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比较阅读PPT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中考语文总复习古诗文阅读:文言文比较阅读ppt课件

„„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 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 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节选自《出师表》) 【乙】 魏郑公①谏止唐太宗封禅②,曰:“今有人十年长患, 疗治且愈,此人应皮骨仅存,便欲使负米一石,日行百里,必 不可得。隋氏之乱,非止十年,陛下为之良医,疾苦虽已安, 未甚充实。告成天地,臣切有疑。”太宗不能夺③。 (节选自《容斋随笔》)
解
析
此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一词多义的能力。A项前
一个“遗”为“遗留”的意思,后一个“遗”为“留给” 的意思; B项前一个“喻”为“比喻”的意思,后一个 “喻”为“明白”的意思;C项前一个“远”为“疏远”的 意思,后一个“远”为“长远”的意思;D项都是“全、都”
的意思。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解
析 此题考查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翻译这两句话时,
那是绝对办不到的。隋朝末年的社会动乱不只十年,陛下作为 技术精湛的医生, ( 精心调治, ) 虽然去除了百姓的痛苦,天下
平安无事,但是百姓还不富裕。 ( 在这个时候举行封禅大典, )
敬告天地大功告成,我实在怀疑这种做法是否妥当。 ”唐太宗 听了,无言反驳。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二、[2014·孝感] 阅读下面甲、乙两文,然后完成题目。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 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 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 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 知马也。 (韩愈《马说》)
文言文比较阅读课件(完美版)

兴趣。
鉴赏角度
语言特点
分析作品的用词、句式、修辞手法等语言特点, 理解文言文的表达技巧和风格。
思想内容
深入挖掘作品的主题思想、文化内涵、历史背景 等方面的内容,理解作品的意义和价值。
艺术表现
欣赏作品在情节结构、人物塑造、意境营造等方 面的艺术表现,领略文言文的审美价值。
作品评价
评价标准
制定合理的评价标准,如语言表达、思想深度、艺术特色等方面 进行评价。
通假字
指古代汉语中音同音近的 异体字,是文言文阅读中 常见的语言现象。
语法结构
句子结构
文言文的句子结构与现代 汉语有所不同,主要表现 在语序、省略和倒装等方 面。
词类活用
某些词在特定语境中可以 改变词性或功能,这种现 象称为词类活用。
特殊句式
包括判断句、被动句、省 略句等,这些句式在表达 上具有特殊意义。
考提供指导和帮助。
模拟试题
提供模拟试题和真题解 析,让学生熟悉考试形 式和难度,提高学生的
应试能力。
应试心理辅导
帮助学生调整应试心态 ,缓解考试压力,提高
考试信心。
1 提高阅读速度与准确度
技巧指导
训练计划
教授学生提高文言文阅读速度的技巧,如 略读、扫读、跳读等,帮助学生快速理解 文章大意。
制定个性化的阅读训练计划,包括阅读量 、阅读难度、阅读速度等方面的要求,逐 步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挖掘文言文的思想内 涵和价值观念,理解 其文化背景和社会意 义。
探究文言文的语法结 构和修辞手法,理解 其表达技巧和艺术特 色。
阅读技巧
注重文言文的语境和语义,结 合上下文理解其含义。
善于运用工具书和网络资源, 解决阅读中遇到的疑难问题。
鉴赏角度
语言特点
分析作品的用词、句式、修辞手法等语言特点, 理解文言文的表达技巧和风格。
思想内容
深入挖掘作品的主题思想、文化内涵、历史背景 等方面的内容,理解作品的意义和价值。
艺术表现
欣赏作品在情节结构、人物塑造、意境营造等方 面的艺术表现,领略文言文的审美价值。
作品评价
评价标准
制定合理的评价标准,如语言表达、思想深度、艺术特色等方面 进行评价。
通假字
指古代汉语中音同音近的 异体字,是文言文阅读中 常见的语言现象。
语法结构
句子结构
文言文的句子结构与现代 汉语有所不同,主要表现 在语序、省略和倒装等方 面。
词类活用
某些词在特定语境中可以 改变词性或功能,这种现 象称为词类活用。
特殊句式
包括判断句、被动句、省 略句等,这些句式在表达 上具有特殊意义。
考提供指导和帮助。
模拟试题
提供模拟试题和真题解 析,让学生熟悉考试形 式和难度,提高学生的
应试能力。
应试心理辅导
帮助学生调整应试心态 ,缓解考试压力,提高
考试信心。
