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上海地铁区间隧道直径6

合集下载

盾构机穿越河道方案

盾构机穿越河道方案
控制好管片姿态,居中拼装,防止盾构建筑空隙过大形成透水通道,必要时在管片外侧粘贴海绵用于止水,封堵管片与盾构间的间隙。
采取上述措施后,基本可控制盾尾渗漏。如果盾尾发生渗漏,则从管片注浆孔压注聚氨酯,形成环圈,封闭涌水通道。
五、应急预案
1、预防措施:
(1)提前对施工人员进行交底,做到精心施工,同时加强值班管理、工程监测。
10吨
雨衣雨鞋
10套
粉煤灰
10吨
3、降低推进速度,控制总推力
盾构机在穿越河道时,宜采取较低的速度推进,速度一般控制在<20 mm/min,严格控制千斤顶总推力,减少土层扰动,以免顶破河底土体。
4、调整好盾构姿态,减少纠偏次数及纠偏量
在穿越推进过程中,利用“雄鹰测量系统”连续测量盾构机的姿态偏差,盾构司机根据偏差及时调整盾构机的推进方向,尽可能减少纠偏,特别是要杜绝大量值纠偏,减少土体的扰动,从而保证盾构机平稳地从河道下方穿越。
注浆压力小于0.3Mpa,以免应压力过大而顶破河底土体。
6、严防盾尾漏水
采用三道密封刷,防止盾尾透水;控制好管片姿态,居中拼装,防止盾构建筑空隙过大形成透水通道。
盾构机采用三道盾尾钢丝密封刷,能有效防止盾尾透水。推进时定期、定量、均匀压注盾尾油脂,有效保护盾尾钢丝密封刷。如遇特殊情况,可按实际情况加大盾尾油脂的压注量。
5、优化浆液配比,合理设定注浆量及注浆压力
在穿越施工前,我方将制作浆液试块,并对浆液的性能指标进行测试,性能指标包括稠度、初凝值、泌水率、抗压强度、比重。
在穿越过程中,我方也将每班对浆液取样测试,并根据实际注浆效果,对浆液配比进行调整优化,确保浆液质量。
根据以往经验,我方初定穿越时注浆量为理论建筑空隙150%,并根据实际情况做适当调整,以保证地表沉降控制在环境保护的要求内。

国内隧道及地铁事故分析及思考

国内隧道及地铁事故分析及思考

隧道及地铁事故分析与思考1.上海地铁4号线黄浦江段区间隧道联络通道透水被淹事故事故造成直接损失9.8亿,黄浦江西岸三栋高层楼房倒坍,防洪提严重损坏,为国内建筑史上经济损失最大事故。

