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中考文言文阅读 (公开课课件)(共54张PPT)

合集下载

2020年中考语文总复习课件:文言文阅读

2020年中考语文总复习课件:文言文阅读
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找出关键实词、虚词, 查看有无特殊句式。
在文言文翻译过程中,必须做到:直译为主,重点落实; 意译为辅,流畅连贯。
翻译文言文语句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汇,运用 “留、换、 调、增、删”等译文的基本方法,做到译句文从字顺,符合现 代汉语语法规范,句意尽量达到完美。
具体方法:
3.关注议论,抓住中心。有些短文在故事情节结束后会出现一些议论性的语 句,有反问语气的,有感叹语气的,有评论语气的,等等。关注这样的语句, 有助于感悟文章中心和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1~4题。 真盐铁陈恕
陈恕,字仲言,洪州南昌人。少为县吏,折节读书。恕通判澧州,澧
自唐季为节镇兼领,吏多缘簿书干·没为奸。恕尽擿发其弊,郡中称为强明,
4.读了这篇文章,说说陈恕是一个怎样的人。
1.C 【解析】C项是一个主谓句,应在主语后断开。故正确的划分节奏 应为“太宗/深器之”。 2.(1)年轻时 (2)全、都 (3)非常 【解析】(1)“少”属一词 多义,在此处可联系句意“年轻时做过县吏”,可解释为“年轻时”。 (2)“悉”可联系课文《桃花源记》中“悉如外人”一句,解释为 “全、都”。(3)“甚”在此处作副词,解释为“非常”。 3.(1)太宗极其器重他,亲笔在殿柱上題词“真盐铁陈恕”。 (2) 而所取的举人以王曾为首,等到廷试糊名考试,王曾又考了第一等。
四.删。文言文中一些无实意的词语在翻译时一般删去不保留。 五.增。增补词语或句子成分。下列几种情形需要增补词语或句子成分。 1.将文言单音节词补充为现代汉语中相应的双音节词。 2.文言文里将数词直接放在名词或动词的前面,而不用量词,翻译时要把量 词增补上。 3.省略句翻译时应忠实于原文,根据现代汉语的语法要求和表达需要,作必 要的补充,力求明白确切地表达原意。 4.为了上下文连贯,按照现代汉语的习惯,有些句子要增补一些词语,使读 起来上口,表意明白。

人教部编版中考语文专题《文言文阅读复习》精品教学课件PPT优秀课件

人教部编版中考语文专题《文言文阅读复习》精品教学课件PPT优秀课件
(二)赏析情感 1.体会表现的友情、思乡念亲、爱国等情怀。 2.体会作者抒发的感情的背景。
五、赏析方法指津
(三)赏析内容 1.写景诗——赏析出画面特征。 2.叙事诗——赏析出情节发展。 3.哲理诗——阐明蕴含的道理。 4.抒情诗——表现诗人的情感。 5.写人状物——表现人物的特点。
五、赏析方法指津
7.节奏停顿要体现出省略成分。
8.对古代的国号、年号、官职、爵位、
史实、地名要了解,否则易导致朗读停顿 错误。如:
9.“也”用在句中揭示停顿,朗读时在 其后停顿。 10.利用对文意的理解来确定停顿。在朗 读文言文时,要根据语境理解文意,只有 确切地理解了文意,才能准确地停顿。
11.诗句节拍间要停顿。古诗的朗读有 其规律性,一般说来是两字一停顿,即 按音节停顿。如: ①几处/早莺/争/暖树 ②天门/中断/楚江/开
(一)理解——理解诗歌的内容。 1.知人论世,熟悉相关背景和作者风格。 2.注意诗的体裁,古体诗、近体诗还是词曲。 3.揣摩诗歌营造的意境。 4.概括诗歌的大意。 5.把握诗人的情感和态度。
三、考查重点清单
(二)品味——品析诗歌的语言。 1.从遣词用语上品味诗歌重点词的妙用。 2.推敲诗中重点语句的含义和作用。 3.品味诗歌语言寄寓的深刻含义。
文言文阅读复习
人教部编版中考语文专题
知识点详析
(一)古诗文阅读: 阅读浅显的古代诗文
考点一、 准确划分诗文语句的朗 读节奏:
古文句子停顿有两种:一是句间停顿; 一是句中短暂停顿。
确定句中停顿有以下几种方法:
1.句首语助词(又叫句首发语词)、 关联词后面应有停顿。
2.古代是两个单音节词,而 现代汉语 中是一个双音节词的,要分开读。
谢谢观看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阅读》课件(共66张PPT).ppt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阅读》课件(共66张PPT).ppt

