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风暴席卷券商资管十数家总经理被换

合集下载

起底人人公司内乱内幕:一个月内4位高管出走

起底人人公司内乱内幕:一个月内4位高管出走

起底人人公司内乱内幕:一个月内4位高管出走人人风波主角关系图谱新浪科技张楠崔西一封令人匪夷所思的邮件,揭开了人人公司(3.32, -0.01, -0.30%)高管内乱的冰山一角。

副总裁突然宣布离职并指责老板做人“非常负面”,这在中国互联网界极其罕见的一幕,上周在人人公司上演。

人人公司负责战略发展事务的副总裁杜悦在内部邮件中称,“在人人做了3年副总裁,虽然有很多机会可以对你说,虽然我不想说,但是我不得不说你无论是做为领导还是做人都‘非常负面’。

我希望立即离职。

”内部人士透露,杜悦这封邮件不但发给了人人董事长陈一舟,还抄送了所有高管、董事、投资圈知名人士以及合作伙伴。

杜悦的这封邮件在人人公司内外引起了一片哗然。

正在外出差的陈一舟和公司COO刘健立即结束手头工作赶回北京,一下飞机,刘健就立即发信安抚员工,陈一舟也在第二天向全体员工解释事件原委。

“这是我工作以来收到的最意外的一封邮件。

”陈一舟称,公司最近投资了一个技术创业公司,杜悦在对该公司尽职调查的过程中,深深的被该公司的技术和前景所吸引,非常坚持要去这个公司担任CEO职位。

不过,他认为杜悦并非最佳CEO人选,因此才发生了上述事件。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杜悦在与新浪科技连线时表示,离职原因涉及商业机密不愿多说,但是事情不止这么简单。

内部冲突不断杨慕涵:我冤死了!就在杜悦事件发生前2天,陈一舟还与公司的另一高管杨慕涵发生冲突。

陈一舟在杨慕涵的人人网页面下留言,称其“家人做的产品全是和人人公司竞争的,自己所带的团队整个就是个人的子弟兵,人员向你个人效忠,不向公司效忠,口蜜腹剑,说的比唱的好听。

做人需要这么累吗?”杨慕涵是人人公司校园渠道负责人,同时还有另一身份——啪啪网创始人、人人前高管许朝军的妻子。

本月,许朝军的公司发布了一款匿名社交软件“乌鸦”,同时人人也有一款相似功能的软件“哔哔”发布。

陈一舟无意中看到一则帖子,称人人网校园大使在发状态推广“乌鸦”,这引发了他的不满。

顺驰高层变动 华东集团总经理升职北上

顺驰高层变动 华东集团总经理升职北上

顺驰高层变动华东集团总经理升职北上近日,顺驰集团发布了一则内部公告,宣布华东集团总经理李华升职北上,担任集团副总裁一职。

这一意外的高层变动引起了广泛关注和热议。

李华是顺驰集团的资深高管,曾在华东地区担任总经理一职长达十年之久。

在他的带领下,华东集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成为集团中最具影响力和实力的一个区域。

他的升职北上,无疑对顺驰集团的战略发展意义重大。

首先,李华升职北上,可以进一步提高华东地区与总部之间的协调和沟通效率。

作为顺驰集团最重要的一个地区,华东地区的业绩和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到整个集团的发展和业务拓展。

李华作为华东集团总经理的时候,已经展现了卓越的管理和领导能力,通过他的升职,可以更好地整合华东地区的资源,提升效率和业务拓展能力。

其次,李华升职北上,也体现了顺驰集团对华东地区市场的重视和发展规划。

华东地区是我国经济最发达和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对于顺驰集团来说,华东市场的发展潜力巨大。

李华的升职表明了顺驰集团对华东地区市场的重视,并希望通过李华的带领进一步加强对华东市场的开拓和布局,取得更好的市场份额。

值得一提的是,李华担任华东集团总经理期间,凭借其出色的领导才能,成功将华东地区的业绩从一个相对落后的地区带到了全国前列。

他通过激发团队成员的潜力和积极参与市场竞争,以及灵活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有效推动了华东地区的业绩增长,并在市场竞争中赢得了良好的口碑。

