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官职升降任免的称谓
古代官职变迁称谓

古代表示官职变化的不同称谓(一)授予官职1.征:由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
2.辟:有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级推荐任以官职。
3.荐、举:由地方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
4.拜:授予官职(有一定的形式)。
5.选:通过推荐或科举选拔任以官职。
6.除:任命,授职。
(除去旧职授予新职)7.授:授给,给予官职。
8.封:指皇帝(帝王)将爵位或土地赐给臣子。
9.起:起用人任以官职。
10.考:考察后予推荐选举。
11.赏:指皇帝特意赐给官衔或爵位。
12.仕:做官。
13.仕宦:做官,任官职。
14.仕进:进身为官。
15 简:任命,选拔。
如①简能而用之。
②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出》16 选:通过推荐或科举选拔任以官职。
如更选将官。
《谭》(二)提升官职1.升:升官。
2.擢:在原官职上提拔。
3.拔:提升本来没有官职的人。
4.迁:指一般的提拔。
5.陟z hì:进用。
6.晋用:晋身官职,提高职位或级别。
7.加:加封,即在原来的官衔上加荣衔,一般可享受一世的特权。
8.拜:按一定的礼节授予(任命)官职,一般用于升任高官。
(三)降低官职1.谪:因罪被降职或流放。
2.贬:降职,降职并流放。
3.放:一般指由京官改任地方官。
4.左迁:降职贬官。
5.窜:放逐,贬官。
6.左除、左降:降职。
7.出宰:京官外放出任地方官。
(四)罢免官职1.罢:免去,解除官职。
2.黜:废掉官职。
也做“绌”:通黜,废弃,贬退。
如屈平既绌3.免:罢免。
4.夺:削除。
5. 革:革除。
如革职查办。
6. 废:黜废,罢官。
如不胜其任者废免。
(五)表示官职的调动1.迁:调动官职,一般指提升。
2.徙:一般的调动官职。
3.调:变换官职。
4.转、调、徙:调动官职。
5.补:补充空缺官职。
6.改:改任官职。
7.出:京官外调。
8. 去:被调离。
如自去史职,五载复还。
9. 当:任,充当。
如当侍东宫。
(担任侍奉太子的职务)10. 点:指派。
如可汗大点兵。
(六)表兼代官职的词语。
古代官职升降任免的称谓

• 21.罢:免去官职。
例:徐阶罢相里居。——《海瑞传》
• 22.黜:废,贬退。罢免官职。
例:屈原既黜,其后秦欲伐齐,齐与 楚从亲,惠王患之。——《史记屈原列 传》
表“辞官”的词语
1.告老:官员年老辞职。如蔡邕《陈太丘碑 文》:时年已七十,悬车告老归丘园。
②退去贪残之徒,进用贤良之 吏。——《汉书孔光传》
• 9.领:担任,特指兼任。
例:倾之,又领益州牧。—— 《三国志.诸葛亮传》
• 10.摄:兼理,代理。
例:羊舌摄司马。——《左传. 昭公十三年》
• 11.假:暂时兼任,代理某之。 同“摄”。
例:乃相与共立羽为假上将 军。——《项羽本纪》
• 12.行:兼代,指比本职低的兼 职。
• 16.放:委任、委派。
例:既而胡即放宁夏知府。—— 《谭嗣同》
• 17.出:调出京外做官。 例:予出官二年。————
《琵琶行》
• 18.转:迁徙,指官职的调动。 例: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
令。——《张衡传》
• 19.徙:表示一般的官职调动。
例: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 徙。——《张衡传》
• 20.迁:调动官职,一般指升职,但 有时也指降职。古代尚左卑右,如果是 “左迁”,则一定是贬官降职。
古代官职升降任免的称谓
• 1.辟:招聘授官。
例:连辟公府不就。——《张衡 传》
• 2.拜:授予官职、任命。
例:拜为上卿。——《廉颇蔺相 如列传》
• 3.荐:推荐、荐举,指下级向上 级推荐官员。
例:永建中,公卿多荐琼者。—— 《后汉书.黄穷传》
• 4.举:举荐,(汉朝)由地方官 (太守)向 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 任职。
官职升降任免的称谓

