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理工大学毕业设计题目及任务书
太原理工大学现代科技学院本科毕业设计开题报告模

太原理工大学现代科技学院信息系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立式数控车床的CNC控制系统学生姓名张华导师姓名李何专业自动化报告日期3月16 班级0802指导教师意见签字年月日专业(教研室)主任意见年月日系主任意见年月日1.选题意义在机械制造工业中并不是所有的产品零件都具有很大的批量,单件与小批量生产的零件(批量在10~100件)约占机械加工总量的80%以上。
尤其是在造船、航天、航空、机床、重型机械以及国防工业更是如此。
为了满足多品种,小批量的自动化生产,迫切需要一种灵活的,通用的,能够适用产品频繁变化的柔性自动化机床。
数控机床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与发展起来的。
它为单件、小批量生产的精密复杂零件提供了自动化的加工手段。
数控加工作为一种高效率高精度的生产方式,尤其是形状复杂精度要求很高的模具制造行业,以及成批大量生产的零件。
因此数控加工在航空业、电子行业还有其他各行业都广泛应用。
然而在数控加工从零件图纸到做出合格的零件需要有一个比较严谨的工艺过程,必须合理安排加工工艺才能快速准确的加工出合格的零件来,否则不但浪费大量的时间,而且还增加劳动者的劳动强度,甚至还会加工出废品来。
一般数控机床的加工工艺和普通机床的加工工艺是大同小异的,只是数控机床能够通过程序自动完成普通机床的加工动作,减轻了劳动者的劳动强度,同时能比较精准的加工出合格的零件。
由于数控加工整个加工过程都是自动完成的,因此要求我们在加工零件之前就必须把整个加工过程有一个比较合理的安排,其中不能出任何的差错,否则就会产生严重的后果。
高速加工技术发展迅速,在高档数控机床中得到广泛应用。
应用新的机床运动学理论和先进的驱动技术,优化机床结构,采用高性能功能部件,移动部件轻量化,减少运动惯性。
在刀具材料和结构的支持下,从单一的刀具切削高速加工,发展到机床加工全面高速化,如数控机床主轴的转速从每分钟几千转发展到几万转、几十万转;快速移动速度从每分钟十几米发展到几十米和超过百米;换刀时间从十几秒下降到10秒、3秒、1秒以下,换刀速度加快了几倍到十几倍。
太原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范例

太原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为了保证我校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质量,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特制定太原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
一、论文印装毕业论文要用我校统一的太原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用纸(印刷厂可提供),并用计算机打印。
排版用word文件,版面上空3.3cm,下空2.3cm,左空2.8cm(用于装订),右空2.3cm。
打印正文用宋体或楷体小四号字(英语用Times New Roman 12),单倍行距(英语用1.5倍行距),页码用小五号字底端居中。
二、论文结构及要求1.太原理工大学统一封面2.毕业设计任务书任务书由指导老师填写,内容、时间与工作日志中任务书相符,经教研室主任、系主任签字后生效。
3.毕业设计(论文)中英文摘要、关键词中文摘要300字左右(样式见附件一)英文摘要300字左右(样式见附件二)关键词(3-5个)4.目录(样式见附件三)目录按三级标题编写,要求层次清晰,且要与正文标题一致,主要包括摘要、正文主要层次标题、致谢、参考文献等。
5.论文或工程设计说明书论文正文部分包括:绪论(前言或概述等)论文主体结论绪论应是综合评述前人工作,说明论文工作的选题目的和意义,国内外文献综述,以及论文所要研究的内容。
论文主体是毕业论文的主要部分,要求文字简练、通顺、层次清楚,重点突出。
绪论和论文主体应分章排版。
引用文献号用方括号“[ ]”括起来置于引用名词的右上角,按上标排版。
