洁净煤--整理介绍
洁净煤技术

洁净煤技术1 酸雨:因空气污染而造成的酸性阵雨2 型煤:用一定比例的粘结剂、固硫剂、等添加剂,采用特定的机械加工工艺。
将煤粉和低品位煤制成具有一定强度和形状的煤制品3 水煤浆:是一种煤基的液体燃料,一般是由60%-70%的煤粉、40%-50%的水和少量化学添加剂组成的混合物4 流态化:用来描述同体颗粒与流体接触的某种运动状态,一般是指由固体颗粒在气流的作用下,与气体接触混合并进行类似流体运动的过程5 半水煤气:气体成分经过适当调整(主要是调整含氮气的量)后,生产的符合合成氨原料气的要求的煤气6 煤的间接液化:以煤气化生成的合成气为原料,在一定的工作条件下,利用催化剂的作用将合成气合称为液体油7 煤的直接液化:将煤粉、催化剂和溶剂混合在液体容器中,在适宜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将煤直接转化为液体油的过程8 干馏:干馏是煤炭在隔绝氧气的条件下,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发生热解,生成固体焦炭、液体焦油和少量煤气的过程9 煤气化:以煤或煤焦为原料,以氧气(空气。
富氧或纯氧)蒸汽或氢气为催化剂,在高温的条件下,通过部分氧化反应将原料煤从固体燃料转化为气体燃料的过程。
10洁净煤技术:指煤炭从开发到利用的过程中,旨在减少污染排放与提高利用率的加工、燃烧、转化及污染控制等高新技术的总称11光化学烟雾:NOx经紫外线照射并与空气中的气态碳氢化合物接触,阳光下NOx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之间的光化学反应产生像臭氧类的氧化剂,同时产生极细的微粒,即可造成浅蓝色的有毒烟雾12可吸入颗粒物:指可以通过鼻和嘴进入人体呼吸道的颗粒物总称13酸雨的成因:人为排放酸性物质(SO2、NOx等)污染物进入大气中经过输送、转化和沉降而被清除,沉降过程分为干式和湿式两大类,湿式沉降就可能形成酸雨14 中国煤炭资源特点:1、资源总量相对分布不均。
2、煤种齐全、单不均衡。
3、煤质较好。
15 煤炭的利用途径:通过燃烧产生热能,直接用于供热或通过发电转化为电能。
洁净煤技术知识点

第一章1.一次能源:直接取自自然界,没有经过加工转换的各种能量和资源,它包括原煤原油,天然气油页岩,核能,太阳能,水力,风力,波浪能,潮汐能,地热,生物质能和海洋温差能等。
2.二次能源:由一次能源经过加工转换后得到的能源产品。
例如:电力,蒸汽,煤气,汽油,柴油,重油,液化石油气,酒精,沼气,氢气和焦炭等。
3.由自然力引起的为原生环境问题,又称第一类环境问题。
由人类活动引起的为次生环境问题,也叫第二类环境问题。
4.煤炭燃烧要产生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烟尘,放射性飘尘,氮氧化物,二氧化碳等。
其中,二氧化硫易形成酸雨,二氧化碳能引起温室效应。
5.酸雨:pH值小于5.6的雨水、冻雨、雪、雹、露等大气降水。
6.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VOC)达到一定浓度形成光化学烟雾。
氮氧化物形成酸雨,加重环境危害。
对人体危害最大的是二氧化氮7.太阳能电池工作原理的基础:半导体PN结的光伏效应。
第二章1.洁净煤技术(CCT)是煤炭从开发到利用全过程中,旨在减少污染排放与提高利用效率的加工,燃烧,转化及污染控制等高新技术的总称。
2.洁净煤技术可分为四大部分:煤炭燃烧前处理(净化技术)、燃烧中处理(净化技术)、燃烧后处理(净化技术)和转化技术。
3.燃烧前处理分为:选煤,型煤(工业型煤,民用型煤和特种型煤),水煤浆(70%煤,30%水,1%添加剂)。
