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文学中女性主义的主题及其文化背景

合集下载

英美文学作品中女性乌托邦小说分析

英美文学作品中女性乌托邦小说分析

英美文学作品中女性乌托邦小说分析摘要:乌托邦精神是女性主义的根本精神,女性乌托邦小说代表了每个时代女性最深切的愿望。

在英美文学体系中,拥有大量经典女性主义乌托邦小说,其为女性和人类提供了一个理想的精神家园和坚定的价值归宿。

本文从女性主义视角出发,对英美文学中女性乌托邦小说进行分析,以便更全面地了解女性主义文学发展的足迹。

关键词:英美文学;女性主义;乌托邦;小说评论一、英美文学中女性乌托邦小说概述“乌托邦”一词最早是由英国人文主义者托马斯·莫尔提出,其含义在不同学者看来具有不同的解释。

从字面来看,“乌托邦”大致指“乌有之乡”,但这种解释并没有指明其精神实质和其文化上的独特意蕴。

对西方英美文学史的解读来看,“乌托邦思想”源远流长于英美文学中,在早期较为零散,规模有限,直道莫尔的《乌托邦》,才标志这“乌托邦小说”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学范式。

随着后人对乌托邦小说的继承和发扬,在十九世纪,乌托邦小说进入了“盛世”。

随着乌托邦小说的发展,在19世纪20年代,女性乌托邦小说成为具有强大发展势头的亚乌托邦类小说。

女性乌托邦小说是女性主义思想与乌托邦精神结合的最佳载体,女性乌托邦小说对当时的社会发问:“现状是什么,它是否合理,如不合理,该如何建立规范?”在这种问题的驱动下,其展开对社会的批判,显示对社会的前瞻性,追求社会的两性秩序。

在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女性乌托邦小说进入繁荣期,代表作有夏洛特·帕金斯·吉尔曼的《她乡》、萨拉·奥恩·朱依特的《尖冷杉之邦》等。

二、乌托邦女性主义的自我重塑女性乌托邦小说的重要特征思想是反对父权,废除父权,提倡两性秩序,在诸多女性乌托邦小说中,均体现了对女性乐园的积极建构。

女性乌托邦小说提供了一个启示:要认识你自己,首先必须认识“他者”,而“他者”只有在作为“自我”现存制度和既定秩序的参照时才有存在的意义。

比如在吉尔曼的《她乡》中,其同时描绘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社会形态,并在父权制强大的“他乡”与父权制缺失的“她乡”,分别描述了各种生活状态,并彰显女性文化,为女性主义者研究两性秩序共存提供了新的视域。

英国当代女性文学发展脉络及其影响

英国当代女性文学发展脉络及其影响

英国当代女性文学发展脉络及其影响英国当代女性文学发展脉络及其影响摘要在20世纪50年代?英国当代女性文学就开始繁荣发展?在这个过程中陆续出现了很多优秀的英国女性作家?英国当代女性文学的创作模式存在着超性别意识与性别意识两种倾向?很多作品都具有女权性?体验性?跨文化性以及跨地区性的特点?英国当代女性文学不但对英国本土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对世界女性文学?尤其是第三世界国家女性文学的发展有非常大的影响和借鉴价值?关键词?女权主义英国女性文学发展脉络影响】一女性主义思潮与英国当代女性文学的发展所谓女性主义,其实就是为了追求男性和女性地位的平等而发起的一种政治运动。

女性主义运动从18世纪末开始到至今经历了三次浪潮,分别以争取妇女平等权利(尤其是选举权)、批判性别歧视和男性霸权、要求赋予妇女个人的权利为运动目标。

英国的妇女解放运动于1971年开始走向高潮并取得了重要成果,制定并通过了三项法案,为英国女性争取了多项平等的社会权利。

随着女性主义在英国的发展,英国女性有了接受教育和外出工作的机会。

知识水平的提高和生活经验的扩展丰富了女性文学创作的素材,提高了女性文学作品的水平,为英国女性文学的发展提供了保障条件。

今天英国女性文学之所以能在英国文坛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与女性主义的发展密不可分。

然而英国女性文学的发展之初并不是以书面的形式出现。

它与英国传统文学形式一样,都是先由人们进行口头上地传述,进而再进行书面地表达,在女性文学故事发展到一定的水平后被英国的女性作家所创作。

英国女性文学在19世纪就已经初具影响力。

文学史上著名的四位英国女作家简?奥斯丁、夏洛蒂?勃朗特、艾米莉?勃朗特和乔治?艾略特,以及著名女诗人艾米莉?狄金森、伊丽莎白?B?布朗宁和克里斯蒂娜?G?罗塞蒂等都生活在19世纪。

