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检测技术(第二版)课后题答案
自动检测课后习题答案解析

第一章检测技术的基本知识思考题答案l。
检测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说明各部分的作用。
答:一个完整的检测系统或检测装置通常是由传感器、测量电路和显示记录装置等几部分组成,分别完成信息获取、转换、显示和处理等功能.当然其中还包括电源和传输通道等不可缺少的部分。
下图给出了检测系统的组成框图.检测系统的组成框图传感器是把被测量转换成电学量的装置,显然,传感器是检测系统与被测对象直接发生联系的部件,是检测系统最重要的环节,检测系统获取信息的质量往往是由传感器的性能确定的,因为检测系统的其它环节无法添加新的检测信息并且不易消除传感器所引入的误差。
测量电路的作用是将传感器的输出信号转换成易于测量的电压或电流信号。
通常传感器输出信号是微弱的,就需要由测量电路加以放大,以满足显示记录装置的要求。
根据需要测量电路还能进行阻抗匹配、微分、积分、线性化补偿等信号处理工作。
显示记录装置是检测人员和检测系统联系的主要环节,主要作用是使人们了解被测量的大小或变化的过程。
2。
传感器的型号有几部分组成,各部分有何意义?依次为主称(传感器)被测量—转换原理-序号主称—-传感器,代号C;被测量——用一个或两个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大写字母标记.见附录表2;转换原理——用一个或两个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大写字母标记。
见附录表3;序号——用一个阿拉伯数字标记,厂家自定,用来表征产品设计特性、性能参数、产品系列等。
若产品性能参数不变,仅在局部有改动或变动时,其序号可在原序号后面顺序地加注大写字母A、B、C等,(其中I、Q不用)。
例:应变式位移传感器:CWY—YB—20;光纤压力传感器:CY-GQ—2.3.测量稳压电源输出电压随负载变化的情况时,应当采用何种测量方法? 如何进行?答:测定稳压电源输出电压随负载电阻变化的情况时,最好采用微差式测量.此时输出电压认可表示为U0,U0=U+△U,其中△U是负载电阻变化所引起的输出电压变化量,相对U来讲为一小量。
如果采用偏差法测量,仪表必须有较大量程以满足U0的要求,因此对△U,这个小量造成的U0的变化就很难测准。
《自动检测技术》习题集及部分参考答案

《自动检测技术》习题集及部分参考答案第一章传感器和测量的基本知识§1-1测量的基本概念复习思考题1.测量的定义及其内容是什么?2.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的定义是什么?3.直接测量的方法有几种方法?它们各自的定义是什么?4.仪表精度有几个指标?它们各自的定义是什么?(学习指导p1)5.仪表分辨力的定义是什么?作业题1.测量是借助和和,取得被测对象的某个量的大小或符号;或者取得与之间的关系。
(专用技术;设备;实验;计算;一个变量;另一变量)2.测量是将被测量与通过专用的技术和设备进行比表示测量结果时,必须注明(同性质的标准量;比较;标准量倍数;标准量某0的单位)3.直接测量是从事先间的函数关系,先测出,再通过相应的函数关系,被测量的数值。
(分度好的表盘;被测量;某种中间量;中间量;计算出)4.直接测量方法中,又分,和。
(零位法;偏差法;微差法)5.零位法是指在比较仪器中进行,让仪器指零机构,从而确定被测量等于该方法精度(被测量;已知标准量;比较;达到平衡(指零);已知标准量;较高)6.偏差法是指测量仪表用,直接指出被测量的大小。
该法测量精度一般不高。
(指针、表盘上刻度线位移)7.微差法是和的组合。
先将被测量与一个进行用测出。
(零位法;偏差法;已知标准量;比较;偏差法)8.测量仪表指示值程度的量称为精密度。
测量仪表指示值有规律地称为准确度。
(不一致;偏离真值)9.测量仪表的精确度简称,是和以测量误差的来表示。
