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所得税税务筹划毕业论文
个人所得税的税收筹划研究论文

个人所得税的税收筹划研究论文xx年xx月xx日•引言•文献综述•个人所得税税收筹划的原理与方法•个人所得税税收筹划的实践应用目•个人所得税税收筹划的未来发展•研究结论与不足录01引言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不断完善,但与其他国家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
个税筹划对于减轻个人税收负担、提高家庭可支配收入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我国个税筹划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需要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研究背景与意义探讨个人所得税税收筹划的方法和策略,为纳税人提供税务筹划建议,促进我国个税筹划研究的深入发展。
研究目的本文主要研究如何通过合理规划个人所得税的缴纳,达到减轻个人税收负担,提高家庭可支配收入的目的。
研究问题研究目的与问题研究方法本文采用文献综述、案例分析和问卷调查等方法,对个人所得税筹划进行研究。
研究内容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1)个人所得税基本概念与理论;2)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现状与问题;3)个人所得税税收筹划方法;4)个人所得税筹划案例分析;5)结论与展望。
研究方法与内容02文献综述个人所得税概念个人所得税是以自然人取得的各类应税所得为征税对象,依法定税率和程序征收的一种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特点个人所得税具有征收面广、税源分散、税基较窄等特点,同时存在调节收入分配、促进社会公平等政策目标。
个人所得税相关理论税收筹划是指纳税人在符合税法规定的前提下,运用纳税规定的各种优惠政策、选择最优纳税方案,并利用合法手段实现节税或递延纳税的行为。
税收筹划概念税收筹划具有合法性、筹划性和目的性等特点,其基本原则是不违反税法规定,以实现税收利益最大化为目标。
税收筹划特点税收筹划相关理论国内研究现状国内学者对个人所得税和税收筹划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主要涉及税收制度、税收征管、税收筹划技术等方面。
国外研究现状国外学者对个人所得税和税收筹划的研究起步较早,研究领域广泛,主要包括税收制度、税收筹划理论、税收筹划技术等。
同时,国外的研究成果对于国内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浅谈个人所得税的纳税筹划[论文]【范本模板】
![浅谈个人所得税的纳税筹划[论文]【范本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ade6081aba0d4a7302763af3.png)
益阳职业技术学院大专毕业论文(设计)题目: 浅谈个人所得税的纳税筹划姓名:班级:08105所属系部:经济贸易系专业:会计电算化指导教师:联系电话:电子邮箱:目录摘要 (3)关键词: (3)一.个人所得税和纳税筹划的概念 (3)1。
个人所得税及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 (3)2.纳税筹划的含义及其特点 (3)二. 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出现的原因和意义 (4)1。
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出现原因 (4)2。
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的意义 (4)三。
个人所得税的纳税筹划的途径及案例 (5)1。
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的思路 (5)2。
个人所得税筹划的应用 (5)2。
1 工资、薪金所得的筹划及案例 (5)2。
2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纳税筹划 (6)2。
3劳务报酬所得的筹划 (6)2。
4稿酬所得的筹划 (6)2。
5其他所得的纳税筹划 (7)四.我国个人所得税筹划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建议 (7)1。