技巧一:直接迁移法 技巧二:组词推断法 技巧三:对偶揣摩法 技巧四:词类活用法 技巧五:通假字法
理解 文言实词的含义
常考文言虚词: 之、而、于、以、为、 其、则、虽、乃、何、、与
理解 文言虚词的 含义和用法
技巧一:借助语意断句 技巧二:借助句子成分断句 技巧三:借助对话标志断句 技巧四:借助文言虚词断句 技巧五:借助关联词标志断句 技巧六:借助古今不同断句 巧七:借助文学常识断句
2、上下文推断法:
根据上下文的意思来推断。
3、代入筛选法:
在阅读和解题时,将某个虚词的每个用法代入句子去理解,挑选 其中讲得通的一项。
4、标志确认法:
有些虚词是构成文言特殊句式的标志词,抓住这些标志,我们就 能迅速地确定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了。如:被动句“为……所”、倒装 句”何……之有?”
划分句子节奏
阅读全文,理解文意,这是断句的先决条件。先通读文章,再仔细理 解需断句的句子意思,看上下文有没有提示。
至贞观三年关中丰熟咸自归 乡竟无一人逃散
至贞观三年/关中丰熟/咸自归乡/竟无 一人逃散
技巧二:借助句子成分断句
主谓之间、谓宾之间、谓语中心词和介宾短语之间要停顿; 如:先帝/不以/臣卑鄙
技巧三:借助对话标志断句
中考真题: 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
对偶揣摩: “殚”与“竭”相对, “竭”,竭尽。
得出答案: “殚”,尽,竭尽 。
技巧四:词类活用法
常见的词类活用: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名词作动词、形容词作名词等
课本溯源: 无安牍之劳形。
词类活用: “劳”是劳累,不能带动 词,所以活用为动词。
得出答案: “劳”,使劳累 。
题型 文言实词的含义 文言虚词的含义和用法 句子划分节奏

2020年中考语文复习专题五 文言文阅读(课件)

2020年中考语文复习专题五 文言文阅读(课件)
第二部分 阅 读
专题五 文言文阅读
01 考点知识讲解 02 典型考题精析 01 中考真题精选
第一节 课内文言文知识梳理
考情分析
考情:“理解实词含义,掌握虚词用法”这一考点是丽水中考必考考点 ,而且对文言实词的考查尤为注重。题型一般为选择与填空两种。内 容一般以七至九年级教材中要求掌握的160个初中文言文常用词语为 主。要求我们注意平时的积累,熟读熟记。
考点知识讲解
典典型题考精题析精析
中考真题精选
(二)(2019绍兴)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1—4题。(16分) 【甲】
张元忭字子荩,别号阳和,越之山阴人。父天复,行太仆卿。隆 庆戊辰,太仆就逮于滇,先生侍之以往。太仆释归,先生入京讼冤。 事解,又归慰太仆于家。一岁之中,往来凡三万余里,年逾三十而发 白种种,其至性如此。辛未,登进士第一人,授翰林修撰。万历己卯 ,教习内书堂。先生谓“寺人在天子左右,其贤不肖为国治乱所系”。 因取《中鉴录》谆谆诲之。丁亥升左春坊左谕德,兼翰林侍读。明年 三月卒官,年五十一。
考点知识讲解
典典型题考精题析精析
中考真题精选
1.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D )(2分) A.父早卒,遗腹生公/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B.会山水暴至/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C.其二兄以为母匿私财以适人/儒有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 D.尝至济源/尝贻余核舟一
考点知识讲解
典典型题考精题析精析
中考真题精选
考点知识讲解
典典型题考精题析精析
中考真题精选
第二节 课外文言文阅读(10-14分)
考情分析
考情:丽水中考文言文阅读必考考点一般有文言词语释义、断句、翻 译句子、理解与评析文章内容(含“炼字分析”)、与课内文言文比较 辨析等。考查形式一般是单篇课外文言文。

