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分析及评审模板

合集下载

产品需求分析模版

产品需求分析模版

文件编号:DHTWG3-3xx版/次分发号:部门:XXXXXX产品需求分析编制:日期:校核: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修改历史目录1 引言 (4)1.1 编写目的 (4)1.2 背景 (4)1.3 术语与缩写定义 (4)1.4 参考资料 (4)2 产品概述 (5)2.1 产品介绍 (5)2.2 用户的特点 (5)2.3 标准或规范约束 (5)3 外部接口及机械需求 (5)3.1 外部接口 (5)3.2 机械需求 (6)3.2.1安装位置 (6)3.2.2安装尺寸 (6)3.2.3材料 (6)3.2.4制规定造 (6)4 功能需求 (7)4.1 功能需求分类 (7)4.2 功能描述 (7)4.2.1除水功能 (7)4.2.2除油功能 (7)4.2.3干燥功能 (7)5 性能需求 (7)5.1 工作环境需求 (7)5.2 主要技术参数 (8)5.3 振动和冲击 (8)5.4 防火 (8)5.5 防护等级 (8)5.6 包装和运输 (8)5.7 文件提供................................................................................................................................ 错误!未定义书签。

6 质量与测试需求 (9)6.1 质量管理 (9)6.1.1设计审查 (9)6.1.2质量控制里程碑 (9)6.1.3修改管理和配置管理 (9)6.1.4产品标识 (9)6.1.5测量和试验设备 (10)6.2 试验 (10)6.2.1目检 (10)6.2.2绝缘性能测试 (10)6.2.3性能试验 (10)6.2.4 EMC测试 (11)6.2.5最终检验 (11)7 可能存在的困难及建议 (11)7.1 可能存在的困难 (11)1引言1.1编写目的本文档对xxxx用户和产品的硬件、软件、机械等功能和性能的实际需求进行分析,目的是使项目组成员对该项目的开发有明确的目标,并使用户对该系统有一个具体的评价标准。

系统软件需求和需求分析说明书模板(用例图+界面+文档)

系统软件需求和需求分析说明书模板(用例图+界面+文档)

1系统需求和需求分析说明书模板Mohit系统需求和需求分析说明书模板第一部分概述1.项目名称及背景➢项目名称➢开发背景2.文档说明第二部分任务说明1.功能概述2.用户环境浏览器(如IE 6以上版本)+网络开发(生产)环境:第三部分需求分析1.实现功能➢系统用例图用户业务逻辑如下图所示:95➢管理员功能清单功能编号功能名称文中标题编号备注101 人事管理101001 机构管理101002 部门管理101003 员工管理➢普通用户功能清单2.用例说明➢ [用例1] ●用例图●描述●参与者➢[用例2] ●用例图●描述●参与者➢[用例3] ●用例图●描述●参与者➢[用例4] ●用例图●描述●参与者➢[用例5] ●用例图●描述●参与者➢[用例6 ●用例图●描述●参与者➢[用例7] ●用例图●描述●参与者➢ [用例8]●用例图●描述●参与者➢ [用例9]●描述文件搜索功能:可以按条件查询需要的文件。

●参与者//*参与者,参与用例的对象*// ➢[用例10]●用例图发送消息消息管理管理消息●描述消息管理主要包括:创建消息、修改消息、删除消息、发布消息。

●参与者//*参与者,参与用例的对象*// ➢[用例11]●用例图●描述●参与者➢[用例12] ●用例图●描述●参与者➢[用例13] ●用例图●描述●参与者➢[用例14]●用例图●描述●参与者3.用例关系附1.2 系统设计说明书模板系统设计说明书版本历史第一部分概述1.文档说明2.系统需求概述第二部分系统总体结构第三部分系统设计类图//*系统中主要的、关键实体类图,参考图如下*//➢[用例1]实现●时序图//用例1的时序图,参考图如下*//●描述界面设计1.公共模块界面设计说明:页面设计要求尽量使用div布局完成。

所有的GridView要求实现分页功能。

图1.1用户登陆首页用户登陆首页要求:只有当用户名、密码都正确时才能通过验证。

107图1.2 管理员登录后看到的主界面管理员登录后的主页面要求:显示个人便签信息,左侧显示系统菜单和个人基本信息,上标栏有“主页”、“重新登录”、“修改密码”、显示当前时间功能。

招聘需求评审报告

招聘需求评审报告

表2-4:招聘需求评审报告
《招聘需求评审报告》经评委会主席签署后正式生效。

评审会确认的招聘需求正式纳入《年度招聘计划》中。

管理经验分享
1.招聘需求评审会可以定期汇总各个部门有争议的需求(或者无法确认的需求),集中组织所有业务部门的需求评审;
2.如果企业需要切实降低人才成本,必须严控招聘,每次招聘也需要提交《新员工招聘申请表》,无论离职补充还是新的招聘需求,无论招聘需求是否符合企业年度规划,及时做好阶段人力需求评审,确保招聘需求的有效控制。