(精度;精密度;准确度;相对值)10.显示仪表能够监测到被测量(最小变化)§1-2传感器的一般特性复习思考题1.试述传感器的定义及其在检测中的位置。
2.传感器静态特性和动态特性的定义是什么?3.传感器静态特性的技术指标及其各自的定义是什么?作业题1.传感器是与被测对象接触的环节,它将被测量转换成与机构。
它是检测和控制中最关键的部分。
(最初;被测量有确定对应关系;电量)2.通常用传感器的和来描述传感器输出-输入特性。
自动检测技术与装置(第二版) 复习题答案

1、检测仪表有哪几个基本的组成部分?各部分起什么作用。
答:检测仪表的组成:传感器+变送放大机构+显示器。
1.传感器直接与被测量对象相联系,感受被测参数的变化,并将被测参数信号转换成相应的便于进行测量和显示的信号输出。
2.变放大机构将感受件输出的信号直接传输给显示器或进行放大和转换,使之成为适应显示器的信号。
2、检测仪表的常用技术性能有哪些?答:精度、变差、灵敏度和灵敏限、线性度、死区3、按误差的来源分类,有哪几类?各类有何特点?答:1检测系统误差 2随机误差 3 疏忽误差系统误差的误差的特点是测量结果向一个方向偏离,其数值按一定规律变化。
随机误差的特点是相同条件下,对同一物理量进行多次测量,由于各种偶然因素,会出现测量值时而便大时而偏小的误差现象。
随机误差既不能用实验方法消除,也不能修正,虽然他的变化无一定规律可循,但是在多次重复测量时,总体服从统计规律。
疏忽误差是指在一定的测量条件下,测得的值明显偏离其真值,既不具有确定分布规律,也不具有随机分布规律的误差,疏忽误差是由于测试人员对仪器不了解或因思想不集中,粗心大意导致错误的读数,使测量结果明显的偏离了真值的误差。
4 * 、说明弹簧管压力表的具体结构;使用中如何选择?答:弹簧压力表也由外壳部分、指针、刻度盘。
弹簧管、弯管、和传动机构等六个主要部分主成。
弹簧管的内腔为封闭形式,外界压力作用于弹簧管外侧,使弹簧管变形,由传动机构带动指针转动指出环境压力。
压力表的选用原则:主要考虑量程、精度和型5 * 、常用热电偶有哪几种?比较说明其主要的特点。
答:常用热电偶有:S (铂铑— 铂)、K (镍铬—镍硅)、E (镍铬—铜镍)三种S 型的特点是熔点高,测温上限高,性能稳定、精度高、100度以下热电势极小,所以可不必考虑冷端温度补偿,价昂,热电势小,线性差,只适合于高温域的测量;K 型特点是热电势大,线性好,稳定性好,价廉,但材料较硬、在1000度以上长期使用会引起热电势漂移,多用于工业测量;E 型特点,热电势比K 型热电偶大50% 左右,线性好,耐高湿度,价廉,但不能用于还原性气氛,多用于工业测量。
梁森(第二版)自动检测技术参考答案

梁森(第二版)自动检测技术参考答案第一部分思考题与习题答案1.单项选择题1)某压力仪表厂生产的压力表满度相对误差均控制在0.4%~0.6%,该压力表的精度等级应定为C 级,另一家仪器厂需要购买压力表,希望压力表的满度相对误差小于0.9%,应购买 B 级的压力表。
A. 0 .2B. 0 .5C. 1 .0D. 1.52)某采购员分别在三家商店购买100kg大米、10kg苹果、1kg 巧克力,发现均缺少约0.5kg,但该采购员对卖巧克力的商店意见最大,在这个例子中,产生此心理作用的主要因素是 B 。
A.绝对误差B.示值相对误差C.满度相对误差D.精度等级3)在选购线性仪表时,必须在同一系列的仪表中选择适当的量程。
这时必须考虑到应尽量使选购的仪表量程为欲测量的 C 左右为宜。
A.3倍B.10倍C.1.5倍D.0.75倍4)用万用表交流电压档(频率上限仅为5kHz)测量频率高达500kHz、10V左右的高频电压,发现示值还不到2V,该误差属于 D 。
用该表直流电压档测量5号干电池电压,发现每次示值均为1.8V,该误差属于 A 。
A.系统误差B.粗大误差C.随机误差D.动态误差5)重要场合使用的元器件或仪表,购入后需进行高、低温循环老化试验,其.页脚目的是为了 D 。
A.提高精度B.加速其衰老C.测试其各项性能指标D.提高可靠性2.各举出两个非电量电测的例子来说明1)静态测量; 2)动态测量;3)直接测量; 4)间接测量;5)接触式测量; 6)非接触式测量;7)在线测量; 8)离线测量。
3.有一温度计,它的测量围为0~200℃,精度为0.5级,试求:1)该表可能出现的最大绝对误差为 A 。