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题复习演示课件.ppt

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题复习演示课件.ppt
精选课件
【 命题规律探寻】常见题型:
1. 用“/”给文中画 线句断句。(限断两 处)(3分) 范与兰七十有三 好琴喜种兰及盆 池 小 景。
(2015年温州)
2.用“/”给文中画线的 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2分) 倍卫三十里闻宁喜 之难作右宰谷臣死 之。
(2015年台州)
常见题型2——断句
精选课件
1. 本文所倡导的为政之
道,与下列哪篇课文的主 题最接近?( )(3分)
A.《唐雎不辱使 命》 B.《曹刿论战》
C.《大道之行 也》 D.《醉翁亭记》
2.这篇短文给了你哪些人 生启示?请用自己的话回 答。(2分)
(2015年绍兴、义乌)
(2015年金华)
常见题型7——主旨情感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握
精选课件
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
靖郭君:为了筑高薛国城墙起初不听别人劝告 ,后来在齐人的进谏下接受意见,是一个 能虚心纳谏、知错就改的人。 (2分)
精选课件
【把握人物形象策略指导】
1.概括事件知个性。 2.品味描写显性情。
精选课件
【实战演练】
4. 根据文章内容,简要评析郑武公、靖郭君两 人的性格特点。( 2 分)
5. 阅读【甲】【乙】【丙】文后,你获得了怎 样的人生启示?请结合邻人之父、关其思、 齐人作答。(4 分)
纵使、苟、然、故、是故)前往往需要停顿;语
气助词(乎、哉、也、焉、耳、欤)后面往往需
要停顿。
精选课件
【实战演练】
甲乙丙三个文段比较阅读(14分)
3.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 分) (1)胡,兄弟之国也,子言伐之,何也?
(2)失齐,虽隆薛之城到于天,犹之无益也。
精选课件

2020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课件:文言文课内外对比阅读(共33张PPT)

2020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课件:文言文课内外对比阅读(共33张PPT)
杨震:廉洁自律,清白做人; 范文正:乐善好施,救济族人。
策略: 概括事件知个性;
品味描写显性情。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 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 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陶弘景 《答谢中书书》
什么是文言文比较阅读:
把两则或两则以上有某种 联系的文言语段作为阅读材料, 要求读者在文章内容、主题思 想、人物形象、写作技巧、语 言特点、结构形式等方面进行 比较的阅读形式。
比较阅读是近几年较为常见的一种题型。常用 的是两段材料比较,材料的相关点一般在于作品的 题材、主题、人物、手法、社会意义等方面。有的 以课内写人记事的散文为主,链接课外相关材料; 有的两篇都是写景的游记;有的是同一作者写的不 同景点的文章;有的用相关主题的两段材料。
(乙)诸葛亮《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①,静以修身②,俭以养德,非淡泊③无以明 志,非宁静无以致远④。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 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漫⑤则不能励精⑥,险躁则不能冶性。 年与时驰,意⑦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⑧,悲守穷庐, 将复何及!
常见题型4——比较内容异同
这两篇短文都是告诫子孙的文章,但中心内容 不同。甲文周公告诫儿子伯禽的中心内容 是:不要因为受封于鲁国就怠慢轻视人才 ;乙文 诸葛亮告诫儿子的中心内容是:要立德、修身 。
【乙】译文: 王欢,字君厚,乐陵人。他安于贫困 的现状,以坚守自己的信念为快乐。精神专一地沉 迷于学业之中,不谋求家业,常常边乞讨食物边诵 读《诗经》。虽然家中没有一斗粮食的储蓄,内心 还是安适愉快。他的妻子为这件事感到忧心,有时 焚烧他的书而要求改嫁,王欢笑着对他的妻子 说:“你没有听说过朱买臣的妻子吗?”当时听到这话 的人大多嘲笑他。王欢却更加坚守他的志向,最终 成为一位博学的人。

人教部编版中考语文专题《文言文阅读总复习》精品教学课件PPT优秀课件

人教部编版中考语文专题《文言文阅读总复习》精品教学课件PPT优秀课件

4.作者虚构的目的。 ⑴表达对当时黑暗社会的批判; ⑵反映了广大人民的美好愿望。 ⑶寄托了他的社会理想;
5.评价。 答:作者这一社会理想是对当时黑暗社会的批判,在客观上也反映了人 们摆脱压迫,摆脱剥削的要求,具有积极意义;但它又带有一定的程度 的复古倾向,在阶级社会中也只能是一种幻想,是不可能实现的。
26.小石潭记
1.柳宗元,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2.本文描绘了小石潭的石、水、游鱼、树木,着意渲染了 幽深冷寂 的 气氛,抒发自己在寂寞处境中 孤凄悲凉 的心绪。
3.结构。
2.《三峡》以凝练生动的笔墨,写出了三峡 雄奇险拔 、 清幽秀丽 的 景色。
3.写景状物要抓住特征,课文写山突出 连绵不断 、遮天蔽日的特点。写 水,则描绘 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 。
长、多 山
山势陡高、江面狭窄。