造成整段隧道及相邻车站报废,后修复重建。

事故发生经过:江底隧道联络通道采用水平冻结矿山法开挖,在距离开挖井0.8米与另条隧道贯通时,在7层承压水中发生涌水事故,堵漏无效被水淹没。

冻结法经过专家论证,专业设计专业施工队自施工。

事故发生原因分析:(1)客观原因联络通道设在7层承压水层中,地层水压力很高,透水性很强,富水量较大。

(2)没按设计方案施工,冻结管数量不够,擅自改变方案。

(3)测温孔、观测孔数量检测不符合要求,冻结强度、温度不够仍继续开挖施工。

(4)开挖涌水堵漏措施不当,堵塞无效。

(5)管理及应急预案落实不够。

(6)冻结开挖期间外部停电,备用发电机不能工作,冷冻效果达不到要求。

事故启示:(1)给设计提醒,当初隧道线路设计上提或下埋深避开在7层承压水层是否可避免此次事故,我们可以思考,但不是主要原因。

(2)冻结设计是否还需完善?(3)施工管理和指挥存在严重缺陷,若处理得当或许可减少损失。

(4)不按设计施工方案施工或检测不合格继续施工,是事故直接原因祸因。

(5)备用应急发电机措施不当。

2.杭州地铁基坑坍塌事故事故经过:据报道杭州一号线香湖路车站,车站基坑坍塌,地铁改线,损失巨大,人员伤亡严重,社会影响较为恶劣严重。

原因分析:(1)基坑围护、挖土、支撑、降水及结构施工管理混乱无序,是主要原因。

(2)监测数据多次报警,超限不引起重视处理,且监测数据修改不真实,存在虚假问题。

(3)挖土无序、支撑不及时,底板大面积基坑长时间暴露,底板结构长时间不封闭,最终导致坍塌事故。

(4)降水及周围路面超载也存在问题。

事故启示:(1)据悉合同文件、设计文件对基坑加固、降水工作内容及范围界定存在一定模糊,各方理解不一,施工单位没有签认费用不去实施加固措施,在今后的工作中可以考虑去把文件完善。

杭州地铁大直径越江隧道总体设计关键技术

杭州地铁大直径越江隧道总体设计关键技术

都市快轨交通·第33卷 第6期 2020年12月91土建技术URBAN RAPID RAIL TRANSITdoi: 10.3969/j.issn.1672-6073.2020.06.015杭州地铁大直径越江隧道总体设计关键技术王 伟(浙江省轨道交通运营管理集团有限公司,杭州 310020)摘 要: 杭州地铁1号线三期下穿钱塘江区间采用单洞双线大直径盾构隧道的断面形式,泥水平衡盾构法施工。

针对其下穿钱塘江及大堤、下穿江底输油管、高水压下盾构施工以及有压气体等设计施工重难点问题,通过工程类比、数值计算等手段提出相应的解决思路,并通过现场实测结果进行验证。

研究成果可为城市大断面越江地铁盾构隧道工程提供借鉴。

关键词: 地铁;越江隧道;大直径盾构隧道;钱塘江大堤;沼气中图分类号: U23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2-6073(2020)06-0091-08Overall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Large-Diameter Cross-RiverTunnel of Hangzhou MetroWANG Wei(Zhejiang Rail Transit Operation Management Group Co., Ltd., Hangzhou 310020)Abstract: A large-diameter slurry balance shield tunnel was used to pass through the Qiantang River and its embankment in Hangzhou Metro Line 1. The key points considered were embankment stability, petroleum pipeline movement, excavation under pressured water, and marsh gas. By using analogical and numerical methods, this paper presents a method to solve the above problems and offers field results for verification. The conclusion provides an explicit reference for a similar case of a river-crossing tunnel with large-diameter shields.Keywords: metro; cross-river tunnel; large-diameter shield tunnel; Qiantang River embankment; marsh gas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为了满足城市交通迅猛发展的需要,大型跨江越海通道工程已进入快速发展期,中国多城市已建成多条越江隧道。

上海隧道院基坑项目介绍

上海隧道院基坑项目介绍
本工程基坑形状不规则,大致呈长 方型,开挖面积约为1.04万m2,南北 向最宽处约240m,东西向最宽处约 50m.。拟建建筑物设三层地下室,基 坑开挖深度约为15.5m(独立承台处 局部落深400mm)。 由于基坑东侧有地铁临时10KV开关站,距离基坑最近处仅约2.8m,故该处基坑保护等级为一级 此外,基坑周边没有需要特殊保护的建筑及管线,故其余为二级。 该工程围护结构采用地下墙,混凝土支撑,边桁架+对撑体系。 该工程基坑工程已顺利完成。
十一、卢湾区113号地块住宅及商业发展项目地下
围护结构设计
整个基坑面积约为20000m2左右,根据工程筹划及施工进度计划,将整个基坑分为5个 区分期施工。坑开挖深度6.8m~16.2m不等,地块四周皆为道路,基坑周围建筑物有,东侧 的在建房屋,南侧的工商银行复兴中路分行、华联超市和大同商务大厦,西侧的保护性建 筑“大韩民国会址”及多处2~3层老房(均为砖混结构);北侧的新天地影视城
主体本项目位于新江湾城 C5地块,邻近已建成的轨道交 通10号线新江湾城站。
本工程基坑开挖面积约4.5 万平方米,基坑开挖深度9.55米 。根据地铁保护要求,分为两 个基坑施工,基坑保护等级临 近地铁侧为一级,其余二级。
十、4号线修复工程
4号线董家渡修复工程东侧为黄浦江,防汛墙为新建,围堰施工向江中延伸一定距离。 中段为原事故发生区,南侧紧邻22层临江花苑大厦,北侧为董家渡路;西部为中山南二路 南浦大桥匝道。该工程基坑开挖深度最深为41.5m,基坑宽度约为22.5m,总长度约为270m 。本基坑等级为一级,采用1.2m厚65m深地下连续墙作为支护墙体,沿基坑开挖深度设置9 道钢筋混凝土支撑。
十二、华丽家族——复兴天地
基坑开挖面积约12700 ㎡,其中与地铁13号线淡水路站相连的25米左右的区域定为东 区,其余部分为西区。东区和地铁13号线淡水路站联建,。规划用地西侧为已建使用中的 淮海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规划用地西北角为建成于1925 年的基督教诸圣堂,规划用 地内含北侧已建的复兴中路第二幼儿园。

