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音乐下册第1单元欣赏流水教案2新人教版
《流水》音乐鉴赏教案

《流水》音乐鉴赏教案一、教学目标:了解《流水》这首音乐作品的背景和作者。
分析《流水》的音乐结构、旋律特点和表现技巧。
培养学生对《流水》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探讨《流水》在音乐史中的地位和影响。
二、教学准备:讲义或课件,介绍《流水》的背景、作曲家和历史背景。
音频或视频素材,展示《流水》的演奏或表演。
乐器演奏或视听材料,用于学生感受《流水》的音乐特色。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播放古筝演奏《渔舟唱晚》视频,引导学生讨论古筝这一乐器的演奏特点二、介绍《流水》的背景和作者(10分钟)简要介绍《流水》的发展背景和作曲家。
解释《流水》的命名来源和音乐特点,如描绘流水的形象、运用旋律表现技巧等。
三、分析《流水》的音乐结构和特点(15分钟)分析《流水》的音乐结构,包括引子、主题、变奏等部分的作用和关系。
分析《流水》的旋律特点,如流畅、明快、模拟流水的音乐形象等。
分析《流水》的表现技巧,如速度、音色、演奏技巧等。
四、欣赏《流水》的演奏(15分钟)播放《流水》的音频或视频素材,让学生聆听《流水》的演奏。
引导学生注意音乐中的旋律、节奏、表情和情感变化等方面。
让学生对《流水》的演奏进行感受和评价,分享他们的理解和感受。
五、探讨《流水》在音乐史中的地位(10分钟)介绍《流水》在音乐史中的地位和影响,以及对后世音乐的影响。
讨论学生对《流水》在音乐史中的意义和价值的看法。
六、总结和评估(5分钟)总结《流水》的背景、音乐特点和影响。
收集学生的反馈和意见,了解他们对《流水》的理解和欣赏程度。
扩展活动:学生可以选择一首类似风格或主题的音乐作品进行深入研究,进行比较和对比。
学生可以尝试演奏《流水》的乐曲片段,体验演奏技巧和音乐表达。
学生可以自主创作一段类似于《流水》的音乐作品,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创造力。
教学评估:学生对《流水》的理解和描述。
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学生对《流水》演奏的欣赏和评价能力。
学生完成的《流水》相关活动的成果。
《第一单元 流水》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音乐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流水》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通过聆听《流水》这首乐曲,感受其优美、轻柔的音乐情绪,理解“流水”作为音乐主题所表达的意境。
2. 培养学生通过音乐感知生活、感悟自然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水平。
3. 引导学生通过音乐欣赏,理解乐曲中的音乐形象,培养其审美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感受乐曲中的音乐形象,理解“流水”这一音乐主题所表达的意境。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音乐想象力,让他们能够通过音乐感知到“流水”这一自然现象所蕴含的美。
三、教学准备:1. 准备《流水》这首乐曲的音频文件,以及相关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2. 准备乐器演奏《流水》的音频,以便学生能够更好地感受乐曲的情绪和节奏。
3. 提前布置学生预习相关知识点,以便更好地理解乐曲的背景和内涵。
四、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 播放古筝名曲《高山流水》,师生共同欣赏,感受古筝优美的音乐形象。
2. 请学生回忆欣赏曲目的音乐形象,引出古筝这一乐器。
(二)新授教学1. 介绍古筝的基本知识:了解古筝的构造、音区、演奏时手指的特点及用力方法等。
教师利用实物展示,详细介绍古筝构造及演奏技巧的基础知识。
2. 学习演奏古筝的坐姿及指法,了解轻、柔、稳的基本演奏技巧要求。
教师边示范边讲解,学生仔细观察并认真学习。
3. 欣赏《流水》乐曲,了解乐曲所表达的意境。
教师有感情地配乐讲解,引导学生感受乐曲所表达的意境。
4. 学习第一部分旋律弹奏,初步掌握基本技巧。
教师引导学生分句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三)节奏练习教师出示各种不同节奏型卡片,学生用笔在纸上击拍打出各种不同节奏型,当教师出示配有表情、节奏、力度提示的《流水》谱例时,学生能够准确把握音乐。
(四)表演教学学生学会第一部分旋律后,尝试加上手腕在弦上的移动(撑、挑)来表现乐曲优美意境的轮音,并用吟音弦组合奏法在弦上作上下吟动,模拟“潺潺流水”之声,创造优美的意境。
