染、肺部疾病、心血管系统问题或其他病理性原因。

准确的诊断和及时的治疗对于患者的健康至关重要。

以下是咯血的临床诊疗指南。

一、病史和体格检查:医生首先应了解患者的病史,包括咯血的性质、持续时间和频率。

是否有其他相关症状(如咳嗽、气急、胸痛等)也需要详细询问。

体格检查可以包括听诊肺部音响和心脏杂音等。

二、辅助检查:根据病史和体格检查的结果,医生可能会推荐一系列的辅助检查来帮助诊断咯血的原因。

这些检查包括:1.血常规:可以检查贫血、感染等情况。

2.胸部X线:可以观察肺部情况,是否存在结核病、肿瘤等。

3.CT扫描或MRI:可以进一步观察肺部的结构。

4.纤维支气管镜检查:通过插入柔软的纤维镜进入气道,观察气道的变化和收集样本进行病理检查。

5.血管造影:可以检查肺动脉和其他血管的异常。

6.心血管检查:包括心电图和心脏超声等,以排除心脏问题导致的咯血。

三、根据疾病的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治疗:1.治疗病因:一旦确定了咯血的病因,医生会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例如,对于肺部感染引起的咯血,可以使用抗生素来消灭感染;对于肺癌等肿瘤引起的咯血,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放疗或化疗等治疗方法。

2.止血治疗:对于大量咯血或频繁咯血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止血治疗。

具体的方法包括局部止血、肺动脉栓塞等。

3.对症治疗:根据患者的症状,可以使用止咳药物、气管扩张剂等缓解相关不适。

四、预后评估和随访:咯血的预后取决于其病因和病情。

治疗后,患者应接受定期的随访,以确保病情得到控制。

总之,咯血的诊疗指南主要包括详细的病史和体格检查、辅助检查以确定病因,并根据病因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随访和预后评估也是重要的环节。

对于患者而言,及时就医、遵循医生的建议并进行规范治疗非常重要,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和提高治疗效果。

咯血的介入治疗流程及规范

咯血的介入治疗流程及规范
02 栓塞材料应用
将栓塞材料准确地送达出血部位的血管,通过阻 塞血管来达到止血的目的。在送栓过程中,应注 意控制送栓速度和力度,避免造成血管损伤。
03 栓塞效果评估
栓塞完成后,应通过血管造影技术对栓塞效果进 行评估,确保出血部位得到有效控制。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并发症预防
在介入治疗过程中,应严格遵守 无菌操作原则,降低感染风险; 同时,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 征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
01 手术成功率
评价手术的治疗效果,以 手术成功率为主要指标。
03 并发症发生率
评估手术治疗的安全性,
以并发症发生率为重要指
标。
02 患者满意度
了解患者对手术治疗的满 意度和认可度,以患者满 意度为参考指标。
04 术后随访
对患者进行定期随访和复
查,了解患者的康复情况
和治疗效果。
05
咯血介入治疗临床案例分享
发展历程及现状
发展历程
咯血介入治疗经历了从简单的栓塞到复杂的消融治疗等多个阶段,随着介入器材和影像设备的 不断发展,咯血介入治疗的技术水平和治疗效果不断提高。
现状
目前咯血介入治疗已经成为咯血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被广泛应用于临床。
02
咯血介入治疗流程
术前评估与准备
围手术期管理规范
01
02
03
术前管理
对患者进行术前教育,告 知手术风险、注意事项等 ,并进行必要的术前检查 和准备。
术中管理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范, 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 和病情变化,及时处理异 常情况。
术后管理
对患者进行术后观察和护 理,包括疼痛管理、并发 症预防等,促进患者的康 复。

2021结核咯血介入治疗经验交流(全文)

2021结核咯血介入治疗经验交流(全文)

2021结核咯血介入治疗经验交流(全文)1.有很多种疾病和原因可以引起咯血,其中肺结核是最常见的原因之一。

2.介入治疗咯血我们最担心的一件事就是止血失败和近期复发,结核咯血介入治疗是复杂的,止血失败和近期复发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介入治疗过程中责任血管的遗漏。

如何避免责任血管遗漏,我们的经验是在手术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5点:1)使用6F的长鞘;2)必备Cobro、yashiro、西蒙、胃左动脉、猪尾导管;3)术前尽量完善CTA检查;4)不得已可采用右上肢动脉入路;5)4个规定动作必须完成,降主动脉(支气管动脉、肋间动脉、食管固有动脉),双侧锁骨下动脉,头臂干动脉。