1 提高阅读速度与准确度
技巧指导
训练计划
教授学生提高文言文阅读速度的技巧,如 略读、扫读、跳读等,帮助学生快速理解 文章大意。
制定个性化的阅读训练计划,包括阅读量 、阅读难度、阅读速度等方面的要求,逐 步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挖掘文言文的思想内 涵和价值观念,理解 其文化背景和社会意 义。
探究文言文的语法结 构和修辞手法,理解 其表达技巧和艺术特 色。
阅读技巧
注重文言文的语境和语义,结 合上下文理解其含义。
善于运用工具书和网络资源, 解决阅读中遇到的疑难问题。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文言文比较阅读13篇教学课件:1-6篇(共30张PPT)[优秀课件资料]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文言文比较阅读13篇教学课件:1-6篇(共30张PPT)[优秀课件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cdb482fb83d049649a665826.png)
6.《智子疑邻》有何寓意?这对我们有何启示? 凡事要尊重事实,不能凭主观感情去判断是非,听意见应听正确的, 而不要看这意见是什么人提出的,对人不能持偏见。
【译文】【乙】宋国有个富人,(因)天下雨(那个富人家的)墙 (被)毁坏。他儿子说:“如果不(赶紧)修筑它,一定会有盗贼进 来。”隔壁的老人也这么说。这天晚上果然丢失了大量财物,那家人 很赞赏儿子的聪明,却怀疑偷盗是隔壁那个老人干的。
马道次迎拜。伋问:“儿曹何自远来?”对曰:“闻使君到,喜,故来 奉迎。”伋辞谢之。及事讫,诸儿复送至郭外,问:“使君何日当还? ”
——选自《后汉书·郭伋传》 【注释】①郭伋(jí)始至行部:郭伋刚担任并州牧,首次出巡
野亭:郊野外的亭子。
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1)太丘舍去舍弃 (2)元方时年七岁当时 (3)下车引之拉,牵拉 (4)郭伋始至行部最初 (5)及事讫完毕 (6)须期乃入等到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撒盐空中差可拟。 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
(2)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这天晚上果然丢失了大量财物,那家人很赞赏儿子的聪明,却怀疑来 偷盗的是隔壁的老人。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C A.两篇文章中儿女的回答都体现了他们的聪明才智。 B.【甲】文最后交代兄女(谢道韫)的身份,暗示谢太傅更赞赏谢道 韫的才气。 C.【乙】文的故事主旨在于说明人的先见之明。 D.两篇文章都涉及对一个问题的看法,【甲】文从不同角度咏雪, 【乙】文从相同角度强调了修补防盗。
⑪
⑫
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1)非学无以广才增长 (2)险躁则不能治性轻薄 (3)又相天子辅佐 (4)博闻强记,守之以浅者见闻广博
2.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B A.静以修身 守之以浅者 B.淫慢则不能励精 有龙则灵 C.周公诫之曰 夫君子之行 D.然一沐三握发 然则天下之事 【解析】A.表示后者是前者的目的/用;B.就;C.代词,指伯禽/助词, 的;D.然而,但是/如此,这样。
文言文比较阅读课件(完美版)ppt

应对策略
掌握常见特殊句式的特点及规律,通过上下文语境判断句子结构,注意省略成分的补充。
文言文文化背景的难点与对策
总结词
文化背景差异、历史典故、时代背景
详细描述
文言文作品所处的文化背景、历史典故和时代背景与现代存在较大差异,这增加了对文言文理解的难度。例如,古代 官职、地名、制度等与现代不同,同时文中可能涉及历史事件、人物等典故,需要了解相关背景知识才能更好地理解 。
逻辑推理
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运用逻辑推理的方 法,推断出作者未明确表述的观点和意图 。
练习题目的反馈与改进
自我评估
学生应定期对自己的练习结果进行自我评 估,发现自己在比较阅读中的不足之处,
并制定改进计划。
A 总结词
及时反馈和改进是提高文言文比较 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
B
C
D
经验总结
学生应不断总结自己在比较阅读中的经验 和教训,不断完善自己的阅读方法和技巧 ,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
应对策略
了解古代文化、历史背景知识,积累常见的历史典故和人物故事,通过上下文语境判断相关内容含义。
05
CATALOGUE
文言文比较阅读的练习与提高
练习题目的选择与设计
总结词
选择与设计练习题目是文言文比较阅读的重要环节,需要注重题 目的针对性和层次性。
针对性
