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学习资料-半命题作文
作文培训3篇 .doc

作文培训3篇本次培训的主题是《如何打造高效语文课堂》。
和以往的观看优质课录像不同,此次培训主要以交流教学经验为主。
在聆听的过程中我感受到许多教师的教学魅力,他们的一些观点与思想对我今后的教学有所启发。
在培训的起始环节,主持人给出了一个精典的教学案例。
说的是《灰姑娘》在国内外两种教育模式下,展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教学方式。
一个看似普通而熟悉的童话故事,美国教师能给学生传授许多人文的东西,提出了要守时、要注重仪表、人们都需要朋友、要爱自己、出错并不可怕等六个观点,将品德教育融入课堂,教人做一个懂得礼仪、诚实守时的人,体会父母的爱和朋友的帮助,更要学会爱自己,可谓润物细无声,比泛泛的说教更容易让学生接受,效果更为明显。
相比之下,中国的教育,则侧重于分析字、词、句,如何划分段落层次,归纳中心思想。
教给学生的无非就是做人要真诚、善良,要遵守时间,学生除了学到这些,还有小女孩们幻想着穿上玻璃鞋找到自己的王子,嫁到金碧辉煌的宫殿中去。
相对于中国语文课堂的封闭性,美国的老师展示了他们课堂的开放性。
这让我想到之前看到的一句话:“美国的教育就象是一个圆,由一个点随意向四周各个方向拓展,而中国的教育更象一个正方形,向外的拓展,局限于少数的设计好的几个方向。
”培训以这引人深思的现象为切入点,抛出了如何打造高效语文课堂这一话题。
教学的有效性是所有教育教学改革的共同追求,而教师的精心设计则是精彩生成的源泉。
教师引而不发、导而弗牵的导引与回应,是生成课堂风景的妙笔。
唯有开放教师的思想,才有解放的课堂,才能绽放学生的才情。
在后期的教学经验交流的过程中,我认真听取了其他老师的见解。
讨论的问题有:如何让学生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如何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小组活动中,如何处理课堂中的插嘴现象,如何对待积极回答问题却缺乏思考的学生等,同行们积极的发言,氛围一度达到高潮。
而我认为高效的课堂应该是探究的课堂,是能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在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获得明显且全面协调的发展。
20半命题作文(知识汇总)-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学科知识能力培养与训练

半命题作文知识点一:半命题作文及特点半命题作文是命题人只给出题目的一部分,先由考生按照要求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再进行写作的作文命题形式。
从本质上说,它只限定了一个写作范围,而把选材、立意、组织、结构的自由留给了作者,其灵活度介于话题作文与命题作文之间,能较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写作水平。
1.半命题作文的特点(1)立意的自主性全命题作文的题目有命题者较为明确的意旨,考生在审清题意之后,须得按命题者的意旨去立意,而半命题的题旨,是命题者出一半,考生出一半,由二者共同来完成的,因此,半命题作文介于命题作文与自由作文之间,它既有一定的限制,但又有相当的灵活性,既体现了考场作文的特点,又留给了考生较大的自由发挥的空间。
(2)选材的自由行其实,半命题作文对写作材料的限制或开放,这要看题目半身留给考生自主选择的那一部分来看。
如“的滋味”的半命题,考生可以在横线上选择自己曾经感受到过“滋味”的事物或事件来写作,如“麻糖的滋味”“睡懒觉的滋味”“被冷落的滋味”等,如果能把对某种“滋味”的基本感觉表现在补充后的题目中,会更符合考场作文的特点,如“好苦,麻糖的滋味”,一看,这“麻糖”里一定隐藏着非同一般的故事了,再如“真美,睡懒的滋味”,可以反映出作者平时起得早,而偶尔睡睡懒觉的美感。
(3)文体的灵活性有的半命题作文本身是看不出文体要求的,如果自己在填写时,可以将文体选用的意象表现在补充后的题目中,这会给自己在写作时对文体有更明确的选择。
如在写作“善待_____”的半命题作文时,如果将半题目补充为“善待是一种品德”,一般会写成议论文,如果将半命题补充为“善待那只狗”,一般会写成记叙文,如果充实为“善待自然”的话,可以写成为散文体。
知识点二:半命题作文的题型(1)前空型如:按要求作文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文化在唐诗宋词的意蕴里,在书法国画的神韵里,在春联灯谜、月饼粽子的民俗里,在善良诚信、谦让友爱的品行里……请以“里的文化”为题,把题目补充完整后作文。
第59讲:学会写半命题作文-初中生作文入门60讲(下)

