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空气和废气56项
(完整版)废气及环境空气的检测项目表

废气及环境空气的检测项目表
一、恶臭污染物
环境功能区分类:一类区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他需要特殊保护的地区;二类区为城镇规划中确定的居住区、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文化区、一般工业区和农村地区;三类区为特定工业区。
排入一类区的执行一级标准,一类区不得新建排污单位;排入二类区的执行二级标准;排入三类区的执行三级标准,1994年6月1日起立项的新、扩、改建设项目及其建成后投产的企业执行二级、三级标准中相应的标准值。
1)恶臭污染物厂界标准
* 表示常规检测项目
* 表示常规检测项目
二、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检测项目表
* 表示常规检测项目
一、大气污染物检测项目表
大气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速率,现有污染源分一、二、三级,新污染源分为二、三级。
按污染源所在的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类别,执行相应级别的排放速率标准,即:
位于一类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他需要特殊保护的地区)的污染源执行一级标准(一类区禁止新、扩建污染源,一类区现有污染源改建执行现有污染源的一级标准);
位于二类区(城镇规划中确定的居住区、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文化区、一般工业区和农村地区)的污染源执行二级标准;
位于三类区(特定工业区)的污染源执行三级标准。
另外,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中规定1997年1月1日前设立的污染源,为现有污染源1997年1月1日起设立(包括新建、扩建、改建)的污染源为新污染源
注:* 表示常规检测项目
二、环境空气检测项目表
环境功能区环境质量要求:一类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他需要特殊保护的地区)适用一级浓度限值;二类区(城镇规划中确定的居住区、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文化区、一般工业区和农村地区)适用二级浓度限值。
注:* 表示常规检测项目。
空气废气检出限制

有效数字位数
小数点后位数
备注
0 ℃~4 ℃可保存 5 天 将滤膜制成 10.0mL 的样品 将滤膜制成 10.0mL 的样品
4
4
26
(第四版 镍、铜、锌、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 增补版)第三篇第二章十二、铜、锌、镉、铬、锰及镍原 铬、锰 子吸收分光光度法(B) 环境空气 铅的测定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HJ539-2015
1,2-二氯丙 烷 1,1,1-三氯 乙烷 1,1,2-三氯 乙烷 三氯乙烯 三氯甲烷 环境空气 挥发性卤代烃的测定 活性炭吸附-二硫化碳解 三溴甲烷 四氯乙烯 四氯化碳 苄基氯 六氯乙烷 1,2,3-三氯 丙烷 苯 对二甲苯 甲苯 间二甲苯 邻二甲苯 5 环境空气苯系物的测定 活性炭吸附/二硫化碳解吸-气相 色谱法 HJ584-2010 吸/气相色谱法 HJ 645-2013
9
甲醛
2 标准没有明确规 定,依据锅炉排放 标准而定 标准没有明确规 定,依据锅炉排放 标准而定
10
烟尘 颗粒物(粉 尘)
大于 10 mg/m 保 留整数位 大于 10 mg/m 保 留整数位 20mg/ m 20mg/ m
3 3 3
3
小于 10 mg/m 保留 1位 小于 10 mg/m 保留 1位 2 2 2 1 直接比色、蒸馏-直 接 2 位;萃取法 3 位 3 采集 50L,保留 2 位;采集 300L 保 留3位
空气、废 气
28 29 30 31 32 33 34 硫酸雾 氯化氢 氯苯 1,1-二氯乙 烷 1,2-二氯乙 烷 反式-1,2-二 氯乙烯 顺式-1,2-二 氯乙烯
测定结果大于 3 0.1 mg/m 时结果 以 3 位有效数字 表示
各类废气分类及排放标准

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第二册 大气和废气部分 国家环境保护局(1986)年
室内空气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
室内空气中二氧化硫卫生标准GB/T17097-1997
室内空气中氮氧化物卫生标准GB/T17096-1997
室内空气中二氧化碳卫生标准GB/T17097-1997
90
氯化氢
离子色谱法 《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 国家环境保护局(1990年)
25~1000 mg/m3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氯化氢的测定 硫氰酸汞分光光度法 HJ/T 27-1999
无组织排放0.05 mg/m3有组织排放0.9mg/m3
91
沥青烟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沥青烟的测定 重量法 HJ/T 45-1999
废气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1996
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
水泥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4915-1996
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9078-1996
炼焦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6171-1996
