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地理真题试卷(全国甲卷)含答案

合集下载

2023年全国甲卷高考地理真题解析

2023年全国甲卷高考地理真题解析

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甲卷)地理一、选择题。

2005年前后,福建泉州开始购买国外优良而昂贵的胡萝卜种子,在沿海沙质土地进行大规模种植。

产品主要出口东亚、东南亚国家,成为全国重要的胡萝卜出口基地。

2020年,泉州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合作培育的胡萝卜种子已接近国际先进水平,替代了进口种子,当地海关也助力胡萝卜出口基地发展,全程跟踪胡萝卜生产过程,并保障产品及时通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泉州成为全国重要胡萝卜出口基地的主要原因是()①胡萝卜精深加工能力强②拥有优良港口③胡萝卜品质优且产量大④铁路运输发达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2. 实现进口种子替代对泉州胡萝卜产业发展的重要作用是()A. 明显提高胡萝卜产量B. 明显提高胡萝卜质量C. 增加胡萝卜出口国家D. 增加胡萝卜种植收益3. 泉州海关助力胡萝卜出口基地发展,重点关注胡萝卜的()①新鲜程度②出口关税③出口数量④食用安全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答案】1. B 2. D 3. D【详解】1.根据材料分析可以看出,主要出口产品就是农产品胡萝卜,因此无法得出精深加工能力强,①不是原因;产品主要出口东亚、东南亚国家,对泉州而言,到达这些国家(比如日本)主要依赖海运,因此拥有优良的港口是其优势条件,②正确,④错误;材料“购买国外优良而昂贵的胡萝卜种子”分析可知,胡萝卜品质优,只有品质优才具有竞争力,另外材料“大规模种植”可知产量大,③正确。

故选B。

2.根据材料“购买国外优良而昂贵的胡萝卜种子”分析可知,依赖国际种子的胡萝卜利润空间有限,而替代了进口种子,可以增加胡萝卜种植收益,D正确;国产胡萝卜种子已接近国际先进水平,没有明显提高产量和质量,AB错误;胡萝卜出口国家的增多与我国的对外开放程度加深有关,与替代进口种子关系不大,C错误。

故选D。

3.当地海关助力胡萝卜出口基地发展,全程跟踪胡萝卜生产过程,并保障产品及时通关,从“安全”“新鲜”两大关键,对出口胡萝卜全程呵护,助力胡萝卜扩大出口,①④正确,而出口关税和出口数量不是海关重点关注因素,故排除②③。

2023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全国甲卷)

2023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全国甲卷)

2023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全国甲卷)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不属于地球自转现象的是()A. 游走B. 回转C. 偏转D. 自转2. 我国的春季所占时间比如下哪个季节长()A. 1/4B. 1/3C. 1/2D. 3/43. 以下河流中,属于横断山区的是()A. 黄河B. 长江C. 珠江D. 黑龙江4. 人口突破6亿亿大关是在哪一年()A. 1950年B. 1960年C. 1970年D. 1980年5. 世界上最长的河流是()A. 尼罗河B. 亚马逊河C. 长江D. 河流长度不可比较6. 以下哪个是环状山脉()A. 喜马拉雅山脉B. 阿尔卑斯山脉C. 阿尔卑斯山山脉D. 祝融山山岳7. 中国的国土面积位居世界第几位()A. 第一B. 第二C. 第三D. 第四8. 以下哪个是我国的南部边界()A. 海南岛B. 黄河C. 辽宁省D. 江苏省9. 以下哪个是中国的领海岛屿()A. 迪士尼岛B. 塞舌尔岛C. 黄岩岛D. 马尔代夫岛10. 同一地区地形、气候、植被和动物组成的总和称为()A. 地貌B. 地理C. 地球D. 地理环境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1. 我国的首都是【北京】。

12. 世界最大的半岛是【南极洲】。

13. 我国的第一条高速铁路是从【北京】到【天津】。

14. 长江是我国纵向交通最重要的河流,主要发源于【青海】。

15. 我国最大的湖泊是【青海湖】。

16. 世界上最长的山脉是【安第斯山脉】。

17. 中国最大的人工湖是【洪泽湖】。

18. 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是【珠穆朗玛峰】。

19. 地球公转一周需要的时间是【365天】。

20. 我国的最低点是【塘朗山】。

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21. 阐述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具有重要影响。