官职升降任免的称谓官职变化:(1)表任命的:授、拜、除、封、征、辟、召(2)表提升的:擢、拔、陟、升、迁(3)表示推荐的:举、荐、进、表、称(4)表调动的:调、徙、转(5)表降职的:左迁、谪、贬、放(6)表罢免的:夺、黜、罢、免(7)表示代理的:领、权、摄、假、署(8)特殊名词:洗沐、归沐(指休假)、乞骸骨(指退休)、致仕(指退休)、下车(刚到任)、视事(开始任职)辟:征招授官。
例:连辟公府不就。
—《张衡传》拜:授予官职、任命。
例:拜为上卿。
——《廉颇蔺相如列传》荐:推荐、荐举。
指下级向上级推荐官员。
例:永建中,公卿多荐琼者。
——《后汉书.黄穷传》举:举荐,(汉朝)由地方官(太守)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职。
例:永元中,举孝廉不行。
《张衡传》除:拜官授职。
例:寻蒙国恩,除臣洗马——《陈情表》擢:提升。
例:皇上超擢四品卿衔军机章京。
——《谭嗣同》简:选取。
例: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前出师表》进:推荐、荐举。
例:于是忌进孙子于陛下。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领:担任,特指兼任。
例:顷之,又领益州牧。
——《诸葛亮传》摄:兼理,代理。
例:羊舌摄司马。
——《左传》又如:摄政王假:暂时兼任,代理某职。
同“摄”。
例:乃相与共立羽为假上将军。
——《项羽本纪》权:暂代官职。
例:以京官权知,三年以易。
——《上孝宗皇帝第一书》署:代理,也称“署理”。
例:署南平教谕。
——《海瑞传》放:委任、委派。
例:既而胡即放宁夏知府。
——《谭嗣同》出:调出京外做官。
例:予出官二年。
————《琵琶行》转:迁徙,指官职的调动。
例: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
——《张衡传》徙:表示一般的官职调动。
例: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张衡传》迁:一般指升职,但也可指降职,如“左迁”。
例:倾襄王怒而迁屈原。
——《史记屈原列传》罢:免去官职。
例:徐阶罢相里居。
——《海瑞传》黜:罢免官职。
例:屈原既黜,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惠王患之。
——《史记屈原列传》谪:贬官或被贬。
文言文中古代官员的升降任免常用词

我国古代官员的升降任免等常用词语文言文中涉及古代官职升贬的专用词语有以下几种情况:(一)任命、授予、兼任官职1、立:登上帝王或诸侯的位置。
例如: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史记•陈涉世家》2、起:①起用。
②任用例:起复授本官。
——《旧唐书•列传一百二十五良史》3、辟:指帝王召见并授予官职:~召。
~书。
4、征:征召。
例:州三礼辟西主簿。
——《宋书•隐逸列传》5、拜:授予官职。
例:乃拜恂河西太守,行大将军事。
——《后汉书•邓冠传》6、除:拜授官职。
7、封:帝王授予臣子土地、封号或爵位。
指官员生时8、赠:用于追封已故者,指官员死后。
9、授:授予官职,从授予印物而来。
10、赏:从奖励而来,有赐予爵位、官职的意思。
11、为:做,当任某职。
例:其父为长安丞——《后汉书•邓冠传》12、以……为。
任命官职。
——《史记•李斯列传》例如:以良为申徒,与韩王将千余人西略地。
——《史记•留侯世家》13、守、知:任……太守,任……(知县/知州)14、简、简拔:挑选录取例: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魏征《谏太宗十思书》先帝简拔。
——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15、引(荐\举):举荐,推举,选拔。
16、出仕:成为仕宦,出来做官。
例:宋既平天下,公始出仕。
——《宋史》17、通籍:称初作官,意为在朝中已经有了名籍。
例:通籍恨多病,为郎忝薄游。
——杜甫《夜雨》18、任:本义为信任,引申为委任之意。
例:受任于败军之际。
——诸葛亮《出师表》19、用:任用,使用有才能的人。
例: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20、补:补充缺职或由候补而正式任命。
21、荫补:靠先人的业绩补缺做某官。
《新唐书•李德裕传》:以荫补校书郎。