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3223-1996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4554-93
0.03mg/100 cm2碱片·d (以SO3计)
85
铬酸雾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铬酸雾的测定 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 HJ/T 29-1999
无组织排放5×10-4mg/m3有组织排放 5×10-3mg/m3
86
硫化氢
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 《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 国家环境保护局(1990年)
0.001 mg/m3
室内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卫生标准GB/T17095-1997
环境空气和废气56项

吡啶气相色谱法《空气和废气监测分 析方法》(第四版增补版)国家环境保
169
170
171
172
173
异氰酸甲酯
正己烷
乙腈
三氯甲烷、四 氯化碳
肼和偏二甲基 肼
护局(2007年)第六篇第五章四(二)
141
砷
固定污染源废气砷的测定二乙基二硫 代氨基甲酸银分光光度法
HJ 540-2016
砷原子荧光法《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 方法》(第四版增补版)国家环境保护局
(2007年)第三篇第二章六(6)
142
铁
铁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空气和废气 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增补版)国家环 境保护局(2007年)第三篇第二章十 一(二)
129
一氧化碳(CO)
氰化氢异烟酸-吡唑啉酮分光光度法 《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增
补版)国家环境保护局(2007年)第 五篇第四章七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氰化氢的测定异烟 酸-吡唑啉酮分光光度法HJ/T 28-1999空气质量一氧化碳的测定非分散红外 法GB/T 9801-1988
一氧化碳定电位电解法 《空气和废气 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增补版)国家环 境保护局(2007年)第五篇第四章十
硝基苯类化合 物(硝基苯、邻-硝基甲苯、间-硝基甲苯、对-硝 基甲苯、间-硝基 氯苯、对-硝基氯 苯、邻-硝基氯
苯)
苯酚类化合 物、酚类化合 物(2,4-二硝基 苯酚、2,4,6-三硝 基苯酚、1,3-苯二 酚、苯酚、3-甲 基苯酚、4-甲基 苯酚、2-甲基苯 酚、4-氯苯酚、2,6-二甲基苯酚、2-萘酚、1-萘酚、2,4-二氯苯酚)
环境空气和废气中各项目监测采样细则

2~5℃密封避光保存,48h内测定
铬酸雾
污染源废气
hj/t29-1999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铬酸雾的测定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
有组织:玻璃纤维滤筒等速采样
7天内分析完毕;
无组织:5ml水吸收液U型多孔玻板瓶,min采集30~60min
24h内分析完毕;
污染源废气
HJ67-2001固定污染源氟化物的测定离子选择电极法
烟尘采样方法等速用滤筒采集尘氟,后串联3个75ml冲击式吸收瓶
只有气态氟时,串联2个50ml多孔玻板瓶,~2L/min采集5~20min
常温下保存一周
氟化氢
污染源废气
固定污染源废气 氟化氢的测定 离子色谱法暂行hj 688-2013
等速采样:用滤筒过滤,后串联3个75ml冲击式吸收瓶,第3个为空瓶,采集时间不少于20min
无组织:玻璃纤维滤膜100L/min采集1h;
0~4℃密封保存,24h之内完成试样制备,制备后可保存30天;
铬酸钡分光光度法
环境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
玻璃纤维滤筒等速采样5~30min
/
饮食业油烟
污染源废气
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GB 18483-2001附录A
不锈钢滤筒等速采样
4℃以下可保存7天;
铅及其化合物
石英滤膜、特氟龙滤膜或聚丙烯等有机滤膜100L/min采集10m3
干燥,避光、密封保存;
污染源废气
HJ 777-2015 空气和废气 颗粒物中金属元素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无组织:同环境空气
有组织:石英纤维滤筒/玻纤滤筒等速采样600L
干燥,避光、密封保存;
最新各类废气分类及排放标准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二氧化硫的测定碘量法HJ/T 56-2000
100~6000 mg/m3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二氧化硫的测定定电位电解法HJ/T 57-2000
15~14300 mg/m3
84
硫酸盐化速率
碱片-铬酸钡分光光度法《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国家环境保护局(1990年)
0.03mg/100 cm2碱片·d (以SO3计)
室内空气中氮氧化物卫生标准GB/T17096-1997
室内空气中二氧化碳卫生标准GB/T17097-1997
室内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卫生标准GB/T17095-1997
居室空气中甲醛的卫生标准GB/T16127-1995
76
一氧化碳
气相色谱法《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国家环境保护局(1990年)
0.2 mg/m3
0.012 mg/m3
101
苯胺类
