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园林分析之北京大观园
曹雪芹的园林杰作_大观园

・ 25 ・曹雪芹的园林杰作——大观园陈永生 吴诗华现今,《红楼梦》已成为世界性文学巨著,为文化交流之一。
北京、上海两市先后营建“大观园”,供人们游览欣赏,“大观园”已成为我国山水园林创作的一种题材。
本文在研究《红楼梦》专著中有关大观园的时空转换和物境布局特点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古典园林的传统布局特点及其意境的表现手法,加以归纳分析,特予介绍以资参考。
园在两府之中,东尽会芳园地,西就荣府旧园,及下人所住馀房,归饰,一色水磨砖墙,其下虎皮石,随意乱砌,自成纹理。
进门一带翠幛挡住,望去白石,或如鬼怪,或如猛兽,纵横拱立,其上苔藓斑驳,藤萝掩映,中间微露羊肠小径。
从此径迤逦进山口,入石洞,佳木葱笼,奇花廊曲折,鹦鹉唤茶;阶下石子墁甬路,上面小小三间房舍,两明一暗,窗映茜红,里间房内又有一门,外种大梨花并芭蕉。
小退步二间,为后院,墙下开沟尺许,引泉一脉,灌入墙内,绕廊,跨水接峰。
后面系曲折桥,编竹为之,行则有声,熙凤所云:“咯吱咯吱”者也。
从竹桥过去,穿芦度苇,过一径,傍山临水,河滩之上,一带几间竹房,茅檐土壁,槿篱竹牖,推窗便可垂钓,四面皆是芦荻掩覆,是为“芦雪亭”,此从花溆可分之水路也。
陆路从山上盘道,攀藤扶树,第见水波溶荡。
曲折迂迥,池边两行垂柳,杂着桃杏,遮天蔽日,真无一些尘土。
忽见柳阴中露出一朱栏板桥,过桥,诸路可通,有一所清凉瓦舍,一色水磨砖墙,清瓦花堵,大主山所分之脉,皆穿墙而过。
门内迎面突出插天大玲珑山石来,四面群绕各式石块,将所有房屋悉皆遮住,无一株花木,惟种异草;牵藤引蔓,或垂山巅。
或穿石隙,或垂檐绕柱。
萦砌盘阶,或如翠带飘摇,或如金绳盘屈,或实若丹砂,或花如金桂,味芬气馥,非花香可比。
其中有藤萝薜荔,杜若蘅芜,,清葛金簦、紫芸青芷,名目不一,散见诸谱。
其房两旁,皆抄手游廊,上面五间清厦,连著卷棚,四面的“山塘人文风情馆”,主席站在玉涵堂东侧的通贵桥上向西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Array[1]曹雪芹,高鹗著.红楼梦[M].金盾出版社,2000[2]曹雪芹,高鹗著,改琦等绘图.红楼梦图咏(上、下)[M].中国长安出版社,2003・ 36 ・。
北京大观园

滴翠亭本身只是大观园中一个湖心亭,因薛宝钗追彩蝶至此,无意中偷听到小 红和坠儿之间的私房话,由此成为书中一个亮点。
此次恢复的花冢景观位于大观园西南侧,从公园南门入园后向左转,沿着小径往 西走,就可在数株桃花下面看到花冢碑。
怡红院
贾宝玉的住所
园中最华丽的院落,为宝玉的住所。四处粉墙环护,绿柳四垂。
曹雪芹
• 一、介绍:名沾,字梦阮,号雪芹
• 二、经历:出身清代内务府正白旗包衣世 家,江宁织造曹寅之孙。出生在南京,锦 衣玉食;十三岁迁北京,靠卖画和朋友救 济生活。 • 三、性格:放达傲岸,爱好广泛。 • 生于繁华,终于沦落
红楼梦
• 地位:中国古典名著之首, • 作者:曹雪芹 • 体裁:章回体小说, • 又名:《石头记》、《风月宝鉴》、《情 僧录》、《金陵十二钗》 • 主要内容:描写封建家族的没落史; • 描写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和人 生悲剧。
进了房屋,雪洞一般,一色玩器全无,案上只有一个 土定瓶中供着数枝菊花,并两部书,茶奁茶杯而已。 床上只吊着青纱帐幔,衾褥也十分朴素
在飘雪的冬日,暖香坞是非常温暖的,院内红蓼 花深,清波风寒。惜春的画室则腥红毡帘,没进 门就能感到一股温香拂面而来。工于绘画的惜春 在这里有很多绘画的灵感。
• • 谢谢观赏
红是指门前的西府海棠,绿是指芭蕉
布置的气氛突显贾宝玉的脂粉气