(二)表示兼职或代理1、权:暂时代理官职。
例:户部侍郎权尚书曹温之女在掖庭。
——《金史•列传第六十二》2、兼:兼职。
例:廷议以弼熟边事,起大理寺丞。
兼河南道御史。
——《明史》3、领:本职之外兼较低它职例:又领扬州刺史。
文言文小知识:古代官职升贬的称谓

文言文小知识:古代官职升贬的称谓一、用于升职拜:授予官职。
例:①诏书特下,拜臣郎中。
(李密《陈情表》高中语文第三册)②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
(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高中语文第六册) 另外,“拜”也可引申为“接受官职”的意思。
例:于是辞相印不拜。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除:本义为台阶,引申为任命授职之意,往往用于除去旧官而授予新职。
例:①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李密《陈情表》)②署为府长流参军,除南清河守。
任:本义为信任,引申为委任之意。
例:①受任于败军之际。
(诸葛亮《出师表》)②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魏征《谏太宗十思书》,高中语文第二册)③以祖任为丹州司法参军。
用:任用,使用有才能的人。
例:①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烛之武退秦师》,高中语文第一册)②皇上欲大用康先生。
(梁启超《谭嗣同》)擢:选拔、提升官职。
往往指提拔本来没有官职的人。
例:至微至陋,过蒙拔擢。
(李密《陈情表》)有时也指越级提升。
例:皇上超擢四品卿衔军机章京。
(梁启超《谭嗣同》)有时“擢授”并用,为授职、任命之意。
例:以能,擢授殿中侍御史。
(《晋书·左思传》)封:秦汉时期,帝王授给臣子土地或封号,叫做封。
例:①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
(司马迁《史记·信陵君窃符救赵》高中语文第六册)②刘良佐者,故弘光四镇之一,封广昌伯。
(邵长蘅《阎典史传》)二、用于调职迁:本义为从低处迁移到高处,引申为调动官职。
例:迁左丞,行凉州事。
也指升官。
例:①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如振落叶耳。
(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事》)②再迁太史令。
(范晔《后汉书·张衡传》)③文帝即位,累迁至吏部侍郎。
徙:本义为迁徙的动作,引申为调动官职。
例:①及孝景帝立,广为陇西都尉,徙为骑郎将。
(司马迁《史记·李将军列传》②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范晔《后汉书·张衡传》)调:调动、迁调之意。
中国古代官员任免升降专用词及官员名称

中国古代官员任免升降专用词中国古代官员任免升降专用词。
在我国古代,特别是在全国实行“三省六部”制出现以后,官员的升迁任免就由吏部掌管。
官职的任免升降都有特定的词语:关于任职授官的有:任、授、除、拜、封(用于爵位)、赠(用于追封已故者)征、辟、荐、举(多用于布衣作官)、点(用于口语)。
关于提升职务的有:抉或(用于由低级到高级)、进(用于较高职务追加)、起复(恢复原职务)、超迁。
关于降级免职的:罢、免、解(因非严重过失而解除职务)、贬、谪(因过失而降级)、革、褫(撤职查办)、开缺(奉命或自请解除职务)、致仕(带职退休)、左迁(降级使用)。
关于调动职务的:移、调、徒、量移(调的比原职稍好)、补(由候补而正式上任)关于兼职的:领(以本官兼较低职)、摄(暂时兼任比本官高的职务)、权(临时代职)、行(代行某职而尚无此官衔)、(代替无本官的职务)、护(原官短期离职,临叮守护印信),等等,不一而足。
现将所搜集到的部分词语整理出来,供各位好友阅读古籍时参考。
一、授职荐举:任:担当,担任。
《史记•蒙恬传》:“恬任外事,而毅常为内谋。
”(毅,蒙毅,人名)授:授官,任命。
《汉书•翟方进传》:“遣使者持黄金印、赤韨縌,朱轮车,即军中拜授。
”除:任命,授职,就是授予官职的意思。
“除臣洗马。
”李密《陈情表》,“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指南录>后序》。