结论(或结束语)作为单独一章排列,但标题前面不加“第×××章”字样。
结论是整个论文的总结,应以简练的文字说明论文所做的工作,一般不超过两页。
通行的题序层次大致有以下五种格式(实际使用可能有些小异)撰写毕业论文可任选其中的一种格式,但所采用的格式必须符合表规定并前后统一,不得混杂使用。
格式除题序层次外,还应包括分段、行距、字体和字号等。
毕业论文标题及第一层次(章)题序和标题居中放置,其余各层次(节、条、款、项)一律沿版心左侧边线顶格安排。
太原理工大学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资料

中北大学课程设计说明书学生姓名: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学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目: ________ 单级斜齿圆柱齿轮减速器________指导教师:______________ 职称:_________________2015年12 月12 日课程设计任务书2015/2016 学年第二学期学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姓名: 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课程设计题目:单级斜齿圆柱齿轮减速器起迄日期:11 月12日〜12月22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程设计地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导教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系主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达任务书日期:2015年11月12日课程设计任务书1. 设计目的:(1)通过课程设计,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机械设计基础和其他先修课程的理论知识来分析解决机械设计问题的能力。
(2)学习机械设计的一般方法,掌握机械设计的一般规律。
(3)进行机械设计基本技能的训练:例如计算、绘图、查阅资料和手册、运用标准和规范等。
2. 设计内容和要求(包括原始数据、技术参数、条件、设计要求等):设计一台单级斜齿圆柱齿轮减速器,该减速器用于带式运输机的传动系统中方案简图(题号14):原始数据:传送带卷筒转速125 100 rpm ;减速器输出轴功率 3.5 3.3 KW技术条件:该传动设备两班制连续工作,单向回转,有轻微振动,卷筒转速允许误差为± 5%使用期限10年。
ZYL太原理工物联网大三课程设计实验报告(环境监测)

课程设计课程名称:物联网感知课程设计设计名称:环境监测系统专业班级:物联1403 学号:2014002091 学生姓名:赵羽龙指导教师:呼克佑2016年12月23日太原理工大学课程设计任务书注:1.课程设计完成后,学生提交的归档文件应按照:封面—任务书—说明书—图纸的顺序进行装订上交(大张图纸不必装订)。
2.可根据实际内容需要续表,但应保持原格式不变。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目录一.功能分析 (1)二.概要设计 (1)1.系统组成 (1)2.传感器选型 (1)三.详细设计 (1)1.硬件连接 (1)2.程序设计 (1)3.界面设计 (3)四.系统说明 (3)五.设计总结 (4)六.附录 (4)程序设计课程设计报告 专业: 物联网工程班级: 1403 姓名: 赵羽龙 学号: 2014002091 完成日期: 2016/12/23题目:设计一个环境监测系统。
一.功能分析环境监测系统主要包括对环境变量的采集和显示。
(1)选择合适的传感器来完成温度、湿度数据的采集。
(2)制作相应的显示界面,将采集的变量值实时显示。
(3)扩展功能:判断温度过高过低、湿度过高过低时,通过电机控制空调、加湿器的启停。
二.概要设计1.系统组成系统大体组成包括:传感器模块、数据传送模块和电机控制模块。
系统框图如图1所示。
由于传感器模块没有外接电路,因此需要通过中间的协调器将数据转为串口形式发送到PC 机上。