友情提示
上述模板摘自贺清君最新专著《招聘管理从入门到精通》(清华大学出版社)。

论文需求分析怎么写模板

论文需求分析怎么写模板

论文需求分析怎么写模板需求分析是软件工程中至关重要的一步,它确保开发人员和客户之间的共识,为项目的成功实施打下基础。

对于撰写论文的学生或研究人员来说,了解如何编写一份完整、详细的需求分析文档模板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为您提供一份模板,以帮助您撰写一份出色的论文需求分析文档。

1. 引言在需求分析的第一部分,即引言部分,应包含以下内容:•项目背景:介绍项目的背景和目的,解释为什么进行这个项目。

•文档目的:明确需求分析文档的目的,例如提供项目概述和详细需求分析。

•读者对象:指定预期读者群体,包括开发人员、用户或管理层。

•定义缩写:列出项目中使用的缩写并提供其对应的全称。

•参考文献:列出在该需求分析中使用的参考文献。

2. 项目概述项目概述部分应该涵盖以下关键内容:•项目目标:明确项目的主要目标和预期结果。

•项目范围:限定项目的边界,说明项目所包含的功能和排除的功能。

•主要特点:描述项目具备的关键特征和优点。

•软件环境:指定项目所需的硬件和软件环境。

3. 功能需求在此部分,您应详细描述所需软件的功能和功能需求。

以下是编写功能需求的一些建议:•功能编号:为每个功能指定唯一的编号,以方便在其他部分引用。

•功能描述:详细描述每个功能的目标和预期结果。

•非功能需求:指定每个功能的性能、安全和可靠性要求。

4. 用户需求用户需求部分关注的是用户的期望和需求。

以下是描述用户需求的一些建议:•用户描述:对项目中的不同用户类型进行描述,例如管理员、普通用户、系统维护人员等。

•用户需求:详细描述每个用户类型的需求和期望。

•用例场景:讲述用户在特定场景下如何与系统进行交互。

5. 约束和假设条件此部分应该包含项目范围内的任何约束条件和假设条件。

以下是一些建议:•约束条件:列出项目开发过程中的任何限制条件,如预算、时间、技术限制等。

•假设条件:描述项目需求分析过程中所做的任何假设。

6. 需求追踪需求追踪部分记录了每个需求的状态和跟踪编号。

研发部门相关方需求和意见分析 模板

研发部门相关方需求和意见分析 模板




工程
制程、材料、結構改善的及時性。 生產作業困難反饋 列入研發改善專案,專人負責改善驗證及進度追蹤。
SQE
生產作業異常、客訴產品不良協助分析, 提供改善對策。
生產現場、 客戶
研發對策負責人協助分析,提供改善對策。

供應商
1.送樣樣品盡快幫助驗證承認。 2.HSF環保測試報告更新時效。
1.制定相關送樣驗證計劃,急件優先處理。。 供應商需求提出 2.HSF第三方測試報告到期前,提前一個月要求廠商送
類型 (內部/ 外部)
相關方
期望或要求描述
研發部门相關方需求和意見分析
資訊來源
對應的措施或方法
采購
新材料、替代料開發承認的及時性。
研發及各廠的試作 驗證結果
制定相關送樣驗證計劃,急件優先處理。


業務
研發樣品制作、客戶承認需求資料提供之 及時性。
客戶需求
1、制定樣品制作、送樣計劃,急件優先處理。 2、增加制樣與研發資料制作人力。
措施可行並持續完
發部门相關方需求和意見分析
結果評審 措施可行並持續完成 措施可行並持續完成 措施可行並持續完成。 措施可行並持續完成。 措施可行並持續完成。
措施行並持續完成。
測。




客戶
送樣客戶樣品各項測試可一次通過,HSF達 到要求的目標。
業務
1.對客戶標準先做充分了解,再針對性提出設計開發方 案。 2.HSF要求充分瞭解,以及分解到每一個制程工序。
核准:
審核:
製錶:
結果評審 措施可行並持續完 措施可行並持續完 措施可行並持續完 措施可行並持續完 措施可行並持續完

需求分析的模板(汇总5篇)

需求分析的模板(汇总5篇)

需求分析的模板(汇总5篇)1.需求分析的模板第1篇职责:1、负责智能仓储相关产品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分析、竞品分析、客户需求调研,跟踪行业技术发展和竞品发展动态;2、负责产品相关的解决方案、产品规划、产品需求文档等编写工作;3、负责业务调研及需求梳理、编写需求文档及原型设计,参与产品开发过程,负责需求管理、需求排序、进度控制、质量控制、风险管理等各项项目管理工作;4、参与内外部产品交流、产品宣传、产品推广工作;5、支撑内外部项目交流、对接项目侧需求并具备评审分析能力。