④腹主动脉(隔动脉、腹腔干、肾动脉)。

猪尾导管在降主动脉造影排除责任血管存在不可靠。

3.充分利用Cobra、Yashiro、西蒙、胃左、椎动脉导管、猪尾导管的优势;1例大咯血患者,1次咯血800ml,3次咯血之后转入我院。

脊柱严重后凸,不能平卧,CTA仅显示大血管结构移位,未发现明显粗大体循环可疑的责任血管。

为了快速准确的止血,我们提前建立了肱动脉入路和股动脉入路,依次用了Cobra、胃左导管寻找责任血管失败后,更换Yashiro导管,很快就找到两根责任血管,在半小时之内就完成有效栓塞。

如果没有Yashiro导管,这个病人不知要做多长时间,病人的安危也是问题。

4.困难责任血管的插入技术方法,在介入治疗过程中,开口在右锁骨下动脉起始部近端地方责任血管,超选插入多数是困难的。

很多文献报道了使用单弯或H1导管剪侧孔技术获得了较高的成功率;也有专家推荐指引导管+加硬加长超滑导丝+微导管技术和肱动脉入路插管技术。

我们中心使用猪尾导管回拉的方法,节省照射时间,成功率高。

5.猪尾导管在用于插入开口在头臂干远端左侧壁、右侧壁以及开口在右锁骨下动脉近端责任血管和内乳动脉都有独到的优势,特别是在主动脉弓是3型弓的情况下优势更加突出。

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可以酌情把猪尾导管的前端做部分剪切,也可以采用肱动脉入路使用猪尾导管插入责任血管。

急诊介入栓塞术治疗晚期肺癌大咯血7例观察

急诊介入栓塞术治疗晚期肺癌大咯血7例观察

栓塞 时造 成 脊髓 的损 伤 。其后 将 3 6 ~F导管选 择 性
插入 病变 部位 的支气 管动 脉 内, 择或 超选 择 进 行 选
D I 03 7 / m ..sn 17 —8 0 2 1 .4 0 7 O :1 . 87 c aji . 646 8 . 00 0 . 0 s
作 者 单 位 : 10 0 绍 兴 文 理 学 院 附 属 医 院肿 瘤 科 32 0
感染等 治疗 。 2 结果
21 疗 效 .
疗 无效 的 首选 方法 , 是 唯一 快速 有 效控 制 出血 的 也 治疗 措 施【 l J 将 20 。现 0 8年 6月至 2 1 0 0年 3月 间我 院收 治 的 7例 肺 癌大 咯 血 患者 行 急诊 B E报 告 如 A
下。

重壁医堂 圭 ( 电王 )00 8 2 1 年 月第 3 卷第 4期 Ci J r a e Eetnc d i h CiCr M d(l r i Ei0 n t e co t n

经 验 交 流 ・
急诊介入栓塞术 治疗 晚期肺癌大咯血 7例 观 察
金涛 胡伯年 胡 国明
6例 患 者 随 访 3 9个 月 , 间 1例 死 于 出血 复 发 ,  ̄ 期
4例 ; 理 类 型 : 癌 4例 , 癌 2例 , 细 胞 肺 癌 病 鳞 腺 小 1 。 例 所有 患者每 日咯 血量均 超过 3 0m , 0 l最多 者达 6 0mu , 垂 体 后 叶素 、 血 药物 、 感 染 等 内科 0 d经 止 抗
e oi t n B E 已成 为肺 癌大 咯血 患者经 内科 治 mb lai , A ) z o
压缩 的 明胶 海绵 条塞进 注射 器乳突 小孔 内,在 监视 下 小心推 入 ,并 根据血 管粗 细及血 流情况 使用 明胶 海绵 条数 , 直至血 流 中断 , 动脉完 全 闭塞 为止 。患 靶 者在 术后 继续 卧床 、 镇静 、 吸氧 、 血 、 止 补液 、 输血 、 抗