4.燃烧中处理分为:低污染燃烧,燃烧中固硫,流化床燃烧,涡旋燃烧。
5.燃烧后处理分为烟气净化(脱硝脱硫),和灰渣处理。
6.转化技术分为:煤气联合循环发电,城市煤气化,地下煤气化,煤液化,燃料电池,磁流体发电。
第三章1.物理选煤是根据煤炭和杂质物理性质(蹂躏度,密度,硬度,磁性及电性等)上的差异进行分选。
方法有:重力选煤,电磁选煤。
2.物理化学选煤即浮游选煤,是依据矿物表面物理化学性质的差别进行分选。
3.化学选煤是借助化学反应,使煤中有用成分富集,除去杂质和有害成分的工艺过程。
可分为碱处理,氧化法,和溶剂萃取法等。
洁净煤技术 --精选

水的低pH值使得鱼的骨骼畸形生长,最 终导致死亡
引起树木的大量不正常死亡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 院
严重腐蚀建筑物
中国·呼和浩特
天昏昏兮人郁郁 此句古诗是形容阴雨连绵的日子里,天 昏昏沉沉, 人也打不起。如果是酸雨, 除了气压低, 湿度 大之外, 再加上酸性物质引起的皮肤瘙痒,眼角膜红肿, 气管哮喘,人就不止是昏昏沉沉, 而是昼夜难熬了。人的 许多疾病多由精神而起, 长期精神郁闷, 必将导致疾病缠 身。
SO2 NOx
H2SO4 HNO3
酸雨使森林退化,湖泊酸化,鱼类死亡,水生生物种群减少, 农田土壤酸化、贫瘠,有毒重金属污染增强,粮食、蔬菜、瓜果大 面积减产,使建筑物和桥梁损坏,文物面目皆非。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 院
pH值小于5.6的雨水。 1.概念:
中国·呼和浩特
燃烧煤、石油、天然气等,不断向大气 2.原因: 中排放二氧化硫和氧化氮等酸性气体。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 院
中国·呼和浩特
1.3.3氮氧化物与光化学烟雾污染 (1)氮氧化物 A燃料型 B热力型 C瞬时型 (2)危害 A NOx损伤肺部,刺激鼻咽喉,降低输血能力 B 光化学烟雾污染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 院
中国·呼和浩特
(3)光化学烟雾污染
SO2、NOx、飘尘 光化学烟雾
光化学烟雾:碳氢 化合物和NOx在太 阳光作用下发生光 化学反应而生成的 中间产物和最终产 物组成的特殊混合 物。造成人们眼睛 红肿、咽炎、呼吸 道疾病恶化乃至思 维紊乱,肺水肿等 疾病。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 院
中国·呼和浩特
能源生产和消费中存在的问题:
(1)目前相对平衡,但能源相对短缺将是伴随我国 经济社会发展整个过程的长期问题 (2)能源的利用率低 (3)各部门的比重不合理
洁净煤技术

洁净煤技术洁净煤技术是一种旨在减少煤炭燃烧所产生的污染物排放的技术。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各国政府和科学家们都在积极探索煤炭燃烧的清洁化方法。
本文将为读者介绍洁净煤技术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以及应用前景。
洁净煤技术是通过改变煤炭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它主要包括煤炭预处理、燃烧过程中的污染物捕集和后处理等环节。
其中,煤炭预处理是洁净煤技术的关键环节之一。
煤炭预处理的目的是去除煤炭中的杂质和硫、氮等有害物质。
这样可以降低煤炭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的含量。
常见的预处理方法包括煤炭洗选、煤浆制备和煤气化等。