岗位要求:1、大专及以上学历,计算机、软件工程、信息管理、通信工程、电子信息技术等相关专业并取得相应学位,有3年以上相关工作经验优先;2、具备M域大型ERP、计划建设、采购供应链系统管理、规划、系统内部流程、规则等相关知识;3、能够针对客户需求制定产品解决方案,客户交流、方案及产品实施推广能力强;4、具有良好的沟通和组织协调能力,能有效推动产品和项目进展;5、具有优秀的文案撰写能力和产品展现讲解能力6、工作积极主动,能够接受和适应长期出差;7、有在智能仓储物流等相关传动行业工作经验者优先有在咨询公司、管理信息系统软件开发厂商工作经验者优先。

2.需求分析的模板第2篇职责:1、负责客户需求调研、需求分析、方案设计(PPT、word等格式);2、整理需求功能清单,协助评估开发成本和计划;3、分析细化需求,编写详细需求规格说明书,协助进行交互和UI效果图设计,与客户沟通确认需求。

4、主持需求评审、参与设计评审,参与需求功能验收工作及用户手册、需求功能培训资料的编写;5、参与客户项目招投标(项目可研、立项、投标等)需求建设方案编写和评审等。

岗位要求:1、本科及以上学历,计算机相关专业;2、 1年以上软件需求分析工作经验;成功参与过大型产品项目的需求分析工作者优先;3、熟悉需求调研方法,较强的业务流程及业务模型分析设计能力;善于控制需求,进行版本范围及项目范围管理;4、有效的沟通技巧,在团队协作中具有精炼思维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能快速把握需求的核心要点;5、熟悉软件工程理论,掌握软件需求获取与分析方法;6、具备较强的需求方案表达能力,有PPT方案、项目可研方案撰写经验者优先;7、具备较强的团队协作精神、良好的学习能力,责任心强,能够承受较大的工作压力。

需求分析报告模板

需求分析报告模板

需求分析报告模板
一、背景介绍
在项目进行过程中,需求分析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影响到项目的最终结果。

本报告将针对项目的需求进行详细分析和总结,旨在帮助团队更好地了解项目需求并做出相应的决策。

二、需求概述
1. 项目名称
•项目名称:
2. 项目背景
•项目背景:
3. 项目目标
•项目目标:
三、需求分析
1. 功能需求
1.1 模块一
•描述功能需求内容
1.2 模块二
•描述功能需求内容
2. 数据需求
2.1 数据采集
•描述数据采集需求
2.2 数据处理
•描述数据处理需求
3. 界面需求
3.1 用户界面
•描述用户界面要求
3.2 操作流程
•描述操作流程需求
四、需求确认
1. 需求验证
•描述需求验证的过程
2. 需求优先级
•根据重要性和紧急性对需求进行优先级排序
五、需求变更管理
1. 变更需求
•描述如何处理需求变更
2. 需求跟踪
•描述如何跟踪需求的变更情况
六、项目规划
1. 项目进度计划
•描述项目的时间安排和进度计划
2. 资源规划
•描述项目所需资源的规划
七、总结
通过对项目需求进行分析,团队能够更清晰地了解项目目标和具体要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提高工作效率,保证项目的高质量完成。

需求分析是项目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希望本报告能够为团队实施项目提供指导和帮助。

软件开发工作量评估模板

软件开发工作量评估模板

软件开发工作量评估模板项目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项目描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项目目标:______________________项目范围:______________________项目里程碑:______________________ 项目资源需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 项目风险评估:______________________ 项目工作量评估:1. 需求分析阶段:- 需求收集:____小时- 需求整理:____小时- 需求确认:____小时- 需求变更管理:____小时- 需求分析总结:____小时- 小计:____小时2. 设计阶段:- 概要设计:____小时- 详细设计:____小时- 设计评审:____小时- 设计文档编写:____小时- 小计:____小时3. 编码阶段:- 编码规范制定:____小时- 编码实现:____小时- 代码评审:____小时- 代码重构:____小时- 小计:____小时4. 测试阶段:- 测试计划制定:____小时- 测试用例编写:____小时- 测试执行:____小时- 缺陷管理:____小时- 测试报告编写:____小时- 小计:____小时5. 部署与上线阶段:- 部署计划制定:____小时- 环境搭建:____小时- 数据迁移:____小时- 上线验证:____小时- 上线支持:____小时- 小计:____小时6. 维护阶段:- 问题处理:____小时/月- 功能优化:____小时/月- 版本升级:____小时/次- 小计:____小时总工作量:____小时备注:以上工作量评估仅供参考,实际工作量可能因项目实际情况而有所调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需求分析
沈阳网络通信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翻版必究)
文件修改控制
目录1. 目的
2. 适用范围
3. 职责
3.1 开发部门
3.2 开发体系决策层SMG
4. 术语和缩略语
5. 工作程序
5.1《需求分析报告》的编制
5.2《需求分析报告》的评审
5.3《需求分析报告》的更改
6.引用文件
6.1 NP601100《配置管理》
6.2 NW503101《需求分析报告编写规范》
7.质量记录
7.1 NR503100A“需求分析报告评审记录”
1.目的
保证本公司开发的软件产品和软件项目的需求分析活动在受控状态下进行。