肺血栓栓塞症临床影像学诊断与介入治疗

肺血栓栓塞症临床影像学诊断与介入治疗

肺血栓栓塞症临床影像学诊断与介入治疗
陈胜利
【期刊名称】《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年(卷),期】2006(012)002
【摘要】肺动脉血栓栓塞(PTE)是临床多发病常见病,病死率高,缺乏特征性临床表现与实验室结果,容易漏诊和误诊,及时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可明显降低死亡率.影像学诊断特别是多层螺旋CT和MR肺动脉成像对PTE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介入治疗具有特别的作用和疗效.
【总页数】6页(P140-145)
【作者】陈胜利
【作者单位】广州医学院附属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影像中心,广州,51012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
【相关文献】
1.急性肺血栓栓塞症的介入治疗及护理 [J], 范本芳;丁文彬
2.肺血栓栓塞症第2讲肺血栓栓塞症的临床表现 [J], 杨媛华;王辰
3.急性大面积肺血栓栓塞症介入治疗的临床观察 [J], 周宏宇;陈欣;刘欣;赵卫东
4.大面积肺血栓栓塞症介入治疗的临床分析 [J], 周宏宇;刘欣
5.肺血栓栓塞症患者行介入治疗 [J], 张立军;贾红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晚期肺癌大咳血患者急诊介入治疗的效果分析

晚期肺癌大咳血患者急诊介入治疗的效果分析
2 结果
2.1 观察两组患者的止血治疗效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止血 总有效率为 94.1%,高于对照组的 76.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 计学意义(P<0.02020 年 1 月第 26 卷第 3 期总第 554 期 Contemporary Medicine,Jan.2020,Vol.26 No.3 Issue No.55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将 2016 年 2 月至 2018 年 8 月诊治的晚期肺 癌大咳血患者 34 例设为研究组,男 17 例,女 17 例;年龄 27~ 69 岁,平均年龄(54.4±3.6)岁;咯血量 330~600 mL,平均咯 血量(488.4±24.8)mL;出血部位:左上肺叶 14 例,左下肺叶 10 例,右上肺叶 8 例,右中肺叶 2 例。将 2015 年 2 月至 2016 年 1 月诊治的晚期肺癌大咳血患者 34 例设为对照组,男 18 例,女 16 例;年龄 28~69 岁,平均年龄(54.8±3.1)岁;咯血 量 350~600 mL,平均咯血量(488.9±24.1)mL;出血部位:左 上肺叶 13 例,左下肺叶 11 例,右上肺叶 7 例,右中肺叶 3 例。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 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学委员会审核通过。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经临床症状分析 、胸 部 X 线片和纤维支气管检查等综合诊断为晚期肺癌大咯 血 ;②病例资料和临床数据完整;③参与研究前未接受相关 治疗 ;④对治疗药物无过敏史。排除标准 :①合并严重高血 压疾病、肝肾功能障碍、心脏病者;②生存期不足半年或者因
当代医学 2020 年 1 月第 26 卷第 3 期总第 554 期 Contemporary Medicine,Jan.2020,Vol.26 No.3 Issue No.554

支气管动脉栓塞介入治疗大咯血疗效观察

支气管动脉栓塞介入治疗大咯血疗效观察

支气管动脉栓塞介入治疗大咯血疗效观察作者:张玉溪王志新夏玉红陈宏民来源:《中国社区医师》2014年第18期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4.18.19摘要目的:探讨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大咯血的疗效、安全性及并发症。

方法:回顾分析因大咯血行支气管动脉栓塞介入治疗的76例患者。

所有患者于回到病房开始进行观察。

结果:76例患者采用明胶海绵或明胶海绵加微弹簧圈栓塞,所有患者均即刻止血,其中68例随访中未复发,治愈率89.47%。

复发6例(7.9%),肺癌4例,肺曲菌球病1例,肺动脉畸形1例。

死亡2例,1例肺动脉畸形放弃治疗死亡,1例肺癌因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

无严重并发症和不良事件发生。

结论:支气管动脉栓塞介入治疗大咯血,即刻止血率高,效果确切,值得在临床工作中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化学栓塞介入治疗咯血治疗效果Clinical observation of the treatment of massive hemoptysis by bronchial artery embolization of bronchial arteryZhang Yuxi,Wang Zhixin,Xia Yuhong,Chen HongminThe Second Department of Respiratory Internal Medicine,the Central Hospital of Xinxiang City,Henan 453000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icacy,safety and complications of the bronchial artery emboliza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hemoptysis.Methods:We retrospective analyzed 76 cases with massive hemoptysis bronchial artery embolization.All cases were observed from back to theward.Results:76 cases with gelatin sponge and gelatin sponge and microcoil embolization, all cases had immediate hemostasis. 68 cases were follow-up without recurrence,and the cure rate was 89.47%.6 cases were recurrence(7.9%), including 4 cases of lung cancer,1 case of pulmonary aspergilloma, and 1 case of pulmonary artery malformation. 2 cases died, 1 case of pulmonary artery malformation to abandon treatment death, 1 case of lung cancer because of multiple organ failure and death.No serious complications and adverse events.Conclusion:Immediate hemostasis rate of the treatment of massive hemoptysis by bronchial artery embolization of bronchial artery is high.The effect is exact.So it is worthy of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in clinical work.Key wordsChemoembolization;Interventional therapy;Hemoptysis;Effect of treatment咯血是指喉及喉以下呼吸道或肺组织出血经口咳出的临床症状,是呼吸内科常见症状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肺咯血的临床诊断与介入栓塞止血治疗陈胜利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放射科(510180)1 咯血的定义声门以下呼吸道或肺组织出血,经口排出者称为“咯血” (hemoptysis)。