上海地铁4号线重大事故分析

上海地铁4号线重大事故分析

第一、封堵隧道、向隧道内灌水、 尽快形成和保持隧道内外水土压力平衡
专家组在险情发展过程中,对险情造成的可能最大损坏作了分析。
浦东南路站 南浦大桥站
黄 浦 江
风 井
隧道进水 轨 道 交 通 四 号 线
轨道交通1、2号线
事故最大损害分析示意图
专家组一致认为阻止险
情发展最重要的措施是封堵 隧道,向隧道内灌水, 尽快恢复和保持隧道内外的 水土压力平衡。
6月28日8:30,一台制冷机故障,下午4:00修复, 发现土体温度3C,停止冻土开掘;
6月30日,土体温度7.4 C,水压与第七层承压水 压力相同,用干冰制冷;
7月1日0时,在冻土中凿出0.2m孔洞,准备安装混 凝土输送管,有水流出;越流越大; 6时,大量水砂涌入旁通道,发出异响,人员撤出
处理建议
中煤上海分公司:项目经理、副经理移
送司法机关;总工(副经理)行政撤职; 上机单位主要负责人领导责任;
隧道公司: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移送
司法机关;质量员记大过;副总经理撤 职;总经理撤销党内职务;上机机关领 导责任(记大过)
地铁监理公司:总监代表、经理移送司
法机关;上机机关领导责任(记大过)
周边建筑物下沉、地面裂缝、沉降,事故蔓延。
事故原因
(1)《冻结法施工方案调整》缺陷:
降低对冻土平均温度要求:-10 C
变为-8 C
制冷量不足:未考虑夏季施工损失;
冻结管数量减少(24减为22),长
度缩短25m-16m)
事故原因
(2)在冻结条件不太充分情况下进
行开挖:
要求冻结时间50天,实际只有43天;
(一)工程概况 (二)周边环境

上海轨道交通6号线盾构区间隧道防水设计

上海轨道交通6号线盾构区间隧道防水设计

上海轨道交通6号线盾构区间隧道防水设计
温竹茵
【期刊名称】《地下工程与隧道》
【年(卷),期】2005(000)0z1
【摘要】分析装配式盾构隧道的渗漏水机理,从地铁区间的防水技术要求出发,论述6号线盾构区间的防水设计,着重分析6号线盾构区间接缝防水的特点,并以实际施工完成后的防水效果来验证了此防水设计的合理性.
【总页数】4页(P25-28)
【作者】温竹茵
【作者单位】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轨道分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2
【相关文献】
1.深圳地铁11号线车公庙站--红树湾站区间盾构隧道小净距上穿既有线区间隧道施工关键技术
2.广州地铁二号线越-三区间隧道盾构工程衬砌管片接缝防水技术
3.海底岩溶盾构隧道勘察、设计及岩溶处理关键技术研究——以大连地铁5号线火梭区间海底隧道为例
4.海底岩溶盾构隧道勘察、设计及岩溶处理关键技术研究——以大连地铁5号线火梭区间海底隧道为例
5.上海轨道交通7号线某标盾构区间隧道施工技术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盾构法隧道管片设计建造与保护[详细]

