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的超声诊断PPT课件
《冠心病》PPT课件

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术
利用球囊扩张狭窄的冠状动脉,改善血流灌注 。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
在狭窄的冠状动脉内植入支架,保持血管通畅,改善心肌供血。
冠心病的预防策略
控制危险因素
积极控制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冠心病危险因素,降低发病风 险。
健康生活方式
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保持心理 健康。
不良生活习惯
如吸烟、饮酒、缺乏运动等, 都会对心血管系统产生不良影 响,增加冠心病的发生概率。
02
冠心病的临床症状与诊断
典型症状与体征
胸痛
冠心病最常见的症状,常表现为压榨性、窒息性的疼痛,主要位于 胸骨后,可放射至左肩、左臂内侧达无名指和小指。
气短
患者在进行体力活动时,容易出现呼吸急促、气不够用的感觉。
冠心病的主要病因
高血压
长期高血压会导致血管内膜损 伤,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进而引发冠心病。
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控制不佳 ,容易导致血管病变,增加冠 心病的发生风险。
年龄
随着年龄的增长,血管弹性下 降,容易形成动脉粥样硬化, 从而增加冠心病的发生风险。
高血脂
高血脂会导致血液黏稠度增加 ,使冠状动脉血流减缓,容易 形成血栓,从而诱发冠心病。
06
总结与展望
课程总结
冠心病基础知识
本课程系统地介绍了冠心病的基础知识,包括定义、流行 病学、危险因素、发病机制等方面,为学生提供了全面的 背景知识。
治疗策略
介绍了冠心病的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外科治疗等多种策 略,并分析了各种治疗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
临床症状与诊断
详细阐述了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方法 ,帮助学生准确识别并诊断冠心病。
超声诊断--心脏ppt课件

自前至后依次为胸壁、右室前壁、右
室腔、室间隔、左室(腱索)与左室后壁
(图1-4-1)(图1-4-2)。主要观察右室
及左室内径,室间隔与左室后壁的厚度、
运动幅度及方向。腱索水平的心室波群为
标准的心室探测部位、超声心动图报告中
的左室收缩与舒张末期内径、室间隔与左
室后壁的厚度均从此波群中探及。左室舒
张末期内径正常值为35~56mm,左室收缩
.
认识常用2D切面及参数正常值
.
胸骨旁左室长轴切面
.
胸骨旁左室长轴切面
.
大动脉短轴切面
.
大动脉短轴切面
.
左室短轴切面
.
左室短轴切面
.
左室短轴切面
.
左室短轴切面
.
(6) 胸骨旁乳头肌水平左室短轴切面
可检测乳头肌水平左室各节段(包 括前壁、室间隔、下壁、侧壁)的运动 及室壁厚度、右室游离壁的运动及室壁 厚度(图2-7,视频2-7)。对于冠心病 及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可检测乳头肌水 平左室壁各节段的运动及室壁厚度。
.
3、胸骨上窝探查 探头置于胸骨上窝,自上而下可探
及主动脉弓、右肺动脉及左房等结构。
.
三、彩色多普勒
彩色多普勒技术是将二维超声心动 图取得的频移信息按照血流的方向进行 彩色编码。通常以红色表示血流朝向探 头流动,蓝色表示血流远离探头流动; 流速越快,颜色越明亮。在彩色血流图 的基础上增加一条采样线,以提取设定 部位的血流速度频谱,并将其与彩色血 流图进行对照。
末期正常值为23~35mm。室间隔厚度正常
值为6~11mm,左室后壁厚度正常值为6~
11mm。
.
.
.