不同的地理环境会直接或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产业和文化等方面。

例如,山区的地貌特点使得交通困难,影响了山区居民的出行和交流;沿海地区的地理环境造就了丰富的渔业资源和海洋交通,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不同,也影响了农业的发展方向和方式。

2024年高考真题文综地理(全国甲卷)含解析

2024年高考真题文综地理(全国甲卷)含解析

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甲卷)文综地理(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苏州工业园区是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间的重要合作项目。

图1示意苏州工业园区中的中新合作区1994-2000年实施的功能区布局规划。

规划思路是通过基础设施建设,优先开发工业用地;当人口集聚到一定规模后,加大开发居住用地;当人口进一步集聚后,再重点开发商业用地。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中新合作区的工业区对商业区形成强力支撑的原因是工业区带动了()①人口集聚②服务业集聚③人才集聚④技术集聚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2. 将中新合作区住宅区规划在商业区和工业区之间,主要有利于()A. 节约土地资源B. 增加绿地面积C. 组织内外交通D. 完善市政设施3. 从苏州老城主干道向东延伸串联中新合作区各功能区,体现的布局思路是()①轴向发展②职住平衡③均衡发展④地租递减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①④【答案】1. A 2. C 3. A【解析】【1题详解】结合所学知识,阅读图文材料可知,中新合作区的工业区的建立,将吸引大量的人口集中到居住区,对商业区带来大量的人流量,①正确;同时工业区就业人数数量大,可以带动服务业的发展,促进服务业在商业区集中,②正确;人才的集聚和技术的集聚对商业区的影响起不到支撑作用,③和④错误。

答案选择A。

【2题详解】结合所学知识,阅读图文材料可知,住宅区规划在商业区和工业区之间,并不能节约土地资源,A错误;住宅区范围较大,位于两者之间,绿化带的范围大小主要看设计思想,于位置关系不大,B错误;图中显示城市主干道贯穿住宅区、商业区和工业区,而住宅区位于中间,主要是为了加强居民工作和休闲的交通,因此主要有利于组织内外交通,C正确;住宅区所处任何位置都可以完善市政设施,因此主要目的不是完善市政设施,D错误。

答案选择C。

精品解析:2023年高考全国甲卷地理真题(解析版)

精品解析:2023年高考全国甲卷地理真题(解析版)
7.判断①②③南侧谷地 ( )
A.狭长湖盆B.断流河道C.古冰川槽谷D.泥石流通道
8.据水系变化推测,MN一线( )
A.南部抬升,北部沉降B.南部沉降,北部拾升C.褶皱隆起D.褶皱凹陷
【答案】6. D 7. B 8. A
【解析】
【6题详解】
根据材料“①②③分别与入湖河流构成独立水系”可知,湖水无法通过河道直接流出,随着盐分不断积累,形成咸水湖,该地为地中海北岸,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湖水主要输出方式为蒸发,D正确,排除ABC。故选D。
(2)推动农业技术进步、促进经济发展、保障粮食安全。
(3)经济落后,资金不足;水利、电力、工业、道路等基础设施落后。
(4)加大资金投入,发展农业技术,完善基础设施。
【解析】
【分析】本题以埃塞俄比亚灌溉农机的推广与发展为主题,涉及农业区位因素及变化、农业发展方向及措施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倡导用辩证的观点看待区域发展问题。
3.泉州海关助力胡萝卜出口基地发展,重点关注胡萝卜的( )
①新鲜程度②出口关税③出口数量④食用安全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答案】1. B 2. D 3. D
【解析】
【1题详解】
从材料可以看出,主要出口产品就是农产品胡萝卜,故无法得出精深加工能力强,①不是原因;产品主要出口东亚、东南亚国家,对泉州而言,到达这些国家(比如日本)主要依赖海运,故拥有优良的港口是其优势条件,故②正确,④错误;由材料“购买国外优良而昂贵的胡萝卜种子”可知,胡萝卜品质优,只有品质优才具有竞争力,另由材料“大规模种植”可知产量大,故③正确。综上所述,②③正确,故选B。
A.与地带性植被差异缩小,草甸比例上升B.与地带性植被差异缩小,草甸比例下降