这也是他能够升职北上的重要原因之一。

对于李华的升职北上,外界的看法褒贬不一。

一些人认为这是顺驰集团对李华管理能力和领导才能的肯定,是他多年来辛勤工作的回报。

同时,他的升职也将给整个顺驰集团带来更好的发展机遇。

另一些人则认为,李华的离开可能会影响到华东地区的稳定发展。

故此,顺驰集团需要尽快安排合适的人选接替李华的职位,确保业务的平稳过渡。

总体而言,李华的升职北上无疑是顺驰集团高层变动中的一大亮点。

他的个人能力和经验将为顺驰集团在华东地区的发展带来新的力量和机遇。

保险业高管大洗牌 36家公司更换一把手

保险业高管大洗牌 36家公司更换一把手

保监会还有一位主任下海。9月28日,保监会批复了李劲夫出任中国太平保险集团的副总经理一职。
生于1957年的李劲夫在中国人保地方分公司工作近20年,从支公司业务经理做到人保财险广东省分公司副总经理、兼广州分公司总经理。2003年起,进入监管领域,历任保监会南京特派员办事处主任;江苏保监局副局长、局长;2008年6月起,正式调入保监会任财产保险监管部(再保险监管部)主任至今。
如同基金经理正在上演“乾坤大挪移”的精彩剧目,保险行业也在经历着自上而下的大变局。
2011年,保险行业人事变动频繁,从保险公司到监管机构不一而足。
据《投资者报》记者统计,前三季度,保监会共公布保险公司及其资产管理公司人事任命公告833则,其中有36家公司“一把手”(董事长和总经理)发生调整。
其董事长分别是赵默、尹京洙、上形荣良、宋文平、王小兵、吴宗敏、孙建平、LuisBonellGoytisolo、王梓木、蒋明、刘志强。
唯一一家董事长变动的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为中再。3月份,中再资产管理公司董事长由余青来担任,中再集团总裁吴高连不再兼任该职。
总经理变动的公司中,来自寿险的有中航三星人寿、幸福人寿、信诚人寿、天安人寿、安邦人寿、交银康联、恒安标准人寿、华夏人寿、利安人寿、中新大东方以及中国人寿11家公司,其新任的总经理分别是李昶勋、禹华初、谭强、范小清、陈萍、张宏良、刘振宇、韩德、刘政焕、陈若贤及袁力。
变动董事长的14家保险公司中,财产险公司有11家,寿险公司有2家,另1家是资产管理公司。
寿险公司分别为天安人寿和恒安标准人寿,新任董事长分别是范小清、GeraldEdgarGrimstone.
财产险公司有民安保险、乐爱金财险、爱和谊日生同和财险公司、泰山财险、太阳联合、太保财险、平安财险、利宝互助(中国)、华泰财险、大地产险、安华农业。

国央企中高管大换血

国央企中高管大换血
引进标杆房企的人才能够加速地方国企的转型升级和市场化进程,提升 企业的品牌形象和市场竞争力。
然而,引进标杆房企的人才也需要地方国企在薪酬和福利待遇方面给予 相应的保障,并提供更加灵活和高效的管理机制,以吸引和留住优秀的 人才。
03
国央企扩充职业经理人的背后
进入新区域快速组建作战团队
快速适应新环境
人才。
薪酬改革
建立与市场接轨的薪酬 体系,激发员工积极性

股权激励
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绑 定核心人才与企业长期
利益。
培训与发展
加强员工培训与职业发 展规划,提升人才综合
素质。
打破刻板化改革
国央企逐步融入市场竞争,接 受市场检验。
风险意识增强
强化风险防控机制,确保企业 稳健发展。
企业常规操作:大举挖人突破内部人才瓶颈
突破人才瓶颈
国央企在发展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内 部人才供给不足的情况,通过扩充职 业经理人,可以突破人才瓶颈,推动 企业快速发展。
引进外部新鲜血液
提高整体人才素质
通过引进优秀的职业经理人,国央企 可以提高整体人才素质,提升企业竞 争力和市场地位。
扩充职业经理人可以为国央企带来新 的思维和创意,推动企业内部创新和 变革。
1 2 3
弥补市场信息不足
国央企在进入新区域时,可能对当地市场、政策 和文化的了解有限,通过扩充职业经理人,可以 弥补这方面的不足。
提升决策准确性
职业经理人通常具备丰富的行业经验和判断力, 能够为国央企提供更准确的市场分析和决策支持 。
降低风险
通过扩充职业经理人,国央企可以更好地了解当 地市场和环境,降低进入新区域的风险。
人员精干
通过培训、转岗、淘汰等方式,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提高人员素质和专业技能,打造精干高效的管理团队。