在进行软件开发前,明确其应达到的目标,对系统目标做出完整、准确、清晰、具体的要求。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所有软件项目和/或软件产品。

3.职责
3.1 软件研发部门:负责编制《需求分析报告》,并参加评审。

3.2开发体系决策层SMG:负责参加评审重大项目的《需求分析报告》,并批准相应
的评审结果。

4.术语和缩略语
SMG(Senior Manager Group):开发体系决策层
软件项目:指根据合同需求开发的软件。

也可以称为合同软件。

软件产品:公司根据市场的调研、预测等结果而自行开发的软件。

PM(Project Manager):项目经理。

5.工作程序
5.1 《需求分析报告》的编制
5.1.1 需求分析文档可由开发人员编制。

软件项目经理SPM或其指定人员根据调研结
果,编制该项目的需求分析文档即《需求分析报告》和/或《软件功能规格说明书》,
必要时可邀请客户派人员参加编制工作。

5.1.2 《需求分析报告》的内容以满足客户要求或系统所要实现的功能和性能要求为
准,同时还要满足本公司NW503101《需求分析报告编写规范》或《开发计划》
中明确的标准与规程的要求,如有明确的法律、法规、行业标准等规定时,《需
求分析报告》必须遵守相应规定。

5.1.3 若客户已提供《需求分析报告》或具有同等作用的文档,则本公司无须进行《需
求分析报告》的编制。

但在使用前必须进行评审,以确保准确理解客户的需求,
并取得客户的确认。

5.2 《需求分析报告》的评审
5.2.1 《需求分析报告》在提交之前必须进行评审。

根据《开发计划》确定《需求分析
报告》的评审类型。

5.2.2 部门级评审,参加人员可包括软件项目经理SPM、开发部门负责人、相应的开发
人员,由开发部负责人审批;公司级评审,由开发体系决策层SMG审批。

必要
时,可邀请客户参加评审工作。

评审记录由软件配置管理负责人SCML填写并归
档。

5.2.3 评审要求包括以下几方面
1)无歧义性──对每个需求只有一种解释;
2)完整性──包括全部有意义的需求(性能、安全性、可靠性、保密性和专用性等);
──完整地规定该软件产品和其他软件或硬件产品之间的所有接口
──定义对所有可能出现(合法的和非法的)的数据输入的响应
3)可验证性──描述的每一个需求均可验证;
4)一致性──对各个需求的描述不矛盾;
5)可使用性——满足运行和维护阶段的需要;
6)符合NW503101《需求分析报告编写规范》或《开发计划》中的标准与规程;
7)需求分析中风险的识别及评估。

5.2.4没有通过评审的《需求分析报告》由开发人员负责按照评审意见进行修改,修改
后重新评审。

5.2.5通过评审的《需求分析报告》由开发体系决策层SMG或开发部负责人批准执行,
并由软件配置管理负责人SCML按NP601100《配置管理》程序进行配置管理。

5.2.6通过评审的合同项目《需求分析报告》须经客户确认,确认方式为:客户签字、
e-mail、传真、电话记录等。

5.3 《需求分析报告》的更改
根据客户提出的意见或软件开发过程中需要进行对《需求分析报告》修订时,须
填写NR601100A“更改单”申请更改,经审核批准后方可修改。

6. 引用文件
6.1 NP601100《配置管理》
6.2 NW503101《需求分析报告编写规范》
7. 质量记录
7.1 NR503100A“需求分析报告评审记录”
需求分析报告评审记录
第页/共页
风险评估与控制(需求分析报告评审附页)
1.评估中风险不限于表中已列出的,应依据评审的具体情况增加风险项。

并将各项填写完整。

2.风险描述:描述当前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风险。

风险发生可能性:风险发生的概率,以百分数表示,为0到1,增量为0.05。

风险级别:风险发生造成损失的严重程度,以0~10级表示,其中10级 为最高级。

风险现值:风险发生可能性与风险级别的乘积。

风险控制措施:预防风险发生的措施。

第 页/共 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