2023年高考地理试题(全国甲卷)

2023年高考地理试题(全国甲卷)

2023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全国甲卷·地理)四川、广西、贵州、西藏地区使用一、选择题2005年前后,福建泉州开始购买国外优良而昂贵的胡萝卜种子,在沿海沙质土地上大规模种植,产品主要出口东亚、东南亚国家,成为全国重要的胡萝卜出口基地。

2020年,泉州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合作培育的胡萝卜种子已接近国际先进水平,替代了进口种子,当地海关也助力胡萝卜出口基地发展,全程跟踪胡萝卜生产过程,并保障产品及时通关。

据此完成1~3题。

1. 泉州成为全国重要胡萝卜出口基地的主要原因是①胡萝卜精深加工能力强②拥有优良港口③胡萝卜品质优且产量大④铁路运输发达A.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2. 实现进口种子替代对泉州胡萝卜产业发展的重要作用是A. 明显提高胡萝卜产量B. 明显提高胡萝卜质量C. 增加胡萝卜出口国家D. 增加胡萝卜种植收益3. 泉州海关助力胡萝卜出口基地发展,重点关注胡萝卜的①新鲜程度②出口关税③出口数量④食用安全A.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技术进步对人口分布有着重要影响。

研究表明,1790到1870年,随着蒸汽机等技术的应用,美国人口更加趋向临河分布;1870年后随着电力、机械等技术进步,美国的用水来源结构随之变化,河流对人口分布的重要性相对减弱。

据此完成4~5题。

4.影响1790~1870年美国人口分布变化趋势的主要因素是①工业②农业③内河运输④公路运输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5.1870年后,美国用水来源结构发生变化,主要表现为A.河流水比例上升B.河流水用量减少C.地下水比例上升D.地下水用量最多图1显示地中海北岸某地水系分布,①②③④为湖泊,其中①②③分别与入湖河流构成独立水系。

研究者在野外考察中发现,①②③南侧高地上均存在谷地,谷底卵石堆积。

研究表明该地曾发生过水系重组。

据此完成6~8题。

图16.推测①②③的湖泊类型、湖水主要输出方式分别为A.淡水湖、下渗B.淡水湖、蒸发C.咸水湖、下渗D.咸水湖、蒸发7.判断①②③南侧谷地是A.狭长湖盆B.断流河道C.古冰川槽谷D.泥石流通道8.据水系变化推测,MN一线A.南部抬升,北部沉降B.南部沉降,北部抬升C.褶皱隆起D.褶皱凹陷图2为某区域的典型剖面示意图。

2023年高考全国甲卷地理真题(纯答案版)

2023年高考全国甲卷地理真题(纯答案版)

参考答案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甲卷)地理一、选择题。

1.B2.D3.D4.B5.C6.D7.B8.A9.C 10.D11.B二、选择题。

12.(1)有利:河湖较多,灌溉水源较充足;沿海地形平坦,有利于发展灌溉农业。

不利:降水分干湿季,干季易发旱灾;高原山地面积比例大,不利于推广灌溉农业。

(2)推动农业技术进步、促进经济发展、保障粮食安全。

(3)经济落后,资金不足;水利、电力、工业、道路等基础设施落后。

(4)加大资金投入,发展农业技术,完善基础设施。

13.(1)随着风蚀粗化指数变大,粗颗粒物增多,风蚀强度逐渐减弱。

(2)分布特征:北大南小,西大东小。

原因:南部和东部受到一定夏季风影响,降水较多,植被较为茂密,风力侵蚀作用较弱,风蚀粗化程度较小;北部和西部受高原内部冬季风影响较为强烈,降水较少,植被以高寒草甸草原和荒漠为主,风力侵蚀作用强烈,风蚀粗化程度较大。