拜:用一定的礼仪授予某种官职和名位。
“取阳晋,拜为上卿。
”“拜相如为上大夫”《廉颇蔺相如列传》征:征召,特指君召臣,即由君王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员。
古时写着“徵”,现简化成“征”。
公车特征拜郎中《张衡传》;“赵相征至长安,乃使人复召赵王。
”《史记•吕太后本纪》召:征召。
累召不应。
《张衡传》辟:音bì,征召,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
连辟公府不就。
《张衡传》;“初辟司徒府,除佐著作郎。
”(当初受司徒府征召,拜官为佐著作郎)《晋书•谢安传》荐:推荐,由地方向中央推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
古代官职升降的称谓

古代官职升降的称谓古代官职升降的称谓有哪些呢?以下是店铺精心整理的关于古代官职升降的称谓的相关文章,希望对你有帮助古代官职升降的称谓一授予、提升官职类加:加封,在原来官衔上加上某种荣衔,可享受某种特权。
如张合“特进”加封之官衔。
《失街亭》征:由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
如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
《张衡传》辟:①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
如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被征召)公府不就。
《张衡传》②帝王召见并授予官职荐、举:由地方官向中央选拔委以官职。
如君以学士徐公致靖荐。
《谭》进:⑴推荐。
如臣进西门豹。
⑵出来做官。
如① 是进亦忧。
《岳》②乃令重黎举夔于草莽之中而进之。
《传》选:通过推荐或科举选拔任以官职。
如更选将官。
《谭》察:考察和推荐。
如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
《陈情表》封:帝王将爵位或土地赐给臣子。
如①周公子封于鲁,为方百里也。
《孟子告子下》②封功臣皆为列侯。
《后汉书光武帝纪》当:任,充当。
如当侍东宫。
(担任侍奉太子的职务)拜:授予官职,任命。
如拜臣郎中。
除:拜官,授职(指辞旧职任新职)如除臣冼马。
授:授给,起。
如即军中拜授。
点:指派。
如可汗大点兵。
起:由民间征聘或罢官后再授官职。
起用,出任,做官。
如辛苦遭逢起一经。
《零》简:任命,选拔。
如①简能而用之。
《思》②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出》升:升官。
如旋升宁夏道。
《谭》擢:提拔,选拔。
如擢瑞户部主事。
《海》拔:提升本来没有官职的人。
如过蒙拔擢。
《陈》陟:提升,提拔。
如陟罚臧否。
《出》赏:由皇上特旨颁布,赐于臣下官职爵位。
如赏袁世凯‘侍郎’。
二调动官职迁:①升迁。
②调动官职,改任。
③降职。
如迁我京职。
《肃》。
再迁为太史令。
转:调任。
如再转为太史令。
徙:调任。
如①徙齐王信为楚王。
②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衡》调:调动,调迁,调升。
如婿竟不调。
《肃》移:特指调任。
如贬潮洲刺史,移袁洲刺史。
补:补充空缺官职。
改:改任官职。
三兼职,代理兼:兼任。
古代官职任免升降(精心整理,非常全面)

古代官职任免升降(精心整理,非常全面)我国古代官员的升降任免等常用词语全国历年高考语文试题中的文言文阅读题多为人物传记,其中往往涉及古代官职升降调动的一些专用词语。
正确理解、掌握这些词语,对于疏通文意,培养和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当不无裨益。
文言文中涉及古代官职升贬的专用词语有以下五种情况:(一)任命、授予、兼任官职1、立:登王或诸侯的位置。
例如:当立者乃公子XXX。
——《史记•陈涉世家》2、起:①起用。
②任用例:起复授本官。
——《旧唐书•列传一百二十五良史》3、辟:指帝王召见并授予官职:~召。
~书。
4、征:征召。
例:州三礼辟西主簿。
——《宋书•隐逸列传》5、拜:授予官职。
例:乃拜恂河西太守,行大将军事。