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7)2.针对纳税筹划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 (7)结论 (7)参考文献 (8)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日益繁荣,城乡居民收人的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人成为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这也就使得所得税的纳税筹划引起了人们的重视.那么,如何对个人所得税进行纳税筹划,合理避税、节税就显得重要起来.本文以此为背景展开讨论,具体介绍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的意义及其必要性,主要针对个人所得税主要涉税项目中,贴近百姓生活的几个问题进行简单的纳税筹划.关键词: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意义途径进入十二五规划,经济的发展必将上升到另一个高度,这也使得个人收人的来源和形式更加多样化,越来越多的人成为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财政收入中来源于个人所得税的比重也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我国本就贫富差距很大,低收入者占了大多数,从普通纳税人的角度出发,如何在不违法的前提下,对个人所得税进行纳税筹划,尽可能地减轻税负获得最大收益,就显得重要起来,但是个人所得税的纳税筹划在我国仍然不被普遍认知。
期末论文之个人所得税的税收筹划(doc14页)

期末论文之个人所得税的税收筹划(doc14页)09-10-2学期期末论文个人所得税的税收筹划学生姓名:***学号: ********** 专业:电子科学与技术班级:电科094 学校天津工业大学2010年6月【摘要】:个人所得税可以说是目前中国税制体系中与个人关系最为密切的税种了。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国民收入的分配格局逐渐向个人倾斜,我国的个人所得税纳税人不断增加,个人所得税收入也逐年上涨。
但各人所得税的纳税人进行税收筹划时具有很大的困难,因为大多数纳税人不了解税法。
纳税人不了解税法造成了一些本可以避免的税收负担没有避免,“多”缴个人所得税的现象。
本文将介绍个人所得税的一些纳税项目以及一些合理的税收筹划方案,并用生活中的实例加以分析说明。
【关键字】个人所得税,税收筹划方案,实例分析目录一、个人所得税的应税项目及基本计算方法我国的各人所得税实行分类课征的制度,各人的全部收入被划分为11类,分别课税,下面将简单介绍其中的几种。
(一)工资、薪金所得工资、薪金所得是指个人因任职或受聘而去得的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与任职或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
应纳税所得额: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去费用1600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额的计算:应纳税额=(每月收入额-1600元)*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以每一年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应纳税额的计算:应纳税额=(全年收入总额-成本、费用、以及损失)*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三)劳务报酬所得劳务报酬所得,是指个人独立从事分雇佣的各种劳务所去得的所得,包括设计、装潢、安装、制图、化验、测试、医疗、法律、会计、咨询、讲学、新闻、广播、翻译、审稿、书画、影视、录音、演出、广告、展览、技术服务、介绍服务、经纪服务、代办服务以及其他服务等。
财政学论文 论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

财政学论文论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是财政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个人所得税是一种直接税,是国家征收的重要财政收入来源之一。
纳税筹划是个人在合法的前提下,通过合理的税务安排和优化的方式,来降低纳税负担,增加个人收入的一种手段。
在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中,存在着合理避税和非法逃税两种不同的行为,本论文将重点探讨合法合规的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
首先,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的目标是合理降低个人所得税的缴纳金额,同时遵守国家法律法规。
个人所得税的税率根据不同的收入水平划分为不同档次,合理的纳税筹划可以有效减少个人所得税的缴纳额度。
例如,个人可以通过合理的收入分配、降低收入来源的税负等方式来减少纳税金额。
其次,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的方法主要包括收入的分类、税负的转移以及合理利用税收优惠政策等。
在个人所得税的纳税筹划中,对于不同类型的收入,可以选择不同的纳税方式,以达到最优化的税负分配。
同时,个人也可以通过向家庭成员转移收入,合理利用税收优惠政策来降低个人所得税的缴纳额度。
此外,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还可以通过合理选择纳税对象和减免项来减少纳税额度。