第59讲:学会写半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顾名思义,就是出题者给出了作文题的一部分,另一部分则是要考生根据要求补充完整,然后才是“作文”。
补题,半命题作文的重要工作,它是整个作文过程的预热和启动,看似简单,其实内中颇有奥妙。
技法点击一、吸取隐含信息半命题作文题,题面不长,其间有空白,呈残缺式,就在这残缺的短小的题面中,却隐含着不少的有用信息,补题时不可忽视。
审视“我这个__迷”:题面中的“我”、“迷”两词前后缀连,表明是记人叙事的记叙文;题中的“迷”,其含义是对某种事物、活动、景物特别感兴趣,全身心投入,达到如醉如痴的迷恋程度,无疑暗点了文旨;题首的“我”,表明文章只局限于特定的一个人——“我”,是“我”的一种兴趣爱好;至于这种如醉如痴迷恋的对象,题目有意空缺,留给学生自主定夺,填之而出。
二、切合命题要求命题者总是从教学大纲出发,紧扣教材,巧拟半命文题,从一个角度去测试学生的认识能力、表达能力、应变能力。
面对半命文题,我们必须整体揣摩出命题者的意图,以利正确定向。
例如文题“在__面前”。
稍加端详,可知该文题是一表示态势的介宾短语。
为何以态度命题?最终目的是什么?让思绪驰骋,不难看出,命题者设计这一带空白的文题,其初衷是要学生自我营造一种环境、态势,造成特定的氛围,让生活中某一人(或数人)置于其间,述其言,叙其行,从而显示人物的某种精神、气质。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这种环境和态势,可能是有形的,如金钱、鲜花;也可能是无形的,如威胁、困难;可能是惬意的,如奖状、成功;也可能是恶劣的,如挫折、歹徒。
运思到这个程度,就不难通过填充题,设置一个恰当的对立物、映衬面,为构思中的人事创下典型的环境,从而有力刻画人物形象,凸现文旨意念。
面对这一文题,有的学生无视命题,随意填题为“在哥哥面前”、“在房屋面前”、“在校门面前”,如此,也能行文,但徒然增大了深层构思的困难。
前一题除了点名人物关系外,是难形成对立、映衬关系;而后两题只是点出了人事发生的地点,难以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也就使文章难以契合命题者的匠心与要求。
散文:学习培训文章

很多公司都会有一些自己的培训,关于培训有什么心得呢,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学习培训文章,希望大家喜欢。
学习培训文章:培训班学习参加了公司组织的管理人员20xx年第二期培训后受益非浅,这次培训让我们这些参加工作几十年的人又从工作岗位上回到了课堂,接受了一次全面系统的政治、思想、文化教育,这次培训不仅是对业务知识、技能的学习,也是对自身文化修养的一种提升;它不仅让我们开拓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也使我们精神得到了升华,思想得到了净化。
为期十多天的培训活动即将结束。
这次培训班尽管时间短暂,但课程设计合理,教师水平较高,学习内容比较丰富,给学员提供了一次难得的充电机会,是一次比较成功的培训。
学员们没有迟到早退旷课的现象,每天坚持课间操跑步锻炼和饭前一支歌的传统。
通过学习,使我拓展了视野,认清了工作方向,理论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有许多的收获和感悟。
这次培训内容主要由这几部分贯穿:公司的企业文化,公文写作常识、书法、法律常识、供水工艺流程、污水处理工艺及学习《骨干是折腾出来的》这本书。
通过学习明白了作为一名管理人员所应具备素质,于经理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企业文化课,讲述了供排水公司的企业文化及精神和价值观是什么。
企业文化就是员工普遍认同的一系列相互依存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的总和;“企业兴旺发达、个人心情舒畅、家庭幸福美满”。
我们的精神是“自强、团队、敬业、拼搏、奉献、求实精神”。
我公司之所以取得了今天的成绩,是同公司领导的共产主义信念指导下全体员工团结、奋斗、拼搏、奉献精神是分不开的。
在学习《骨干是折腾出来的》书中,有一章有这样一句话我印象深刻:“不善于和上级沟通的人,是不成熟的”,不善于同领导、同事进行沟通,总是怕说错话、怕这怕那。
其实在工作中,上级领导是非常乐意同下属去沟通的,他们非常想了解本企业员工的所思所想。
应该经常及时地去和领导、同事进行沟通。
只有这样,才能准确知晓公司最近的精神,才能在沟通中了解自己在工作中存在那些问题,有那些需要改进的地方,才会使我们在工作中得以进步、成长并取得成功。
中考语文常考知识点复习资料-半命题作文