券商离职潮背后

券商离职潮背后

券商离职潮背后作者:刘建辉来源:《新财经》2012年第10期宫宇是猎头公司北京赛捷咨询顾问有限公司合伙人,一直做金融行业的猎头工作。

今年以来,他明显感觉到行业气氛发生了变化,尤其是券商/投行,行业不景气,人事变动更加频繁,以往需要他去寻觅的分析师甚至主动找他询问是否有合适的职位,而公司的中高层都愿意与他们保持联系。

起伏不定的宏观经济形势,不够成熟的证券市场,加上不尽合理的激励机制等多重因素,使得中国的证券行业迎来多事之秋。

今年注定是证券行业不平凡的一年,离职、跳槽、过劳死、业绩下滑等事件一一上演。

精英流失8月以来,券商高管人事震荡的消息不断见诸报端。

9月,齐鲁证券被媒体爆出约30人投奔宏源证券后,其最赚钱的部门固定收益部因奖金原因,引发三位中高层离职。

A股上市公司西南证券尤其引人注目,今年前8个月,其高管来了个大换脸。

8月21日,王华刚辞去公司副董事长及董事会战略委员会委员职务;8月28日,翁振杰辞去公司董事长职务;再早之前,今年2月,西南证券原总裁的王珠林离职;其他离职人员还有研究所所长王建辉、场外交易市场部总经理周到以及投行部执行总裁王天广等。

在非上市券商和合资投行中,人事变动同样剧烈。

9月,证监会官方网站上,中投证券9位保荐代表人变更登记(离职)。

3月和4月,瑞银证券中国证券部主管袁淑琴、研究主管黄燕铭相继辞职。

西南证券、高盛高华等券商的人事变动只是证券行业人事变动的冰山一角。

今年以来,仅19家上市券商中,就有8家的高层出现了人事变动,如果将全部100余家券商计算在内,券商高管人事变动幅度之大令人震惊,有些券商甚至出现一个部门的团队集体跳槽的现象。

据上海伟海投资咨询公司数据,5~8月证券业净流失5721人,自2011年8月以来,证券执业人数首次降至25万人以下。

除此之外,券商行业的“意外事件”也让人唏嘘不已。

8月7日,国信证券还不满33岁的保荐代表人郭熙敏突发心肌梗塞去世;5月14日,湘财证券副总裁章彪突发心脏病去世,年仅44岁;5月1日,中信证券法务部一位34岁的员工疑因过劳引发脑溢血去世。

没有赢家的内斗光大乌龙事件与“部门内斗”

没有赢家的内斗光大乌龙事件与“部门内斗”
券 等 出现重 大 违规 事件 中,光大 证 立审 计 ,聘 请 的事 务所 出具 了无保 的规模 ,在业 内排 名前列 。
券 并没 有 出现 有 关 问题 ,也 由于其
在 证 券 市场 的 良好表 现 ,2 0 0 9年 4
留意见 的审计 报告 。
曾有媒 体转 述一 位 曾在光 大证
并处以 5 倍罚款 ; 停 止 光 大证 券从 估 机制 ,形 成事 前 、事 中 、事 后 的 事 交 易 和 I T等 核 心 工作 的大 约 l 0 事 证 券 自营 业 务 ( 固 定 收 益 证 券 风 险管理体 系。 名成 员 ,都 有着 国际一 线投 行衍 生
除外 ) ,暂 停 审批 光 大证 券新 业务 ,
负责 人被 市场 禁人 , 并罚款 6 0万元 ;
没 收 光大 证 券违 法 所 得 8 7 2 1 万元 ,
则与 流程 ,公 司 风 险信 息 沟通 机 制
由1 8 位 员 工 组 成 的 策 略 投 资
等 。公 司 已建立 较为 完善 的 风 险评 部堪 称是光大 证券 的 “ 别动 队” 。从
从 制 度 规 范 看 ,2 0 0 1 年 1 月,
确 实令人 意外 。在  ̄会犯 内控
证 监会 发 布 证 券公 司 内部控 制指 控 制评 价报 告 中,光大 证 券坦 承 设 计缺 陷这 样低 级 的错误 呢? 并且 引 ,2 0 0 3年 出 台 了 证 券 公 司 内 发 现非 财务 报告 内部控 制重 大缺 陷 这 个 系统屡 试 不爽 的多 次交 易 ,并 部 控制 指 引 ( 修 订 )( 以下 简称指 l 项 、重 要 缺 陷 1 项 。公 司 策 略 投 未 出现过 “ 疏漏 ” 。 根据光 大证券 发布 的  ̄ 2 0 1 2 年