教师在关键处进行点拨、指导,适时鼓励,提倡创编。
人教版音乐八下第1单元欣赏《流水》word教案2

《流水》教案教学目标:一、学生古琴曲让学生了解古琴文化及相关知识。
二、通过欣赏体验,了解中国古代音乐的独到魅力。
三、相关音乐知识的了解。
教学重点:一、讲音乐故事,欣赏古琴曲《流水》。
二、学习歌曲《流水》。
教学难点:通过聆听乐曲和音乐实践,理解乐曲表现的意境,自主总结古琴音色和音乐风格,感受音乐旋律,理解《流水》表现的意境与深刻的寓意。
教学过程:一、讲授新课1、展示课件:古琴图片,简介古琴文化及相关知识。
古琴,亦称瑶琴、玉琴、七弦琴,为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古琴是在孔子时期就已盛行的乐器,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有四千余年,据《史记》记载,琴的出现不晚于尧舜时期。
本世纪初为区别西方乐器才在“琴”的前面加了个“古”字,被称作“古琴“。
至今依然鸣响在书斋、舞台上的古老乐器。
古琴最常用的定弦方法被称之为“正调”,如果我们用唱名来说的话,应是这样:Sol、La、Do、Re、Mi、Sol、La。
古琴采用的是独到的记谱方法,称作“减字谱”。
《红楼梦》中的贾宝玉看到林黛玉弹琴时用的谱子,惊呼“妹妹近日愈发长进了,看起天书来了”。
这种“天书”发明于唐代并一直沿用至今。
所谓“减字”,就是将古琴的演奏技法术语所用的字加以简化,比如弹琴时右手的“勾、剔、抹、挑”,就变成了“勹、易、木、乚”;左手的“吟、猱、绰、注”,就变成了“亽、犭、丄、氵”;再加上弦数、徽位的提示,就形成了减字谱。
2、欣赏作品《流水》。
(1)看视频了解《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2)介绍《流水》遨游太空的故事,让学生参与进来;(3)作品欣赏:琴曲《流水》通过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描绘了涓涓的山泉和小溪,也刻画了奔腾的江河与大海,表现了人们对富于生命力的大自然的心爱和赞颂。
乐曲为繁复的多段体结构。
原分九段,可以划为四大部分。
第一部分包括一、二、三段。
这段音乐歌唱性较强,富于欢乐、跳跃的音乐个性。
创造了流水在高山峡谷中自由自在流淌的意境。
第二部分包括四、五两段,是乐曲的展开部分。
新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上册+下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温馨提示:本套资料前半部分是新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下册教案,后半部分是新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上册教案,敬请留意,谢谢您的支持!20xx--20xx第二学期音乐工作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使学生在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
音乐课是美育教育的一部分,要着重培养学生在歌唱和感受音乐的能力,通过音乐的艺术形象,培养学生的远大理想,陶冶情操,启迪智慧,促进孩子们身心健康的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二、教学任务:1、学会课本上的歌曲,通过歌曲的演唱,使学生更加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学习、爱科学、爱大自然、爱生活。
2、上好欣赏课,通过欣赏,扩大学生的视野,以音乐的艺术形象有力地感染和鼓舞学生。
3、充分利用音乐艺术的集体表演形式和实践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群体中的协调能力;将其他艺术表现形式有效地渗透和运用到音乐教学中,通过以音乐为主线的综合艺术实践,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音乐的意义及其在人类艺术活动中的价值。
三、学情分析:在唱歌、视唱和听音练习方面,大部分同学都有了一定的基础。
在欣赏方面,大多数学生图个热闹,而对曲目的主旋律不熟悉或知之甚少,学生不知道音乐美在哪,就很难激发学生欣赏音乐的情绪,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因此,需要学生先熟旋律,再作欣赏。
创作旋律对于学生来说是一大难题,要对学生循循善诱,多鼓励、多表扬,对学生的作品多看优点,少说缺点,更不要批评,先让学生敢想敢写,再讲述一些创作方法和发展旋律的方法,引导学生走上正确的轨道。
四、工作措施:1、认真备课,认真学习音乐教学大纲,全面了解本学期的教学任务,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