盾构法隧道管片设计建造与保护[详细]

一、盾构法隧道管片设计
3、衬砌型式及厚度 (2)衬砌厚度选择
1)衬砌管片厚度取值4~6%D,地铁区间隧道一般为4.5~ 5.6%D;大直径隧道相对厚度较小,一般为4~5%D,个人认为从 目前运营的角度看,建议取厚点,管片刚度大, 也有个别隧道达到7%D(青草沙水源地输水隧道,外径6.4m)
2)二次衬砌厚度150mm~350mm, 衬砌厚度的选择与地质条件、荷载条件密切相关,但更多情 况下是经验取值,经计算确定,
控制混凝土入模温度,冬季、夏季施工
要有针对性措施, (1)、从拌站出拌机的湿料,应在半小时之内到达浇捣点, 塌落度50~80mm,和易性满足浇捣要求,(坍落度检查) (2)、湿料拌制过程中应选加含气量小的,易于气体排出的外加剂,最大限度变 的减少,尤其侧板处的气泡, 浇筑与振捣(欠与过均不合规,试验确定), (1)、砼湿料应分层布料,料斗应紧贴外弧面,分层厚度不大于30cm,插入或振捣 的插入距离应考虑激振力一般不大于30cm, (2)、刮尺应反复多拉,保证外弧面密实,补料较多处一定要振捣, (3)、收水作业必须随捣随光,直到外弧面光实发生初凝,芯棒的松动和拔出应 随温度和季节,一般应在浇捣完后二小时,(混凝土浇捣记录,混凝土试块)
必要是可采用钢筋钢纤维(聚丙烯纤维复合管片), 在常州地铁1号线穿越某大学图书馆设计中,采用钢纤维
管片,效果很好,
二、盾构法隧道管片设计
9、管片防水及耐久性设计 管片防水及耐久性设计应给出水压条件下的抗渗等级,地铁
一般为C50P10,一般要求抗渗透能力不低于2倍的实际水压,地 铁规范要求检漏水压是实际水压的3倍,目前水下隧道管片等级 最高C60P12,下一步根据穿江越海隧道的高水压要求会进一步 提高管片性能等级,
从受力角度,要考虑纵环缝根据地质条件 及抗不均匀沉降的需要,是否设置榫槽,是全缝 面设置、局部设置还是设置抗剪切件,

第五章-区间隧道

第五章-区间隧道

图5-1 矿山法修建的衬砌结构形式
⑴衬砌的基本结构类型 ——复合式衬砌 a.由初期支护﹑防水层 隔离和二次衬砌组成( 图5-2)。外层为初期 支护,喷锚支护; b.内层为二次支护,模 筑混凝土; c.一般用于土质隧道或 车站折返线等大跨度隧 道。
图5-2 复合式衬砌构造
①常用的锚杆型式有:全长粘结式﹑端头锚固型 和摩擦型等;
据施工量测信息,调整衬砌强度、刚度和施做时
机,以及仰拱闭和和后期支护的施工时间,以主
动“控制”围岩变形。
2)隧道衬砌结构类型与选择 a.拱形结构,基本断面形式为单拱双拱和多跨连 拱,见图5-5; b.前者多用于区间隧道或联络通道后者用于停车 线折返线或喇叭口岔线上; c.结合具体条件选择单层衬砌或双层衬砌。
四、地铁区间隧道结构的 荷载内力计算方法
与地铁车站结构的荷载内力计算方法一 致。
五﹑地铁区间隧道的结构设计
⒈地铁区间隧道结构设计方法
由于施工方法不同,地铁区间隧道的断面形式 、结构支护衬砌类型、结构计算方法和适用范围 各异。表4-8列出了国内外隧道结构设计模型, 表4-9列出了隧道施工和设计方法分类。
二﹑地铁区间隧道的结构形式
⒈明挖法修建的地铁区间隧道结构形式
1)整体式衬砌结构 分单跨﹑双跨等形式,整体性好,防水性能高, 施工工序多,速度慢。 2)装配式衬砌结构 接头构造,整体性差,慎用。 3)区间喇叭口隧道 岛式车站两侧行车道与正线区间隧道间设过渡段
4)渡线隧道、折返线隧道 单渡线﹑交叉渡线 5)联络通道及其他附属结构 联络通道,安全﹑消防﹑维护等;排水站。
国内外隧道结构设计模型
国家 盾构开挖的软土隧 道 锚喷、钢拱支护的 软土隧道 中硬石质深埋隧道
表4-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地铁区间隧道直径6.34m土压盾构施工傅德明139****7066****************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2011.5.211.工程概况上海地铁规划22条线路,总长1050km,见图1所示,其中大部分为地下铁道。