劵商辞职,证券行业出现离职潮

劵商辞职,证券行业出现离职潮

证券行业纷纷上演了离任热潮,许多劵商高层离任,金融市场人员流动加剧,查看(chákàn)本文“劵商辞职,证券行业出现离任潮〞,跟着证券从业资格考试网来理解一下吧。

金融变革时代,人员流动最是频繁。

这边厢传统银行业有30多位“董监高〞等高管辞职,那边厢证券业也上演(shàngyǎn)了人员纷纷离任潮。

根据不完全统计,短短一个月时间,就有4位券商高层相继离任,分别有国海证券副总裁兼财务总监彭思奇、国泰君安副总裁顾颉、开源(kāi yuán)证券总经理王兆华以及东兴证券的副总经理高健。

据称,银行高管离任的主要原因多半是互联网金融的挖角所致。

而证券行业的离任高管那么没有透露详细的最终去向,也无从得知他们下一步(yī bù)行动,但是对他们所在的公司来说肯定是一个很大的损失。

国泰君安人才流失严重(yánzhòng)相比其他蓬勃开展的券商,老牌券商国泰君安不断出现人事震荡。

在间隔原董事长万建华被免职不到半年时间里,再次有高管离任。

就在9月29日晚间,国泰君安发布公告称,顾颉因个人原因辞去公司副总裁职务。

至此,除上述两人外,在最近一年多的时间里,累计有6名高管人员及资管、研究团队的骨干力量相继分开国泰君安。

顾颉是国泰君安证券资产管理公司曾被媒体称为“铁三角〞的最后一人,去年还曾经传出他将继任总裁一职。

根据公开资料,27岁时顾颉出任过姚刚任职国泰君安总裁时的秘书,后又在外资机构做过资产管理。

在任国泰君安资产管理公司董事长时,顾颉将国泰君安的资产管理公司做到了业内最大,管理的资产逾5000亿元。

2022年,顾颉升任副总裁主管资产管理和研究所。

2022年6月,时任国泰君安总裁陈耿辞职,当时就有媒体称其因为“裸官〞问题而从证券业高管一线退下的“第一人〞。

其时,顾颉曾经被媒体认为是继任的有力人选,但是在9月,上海国际集团党委副书记、副总经理杨德红空降担任总裁一职。

2022年酒店高管跳槽的原因剖析

2022年酒店高管跳槽的原因剖析

酒店高管跳槽的原因剖析经受上月的任命低谷后,6月的酒店高层人事任命又迎来了一次反弹,据即发布的《6月酒店高层人事变动统计报告》显示,6月共有22家酒店任命了23位高管,任命人数比上月增加了9位,增幅64%,去年同期相比则削减了1位。

从12年1月份到6月的人事任命总体状况来看,上半年酒店高层的人事波动幅度大,表现并不稳定。

酒店行业的人事波动同时也折射出了高层管理者的跳槽风波。

2022年,对于经济是否连续保持高速增长,大家普遍预期不乐观。

因此高级管理层对经济形势持更为谨慎的态度,将更为注意跳槽的风险。

但从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看到经济形势震荡,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很多酒店业务上消失了一些问题。

经济形势不明朗,导致酒店的业务压力增大,一个自然的做法,就是通过换帅来扭转不利局面。

这是从外部缘由来说,从酒店内部来分析高管担心分的缘由,或许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去思索。

沟通不畅下的信任危机高管消失跳槽的缘由有不少是消失在高管和股东层面的沟通上。

作为执行层,高管在整个战略层面只有建议权或者是参加权,假如在一些关键问题上不能和股东达成全都,甚至产生信任危机,离职就是一个选择。

许多人都是跟一把手在管理思路、战略方面有些冲突之后不和,感觉许多东西发挥不出来或者是失去信任的时候走的。

除了这一点,我们也可以看到许多老板是用人要疑,疑人还要用,这也让很多多高管或职业经理人缺乏信任感,最终选择离职。

要知道在企业里面,越高层的人,他需要的更多的是信任。

信任是一个特别核心的因素。

进展前景不乐观薪酬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但它不是唯一的因素,不管是对哪个行业的哪类人才,无论是专业的还是通用的,也不管是初级的、中级的还是高级的。