煤炭洗选是通过物理和化学方法将煤炭中的杂质进行分离和去除的过程。
该方法可以有效降低煤炭中的灰分和硫含量,并提高热值。
同时,煤炭洗选还可以减少煤炭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烟尘和颗粒物等污染物的排放。
煤浆制备是将煤炭粉碎成较小的颗粒,并与水或其他介质混合形成煤浆的过程。
煤浆具有高燃烧效率和低污染排放的特点。
在燃烧过程中,煤浆可以达到更完全的燃烧,减少烟尘和颗粒物的排放。
煤气化是将煤炭加热到高温下,使其在缺氧或有限氧气条件下产生气体燃料的过程。
煤气化能够将煤炭中的有机物转化为一种或多种气体燃料,如合成气、甲烷等。
这些气体燃料可以作为清洁能源供给工业和居民使用,从而减少煤炭的直接燃烧带来的环境污染。
除了煤炭预处理,洁净煤技术还包括燃烧过程中的污染物捕集和后处理。
燃烧过程中的污染物捕集主要是指对煤烟气中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颗粒物进行捕集和处理。
这些污染物捕集技术包括脱硫、脱氮和除尘等方法。
脱硫是将煤烟气中的二氧化硫转化为石膏等可利用的固体废弃物的过程。
常见的脱硫方法包括石灰石法、湿法石膏法和石灰石石膏法等。
这些方法可以有效降低煤烟气中二氧化硫的含量,并减少酸雨的形成。
脱氮是将煤烟气中的氮氧化物转化为氮气的过程。
常见的脱氮方法包括选择性催化还原法和吸收法。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将煤烟气中的氮氧化物减少到较低的水平,从而减少大气中的氮氧化物污染。
洁净煤技术

1、洁净煤技术的定义和内涵?在煤炭开发和加工利用全过程中旨在减少污染和提高效率的煤炭加工、燃烧、转化和污染控制等新技术的总称。
是使煤炭作为一种能源应达到最大潜能的利用而释放的污染物控制在最低量,以实现煤的高效、洁净、经济利用为目的技术。
中国洁净煤技术是以煤炭洗选为源头、以煤炭气化为先导、以煤炭高效、洁净燃烧与发电为核心、以煤炭转化和污染控制为重要内容的技术体系。
2、煤炭燃烧的方式根据煤在燃烧过程中的运动状态分为:层状燃烧、悬浮燃烧、流态化燃烧(沸腾燃烧)3、CO2的捕集方式二氧化碳的捕集方式主要有三种:燃烧前捕集(Pre-combustion)、富氧燃烧(Oxy-fuel combustion)和燃烧后捕集(Post-combustion)。
依据捕获系统的技术基础和适用性,通常将火电厂CO2的捕集系统分为以下4种:燃烧后脱碳(post-combustion)、燃烧前脱碳(pre-combustion)、富氧燃烧技术(oxyfule)以及化学链燃烧技术(CLC)。
4、IGCC发电系统组成、发电原理、过程、优点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GCC-Integrated Gasification Combined Cycle)发电系统,是将煤气化技术和高效的联合循环相结合的先进动力系统。
它由两大部分组成,即煤的气化与净化部分和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部分。
第一部分的主要设备有气化炉、空分装置、煤气净化设备(包括硫的回收装置),第二部分的主要设备有燃气轮机发电系统、余热锅炉、蒸汽轮机发电系统。
IGCC的原理是:煤经过气化和净化后,除去煤气中99%以上的硫化氢和接近100%的粉尘,将固体燃料转化成燃气轮机能燃用的清洁气体燃料,供入燃气轮机的燃烧室,产生高温燃气以驱动燃气轮机发电,再利用燃气轮机高温排气经余热锅炉产生的蒸气推动蒸汽轮机做功发电,即使得燃气发电与蒸汽发电联合起来。