(4)心尖波群(1区): 此处腔室内径较小,左室后壁之前
冠心病的超声诊断

3.二维超声心电图是评价局部室壁运动异常 的理想方法。
随着负荷的增加,缺血反应时间变化顺序为: 灌注异常→代谢异常→舒张功能异常→局部
室壁运动异常→心电图改变→胸痛
负荷超声心电图的敏感性在理论上应高于心 电图运动试验。
心肌梗死并发症
【诊断标准与鉴别诊断】 1.诊断标准
急性心肌梗死:①局部心室壁运动异常(运 动减弱、不运动、矛盾运动)伴不协调。②室壁 收缩期增厚率异常。③正常心肌代偿性运动幅度 增强。
陈旧性心肌梗死:①局部室壁运动减弱或不 运动伴运动不协调。②局部室壁收缩期增厚率下 降。③局部室壁变薄,回声明显增强。
【临床价值】
(1)前降支 主要分支:左圆锥动脉、右室前支、左室前支、
前中隔动脉及对角支
主要供应:右室前壁、左室前壁及前外侧壁、室 间隔前2/3~3/4,希氏束及左、右束的营养。
(2)旋支 主要分支:左室前支、缘支、左房支、左室后支
主要供应:左室前壁、左室高侧壁及后外侧壁、 左心房及窦房结。 Nhomakorabea动脉
静脉
二、室壁节段与冠脉供血关系
收缩减弱;其邻近心肌出现节段性运动异 常。 3.多普勒超声探及二尖瓣收缩期反流征象。
五、乳头肌或腱索断裂
(一)病理生理 1.此也是急性心肌梗死的少见而严重的并发
症之一。 2.可导致重度的二尖瓣反流及血流动力学失
调,常引起急性左心衰竭、心源性休克而 致命。
(二)超声表现
1.二尖瓣前叶或后叶呈连枷样运动;瓣尖收 缩期甩向左心房,舒张期甩向左心室。
左心室腔外有一无回声的囊腔,左心室壁 连续性中断,并形成一狭道,无回声囊腔 与左心室腔借此狭道相交通。
冠心病CT检查和诊断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解读PPT课件

无创性检查
CT检查是一种无创性的影像学检查方 法,能够清晰显示冠状动脉的解剖结 构和病变情况。
指导治疗
CT检查可以为冠心病的治疗提供重要 信息,如病变的位置、范围和程度等 ,有助于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
高准确性
CT检查在诊断冠心病方面具有较高的 准确性和特异性,尤其是对于钙化病 变和明显狭窄的病变更为敏感。
心肌缺血区域定位
通过观察心肌灌注图像中的灌注缺损区 域,可以定位心肌缺血的部位。常见的 缺血区域包括心尖部、前壁、下壁等。
VS
定量分析技巧
利用专业的图像处理软件,可以对心肌灌 注图像进行定量分析,如计算灌注缺损区 域的面积、容积等,从而更准确地评估心 肌缺血的程度。
心肌活性评估及其预后判断价值
心肌活性评估
术后效果评估
通过CT检查评估血运重建效果,指导后续治 疗。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扫描参数设置与优化策略分享
扫描参数设置
包括管电压、管电流、扫描层厚、扫描速度、重建间隔等参数的设置。这些参数的设置需根据患者的 体型、心率等因素进行调整,以获得最佳的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
优化策略分享
针对冠状动脉CT检查的优化策略包括心电门控技术的应用、迭代重建算法的使用、自动毫安调节技术 的采用等。这些优化策略可有效降低辐射剂量、提高图像质量,并减少运动伪影等干扰因素。
01 冠心病CT检查概述
冠心病定义及流行病学
冠心病定义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由冠 状动脉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而 引起的血管腔狭窄或阻塞,导致心肌 缺血、缺氧或坏死的心脏病。
流行病学
冠心病是全球范围内导致死亡和残疾 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 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男性高于女性 。
心脏超声诊断基础PPT课件

环、瓣体。 • 风心病瓣膜病变主要发生在主动脉瓣及二尖瓣尖。
26
• 5、左室乳头肌短轴切面 • 观察左室壁及乳头肌病变
27
• 6、左室心尖短轴切面。观察心尖部病变: 如室壁瘤,血栓等。
28
• 7、心尖四腔心切面:探头置于心尖搏动处稍内侧,探头方 向朝上(平行于胸廓),稍指向患者右肩。有时因肺气及肋 骨干扰,探查位置范围要稍大,直至最佳位置。
• LA:收缩期,测左房中上部(相当于主动脉窦部 膨大处)最大前后径<33。(33-39,40-60,>60)
• 二尖瓣瓣环21-34(收缩期)
• LV:.舒张期胸骨旁左室长轴切面二尖瓣水平:测量
LV <52.(52-55,56-65,>65) IVS LPVW • RV:二尖瓣腱索水平舒张期内径:<24(24-26,27-
10