那什么是重要的呢?平台或者说前景是酒店高层特别在意的一点。

对于高管,他已经解决了生活的基本需求,渐渐他会有成就感,社会责任感,有自己的目标追求,事业理念,他要去满意这些东西。

对他们来说,这已经不是钱的问题。

酒店想要留住他就应当有更大的动作,关注他想干什么,想成为什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事风暴席卷券商资管十数家总经理被换证券时报记者获悉,中信证券、海通证券、广发证券、申银万国、银河证券、国信证券、招商证券、东吴证券、长江证券、东海证券、民族证券、中邮证券、中航证券等资管业务掌舵人均告被更换。

业绩不佳、绩效激励不足、高层动荡牵连、经营理念不统一、个人发展等五大因素成为高管变动的主要原因。

券商资管正刮起猛烈的人事动荡风暴。

证券时报记者获悉,中信证券、海通证券、广发证券、申银万国、银河证券、国信证券、招商证券、东吴证券、长江证券、东海证券、民族证券、中邮证券、中航证券等资管业务掌舵人均告被更换。

业绩不佳、绩效激励不足、高层动荡牵连、经营理念不统一、个人发展等五大因素成为高管变动的主要原因。

风暴始于去年中此轮人事风暴从去年下半年即开始,一直持续至今年4月。

2012年6月,因两只产品被清盘,长江证券资产管理部总经理张义波递交辞呈,由风险控制部总经理聂祖荣接任。

在长江证券内部,聂祖荣一直大有“救火队长”的表现姿态。

当年,长江证券研究所所长张岚离职,聂祖荣也兼任过这一职务,并曾放言中国A股结构性牛市已到来。

目前,长江证券旗下多个产品业绩排名靠后。

截至17日,长江证券“超越理财趋势掘金”在222只同类资管产品最近1年回报率排名中位列第200名,亏损超过8%。

与此同时,因内部动荡及改革遇阻,银河证券资产管理部总经理王恒在同一时间递交辞呈。

随后,银河证券于去年7月启动资管总经理招聘。

据悉,接任人选早已确定,将在近期公布。

“银河证券将成立资管子公司。

”该接任人选告诉记者。

同样,因高层震荡,招商证券资管部总经理柳星明也在去年递交辞呈,此前,该公司分管资管业务的副总裁汤维清先一步离职。

此后,几经波折,招商证券终于在去年末选定旗下香港子公司副总经理何钟接任。

何钟可谓是招商系老班底。

在进入招商证券前曾在ING 投资管理公司亚太地区任职经济学家,进入招商系后曾担任招商基金投资经理、招商基金投资委员会委员及固定收益委员会主席,招商证券香港公司研究部主管、招商证券国际部董事、招商证券香港公司副总经理等职务。