图1 系统框图2.传感器选型选择SHT10单片数字温湿度传感器来监测环境。
SHT10采用CMOSens 专利技术将温度湿度传感器、A/D 转换器及数字接口无缝结合,使传感器具有体积小、响应速度快、接口简单、性价比高等特点。
电路连接时,接口简单,两线连接,SHT10的两线串行接口(bidirectional 2-wire )在传感器信号读取和电源功耗方面都做了优化处理,其总线类似I2C 总线但并不兼容I2C 总线。
三.详细设计1.硬件连接SHT10共有4个引脚,除了电源和地,数据和时钟引脚分别连接单片机P06、P07。
王国军的设计

毕业设计说明书毕业生姓名: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学号:指导教师:所属系(部):机电系二〇〇九年五月太原理工大学阳泉学院毕业设计评阅书题目:MRB-125/320型乳化液泵及泵头的设计机电系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姓名设计时间:2009年3月25日~2009 年6月1日评阅意见:成绩:指导教师:(签字)职务:200年月日太原理工大学阳泉学院毕业设计答辩记录卡机电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姓名王国军答辩内容记录员:(签名)成绩评定专业答辩组组长:(签名)200年月日序言毕业设计是对学生在毕业之前所进行的一次综合设计能力的训练,是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工程技术人员最后而有及其重要的一个教学环节。
通过毕业设计可以进一步的培养和锻炼我们的分析问题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对我们今后走向工作岗位有很大的帮助。
我们这次设计是一个专题性的设计,涉及内容广泛,几乎四年所学知识或多或少涉及到。
但重点是在乳化液泵零部件的设计和曲轴强度和刚度的较核。
我的实际任务是首先是乳化液泵的设计,其次是乳化液泵曲轴校合、连杆滑块的设计和校合。
这次设计画图集中于乳化液泵零部件的设计,曲轴设计、校合是这次的设计任务重点,这次设计我们将本着:独立分析,相互探讨,仔细推敲,充分吃透整体设计的整体过程,使这次设计反映出我们的设计水平,并充分发挥个人的创新能力。
作为一名未来的工程技术人员,应当从现在开始做起,学好知识,并不断的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在指导老师的精心指导下,我们较为圆满的完成了这次设计工作,由于学识和经验的不足,其中定会出现很多问题,不足之处恳请各位老师加以批评和指导。
目录摘要 (7)第一章乳化液泵的设计 (9)一概述 (9)二乳化液泵的总体设计 (9)(一)乳化液泵泵型及总体结构形式的选择 (9)(二)液力端结构形式的选择 (11)(三)传动端结构形式选择 (12)(四)MRB型乳化液泵结构参数的选择与确定 (13)(五)原动机的选择原则: (14)三齿轮和齿轮轴的设计及较核 (15)(一)一级变速的计算及校核 (15)(二)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计算 (16)(三)轴的结构设计 (20)四连杆尺寸的初步确定 (25)(一)连杆各部分的尺寸: (25)(二)连杆质量的确定: (26)五曲轴的设计与校核 (27)(一)曲轴的结构设计 (27)(二)曲轴的受力分析及其校核 (32)六柱塞的选择及计算 (41)(一)柱塞密封材料、尺寸的选择 (41)(二)柱塞长度及质量的确定 (42)七箱体的设计与计算 (42)第二章传动系统的设计 (43)一连杆的设计 (44)(一) 连杆的结构设计 (44)(二) 连杆强度和稳定性校核 (44)二十字头的设计 (48)(一) 十字头的结构设计 (48)(二)十字头强度校核及比压计算 (49)第三章乳化液泵站的设计 (53)一乳化液泵站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53)(一)对乳化液泵站系统的要求 (54)(二)泵站组成应注意的事项 (54)(三)乳化液泵站系统的组成 (55)二 MRB-125/320型乳化液泵站 (57)(一)MRB-125/320型乳化液泵站 (57)(二)RX315/25型乳化液箱结构 (59)(三)MRB-125/320型乳化液泵站工作原理 (60)总结 (62)参考文献 (63)外文资料 (64)中文翻译 (69)致谢 (72)摘要本次毕业设计以乳化液泵为设计对象,主要任务有两项:第一项是乳化液泵的设计;第二项是乳化液泵中传动装置的设计。