• 主动脉瓣单叶畸在胸骨旁主动脉短轴切面显示主 动脉瓣开放时呈偏心或不偏心的环形,形态似为 重叠的环。二叶畸形在主动脉短轴切面,主动脉 瓣叶呈左右或上下二叶瓣,开放时呈鱼口状,关 闭时呈“一”字形,也可呈“/”位排列。三叶畸形 主动脉瓣开放时呈圆形,关闭时呈“Y”字形。四 叶畸形在主动脉短轴切面可观察到主动脉瓣叶为 四叶,开放时呈菱形,关闭时呈田字形
33
• 10、胸骨上窝主动脉弓长轴切面:探头置于 胸骨上窝,声束向后下,扫查平面与主动脉 弓走向平行。用于观察升主动脉、主动脉弓、 降主动脉及主动脉弓的三个分支血管。
34
• 瓣膜反流程度:一般分为轻、中、重三度 • 以二尖瓣反流为例: • 轻度反流:反流束<左房上下径1/3 • 中度反流:1/3<反流束<左房上下径2/3 • 重度反流:反流束>左房上下径2/3,且反流束面积占大部分
2024版冠心病(课件)PPT课件

冠心病(课件)PPT课件•冠心病概述•诊断方法与标准•治疗策略与方案选择•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措施•康复期管理与生活质量提升•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进展方向目录CONTENTS01冠心病概述定义与发病机制定义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 CHD)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狭窄或闭塞,引起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的心脏病。
发病机制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是冠心病的主要发病机制,涉及脂质沉积、炎症反应、氧化应激等多个环节。
流行病学及危险因素流行病学冠心病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死因之一,发病率和死亡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
危险因素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肥胖、缺乏运动、不健康的饮食习惯等都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临床表现与分型临床表现胸痛是冠心病最常见的症状,常表现为压榨性疼痛或窒息感,可放射至左肩、左臂内侧等部位。
其他症状包括心悸、呼吸困难、恶心等。
分型根据临床表现和病理生理特点,冠心病可分为稳定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心肌梗死等类型。
02诊断方法与标准常规检查手段心电图静息、心绞痛发作时、心电图负荷试验、心电图连续监测(Holtter)等检查手段,可发现心肌缺血、诊断心绞痛。
放射性核素检查利用201Tl静息和再注射后心肌显像,可判断心肌的缺血状况。
超声心动图稳定型心绞痛病人的静息超声心动图大部分无异常表现,但可发现其他心脏疾病,如心肌肥厚、心脏扩大、瓣膜病等。
冠状动脉造影技术冠状动脉造影是目前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金标准,可明确冠状动脉有无狭窄、狭窄的部位、程度、范围等,并可据此指导进一步治疗。
血管内超声显像技术是无创性的超声技术和有创性的导管技术相结合的一种新的诊断方法,可以准确掌握血管的管壁形态及狭窄程度。
诊断依据及鉴别诊断诊断依据根据典型的发作特点和体征,含服硝酸甘油后缓解,结合年龄和存在冠心病危险因素,除外其他原因所致的心绞痛,一般即可建立诊断。
鉴别诊断需要与其他原因引起的胸痛进行鉴别,如心脏神经症、肋间神经痛、反流性食管炎等。
超声医学课件:冠心病的超声诊断

冠状动脉血流频谱
收缩期血流 占1/3
舒张期血流 占2/3
冠状动脉血流 显像检测左前
降支狭窄
室壁运动异常检测与分析
• 超声心动图判定左室壁节段性运动异常是
诊断冠心病最主要的内容,它反映缺血心 肌的部位、范围、程度
• 常用的方法:
(一)收缩期室壁增厚异常的分析 (二)收缩期室壁向心运动异常的分析
心肌缺血与室壁运动异常
心肌缺血是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reginal wall motion abmormality RWMA)的病理 生理学基础
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RWMA):伴随冠状动 脉缺血的心肌常导致左室壁某个部位发生 局限性的运动异常称为节段性室壁运动异 常
RWMA是心肌缺血早期、敏感的特征性指标
临床类型
WHO分类
•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 心绞痛 • 心肌梗死 • 缺血性心力衰竭 • 猝死