水大流急、迅猛异常
雄伟险峻 凶险迅疾
奔放美
水 春、冬 清丽奇秀、风景怡人 欢快明朗
清幽美
八(下)
21.与朱元思书(2008年)
1.吴均,南朝梁文学家。其文以小品书札见称,时人称为“吴均体”。
2.作者描绘了富阳至桐庐一百多里富春江上雄奇秀丽的景色。总领全 文的句子: 奇山异水 , 天下独绝 。
3.结构。
夸张 异水
比喻
视觉 奇山
听觉
清澈 迅疾 山之高(险) 山之幽(美)
秀美 壮美
4.“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表现了作者怎 样的思想感情?
3.“怒”:表现了共工的豪气和勇敢,也反映出他性格的暴躁、刚烈。
八(上)
21.桃花源记 东晋 陶渊明
1.这篇文章是以 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 为线索; 2.结构。

2020年中考语文古诗文阅读复习课件:课内文言文 9下 32. 鱼我所欲也(共60张PPT)

2020年中考语文古诗文阅读复习课件:课内文言文 9下 32. 鱼我所欲也(共60张PPT)
上一页 下一页
课文理解 一、作者介绍
本文选自《孟子·告子上》。孟子(前 372~前289),名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 教育家、辩论家。
上一页 下一页
二、文章主旨
本文是一篇论述道德标准和政治节操的说理
散文。作者以严肃的态度,庄重的言语,阐述生
死与“义”的关系,指出“义”的价值高于生命。
一个正直的人,有道德修养的人,应当为义而生,
上一页 下一页
(二)相信自己:书面翻译以下重点句子。 1.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 用也? 如果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 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什么(手段)不用 呢?
2.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因此,(他们)所喜爱的有超过生命的东西, (那就是“义”),(他们)所厌恶的有超过 死亡的事,(那就是“不义”)。 上一页 下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乡:同“向”,先前、从前。 为身死而不受: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 接受(施舍)。已:停止。 本心:本性。这里指人的羞恶之心。
【评析:用具体的事例“贫者不受嗟来之食”与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从正反两方面来证明 论点。】
上一页 下一页
思维导图
上一页 下一页
基础知识 通假字 (1)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 (辩,同“辨”,辨别) (2)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得,同“德”。感恩、感激) (与,同“欤”,语气词)
上一页 下一页
基础知识 (3)乡为身死而不受
(乡,同“向”,先前、从前) (4)故患有所不辟也
(辟,同“避”,躲避)
上一页 下一页
一字多义
得(1)故不为苟得也 (动词,获得、取得)
(2)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同“德”,感恩、感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劝谏类
江西近三年中考真题
一、(2019江西)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1~4题。(12分)
季布
司马迁 孝惠时,(季布)为中郎将。单于尝为书嫚①吕后,不逊,吕后大 怒,召诸将议之。上将军樊哙曰:“臣愿得十万众,横行匈奴中。” 诸将皆阿吕后意,曰“然”。季布曰:“樊哙可斩也!夫高帝将兵四 十余万众,困于平城,今哙奈何以十万众横行匈奴中,面欺!且秦以 事於胡,陈胜等起。于今创痍未瘳②,哙又面谀,欲摇动天下。”是时 殿上皆恐,太后罢朝,遂不复议击匈奴事。 季布为河东守,孝文时,人有言其贤者,孝文召,欲以为御史大 夫。复有言其勇,使酒难近③。至,留邸一月,见罢④。季布因进曰: “臣无功窃宠,待罪
从近几年考点来看,江西省中考根据这一要求,在中考文言文 阅读中主要考查以下几项内容:
1.能正确划分朗读节奏; 2.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意义; 3.理解并翻译文中的语句; 4.理解内容并能归纳内容要点; 5.分析文中人物形象和性格特征; 6.能对文中的人物、思想观点等谈谈阅读感悟和启示。
考点一:划分朗读节奏
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单于/尝为书嫚吕后 B.欲/以为御史大夫
C.上默/然惭
D.故/特召君耳
(C)
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3分) (1)是( 这 ) (2)贤( 品德高尚,贤能 ) (3)恐( 担心,害怕 ) 3.翻译文中画线语句。(4分) (1)哙又面谀,欲摇动天下。
(节选自《列子·说符》)
【注释】①干:这里是劝说的意思。②宫:酷刑的一种。下文的“刖”
也是酷刑的一种。③让:责问,责备。
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B )
A.羡/施氏之有
B.孟氏/之一子之秦
C.当今/诸侯力争 D.遂/宫而放之
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3分)
(1)抚( 安抚,抚慰)(2)反( 通“返”,返回)(3)愠( 生气,发怒)
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D )
A.欲活之/无路
B.举朝/仓皇失措
C.时/周文襄公适在京 D.说/田里间事甚悉
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3分)
(1)案(案卷,文书,卷宗)(2)恐( 害怕,恐怕 )(3)谢( 道歉 )
3.翻译文中画线句子。(4分) (1)至一处,忽点首喜曰:“幸有此可生。”。
3.翻译文中画线句子。(4分)
(1)其一子之卫,以法干卫侯。
他的(另一个)儿子前往卫国,用兵法劝说卫侯。
(2)今之所弃,后或用之。
现在放弃的,以后也许会用到。 4.选文告诉我们哪些道理?请用自己的话回答。(3分)
①天下没有永远不变的道理,处理事情要随机应变。②他人的成功经验不能
盲目照搬。③做事应适应形势,抓住机遇。④劝说他人时要了解对方的需要。

