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学书院简介+守则

合集下载

劝学的诗句

劝学的诗句

劝学的诗句1、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

《劝学》2、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

《出师表》3、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诗经・卫风・淇奥》4、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奉赠韦左丞丈》5、学非探其花,要自拔其根。

――杜牧《留诲曹师等诗》6、志士惜日短。

愁人知夜长。

――傅玄《杂诗》7、力学如力耕,勤惰尔自知。

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

――刘过《书院》8、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劝学》9、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贾岛《剑客》10、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盖棺。

《病起》11、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移居二首・其一》12、精诚所加,金石为开。

《后汉书光武十王列传》13、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

《卜居》14、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神童诗》15、力学如力耕,勤惰尔自知。

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

《书院》16、弱龄寄事外,委怀在琴书。

――《始作镇军参军经曲》17、力学如力耕,勤惰尔自知。

――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

――刘过《书院》18、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鹤林玉露》19、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陶渊明《杂诗》20、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

――《柏学士茅屋》21、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

《咏史其一》22、年小从他爱梨栗,长成须读五年书。

――王安石《赠外孙》23、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离骚》24、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陶渊明《杂诗》25、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移居二首其一》26、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孟子・尽心下》27、志士惜日短。

愁人知夜长。

――傅玄《杂诗》28、力学如力耕,勤惰尔自知。

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

宋刘过《书院》29、志士惜日短。

愁人知夜长。

傅玄《杂诗》30、若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曹学《蜀中广记・上川南道彭山县》31、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终日而思,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荀子·劝学》

终日而思,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荀子·劝学》

终⽇⽽思,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荀⼦·劝学》终⽇⽽思终⽇⽽思解释:整天思考解释出处:战国·赵·荀况《荀⼦·劝学》:“吾尝终⽇⽽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望矣,不出处如登⾼之博见也。

”原⽂君⼦⽈: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青于蓝;冰,⽔为之⽽寒于⽔。

⽊直中绳,輮(左应为“车”,原字已废除)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故⽊受绳则直,⾦就砺则利,君⼦博学⽽⽇参省乎⼰,则知明⽽⾏⽆过矣。