去年发生人事变动的还有东海证券,此前该券商资管因前资管投资决策委员会“铁三角”分崩离析而一蹶不振,产品业绩排名垫底。

随后,东海证券从某地证监局聘请一位处长担任公司副总裁分管资管业务。

值得注意的是,东海证券管理层近乎清一色的监管系统背景,从董事长、总裁到副总裁,多位高管此前曾任职监管部门。

东海证券现正试图走出一条资管自我救赎之路,公司管理层也颇为重视,总裁刘化军还兼任了中国证券业协会资产管理委员会副主任一职。

截至6月17日,东海证券旗下东风2号、东风6号在最近1年回报率排名倒数,在222只同类资管产品中,双双进入倒数后10位,亏损幅度超过15%。

今年风暴愈演愈烈去年人事风暴仅仅是个开始,今年起,券商资管的高管动荡更为猛烈,不少大型券商卷入其中。

颇为曲折的是中信证券。

该公司资产管理部董事总经理吕涛已不再负责资管部管理工作,转而由刘军重返资管部主管大局。

刘军曾在2006年前担任过中信证券资管部总经理一职,后因中信入主金通,遂调入中信金通证券担任董事长一职。

与刘军类似的是,吕涛此前担任中信证券资产管理部副总经理,并从刘军手中接任总经理,随后赴中信基金担任总经理,再返资产管理部任董事总经理。

紧随其后的是海通证券资产管理公司。

记者获悉,公司总经理卢文伟业已离职,返回海通证券任职。

海通证券资管虽然早早独立成子公司,但旗下产品业绩一直没有起色,多个产品业绩不佳。

截至17日,海蓝量化增强在最近1年回报率位列222只同类产品的207位,亏损超过11%。

据悉,海通证券曾制定今年资管规模跃增计划,而这一计划似乎并不被资管子公司管理层所接受。

据悉,卢文伟卸下的资管公司总经理一职将由海通证券分公司总经理李井伟接任。

李井伟曾是海通证券经纪业务功勋元老,在公司内部深得各方认可。

与海通证券类似,国信证券资管帅印也由旗下分公司老总接任。

据悉,国信证券资产管理部总经理徐敬耀也在今年一季度离职,其接任者为国信证券浙江南分公司总经理洪宵。

据悉,洪宵曾长期担任国信证券营业部总经理一职,对经纪业务颇为熟稔。

大券商震荡还远未结束,就在上月,申银万国证券资产管理部也刚刚经历震荡。

总经理单蔚良率队离职。

目前,资产管理部由研究所副所长强立调任资产管理部任副总经理并主持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申银万国总裁储晓明对于资产管理业务颇为重视,自身还兼任中证协资产管理委员会主任一职。

此外,广发证券资产管理部总经理陈阳业已不再肩负部门日常管理工作,该部门副总经理兼投资总监李延刚随后接手主持日常工作。

而去年广发证券的资管业绩也颇不如意。

中小券商多因业绩变动除却上述大型券商外,不少中小型券商也卷入其中。

以东吴证券为例,该公司资管因业绩波动,总经理一职已经三易其手。

因产品业绩较差,该公司资产管理部李纯刚、王位、陈强曾分别轮流主持过资产管理部工作。

今年,这一帅印则交到了冯恂手中。

据悉,冯恂曾担任国联证券副总裁,分管研究所,并兼任华英证券董事一职。

跳槽至东吴证券后,冯恂即负责主持东吴证券研究所工作。

除业绩波动以外,中航证券高层动荡不休,导致资产管理分公司总经理陈天虹带队离职,这也使得旗下金航系列集合理财业绩一蹶不振。

截至17日,中航证券多个产品业绩排名靠后,以近1年回报来看,金航1号以亏损11.66%在222只同类产品中排名210名,金航2号更是以亏损19.45%在同类产品中排名倒数第二。

此外,也有因个人发展际遇引发资管帅印交接的案例。

一季度,民族证券资产管理部董事总经理金葵华升任公司副总裁,分管经纪业务,其帅印则交由原中邮证券资产管理分公司总经理李沈军接任。

据悉,李沈军在进入中邮证券前曾任中投证券证券投资部执行总经理、华融证券资产管理部副总经理。

以下内容为繁体版證券時報記者獲悉,中信證券、海通證券、廣發證券、申銀萬國、銀河證券、國信證券、招商證券、東吳證券、長江證券、東海證券、民族證券、中郵證券、中航證券等資管業務掌舵人均告被更換。

業績不佳、績效激勵不足、高層動蕩牽連、經營理念不統一、個人發展等五大因素成為高管變動的主要原因。

券商資管正刮起猛烈的人事動蕩風暴。

證券時報記者獲悉,中信證券、海通證券、廣發證券、申銀萬國、銀河證券、國信證券、招商證券、東吳證券、長江證券、東海證券、民族證券、中郵證券、中航證券等資管業務掌舵人均告被更換。