个人所得税的纳税对象包括居民个人和非居民个人,根据不同的身份和纳税义务,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纳税对象,以达到最优化的纳税筹划效果。
同时,个人也可以合理利用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的减免项,如子女教育、住房贷款利息等,来减少纳税额度。
在进行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时,需要严格遵守国家税收法律法规,避免非法逃税行为。
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的目的是合理合规的减少税负,而非逃避纳税义务。
非法逃税不仅会承担巨大的法律风险,也会损害国家财政收入和社会公平。
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应该坚持合法合规原则,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确保个人所得税的合理缴纳。
综上所述,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是财政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的目标是合理降低个人所得税的缴纳金额,并遵守国家法律法规。
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的方法主要包括收入的分类、税负的转移以及合理利用税收优惠政策等。
个人所得税的纳税筹划毕业论文

.个人所得税的纳税筹划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重声明:所呈交得论文是在本人在指导老师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字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
对本文的写作成果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严重性,本人自愿承担由此引起的一切后果。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日益繁荣,城乡居民收人的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人成为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这也就使得所得税的纳税筹划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那么,如何对个人所得税进行纳税筹划,合理避税、节税就显得重要起来。
本文以此为背景展开讨论,具体介绍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的意义及其必要性,主要针对个人所得税主要涉税项目中,贴近百姓生活的几个问题进行简单的纳税筹划。
关键词:个人所得税税收筹划意义AbstractAlong with market economy growing prosperity,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incomes continue to increase, more and more people become the taxpayer of individual income tax, making it the income tax planning drawn people's attention. So, how to personal income tax to pay tax to plan, reasonable tax avoidance, tax savings is important up. This paper tries to discuss the background, a detailed description of individual income tax, significance and necessity, mainly in the main items related to the personal income tax, close to the life of the people and how simple tax planning.Key words:Personal income tax Pay tax to plansignificance目录一、个人所得税 (1)(一)个人所得税的含义 (1)(二)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 (1)(三)个人所得税的简介 (1)二、纳税筹划 (2)(一)纳税筹划的含义 (2)(二)纳税筹划的特点 (3)(三)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现状与原因分析 (4)(四)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的意义 (5)(五)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的基本思路 (6)(六)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应遵循的基本原理 (7)三、个人所得税的筹划 (8)(一)工资薪金所得的纳税筹划 (8)(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纳税筹划 (10)(三)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承租经营所得纳税筹划 (10)(四)劳务报酬所得纳税筹划 (11)(五)稿酬所得纳税筹划 (12)(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纳税筹划 (13)(七)个人捐赠的税收筹划 (13)(八)个人接受奖励的纳税筹划 (14)四、个人所得税的优惠政策 (14)(一)免税项目 (14)(二)减税项目 (15)(三)暂免征税项目 (15)五、我国个人所得税筹划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17)(一)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存在的问题 (17)(二)针对纳税筹划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 (17)总结 (18)前言税收是国家财政的主要来源,个人所得税是税收中很重要的一种。
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论文

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的基本思路 个调整 ,决定于 2 0 1 2年 2月 1 0日来中国 ,于 2 0 1 4年 7月 1 O日 纳 税筹划是指 纳税人在 本国法律所允 许的范 围之 内通过对 自 回国。这样 ,虽然强森先生仍然在中 国居住了一年半时间 ,但 由 己 的经济活动 的安排收入 的转换来减轻或者避免 自己纳税 义务的 于其 跨越 了两个纳税年度 ,而且在这两个纳税年度内均没有居住 行为 ,它包括节税和避税。 满一年 ,因此并不构成我 国的居民纳税人 。也就 是说 ,强森先 生
个人所得税纳税筹翅 应注意 的问题
较高时考虑纳税筹划问题,因此实施纳税筹划对纳税人维护自身
纳税 筹划方案必须与最采 的税收政策相 匹配 。因为税收政策的 权利 , 以及完善税收法律 、法规来说都是非常 必要的。
( 上接 0 5 0页)
例 外管理 主要指的是在预算制定时 ,要考虑到一些意外情况的出 更是一种资金的合理分配。第三个现实意义就是 ,通过全面预算 现而对 其进 行的一些预算管理处理 ,例 如在 汽车制造企业中最常 管理的量化管理方 式 ,能够使企业决策者对企业整 个财 务状况进
关于居 民纳 税人与非居民纳税 人的选择 。在 中国境 内有住所 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 的必要性 个 ^昕得税纳税筹划有利于纳税人纳税意识 的增强 ,激励其充 或者无住所而在境 内居住满 一年 的个人被确认为居民纳税人 ,应 实相关税法 知识。纳税 人通过合法或者不违法 的手段掌握 一定 的 就来源于 中国境 内和境 外的所得 , 向我国政府履行全面纳税义务。 避税 、节税技巧进行 纳税 筹划。这 种形式有利于促使纳税人 自发 而非居民纳税 人指被确认 为非 中国居民 的个人 ,在中国境 内无住 地学 习相 关税 收政策 、法规 ,提高对税收政策 的理解 ,增强纳税 所又不居住 ,或者 无住所而在境 内居住不满一年的个人 ,只就 其 意识 。 来源于 中国境内的所得向我国政府履行有限纳税义务。 个 ^听得税纳税 筹划 有利于减轻纳税人税负增加收入 。在理解 例如 强森先生是一位加拿大居民 ,打算来我国居住一年半 ,本 相关政策法规 的基础上 , 选择有利于纳税人的纳税 筹划方案方案 , 最终减少纳税人现金净流出 ,增加纳税人的净收入 。 来计划是 2 0 1 2 年 1月 1日来中国并于 2 0 1 4 年 5月 3 0日回到加 拿 大。为了避免成为 中国的居民纳税人 ,强森先生对其行程做 了一
高校教师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分析论文

高校教师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分析论文高校教师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分析论文依法纳税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职责,高校教师也应该在得到薪资福利之后缴纳必要的税款。
但是在税法允许的范围内,合理地进行纳税筹划,使高校教师个人所承担的税负降到最低,应该是每个高校教师所享有的权利,也应该得到实际的履行。
一、高校教师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的必要性与现状(一)个人所得税概述个人所得税己进入千家万户, 成为了国家财政收入及社会监管的重要手段。
我们知道,个人所得税是以自然人取得的各类应税所得为征税对象而征收的一种所得税,1799 年英国首先提出并应用此类税项之后,在发达国家得到了广泛地推广,我国在1980 年开始实施此类税项,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个人所得税的数量从自实行新税制开始到 2014 年,从 74 亿元增加到 12 723 亿元,增长了171 倍,这项数据表明个人所得税的主体税地位已在我国逐步的确立,成为了与人民息息相关的重要税种。