病理与临床
•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基本病理改变:
早期内膜下脂质沉着 局部隆起形成粥样 硬化斑块 好发部位:左前降、右冠、左旋支及左主干, 近心端分叉处 致管腔狭窄,血流受阻,冠脉储备功能降低
病理与临床
心脏负荷增加或冠脉痉挛引起急性暂时 性心肌缺血,导致临床心绞痛
冠状动脉检查
▪ 左冠状动脉:左冠窦,肺动脉起始部与左心耳之间,
沿冠状沟走向前外方,分为:
左前降支-- 沿前室间沟下行向心尖与右冠的后降 支在心尖吻合
左旋支-- 沿冠状沟向左、后行,经左心耳的 下 方,达左室后面与右冠分支吻合
▪ 右冠状动脉:右冠窦,肺动脉起始部与右心耳之间,
沿冠状沟走行,至心脏后面,作为后降支沿后室间 沟下行至心尖
▪ 内径:左冠4-5点处,4-5mm,右冠4-5点处3-5mm
《超声心动图诊断方法》完整PPT课件

1. 显示二维切面 2. 探查湍流信号 3. 探查高速射流 4. 测量体积血流、心脏瓣口面积和
血流速度、流量,进行血流动力 学分析
精选PPT课件 实 时 频 谱 分 析
利用数学方法对多普勒信号的频率、振幅及随时间 而变化的过程进行实时分析的一种技术。
频谱显示
频移时间:以横坐标的数值表示,代表血流持续时间,
精选PPT课件
二维超声切面的命名
长轴 沿着三条相互正交 的轴而获取的图像 短轴
左右轴
精选PPT课件
检查方法与常用切面
声 窗:
胸骨左缘 心尖部 剑突下 胸骨上窝
精选PPT课件
检查方法
胸骨左缘区 :左侧卧位,左臂上举
以使肋间增宽,探头置胸骨左缘3 -4肋间距胸骨左缘1-3cm处。
精选PPT课件
左室长轴切面示意图
数成正比。当θ角=0°时,声束与血流方向平行且血 流迎向探头流动,Cosθ=1时,频移值最大。
3. 频移大小与探头发射频率成正比,与声速成反比。
精选PPT课件
PW
(pulsed—wave Doppler)
定义:探头发射出超声脉冲波之后,通过距离选通 (取样容积)接收反射的回波信号,而达到对心 脏疾患的定位诊断和体积血流的定量测定。
心尖四腔
1. 各房、室大小,形态,测量左右室长轴和左右轴长度,测量 心功能。
2. 探查房室间隔的连续性,有无中断及缺损类型。 3. 观察两侧房室瓣的形态、厚度、活动幅度、开口大小、腱索、
乳头肌有无异常。 4. 探测两侧瓣叶及瓣口有无移位。 5. 估价室壁的厚度、活动情况,有无节段性运动异常及室壁瘤。 6. 观察左房与肺静脉的关系,有无肺静脉畸形引流。 7. 确定心房的方位,视有无反转畸形。 8. 注意心房内有无肿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6
半定量判断室壁运动异常的程度
根据17节段分析法 ,评价每个节段室壁的运动幅度
正常—1分 减弱—2分 消失—3分 矛盾运动—4分 室壁瘤—5分
各节段室壁计分之和/参与计分室壁节段数
= 室壁运动积分指数 WMSI
正常左心室WMSI为1,(17/17=1),WSMI越高病情越重, 并发症越多,预后越差。
多普勒超声 观察心腔内血流、反流或分流的方向和范围,提供血流动力 学方面的信息
.
18
前间壁、前壁(V1-4)运动异常
.
19
下壁(II、III、AVF)运动异常
.
20
后壁(V7-9)运动异常
.
21
侧壁(V4-6)、后壁(V7-9)运动异常
.
22
心肌梗死的常见并发症
室壁瘤 真性室壁瘤 假性室壁瘤声表现:
1 心腔外有较大无回声区 2 与心腔相通瘤体颈部狭窄(瘤颈最大径与其平行的瘤腔最大
径之比小于0.5,而真性室壁瘤时大于0.5) 3 心肌突然中断处为瘤壁与心肌间转折处 4 CDFI:
初期:高压腔低压腔,分流速较高,彩色血流明亮 后期:形成包裹和粘连,相对固定,分流速减低,彩色血流暗淡
.
17
M型超声:可以精确的测量室壁运动的搏幅、室壁收缩期增 厚率,还能观察室壁运动的协调性,是常用的方法之一。
二维超声(2DE)
敏感性:可早于心电图的异常和临床症状的出现
特异性:临床及实验研究证实: 2DE所见室壁运动异常部位与心电图一致 其异常范围大小与心梗区解剖大小相关性良好
局限性:由于超声近场的关系,小范围的前间壁、 游离壁近心尖部及右室壁运动异常易漏诊
超声特点:
• 好发于心尖部、前壁、侧壁
• 团块回声附着区域的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 (室壁运动失调、减低或消失,呈僵硬感)
超声心动图的优势:
无创 简便 可对比性检查 评价心功能 评价心梗后并发症 术中监测
.
3
超声检查技术
经胸超声检查 经食道超声检查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
) 组织多普勒成像(TDI) 超声负荷试验 心肌声学造影 彩色室壁运动显像技术(CK) 血管内超声显像 斑点追踪技术
……..
右冠状动脉—右冠窦(10-11点钟)—沿右房室沟走行—分支
.
7
冠状动脉起始部经食道超声图
.
8
左心室室壁节段分析
.
9
.