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水平,选择与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目, 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文言文比较阅读的方法和技巧。
详细描述
文言文是古代汉语的书面表达形式,主要用于经典文献、历 史记录、文学创作等方面。其语言特点包括多用单音节词、 省略句子成分、使用修辞手法等,表达简洁而意义深远。
文言文与现代汉语的差异
总结词
掌握常见特殊句式的特点及规律,通过上下文语境判断句子结构,注意省略成分的补充。
文言文文化背景的难点与对策
总结词
文化背景差异、历史典故、时代背景
详细描述
文言文作品所处的文化背景、历史典故和时代背景与现代存在较大差异,这增加了对文言文理解的难度。例如,古代 官职、地名、制度等与现代不同,同时文中可能涉及历史事件、人物等典故,需要了解相关背景知识才能更好地理解 。
逻辑推理
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运用逻辑推理的方 法,推断出作者未明确表述的观点和意图 。
练习题目的反馈与改进
自我评估
学生应定期对自己的练习结果进行自我评 估,发现自己在比较阅读中的不足之处,
并制定改进计划。
A 总结词
及时反馈和改进是提高文言文比较 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
B
C
D
经验总结
学生应不断总结自己在比较阅读中的经验 和教训,不断完善自己的阅读方法和技巧 ,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
应对策略
了解古代文化、历史背景知识,积累常见的历史典故和人物故事,通过上下文语境判断相关内容含义。
05
CATALOGUE
文言文比较阅读的练习与提高
练习题目的选择与设计
总结词
选择与设计练习题目是文言文比较阅读的重要环节,需要注重题 目的针对性和层次性。
针对性
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水平,选择与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目, 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文言文比较阅读的方法和技巧。
详细描述
文言文是古代汉语的书面表达形式,主要用于经典文献、历 史记录、文学创作等方面。其语言特点包括多用单音节词、 省略句子成分、使用修辞手法等,表达简洁而意义深远。
文言文与现代汉语的差异
总结词
文言文比较阅读 (完美版)ppt课件

.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6分) 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 妙绝。
令怪之,黎明物色,轴在地而猫蹲其旁。
4.用“/”为下面句子断句(限断两处)。(2分) 以试群猫莫不然者于是始知其画为逼 真
.
5.上面两文都围绕“善”而作。请结合内容, 分别说说选文是如何表现口技艺人与士人之 “善”的。(4分)
平板作业平台:阅读《河中石兽》与《打 捞铁牛》,完成相应题目。
.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乙】一士人善画,作鼠一轴①,献之县令。令初不知爱, 漫悬于壁。旦而过之,轴必坠地,屡悬屡坠。令怪之,黎明物 色②,轴在地而猫蹲其旁。逮举轴,猫则踉跄(liàngqiàng) 逐之。以试群猫莫不然者于是始知其画为逼真,乃珍藏之。 (选自曾敏行《独醒杂志》)
【注】①轴:画卷。②物色. :观察。
1.下列句中加下划线字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妇抚儿乳 儿含乳啼 B.作鼠一轴 百千其作 C.于厅事之东北角 献之县令 D.猫则踉跄逐之 夸父逐日 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甲】文第二段写了口技艺人表演了四口之家在深夜由睡 而醒的场景。 B.【乙】文中士人将所作的鼠画赠与县令,县令非常喜欢, 随即将画挂在墙上。 C.【甲】文作者按照时间顺序来描绘,从“深巷犬吠”开始, 接着写到屋中四人的不同声音,由远及近,由小到大。 D.【乙】文中县令发现了猫的特异举动,探查后知道了这幅 鼠画值得珍藏。
请结合内容分别说说选文是如何表现口技艺人不士人乊甲通过口技人表演的内容即一家人由睡而醒的场景以及观众无丌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的情绪反应采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来表现口技艺人技艺乊善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6分) 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 妙绝。
令怪之,黎明物色,轴在地而猫蹲其旁。
4.用“/”为下面句子断句(限断两处)。(2分) 以试群猫莫不然者于是始知其画为逼 真
.