空气质量苯胺类的测定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GB/T 15502-1995
0.5~600 mg/m3
102
光气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光气的测定苯胺紫外分光光度法HJ/T31-1999
无组织排放:0.02 mg/m3有组织排放:0.4 mg/m3
103
甲醇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甲醇的测定气相色谱法HJ/T 33-1999
2 mg/m3
104
乙醛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乙醛的测定气相色谱法HJ/T 35-1999
4×10-2mg/m3
105
氯苯类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氯苯类的测定气相色谱法HJ/T 39-1999
氯苯0.05 mg/m31,4-二氯苯0.10 mg/m31,2,4-三氯苯0.11 mg/m3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_50_418-2016)

DB 50/418-2016
前言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保护环 境,防治污染,促进我市工业生产、运行和污染治理技术的进步,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我市除锅炉、工业炉窑及其他行业标准以外的大气污染物浓度排放限值、监测和监控 要求。水污染物、环境噪声适用相应的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产生固体废物的鉴别、处理和处置适用国 家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标准。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2 4 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 ............................................................ 3 5 排气筒高度要求 ................................................................ 5 6 污染物监测要求 ................................................................ 6 7 实施与监督 .................................................................... 8
本标准依据GB/T1.1-2009规则编制。 本标准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有: ——调整标准执行的区域划分; ——调整主城区现有企业、新建企业部分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 自本标准实施后,《重庆市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 50/418-2012)工艺废气部分内容被本标 准代替,《重庆市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 50/418-2012)废止。 本标准是重庆市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控制的基本要求。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或排污许可证要求严于本 标准时,按照批复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或排污许可证执行。 本标准由重庆市环境保护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重庆市环境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吴莉萍,周志恩,陈刚才,张丹,张灿,石光成,鲜思淑,雷钦秀。 本标准由重庆市人民政府于2016年1月22日批准。 本标准自2016年2月1日实施。
各类废气分类及排放标准

各类废气分类及排放标准定型机颗粒物≤30 mg/m3油烟≤40 mg/m3复合丙酮≤261 mg/m3涂层甲苯≤40 mg/m3丁酮≤153 mg/m3植绒甲醛≤25 mg/m3颗粒物(绒毛尘)≤120 mg/m3烫金丁酮≤153 mg/m3涂料二甲苯≤70 mg/m3醋酸丁酯≤585.9 mg/m3家具甲苯≤40 mg/m3 粉尘(颗粒物)≤120 mg/m3二甲苯≤70 mg/m3乙酸乙酯≤589.5 mg/m3印花乙醇≤0.04mg/m3 油烟≤40mg/m3(布印)甲醇≤2mg/m3非甲烷总烃(0.12—32mg/m3) 适合用活性炭工艺:复合涂层植绒涂料砂洗废气排放标准汇总序号项目名称依据的标准名称、代号(含年号)限制范围或说明环境空气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1996废气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1996 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 水泥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4915-1996 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9078-1996炼焦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6171-1996 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3223-1996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4554-93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GB 