2、认真上课,课堂是老师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阵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手段,课堂教学力求思路清晰,结构严谨,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教学生动形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们听起来津津有味,学而不厌。
3、积极参加组里的教研活动,多听同行老师的课,吸取他们的长处,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和教学能力。
初中流水音乐教案

初中流水音乐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我国传统音乐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2. 通过学习《流水》,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审美能力。
3. 提高学生的音乐技能,如音准、节奏、演奏等。
4.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提高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内容1. 作品背景:《流水》是一首古琴曲,源自我国古代琴曲《高山流水》。
传说中,伯牙善弹琴,钟子期善听琴。
一次,伯牙弹奏《高山流水》,钟子期听后赞叹:“好一曲高山流水!”伯牙惊叹:“你真是我的知音!”后来,钟子期去世,伯牙悲痛欲绝,摔琴绝弦,从此不再弹琴。
2. 作品特点:《流水》曲调优美,意境深远。
全曲共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高山”、“流水”和“尾声”。
音乐表现了高山峻岭、流水潺潺的景象,以及伯牙与钟子期深厚的友谊。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了解《流水》的背景、特点和演奏技巧。
2. 难点:音准、节奏的把握,以及对作品情感的理解。
四、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古琴和《高山流水》的背景故事,激发学生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流水》的曲调、结构、演奏技巧等,让学生对作品有更深入的了解。
3. 示范:教师演奏《流水》,让学生感受音乐的美妙。
4. 练习:学生跟随教师练习,注意音准、节奏的准确性。
5. 分组练习:学生分组,互相交流、借鉴,提高演奏水平。
6. 展示:每组选出一名代表,进行演奏展示,师生共同评价。
7. 总结: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总结,强调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五、教学评价1. 学生演奏技巧的提高。
2. 学生对《流水》情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3. 学生团队协作精神的发挥。
六、教学建议1. 注重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2. 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演奏水平和教学能力。
3. 增加实践活动,如音乐会、比赛等,提高学生音乐素养。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深入了解我国传统音乐文化,感受《流水》的美妙,提高音乐技能和团队协作精神。
同时,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流水-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流水-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下册教案教学目标1.能够唱出《流水》这首歌曲的曲调和歌词。
2.能够用自己的话语描述出歌曲所表达的内容。
3.能够了解并掌握简单的旋律唱法和音乐表演技巧。
教学重点•歌曲的学习和理解;•旋律唱法和音乐表演技巧的掌握。
教学难点•歌曲的情感表达和细节处理;•旋律唱法和音乐表演技巧的连贯运用。
教学内容及过程1. 歌曲的学习和理解(1)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包括歌曲《流水》的学习和表演。
(2)播放《流水》这首歌曲的音乐,让学生仔细听,并配合歌曲的节奏熟悉歌曲的节拍、曲调。