(二)我国高校教师个人所得税纳税现状在我们所调查的数据中,我们发现:高校教师的对于个人所得税方面长期存在着两个问题一直感到困惑不解。
一种是同薪不同税,许多教师在同一地区,统一的监管下,同时收入水平也相同,但是会出现不同税额,更有甚者会出现相差甚远的个人所得税税额。
第二种情况是,同一所高校的教师,因职称地位的差异,工资与奖金收入略比其他教师高,但是在扣除所得税后,出现了令人啼笑皆非的结果。
即其得到的实际工资比其他收入低者的教师还要低。
造成教师教学积极性偏低,对教育事业的发展也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三)改变现状的必要性我们了解到,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纷繁复杂,其中一项最为重要的原因就是学校对于教师薪资的发放及高校开展的教师个人所得税税务筹划是否科学,有利于教师减轻缴税负担。
所谓的税务筹划我们一般所指的是纳税人在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经济政策,不违背法律许可以及宗旨的前提下,为维护自身的权益,运用科学的规划方法,通过对个人经营、经济投资、个人理财等相关经济事项提前筹划与安排,选择纳税方案,不断地进行优化选择最终节省减轻纳税人税额的方法。
税收筹划个人所得税论文.doc

税收筹划个人所得税论文一、税收筹划成本在计算税收筹划成本时,主要以企业为筹划目标,其中包括的成本为:筹划方案设计、额外支付成本、相关费用、损失费用。
将税收成本根据货币进行计算,可以将成本分为有形与无形两种。
(一)有形成本有形成本是税收筹划时需要花费的所有支出费用,具体包括设计成本与实施成本两种。
1.设计成本根据筹划主体的差别,可以采取自行、委托两种税收筹划方法。
自行筹划由纳税人设计具体的筹划方案,或纳税人所在企业进行方案设计;委托筹划则是由纳税人向专业代理机构委托,由代理机构进行筹划方案设计。
如采取企业设计方案,需要花费的成本包括人员培训、设计人员薪资等;如采取委托筹划,则成本为纳税人向委托机构缴纳的咨询成本。
2.实施成本税收筹划实施成本包括:违规、组织变更、救济等成本。
组织变更成本为纳税人筹划方案变更,以企业形式支付的税收成本,其中包括独资企业、合伙企业支付的注册或筹建成本。
由于独资企业与合伙企业结构不同,所以在计算纳税人缴税额度时,需要选择其他的计算方法,在变更计税方法时,必然会产生额外的成本费用。
违规成本为纳税人税收筹划工作存在错误,经税务机关判定,纳税人筹划方法属于偷税漏税,需要缴纳的罚款与滞纳金称为违规成本。
救济成本是纳税人与税务机关产生涉税纠纷,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支付的成本,其中包括谈判与诉讼两种成本:谈判成本,在进行税收筹划措施时,为了协调税务,纳税人与税务机关的交流与沟通需要花费一定成本,这种成本即是谈判成本。
(二)无形成本无形成本代表税收筹划过程中,无法使用货币进行计算的成本费用,其中包括时间、心理、信誉成本。
1.时间成本时间成本代表纳税人设计与实施筹划方案时,需要花费的时间。
时间成本作为衡量税收筹划总成本的重要内容,但是时间无法通过货币进行计算,受到这种特点的影响,时间成本容易受到人们的忽视。
2.心理成本心理成本代表纳税人在设计与实施筹划方案时,心理担心失败付出的精神成本。
心理成本根据纳税人精神状态不同,也会出现较大变化,虽然这只是纳税人的主观心理感受,并不属于实际支出费用,但是心理压力较大的情况中,纳税人工作效率也会受到影响,所以也将心理成本纳入无形成本之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个人所得税税务筹划毕业论文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单位代码:1020 4技术师范学院工商管理学院毕业论文学生姓名:指导教师:专业:班级:学号:论文起止年月:200年月至200年月个人所得税税务筹划Personalincometaxplanning指导教师:职称:专业名称:答辩时间:答辩委员会主席:毕业论文评阅人:年月摘要都说死亡和税收是人类不可避免的两件事情,人类社会自从有了国家,便产生了税收,自古以来,人类便有规避税收的朦胧意识。
伴随着国内经济全球化,越来越多的个人成为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这也就使得个人所得税筹划引起了人们的重视,那么如何对个人进行合理的纳税筹划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以此背景出发展开讨论,具体介绍我国个人所得税的产生发展,纳税筹划的基本原理,主要针各种实际的涉税项目筹划思路与方法,给出了一些应用的案例,并重点介绍了个人工资薪金所得和劳务报酬所得的税务筹划。
关键字:个人所得税;税务筹划;纳税义务人;税目A b s t r a c t Saidthehumandeathandtaxesaretwothingsinevitable,humansoci etywiththeintroductionofsate,willgeneratetaxrevenues,sincea ncienttimes.目录前言个人所得税自1799年在英国创立,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如今在世界各国广泛推广采用,并成为发达国家最主要的税收来源。