5.上面两文都围绕“善”而作。请结合内容, 分别说说选文是如何表现口技艺人与士人之 “善”的。(4分)
平板作业平台:阅读《河中石兽》与《打 捞铁牛》,完成相应题目。
.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乙】一士人善画,作鼠一轴①,献之县令。令初不知爱, 漫悬于壁。旦而过之,轴必坠地,屡悬屡坠。令怪之,黎明物 色②,轴在地而猫蹲其旁。逮举轴,猫则踉跄(liàngqiàng) 逐之。以试群猫莫不然者于是始知其画为逼真,乃珍藏之。 (选自曾敏行《独醒杂志》)
【注】①轴:画卷。②物色. :观察。
1.下列句中加下划线字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妇抚儿乳 儿含乳啼 B.作鼠一轴 百千其作 C.于厅事之东北角 献之县令 D.猫则踉跄逐之 夸父逐日 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甲】文第二段写了口技艺人表演了四口之家在深夜由睡 而醒的场景。 B.【乙】文中士人将所作的鼠画赠与县令,县令非常喜欢, 随即将画挂在墙上。 C.【甲】文作者按照时间顺序来描绘,从“深巷犬吠”开始, 接着写到屋中四人的不同声音,由远及近,由小到大。 D.【乙】文中县令发现了猫的特异举动,探查后知道了这幅 鼠画值得珍藏。
请结合内容分别说说选文是如何表现口技艺人不士人乊甲通过口技人表演的内容即一家人由睡而醒的场景以及观众无丌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的情绪反应采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来表现口技艺人技艺乊善
中考文言文比较阅读专题复习课件共21页PPT资料

神弗福也。”概公曰括:“事小件大之窥狱,个虽性不能;察,必以情。”对曰: 语言描写露性情; “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乙】秦攻赵长平,齐 、楚救之。秦计曰:“齐、楚救赵,亲
察言观色评性格。 ①,则将退兵;不亲,则遂攻之。”赵无以食,请粟于齐,而
齐不听。苏秦谓齐王曰:“不如听之以却②秦兵,不听则秦兵 不却,是秦之计中。且赵之于齐,隐蔽③也,齿之有唇也,唇 亡则齿寒。”
解题策略
(2019·达州市) 【甲】愚公移山
策略一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 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
比较主旨情感异同 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是因为他相信 (填写一个
成语),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
个什么道理?
常见题型1——比较主旨情感异同
常见题型
1、【甲】《曹刿论战》 【乙】《秦攻赵长平》 (2019·丹东市) 阅读【甲】 【乙】两文,
概括曹刿和苏秦在人物 形象上有什么共同之处?
2、【甲】《唐雎不辱使 命》【乙】《郑同北见 赵王》(2019·莱芜市) 请分别概括唐雎和郑同 的性格特点。
常见题型3——比较内容异同
常见题型
1、【甲】《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乙】《猱》 (2019·东营市)
两文阐述同一道理所运用的写法各不相同,试作简要 说明。
2、【甲】《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乙】《孟子少时诵》 (2009·济宁市)
【甲】【乙】两文在表达方面有什么不同?
常见题型4——比较写作手法异同
人生经历要联系;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
【乙】秦攻赵长平,齐 、楚救之。秦计曰:“齐、楚救赵,亲
察言观色评性格。 ①,则将退兵;不亲,则遂攻之。”赵无以食,请粟于齐,而
齐不听。苏秦谓齐王曰:“不如听之以却②秦兵,不听则秦兵 不却,是秦之计中。且赵之于齐,隐蔽③也,齿之有唇也,唇 亡则齿寒。”
解题策略
(2019·达州市) 【甲】愚公移山
策略一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 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
比较主旨情感异同 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是因为他相信 (填写一个
成语),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
个什么道理?
常见题型1——比较主旨情感异同
常见题型
1、【甲】《曹刿论战》 【乙】《秦攻赵长平》 (2019·丹东市) 阅读【甲】 【乙】两文,
概括曹刿和苏秦在人物 形象上有什么共同之处?
2、【甲】《唐雎不辱使 命》【乙】《郑同北见 赵王》(2019·莱芜市) 请分别概括唐雎和郑同 的性格特点。
常见题型3——比较内容异同
常见题型
1、【甲】《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乙】《猱》 (2019·东营市)
两文阐述同一道理所运用的写法各不相同,试作简要 说明。
2、【甲】《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乙】《孟子少时诵》 (2009·济宁市)
【甲】【乙】两文在表达方面有什么不同?