她们的创作堪称是女性独立创作的典范,为英国女性文学建立了良好的传统。

英国女性文学按照自己独特的发展模式及规律进行创作,并在女性主义地影响下逐步建立起与社会思潮相对应的女性文学体系。

英国文学作品中生态女性主义剖析

英国文学作品中生态女性主义剖析

英国文学作品中生态女性主义剖析摘要:生态女性主义来源于西方,西方女性为了独立,自由,向往美好生活,打破男权主义的压迫,在文学作品中有充分体现,例如在英国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有《简·爱》、《亚当·比德》、《呼啸山庄》,在这些文学作品中孕育人与自然的和谐,倡导男女平等,为美好的生活而努力奋斗。

本论文通过分析有代表性的英国文学作品,对其表现出来的理论思想,是以捍卫生态正义为目标,以重建人类与自然关系、在现实社会中建立男性与女性平等关系。

关键词:生态女性主义英国文学作品案例剖析在英国著名文学作品《简·爱》中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通过女主人公在小说中的遭遇,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对男权主义的挑战,渴望男女平等。

当简·爱面对来自不同阶层的罗切斯特的求婚时,她接受了,但是她的内心无法平静,照着镜子看穿婚纱的自己,没有看出美丽与漂亮,却没有别的新娘穿婚纱的美感,在自己面前的简直是一个陌生的自我。

里而这一种不自信反映的是夏洛特·勃朗特对于生态女性主义这一命题的不自信。

简·爱的人生结局实际上是一个孤独女性的爱情白日梦,是当时女性集体无意识的体现。

一、生态女性主义情怀在19世纪70年代出现了生态女性主义,这是经过一定时期产生的,主要表现是把生态学与政治、文化和社会运动结合在一起。

女性生态主义的宗旨是男女平等,表现与当时男性中心论作斗争,通过一些文学作品展示女性生态主义者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向往美好生活的追求。

在英国比较有代表性作品中《呼啸山庄》中凯瑟琳由于世俗社会的影响离开了呼啸山庄,但是,在她自己的内心深处还是有着对过去平静祥和的乡村生活,对希斯克里夫的爱情的深深眷恋。