(3)请学生跟随歌曲的曲调一起唱歌,并注重歌词的发音、感情的抒发。
(4)让学生自由谈论他们的理解和感受:这首歌曲表达了什么?自己有哪些情感令他们感动?鼓励学生多表达自己的看法,并引导学生通过歌曲感受生活,分享美好。
2. 旋律唱法和音乐表演技巧(1)通过动态图像,示范学生如何掌握正确的唱歌姿势、呼吸技巧等。
(2)向学生讲解唱法经验、音乐表演技巧等,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歌曲的演唱。
3. 练习和模仿(1)老师分组,让学生逐个轮流发挥歌曲的演唱技巧和表现能力。
(2)老师引领学生一起模仿正式的音乐会表演,同时同学们互相欣赏、鼓励。
4. 总结回顾(1)请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和表演,分享自己的感受和心得,检查自己所掌握的技能。
(2)老师总结本课的教学内容,再次强调歌曲的意义、旋律唱法和音乐表演技巧的掌握。
总结《流水》这首歌曲传达了大自然的美丽与生命的无限灵性,这也是音乐教育的核心意义:让学生通过音乐感受生命,了解和体验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在教学的过程中,切忌追求完美和成绩,更要注重学生的自我表达和自我实现,让学生在音乐的世界里自由探索和创造,让音乐成为学生的朋友和良师益友。
流水音乐教案

标题:流水音乐教案引言:在音乐教育中,流水音乐是一种常见且重要的教学内容。
它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音乐表现力和音乐创造力。
本文将介绍一个针对流水音乐的教案,旨在帮助教师设计一堂生动有趣的流水音乐课程,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教学目标1. 了解流水音乐的特点和功能。
2. 学会使用乐器模拟流水音乐的声音。
3. 培养学生对音乐节奏和旋律的感知能力。
4. 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协调能力。
二、教学准备1. 音乐教室或多媒体教室。
2. 音乐乐器,例如木琴、钢琴、手击乐器等。
3. 流水音乐的音频或视频素材。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流水音乐,让学生感受其中的音乐元素和氛围,激发他们对流水音乐的兴趣。
2. 基础知识讲解(10分钟)向学生介绍流水音乐的特点,例如模仿流水声,通过乐器演奏创造流水音效等。
同时让学生了解流水音乐在音乐作品中的应用,如经典音乐作品《冰峰之歌》中的流水音乐元素。
3. 观摩和欣赏(15分钟)播放几段流水音乐的音频或视频素材,让学生观摩和欣赏各类流水音乐作品,帮助他们进一步理解流水音乐的表现形式和艺术魅力。
4. 实践探究(30分钟)a. 组织学生分小组,每个小组选取一种乐器进行实践演奏。
引导学生通过模仿流水声音,使用乐器创造流水音效。
b. 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自由探索如何运用不同乐器和音符来表达流水音乐的特色。
c. 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节奏和旋律,培养他们对音乐创造的兴趣和能力。
d. 每个小组演示他们创造的流水音乐作品,学生可互相欣赏和评价。
5. 总结(10分钟)通过讨论和总结,引导学生回顾流水音乐教学的过程和经验。
让学生分享他们在创作过程中的收获和困惑,教师进行适时的点评和指导。
6. 作业布置(5分钟)要求学生根据课堂学习的内容,用乐器演奏一段流水音乐,并记录下自己的创作心得和体会。
四、教学延伸1. 邀请专业音乐家或演奏者到班级进行流水音乐的专题讲座和演示,使学生接触到更多优秀的流水音乐作品。
欣赏流水音乐教案反思

欣赏流水音乐教案反思教案标题:欣赏流水音乐教案反思教案目标:1. 通过欣赏流水音乐,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2. 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关注和对音乐与自然之间的联系的认识。
3. 提高学生的听觉感知和音乐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学习欣赏流水音乐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2. 培养学生对音乐中的情感和意境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与音乐之间的联系的认识。
教学准备:1. 流水音乐的录音或视频资源。
2. 播放设备和音箱。
3. 学生练习用的乐器(如木鱼、小钢琴等)。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 通过展示一幅描绘自然景观的图片或播放一段自然风光的视频,引起学生对自然的兴趣和好奇心。