18483-2001(试用)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第二册大气和废气部分国家环境保护局(1986)年室内空气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序号名称号(含年号)限制范围或说明室内空气中二氧化硫卫生标准GB/T17097-1997室内空气中氮氧化物卫生标准GB/T17096-1997室内空气中二氧化碳卫生标准GB/T17097-1997室内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卫生标准GB/T17095-1997居室空气中甲醛的卫生标准GB/T16127-199576 一氧化碳气相色谱法《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国家环境保护局(1990年)0.2 mg/m377 氮氧化物空气质量氮氧化物的测定盐酸萘乙二胺比色法GB8969-880.01mg/m3序号名称号(含年号)限制范围或说明环境空气氮氧化物的测定 Saltzman法GB/T 15436-19950.015 mg/m378 二氧化氮环境空气二氧化氮的测定 Saltzman法GB/T 15435-19950.015~2.0 mg/m379 氨空气质量氨的测定纳氏试剂比色法GB/T 14668-930.5 mg/m380 氰化氢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氰化氢的测定异烟酸-吡唑啉酮分光光度法 HJ/T28-1999无组织排放2×10-3mg/m3有组织排放0.09mg/m381 臭氧环境空气臭氧的测定靛蓝二磺酸钠分光光度法 GB/T15437-19950.03~1.200mg/m382 氟化环境空气氟化物的测定石灰滤纸·氟离0.18μg/dm3·d序号名称号(含年号)限制范围或说明物子选择电极法 GB/T15433-1995环境空气氟化物质量浓度的测定滤膜·氟离子选择电极法 GB/T 15434-19950.5μg/m3离子选择电极法《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国家环境保护局(1990年)1~1000mg/m383 二氧化硫环境空气二氧化硫的测定甲醛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 GB/T 15262-940.007 mg/m3固定污染源排气中二氧化硫的测定碘量法 HJ/T 56-2000100~6000 mg/m3固定污染源排气中二氧化硫的测定定15~14300 mg/m3序号名称号(含年号)限制范围或说明电位电解法 HJ/T57-200084 硫酸盐化速率碱片-铬酸钡分光光度法《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国家环境保护局(1990年)0.03mg/100 cm2碱片·d (以SO3计)85 铬酸雾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铬酸雾的测定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 HJ/T 29-1999无组织排放5×10-4mg/m3有组织排放 5×10-3mg/m386 硫化氢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国家环境保护局(1990年)0.001 mg/m387 硫酸雾二乙胺分光光度法《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国家环0.0005mg/m3序号名称号(含年号)限制范围或说明境保护局(1990年)88 二硫化碳气相色谱法《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国家环境保护局(1990年)0.033 mg/m389 氯气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氯气的测定甲基橙分光光度法 HJ/T30-1999无组织排放0.03mg/m3有组织排放0.2mg/m390 氯化氢离子色谱法《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国家环境保护局(1990年)25~1000 mg/m3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氯化氢的测定硫氰酸汞分光光度法HJ/T 27-1999无组织排放0.05mg/m3有组织排放0.9mg/m391 沥青烟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沥青烟的测定重量1.7~2000mg序号名称号(含年号)限制范围或说明法 HJ/T 45-199992 汞冷原子吸收法《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国家环境保护局(1990年)0.01~30 mg/m393 总烃环境空气总烃的测定气相色谱法GB/T 15263-940.14mg/m394 甲烷气相色谱法《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国家环境保护局(1990年)0.14 mg/m395 非甲烷总烃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非甲烷总烃的测定气相色谱法 HJ/T38-19990.12~32 mg/m396 苯系物空气质量甲苯、二甲苯、苯乙烯的测定1×10-3~2.0×10-3mg/m3序号名称号(含年号)限制范围或说明气相色谱法 GB/T14677-93气相色谱法《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国家环境保护局(1990年) 苯、甲苯0.5 mg/m3二甲苯、苯乙烯1.0mg/m397 硝基苯气相色谱法《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国家环境保护局(1990年)0.005mg/m3空气质量硝基苯类 (一硝基和二硝基化合物)的测定锌还原—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GB/T 15501-19956~1000mg/m398 有机硫化物气相色谱法《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国家环境保护局2 mg/m3序号名称号(含年号)限制范围或说明(1990年)99 甲醛空气质量甲醛的测定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GB/T15516-19950.5 mg/m3酚试剂分光光度法《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国家环境保护局(1990年)0.01 mg/m3100 酚类化合物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酚类化合物的测定4-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HJ/T32-1999无组织排放0.03mg/m3有组织排放0.3 mg/m3气相色谱法《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国家环境保护局(1990年)0.012 mg/m3101 苯胺空气质量苯胺0.5~600 mg/m3序号名称号(含年号)限制范围或说明类类的测定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GB/T 15502-1995102 光气固定污染源排气中光气的测定苯胺紫外分光光度法HJ/T31-1999无组织排放: 0.02mg/m3有组织排放:0.4 mg/m3103 甲醇固定污染源排气中甲醇的测定气相色谱法 HJ/T 33-19992 mg/m3104 乙醛固定污染源排气中乙醛的测定气相色谱法 HJ/T 35-19994×10-2mg/m3105 氯苯类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氯苯类的测定气相色谱法 HJ/T39-1999氯苯0.05 mg/m31,4-二氯苯0.10mg/m31,2,4-三氯苯0.11 mg/m3106 总悬浮颗环境空气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重量法0.001mg/m3序号名称号(含年号)限制范围或说明粒物GB/T 15432-1995107可吸入颗粒物(PM10)大气飘尘浓度测定法 GB 6921-861μg/ m3108 降尘环境空气降尘的测定重量法 GB/T15265-940.2 t/km2·30d109 铜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国家环境保护局(1990年) 0.2μg/m3110 锌0.3μg/m3 111 铅0.5μg/m3 112 镉0.05μg/m3 113 铬0.4μg/m3 114 锰0.2μg/m3 115 镍0.5μg/m3116 砷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分光光度法1.6×10-4mg/m3序号名称号(含年号)限制范围或说明《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国家环境保护局(1990年)117烟(粉)尘烟气参数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GB/T 16157-1996 锅炉烟尘测试方法 GB5468-91烟气温度 -50~10000C烟气含湿量0.1% 烟气动压 0~2000Pa 烟气静压 -10~10kPa 烟气含氧量 0~25% 烟(粉)尘0.4 mg118 林格曼黑度锅炉烟尘测试方法GB 5468-910.5级119 饮食业油烟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附录A饮食业油烟采样方法及分析方法 GB 18438-2001(试用)0.01mg/m3120 硫化氢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空气和废气监0.001 mg/m3序号限制范围或说明名称号(含年号)测分析方法》国家环保局(1990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硫化碳
空气质量二硫化碳的测定二乙胺分光光度法GB/T 14680-1993
146
苯可溶物
炼焦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附录A苯可溶物(BSO)的测定重量法)
GB16171-2012
固定污染源废气苯可溶物的测定索氏提取-重量法HJ 690-2014
147
挥发性有机物(1,1-二氯乙烯、1,1,2-三氯-1,2,2-三氟乙烷、氯丙烯、二氯甲烷、1,1-二氯乙烷、顺式-1,2-二氯乙烯、三氯甲烷、1,1,1-三氯乙烷、四氯化碳、1,2-二氯乙烷、苯、三氯乙烯、1,2-二氯丙烷、顺式-1,3-二氯丙烯、甲苯、反式-1,3-二氯丙烯、1,1,2-三氯乙烷、四氯乙烯、1,2-二溴乙烷、氯苯、乙苯、间,对-二甲苯、邻-二甲苯、苯乙烯、1,1,2,2-四氯乙烷、
(56项)
118
烟(粉)尘、颗粒物
固定污染源的排放.在低浓度时颗粒物质(灰尘)的质量浓度的测定.手工重量分析法BS ISO 12141:2002
119
降尘
环境空气降尘的测定重量法
GB/T15265-1994
120
石棉尘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石棉尘的测定镜检法HJ/T 41-1999
121
光气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光气的测定苯胺紫外分光光度法HJ/T 31-1999
铁
铁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增补版)国家环境保护局(2007年)第三篇第二章十一(二)
143
铜、锌、铬、锰
铜、锌、镉、铬、锰及镍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增补版)国家环境保护局(2007年)第三篇第二章十二