是女孩子们经常聚集嬉戏的地方
通过此门进入怡红院的后花园
站在假山上拍摄怡红院
怡红院后面的假山和Biblioteka 花池假山上的装饰-和尚撒圣水
栊翠庵
妙玉的住所
怡红院的后面就是栊翠庵
这间东厢房住着妙玉
栊翠庵里的梅花特别好看,宝玉曾向妙玉讨梅花。
金陵十二钗
• 一、林黛玉、薛宝钗、 • 二、贾元春、贾探春、贾惜春、贾迎春
北京大观园的古典园林

北京大观园的古典园林北京大观园是中国古典园林的一颗明珠,它座落于北京西南郊,是中国汉、唐、明、清四代园林艺术的集大成者。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北京大观园以其独特的古典园林风格,吸引着无数游客的目光。
本文将以介绍北京大观园的历史沿革、园林特点以及游览体验为主线,详细探讨这座具有丰富历史和文化内涵的古典园林。
一、历史沿革北京大观园的历史可追溯到五百多年前的明代,当时明朝皇帝朱棣在位,他在位期间创建了北京紫禁城和故宫,并在紫禁城南侧修建了大观园。
大观园由四座宫殿和两个园林区域组成,整体设计以山水园林为主,体现了明代园林的特点。
然而,随着历史的变迁和战火的破坏,大观园多次毁于战争和火灾,最终在20世纪80年代得以重建,并于1988年正式开放。
二、园林特点北京大观园充分展现了中国传统古典园林的特点,融合了山水、建筑、雕塑、艺术和文化等多种元素,形成了独具一格的景观布局。
园内的建筑群以明、清两代的建筑风格为主,包括雅座、芳园、断桥、曲水流觞等特色建筑。
每座建筑都精致细腻,彰显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独特魅力。
大观园的核心景点是汇文馆,这是一座仿古建筑,内部陈列着大量的丝绸文物和历代帝王文物。
汇文馆的建筑风格典雅庄重,是游客了解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
除此之外,园内的曲水流觞、杏花岭、颐年堂等景点也各具特色,将自然山水与人文景观完美融合。
三、游览体验游览北京大观园是一次独特的体验,它不仅仅是欣赏园林景观,更是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机会。
一踏入园中,仿佛穿越时光,置身于古代文人墨客的境地。
在大观园内,你可以漫步曲径,欣赏清澈的湖水和美丽的花草;你可以欣赏到文化展览和演出,了解中国传统艺术;你还可以品味正宗的中国美食,感受独特的饮食文化。
值得一提的是,游览大观园最好选择春、秋两季,这两个季节园内的植物最为丰盛、秀美,气候也最为宜人。
此外,游客在游览过程中要注意保持环境整洁,不乱扔垃圾,并且文明讲究礼仪。
四、结语北京大观园作为中国古典园林的代表之一,凭借其独特的设计,吸引了全球游客的关注。
北京大观园一日游有感

北京大观园一日游有感北京大观园作为一处古典园林,不仅有着钟灵毓秀的自然风光,还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
在这里,您可以走近古代园林的精髓,感受历史文化的厚重韵味。
接下来,我将为您介绍一下我的北京大观园一日游。
第一站:财福恭庆门财福恭庆门是大观园的正门,也是园中面积最大、格局最为复杂的一个门,以金、木、水、火四种元素的造型融合在一起,象征着“四海团圆、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七星高照、八仙过海、九龙起朝、十全十美”。
站在这里,可以深切地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内涵。
第二站:留园留园是大观园中的重要景观之一,建于清代光绪年间,是园中唯一一处以白色石灰岩为材料兴建的建筑,体现了中西合璧的建筑艺术风格。
在这里,可以欣赏到园内最大的湖泊和最著名的小山,可以看到园中最好的家具和最美的景色,更有许多精美的石刻和西画等文物珍品,令人流连忘返。