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我国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个人收入的来源和形式也日趋多样化,越来越多的人成为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
与之相应,个人收入的增加征收个人所得税的人数越来越多纳税人数超过了任何一个税种对个人收入征税的范围涉及11个项目之多,于是个人所得税的纳税筹划就应运而生。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纳税筹划逐渐被人们所接受,人们开始考虑如何才能获得最大的收益问题了。
于是纳税筹划税务代理机构也诞生了,而且发展趋势非常好。
但是由于税务筹划在我国出现的历史很短,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的研究在我国还尚属一个比较新的课题,有待于我们进一步加强理论和实践的探索。
第一章个人所得税概述1.1个人所得税的概述个人所得税是以个人(自然人)取得的应税所得为征税对象所征收的一种税。
个人所得税于1799年首创于英国,在200多年的时间内迅速发展,不仅在地域范围上从欧洲扩大到北美洲、大洋洲、亚洲、南美洲和非洲,目前已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开征的一个税种,而且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个人所得税制度的不断完善,个人所得税收入在税收收入中的比重也迅速增加,在许多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已确立了主体税种的地位,成为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1.个人所得税的建立新中国成立以后,1950年政务院公布的<<全国税政实施要则>>中列举了对个人所得征税的税种,主要有薪给报酬所得税和存款利息所得税。
同时为了维护我国的经济权益,适当调节个人收入,全国人大和国务院分别于1980年9月、1986年1月和1986年9月先后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个体工商业户所得税暂行条例》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收入调节税暂行条例》。
这三个税收法律实现了对个人收入的征收。
1993年10月31日第l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现了上述三税合一,统一了个人所得种法律制度。
2006年我国进一步修订《个人所得税法》,提高了费用扣除标准,要求进行全员全额扣缴申报,建立了纳税人档案,加强个人所得税的征管基础,使个人所得税制度得到了规范。
我国个人所得税于1950年开始考虑,当时国务发布了《全国税收实施要则》,但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没有开征。
但真正开征的时间为1980年9月,1980年9月,个人所得税法正式颁布,该法的征税对象包括中国公民和中国境内的外籍人员,但由于规定的免征额较高每月或每次800元,而国内居民工资收入普遍很低,因此绝大多数国内居民不在纳税范围之内。
为了有效调节社会成员收入水平的差距,1986年1月,国务院发布了城乡个体工商业户所得税暂行条例,同年9月颁布了个人收入调节税暂行条例,上述规定仅适用于本国居民。
1994年我国颁布实施了新的个人所得税法,初步建立起内外统一的个人所得税制度。
其后,随着经济社会形势的发展变化,国家对个人所得税制进行了几次重大调整:1999年恢复征收储蓄存款利息所得个人所得税2006年和2008年两度提高工资、薪金所得项目减除费用标准;2007年将储蓄存款利息所得税税率由20%调减为5%;2008年暂免征收储蓄存款利息所得个人所得税;2010年对个人转让上市公司限售股取得的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
随着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个人所得税在组织财政收入和调节收入分配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2我国个人所得税的职能个人所得税的职能是指其所具有的满足国家需要的能力。
它是以个人所得税的内在功能为基础,以国家行使其社会管理职能的需要为转移。
1.2.1财政职能财政职能是指税收承担的筹集财政收入的职能。
个人所得税的征税对象是个人收入,只要有一定收入,就可以征收所得税。
早期的个人所得税几乎都是为解决财政困难、筹措战争经费而开征的。
1799年,英国为筹措英法战争所需经费,开征了个人所得税,在此期间的个人所得税收入达财政收入的20%;一战期间,个税收入曾占到全部税收收入的83%;二战期间,个税收入占全部税收收入的比重超过了40%。
实践证明,个人所得税的首要功能就是为满足国家行使其职能需要而组织财政收入。
1.2.2社会职能社会职能是指个人所得税调节收入分配、缩小个人之间的收入差距、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功能。
个人所得税调节收入分配所采用的重要方法是采取累进税率,体现“量能课税”原则,从收入来源方面减少个人的可支配收入,调节纳税人的收入水平。
目前,世界各国个人所得税普遍守行七级超额累税率,我国个人所得种中的资薪金所得也采用了七级超额累进税率。