A. 1℃B. 0.5℃C. 10℃D. 200℃2)当示值为20℃时的示值相对误差为 B ,100℃时的示值相对误差为C 。
A. 1℃B. 5%C. 1%D. 10% ?4.欲测240V 左右的电压,要求测量示值相对误差的绝对值不大于0.6%,问:若选用量程为250V电压表,其精度应选 B 级。
自动检测技术及其应用 第二版梁森 课后标准答案

R1 R2
R4 R3
、RP;
2、右边、变大、变小。 3、交流电源、防止引起极化。
7题: (课堂讲解)。
8题:1、 P U 2 可知:P=160mW;输出电压增加。
R
2、 0~24V
3、UO
Ei
x l
4、
Rx
10103
x l
可知:Rx=3000Ω;UO=12V。
9题:1、 相等、平衡、平衡、温度补偿。 2、 变小、不平衡、调节零点、限幅、左边。 3、 0.02。 4、偏小、气化带走热量、氧化/腐蚀。 5、PTC热敏电阻。 6、(略)。
求……
F
R1
R3
R2
荷重传感器演示
气泡式水平仪的结构及外形
6、密封的玻璃内充入导电液体,中间保留一个小 气泡。玻璃管两端各引出一根不锈钢电极。在玻璃管中 间对称位置的下方引出一个不锈钢公共电极。请……
气泡
气泡
不锈钢电极之间应采用交流(例如50Hz)供电。 若使用直流,会使水分子电离,性能变坏。
利用热丝测量气体流速(流量)
如,一台数字表最大值为2999 ,满量程为3000, 则它是32/3位表;右下图所示的温度数字表最大值为 399,满量程为400,则它是23/4位表。
再如,一台如右图的数字电压表, 其最大显示值 为399.9V,最高位只能显示0、1、2、3这四个数字(有 时0不予显示),所以它是33/4位表。
用普通的3½位DMM测量220V或380V工频 电压时,量程必须选择700V AC档;相比之 下,使用33/4位的DMM只需选择400V-AC档, 准确度优于700V-AC档,既不欠量程也不超 量程,分辨力也提高了许多。
第二章作业
一、选择题: 1、B、D、A 5、A、D
梁森自动检测技术及应用第二版答案

梁森自动检测技术及应用第二版答案【篇一:自动检测,彩色答案】ass=txt>一、填空题(100个)p1-p31、可以进行位移测量的传感器有:光纤传感器、差动变压器、电阻传感器。
2、可以完成温度测量的有:热电偶、热敏电阻、热释电3、半导体式传感器是:磁敏、霍尔元件、气敏传感器、压阻传感器4、光电传感器有:光电耦合器、色敏传感器、光纤传感器、光电二极管5、用于磁场测量的传感器:霍尔器件、磁敏晶体管6、进行振动(或加速度)测量的传感器:磁电传感器、压电传感器7、利用物体反射进行非电量检测的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红外传感器8、电阻应变片由敏感栅、基片、覆盖层和引线等部分组成。
9、热敏电阻可分为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和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型两大类。
10、在热电阻温度测量系统中,热电阻的外引线有两线制、三线制、四线制。
11、热电偶中热电势的大小仅与热电极材料的性质、两端点温度有关,而与热电极尺寸、形状及温度分布无关。
12、差动变压器式传感器理论上讲,衔铁位于中心位置时输出电压为零,而实际上差动变压器输出电压不为零,我们把这个不为零的电压称为零点残余电压;利用差动变压器测量位移时如果要求区别位移方向(或正负)可采用相敏检波电路。
13、块状金属导体置于变化的磁场中或在磁场中作切割磁力线运动时,导体内部会产生一圈圈闭合的电流,利用该原理制作的传感器称电涡流传感器;这种传感器只能测量金属物体。
14、用激光干涉仪对建筑物的缓慢沉降做长期监测属于静态测量。
15、电容式传感器利用了将非电量的变化转换为电容的变化来实现对物理量的测量。
16、变极距型电容传感器做成差动结构后,灵敏度提高原来的2 倍。
17、电容式传感器的优点主要有测量范围大、灵敏度高、动态响应时间短、机械损失小、结构简单、适应性强。