第三站:苔台苔台是大观园中的一座人工小山,是园内最高的地方,也是园中一处具有代表性的景观。
苔台以“坦诚、自然、变化、美丽”为宗旨,以自然的山石、树木和水池为基础,结合人工景观,将大观园的自然美、艺术美完美地融为一体,成为大观园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第四站:丁香院丁香院是大观园中保存最为完好的院落之一,作为大观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曾是皇族避暑之地。
院内建筑雕梁画栋、金碧辉煌,园中还有多处珍稀的植物,如丹桂、芙蓉、藤萝、相思树等,是一处可以感受到清代皇家生活气息的文化景观。
第五站:叠翠书斋叠翠书斋是大观园中最古老、最珍贵的建筑之一,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
书斋内陈列了许多当年皇家藏书,其中不乏珍贵的文献、法书、艺术史料等,颇受藏书家及文艺爱好者的喜爱。
在这里,可以感受到古代知识分子的亲近自然、格调高雅的生活方式。
以上五个景点是我在北京大观园一日游中的收获与感受,这座古典园林不仅仅是一处游览胜地,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遗产,它蕴藏着无数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令人无限向往。
浅析北京大观园景区设计

二 、 京 大观 园 设 计的 成功 之 处 北
( 大 观 固 的规 划 设 计 一) 1景 区选 址 .
( ) 通 区位 。 1交 北京 大 观 园 位 于交 通 主 要 干 线— — 南 二 环 及南 三环 附 近 . 有 次 级道 路 南 菜 园 街 作 辅 助 和 紧 急 出入 口 , 又 门前 通 行 多 条 公交 线 路 , 设 有 规 模 相 当 的停 车场 , 通 十分 并 交 发达 便 利 . 游 人 来 往 和停 留 方 便 自 由 , 短 了 感 知 距 离 , 使 缩 对
一
排 、 流集 散 管 理 。 次 , 门 的 位置 与 城 市规 划相 应 , 客 其 大 与道 路 取 得 了 良好 的 联 系 . 方 便 的交 通 , 有 又考 虑 了公 共 汽车 路 线 与 站 点 的位 置 , 以及 主要 客 流 的来 往 方 向。再 次 , 结合 了中 国 传 统建 筑 布 局 。 合 以上 各 种 功 能关 系 及景 致 的 要求 。 观 园设 综 大 计 了两 座 大 门 : 大 门 ( 主 即南 门 。 为 大 观 园主 要 的 、 量 的游 作 大 人 出 入用 门 , 备 齐 全 , 系城 市 交 通 路 线 密 切 , 园林 主要 设 联 是 游览 路 线 的起 点 。 ) 次 大 门 ( 和 即西 门 。 为 大 观 园 次要 的 、 作 局 部 的客 流 出入 用 门 ) 4 。f1 3游 览 线路 设 计 . 北 京 大 观 园 中 的游览 线 路 具 有 以下 几 个 特 点 : 一 , 路 第 道 布设满足了游览观光 、 客集散 、 游 园林 管 理 等 多 方 面 的需 要 。 并根 据 园 林 的规 模 和各 功能 分 区 的 活动 内容 、环境 容 量 和 管 理需 要 , 别 确 定 了道 路 的建 设 标 准 和特 色 要 求 。第 二 , 分 与地 形、 体 、 水 植物 、 建筑 物 等 结合 形 成 完 整 的风 景 构 图 。 遇河 架 或 桥设 廊 , 逢 山 开 洞 凿 梯’ 园 内道 路 所 经 之 处 , 侧 皆有 景 或 , 且 两 可观 , 游 人 有 步移 景 异之 感 , 使 避免 了单 调平 淡 。 