1.2.3经济职能经济职能是指个人所得税所具有的自动稳定经济的作用,其自动稳定经济的作用是指在实行累进税率的前提下,当经济发展迅速,个人的收入也会大幅度增长,其将适用更高的税率,从而抑制个人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抑制经济过热、减轻通货膨胀的压力;当经济衰退时,个人收入势必下降,只能适用较低的个人所得税税率甚至免税,从而提高了个人可支配收入比重,有利于促进个人消费和投资,刺激经济复苏。
1.3我国个人所得税税制简介从国际上看,个人所得税的税制模式主要分为综合税制、分类税制以及综合与混合税制三种类型。
目前国际上大多数国家都采用综合税制或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税制。
而我国实行的则是分类税制,主要内容包括:个人所得税纳税义务人包括居民纳税义务人和非居民纳税义务人,居民纳税义务人是指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满一年的个人,其从中国境内和境外取得的所得,均应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非居民纳税义务人是指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不满一年的个人,其从中国境内取得的所得,应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
现行个人所得税实行分类征收制度,应税所得分为11项。
分类征税模式征管手续较为简便,便于征纳双方执行,且可对不同的所得按不同征收方法计税,有利于体现国家政策。
我国个人所得税税率包括超额累进税率和比例税率两种形式。
其中,工资、薪金所得适用3%~45%的七级超额累进税率;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承租经营所得,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投资者的生产经营所得,适用5%~35%的五级超额累进税率;其他所得等均适用20%的比例税率。
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的费用扣除采用定额扣除和定率扣除两种方法,比较简明易行,但对于一些情况比较特殊的家庭难以完全兼顾。
为鼓励特定纳税人或照顾部分特殊人群,个人所得税法及相关法规规定了若干个人所得税减免税政策,主要包括:省、部和军级以上单位以及外国组织和国际组织颁发的科学、教育、文化等方面的奖金;国债利息;单位和个人按规定缴纳的“三险一金”,经国务院财政部门批准免税的其他所得等。
我国个人所得税实行源泉扣缴和纳税人自行申报纳税两种征税方式。
对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等各项所得,一般由支付所得的单位和个人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但对于年所得12万元以上的、从中国境内两处或者两处以上取得工资、薪金所得、从中国境外取得所得以及取得应税所得没有扣缴义务人的等情形的纳税义务人,则要求其到主管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申报。
第二章税收筹划的基本原理2.1税收筹划的概念税收筹划概念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叶由西方引入我国。
税收筹划是一门涉及多门学科知识的新兴的现代边缘学科,许多问题尚不成熟,因而国际上对其概念的描述也不尽一致。
综合而言,国内外学者对这一概念的表述大体如所列陈述:(1)荷兰国际财政文献局(IBFD)所编写的《国际税收辞典》一书认为:税收筹划是指企业通过对经营活动和个人事务活动的安排,实现缴纳最低的税收。
(2)美国南加州大学的博士在其《会计学》一书中将税收筹划定义为:在纳税发生之前,有系统地对和投资行为做出事先安排,以达到尽量少缴税,这个过程就是税收筹划。
(3)我国学者盖地认为:税收筹划也称税务筹划、纳税筹划,是指企业(自然人、法人)依据所涉及到的现行税法(不限一国一地),在遵守税法、尊重税法的前提下,运用企业的权利,根据税法中的“允许”和“不允许”、“应该”与“不应该”以及“非不允许”与“非不应该”的项目、内容,对经营、投资、筹资等活动进行旨在减轻税负的谋划和对策。
2.2税收筹划的界定对税收筹划仅做以上理解还远远不够。
实际上,要把握税收筹划的内涵,就必须弄清楚税收筹划和与其具有同样目的性的偷税、避税、节税之间的联系。
近年来,不论是纳税人还是税务机关,不论是税务中介机构还是税法制定者,都将注意力聚焦于偷税、避税和税务筹划。
如果从公共财政学角度看,10元钱的财政收入损失是偷税还是避税引致并无差别,因此这3个术语可以相互替代。
然而,从法律视角看,3个术语绝对不能等同。
其中,“偷税”因其违法性而易于分辨,然而,“避税”(不可接受的)与“税务筹划”(可接受的)由于同样具有合法性,两者区分界限模糊。
绝大多数国家承认纳税人在享有“安排自身事务以使纳税义务最小化”权利的前提下,政府会在其中区分出“不可接受”的避税,以致使愈演愈烈的避税趋势能够有所抑制。
在学术界上己较认同的概念划分回归到实践的立法、执法与司法中往往难以落到实处。
其实,清晰地区分3个概念,一方面可以稳定政府的财政预期收入和纳税人的纳税预期成本,另一方面有利于纳税人降低税务风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