業績不佳、績效激勵不足、高層動蕩牽連、經營理念不統一、個人發展等五大因素成為高管變動的主要原因。

風暴始於去年中此輪人事風暴從去年下半年即開始,一直持續至今年4月。

2012年6月,因兩隻產品被清盤,長江證券資產管理部總經理張義波遞交辭呈,由風險控制部總經理聶祖榮接任。

在長江證券內部,聶祖榮一直大有“救火隊長”的表現姿態。

當年,長江證券研究所所長張嵐離職,聶祖榮也兼任過這一職務,並曾放言中國A股結構性牛市已到來。

目前,長江證券旗下多個產品業績排名靠後。

截至17日,長江證券“超越理財趨勢掘金”在222隻同類資管產品最近1年回報率排名中位列第200名,虧損超過8%。

與此同時,因內部動蕩及改革遇阻,銀河證券資產管理部總經理王恒在同一時間遞交辭呈。

隨後,銀河證券於去年7月啟動資管總經理招聘。

據悉,接任人選早已確定,將在近期公佈。

“銀河證券將成立資管子公司。

”該接任人選告訴記者。

同樣,因高層震蕩,招商證券資管部總經理柳星明也在去年遞交辭呈,此前,該公司分管資管業務的副總裁湯維清先一步離職。

此後,幾經波折,招商證券終於在去年末選定旗下香港子公司副總經理何鐘接任。

何鐘可謂是招商系老班底。

在進入招商證券前曾在ING 投資管理公司亞太地區任職經濟學傢,進入招商系後曾擔任招商基金投資經理、招商基金投資委員會委員及固定收益委員會主席,招商證券香港公司研究部主管、招商證券國際部董事、招商證券香港公司副總經理等職務。

去年發生人事變動的還有東海證券,此前該券商資管因前資管投資決策委員會“鐵三角”分崩離析而一蹶不振,產品業績排名墊底。

隨後,東海證券從某地證監局聘請一位處長擔任公司副總裁分管資管業務。

值得註意的是,東海證券管理層近乎清一色的監管系統背景,從董事長、總裁到副總裁,多位高管此前曾任職監管部門。

東海證券現正試圖走出一條資管自我救贖之路,公司管理層也頗為重視,總裁劉化軍還兼任瞭中國證券業協會資產管理委員會副主任一職。

截至6月17日,東海證券旗下東風2號、東風6號在最近1年回報率排名倒數,在222隻同類資管產品中,雙雙進入倒數後10位,虧損幅度超過15%。

今年風暴愈演愈烈去年人事風暴僅僅是個開始,今年起,券商資管的高管動蕩更為猛烈,不少大型券商卷入其中。

頗為曲折的是中信證券。

該公司資產管理部董事總經理呂濤已不再負責資管部管理工作,轉而由劉軍重返資管部主管大局。

劉軍曾在2006年前擔任過中信證券資管部總經理一職,後因中信入主金通,遂調入中信金通證券擔任董事長一職。

與劉軍類似的是,呂濤此前擔任中信證券資產管理部副總經理,並從劉軍手中接任總經理,隨後赴中信基金擔任總經理,再返資產管理部任董事總經理。

緊隨其後的是海通證券資產管理公司。

記者獲悉,公司總經理盧文偉業已離職,返回海通證券任職。

海通證券資管雖然早早獨立成子公司,但旗下產品業績一直沒有起色,多個產品業績不佳。

截至17日,海藍量化增強在最近1年回報率位列222隻同類產品的207位,虧損超過11%。

據悉,海通證券曾制定今年資管規模躍增計劃,而這一計劃似乎並不被資管子公司管理層所接受。

據悉,盧文偉卸下的資管公司總經理一職將由海通證券分公司總經理李井偉接任。

李井偉曾是海通證券經紀業務功勛元老,在公司內部深得各方認可。

與海通證券類似,國信證券資管帥印也由旗下分公司老總接任。

據悉,國信證券資產管理部總經理徐敬耀也在今年一季度離職,其接任者為國信證券浙江南分公司總經理洪宵。

據悉,洪宵曾長期擔任國信證券營業部總經理一職,對經紀業務頗為熟稔。

大券商震蕩還遠未結束,就在上月,申銀萬國證券資產管理部也剛剛經歷震蕩。

總經理單蔚良率隊離職。

目前,資產管理部由研究所副所長強立調任資產管理部任副總經理並主持工作。

值得註意的是,申銀萬國總裁儲曉明對於資產管理業務頗為重視,自身還兼任中證協資產管理委員會主任一職。

此外,廣發證券資產管理部總經理陳陽業已不再肩負部門日常管理工作,該部門副總經理兼投資總監李延剛隨後接手主持日常工作。

而去年廣發證券的資管業績也頗不如意。

中小券商多因業績變動除卻上述大型券商外,不少中小型券商也卷入其中。

以東吳證券為例,該公司資管因業績波動,總經理一職已經三易其手。

因產品業績較差,該公司資產管理部李純剛、王位、陳強曾分別輪流主持過資產管理部工作。

今年,這一帥印則交到瞭馮恂手中。

據悉,馮恂曾擔任國聯證券副總裁,分管研究所,並兼任華英證券董事一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