- 引导学生讨论自然景观与音乐之间的联系,例如自然景观中的流水声与音乐中的流水音效。
2. 欣赏流水音乐(15分钟)- 播放流水音乐,让学生静静地聆听,并让他们闭上眼睛,想象自己置身于流水边。
- 引导学生讨论音乐中的乐器声音,如钢琴、小提琴等,以及音乐中流水的音效。
- 引导学生表达他们对音乐的感受和意境,例如音乐给他们带来的情感和想象的场景。
3. 学习演奏流水音乐(20分钟)- 向学生介绍一种简单的乐器,如木鱼,教他们如何演奏模拟流水声音。
- 分发木鱼给学生,并指导他们按照特定的节奏演奏模拟流水声音。
- 引导学生合奏模拟流水声音,并与流水音乐的录音进行配合演奏。
4. 反思与总结(10分钟)- 引导学生回顾整堂课的学习内容和体验,让他们分享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和对自然景观与音乐之间联系的认识。
- 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留意音乐与自然景观的联系,并鼓励他们尝试用音乐表达自己对自然的情感和想象。
教案反思:本节课通过欣赏流水音乐,旨在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通过引导学生思考音乐与自然景观之间的联系,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音乐所传达的情感和意境。
同时,通过学习演奏木鱼模拟流水声音,培养学生的音乐表达和合作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流水》教案
教学目标:
一、学生古琴曲让学生了解古琴文化及相关知识。
二、通过欣赏体验,了解中国古代音乐的独特魅力。
三、相关音乐知识的了解。
教学重点:
一、讲音乐故事,欣赏古琴曲《流水》。
二、学习歌曲《流水》。
教学难点:
通过聆听乐曲和音乐实践,理解乐曲表现的意境,自主总结古琴音色和音乐风格,感受音乐旋律,理解《流水》表现的意境与深刻的寓意。
教学过程:
一、讲授新课
1、展示课件:古琴图片,简介古琴文化及相关知识。
古琴,亦称瑶琴、玉琴、七弦琴,为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古琴是在孔子时期就已盛行的乐器,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有四千余年,据《史记》记载,琴的出现不晚于尧舜时期。
本世纪初为区别西方乐器才在“琴”的前面加了个“古”字,被称作"古琴"。
至今依然鸣响在书斋、舞台上的古老乐器。
古琴最常用的定弦方法被称之为“正调”,如果我们用唱名来说的话,应是这样:Sol、La、Do、Re、Mi、Sol、La。
古琴采用的是独特的记谱方法,称作“减字谱”。
《红楼梦》中的贾宝玉看到林黛玉弹琴时用的谱子,惊呼“妹妹近日愈发长进了,看起天书来了”。
这种“天书”发明于唐代并一直沿用至今。
所谓“减字”,就是将古琴的演奏技法术语所用的字加以简化,比如弹琴时右手的“勾、剔、抹、挑”,就变成了“勹、易、木、乚”;左手的“吟、猱、绰、注”,就变成了“亽、犭、丄、氵”;再加上弦数、徽位的提示,就形成了减字谱。
2、欣赏作品《流水》。
(1)看视频了解《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
(2)介绍《流水》遨游太空的故事,让学生参与进来;
(3)作品欣赏:琴曲《流水》通过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描绘了涓涓的山泉和小溪,也刻画了奔腾的江河与大海,表现了人们对富于生命力的大自然的热爱和赞颂。
乐曲为复杂的多段体结构。
原分九段,可以划为四大部分。
第一部分包括一、二、三段。
这段音乐歌唱性较强,富于欢快、跳跃的音乐个性。
创造了流水在高山峡谷中自由自在流淌的意境。
第二部分包括四、五两段,是乐曲的展开部分。
它通过主题音凋的变化加以发展,音乐情绪
欢快、跳跃,犹如一股股山泉细流汇集成江河,一泻千里。
第三部分由六、七两段组成,这就是张孔山增加的著名滚拂段落,实际上也是乐曲的华彩部分。
第四部分包括八、九两段,是乐曲的再现部分,形象地表现了流水似乎已经穿越急流险滩,以从容不迫的姿态向前奔流,浩浩荡荡地注入大海。
(4)视频欣赏,边欣赏边讲解。
(感受古代音乐的蕴涵)
3、相关知识。
(1)中国十大古乐曲:高山流水》《广陵散》《平沙落雁》《梅花三弄》《十面埋伏》(琵琶曲)《夕阳箫鼓》《渔樵问答》《胡笳十八拍》《汉宫秋月》(一种是筝曲,一种是琵琶曲)《阳春白雪》。
(2)八音介绍
4、探究与拓展。
古代其他乐器:编钟与埙。
5、小结。
今天的内容让我们了解到了中华古琴的渊源文化,从而又进一步了解到了一些中华传统音乐的精髓作品,中华音乐文化博大精深,希望在今后的道路上同学们能够更多的去了解,去传扬,中华民族的源远流长的音乐要靠你们来发扬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