——《后汉书•邓冠传》6、除:拜授官职。
7、封:帝王授予臣子土地、封号或爵位。
指官员生时8、赠:用于追封已故者,指官员死后。
9、授:授与官职,从授与印物而来。
10、赏:从奖励而来,有赐赉爵位、官职的意思。
11、为:做,当任某职。
例:其父为长安丞——《后汉书•邓冠传》12、以……为。
任命官职。
——《史记•李斯列传》例如:以良为申徒,与XXX将千余人西略地。
——《史记•留侯世家》..13、守、知:任……太守,任……知县14、XXX、简拔:挑选录取例: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XXX《谏太宗十思书》先帝简拔。
——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15、引(荐\举):举荐,推举,选拔。
16、出仕:成为仕宦,出来做官。
例:宋既平世界,公始出仕。
——《宋史》17、通籍:称初作官,意为在朝中已经有了名籍。
例:通籍恨多病,为XXX薄游。
——杜甫《夜雨》18、任:本义为信任,引申为委任之意。
例:受任于败军之际。
——XXX《出师表》19、用:任用,使用有才能的人。
例:XXX不及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烛之武退秦师》20、补:补充缺职或由候补而正式任命。
21、权:暂时代理官职。
例:户部侍郎权尚书XXX之女在掖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3.判:监管。指以高职兼低职, 或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中枢官兼任地方官。
例:唐以宰相分判六曹(六 部)。——《宋史范仲淹》
• 14.权:暂代官职。
例:以京官权知,三年以易。— —《上孝宗皇帝第一书》
• 15.署:代理无本官的职位,也 称“署理”。
例:署南平教谕。——《海瑞传》
• 16.放:委任、委派。
例:既而胡即放宁夏知府。—— 《谭嗣同》
• 17.出:调出京外做官。 例:予出官二年。————
《琵琶行》
• 18.转:迁徙,指官职的调动。 例: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
令。——《张衡传》
• 19.徙:表示一般的官职调动。
例: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 徙。——《张衡传》
• 20.迁:调动官职,一般指升职,但 有时也指降职。古代尚左卑右,如果是 “左迁”,则一定是贬官降职。
例:永元中,举孝廉不行。《张 衡传》
• 5.除:拜官授职。 例: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
诸路军马。——《〈指南录〉后序》 • 6.擢:提升。
例:皇上超擢四品卿衔军机章 京。——《谭嗣同》
• 7.简:选取。例:是以先帝简拔 以遗陛下。——《前出师表》
• 8.进:①推荐、荐举。②提升、 提拔。
例: ①于是忌进孙子于陛下。——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②退去贪残之徒,进用贤良之 吏。——《汉书孔光传》
• 9.领:担任,特指兼任。
例:倾之,又领益州牧。—— 《三国志.诸葛亮传》
• 10.摄:兼理,代理。
例:羊舌摄司马。——《左传. 昭公十三年》
• 11.假:暂时兼任,代理某之。 同“摄”。
例:乃相与共立羽为假上将 军。——《项羽本纪》
• 12.行:兼代,指比本职低的兼 职。
例:倾襄王怒而迁屈原。——《史 记屈原列传》
• 21.罢:免去官职。
例:徐阶罢相里居。——《海瑞传》
• 22.黜:废,贬退。罢免官职。
例:屈原既黜,其后秦欲伐齐,齐与 楚从亲,惠王患之。——《史记屈原列 传》
古代官职升降任免的称谓
• 1.辟:招聘授官。
例:连辟公府不就。——《张衡 传》
• 2.拜:授予官职、任命。
例:拜为上卿。——《廉颇蔺相 如列传》
• 3.荐:推荐、荐举,指下级向上 级推荐官员。
例:永建中,公卿多荐琼者。—— 《后汉书.黄穷传》
• 4.举:举荐,(汉朝)由地方官 (太守)向 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 任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