侯甲煤矿采区供电设计任务书1

293
设备 台数 1 2 2 1 1 1
额定 电流 80 42 58 15 12 5
电压 660 660 660 660 660 660
额定启 动电流 倍数 7 7 6 5 6 5
序号
设备名称 绞带输送 机 空压机 混凝土喷 射机
功率
设备 台数 2 2 2
额定 电流 80 60 6
电压 660 660 660
1 2 3 4 5 6 7
75 55 5.5
总负荷
271
292 胶带大巷掘进头
额定 设备 台数 1 1 1 1 2 3 额定 电流 12 12 4 3 2 12 额定启 动电流 倍数 6 7 6 6 7 6 额定启动 转矩倍数 2.5 2.5 2.5 2.5 2.5 2.5 cos Φ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太原理工大学晋城学院-----毕业设计任务书 太原理工大学晋城学院 毕业设计任务书 晋城学院 第2页 共4页
均沿煤层底板布置。 均沿煤层底板布置。 毕业设计应完成主要内容: 三、毕业设计应完成主要内容:
1、说明书: 说明书:
⑴ 绪论 选题目的和意义,本设计研究的内容和所做的工作 研究的内容和所做的工作。 选题目的和意义,本设计研究的内容和所做的工作。 ⑵ 采区变电所及工作面配电点位置的选择 根据采区地质条件、采煤方法、巷道布置以及采区机电设备容量、 根据采区地质条件、采煤方法、巷道布置以及采区机电设备容量、分布情况等进行 确定。 确定。 采区用电负荷统计及采区动力变压器的容量、 ⑶ 采区用电负荷统计及采区动力变压器的容量、型号和台数的确定 ⑷ 拟定采区供电系统图 短路电流的计算,并选择高压配电装置和高压电缆 ⑸ 短路电流的计算,并选择高压配电装置和高压电缆 选择采区供电系统中的低压开关 采区供电系统中的低压开关、 ⑹ 选择采区供电系统中的低压开关、起动器 选择采区供电系统的低压电缆 ⑺ 选择采区供电系统的低压电缆 ⑻ 二次回路方案 ⑼ 保护装置的整定 ⑽ 结论
毕业设计

目录摘要 (3)第一章井田概况及地质特征 (4)第一节矿区概述 (4)第二节地质特征 (7)第三节煤层的埋藏特征 (8)第四节水文地质 (11)第二章井田境界与储量 (14)第一节井田境界 (14)第二节地质储量 (15)第三章矿井工作制度及生产能力 (18)第一节矿井工作制度 (18)第二节矿井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18)第四章井田开拓 (19)第一节井田开拓方式的确定 (19)第二节井口及工业场地的位置的选择 (22)第五章矿井基本巷道及建井计划 (24)第一节井筒、石门与大巷 (24)第二节井底车场及硐室 (27)第六章采煤方法 (30)第一节采煤方法的选择 (30)第二节确定采(盘)区巷道布置和要素 (34)第三节回采工艺及劳动组织 (37)第七章井下运输 (42)第一节运输系统和方式 (42)第二节矿车 (44)第三节运输设备选择 (45)第八章矿井提升 (54)第一节提升设备 (54)第二节矿井的排水 (59)第三节地面生产系统 (61)第四节辅助设施 (62)第五节地面运输 (62)第九章矿井通风与安全 (64)第一节概况 (64)第二节通风设备 (65)第三节矿井的通风 (67)第四节空气压缩设备 (80)第五节瓦斯抽放设备 (82)第六节安全生产技术措施 (83)第十章经济部分 (86)第一节劳动定员和劳动生产率 (86)第二节技术经济指标表 (89)致谢 (92)主要参考文献 (93)摘要本设计所选的题目为《山西省金家庄煤矿8号煤层的初步设计》,根据山西省金家庄煤矿提供的煤矿井田概况和地质特征资料。
井田概况包括井田境界;地表的交通位置以及自然地理和水源、电源的供应情况。
地质特征资料包括地层;地质构造;煤层及煤质;煤层顶、底板情况及煤层的瓦斯、煤尘、煤的自燃性;以及矿井的水文地质情况。