18、电容式传感器主要缺点有寄生电容影响较大、当电容式传感器用于变间隙原理进行测量时具有非线性输出特性。
19、电感式传感器是建立在电磁感应基础上的一种传感器。
自动检测技术及应用课后习题答案

第二版检测技术的选择题(上)2011年01月06日星期四 14:57第一部分思考题与习题答案1.单项选择题1)某压力仪表厂生产的压力表满度相对误差均控制在0.4%~0.6%,该压力表的精度等级应定为 C 级,另一家仪器厂需要购买压力表,希望压力表的满度相对误差小于0.9%,应购买 B 级的压力表。
A. 0 .2B. 0 .5C. 1 .0D. 1.52)某采购员分别在三家商店购买100kg大米、10kg苹果、1kg巧克力,发现均缺少约0.5kg,但该采购员对卖巧克力的商店意见最大,在这个例子中,产生此心理作用的主要因素是 B 。
A.绝对误差B.示值相对误差C.满度相对误差D.精度等级3)在选购线性仪表时,必须在同一系列的仪表中选择适当的量程。
这时必须考虑到应尽量使选购的仪表量程为欲测量的 C 左右为宜。
A.3倍B.10倍C.1.5倍D.0.75倍4)用万用表交流电压档(频率上限仅为5kHz)测量频率高达500kHz、10V左右的高频电压,发现示值还不到2V,该误差属于 D 。
用该表直流电压档测量5号干电池电压,发现每次示值均为1.8V,该误差属于 A 。
A.系统误差B.粗大误差C.随机误差D.动态误差5)重要场合使用的元器件或仪表,购入后需进行高、低温循环老化试验,其目的是为了 D 。
A.提高精度B.加速其衰老C.测试其各项性能指标D.提高可靠性2.各举出两个非电量电测的例子来说明1)静态测量; 2)动态测量;3)直接测量; 4)间接测量;5)接触式测量; 6)非接触式测量;7)在线测量; 8)离线测量。
3.有一温度计,它的测量范围为0~200℃,精度为0.5级,试求:1)该表可能出现的最大绝对误差为 A 。
A. 1℃B. 0.5℃C. 10℃D. 200℃2)当示值为20℃时的示值相对误差为 B ,100℃时的示值相对误差为 C 。
A. 1℃B. 5%C. 1%D. 10%4.欲测240V左右的电压,要求测量示值相对误差的绝对值不大于0.6%,问:若选用量程为250V电压表,其精度应选 B 级。
自动检测技术(第二版)课后题答案

有关修改的说明红色字:建议删去的文字 绿色字:建议增加的文字黄色字:认为原稿中可能有问题的文字,请仔细考虑 灰色字:本人的说明性文字公式和图的带黄色的编号不用管他1.1 什么是检测装置的静态特性?其主要技术指标有哪些? 答:静态特性是指检测系统在被测量各值处于稳定状态时,输出量与输入量之间的关系特性。
静态特性的主要技术指标有:线性度、精度、灵敏度、迟滞、重复性、分辨力、稳定性、可靠性等。
1.2 什么是检测装置的动态特性?其主要技术指标有哪些?答:动态特性是指动态测量时,输出量与随时间变化的输入量之间的关系。
动态特性的主要技术指标有:动态误差、响应时间及频率特性等。
1.3 不失真测试对测量系统动态特性有什么要求?答:①输入信号中各频率分量的幅值通过装置时,均应放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既幅频特性是平行于横轴的直线;②输入信号各频率分量的相角在通过装置时作与频率成正比的滞后移动,即各频率分量通过装置后均延迟相同的时间t ,其相频率特性为一过原点并有负斜率的斜线。
1.4 测量系统动态参数测定常采用的方法有哪些? 答:动态特性参数测定方法常因测量系统的形式不同而不完全相同,从原理上一般可分为正弦信号响应法、阶跃信号响应法、脉冲信号响应法和随机信号响应法等。
1.5 某位移传感器,在输入位移变化1mm 时,输出电压变化300mv ,求其灵敏度? 答:灵敏度可采用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增量比表示,即3001300==∆∆=x u k mv/mm1.6 用标准压力表来校准工业压力表时,应如何选用标准压力表精度等级?可否用一台0.2级,量程0~25MPa 的标准表来检验一台1.5级,量程0~2.5MPa 的压力表?为什么? 解:选择标准压力表来校准工业用压力表时,首先两者的量程要相近,并且标准表的精度等级要高于被校表精度等级,至少要高一个等级。