故不登⾼⼭,不知天之⾼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不知学问之⼤也。

⼲、越、夷、貉之⼦,⽣⽽同声,长⽽异俗,教使之然也。

诗⽈:“嗟尔君⼦,⽆恒安息。

靖共尔位,好是正直。

神之听之,介尔景福。

”神莫⼤于化道,福莫长于⽆祸。

吾尝终⽇⽽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望矣,不如登⾼之博见也。

登⾼⽽招,臂⾮加长也,⽽见者远;顺风⽽呼,声⾮加疾也,⽽闻者彰。

假舆马者,⾮利⾜也,⽽致千⾥;假⾈楫者,⾮能⽔也,⽽绝江河。

君⼦⽣⾮异也,善假于物也。

南⽅有鸟焉,名⽈蒙鸠,以⽻为巢,⽽编之以发,系之苇苕,风⾄苕折,卵破⼦死。

巢⾮不完也,所系者然也。

西⽅有⽊焉,名⽈射⼲,茎长四⼨,⽣于⾼⼭之上,⽽临百仞之渊,⽊茎⾮能长也,所⽴者然也。

蓬⽣⿇中,不扶⽽直;⽩沙在涅,与之俱⿊。

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不近,庶⼈不服。

其质⾮不美也,所渐者然也。

故君⼦居必择乡,游必就⼠,所以防邪辟⽽近中正也。

物类之起,必有所始。

荣辱之来,必象其德。

⾁腐出⾍,鱼枯⽣蠹。

怠慢忘⾝,祸灾乃作。

强⾃取柱,柔⾃取束。

邪秽在⾝,怨之所构。

施薪若⼀,⽕就燥也,平地若⼀,⽔就湿也。

草⽊畴⽣,禽兽群焉,物各从其类也。

是故质的张,⽽⼸⽮⾄焉;林⽊茂,⽽斧⽄⾄焉;树成荫,⽽众鸟息焉。

醯酸,⽽蚋聚焉。

故⾔有招祸也,⾏有招辱也,君⼦慎其所⽴乎!积⼟成⼭,风⾬兴焉;积⽔成渊,蛟龙⽣焉;积善成德,⽽神明⾃得,圣⼼备焉。

人教版必修三年级语文《劝学》PPT课件

人教版必修三年级语文《劝学》PPT课件
addaclearbu
3、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 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积累土石成为高山,风雨从这里兴起;积水成为深渊,蛟龙在这里生 长;积累善行养成品德,精神得到提升,圣人的心境就具备了 4、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坚强的筋骨,(却能)在上面吃泥土,在下面 饮地下的泉水,这是因为用心专一的缘故。
谦虚的人像翱翔高空的雄鹰,知道天高地阔,学海无涯,因而 刻苦好学,永不自满;骄傲的人就像井底之蛙,以为天空只有 井口那么大,因而浅尝辄止,夜郎自大。 勤奋的人,像一颗明珠,无时无刻不放出光芒;而懒惰的人, 像生了锈的铁,毫无用处。
本文作为《荀子》的开篇之作,是一篇论述学习的重要意义, 劝导人们以正确的目的、态度和方法去学习的散文。文章以 朴素的唯物主义理论为基础,旁征博引,娓娓说理,反映了 先秦儒家在教育方面的某些正确观点,其中阐述的关于学习 的道理,在今天也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同时,本文也体现 了作为先秦诸子思想集大成者的荀子文章的艺术风格。
指导老师:优品图文

识 拓


文 赏

SHU RU BIAO TI SHU RU BIAO TI SHU RU BIAO TI SHU RU BIAO TI

词 学


文 录 导
目课
第一节
课文导读
PleaseaddaclearbusinesstemplateforthetitlecontentyouwantoaddPleaseaddacl earbuPleaseaddaclearbusinesstemplateforthetitlecontentyouwantoaddPlease

三和书院简介

三和书院简介

三和书院简介一、书院历史三和书院创建于XXXX年,历经数百年,始终秉持着培养人才、传承文化的教育理念。

在历史的演变中,书院经历了多次的变革与完善,逐渐发展成为今天的教育机构。

二、创办人简介三和书院的创办人为XXX先生,他是一位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教育家,对中华传统文化有着深厚的热爱和独到的见解。

他倡导以德为本、兼蓄并收的教育思想,为书院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培养目标三和书院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创新精神、社会责任感和人文素养的优秀人才。

通过系统性的教育,使学生具备独立思考、团队协作、终身学习的能力,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贡献。

四、课程设置书院开设涵盖文学、史学、哲学、艺术等多个领域的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课程设置注重传统与现代的结合,既保留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又引入了现代教育的先进理念。

五、教学方法三和书院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中强调师生互动,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倡导开放、包容的学习氛围。

此外,书院还开展各种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

六、书院设施书院拥有完备的设施,包括图书馆、阅览室、实验室、艺术工作室等。

这些设施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有助于提高学习效果和丰富课余生活。

七、社会影响三和书院作为一所具有深厚历史底蕴的教育机构,为社会培养了众多优秀人才。

书院的毕业生在各个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为社会的繁荣稳定做出了贡献。

同时,书院还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传播正能量,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

八、未来发展面对未来,三和书院将继续坚持创新发展的理念,不断优化教育体系和教学方法。

同时,书院将积极拓展国际合作,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提升学生的国际竞争力。

此外,书院还将加大对优秀教师队伍的培养力度,努力打造一流的教育品牌,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古诗《劝学》诗12首其五

古诗《劝学》诗12首其五

劝学古诗12首1、《劝学》唐颜真卿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蒙学园:这首诗深入浅出,自然流畅,富含哲理。

核心是“黑发早勤学,白首读书迟”。

作为有志气的人,要注意抓紧时间读书学习修身养性,最好的读书时间是在三更五更,晨读不息;而且只有年年月月刻苦坚持,才能真正学到报国兴家立业的本领。

从学习的时间这一角度立意,劝勉年轻人不要虚度光阴,要及早努力学习,免得将来后悔。

2、《金缕衣》唐代:佚名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蒙学园:此诗含意很单纯,可以用“莫负好时光”一言以蔽之。