三 , 第 道路 的 转折 、 接流畅 , 衔 多为 环 形 设 计 , 任何 一 点 出发 都 能 游 遍 全 从 园 , 走 回头 路 , 而丰 富 了 景 观 , 加 了纵 深 感 和层 次 感 , 不 从 增 延 长 了游览 路 线 。f】 5 f 1 二 大观 园 的 建筑 设 计 大 观 园 景 区 建 筑 密 度适 中 . 局 因 地 制 宜 , 山 石 、 体 布 与 水 和植 物相 互 配 合 、 透 : 间处 理 上 避 免 了 中轴 对 称 和整 形 布 渗 空 局 , 求 曲 折 变 化 和参 差 错 落 ; 型 上 重 视 美 观 的要 求 ; 型 力 造 体 和 轮 廓 富有 表 现 力 。 建设 过 程 中坚 持 了高标 准 的 建筑 规 范 , 在 真 材 实料 。殿 堂亭 阁 、 廊 曲桥一 律 依 古 建 规 范 , 游 采用 全 木 结 构 , 用 水 泥铁 钉 敷 衍 了事 ; 漆 彩 画 也是 真金 贴 饰 , 工 细 不 油 精
北京大观园

秋爽斋门前的蜂腰桥,
小巧精致的拱桥造型,圆润而富
有动感,既丰富了水面的立体景
1
观,又可沟通园路,驻足赏景。
3
藕香榭 缀锦楼
1
对景1
缀锦楼是 《红楼梦》中贾 迎春的住所,其 西侧临水,东部 靠山,与藕香榭 隔水相望,形成 对景。
3藕香榭在这个建筑群由
水榭、小亭子、曲廊和曲折 竹桥所共同构成。曲廊使空 间产生一种延伸感,整个亭 子突出水面,凭水而借,与水 景构成一幅生动的画面。
随处可见,主要以矮篱为主,被用来做花坛、
3
花镜、花坪的镶边。在园中以绿篱作为防范的
边界,不让人们任意通行,可以起到分隔空间
的作用。同时,用其来组织游人的游览线路,
起导游作用。
凸碧山庄与凹晶溪馆
对景3
凸碧山庄是 《红楼梦》中秋夜
3贾母赏月的去处。 因建在山高脊,故 名凸碧,与进水低 洼处的“凹晶溪馆” 形成对景。
格,使 《红楼梦》中的大观园景观再现人间。
春
运用因时而借的造景手法,借园 中一年四季中春、夏、秋、冬自然景 色的变化或一天之中景色的变化来丰 富大观园景象,整个园子随着景色的 变化更加美丽生动。
冬
夏
3
秋
黄昏时的大观园
3 北京大观园造园手法总结
一、模山范水的布局
山水在我国园林建筑中是构成自 然美最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大观园充 分体现了传统园林的布局特点模山范水、 效法自然。整个园中山环水绕,从沁芳 闸引进园外河水,贯穿整个园中。整个 园中的理水,既有粼粼波光流动,又有 潺潺泉声人耳,达到了山穷水不尽的意 境。假山则进大门起,稻香村的青山斜 阻、大观园后的主山、蓄芜园的假山余 脉等若隐若现。作者布置曲折深邃的山 涧、盘旋错落的瞪道、叮咚作响的溪流, 形成明暗对比;动静对比;虚实对比。 使园中景色富于变化,主境突出,更富 吸引力。
北京大观园观后感800

北京大观园观后感800北京大观园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古典园林,它位于北京市西城区,是中国传统园林艺术的杰出代表之一。
我有幸参观了北京大观园,并留下了深刻的观后感。
首先,大观园的建筑设计令我印象深刻。
整个园林布局精美,园内的建筑群以仿古风格为主,保留了传统的建筑特色和文化元素。
漫步其间,仿佛穿越时光,感受到古代文人雅士的生活氛围。
古色古香的建筑、曲径通幽的小桥流水、错落有致的花木植被,无不展示着中国古典园林的韵味和独特之处。
其次,大观园的景观设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园内的各个景点巧妙地融合了山水、建筑和植被,形成了优美的景观画卷。
我特别喜欢园内的假山、湖泊和廊桥,它们与周围的建筑相得益彰,相互映衬,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内心的宁静。
在这里,我仿佛与大自然融为一体,感受到了自然的力量和美妙。