指煤经过气化产生中低热值煤气,经过净化除去煤气中的硫化物、氮化物、粉尘等污染物,变为清洁的气化燃料,燃烧后先驱动燃气轮机发电,然后利用高温烟气余热在废热锅炉内产生过热蒸汽驱动蒸汽轮机发电。
洁净煤技术介绍

洁净煤技术介绍★ 什么是洁净煤技术?洁净煤技术是指在煤炭从开发到利用全过程中,旨在减少污染排放与提高利用效率的煤炭加工、燃烧、转化和污染控制等新技术的总称。
★ 中国发展洁净煤技术的必要性煤炭是中国的基础能源,洁净煤技术是实现煤炭可靠、廉价和洁净利用的重要技术。
在中国能源资源、经济水平等决定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在未来20~30年内不发生根本变化的情况下,大力发展洁净煤技术,实行全过程控制,是保证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同时是使大气环境得到有效改善,能源效率有效提高,保证国家环保目标实现的唯一选择。
(1)有利于提高煤炭效率,减少粉尘和SO2污染采用煤炭加工技术,如洗选煤、型煤、配煤和水煤浆技术,可有效减少原料煤的含灰和含硫量,实现燃烧前的脱硫降灰。
如采用先进选煤技术可降低原煤灰分50%~80%,脱除黄铁矿硫60%~80%,可大量减少煤炭无效运输,电厂和工业锅炉燃用洗选煤,可提高热效率3%~8%;用户燃用固硫型煤,不仅可减少SO2排放30%~40%,减少烟尘70%~90%,还可以节煤15%~27%。
采用先进的煤炭燃烧技术,可有效提高热效率,实现燃烧中脱硫。
(2)有利于保障能源安全国家能源资源条件和现有经济条件不足以支撑用油、气大规模作为一次能源。
发展洁净煤技术,可在充分利用中国丰富煤炭资源的前提下,解决环境污染问题,还可以将煤炭转化为洁净的油、气,在相当程度上可以缓和中国是由、天然气供应的不足。
煤炭价格及各项煤炭利用技术的运行成本大大低于石油和天然气,有利于中国清洁能源技术的发展及长远的能源安全。
(3)有利于调整产业结构技术及装备水平落后、生产规模小、大量低水平用煤,是中国工业部门环境污染严重的主要原因。
改变传统用煤方式,用洁净煤技术替代现有用煤技术,提高产品质量,提高能效。
减少污染,将是工业行业技术发展的主要趋势。
煤炭行业在调整产业结构中,可通过大力发展先进的煤炭加工技术(选煤、配煤、水煤浆等)和加大煤炭就地转化(发电、气化、液化等),增加企业经济效益;其他用煤行业,通过广泛采用先进的燃煤技术和煤炭转化技术,将有效提高能源效率,降低污染,提高企业整体水平。
洁净煤技术概述

洁净煤技术概述1.能源1.1能源的概念能源亦称能量资源或能源资源。
是指可产生各种能量(如热量、电能、光能和机械能等)或可做功的物质的统称。
是指能够直接取得或者通过加工、转换而取得有用能的各种资源,包括煤炭、原油、天然气、煤层气、水能、核能、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一次能源和电力、热力、成品油等二次能源,以及其他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1.2能源的分类能源种类繁多,根据不同的划分方式,可分为不同的类型:(1)按来源分为3类:①来自地球外部天体的能源(主要是太阳能)。
除直接辐射外,并为风能、水能、生物能和矿物能源等的产生提供基础。
②地球本身蕴藏的能量。
如原子核能、地热能等。
③地球和其他天体相互作用而产生的能量。
如潮汐能。
(2)按能源的基本形态分类,有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
前者即天然能源,指在自然界现成存在的能源。
如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能等。
后者指由一次能源加工转换而成的能源产品。