常见题型4——比较写作手法异同
人生经历要联系;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
第14课时文言文比较阅读市公开课获奖课件省名师示范课获奖课件

[解析] 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应从“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入手,指出现实意义在于居安思危,防患未然。言之有理 ,符合题意即可。
│ 考点聚焦
考点聚焦
从2023年全国各地旳中考试卷来看,文言文比较阅读在中考阅读中旳比重越来越大。 比较阅读是将两篇或两篇以上在内容和形式上有一定联络旳古诗文加以对比分析, 同中求异,异中求同,深化了解旳阅读措施。伴随中考改革旳不断进一步,用比较 阅读旳形式考察考生分析了解能力旳题目越来越多。 文言文比较阅读选文更注重思想内容,均为浅易文言或诗词。从选文内容看,以写 人叙事类为主,选文侧重于忧国忧 民、选贤举能、展示个性、为人处世、伤时感怀、 抒写志趣、哲学思辨等。显而易见,在考察知识能力旳同步也关注着人文精神旳濡 染渗透。
│ 考点聚焦
综合近几年各地中考试卷,能够看出,比较阅读旳基本题 型大致有下列几种:
1.结合详细旳文言文比较阅读材料,给加点旳字注上不同 旳读音,对材料中指定旳语句比较朗诵节奏或标点旳异同,熟 知并能鉴别多种文体。
2.了解常见通假字旳使用方法、文言实词含义旳异同,用 课内掌握旳常见文言虚词旳一般使用方法处理文言文比较阅读 材料中相应旳问题,根据课内文言文特殊句式旳特点找出文言 文比较阅读材料中相应旳句式。
环_境__优__美__;__生__活__快__乐__;__民__风__淳__朴__;__社__会__安__定__。___(意__思__对__即__可_ )
│ 中考示例
5.选文乙是从哪两个方面来体现岳飞年少有志旳? [思绪分析] 这道题考察学生对文章内容旳了解能力。在整 体感知旳基础上,合适拓展。学会从题干要求上审题,本题 “哪两个方面”与上题“哪些方面”是不同旳。它暗示了我们提 取和概括有效旳信息旳数量。其次是内容要求一种是“友好体 现”,另一种是“年少有志”(关键在“志”上)。 _刻__苦__读__书__;__苦__练__射__箭__。__(_意__思__对__即__可__)__________________
│ 考点聚焦
考点聚焦
从2023年全国各地旳中考试卷来看,文言文比较阅读在中考阅读中旳比重越来越大。 比较阅读是将两篇或两篇以上在内容和形式上有一定联络旳古诗文加以对比分析, 同中求异,异中求同,深化了解旳阅读措施。伴随中考改革旳不断进一步,用比较 阅读旳形式考察考生分析了解能力旳题目越来越多。 文言文比较阅读选文更注重思想内容,均为浅易文言或诗词。从选文内容看,以写 人叙事类为主,选文侧重于忧国忧 民、选贤举能、展示个性、为人处世、伤时感怀、 抒写志趣、哲学思辨等。显而易见,在考察知识能力旳同步也关注着人文精神旳濡 染渗透。
│ 考点聚焦
综合近几年各地中考试卷,能够看出,比较阅读旳基本题 型大致有下列几种:
1.结合详细旳文言文比较阅读材料,给加点旳字注上不同 旳读音,对材料中指定旳语句比较朗诵节奏或标点旳异同,熟 知并能鉴别多种文体。
2.了解常见通假字旳使用方法、文言实词含义旳异同,用 课内掌握旳常见文言虚词旳一般使用方法处理文言文比较阅读 材料中相应旳问题,根据课内文言文特殊句式旳特点找出文言 文比较阅读材料中相应旳句式。
环_境__优__美__;__生__活__快__乐__;__民__风__淳__朴__;__社__会__安__定__。___(意__思__对__即__可_ )
│ 中考示例
5.选文乙是从哪两个方面来体现岳飞年少有志旳? [思绪分析] 这道题考察学生对文章内容旳了解能力。在整 体感知旳基础上,合适拓展。学会从题干要求上审题,本题 “哪两个方面”与上题“哪些方面”是不同旳。它暗示了我们提 取和概括有效旳信息旳数量。其次是内容要求一种是“友好体 现”,另一种是“年少有志”(关键在“志”上)。 _刻__苦__读__书__;__苦__练__射__箭__。__(_意__思__对__即__可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语文七级上册文言文比较阅读篇教学PPT课件-篇

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1)可汗大点兵征兵 (2)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只 (3)朔气传金柝北方 (4)皆次当行军队 (5)数建奇功多次,屡次 (6)溯黄河逆着水流的方向走
2.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D A.愿为市鞍马 男子可为之事 B.不知木兰是女郎 是非木杮 C.因其父以老病不能行 可以为师矣 D.木兰乃易男装 蒙乃始就学 【解析】A.为了/做;B.表判断/这;C.因为/凭借;D.于是,就。