此次设计的目的是运用大学阶段所学的知识联系矿井生产实际进行矿井开采设计,并就本专业范围的某一课题进行较深入的研究,以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前进行的一次综合性能力训练,也是对一个未来采矿工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基本训练。
太原理工大学毕业论文撰写规范

高分子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一、论文印装毕业论文用A4纸,计算机打印。
排版用word文件,版面上空2.3cm,下空2.3cm,左空2.8cm(用于装订),右空2.3cm。
打印正文用宋体或楷体小四号字,1.3倍行距(英语用Times New Roman 12,1.5倍行距),页码用小五号字底端居中。
页眉:太原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5号宋体居中,工大图标居左。
注:页眉和页脚在视图里。
页面设置-版式-页眉1.5CM,页脚1.75.二、论文结构及要求1.太原理工大学统一封面2.毕业设计任务书任务书由指导老师填写,内容、时间与工作日志中任务书相符,经教研室主任、系主任签字后生效。
3.毕业设计(论文)中英文摘要、关键词中文摘要300字左右(样式见附件一)英文摘要300字左右(样式见附件二)关键词(3-5个)4.目录(样式见附件三)目录按三级标题编写,要求层次清晰,且要与正文标题一致,主要包括摘要、正文主要层次标题、致谢、参考文献等。
5.毕业设计说明书或论文论文正文部分包括:绪论(前言或概述等),论文主体,结论。
要求2万字左右。
绪论应是综合评述前人工作,说明论文工作的选题目的和意义,国内外文献综述,以及论文所要研究的内容。
论文主体是毕业论文的主要部分,要求文字简练、通顺、层次清楚,重点突出。
绪论和论文主体应分章排版。
正文中引用文献号用方括号“[ ]”括起来置于引用名词的右上角,按上标排版。
结论或结束语(毕业论文最后是结论,毕业设计最后是结束语或小结)作为单独一章排列,但标题前面不加“第×××章”字样。
结论是整个论文的总结,应以简练的文字说明论文所做的工作,一般不超过两页。
论文结构层次及字号用下表格式:格式除题序层次外,还应包括分段、行距、字体和字号等。
毕业论文标题及第一层次(章)题序和标题居中放置,其余各层次(节、条、款、项)一律沿版心左侧边线顶格安排。
文章标题及第一层次(章)题序和标题距下文双倍行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1设计(论文)题目:温度调节仪表设计(液晶显示)题目性质:一般设计指导教师:牛昱光毕业设计(论文)要求及原始数据(资料):本题目属单片机应用开发类型。
选题学生需自行购置一款带有液晶显示模块的单片机开发板和测温传感器、晶闸管及电加热器件,完成一个以中文字符显示的温度调节仪表设计和水温控制模拟系统调试实验,以期达到能从事智能仪器开发设计的训练目的。
一、材料购置要求1.单片机开发板和用于中文字符显示的液晶显示模块(由学生自行选定)。
2.测温传感器元件采用Pt100热电阻。
3.温度控制元件采用晶闸管。
4.电加热器件采用家用“热得快”电热水器。
5.盛水器(学生自备)。
二、硬件设计内容1.Pt100热电阻温度传感器测温输入通道的设计与实现。
2.晶闸管平均功率控制的电加热输出通道设计与实现。
3.水温控制模拟系统搭建(盛水器、温度传感器、温度调节仪表、晶闸管控制通道、电加热器件)。
三、软件设计内容1.测温输入通道数据采集程序。
2.PID控制程序。
3.晶闸管PWM平均功率控制的电加热输出通道控制程序。
4.带有中文字符显示的液晶显示程序。
5.键盘处理程序。
四、功能要求1.分别以数字和曲线的方式显示温度设定值、温度测量值和控制输出量。
2.可通过键盘修改P、I、D参数和温度设定值。
五、实验要求在搭建的水温控制模拟系统上进行验证调试实验。
毕业设计(论文)主要工作内容:1.利用单片机开发板学习液晶显示、键盘输入、模拟量输入、开关量输出等接口的扩展编程方法。
2.按照题目要求,设计和实现Pt100热电阻温度传感器测温输入通道硬件,编写和调试测温输入通道数据采集程序。
3.按照题目要求,设计和实现晶闸管控制的电加热输出通道硬件,编写和调试晶闸管PWM平均功率控制输出程序。
4.编写和调试PID控制程序。
5.编写和调试带有中文字符显示的液晶显示程序。
6.编写和调试键盘处理程序。