基础义务教育资料专题二十半命题作文提分策略半命题作文因具有较大的开放度和灵活性在近几年各地的中考中不断涌现。
半命题作文根据题目空缺部分的位置可分为前空式、中空式和后空式三种。
要写好此类作文,首先要弄清题意。
半命题作文由文字部分和填空部分组成,有的题目前面还有一小段材料用来提示,后面还有具体的写作要求。
考生拿到题目后,先要分析已有文字部分所表达的意思,然后再补全题目。
例如,作文题“在飞扬”,从题目已有的文字可以看出,该文可以写成记人或叙事的散文,还可以写成议论文,但无论写成什么文体,都要与“在飞扬”有关。
分析完已有文字部分所表达的意思后,就要补全标题了。
将题目中所缺的部分补全是写好半命题作文最重要的一步,如何将半命题作文变成自己所熟悉的全命题作文呢?我们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首先,联系题目本身来补题。
由于半命题作文所提供的作文题目不完整,我们在审题时,要先审明已提供的部分所包含的意思和各种限制条件,为下面的立意、选材做好准备。
例如,中考作文“藏在的秘密”这个题目中可看出,题眼是“藏秘密”,也就是说考生应重点把握住“藏秘密”来写,藏在哪里的秘密?藏了什么秘密?为什么要藏这个秘密?怎样藏这一秘密呢?这就要求我们用变化的眼光看待题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其次,要掌握常用的补题方法。
对于已经指明了立意方向的题目,考生要将这种立意更加具体化。
例如,作文题“童心”一题中“童心”的意思是“孩童般纯真之心”,它其实确定了文章立意的方向。
我们可以说“拥有童心”,也可以说“发现童心”,还可以说“妈妈的童心”,对于没有指明立意的题目,我们就要根据自己熟悉的内容进行补充。
例如,作文题“忍不住”一题中对立意就没有指明,需要考生自己确定。
忍不住什么呢?可以“忍不住愤怒”,可以“忍不住发笑”,还可以“忍不住出走”等。
考生在补全题目时可采用如下一些方法。
1. 避生就熟。
同样的半命题作文考生可以选择不同的角度,越是熟悉的角度、内容,我们的把握也就越大。
初中语文培训满分作文

初中语文培训满分作文爷爷的剪刀我在祠堂前静立!这祠堂静极了,风,不敢吹动林间的叶子,草虫不敢低语,我不敢叹息,唯有那一脉泉水仍在为你奏响流韵天成的音乐,仿佛要唱彻你的一生。
我望穿那把檀木剪刀,像是望穿你,闭眼凝神,去寻一个老人一生的风华……(开头运用排比、语言围赌法、省略号,巧设悬念)爷爷是理发师,其实,只是个村里的剃头匠。
爷爷有把很好看的剪刀,手柄是雕刻着腊梅的檀香木,腊梅还用梅红点燃,其柄形状圆滑有致,看着很舒服。
剪口光滑,刀尖刃利,给人以盛气凌人之感。
(状物的细节刻画)爷爷总把这把好看的檀木剪刀放在祠堂的屋檐上,高的令人望而生畏。
在我的记忆中,他从未用过那把檀木剪刀,也从未允许别人动,包括我。
那是一个闷热的下午,爷爷把剃头铺搬到了祠堂里,还允许我在门外玩耍。
我高兴地跑出门口,趁爷爷不注意,偷偷地踩着石砖,去拿剪刀。
怎想到一个不留神,石砖一倾,我就摔了下来。
爷爷闻声赶来,手里还攥着他的那把破边铁剪刀和那把朴素小巧的木梳子。
(有剪刀为何还要出现木梳子呢?哦,原来是木梳子为下为作铺垫,构思精巧啊!)“是不是又去拿剪刀!让你别拿,你偏不听是不是!”一向温柔的爷爷第一次对我发这么大火。
“我只是想看看!”不知是被吓到了还是怎样,我竟嚎啕大哭起来。
那是年幼的我以为爷爷不喜欢我了,便开始讨厌,甚至憎恶那把檀木剪刀,每每经过祠堂,都绝不朝那屋檐上看一眼。
到后来,更是不远从祠堂前走过,哪怕绕远路,也要避开那“是非之地”。
(对爷爷的恨,情感层层深入,心理描写细致入微,情感过渡自然)时光飞逝,转眼间,我已经11岁了。
在爷爷的强烈要求下,生日那天,回到了老家。
许久未和爷爷讲话的我有些不自然。
而爷爷见到我的第一句话竟是:“孙女,该解开心结了。
”(承上启下,过渡句,再次设悬念)我带着疑惑与不解随爷爷来到祠堂,只见爷爷登上台阶,手笨拙地够到那把我曾向往又厌恶的剪刀,说:“来剪个头发吧,夏天到了,头发短点总是耐看的。
”(语言简单明了,符合人物性格,爷爷是寡言的人)我有点不知所措地走到那熟悉的黑藤老椅上坐下,解开皮筋,无限发丝散落在肩上,引得无数遐想在耳际回荡。
(初二作文)初二半命题作文专题训练范文