(十)《陋室铭》和《梅花书屋》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 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 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 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香雪。前四壁稍高,对面砌石台,插太湖石数峰。西溪梅骨古劲,滇 茶数茎,妩媚其旁。其旁梅根种西番莲,缠绕如璎珞。窗外竹棚,密 宝襄盖之。阶下翠草深三尺,秋海棠疏疏杂入。前后明窗,宝襄西府 ,渐作绿暗。余坐卧其中,非高流佳客,不得辄入。慕倪迂“清閟” ④,又以“云林秘阁”名之。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 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
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
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 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十一)《爱莲说》和《芙蕖》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 ,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於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 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 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 乎众矣。
2.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D A.愿为市鞍马 男子可为之事 B.不知木兰是女郎 是非木杮 C.因其父以老病不能行 可以为师矣 D.木兰乃易男装 蒙乃始就学 【解析】A.为了/做;B.表判断/这;C.因为/凭借;D.于是,就。
(十)《陋室铭》和《梅花书屋》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 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 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 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香雪。前四壁稍高,对面砌石台,插太湖石数峰。西溪梅骨古劲,滇 茶数茎,妩媚其旁。其旁梅根种西番莲,缠绕如璎珞。窗外竹棚,密 宝襄盖之。阶下翠草深三尺,秋海棠疏疏杂入。前后明窗,宝襄西府 ,渐作绿暗。余坐卧其中,非高流佳客,不得辄入。慕倪迂“清閟” ④,又以“云林秘阁”名之。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 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
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
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 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十一)《爱莲说》和《芙蕖》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 ,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於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 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 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 乎众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题型及应对策略
【甲】《出师表》【乙】《吕氏春秋·下贤》 (2012秋·内乡一模) 根据甲乙两文,说说甲文中的先帝和乙文 中的桓公的相同之处是什么?
常见题型2——比较人物形象异同
策略: 概括事件知个性; 品味描写显性情。
2020/12/09
16
常见题型及应对策略
(2011河南)
(一)《小石潭记》(二)《游青溪记》 两个语段分别是怎样突出水的特点的?请结合
202010河南) (一) 《岳阳楼记》(二)《渑水燕谈录》
王质说“范公天下贤者”,从文段(一)来 看范公之“贤”表现在哪些方面?在文段 (二)中,范公之“贤”又是如何表现出来
常的见? 题型1——比较主旨情感异同
策略 议论抒情是重点;文章首尾须看清; 2020/12/09 人生经历要联系;写作背景来参考。15
注:①阿:古地名。②辟:开垦。③鄄 (juàn ):古
地名。④烹:煮。古代的一种酷刑。⑤饰诈:掩饰,
欺诈。 2020/12/09
7
17.解释下面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今齐地方千里 (2)王之蔽甚矣 1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19.邹忌是怎样讽谏齐威王的? 20.根据语段(一)(二)的内容,分条概括
齐国能够“战胜于朝廷”“强于天下”的原因。
2020/12/09
8
文言文比较阅读的考题涉及哪些?