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

咯血分度标准:国内外无统一标准。

少量咯血一咯血量v 100ml/24hs .中量咯血一100-500ml /24hs。

大量咯血一〉100ml/次或〉500ml/24hs .咯血的危害:⑴心理恐惧;(2)危及生命:国外文献报告大量咯血死亡率高达50%-100%,死因主要是窒息,其次是失血性休克。

在48 小时内咯血总量在600m1 以上者病死率为25%,在16 小时内咯血总量600m1 以上者病死为75%,而急剧从口鼻喷射大量鲜血,出血量在2000ml 以上者多为急性死亡性大咯血。

大咯血预后判断:有下列情况出现则预后不良。

①肺部病变广泛,心肺功能不全,年老体弱者;②咯血量大,3小时超过300ml, 18-24小时超过600ml者;③咯血量大且呈鲜红色;④伴有慢性阻塞性肺病及肺心病者。

咯血量与临床的关系:咯血量并不一定与疾病的严重程度一致,由于咯血常骤然发生而吐在地面,病人又容易将血液吞入胃,加上唾液和漱口水混杂,使咯出血液不易收集和正确估量。

一些文献报道,咯血量多少和危险性又不能很好吻合,因此,对咯血病人病情严重程度的判断,不要过分拘泥于咯血量的多少,而应当结合病人的一般情况,包括营养状况、面色、脉搏、呼吸、血压以及有否紫绀等,进行综合判断。

不论咯血量多少均可发生窒息,对那些久病体衰或年迈咳嗽乏力者,即使是少量咯血亦可造成病人窒息死亡,故对这类病人亦应按照大咯血的救治原则,进行救治。

2 咯血的病因分析目前已知可引起咯血的疾病有近100种。

按其解剖部位的不同,可将其分为四大类,即:①气管、支气管疾患;②肺部疾患;③心血管疾患;④全身性疾患。

表1为国外大咯血患者病因分析表,表 2 为一组535 例国人咯血病因分布分析表。

根据最近的内外科系列综合研究,在上述常见病因中,引起大咯血的常见病因依次为:①支气管扩张(约占30%);②肺癌(约占20%弱③肺结核(约占15% —20%)。

按年龄考虑,则儿童一19岁主要为支气管扩张、风湿性心脏病、肺结核;20 岁—40 岁为肺结核、支气管扩张、风湿性心脏病;40 岁以上为肺癌、肺结核、支气管扩张。

近年文献有较多报道尘肺、肺曲球菌病和肺囊性纤维化引起肺咯血。

表1 咯血的常见病因2. 肺结核3. 2 再生障碍性贫血3. 原发性或转移性肺癌4. 血友病4. 肺脓疡5.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5. 肺吸虫病6. 抗凝剂治疗 6. 肺血吸虫病7. 流行性出血热 7. 肺隔离症 & 肺出血型钩端螺旋体病8. 肺曲菌病9. 肺出血一肾炎综合征9, 尘肺10 .Wegener 肉芽肿 10 .特发性含铁血黄素沉着症 11.白塞病 11 .肺挫伤12.遗传性毛细血管扩张表2国内资料报道 的 咯血病因分析原发病例数%原发病例数原发病例数%原发病例数肺结核 342 52.9 气管瘤1高血压病 8 1.2 DIC1 支气管扩张 147 22.7 肺白色念珠菌病 1 尘肺 7 1.3 白血病 1 支气管肺癌 43 6.6 肺曲菌病1 钩体病5 0.8 韦氏肉芽肿 1 肺炎 20 3.1 肺阿米巴病1支气管内膜结核 3 0.5 肺肾岀血综合症 1 风心病 18 2.8 先心病1 流行性岀血热 3 0.5 替代月经 1 慢支炎 11 1.7 肺动静脉痿1肺动脉高压 3 0.5 肺转移瘤 1 肺脓肿 91.4冠心病1肺吸虫20.3咯血原因不明13肺咯血的病理解剖学基础和机理肺脏血液供应分别来自肺动脉及支气管动脉。