题中若标准表是0.2级,量程0~25MPa ,则该标准表可能产生的最大绝对误差为2.0)025(1max ⨯-=∆%=0.05MPa被校表是1.5等级,量程0~2.5MPa ,其可能产生的最大绝对误差为5.1)05.2(2max ⨯-=∆%=0.0375MPa显然1max ∆>2max∆,这种选择是错误的,因为虽然标准表精度等级较高,但是它的量程太大,故不符合选择的原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关修改的说明红色字:建议删去的文字 绿色字:建议增加的文字黄色字:认为原稿中可能有问题的文字,请仔细考虑 灰色字:本人的说明性文字公式和图的带黄色的编号不用管他1.1 什么是检测装置的静态特性?其主要技术指标有哪些? 答:静态特性是指检测系统在被测量各值处于稳定状态时,输出量与输入量之间的关系特性。
静态特性的主要技术指标有:线性度、精度、灵敏度、迟滞、重复性、分辨力、稳定性、可靠性等。
1.2 什么是检测装置的动态特性?其主要技术指标有哪些?答:动态特性是指动态测量时,输出量与随时间变化的输入量之间的关系。
动态特性的主要技术指标有:动态误差、响应时间及频率特性等。
1.3 不失真测试对测量系统动态特性有什么要求?答:①输入信号中各频率分量的幅值通过装置时,均应放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既幅频特性是平行于横轴的直线;②输入信号各频率分量的相角在通过装置时作与频率成正比的滞后移动,即各频率分量通过装置后均延迟相同的时间t ,其相频率特性为一过原点并有负斜率的斜线。
1.4 测量系统动态参数测定常采用的方法有哪些? 答:动态特性参数测定方法常因测量系统的形式不同而不完全相同,从原理上一般可分为正弦信号响应法、阶跃信号响应法、脉冲信号响应法和随机信号响应法等。
1.5 某位移传感器,在输入位移变化1mm 时,输出电压变化300mv ,求其灵敏度? 答:灵敏度可采用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增量比表示,即3001300==∆∆=x u k mv/mm1.6 用标准压力表来校准工业压力表时,应如何选用标准压力表精度等级?可否用一台0.2级,量程0~25MPa 的标准表来检验一台1.5级,量程0~2.5MPa 的压力表?为什么? 解:选择标准压力表来校准工业用压力表时,首先两者的量程要相近,并且标准表的精度等级要高于被校表精度等级,至少要高一个等级。
题中若标准表是0.2级,量程0~25MPa ,则该标准表可能产生的最大绝对误差为2.0)025(1max ⨯-=∆%=0.05MPa被校表是1.5等级,量程0~2.5MPa ,其可能产生的最大绝对误差为5.1)05.2(2max ⨯-=∆%=0.0375MPa显然1max ∆>2max∆,这种选择是错误的,因为虽然标准表精度等级较高,但是它的量程太大,故不符合选择的原则。
1.7 某一阶系统,在t =0时,输出10mv ;t ∞→时,输出为100mv ;在t =5s 时,输出为50mv ,试求该系统的时间常数τ=? 答:对一阶系统在阶跃响应曲线后,输出值达到阶跃值为63.2%所用时间为一阶测量系统的时间常数τ。
但这样确定τ值没有涉及响应全过程,为此采用如下方法,可以获得较为可靠的τ值。
由一阶系统的阶跃响应曲线表达式x e k t y t)1()(τ--=可得出 τte kxt y -=-)(1 令 τtz -=则))(1ln(kxt y z -=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z 与t 成线性关系,此处设静态灵敏度系数k =1,输入阶跃信号为x = 0(t<0)100mv (t 0≥)由题意给出的y (t )值,可以计算作出z -t 直线如题图1.5(1.7)所示t =0s ,z =-0.1053 t =5s ,z =-0.6931则τ值为z -t 直线的斜率,即s z t 5.85878.05=--=∆∆-=τ1.8 某二阶系统力传感器,已知系统固有频率100=f kHz ,阻尼比6.0=ξ,如果要求其幅值误差小于10%,求其可测信号频率范围?答:讨论系统动态特性时,常用无量纲幅值比A (ω)。