如电力、煤气、蒸汽及各种石油制品等。
一次能源又分为可再生能源(水能、风能及生物质能)和非再生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油页岩等)。
根据产生的方式可分为一次能源(天然能源)和二次能源(人工能源)。
一次能源是指自然界中以天然形式存在并没有经过加工或转换的能量资源,一次能源包括可再生的水力资源和不可再生的煤炭、石油、天然气资源,其中包括水、石油和天然气在内的三种能源是一次能源的核心,它们成为全球能源的基础;除此以外,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生物能以及核能等可再生能源也被包括在一次能源的范围内;二次能源则是指由一次能源直接或间接转换成其他种类和形式的能量资源,例如:电力、煤气、汽油、柴油、焦炭、洁净煤、激光和沼气等能源都属于二次能源。
(3)按能源性质分,有燃料型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泥炭、木材)和非燃料型能源(水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
(4)根据能源消耗后是否造成环境污染可分为污染型能源和清洁型能源。
污染型能源包括煤炭、石油等,清洁型能源包括水力、电力、太阳能、风能以及核能等。
煤洁净技术简介

对洁净煤技术的认识李岩西安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1302班在写这份报告之前,请允许我浪费一点笔墨谈一下上周老师课的感受。
周老师讲课很有特色,语言简洁,能把复杂的专业名词讲的非常幽默风趣;举例实际,为了解释的更加详尽,总是可以举出一两个身边的例子;引导性强,在讲课的过程中经常介绍一些新奇的科学实验,很好地开拓了我们的视野。
谈完感受后就应该步入正题了,洁净煤技术是指从煤炭开发到利用的全过程中旨在减少污染排放与提高利用率的加工、燃烧、转化及污染控制等新技术。
洁净煤技术(CCT)一词源于美国,是控制煤炭污染新技术的总称。
一、洁净煤技术简介洁净煤技术(Clean Coal Technology),传统意义上的洁净煤技术主要是指煤炭的净化技术及一些加工转化技术,即煤炭的洗选、配煤、型煤以及粉煤灰的综合利用技术,国外煤炭的洗选及配煤技术相当成熟,一被广泛采用;目前意义上洁净煤技术是指高技术含量的洁净煤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是煤炭的气化、液化、煤炭高效燃烧与发电技术等等。
它是旨在减少污染和提高效率的煤炭加工、燃烧、转化和污染控制新技术的总称,是当前世界各国解决环境问题的主导技术之一,也是高新技术国际竞争的一个重要领域。
根据我国的国情,洁净技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选煤,型煤,水煤浆,超临界发电,先进的燃烧器,流化床燃烧,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烟道气净化,煤炭气化,煤炭液化,燃料电池。
1.选煤:也称洗煤,从原煤中分选出符合用户质量要求的精煤的过程。
炼焦用煤对灰分、硫分均有一定要求,必须使用经过洗选的精煤。
煤的岩相组成以及煤中矿物质的数量、种类、性质和分布状态,都是影响煤的可选性的因素。
针对原煤可选性的难易程度,选煤厂常用的工艺有跳汰、重介旋流器、重介浅槽、动筛跳汰、浮选等。
其他选煤方法还有风选,螺旋分选等。