前者系肺循环,压力较低,仅为主动脉 压力的1/6左右,但血管床丰富、血流量大,全身血液约92%流经肺动脉进行气体交换,因而肺动脉出血的机会较多。

支气管动脉则来自体循环, 它供应呼吸性小支气管以上呼吸道 的组织进行新陈代谢,血流量虽较少,但压力较高,破裂后出血量多。

支气管动脉管壁弹性好,收缩力强,有时出血可骤然停止。

弓I 起咯血的原因繁多,在众多不同原因的咯血中, 支气管动脉增生和扭曲十分常见。

在许多急性或慢性的肺部病变中,由于缺氧性血管收缩、 血栓形成或脉管炎, 肺循环在肺动脉小分支水平出现数目减 少或阻塞,导致支气管供血,支气管动脉增生和扩张取代肺循环分支。

由于原发病变刺激新 生的血管大多为不成熟的血管,缺乏完整的血管壁结构,管壁的通透性高,在炎性刺激作用下,血管破裂而出血,或通过炎性介质所诱导的异常血管活性物质的异常释放,使血管的通(一) 气管、支气管疾患 1. 气管 支气管的良、恶性肿瘤 2. 急、慢性支气管炎 3. 支气管扩张 4. 支气管囊肿 5. 支气管结石 6. 支气管内膜结核 7. 支气管腺瘤 (二) 肺部疾患 1 .肺部炎症(尤其是克雷伯菌肺炎 )(三)心血管疾患2. 原发性肺动脉高压3. 肺动静脉瘘4. 急性左心衰竭5. 二尖瓣狭窄6. 心房粘液瘤7.纤维性纵隔炎伴肺静脉阻塞 (四)全身性疾患1 .血小板减少白血病透性明显增高,血液自血管内皮细胞间隙渗出,从而引起略血。

肺循环是一低压循环,正常情况下收缩压为15-20mmHg,舒张压为5-IOmmHg。

肺动脉分支沿支气管树分支行走,于终末细支气管水平与气道产生交互作用一形成肺毛细血管床包绕肺泡,以便有效的气体交换。

肺动脉管腔大而管壁薄,弹力纤维细、短而稀疏,其末梢动脉无正常的肌层结构。

一些少见病变,如肺血管畸形,肺动脉瘤或各种病变侵蚀肺动脉分支时,肺动脉可成为出血的来源。

支气管循环和肺循环间存在大量不同水平的交通。

两者的侧枝循环途径除了肺动脉一支气管动脉吻合枝外,还有支气管动脉系毛细血管网与肺动脉毛细血管网相交通,支气管动脉系的毛细血管前支或其毛细血管网与肺静脉也有吻合。

由于肺一支气管循环吻合枝开放和肺动脉及毛细血管的解剖特点,在两者之间的血压差作用下,两套循环间容易形成的异常短路,分流血一管在高压下破裂出血,这也是咯血的另一主要原因。

主要机制可大致归纳如下:(1)血管壁通透性增加,红细胞从扩张的微血管内皮细胞间隙进入肺泡而造成小量咳血;(2) 肺部的感染、肿瘤、结核等病变可使肺组织坏死、溶解,支气管粘膜糜烂,侵蚀小血管使其管壁溃破而引起不同程度的咯血;(3)肺部慢性感染使血管壁弹性纤维受损,局部形成小动脉血管瘤,在剧烈咳嗽时血管瘤破裂而大量出血,常造成窒息而致突然死亡。

此种血管瘤多见于结核性空洞,亦称Rasmussen 血管瘤;(4)二尖瓣狭窄、肺动脉高压及高血压性心脏病等情况下,肺血管内压力增高,可造成血液外渗或小血管破裂而引起咯血;(5) 血液性疾病使凝血功能障碍,在全身性出血倾向的基础上也可出现咯血;(6)胸部的外伤如刺伤、肋骨骨折或医疗操作等所引起的机械性损伤,可使血管破裂而出血。