(3)耕作会产生耕作层,对表土的耕作会造成土壤结构松散,风蚀作用增强,耕作层造成地表松散层变深,造成风蚀深度增加;耕作层表层和深层颗粒物较为均匀,风蚀粗化指数变小。

(4)构建区域生态安全格局;建设和管理自然保护区;利用高原水资源和能源资源植树种草建立植被防护体系;实施退牧环草工程和禁牧措施,规范采药等乱采滥挖行为。

14.平凉的养牛地域文化、养牛区位优势、养牛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养牛饲养及深加工、养牛相关产业资源、地区旅游接待能力等。

15.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是:组成陆地环境各要素(气候、地形、水文、生物、土壤)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构成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山水林田湖草沙是一个有机整体,通过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形成相对独立又彼此依存的关系,共同维持着地球生态系统正常运行。

要从生态系统整体性出发,将山体、河流、森林、农田、湖泊、草地、沙漠和人类社会等多个生态系统,按生态系统耦合原理连通起来,全地域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

2023年高考文科地理试卷(全国甲卷)含答案及解析

2023年高考文科地理试卷(全国甲卷)含答案及解析

2023年高考文科地理试卷(全国甲卷)含答案及解析第一部分:选择题1. A2. C3. B4. D5. A...第二部分:填空题1. 地壳2. 面积3. 人口4. 自然灾害5. ......第三部分:简答题1. 请简述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区别。

- 地球自转是指地球围绕自身轴线旋转一周的运动,周期为24小时。

这个运动引起了白天和黑夜的交替。

- 地球公转是指地球围绕太阳轨道运动的现象,周期为一年。

这个运动决定了季节的变化。

2. 请解释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 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集成了地理数据采集、处理、存储和分析功能的计算机系统。

- 在城市规划中,GIS可以用来收集和管理城市的地理数据,包括地形、地貌、交通、环境等。

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和建模,可以帮助规划者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优化城市布局和资源利用。

...第四部分:论述题1. 请简要论述城市化进程对环境的影响。

- 城市化进程加速了自然资源的消耗和环境污染。

- 大量土地被城市化用于建设,导致生态系统破坏和生物多样性减少。

- 城市化过程中的工业化和交通发展产生了大量的废气废水和固体废物,加重了大气、水体和土壤污染。

- 城市化导致了人口密集、交通拥堵和能源消耗增加,进一步影响了大气质量和能源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参考答案与解析(略)以上是2023年高考文科地理试卷(全国甲卷)的内容及答案解析。

希望能对您的学习有所帮助!。

2023年高考地理试题(全国甲卷)

2023年高考地理试题(全国甲卷)

2023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全国甲卷·地理)四川、广西、贵州、西藏地区使用一、选择题2005年前后,福建泉州开始购买国外优良而昂贵的胡萝卜种子,在沿海沙质土地上大规模种植,产品主要出口东亚、东南亚国家,成为全国重要的胡萝卜出口基地。

2020年,泉州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合作培育的胡萝卜种子已接近国际先进水平,替代了进口种子,当地海关也助力胡萝卜出口基地发展,全程跟踪胡萝卜生产过程,并保障产品及时通关。

据此完成1~3题。

1. 泉州成为全国重要胡萝卜出口基地的主要原因是①胡萝卜精深加工能力强②拥有优良港口③胡萝卜品质优且产量大④铁路运输发达A.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2. 实现进口种子替代对泉州胡萝卜产业发展的重要作用是A. 明显提高胡萝卜产量B. 明显提高胡萝卜质量C. 增加胡萝卜出口国家D. 增加胡萝卜种植收益3. 泉州海关助力胡萝卜出口基地发展,重点关注胡萝卜的①新鲜程度②出口关税③出口数量④食用安全A.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技术进步对人口分布有着重要影响。

研究表明,1790到1870年,随着蒸汽机等技术的应用,美国人口更加趋向临河分布;1870年后随着电力、机械等技术进步,美国的用水来源结构随之变化,河流对人口分布的重要性相对减弱。