2.型煤:是以粉煤为主要原料,按具体用途所要求得配比,机械强度和形状大小经机械加工压制成型的,具有一定强度和尺寸及形状各异的煤成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洁净煤技术基本概念及框架体系1.洁净煤技术(Clean Coal Technology,简称CCT)的概念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首先提出的,是指在煤炭开发和加工利用全过程中旨在减少污染与提高利用效率的加工﹑燃烧﹑转换及污染控制等技术的总称,是使煤作为一种能源应达到最大限度潜能的利用,而释放的污染物控制在最低水平,达到煤的高效清洁利用的技术。
2.我国煤炭工业洁净煤技术重点发展为4个领域10个方面,即煤炭加工:选煤、型煤、动力配煤、水煤浆;洁净燃煤:循环流化床锅炉;煤炭转化:煤炭气化(含地下气化)与煤炭直接液化;资源化利用:煤矸石综合利用、矿井水与煤泥水净化及利用和煤层气开发利用。
3.清洁生产是将污染预防战略持继地应用于生产全过程,通过不断地改善管理和技术进步,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污染物排放,以降低对环境和人类的危害。
清洁生产的核心是从源头抓起,预防为主生产全过程控制,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清洁生产的内容包括清洁的能源、清洁的生产过程以及清洁的产品三个部分。
4.国内洁净煤技术研究发展现状在有关部门的配合与支持下,我国洁净煤技术开发、应用、推广方面有显著的进展。
主要表现在:煤炭的深加工有所进步,煤炭入洗比重逐年提高;工业型煤和水煤浆技术开发和应用开始起步,已有示范性项目投入使用;煤炭气化技术已比较成熟,煤气已成为城市民用燃料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在进行煤炭液化的性能和工艺条件试验,以及煤炭液化商业性示范厂的可行性研究。
但是,我国在洁净煤技术研究和产业化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主要是我国洁净煤技术层次不高,还没有形成推进洁净煤技术产业化的有效机制,推进洁净煤技术产业化的法规不健全,政策不配套,措施不具体,力量不集中,资金筹集渠道不畅。
5.发展洁净煤技术的重大意义首先,采用煤炭加工技术,可有效降低原料煤的灰分和硫分,实现煤炭燃前脱硫降灰,大幅度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减少煤炭利用的外部成本。
其次,发展煤基合成燃料可以促进能源供应来源的多样性,改善单一的能源结构,在相当程度上缓解我国石油、天然气供应不足的问题,且经济投入和运行成本大大低于采用石油和天然气,有利于我国清洁能源的发展及长远的能源安全。
第三,洁净煤技术汇集了电子、信息、自动化、环境科学等高新技术,已不再是传统的煤利用技术。
总之,洁净煤技术的开发与应用正处方兴未艾之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已将洁净煤技术列为能源建设的重要内容,我国洁净煤技术将进入产业化发展阶段。
二.主要讲述煤岩学基础;煤的主要性质;我国煤炭质量和煤的分类;煤的主要质量分级标准及工业用煤质量标准等。
要求掌握煤的水分、灰分、硫分、挥发分、发热量、热稳定性、煤灰熔融软化温度等概念、煤的主要元素组成和灰成分有哪些、各种化验基准及相互换算关系;一般熟悉我国煤炭的主要分类、煤的主要显微组成及煤岩类型、煤的灰分分级标准、硫分分级标准、挥发分分级标准、发热量分级标准;了解中国煤质特征、各种煤主要用途、其它煤的质量分级标准、各种工业用煤质量标准等。
1.煤岩学是一门研究可燃岩石的学科,是用肉眼或运用光学仪器来研究自然状态下固体可燃矿产并作为有机岩石加以研究的学科。