5
10
2013 楚庄王欲伐越…… 《韩非子》节选
劝谏类
5
10
2014 《精骑集》序
作者:秦观
乐学善学 5
10
1. 江西近十年中考命题规律
年份
篇目
选文出处
选文主题
2015 《游大林寺》 《全唐文》有删减
山水游记
2016
王蓝田性急 ……
《世说新语》节选
人物故事
2017
《清官周忱》
《玉堂丛语·清官周忱》 节选
江西近三年中考真题
二、(2018江西)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1~4题。(12分) 鲁施氏有二子,其一好学,其一好兵。好学者以术干①齐侯,齐
侯纳之,为诸公子之傅;好兵者之楚,以法干楚王,王悦之,以为军 正。禄富其家,爵荣其亲。施氏之邻人孟氏,同有二子,所业亦同, 而窘于贫,羡施氏之有,因从请进趋之方。二子以实告孟氏。孟氏之 一子之秦,以术干秦王。秦王曰:“当今诸侯力争,所务兵食而已。 若用仁义治吾国,是灭亡之道。”遂宫②而放之。其一子之卫,以法 干卫侯。卫侯曰:“吾弱国也,而摄乎大国之间。大国吾事之,小国 吾抚之,是求安之道。若赖兵权,灭亡可待矣。若全而归之,适于他 国,为吾之患不轻矣。”遂刖之而还诸鲁。既反,孟氏之父子叩胸而 让③施氏。施氏曰:“凡得时者昌,失时者亡。子道与吾同,而功与 吾异,失时者也,非行之谬也。且天下理无常是,事无常非。先日所 用,今或弃之;今之所弃,后或用之。此用与不用,无定是非也。” 孟氏父子舍然无愠容。曰:“吾知之矣,子勿重言。”
二、文言文命题研究
1. 江西近十年中考命题规律
年份
篇目
选文出处
选文主题 题量
2010
元祐初……
曾敏行《独醒杂志》 人物故事 5
2011 解元,字善长…… 解缙《太原王传》节选 人物故事 5
分值
江西元素
10
作者曾敏行 (南宋江西人)
10
作者解缙(明朝 江西吉水人)
2012 《戴胄犯颜执法》 《资治通鉴》节选 劝谏类
(周文襄公)听到一个地方,突然点头高兴地说:“幸好有这个 理由可以使(他)活下来。”。 (2)公笑而抚之,且毕其说而去。
周文襄公笑着安抚他,并且听他说完才离开。 4.选文通过哪三件事来刻画周文襄公的形象?请概括。(3分)
判案,救粮,私访。
2. 江西近十年中考命题研究
(1)考查形式: 2010年~2015年,考查5道小题,共10分。2016年~2019年,江西 省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形式较稳定,考查4道小题,共12分。 (2)考查范围: 选材来自课外,字数一般在100~300字。主要涉及人物故事(10年 5考)、劝谏类(10年2考)、说理类(2018年)、学习类(2014年)、 山水游记类(2015年),以人物故事居多。所选材料和作者有可能涉及 江西的地域文化和历史名人(10年5次)。 (3)考查内容: 涉及考点有朗读节奏划分、常见实词解释、文中句子翻译、文章内 容理解、人物性格特征、阅读启示感悟等。
2016 王蓝田性 急……
复于地取内/口中 两个相承的动作行为,先 复于地取/内口中 两个动宾成分的 从地上把鸡蛋捡起,再把
它放入口中。
句中要停顿
2015 《游大林寺》此地实匡庐间第 “此地”是陈述的对象, 此地/实匡庐间第 主谓之间要停顿 是主语
一境
一境
考点一:划分朗读节奏
2. 近几年中考考题命题角度
3.状语和中心语之间要停顿(介宾短语 生/于忧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之前或之后要停顿)
为天下/唱(《陈涉世家》)
4.“古二今一”要停顿 5.连词之前或并列短语之间要停顿 6.总领性词语后要停顿