已建地铁1、2、3、4、5、6、7、8、9、11号线共10条线,运营长度330km,日客流量达400万人次。

在建10号线和2号线东西延伸段长度约90km,将于2010年4月上海世博会前建成运营,使上海的运营地铁线路达11条约420km,日客流量可达500万人次。

2012年将建成运营500km。

上海地铁区间隧道95%以上采用土压盾构掘进机施工,自1990年地铁1号线工程正式开工以来的19年间,已掘进隧道约达400km,其中,前10年仅施工40km,后9年施工380km。

2008年使用的盾构掘进机多达97台。

2007年掘进隧道80km,2008年掘进隧道140km。

图1 上海地铁线路总平面图上海地铁1号线试验段始建于1980年,于1989年全线开工,全长14.5km,其中18km 区间隧道首次采用7台Φ6.34m土压盾构于1990年起陆续掘进施工。

上海地铁1号线于1995年4月建成运营,成为我国第一条采用盾构法施工的地铁线路。

1996年至1999年,上海地铁2号线工程圆隧道部分西起中山公园站,东至龙东路站,双线(上、下行)全长24km,采用10台Φ6.34m土压盾构掘进施工。

2000年至2007年的8年中,上海地铁4、6、8、9号线约140km区间隧道采用40余台盾构掘进施工,并首次应用5台双圆DOT盾构掘进8.2km隧道。

2008年在建的5线2段约260km区间隧道共采用97台盾构同时掘进施工,创世界盾构隧道工程史新纪录。

2.工程地质概况上海地铁隧道的埋深最浅的为11m(最小覆土5m),最深的达35m(穿越黄浦江底)。

上海市区的地层从地表以下依次为杂填土、粘土、灰色淤泥质粘土、灰色淤泥质粉质粘土、灰色粉质土、粉砂、暗绿色粘土。

盾构穿越的地层大多为淤泥质粘土、淤泥质粉质粘土,也有穿越粉质土、粉砂,见图2所示。

图2 上海地层地质剖面图淤泥质粘土和淤泥质粉质粘土具有含水量饱和(40%~55%),孔隙比大(1.0~1.4),内力小(1.0kPa~13kPa),内摩擦角小(7º~15º),易塑流等,属高压缩性土。

土的主要指标见表1 。

表1 上海地铁隧道穿越地层土的主要指标土层名称重度含水量孔隙比内摩擦角标准贯入度Γ(kN/m3) W(%) e φ(º) N灰色淤泥质粉质粘土17.7 43 1.16 15 2灰色淤泥质粘土17.2 51 1.45 8 <1灰色淤泥质夹粉砂18.2 34 1.00 11 3 粉质粘土18.2 36 1.00 18 203.地铁隧道衬砌地铁隧道衬砌外径为6.2m,内径为5.5m,衬砌为预制钢筋混凝土管片,每环宽度100cm和120cm2种,厚度35cm。

每环由封顶块(F)、邻接块(L1及L2)、标准块(B1 及B2)和落底块(D)6块管片拼装而成,见图3 所示。

上海地铁管片大部分采用通缝拼装,小部分采用错缝拼装。

两相邻管片的纵向、环向均采用M30螺栓连接,管片设计强度等级为C50,抗渗为S8,接缝防水采用水膨胀性橡胶和氯丁橡胶复合而成的弹性密封垫。

在衬砌接缝构造设计中,考虑到软土地层的特性,便于在环间传递一定的剪力,控制环间踏步,同时方便管片拼装时的定位,在环缝和纵缝上均设计成凹凸榫槽。

管片连接由直螺栓方式逐步发展为更合理的弯螺栓,这样,内弧面开孔更小,管片受力性能更好,见图4所示。

图3 上海地铁隧道衬砌结构图图4 衬砌断面和螺栓孔4.地铁隧道盾构掘进机4.1 Φ6.34m土压盾构1990年,上海地铁1号线隧道掘进施工首次选用对掘削面影响小、机械化程度高、掘进速度快的ф6.34m土压盾构。