钙化的结核病灶或支气管结石损伤小血管而引起咳血;(7) 此外,一些疾病的咯血原因还不太清楚,如肺出血肾炎综合征与替代性月经。

约有10%—20%咯血患者,经多种影像学检查及痰液检查等均未能发现引起咯血的原发疾病,称为特发性咯血。

4肺咯血的影像学诊断( 1) X 线检查:约半数咯血病人胸部x 线平片检查可无异常发现,这类病人常为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内膜结核、支气管腺瘤或特发性咯血等。

仔细分析平片所见,可以为咯血的病因与部位作出一个提示性的诊断,但是其诊断价值是有限的。

对咯血病人,除个别紧急情况下不宜搬动者外,均应进行胸部x 线检查。

胸部CT 平扫对发现肺部病变,寻找可能的出血原因很有价值,如果仅从对介入治疗的指导作用而言,窃以为可以不需要作增强。

有些医师担心患者CT 检查有发生意外的危险,其实介入需时远超过胸部CT 平扫,只要有临床医师在场作好抢救准备,胸部cr 对介入指导作用效益与可能的风险之比是明显可以接受的。

(2)纤支镜检查:纤支镜检查可以直接观察病变的活检取材进行细胞学或组织学检查,对一些气管内的肿瘤、肉芽肿、溃疡等出血病灶可以确诊。

但是在咯血患者纤支镜检常常可能呈阴性结果,有时对出血部位都容易发生判断错误。

纤支镜下还可作一些止血治疗,但是事实上很多咯血患者难以承受纤支镜检并且在咯血期间纤支镜捡有较大的危险性。

( 3) 血管造影:血管造影必须是在认真仔细分析胸平片与胸部Cr 的基础上进行的,这样在明确了肺部可能引起出血的基本病变和部位后,有经验的介入医师就有可能分析出哪些血管可能会参与肺出血,有利于有针对性选择所要进行造影的血管,而不必盲目作全胸部血管造影,既不遗漏可能的出血血管,又能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作出正确的介入诊断和治疗。

血管造影征象包括直接与间接征象:肺出血血管造影直接征象:造影剂从动脉壁外溢,进入病灶内呈不规则片状肺染色,进入支气管则直接显影支气管。

肺出血血管造影间接征象:供血支气管动脉增粗、扭曲变形,病变区增粗之动脉血管被血栓闭塞呈中断状,病变区血管增多扩张呈团状网状丛5支气管动脉解剖5. 1 支气管动脉的起源和类型支气管动脉两侧共1—7条,以3—4支者为多,开口直径1 —2mm,其解剖起源与分型相当复杂,不同的学者因所取资料不同而大有差异。

可遵循的规律是:(1)除约17%异位起源于升主动脉、主动脉弓、胸廓内动脉、心包膈动脉、膈下动脉、甲状颈干和左锁骨下动脉或无名动脉、腹主动脉外,支气管动脉开口位置一般在T4—9 之间,50%在T5-T6 上缘范围内,直径1mm-2mm。

(2)90%以上的支气管动脉起源可归为4型:I型,左侧2支支气管动脉,右侧1支;II型,左侧1支,右侧1支;III型,左侧2支,右侧2支;IV型,左侧 1 支,右侧 2 支。

(3)约2/3 的人右侧为 1 支,且通常与右侧肋间动脉共干,称为肋间一支气管动脉干,最常见的是和右第三肋间动脉共干,另外1/3 的人除上述肋间一支气管动脉干外,还有 1 支右支气管动脉或左右共干。

(4)右肋间一支管动脉干一般从主动脉的右侧壁或侧后壁发出。

右支气管动脉从主动脉的右前壁发出。

左支气管动脉多开口于主动脉的前壁,也可开口于左前侧壁或右前侧壁,甚至右后侧壁。

左、右共于一般起源于主动脉的前壁和右前壁。

5. 2 支气管动脉的走行和分布纵隔段:支气管动脉一般沿支气管壁走行,各条支气管动脉分别于肺门后侧入肺。

在肺外发出分支分布于食管、气管、支气管、心包、纵隔胸膜、肺门淋巴结、肺动脉和主动脉弓壁、迷走神经、部分脏层胸膜和心周穹隆部等,并常有降支与食管固有动脉的分支吻合。

有时支气管动脉和冠状动脉吻合。

肺内段:(1) 支气管动脉在肺内分布于支气管壁、肺动脉与肺静脉壁、小叶间结缔组织织、淋巴结以及肺胸膜等。

(2)在肺内每 1 条支气管都有 1 条支气管动脉,如果一侧支气管有 2 条支气管动脉时,它们也形成侧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