7.在搭建的水温控制模拟系统上进行验证调试实验。
8.编写毕业设计说明书(即毕业论文)。
学生应交出的设计文件(论文):一、毕业设计说明书按照学校统一的模板格式要求,用Word编辑、排版、打印。
主要内容包括:1.总体设计概述2.硬件设计(1) 硬件总体结构设计及结构总框图(2) 单片机电路设计及原理电路图(3) 液晶显示电路设计及原理电路图(4) 键盘电路设计及原理电路图(5) 温度测量电路及A/D通道设计及原理电路图(6) 晶闸管控制输出电路设计及原理电路图3.软件设计(1) 软件程序结构及主程序设计(含程序流程图、源程序及注释)(2) 测温输入通道数据采集程序设计(含程序流程图、源程序及注释)(3) PID控制程序设计(含程序流程图、源程序及注释)(4) 晶闸管PWM平均功率控制程序设计(含程序流程图、源程序及注释)(5) 带有中文字符显示的液晶显示程序设计(含程序流程图、源程序及注释)(6) 键盘处理程序设计(含程序流程图、源程序及注释)4.实验及效果分析(1) 水温控制模拟系统实物图(2) 调试实验的数据(3) 实验效果分析5.设计难点和遗留问题(难题和解决方法,尚未解决的问题和解决思路)6.设计总结7.附录(与设计课题相关的英文资料原文(1万个印刷符号)和译文)二、毕业设计说明书电子文档(Word版)主要参考文献(资料):(略)对选题学生的基本要求:对单片机硬件和软件开发设计感兴趣;自行购置所需材料器件。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2设计(论文)题目:温度调节仪表设计(数字显示)题目性质:一般设计指导教师:牛昱光毕业设计(论文)要求及原始数据(资料):本题目属单片机应用开发类型。
选题学生需自行购置一款带有数字显示模块的单片机开发板和测温传感器、晶闸管及电加热器件,完成一个以数字方式显示的温度调节仪表设计和水温控制模拟系统调试实验,以期达到能从事智能仪器开发设计的训练目的。
一、材料购置要求1.带有数字显示的单片机开发板(由学生自行选定)。
2.测温传感器元件采用Pt100热电阻。
3.温度控制元件采用晶闸管。
4.电加热器件采用家用“热得快”电热水器。
5.盛水器(学生自备)。
二、硬件设计内容1.Pt100热电阻温度传感器测温输入通道的设计与实现。
2.晶闸管平均功率控制的电加热输出通道设计与实现。
3.水温控制模拟系统搭建(盛水器、温度传感器、温度调节仪表、晶闸管控制通道、电加热器件)。
三、软件设计内容1.测温输入通道数据采集程序。
2.PID控制程序。
3.晶闸管PWM平均功率控制的电加热输出通道控制程序。
4.数字式显示程序。
5.键盘处理程序。
四、功能要求1.以数字方式显示温度设定值、温度测量值和控制输出量。
2.可通过键盘修改P、I、D参数和温度设定值。
五、实验要求在搭建的水温控制模拟系统上进行验证调试实验。
毕业设计(论文)主要工作内容:1.利用单片机开发板学习数字显示、键盘输入、模拟量输入、开关量输出等接口的扩展编程方法。
2.按照题目要求,设计和实现Pt100热电阻温度传感器测温输入通道硬件,编写和调试测温输入通道数据采集程序。
3.按照题目要求,设计和实现晶闸管控制的电加热输出通道硬件,编写和调试晶闸管PWM平均功率控制输出程序。
4.编写和调试PID控制程序。
5.编写和调试数字式显示程序。
6.编写和调试键盘处理程序。
7.在搭建的水温控制模拟系统上进行验证调试实验。
8.编写毕业设计说明书(即毕业论文)。
学生应交出的设计文件(论文):一、毕业设计说明书按照学校统一的模板格式要求,用Word编辑、排版、打印。
主要内容包括:1.总体设计概述2.硬件设计(1) 硬件总体结构设计及结构总框图(2) 单片机电路设计及原理电路图(3) 数字式显示电路设计及原理电路图(4) 键盘电路设计及原理电路图(5) 温度测量电路及A/D通道设计及原理电路图(6) 晶闸管控制输出电路设计及原理电路图3.软件设计(1) 软件程序结构及主程序设计(含程序流程图、源程序及注释)(2) 测温输入通道数据采集程序设计(含程序流程图、源程序及注释)(3) PID控制程序设计(含程序流程图、源程序及注释)(4) 晶闸管PWM平均功率控制程序设计(含程序流程图、源程序及注释)(5) 数字式显示程序设计(含程序流程图、源程序及注释)(6) 键盘处理程序设计(含程序流程图、源程序及注释)4.实验及效果分析(1) 水温控制模拟系统实物图(2) 调试实验的数据(3) 实验效果分析5.设计难点和遗留问题(难题和解决方法,尚未解决的问题和解决思路)6.设计总结7.附录(与设计课题相关的英文资料原文(1万个印刷符号)和译文)二、毕业设计说明书电子文档(Word版)主要参考文献(资料):(略)对选题学生的基本要求:对单片机硬件和软件开发设计感兴趣;自行购置所需材料器件。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3设计(论文)题目:电动机线圈和轴承超温保护器设计(液晶显示)题目性质:一般设计指导教师:牛昱光毕业设计(论文)要求及原始数据(资料):本题目属单片机应用开发类型。