最重要的是,大观园传递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园内的各个角落都蕴藏着历史的沉淀和人文的智慧。
在参观过程中,我了解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领略到了古代文人墨客的情怀和艺术追求。
从建筑风格到雕刻艺术,从花卉栽培到园林布局,无一不展示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独特魅力和博大精深。
在北京大观园的参观过程中,我不仅欣赏到了美丽的景色,还感受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
这座古典园林不仅是一处旅游胜地,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
我深深地被它所吸引,对中国的历史和文化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感受。
北京大观园的参观经历让我对中国古代文化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这里不仅仅是一座美丽的园林,更是承载着丰富历史和文化内涵的宝库。
每一个角落都散发着古老而独特的韵味,让人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游览过程中,我对园内的建筑和雕刻艺术赞叹不已。
每一座建筑都精心构思,体现了中国建筑艺术的独特魅力。
飞檐翘角、纹饰图案以及精细的彩绘,展示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精湛工艺和艺术品味。
而园内的雕刻作品更是栩栩如生,栩栩如生,传达着丰富的象征意义和文化寓意。
这些建筑和雕刻作品不仅是艺术的展示,也是历史的见证,让我对中国古代文化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大观园介绍

知识创造未来
大观园介绍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其中最耀眼的一颗明
珠便是大观园。
大观园是一个庞大的花园,占地面积超过80亩,位于
北京城西南的一片旷野中,是贾宝玉的故乡。
大观园有着悠久的历史,据传建于明朝时期,以四季花木、流水
假山、亭台楼阁为主要景观。
在乾隆年间,园内还加建了许多典雅的
建筑,形成了富丽堂皇的大观园。
这里不仅是贾府的家庭花园,也是
文人雅士纵情书画、争奇斗艳的场所。
大观园里有极富特色的诸多景点,如梦馆、恭亲王府、晴雯岛、
翻江倒海、飞燕坞等,每个景点都具有自己的历史和故事。
尤其是梦馆,它是大观园内最著名的景观之一,它以盛装的舞女和多姿多彩的
花灯闻名。
同时,大观园还有一些隐秘的角落,以及远离烦嚣的禅意
园林,吸引着许多绿色爱好者和旅游者。
大观园不仅是一座美丽的园林,它还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一座文
化地标,多年来吸引了无数学者、文艺界人士以及游客的到访。
同时,大观园也成为了一个文化品牌,在这里不仅有传统的文化氛围,还有
现代的文化元素,让人们在品味中体会到不同的文化。
总之,大观园是中国文化中的一份宝贵遗产,在经历着时代的更
迭和历史的沧桑中,历经繁华与落寂,闪耀出属于自己的光芒。
它不
仅是一个华丽的美学创造,也是中国优秀的文化传承。
我们应该珍惜
大观园,让它在未来的岁月中继续为人们展现它的文化价值。
1 / 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诠释的淋漓尽致。
谢谢观看
隔水形成错落对景
对景
从缀景楼看芦雪庵
西门入口
障景