2020/12/09
9
考点梳理
(一)解释字词(重点实词)
1、通假字 2、古今异义词 3、一词多义 4、词类活用
2020/12/09
10
(二)翻译句子
翻译方法 留 换 调 补 删 应对策略 1、以直译为主。 2、要字字句句落实,注意文言文中的 关键字词的意义。 3、要译出文言句式的特点。 4、还要补充省略成分。
(节选自袁中道《游青溪记》)
注:①岚:林中雾气。②箨(tuò):竹笋皮,笋壳。③ 纨:白色的丝绢。④拊(fǔ):抚摩。
2020/12/09
5
17.解释下面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2分) (1)潭中鱼可百许头 (2)斗折蛇行
1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2分)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常见题型4——比较内容异同
策略:概括事件,理清前因后果; 明确思路,筛选关键词句。
2020/12/09
18
实战演练
2020/12/09
19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4题。
【甲】郦道元《三峡》
【乙】二十三日,过巫山凝真观,谒妙用真人祠。 真人即世所谓巫山神女也。祠正对巫山,峰峦上入 霄汉,山脚直插江中。议者谓太、华、衡、庐,皆 无此奇。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见。
(二)初,范文正公贬饶州①,朝廷方治朋党②, 士大夫莫敢往别,王待制质③独扶病饯于国门, 大臣责之曰:“君,长者,何自陷朋党?”王曰: “范公天下贤者,顾质何敢望之;若得为范公党 人,公之赐质厚矣!”闻者为之缩颈④。 (选自《渑水燕谈录》)
注:①范文正公贬饶州:范仲淹谥号文正,因上书主张革新 与宰相发生冲突,遭诬告, 贬官饶州。②朋党:同类的人 为私利而结成的小集团。③王待制质:即王质,待制是官 名。为人谨厚博学,正直敢言。④缩颈:缩头,表示吃惊 害怕。
文言文复习研讨课
文言文比较阅读
余关初中 王林晓
2020/12/09
1
课标要求
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 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注重积累感悟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 品位。
2020/12/09
2
复习目标:
1、熟悉、掌握河南省文言文比较阅读 常见题型、考查点。
2、掌握比较阅读的基本方法,并学会 运用。
所见八九峰,惟神女峰最为纤丽奇峭。……是 日,天宇晴霁,四顾无纤翳,惟神女峰上有白云数 片,如鸾鹤翔空徘徊,久之不散,亦可异也。(节 选自陆游《入蜀记》)
2020/12/09
3
中考回眸
河南省2010-2012年中考文言文阅读图解表
2020/12/09
4
例题展示
(2011年河南省)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7—20题。 (一)《小石潭记》
(二)青溪之跳珠溅雪,亦无异于诸泉,独其水色最 奇。盖世间之色,其为正也间也,吾知之,独于碧不甚 了然。今见此水,乃悟世间真有碧色。如秋天,如晓岚 ①;比之舍烟新柳则较浓,比之脱箨②初篁则较淡;温 于玉,滑于纨③;至寒至腴,可拊④可餐。
2020/12/09
13
17.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去国怀乡
(2)至若春和景明
1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 (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 其君。
(2)微斯人,吾谁与归?
19.文段(一)中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20.王质说“范公天下贤者”,从文段(一)来看 范公之“贤”表现在哪些方面?在文段 (二)中, 范公之“贤”又是如何表现出来的?
2020/12/09
11
(三)文本理解
要在梳理文意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词句,从 中筛选出题干要找的信息。
(四)比较探究
联系上下文段,解读句意,相互比对,找 出对应点。
2020/12/09
12
尝试练习
(2010年)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7—20题。
(一)若夫霪雨霏霏,……吾谁与归?(选自《岳 阳楼记》)
19.在语段(一)中,作者的心情有怎样的变化,从哪 些内容可以看出来?(3分)
20.两个语段分别是怎样突出水的特点的?请结合具 体内容分析。(4分) 语段(一): 语段(二):
2020/12/09
6
(2012年河南省)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7 - 20题。
(一)《邹忌讽齐王纳谏》
(二)齐威王召阿①大夫,语之曰:“自子守阿,誉 言日至。吾使人视阿,田野不辟②,人民贫馁。昔 日赵攻鄄③,子不救;卫取薛陵,子不知。是子厚 币事吾左右以求誉也!”是日,烹④阿大夫及左右 尝誉者。于是群臣耸惧,莫敢饰诈⑤,务尽其情, 齐国大治,强于天下。 (节选自《资治通鉴·周纪 一))
具体内容分析。(4分)
常见题型3——比较写作手法异同
常用写作手法有:夸张,对比,比喻,拟人,
点面结合、动静结合、衬托、托物言志、正 侧面结合、烘托、渲染、铺垫、托物寓意等。
2020/12/09
17
常见题型及应对策略
(2012河南)(一)《邹忌讽齐王纳谏》 (二)《资治通鉴·周纪一》
根据语段(一)(二)的内容,分条概括齐 国能够“战胜于朝廷”“强于天下”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