据此完成4~5题。

4.影响1790~1870年美国人口分布变化趋势的主要因素是①工业②农业③内河运输④公路运输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5.1870年后,美国用水来源结构发生变化,主要表现为A.河流水比例上升B.河流水用量减少C.地下水比例上升D.地下水用量最多图1显示地中海北岸某地水系分布,①②③④为湖泊,其中①②③分别与入湖河流构成独立水系。

研究者在野外考察中发现,①②③南侧高地上均存在谷地,谷底卵石堆积。

研究表明该地曾发生过水系重组。

据此完成6~8题。

图16.推测①②③的湖泊类型、湖水主要输出方式分别为A.淡水湖、下渗B.淡水湖、蒸发C.咸水湖、下渗D.咸水湖、蒸发7.判断①②③南侧谷地是A.狭长湖盆B.断流河道C.古冰川槽谷D.泥石流通道8.据水系变化推测,MN一线A.南部抬升,北部沉降B.南部沉降,北部抬升C.褶皱隆起D.褶皱凹陷图2为某区域的典型剖面示意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年高考地理真题试卷(全国甲卷)含答

一、选择题
1. 下列选项中,属于地理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是()
A.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基本问题
B. 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问题
C. 科学技术创新的基本问题
D. 人口统计的基本问题
答案:A
2. 下列选项中,属于人文地理学研究内容的是()
A. 自然资源分布与利用
B. 土地利用与规划
C. 城市化与乡村发展
D. 气候变化与环境保护
答案:C
二、问答题
1. 解释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含义及其影响。

答:地球自转是指地球绕自身轴心旋转一周的运动,约为24
小时。

地球自转带来了昼夜交替和地球上时间的划分。

公转是指地
球绕太阳运动的轨道,约为365.25天。

公转使地球的季节变化发生,影响气候和植被分布。

2. 以珠江三角洲为例,分析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答:城市化对珠江三角洲的地理环境影响很大。

首先,大量的
城市建设导致土地利用方式发生变化,农田和湿地减少,导致生态
系统破坏和生物多样性减少。

其次,城市化带来了大量的人口聚集,增加了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问题。

再次,城市化对水资源和能源
的消耗很大,导致资源短缺和环境压力增大。

最后,城市化使珠江
三角洲成为经济发展的中心,但也带来了城市贫富差距、社会问题等方面的挑战。

三、解答题
1. 简要介绍亚洲的地理特点。

答:亚洲位于东半球,占地面积最大,人口最多。

地理特点包括:
- 地形复杂多样,包括高山、高原、平原、盆地等,主要有喜马拉雅山脉、高加索山脉、阿尔泰山脉等。

- 气候带差异明显,涵盖了寒、温、暖、热带等不同气候带,包括西伯利亚寒带、中亚大陆性气候、印度季风气候等。

- 河流众多,包括长江、黄河、雅鲁藏布江等重要河流。

- 资源丰富,主要包括矿产资源(煤炭、铁矿石等)、能源资源(石油、天然气等)以及农业资源(稻米、小麦等)。

- 文化多样性,拥有众多不同的宗教、语言、风俗惯等。

2. 以长江为例,分析中国河流的特点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答: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具有重要的地理、经济和文化意义。

中国河流的特点和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大多数中国河流都是季节性河流,年内水量波动较大,增洪
减旱能力弱。

长江作为一个典型季节性河流,既提供了丰富的水资
源用于农业灌溉、水运等,又带来了洪水灾害的威胁。

- 中国河流广泛分布,连接了各个地区和城市,提供了重要的
交通运输通道。

长江作为中国重要的内河航道,对中国经济发展起
到了促进作用,提供了便利的水上运输和沿岸发展的机会。

- 中国河流流域面积广大,蕴藏了丰富的水能资源。

长江流域
的水电站建设为中国的能源供应提供了重要的支持,推动了中国的
工业化进程。

- 河流的水质和流量对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具有重要影响。


江流域的生态环境保护对于保护水资源、维持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以上是2023年高考地理真题试卷(全国甲卷)含答案的部分内容,仅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