10
冠状动脉血供范围:
左前降支: 左室前壁、前间壁、 心尖部;
左回旋支: 左室侧壁、后壁;
右冠: 下壁、部分后间隔、 右室
.
11
17节段划分法各节段定位与命名
1、前壁基底段 2、前间隔基底段 3、后间隔 基底段 4、下壁基底段 5、后壁基底段
根据手术明确病例提出的诊断标准:
1 心腔在收缩期、舒张期均有局限性膨出和矛盾运动;
2 瘤壁心肌层有纤维化、变薄,与正常心肌部分有延续 ,即正常心肌层逐渐减少转为瘤壁; 3 瘤壁运动异常,可表现为矛盾运动或运动消失,异常 区与正常区有明确转折点; 4 瘤颈较宽,其长径大于瘤腔最大径
.
25
真性室壁瘤
超声特点:
左室上下径增大,心尖扩张、膨出,室壁变薄 ,无正常心肌组织回声
室壁无运动或矛盾运动,瘤壁与正常心肌相交 点有跷跷板样运动
.
26
心尖部室壁瘤
.
27
下后壁室壁瘤
.
28
假性室壁瘤
多见于急性心梗的5-10天 多数由回旋支闭塞(侧壁、后壁)所致 心内膜和肌层破裂,心外膜连续 心室内血液进入破口,被粘连的心包和血 栓包裹,在心肌内或心外膜下形成血肿, 出现瘤样扩张
心腔附壁血栓
乳头肌功能不全 乳头肌断裂
室间隔穿孔 心脏游离壁破裂 心包炎
.
23
真性室壁瘤
病理特点:
结缔组织替代局部坏死心肌,在左室压力作用下变薄膨出 形态:囊状、靴型、不规则形或球型 瘤壁与正常心肌组织间有明确分界 瘤体内可有血栓形成
.
24
真性室壁瘤
发生率占AMI的22%,85-90%在左室前壁、心尖部
2. 评估瓣膜功能; 3. 评估整体心功能(收缩及舒张功能); 4. 心肌梗死并发症的诊断
缺血梗死节段在二维超声超声上的表现:
形态结构: 室壁变薄、室壁回声增强、向外膨凸
活动状况: 收缩期室壁搏动减低、消失、室壁矛盾运 动。缺血或梗塞室壁节段出现运动异常的同时,正常 供血节段室壁会出现代偿性室壁运动增强。
.
30
二维超声心动图:
.
31
.
32
真性室壁瘤 假性室壁瘤
形成机理 : 心肌坏死穿孔 梗死扩展
部位 前壁、心尖部
侧壁、后壁
瘤壁 粘连的心包、血栓、心外膜 全层心肌
瘤颈 宽大 (口径>囊径) 细小(室壁破口)
破裂倾向 相对小
更大
.
33
心腔附壁血栓
常见于大面积心梗、左室收缩功能重度受损和伴发室壁瘤 时
冠心病的超声诊断
海南省人民医院 超声科 李育智
.
1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 是指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引起的管腔狭 窄或闭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 起的心脏病。是心血管内科最常见的疾病 。
.
2
超声心动图在冠心病中的应用
冠心病诊断的金标准:冠状动脉造影
其它影像学检查:MRI 、CT、同位素等
6、侧壁基底段 7、前壁中段 8、前间隔中段 9、后间隔中段 10、下壁中段 11、后壁中段 12、侧壁中段 13、前壁心尖段
14、室间隔心尖段 15、下壁心尖段 16、侧 壁心尖段 17 心尖顶部段
.
12
各室壁节段与冠脉供血的关系
左前降支(LAD):1、2、7、8、13、14、15 、16段
.
4
冠状动脉超声解剖
正常左、右冠状动脉开口于主动脉左、右窦 正常冠脉主干直径3-8mm,长度0.5-40mm 常规经胸超声检查主要观察冠状动脉的主干和较大分支近端
,儿童可以观察到左右冠状动脉的主干。
.
5
.
6
左、右冠状动脉起始部经胸超声图
2D: 主动脉根部短轴切面
左冠状动脉—左冠窦(3-4点钟)—走行于肺动脉主干与左心耳 间—分出左前降支和左回旋支
左回旋支(LCX)5、6、11、12
右冠状动脉(LCA)3、4、9、10
.
13
粥样硬化斑块好发部位: 左前降支中上段、右冠中段、左旋支近段 后降支较少见 左主干严重病变常出现于病变晚期
.
14
.
15
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
常规经胸超声检查目的:
1. 观察心室壁的形态结构和活动状况来诊断心肌缺血性 改变;间接提示冠脉狭窄和阻塞的大致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