202220)(4])(1[)(ωωξωωω+-=kA令:静态灵敏度系统k =1,由题意要求幅值误差小于10%,则要满足101)(-≥ωA %=90%故得 202220)(4])(1[)(ωωξωωω+-=kA =0.9将k=1和6.0=ξ代入上式解出方程式的解我的计算结果为0.84我的计算结果为0.9165 k f f 6.91096.096.00=⨯=⨯=Hz所以可测频率最高达9.6kHz1.9 已知某测量系统静态特性方程为xe Y =, 试分别用端基法、最小二乘法,在0<x<1范围内拟合刻度直线方程,并求出相应线性度?答:(1)端基法:在测量两端点间连直线为拟合直线①KX a Y +=0。
则718.1011,10=--==e K a 。
得端基法刻度直线方程为X Y 718.11+=。
由0)]718.11([=+-dXX e d X 解得X =0.5413处存在最大偏差 2118.0)718.11(5413.0max =+-=∆=X X X e Y得端基法线性度100max ⨯∆=•S F L Y Y δ%=10012118.0⨯-e %=12.3% (2)最小二乘法:求拟合刻度直线②。
根据计算公式测量范围分成6等取n =6,列表如下:分别计算2.2,433.6,479.10,32====∑∑∑∑XXY Y X 。
由公式得894.02.2632.2479.103433.6)(2222=⨯-⨯-⨯=-•-•=∑∑∑∑∑∑Xn X X Y X XY a K =705.12.263433.66479.103)(222=⨯-⨯-⨯=-•-•∑∑∑∑∑Xn X Y X n Y X得最小二乘法拟合直线方程为X Y 705.1894.0+=。
由0)]705.1894.0([=+-dXX e d X 解出X =0.5335。
故 0987.0)705.1894.0(5335.0max =+-=∆=X X X e Y得最小二乘法线性度=L δ10010987.0⨯-e %=5.75% 此题计算结果表明用最小二乘法拟合的刻度直线L δ值最小,因而此法拟合精度最高,在计算过程中若n 取值愈大,则其拟合刻度直线L δ值愈小。
用两种方法拟合刻度直线如题图1.6(1.9)所示。
0.81.01.21.41.61.82.02.22.42.62.8图1-91.10 某玻璃水银温度计微分方程式为i Q Q dtdQ 30010224-⨯=+,式中,0Q 为水银柱高度(m );i Q 为被测温度(℃)。
试确定该温度计的时间常数和静态灵敏度系数。
答:该温度计为一阶传感器,其微分方程基本型式为X b Y a dtdYa 001=+,此式与已知微分方程比较可得时间常数与静态灵敏度系数,即s a a 22401===τ 3300102102--=⨯==a b K m/℃1.11 某压电式加速度计动态特性可用下述微分方程描述a q dt dq dtdq 1010322100.111025.2100.3⨯=⨯+⨯+式中,q 为输出电荷(pC );a 为输入加速度(m/s 2)。
试确定该测量装置的固有振荡频率0ω,阻尼系数ξ、静态灵敏度系数K 的值。
答:该加速度计为二阶传感器,其微分方程基本型式为X b Y a dt dY a dtY d a 001222=++此式与已知微分方程式比较可得:静态灵敏度系数K =89.41025.2100.11101000=⨯⨯=a b pC/(m/s 2) 固有振荡频率51020105.111025.2⨯=⨯==a a ωrad/s阻尼比01.011025.22100.32103201=⨯⨯⨯==a a a ξ(以下习题来自“自动检测技术”第三章)3.1 什么是测量系统的可靠性与不可靠性?二者有什么关系? 答:可靠性是指在确定时期内和确定的外界条件下,元件或系统工作在允许的性能水平的概率。
用R(t)表示。
不可靠性是指在确定时间内和确定条件下,元件(或系统)不能工作在允许的性能水平的概率。
用F(t)表示。