7台ф6.34m土压盾构由法国FCB公司、上海隧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隧道工程设计院、上海沪东造船厂联合体制造, 见图5所示,其主要技术性能见表2。

图5 ф6.34m土压平衡盾构表2 ф6.34m土压平衡盾构主要工作参数盾构本体外径 6 350mm盾尾内径6540mm最大推力 3.330×104k N 推进速度3cm/min切削刀盘最大扭矩 4 635k N-m 转速0~0.8r/min螺旋输送机螺杆直径Ф700cm 扭矩0~15k N-m 排土量200m3/h拼装机回转速度0~1.5r/min 回转角度±210°提升重力82k N 提升行程650mm 平移行程 1 050mm1995年以后,上海地铁分别从法国、日本的盾构制造商购置20余台ф6.34m土压盾构掘进机,其主要工作性能参数基本相近。

2004年以来,上海隧道工程公司机械厂制造的“先行号”ф6.34m土压盾构掘进机逐渐在上海地铁区间隧道工程中应用,至今已有30余台投入施工,占上海地铁工程使用盾构的30%以上,见图6所示。

1、壳体2、中心回转接头3、刀盘系统4、推进油缸5、人行闸6、拼装机7、螺旋机 8、盾尾密封 9、管片吊运机构 10、拼装平台图6 ф6.34m土压平衡盾构主机结构图序号名称参数单位1 盾构外径(D)6340 mm2 盾构主机长(L)8581 mm3 灵敏度(L/D) 1.354 盾构主机重量(W)250 t5 盾构总推力(F)35200 kN6 推进速度(V)3600 mm/h7管片拼装机提升力(F)197 kN 回转力矩(Tp)100 kN·m 转速(V)0.5/1 r/min回转角度 220 ゜平移行程1000 mm8螺旋输送机螺杆直径740 mm 螺杆节距700 mm 转速0~16 r/min 输送量260 m3/h 驱动扭矩45 kN·m9刀盘系统刀盘转速0~1 r/min 刀盘扭矩(额定)4070 kN·m10 皮带机310 m3/h4.2 Φ6520mm×W11120mm双圆型土压盾构2003年上海地铁从日本引进DOT双圆盾构隧道技术,购置4台Φ6520mm×W11120mm加泥式土压平衡双圆盾构掘进机。

盾构长12745mm,总推力68600kN。

盾构有2组拼装机和螺旋输送机。

盾构主要构造见图61、盾壳2、刀盘3、仿形刀4、可更换土压计5、固定土压计6、观测孔7、人行闸8、球形注射管9、中心刀头10、推进油缸11、管片顶托装置12、真圆保持器13、刀盘驱动14、拼装机15、盾尾密封装置16、1号螺旋机17、2号螺旋机图6 双圆盾构机构造示意图7在工厂安装调试的双圆盾构机双圆盾构隧道施工表4 双圆盾构主要工作参数5.盾构安装及始发准备5.1 盾构安装验收及施工设施准备上海地铁车站之间的区间隧道采用土压盾构施工,盾构始发和接受一般在地铁车站的两端。

区间隧道上下行线一般采用2台盾构并行施工。

盾构安装前先在端头井下安装盾构基座,盾构基座为钢结构预制件,需满足支撑盾构机出洞时的本体重量,并起到一个导向作用,见图8所示。

支座材料采用43Kg/m重型轨道,共布置2根。

盾构基座位置按设计轴线准确放样,安装时按照测量放样的基线,吊入井下就位。

两根轨道中心线与基座上的盾构必须对准洞门中心且与隧道设计轴线反向延长线基本一致,并在基座四周加设支撑保证整体稳定。

图8 盾构基座示意图盾构吊装一般采用大吊车将盾构后车架依次吊入井下并移至地铁车站站台层,盾构本体分块吊入井下,在盾构基座上正确就位、组装,最后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系统调试和井下验收。