而《简·爱》中的简告别了孤儿院,告别了给自己带来痛苦的城市,走入了一片寂静的乡村之中,在这个宁静的庄园之中,她实现了自己的价值,找到了自己渴望已久的爱情。

《亚当·比德》故事的展开是一片宁静的乡村,虽然亚当·比德和黛娜之间的爱情发展一波三折,但这都在黛娜的祈祷和优美的自然环境之下得以化解。

女性主义视角下的文学作品解读

女性主义视角下的文学作品解读

女性主义视角下的文学作品解读在当代社会,女性主义已经成为一个广为人知的概念。

它试图揭示和批判男权主义的社会结构和性别不平等,并争取女性的平等权利和地位。

女性主义思想的影响也渗透到了文学作品中,许多作家用女性主义的视角来探讨和呈现女性的经历和命运。

本文将从女性主义视角出发,解读几部经典文学作品。

首先,我们来看看简·奥斯汀的《傲慢与偏见》。

这部小说以女性主角伊丽莎白·班纳特为中心,通过她的眼睛展示了当时英国社会中女性的境遇和束缚。

女性在那个时代的社会地位相对较低,婚姻成为她们最重要的生活目标。

然而,伊丽莎白并不甘于成为一个被动的结婚对象,她追求真爱和自我实现。

通过她的坚持和勇气,奥斯汀揭示了女性在婚姻中的权利和自主性,同时也批判了社会对女性的偏见和歧视。

接下来,我们转向查尔斯·狄更斯的《雾都孤儿》。

这部小说以孤儿奥利弗为主角,展示了当时英国社会中贫穷女性的悲惨命运。

女性在那个时代往往被视为弱势群体,她们没有独立的经济来源,容易受到剥削和虐待。

狄更斯通过描写奥利弗与一系列女性角色的互动,呈现了女性在社会中的边缘化和受压迫的现实。

同时,他也通过一些女性角色的坚韧和勇气,传递了女性主义的力量和希望。

另一个有趣的例子是雨果的《悲惨世界》。

这部小说以让-巴尔济·悲惨世界为主线,通过描写法国19世纪社会的贫富差距和社会不公,展示了女性在那个时代的艰难处境。

女性在社会中往往被视为男性的附属品,她们没有独立的人格和地位。

雨果通过描写女性角色的命运和奋斗,探讨了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和权利。

他呼吁女性争取平等和自由,为女性主义事业发出了强烈的声音。

最后,让我们来看看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到灯塔去》。

这部小说以一个家庭为背景,通过描写女性的内心世界和思想,探讨了女性在社会中的角色和身份。

伍尔夫以独特的意识流手法,展示了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压抑和束缚。

她通过女性角色的自我反省和追求自由,呼吁女性摆脱社会对她们的限制和期望,追求真正的自我。

英美文学中的女性主义及其影响

英美文学中的女性主义及其影响

英美文学中的女性主义及其影响作者:余丹来源:《艺术科技》2017年第01期摘要:女性主义在西方文学的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很多英国文学作品中都表现出女性主义的色彩。

美国作为一个开放的移民国家,女性主义与黑人解放运动相融合,更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本文将分别分析英国、美国文学中女性主义的表现,并在此基础上分析英美文学中女性主义的影响。

关键词:英国;美国;英美文学;女性主义;影响随着世界范围内的思想解放运动、人权解放运动的出现,女性主义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更成为了文学作品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西方国家受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比较大,人权解放得到了较大的运用与发展。

因此,在西方文学作品中,女性主义的身影也随处可见。

例如,很多英国文学作品中都表现出了女性主义的色彩;而美国作为一个开放的移民国家,女性主义与黑人解放运动相融合,更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本文将分别分析英美文学中女性主义的表现,并在此基础上分析英美文学中女性主义的影响。

1 英国文学中的女性主义无论是在文学的世界里,还是在现实社会中,人们更多地推崇男性的价值观念,致使女性在情感、生活甚至思想上都承受着不可言说的压力。

而女性主义将更多的重心放在女性身上,争取女性所拥有的权益,保持女性自身对于事物的看法和判断,在提高女性意识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英国文学中存在很多优秀的作品,从不同的方面剖析了将男性作为叙述视角的例子,揭露了文学中对于女性的偏见;并试图通过文学创作重新塑造女性的形象,增强人们对于女性价值的认识。

纵观女性主义的发展历史可见,英美国家的女性获得的启发为最大。

尤其是在19世纪的英国,出现了众多女性主义的代表性人物:玛格丽特·芙乐,在她的女性主义理论里,虽然不强调要与男性展开直接的对立,但是她主张女性应该极力维护自身的权益,追求属于自身的权利;约翰·穆勒也对女性主义作出了法律层面的解读,认为正是法律上的不平等,尤其是从婚姻关系上来说,女性要想与男性拥有同样的权益,至少要具备独立的经济能力。

解读《简·爱》中的女权主义

解读《简·爱》中的女权主义

解读《简·爱》中的女权主义《简·爱》是英国作家夏洛蒂·勃朗特于1847年出版的一部经典小说,被誉为英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本文将从女权主义的角度对《简·爱》中的女性形象和社会地位进行解读,探讨小说中所体现的女性主义精神和价值观。