2.整个成煤作用可划分为两个阶段:泥炭化/腐泥化作用和煤化作用。
3.煤的显微组分按其成因和工艺性质的不同,大致可分为镜质组、壳质组和惰质组三大类。
4.煤中矿物质可分为三类。
(1)植物成因的原生矿物质:来自原始植物的无机成分。
(2)陆源碎屑成因的矿物质:煤化作用第一阶段或煤矿床形成时由水或风带入其中的无机成分。
(3)化学和生物化学成因的矿物质:煤化作用第一阶段的同生-成岩矿物和煤化作用第二阶段形成的次生、后生矿物。
5.按矿物成分和性质,可将煤中矿物质分成以下几种类型。
(1)粘土类矿物:常见的粘土类矿物有高岭石、水云母、伊利石等。
(2)硫化物类矿物:此类矿物包括黄铁矿、白铁矿等。
(3)碳酸盐类矿物:主要包括方解石和菱铁矿。
(4)氧化物类矿物:氧化物类矿物主要是石英等。
(5)硫酸盐类矿物:硫酸盐类矿物主要是石膏。
6.煤中的水分:煤中的水分可分为游离水和化合水。
煤中游离水是指与煤呈物理态结合的水,它吸附在煤的外表面和内部孔隙中。
7.灰分:将煤在815℃的条件下完全燃烧后所得的残渣为煤的灰分,用A表示。
测定灰分时所用的煤样是粒度小于0.2mm的空气干燥基煤样,因此测定结果是空气干燥基的灰分产率,用Aad表示。
8.煤的发热量:也称煤的热值,是指单位质量的煤完全燃烧后所释放出的热能,用KJ/g或MJ/g表示。
一般采用氧氮法测定煤的发热量,用Qb,ad表示,即弹筒发热量。
为了得到接近实际的发热量值,需对弹筒发热量进行校正,发热量均是指恒容发热量。
第二章煤炭洗选、脱硫与动力配煤要求掌握动力配煤基本原理及其优化、动力配煤的固硫技术;熟悉煤炭洗选新工艺、新方法、新设备。
了解贵州煤炭洗选现状及发展趋势。
1.根据工业锅炉对煤质的特定要求, 将几种不同性质的单种煤, 按一定比例进行配合而得到一种对锅炉燃烧最有利的燃料煤, 就称为动力配煤。
2.动力配煤的主要优点煤炭作为燃料使用, 一般都应按照就地取材, 就近使用的方针, 充分利用当地的煤炭资源, 特别是一些低质煤和小窑煤都要充分利用, 但这些煤往往因为质量较差和质量不稳定, 造成使用困难, 也使锅炉热效率大大降低, 采用动力配煤可以使用户得到质量稳定的煤炭, 即使煤炭质量差些, 如能保证煤质稳定, 用户也可通过改造锅炉和提高司炉工人的操作技术, 掌握燃用一定质量煤炭的最佳条件, 使质量较差的煤也能充分发挥其作用, 使煤的利用效率和锅炉热效率得到提高。
另外, 在进行配煤时还可使煤中块末分开, 将块煤以较高价格供给需用块煤的用户以提高经济效益, 这样即可实现煤炭的就近使用, 节约运力, 物尽其用, 使煤炭得到合理的利用。
3.动力配煤的原则1) 生产的配煤必须满足工业锅炉的基本要求使煤质与锅炉特点相适应, 并能保证配煤质量有相对的稳定性;2) 配煤要有利于提高锅炉热效率, 保证锅炉的正常出力,以节约煤炭;3) 本着节约优质煤的原则, 在配煤中要尽量扩大低质煤的比例, 做到物尽其用;4) 要注意延长锅炉寿命和保护环境, 配煤中的硫分要控制合适的界限;5) 要充分考虑尽量缩短煤炭运输距离, 就近找煤, 以缓解运输紧张局面;6)配煤品种要尽可能地少些, 以简化配煤工艺, 降低配煤成本。
4.动力配煤的优化设计动力配煤的优化设计的原则是在一定约束条件下追求目标函数的极值, 具体分为四个步骤: 即确定约束条件, 确定目标函数, 建立数学模型和解出最优配方。
1) 确定约束条件:工业锅炉对煤质的各种指标都有特定的技术要求, 这就是动力配煤的基本约束条件。
2) 确定目标函数:目标函数的确定是依据实际情况, 针对所要达到的目标而确定,5.在动力配煤中应追求的目标主要有以下三方面:(1) 追求成本最低(2) 追求优质煤配比最小(3) 追求低质煤配比最大6.动力配煤的固硫技术1、国内外燃煤脱(固)硫技术现状燃煤脱(固)硫技术可分为三大类:①燃烧前脱硫,如选煤等;②燃烧中脱(固)硫,如工业型煤固硫、动力配煤加固硫剂固硫、炉内喷钙、循环流化床固硫等;③燃烧后脱硫,即烟气脱硫。