在最后一环负环和井壁结构之间加设钢后靠,钢后靠与负环管片之间的间隙灌注水泥砂浆(或混凝土),使混凝土管片受力均匀,环面平整,见图9所示。

为保证管片脱出盾尾后不产生变形,在管片外弧面加设支撑,予以固定。

第一环闭口环与钢后靠之间采用4根Φ609钢管传递轴向力。

图9 盾构尾部钢后靠考虑到区间隧道上下行线2台盾构同时施工,一般在井口处布置一台32T行车用于上、下行线推进时的垂直运输;另外布置一台5T行车,用于场内管片吊运,在5T行车工作范围内布置管片堆场。

在端头井边侧设置集土坑,集土坑容积具备20环的存土量。

场内布置拌浆间,浆液通过送浆管路送至井下浆车内。

井下运输配14T电瓶车5辆,凹平板车10节,送浆平板车船4节,容积10m3土箱8只。

5.2 洞圈密封和洞口外土体加固由于盾构工作井洞圈直径与盾构外径存有一定的间隙,为了防止盾构进出洞施工期间土体从该间隙中流失,在洞圈周围安装帘布橡胶带、环板、铰链板等组成的密封装置,并设置注浆孔,作为洞口防水堵漏的预防措施。

为确保区间隧道施工过程中盾尾的密封防水效果,在盾构调试结束后,向盾尾钢刷之间涂抹盾尾油脂。

为防止盾构洞门凿除后发生洞口土体塌落,必须对洞口外土体进行加固处理,一般采用深层搅拌进行加固。

加固范围长6m,宽3m,深度为洞圈向下3m,洞圈向上3m 。

设计强度要求无侧限抗压强度达到0.5~0.8Mpa。

盾构出洞前对井外地基加固质量进行验收,在洞门上钻5-9个样孔至加固土体检查有否渗漏水。

6 Φ6.34m土压盾构掘进施工6.1 盾构始发施工洞门混凝土凿除后,盾构向前推进,刀盘靠上加固土体并开始旋转刀盘、启动顶在开口环上的推进油缸。

盾构始发穿越加固区时,刀盘切削加固土体,土压力的设定可低于按原状土计算的静止土压值,推进速度慢些(拟小于1cm/min)、推力小些,并注意洞圈密封处有否渗漏水。

当加固土体不能顺利从螺旋输送机出土时,应根据需要在盾构土舱加入发泡剂或润滑泥浆,以改善切削土体朔流性。

盾构姿态严格控制在容许范围内,管片拼装注意环面平整和错台。

盾尾脱出洞圈后,及时做好隧道衬砌环与洞圈的永久密封。

6.2 盾构掘进施工参数的设定和调整盾构穿越加固区后进入原状土,设定土压增大,略大于静止土压值,推进速度逐步提高至3 cm/min以上,盾构推力、刀盘转速、螺旋机转速等工作参数应作相应调整,并根据地面隆沉监测数据优化盾构掘进施工参数。

盾构始发100m为盾构掘进施工参数盾构掘进施工参数调整优化的阶段,对推进时的各项技术数据进行采集、统计、分析,摸索地面沉降与施工参数之间的关系,争取在较短时间内掌握盾构机械设备的操作性能,及盾构在本标段地质条件下推进的施工参数设定范围。

盾尾脱出始发井后,在盾构推进的同时进行盾尾同步注浆,以充填盾构外径 6.34m 与隧道外径6.2m之间的空隙。

推进1m的盾尾空隙约为1.4m³。

注浆浆液采用粉煤灰、黄砂、膨潤土为主的单液浆,泵送性好,但收缩性大。

注浆充填率约为150%-200%,可根据地面隆沉量调整确定。

6.3 盾构在软土中推进时总推力与埋深关系分析盾构推力主要承担开挖面的水土压力和盾壳与周围土层的摩阻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