我们来看一下《简·爱》中的主人公简·爱。

简·爱是一个坚强、独立、聪明的女性,她在小说中展现了对自己生活的控制和追求自由的渴望。

从小被遗弃的她经历了孤儿院的苦难,但并没有因此麻痹自己的心。

她拒绝成为依附于他人的受害者,而是努力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独立的生活。

这种坚韧不拔的性格,让她成为了一个非常有魅力的女性形象,也正是女性主义者所推崇的女性价值观。

在小说中,简·爱对家庭和婚姻的态度也体现了女性主义的精神。

她拒绝了一个并没有真正爱她的男人的求婚,因为她不愿意牺牲自己的尊严和自由。

她追求平等和尊重的婚姻关系,而不是被动地接受命运的安排。

这种拒绝牺牲自己的权利和尊严来维持婚姻的态度,体现了女权主义者对婚姻和家庭关系的重新思考,强调了女性在家庭关系中的平等地位和尊严。

《简·爱》中描写了当时社会中对女性的种种束缚和歧视。

女性在19世纪英国社会中的地位低下,受到男权社会的歧视和压迫。

而简·爱在小说中所表现出的追求自由和独立,对这种社会现实的反叛,也是对女权主义立场的表达。

她在逆境中保持独立的性格,不向社会的偏见屈服,成为了女性在当时社会中的一道亮丽风景。

在小说中,简·爱不断地追求自己的梦想与自由,同时也敢于面对自己的内心,坚持真我。

她是一个独立自由、有尊严的女性,这种自尊和自爱的态度体现了女性主义者对自己权利和尊严的追求。

在《简·爱》中,女性主义的精神被塑造成了一个正面、积极、勇敢的形象,这种性格也是对19世纪英国社会中女性地位的批判和追求。

《简·爱》在女性形象塑造和社会地位体现上,体现了女权主义者对自由、独立、平等的追求,对传统男权社会的反抗和追求。

英美文学中的女性主义解读

英美文学中的女性主义解读

校园英语 / 文艺鉴赏英美文学中的女性主义解读成都广播电视大学/甘晓敏【摘要】英美文学中的女性主义主要表现为通过强调女性经验来质疑文学传统,评判男性权威意识,对西方女性生活起到了实践指导意义,但这种女性主义趋势的演化并不是一蹴而成的,本文从英美文学的历时性发展来解读女性主义思想,反映文学创作对女性生存的人文关怀。

【关键词】英美文学 女性主义 两性冲突 女权思想 优生学一、母亲身份与优生学:英美文学的女性意识萌芽女性在西方文学发展的早期是以“母亲”作为对女性身份的第一界定,我们在十六世纪至十八世纪的英美文学中很难看到女性的职业身份,那时候英美文学赋予女性的文学形象是承担国家人口生育之大计,因此女性的形象塑造常常与妇女贞洁联系在一起,反映生物学意义上的某个具体的女人与社会主流女性群体的不同,如果一个女人不符合社会主流女性的身份本质,那么她的命运就完全陷入了灾难,《黄色糊墙纸》中的主人公渴望成为一个知识女性,她的丈夫认为她缺乏女性气质是一种病态的表现,以“休养”为由将她囚禁在一间昏暗的婴儿房内,直到她被迫生下一个孩子。

此类文学作品创作在揭示女性命运的同时将“生育”作为父权制的陷阱引起了各方批评,反对将女性生育天赋与父权制牵扯在一起,女性权益保护的道路受到了阻碍,但英美女性文学领域却获得了较大突破,更多的女性作家拿起笔思索社会派定给女性的固有角色,企图跳出“生育”这一狭隘的视野关注女性婚姻、女性工作、女性情感、女性教育等更广阔的天地。

二、生存抗争与道德情节英美文学的女性价值呈现女性主义被父权制包围的篱笆上还有一个生存的坎,十九世纪英国文学并不提倡妇女写诗,男权意识形态代表的是男性中心文化,妇女都在家里做家务,是没有文化的群体,怎么能写诗呢?可见女性性别基础上尚且没有分离出文化异质的条件,即没有女性经济基础上可以被呈现的与男性中心文化相区别的女性文化。

这个时期的英美文学走上了女性独立生存的抗争之路,美国著名作家爱丽丝沃克在《寻找我们母亲的花园》中以第一人称叙述了女性祖先繁重劳动的记忆,文中的主人翁在家里没有地位,有一次看见庭院荒芜的一角生起了想要开辟一所花园的念头,她的丈夫和父亲对她漠不关心,对她的“奇思妙想”更是嗤之以鼻,就这样主人翁专注于自己的园艺工作,但这个花园的蔬果和树木每长出来的一次,男主人便以某个名目将其毁掉,他的理由很简单:“世界上不曾有过女人的花园”,该作品借用这一角色展示了男权主义对女性价值的最高蔑视,文学中主人翁最终也没有建立起自己的花园,但却吸引了大批谱写女性价值的作品,一些被排斥在文学史外的女性作家开始活跃在历史舞台,她们的作品成为英美女性主义文学的先驱,例如玛丽•爱尔曼的《思考女人》,凯特•肖班的《觉醒》等等。