初二半命题作文专题训练范文半命题作文就是命题时限定题目局部内容,它的灵活度介于话题作文与命题作文之间,既有所限制又不失开放性,能较为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写作水平。
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半命题作文专题训练范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初二半命题作文专题训练范文1这段时间,我在读山东寻宝记。
这本书介绍了钱多多寻宝的故事,当他找到宝藏时开怀大笑,他的笑声引来了米克那些人,把他逮住了……故事有趣又好玩,常常令我捧腹大笑。
读完这本书后,我产生了强烈的愿望:我也要去寻宝!到哪寻呢有一天,我到楼下花园玩。
路过一片小丛林,我突发奇想:这里面会有什么呢黄金、白玉、钻石于是,我走了进去,蹲下身子,徒手在一小撮灌木丛里挖起来。
挖着挖着,我看见了一块淡黄色的东西。
难道是黄金我暗自窃喜着,加快了挖掘的速度。
不一会儿,就把它挖了出来。
“啊,不!——〞居然只是一块黄泥巴。
我有点儿失望,东寻寻,西找找,找来了一根小树枝,我宝贝一样地捡起来,继续开挖。
挖呀挖呀,什么都没发现,我都有点想放弃了。
突然,我的手触碰到一块硬硬的石头,石头上发着亮光。
会不会是白玉我兴奋地用手指把它抠出来。
石头白得透明,真像一块无价之宝呀!我屁颠屁颠地拿着石头跑回家,欣喜假设狂地问哥哥:“哥哥,你看,我挖到宝藏了。
这是不是白玉是不是很值钱〞哥哥看了一眼我手里的“宝贝〞,不屑一顾地说:“什么白玉这只是一块普通的石头。
只不过外形漂亮点,根本不值钱。
〞听了哥哥的话,我的心从天上跌落到深谷,失望极了。
我怎么找不到宝藏呢我回到房间里冥思苦想,又翻出山东寻宝记重新看了一遍。
“啊,有了!既然我找不到宝藏,那干脆自己做一个宝藏吧。
〞我为自己想出的方法快乐不已,连忙从家里拿出一个什锦糖袋,来到小丛林挖了个小坑,把什锦糖袋放进去用土埋好。
然后我回到家里,找出一张白纸,在纸上画了一个藏宝图。
我拿着藏宝图回到埋“宝藏〞的小丛林,找到藏宝的地方,用手把“宝藏〞挖出来,挑了一颗糖果剥开,快乐地吃了起来……我找到了自己的宝藏,虽然不是真正的“宝藏〞,但我很开心!如果有时机,我想继续去寻宝。
半命题作文知识讲解与训练方法指导

半命题作文知识讲解与训练方法指导秦皇岛市海港区教师:张志国一、教学目的:了解半命题作文的题型特点,掌握审题、补题方法,提高该题型的审题、补题、立意、构思能力。
二、教学重点:根据题型特点审清题意;创新立意;力求内容切合题意。
三、教学过程:第一讲:知识讲解(一)复习导入:写中考命题作文,要做好哪几个方面的工作。
1.审清题意。
含义;题眼;文体;选材;立意倾向等信息2.选好材料。
精当的契合文章主题的新颖的材料 3.确定主旨。
立意健康、新颖、深刻。
4.重视首尾。
开头结尾在文章中的作用:提炼中心,完整结构,锦上添花,吸引读者。
开头或开门见山,直奔主题;或设置悬念,增添文章波澜,展现文章的布局之美;或引用材料;或描写人物。
结尾应尽量做到简洁、紧凑、恰到好处。
或顺其自然,把内容表达完之后,自然而然的收束全文;或呼应篇首,使文章首尾圆合,结构完整;或揭示主旨。
我们知道半命题作文在学习中是经常出现的作文类型。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这类题型的审题补题方法。
(二)半命题作文的讲解指导1、什么叫半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是将一个完全命题,省去一部分,变为一个不完全命题,省去的部分需要由考生补充完整才能进行写作的作文命题形式。
这种题目从本质特点上讲,只是划定了一个写作范围,而把选材、立意的自由留给了作者。
其结构形式有如下几种:2、命题形式(出题特点):A.从作文题的材料呈现上看,半命题作文一般有两种命题样式:一种是只有题目,没有其他说明或提示。
如:《第一次》,《远方的朋友,请到游一游》。
在这种情况下,作文题本身的指向性一般就比较明确,学生也能自然地按照题目的指向去构思写作。
另一种是不仅有题目,还有其他的提示或说明。
这种提示说明或提供一种情境,激发学生的联想想像与写作热情;或提供一个思考的方向与选择的范围,指引学生在一定的限制内构思写作。
如:生活是七色板,其中蕴含着追梦的艰辛,成功的喜悦,挫折的苦痛,孤独的寂寞……此时,你需要看看周围甜蜜的微笑,听听身旁温馨的话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