这原是一种人所共有的思想感情。

可是,它使得读者感到其情感虽单纯却强烈,能长久在人心中缭绕,有一种不可思议的魅力。

它每个诗句似乎都在重复那单一的意思“莫负好时光!”而每句又都寓有微妙变化,重复而不单调,回环而有缓急,形成优美的旋律,反复咏叹强调爱惜时光,莫要错过青春年华。

从字面看,是对青春和爱情的大胆歌唱,是热情奔放的坦诚流露。

然而字面背后,仍然是“爱惜时光”的主旨。

因此,若作“行乐及时”的宗旨看似乎低了,作“珍惜时光”看,便摇曳多姿,耐人寻味。

3、《劝学诗》唐韩愈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

患足己不学,既学患不行。

蒙学园:读书学习,只担心学得不够多;领会要义,只怕悟得不透彻.人最怕认为自己学得差不多够了,从而(骄傲自满)停止学习,已经学了的东西最怕不能掌握,不会付之实践.4、《题弟侄书堂》唐代:杜荀鹤何事居穷道不穷,乱时还与静时同。

家山虽在干戈地,弟侄常修礼乐风。

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

蒙学园: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

首联先叙侄子虽未入仕却能于世道纷乱之时谨守礼道,勤奋修业。

诗人以此来刻画书堂主人独特的精神风貌,赞美之情溢于言表。

他信守儒家尊奉的道德规范,重视修身立德,“家山虽在干戈地”,仍要“常修礼乐风”。

对比之中既明弟侄的勤勉好学,更显其卓然的高洁品格。

劝学

劝学

(约公元前313~公元前238),战国时著名 思想家、文学家。名况,当时人们尊重他,称 他荀卿。汉代因避汉宣帝刘询讳,写作孙卿。 战国末期赵国人。曾两度到当时齐国的文化中 心稷下游学,任过列大夫的祭酒(学宫领袖), 还到过秦国,拜见秦昭王,后来到楚国,任兰 陵令。公元前238年失官家居逝世,葬在兰陵。 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28
要靠后天学习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积 累 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正面 设喻
对比
反面 设喻



法 和 态 度
专 心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对比
坚 持
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对比

荀 子

劝 学
劝 勉 学 习
作者以《劝学》 为题目,勉励人 们要不停止地坚 持学习,只有这 样才能增长知识, 发展才能,培养 高尚的品德。
荀子(约前313-前238)名况, 字卿,战国后期赵国人,著名的思想 家、教育家。他认为人类天生有欲求, 有欲求必有争夺,任其天性发展,必 做恶事,因此他提出“性恶论”,强 调发挥教育和礼法的作用,认为“今 之人性恶,必将待师法然后正,得礼 义然后治”。认为人和物都可以改变, 能改造好,能“知明而行无过”。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 而:表修饰关系 跂:提起脚后跟
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
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 而:但是 疾:强 彰:明显显著
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辑者,非能水也, 假:借助利用 致:到达 水:游泳 绝:横渡

2019年张之洞《劝学篇》word版本 (6页)

2019年张之洞《劝学篇》word版本 (6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张之洞《劝学篇》张之洞(1837—1909),字孝达,号香涛,又号香严,晚年号抱冰老人,清朝直隶(河北)南皮人。

张之洞出身于中国清朝的一个封建官僚家庭,其父辈以上三世为州县官。

他在27岁时中进士,以殿试一甲第三名的资历授职翰林院编修。

同治六年(1867)年充任浙江乡试副考官,不久离京到湖北任学政。

同治十二年(1873)典试四川,就任学政。

光绪七年(1882)初出任山西巡抚。

三年后升为两广总督。

光绪十五年(1889)调任湖广总督,直至光绪三十三年(1907)离任,在此十七年间曾在1895至1896年临时代理两江总督,并在1902至1903年入京参加清末“新政”从事厘定新学制。

1907年调任朝中任军机大臣,主管学部,总揽全国教育大权。

1909年病卒,谥文襄。

张之洞的仕宦生涯长达40余年,而且大部分时间为地方官,是清朝末期最有影响的封疆大吏,尤在湖广任内,大办洋务,兴实业,办工厂,主张工业救国,成为清末杰出的洋务派代表人物。

同时,他在任地方官和主管学部期间,大力创办新学堂,改革旧书院,倡导留学教育,而且亲自参与了中国近代第一个学制的制定工作,从而使得他成为中国近代最有实际影响的教育改革家。

然而,真正使得他在中国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还不仅仅是因为这些,而是他在长期的政治和教育实践基础上,迎合了时代发展的潮流和维护清王朝封建统治的需要,在中西文化大冲突和大融合的特殊历史的环境与氛围中,全面地总结了洋务派和清王朝统治集团开明人士的政教思想,以新儒家的文化价值观和文化调和论为思想基础,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系统的教育主张,这一教育主张深远地影响了中国近现代的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改革方向及文化发展趋向,亦成为中国近代最有影响的教育思想家。