女性主义

女性主义
代表人物:海伦娜•西索(Helena Cixous,1938—) 朱莉娅•克里斯蒂娃(Julia Kristeva,1941—) 露西•伊里加蕾(Lucy Irigaray,1930—)
话语分析
把女性主义批评实践上升为理 论话语,为女性主义塑造理论 身份
凯特·米莱特于60年代末推出标志女 性主义批评正式诞生的重要著作《性政 治》。该书从男女生理差异出发,重点揭 露男性中心文学对女性形象的歪曲,抨击 传统的阳物批评,进而批判男性的父权制 社会。作者选用文学作品作为性政治分析 的依据。全书分三卷,第一部分为“性政 治”,第二部分为“历史背景”,第三部 分为“文学上的反映”。 米莱特主要是从男性作家笔下的女性 形象在性别权利关系中所受支配受奴役的 地位入手,来揭露父权制社会男性控制, 支配女性的政治策略,其重要性在于首次 引入了一种女性阅读的视角,“我们第一 次被要求作为女人去阅读文学作品,而从 前,我们,男人们,女人们和博士们,都 总是作为男性去阅读文学作品”。
颠覆、消解、对抗、解构是20世纪以来女权主义者 惯用的手法,她们力求建构出真正意义上的男女两性 平等、和谐、自由的新的文化范式。
3、进入80年代后出现了第三代女权主义(后女权主义), 即将“女权”、“女性”加以整合折中的重“女人”的女 权主义。
女性主义反过来强调两性的不同和差异,承认女 人不同于男人,有着自己的特征和角色,不能盲目地 追求男女绝对平等。
第二阶段的特点是研究女性作家及其作品,重 建女性文学史。
第三阶段,女权主义文学批评延伸到文化领 域,进入到跨学科的文化研究。
美国批评家莱奇把美国的女性主义批评理论的发展分 为三个阶段:
批评阶段
揭露男性作品中隐含的歧视扭 曲女性的意识形态程式
发掘阶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国文学中女性主义的主题及其文化背景
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女性主义成为了当代文化中的热点话题,甚至影响着全球文化的发展。

然而,在英国文学史上,女性主义的出现早已有了迹可循。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究英国文学中女性主义的主题及其文化背景。

一、文化背景
19世纪末期,欧洲的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的扩张催生了新的文化形态。

英国的维多利亚时代(1837-1901)被视为这一历史背景下最为具有代表性的时期之一。

在这个时期,英国社会伴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迅猛发展,传统的价值观念被深刻地挑战。

而与此同时,身份认同的阳谋感和对权力的争夺,也使得更多的人开始探讨人性、社会和文化等问题。

在这样的背景下,女性主义的概念和运动开始浮现。

女性在当时仅仅能够从事一些受过教育的特定职业,而且她们通常被视为男性社会的次等公民。

因此,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关心其权力和地位的认定以及社会公正的问题。

二、女性主义主题
1. 自我认同和自由
女性在英国文学中绝非度外之人。

在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女性对自身身份和自由的探寻与追求,这实际上也是女性主义的核心主题之一。

比如说,英国文学史上的女性主义先驱弗洛伦斯·托马斯(Florence Thomas)的诗歌作品中就有很多强调自我认同和自由的篇章。

她通常将女性视为隐形的、被压迫的和被剥削的群体,并希望通过文字表达她们的痛苦和内心的呐喊。

这样的理念也逐渐成为了当代女性主义运动中的旗帜。

2. 性别政治
英国文学中许多女性作家也开始探讨性别政治这一话题。

她们通常会关注女性
在社会、政治和文化中的地位和权力,并在自己的作品中表现出来。

狄昂·勒鲁伊(Dionne Brand)以及阿特万·德谢尔斯(Athol Fugard)都是广为
人知的性别平等倡导者。

他们通过自己的作品来传达他们的信念,希望在社会中更多地关注女性的地位和权力,从而变革这个被性别不平等所压迫的世界。

3. 婚姻和家庭
作为女性,婚姻和家庭一直是她们关注的话题。

在英国文学作品中,她们通常
会探讨婚姻和家庭带给女性的压力和限制,以及女性在这一话题中的权力。

簡·奧斯汀(Jane Austen)被视为英国文学史上的女性主义先驱,其小说主要关注女性在家庭和婚姻中的地位和权力。

她的作品中,女性通常被描绘成需要为争权夺利而斗争的弱势群体。

但是,在她的作品中,女性往往也会通过自身的努力来争取自己的声音和地位。

三、结语
回顾英国文学史,女性主义的主题从未离开过我们。

她们关注自我认同和自由、性别政治、家庭和婚姻等话题,希望通过自己的作品来影响社会,并促进妇女的权益和地位的提升。

她们在当时被视为独辟蹊径的、“异端”的群体,但是她们的努力为后来的女性主义运动铺平了道路。

现在,女性们的权力和地位正变得越来越公正,这不仅是女性主义运动的胜利,也是全球文化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