1)燃烧前脱硫该方法可分为物理法、化学法及生物法三大类。
2)燃烧后脱硫(FGD)FGD技术主要是利用吸收剂或吸附剂去除烟气中的SO2,并使其转化为较稳定的硫的化合物或单体硫。
3)燃烧中脱硫该技术使在煤中添加一定的固硫剂,将煤在燃烧气化时生成的气态硫氧化物在炉内吸收,气相中残存的硫氧化物与刚进入炉内的脱硫剂接触而被吸收,这样排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硫含量就大大降低了。
这种方法可大大减少燃烧后脱硫设备,但固硫剂部分或全部参与燃烧过程,将会影响煤的燃烧性能。
此外,固硫剂中的碱性物质等的利用率低,以及形成的硫酸盐的再分解等,导致脱硫效果下降。
目前,使用最普遍的是以石灰、石灰石、方解石、白云石等为主的钙系固硫剂。
第三章型煤型煤的概念、种类;型煤粘结剂;民用型煤和工业型煤在我国的应用情况及特点。
要求掌握型煤常用的粘结剂;熟悉型煤的工艺;了解型煤的分类。
1.型煤是用机械方法,将粉煤制成具有一定强度和形状的煤制品。
型煤按用途可分为两大类:民用型煤和工业型煤。
2.型煤粘结剂不同用途的型煤对粘结剂有一定的要求,型煤粘结剂通常应具备如下条件:(1) 粘结能力强、流动性好、在煤粒表面易扩散、分布均匀;(2) 能很好润湿煤表面也且增加粒子间的作用力;(3) 来源广、价廉、无污染;(4) 无机物含量低、尽量少增加型煤灰分、固硫效果好;(5) 制备工艺简单;(6) 使型煤具有抗湿防水性能。
根据其基本性质可分为四大类。
(1)有机粘结剂: 焦油、沥青、淀粉、腐植酸、本质素磺酸盐、聚乙烯醇、聚醋酸乙烯、聚氨酶等。
(2)无机粘结剂: 粘土、膨润土、高岭土、石灰、水玻璃、石膏、水泥、氯化纳等。
(3)工业废物粘结剂: 纸浆废液、制糖废液、制革废液、酿酒废液、糠隆渣、电石渣、血浆、生化污泥等。
(4)复合粘结剂: 粘土一纸浆废液、淀粉一膨润土、麦秸一石灰等上述2种或3种粘结剂的复合物。
3.工业型煤的种类1、造气型煤2、锅炉型煤生产分为集中成型和炉前成型。
后者成型工艺简单,通常无需加粘结剂,不用烘干,使型煤生产成本大幅度降低, 得到越来越多的用户欢迎。
3、型焦及炼焦配用型煤4.粉煤热压成型利用煤在加热过程中产生的胶质体作为粘结剂将煤制成型煤。
热压成型工艺按加热的方式可分为气体热载体快速加热热压成型工艺和固体热载体快速加热热压成型工艺两大类。
第四章水煤浆技术水煤浆的概念、产生及发展;煤的成浆性;水煤浆的制浆工艺及添加剂;水煤浆在贵州省的应用。
要求掌握煤的成浆性及制备技术;熟悉水煤浆添加剂。
了解水煤浆的产生及发展、水煤浆管道输送和水煤浆在贵州的应用。
1.把洗选后的低灰分精煤加工研磨成微细煤粉,按煤约70%,水约30%的比例和适量(约1.0%)的化学添加剂配制而成的一种煤水混合物,这种煤水混合物又称水煤浆(CWS)或煤水燃料(CWF) 。
2.水煤浆特性水煤浆作为流体燃料,煤质一定后,其流体特性直接影响到它的贮存、运输及燃烧,通常用以下指标描述水煤浆流体特性。
1)水煤浆浓度:即水煤浆中固体含量,通常用重量百分数表示。
水煤浆的浓度确定需根据煤质、制浆工艺及燃烧要求综合考虑,一般水煤浆浓度在62%~70%之间。
2)水煤浆流变性:3)水煤浆的稳定性它直接影响到水煤浆的贮存、运输和燃烧。
其稳定性要求根据用户距水煤浆生产厂的距离及燃烧要求确定,一般在一个月以上。
3.影响水煤浆特性因素主要有煤的煤质特性、煤粉的粒度组成、添加剂的类型及数量、水质、制备工艺(磨制工艺、设备、搅拌强度、时间等)、温度等,对水煤浆产品总的要求是在较低粘度和较好稳定性下,尽量提高其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