张之洞一生著述颇丰,后人编有《张文襄公全集》共229卷,包括他一生撰述的各种奏议、公牍、文集等,其中比较著名的有《轩语》、《书目答问》、《抱冰堂弟子记》和最有影响的代表作《劝学篇》。

简述稷下学宫的学生守则的名称和主要内容。

简述稷下学宫的学生守则的名称和主要内容。

稷下学宫是古代我国著名的教育机构,被誉为“天下第一学府”,其学生守则是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应遵守的行为规范,它的名称是《稷下学宫学生守则》,其主要内容包括:一、尊师重道1. 敬师尊教,言听计从,恭敬师长。

2. 团结同学,互相帮助,在学习上互相切磋。

二、勤奋好学1. 恪守学习时间,刻苦钻研,勤勉自律。

2. 虚心求教,不骄不躁,勇于探索,积极进取。

三、诚实守信1. 遵守考试纪律,严禁作弊、抄袭等违规行为。

2. 言行一致,信守诺言,诚实守信。

四、养成良好的习惯1. 讲究卫生,保持整洁,爱护学校环境。

2. 注重饮食健康,良好的饮食习惯。

五、守纪守法1. 遵守学校规章制度,遵纪守法,端正态度。

2. 不参与校园暴力、欺凌等不良行为,维护校园和谐。

六、热爱劳动1. 热爱劳动,勤奋学习,培养实践能力。

2. 参加校园劳动,锻炼自己,培养吃苦耐劳的品质。

七、文明礼仪1. 尊重他人,文明礼貌,礼让有加。

2. 注重仪容仪表,端正言行,提升个人形象。

通过遵守《稷下学宫学生守则》,学生可以培养良好的品德和习惯,提高学习成绩,为未来的成长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八、团结友爱1. 培养团结友爱的精神,互相关爱,共同进步。

2. 不搞派系,不欺负弱小,建立和谐友好的校园氛围。

九、发展兴趣爱好1. 多方面开展课外活动,培养兴趣爱好,拓宽知识面。

2. 遵循规定参加社团、俱乐部等课外活动,积极参加校园文化艺术、体育等活动,健康快乐成长。

十、爱护公共财产1. 爱惜学校设施、器材和图书等公共财产,做到勿毁、勿损、勿滥用。

2. 积极参与学校卫生、保洁工作,维护校园环境整洁美丽。

稷下学宫的学生守则是古代我国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了古代我国教育对学生品德修养和行为规范的重视。

遵守学生守则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和习惯,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生守则也是学校管理和教育的重要依据,它规范了学生在校期间的行为举止,促进了校园和谐稳定。

遵守学生守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习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劝学书院简介
劝学书院,是邯郸学院一所秉承古代著名教育家荀子《劝学》中,“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习”的教育思想,以劝学“为师之道”为宗旨,汇聚校内外教师教育名师、专家学者担任导师,优选学校教师教育专业,且热爱教育事业,有责任感和使命感,具有从事教育工作强烈愿望的学生为培养对象。

在第一课堂教学以外,实施导师指导下的多形式,多内容,开放式,个性化卓越教师专业发展培养基地。

上溯宋明书院的讲学精神,旁采西欧导师制度,以人文精神教育为核心,以教师教育专业特色为亮点。

书院既注重培养学生的教师道德理想信念,又注重训练学生的教育教学与技能,把中国传统的书院教育和当代教师教育专业化发展需求相结合。

劝学书院以弘扬教育大业为己任,是有志于从事教育事业的优秀学子的活动阵地,也是邯郸学院向社会传播教师文化的重要窗口。

劝学书院学生守则
1、严守书院制度,积极参加活动,努力提高素养。

2、潜心养为师之德,倾心修为师之能,用心践为师之行。

3、爱护公共财物,对教学设备须备加爱护,不要随便移动,不得污染或损害。

4、相互尊重,诚恳守信,相互理解,襟怀坦白,光明磊落。

5、说话文明,礼貌待人。

6、求学与为师相统一,做事与做人相统一。

7、衣着朴素庄重,仪表端庄大方。

8、保持卫生,不大声喧哗。

劝学书院
2015年11月10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