二者关系为可靠性和不可靠性之和必须是1,即R(t)+F(t)=13.2 什么是设备的故障率λ?它与R(t)和F(t)有何关系?答:故障率是每个设备在单位时间内平均故障次数。
若有N 个一样的元件或系统,在T 时间内失效总次数为F N ,则故障率可表示为:NTN F=λ 故障率λ与可靠性R(t)和不可靠性F(t)的关系如下,即t e t R λ-=)(和t e t F λ--=1)(3.3 简述改进系统可靠性的方法有哪些?答:最简单有效的方法是选择好的材料和部件,使他们能耐受恶劣环境。
其次是设计系统时采用多余度的方式,可进一步改善可靠性,但是这会提高价格和增加复杂性。
3.4 一个热电偶测量系统如题图1.7(3.4)所示。
其中各部分的失效率411027.1-⨯=λ/h ,521016.1-⨯=λ/h ,531016.1-⨯=λ/h ,试计算该系统的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MTBF 即工作半年(4320h )时的可靠度?解:由图可知该串联系统的失效率λ为4321105.1-⨯=++=λλλλ/h平均无故障率工作时间MTBF 为 MTBF =66671=λh工作半年(t =4320h )后的可靠度为 R(t)=R(4320)=523.04320105.14==⨯⨯---e etλ3.5 某厂仪表组负责维修40台变送器、30台调节器、25台记录仪,它们的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 分别为5000h 、3000h 、8000h ,试估计一年内维修组的工作任务? 解:根据MTBF =FN NT公式可求出有故障机器数F N ,设一年工作时间T =8640h ,则维修组工作任务分别计算如下:变送器:401=N 台,MTBF 1=5000h 得 695000864040111===MTBF T N N F 台调节器: 302=N 台,MTBF 2=3000h图1.7题(3.4)8630008640302==F N 台 记录仪 253=N 台,MTBF 3=8000h我的计算结果为273.6 已知某产品失效率为常数λ,且要求在使用1000h 后的可靠度仍在80%以上,问此产品失效率必须低于多少才能满足要求? 解:根据可靠度te t R λ-=)(可求出λR(1000)=801000=•-λe%解出 λ=2.23410-⨯/h故失效率λ<2.23410-⨯/h 才可以满足要求。
3.7 一个由孔板(λ=0.75/年)、差压变送器(λ=1.0/年)、开方器(λ=0.1/年)和记录仪(λ=0.1/年)组成的流量测量系统。
在以下三种情况下计算经过0.5年后流量测量失效的概率。
设系统所有器件开始均校验且工作完好。
(1)单个流量测量系统。
(2)三个并联的同样流量测量系统。
(3)系统有三个孔板,三个差压变送器和一个选择器(λ=0.1/年),其输出经过一个开方器和记录仪。
解:(1)单个系统=+++=4321λλλλλsyst 0.75+1.0+0.1+0.1=1.95/年 623.011)5.0(5.095.1=-=-=⨯-•-e eF tsyst syst λ孔板 变送器 开方器 记录仪 图1.8 单个系统 图1.9三个系统并联242.0)5.0(33===syst syst overall F F F(3)并串联系统三路并联部分=+=21λλλ 1.75/年 0.5年其失效概率1983.0)1(35.075.11=-=⨯-eF可靠性111F R -==0.8017其它元件可靠性951.05.01.0430=====⨯--e eR R R tλ 全系统 6895.09351.08017.0)5.0(4301=⨯==R R R R R overall 故系统失效概率310.0)5.0(1)5.0(=-=overall overall R F(以下习题来自“自动检测技术”第二章)2.1 什么是标准误差?它的大小对概率分布函数有何影响?答:标准误差不是误差的具体值,而是按一定置信概率(P =68.3%)给出的随机误差变化范围(置信限)的一个评定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