今齐地/方千里(《邹忌讽齐王纳谏》) 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曹刿论战》)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醉翁亭记》) 岸芷/汀兰,郁郁/青青(《岳阳楼记》)
樊哙又当面阿谀逢迎,想使天下陷于动荡。 (2)夫陛下以一人之誉而召臣,一人之毁而去臣。
陛下因为有一个人称赞我便召见我,(因为)有一个人诋毁我便让我回去。 4.概括选文所写的两件事,并说说季布的性格特点。(3分)
①季布劝阻吕后讨伐匈奴;②季布劝说文帝要明辨是非。 性格:刚正不阿(直率、勇敢)。
说理类
盖/大苏泛赤壁云(《核舟记》) 是故/学然后不足(《虽有嘉肴》)
考点一:划分朗读节奏
4. 划分朗读节奏方法小结
(1) 弄通文意,根据句子意思来划分。 (2)分析结构,根据句子结构来划分。 (3)借助虚词,利用文言虚词来划分。 (4)凭借语感,利用对称句式来划分。
考点二:理解常见实词
年份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1. 江西近五年中考考题分析
篇目
词语理解
与教材的关联句
《季布》 是(这)
是非木杮(《河中石兽》)
贤(品德高尚,贤能) 选贤与能,讲信修眭(《大道之行也》)
恐(担心,害怕)
人物故事
2018 2019
鲁施氏有二子 《列子·说符》节选 ……
《季布》
《史记·季布乐布列传》 节选
说理类 人物故事
题量 5 4 4
分值 10 12 12
江西元素
涉及江西庐 山
作者刘义庆 (南朝宋临
川王)
主人公江西 吉水人
4
12
4
12
2. 江西近十年中考命题研究
(1)考查形式: 2010年~2015年,考查5道小题,共10分。2016年~2019年,江西 省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形式较稳定,考查4道小题,共12分。 (2)考查范围: 选材来自课外,字数一般在100~300字。主要涉及人物故事(10年 5考)、劝谏类(10年2考)、说理类(2018年)、学习类(2014年)、 山水游记类(2015年),以人物故事居多。所选材料和作者有可能涉及 江西的地域文化和历史名人(10年5次)。 (3)考查内容:
1
主谓之间要停顿
2
3
动宾之间要停顿 状语和中心语之间要停顿
4
5
6
古二今一要停顿 连词之前或并列词语之间要停顿 总领性词语后要停顿
3. 划分朗读节奏的方法
停顿规律 1.主谓之间要停顿 2.动(谓)宾之间要停顿
例句
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
戴/朱缨宝饰之帽(《送东阳马生序》) 恐/托付不效(《出师表》)
治国类
江西近三年中考真题
三、(2017江西)阅读下面文言短文,完成第1~4题。(12分) 清官周忱
[明]焦竑 周文襄公①阅一死狱,欲活之无路,形于忧叹。使吏抱成案读之,至 数万言,背手立听。至一处,忽点首喜曰:“幸有此可生。”遂出其人。 己巳之难②,英宗既北狩③,达虏④将犯京城,声言欲据通• 州仓⑤,举 朝仓皇无措。议者欲遣人举火焚之,恐敌因粮于我⑥也。时周文襄公适在 京,因建议令各卫军⑦预支半年粮,令其往取,于是肩负踵接于道。不数 日,京师顿实,而通仓为之一•空。 公巡抚时,往来皆乘小轿,驿站遇村庄僻处,询访民瘼⑧。五保有王 槐云者,夏月林下乘凉。公至,与并坐,说田里间事甚悉,俄而从者至, 始知为巡抚,叩头谢罪。公笑而抚之,且毕其说而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