144
甲醇
甲醇气相色谱法《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增补版)国家环境保护局(2007年)第六篇第一章六(一)
序号
类别(产品/
项目/参数)
产品/项目/参数
依据的标准(方法)
名称及编号(含年号)
限制范围
说明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有机物指标(30.1三硝基甲苯气相色谱法)
GB/T 5750.8-2006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有机物指标(31.1二硝基苯气相色谱法)
GB/T 5750.8-2006
二
环境空气和废气
124
水溶性阳离子(Li+、Na+、NH4+、K+、Ca2+、Mg2+)
环境空气颗粒物中水溶性阳离子(Li+、Na+、NH4+、K+、Ca2+、Mg2+)的测定离子色谱法HJ800-2016
125
五氧化二磷
环境空气五氧化二磷的测定钼蓝分光光度法HJ 546-2015
126
臭气浓度
空气质量恶臭的测定三点比较式臭袋法GB/T14675-1993
122
臭氧
环境空气臭氧的测定紫外光度法
HJ 590-2010
环境空气臭氧的测定靛蓝二碘酸钠分光光度法HJ504-2009
123
颗粒物中水溶性阴离子(F-、Cl-、Br-、NO2-、NO3-、PO43-、SO32-、SO42-)
环境空气颗粒物中水溶性阴离子(F-、Cl-、Br-、NO2-、NO3-、PO43-、SO32-、SO42-)的测定离子色谱法HJ 799-2016
硒及其化合物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增补版)国家环境保护局(2007年)第五篇第三章十四
141
砷
固定污染源废气砷的测定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分光光度法
HJ 540-2016
砷原子荧光法《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增补版)国家环境保护局(2007年)第三篇第二章六(6)
空气和废气颗粒物中金属元素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HJ 777-2015
138
铍
固定污染源废气铍的测定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HJ 684-2014
139
锡
大气固定污染源锡的测定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HJ/T 65-2001
140
硒及其化合物
硒原子荧光法《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增补版)国家环境保护局(2007年)第三篇第二章七
4-乙基甲苯、1,3,5-三甲基苯、1,2,4-三甲基苯、1,3-二氯苯、1,4-二氯苯、芐基氯、1,2-二氯苯、1,2,4-三氯苯、六氯丁二烯)
环境空气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吸附管采样-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法
HJ 644-2013
固定污染源废气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固相吸附-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法
HJ734-2014
148
氯丁二烯
氯丁二烯气相色谱法《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增补版)国家环境保护局(2007年)第六篇第一章三
149
氯乙烯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氯乙烯的测定气相色谱法HJ/T 34-1999
127
硫化氢、甲硫醇、甲硫醚和二甲二硫
空气质量硫化氢、甲硫醇、甲硫醚和二甲二硫的测定气相色谱法
GB/T 14678-1993
128
氰化氢
氰化氢异烟酸-吡唑啉酮分光光度法《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增补版)国家环境保护局(2007年)第三篇第一章九
氰化氢异烟酸-吡唑啉酮分光光度法《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增补版)国家环境保护局(2007年)第五篇第四章七
环境空气和废气氯化氢的测定离子色谱法HJ549-2016
固定汚染源排气中氯化氢的测定硫氰酸汞分光光度法HJ/T27-1999
136
汞及其化合物
汞及其化合物原子荧光分光光度法《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增补版)国家环境保护局(2007年)第五篇第三章七(二)
137
银、铝、砷、钡、铍、铋、钙、镉、钴、铬、铜、铁、钾、镁、锰、钠、镍、铅、锑、锡、锶、钛、钒、锌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氰化氢的测定异烟酸-吡唑啉酮分光光度法HJ/T 28-1999
129
一氧化碳(CO)
空气质量一氧化碳的测定非分散红外法GB/T 9801-1988
一氧化碳定电位电解法《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增补版)国家环境保护局(2007年)第五篇第四章十一
130
硫酸盐化速率
硫酸盐化速率碱片-离子色谱法《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增补版)国家环境保护局(2007年)第三篇第一章七(三)
131
氮氧化物
固定汚染源废气氮氧化物的测定非分散红外吸收法HJ692-2014
132
二氧化硫
固定汚染源废气二氧化硫的测定非分散红外吸收法HJ629-2011
133
氨
空气质量氨的测定离子选择电极法GB/T 14669-1993
134
硫酸雾
固定污染源废气硫酸雾的测定离子色谱法HJ544-2016
135
氯化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