选题学生需自行购置一款带有液晶显示模块的单片机开发板和测温传感器,完成一个以中文字符显示的电动机线圈和轴承超温保护器设计,以期达到能从事智能仪器开发设计的训练目的。
一、材料购置要求1.单片机开发板和用于中文字符显示的液晶显示模块(由学生自行选定)。
2.测温传感器元件采用Pt100热电阻(2只)。
二、硬件设计内容1.Pt100热电阻温度传感器测温输入通道的设计与实现(线圈温度和轴承温度各1路)。
2.开关量输出通道设计与实现(用于实现保护控制输出)。
三、软件设计内容1.测温输入通道数据采集程序。
2.超温报警和保护控制程序。
3.保护记录和查询程序。
4.带有中文字符显示的液晶显示程序。
5.键盘处理程序。
四、功能要求1.保护复位模式可选(自动复位或手动复位)。
2.可记录和查询保护发生的时间和保护时的温度值。
3.可通过键盘修改保护复位模式、保护延时时间和温度保护设定值。
4.分别以数字和曲线的方式显示温度保护设定值和温度测量值。
五、实验要求实验结果应能满足功能要求。
毕业设计(论文)主要工作内容:1.利用单片机开发板学习液晶显示、键盘输入、模拟量输入、开关量输出等接口的扩展编程方法。
2.按照题目要求,设计和实现Pt100热电阻温度传感器测温输入通道硬件,编写和调试测温输入通道数据采集程序。
3.按照题目要求,设计和实现开关量输出通道硬件,编写和调试输出程序。
4.编写和调试保护报警和保护控制逻辑程序。
5.编写和调试保护记录和查询程序。
6.编写和调试带有中文字符显示的液晶显示程序。
7.编写和调试键盘处理程序。
8.进行验证调试实验。
9.编写毕业设计说明书(即毕业论文)。
学生应交出的设计文件(论文):一、毕业设计说明书按照学校统一的模板格式要求,用Word编辑、排版、打印。
主要内容包括:1.总体设计概述2.硬件设计(1) 硬件总体结构设计及结构总框图(2) 单片机电路设计及原理电路图(3) 液晶显示电路设计及原理电路图(4) 键盘电路设计及原理电路图(5) 温度测量电路及A/D通道设计及原理电路图(6) 开关量输出电路设计及原理电路图3.软件设计(1) 软件程序结构及主程序设计(含程序流程图、源程序及注释)(2) 测温输入通道数据采集程序设计(含程序流程图、源程序及注释)(3) 保护报警和保护控制逻辑程序设计(含程序流程图、源程序及注释)(4) 保护记录和查询程序设计(含程序流程图、源程序及注释)(5) 带有中文字符显示的液晶显示程序设计(含程序流程图、源程序及注释)(6) 键盘处理程序设计(含程序流程图、源程序及注释)4.实验及效果分析(1) 实验系统实物图(2) 调试实验的数据(3) 实验效果分析5.设计难点和遗留问题(难题和解决方法,尚未解决的问题和解决思路)6.设计总结7.附录(与设计课题相关的英文资料原文(1万个印刷符号)和译文)二、毕业设计说明书电子文档(Word版)主要参考文献(资料):(略)对选题学生的基本要求:对单片机硬件和软件开发设计感兴趣;自行购置所需材料器件。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4设计(论文)题目:电动机线圈和轴承超温保护器设计(数字显示)题目性质:一般设计指导教师:牛昱光毕业设计(论文)要求及原始数据(资料):本题目属单片机应用开发类型。
选题学生需自行购置一款带有数字显示模块的单片机开发板和测温传感器,完成一个以数字方式显示的电动机线圈和轴承超温保护器设计,以期达到能从事智能仪器开发设计的训练目的。
一、材料购置要求1.带有数字显示的单片机开发板(由学生自行选定)。
2.测温传感器元件采用Pt100热电阻(2只)。
二、硬件设计内容1.Pt100热电阻温度传感器测温输入通道的设计与实现(线圈温度和轴承温度各1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