南门入口的“补天遗石” 西门入口的石景与南门入口的“补天遗石”在入 口处都起到了障景的作用,在园林中起着抑制游人视 线的作用,欲扬先抑,增强空间景物感染力。
中央水景
分景
利用中央水景将 整个园子分为几 部分
全园以中央湖为中心,利用湖水将园中
景色分为几部分,以池塘、沁芳亭沟通各景
潇湘馆院内翠竹环绕,利用植物与道路对
院内进行虚隔,丰富园景,使景区富有特色,
具有深远莫测的效果。
在大观园潇湘馆院内用竹子布置了一条林荫道,起到了隔离景观的作用, 丰富园子层次,同时可以起到隔音消音的作用。其宽度大概在8米左右,根据人
体工程学分析,林荫道宽8 米以上时,可考虑采取自然式布置。 8 米以下时,多
远景1 远景2 远景3
站在藕香榭看大观园省亲牌坊形成远景1。
站在藕香榭看芦雪庵形成远景3。
站在藕香榭看凹晶溪馆形成远景2。
正对景 错落对景 正对景
藕香榭与省亲别墅牌坊 隔水互成正对景
错落对景
凹镜溪馆与省亲别墅
牌坊形成错落对景
大观园中多处景观都有栏杆的设计, 在藕香榭中,栏杆的设计丰富了园林景致,
征着她的品格,
绿叶不凋,临 风玉立,枝叶 婆娑。
潇湘馆为女主人公林黛玉的住所,“小小的三间房屋, 一明两暗,回廊曲折,翠竹掩映,婆娑玉立,石子漫路, 小溪潺潺,绕街缘房”,宛如江南水乡小桥流水的景致。 通过书中第十七回的描述可以看出整个潇湘馆的布局是小 巧雅致的,很好地烘托出了居者黛玉的个性特征。
潇湘院内,延廊看过去直到小院底 部,使空间产生一种延伸感。
3
大观园造园手法:1.采用模山拟水 的布局 2.诗情画意的构思 3.独具匠心的
植物美。对三种造园手法进行详细分析。
大观园简介
大观园简介
北京大观园是1984年为拍摄电视剧《红楼梦》而建造的极富特色的仿古园林。在占 地13公顷的范围内,40余处亭台楼阁、佛庵庭院配以山形水系、繁花名木、鹤鸣鹿啼, 宛若人间仙境。 大观园总面积12.5公顷,建筑面积8千多平方米,开辟水系24000平方米,堆山叠石 6万土石方。全园有庭院景区五处、自然景区三处、佛寺景区一处、殿宇景区一处,共 有景点四十多个。主要景观有曲径通幽、怡红院、潇湘馆、顾恩思义殿—省亲别墅等。
点,构成有主有支、有动有静的水系,湖边 设曲桥、石舫、石灯,溪上设桥亭,形成山 重水复、流水人家的江南园林风光。在有限
空间中安置无限空间,增加景物层次,使建
筑与环境融合为一,借环境气氛表达人物品 格,使 《红楼梦》中的大观园景观再现人间。
冬
春
夏
运用因时而借的造景手法,借 园中一年四季中春、夏、秋、冬自然
秋爽斋门前的蜂腰桥,小巧 精致的拱桥造型,圆润而富有动 感,既丰富了水面的立体景观, 又可沟通园路,驻足赏景。
藕香榭 缀锦楼
缀 锦 楼 是 《红楼梦》中贾 迎春的住所,其
对景1
西侧临水,东部 靠山,与藕香榭 隔水相望,形成 对景。
藕香榭在这个建筑群由 水榭、小亭子、曲廊和曲折 竹桥所共同构成。曲廊使空 间产生一种延伸感,整个亭 子突出水面,凭水而借,与水 景构成一幅生动的画面。
园中的理水,既有粼粼波光流动,又有
潺潺泉声人耳,达到了山穷水不尽的意 境。假山则进大门起,稻香村的青山斜 阻、大观园后的主山、蓄芜园的假山余
脉等若隐若现。作者布置曲折深邃的山
涧、盘旋错落的瞪道、叮咚作响的溪流, 形成明暗对比;动静对比;虚实对比。 使园中景色富于变化,主境突出,更富 吸引力。
二、诗情画意的构思
三、独具匠心的植物美
中国传统园林中的植物具有自然美、人文美 两种因素。潇湘馆中的千百竿翠竹、稻香村中喷 火蒸霞一般的几百株杏花、怡红院中的葩吐丹砂
的西府海棠等都极具自然美。人文美是人们赋予
植物的文化内涵 , 它是植物各种自然美的升华, 体现植物的风格、神态、气质,比起自然美更具 美学意义。
《红楼梦》的目录中共一百二十回其中就有
了中国古典园林“开门见山”之特色。
滴翠亭前的马路设置使人通 过合适的观赏角度与视距,观赏亭 子的美景,产生平静舒适的感觉。
据统计,大型景物,合适视距为景
物的 3.5 倍。小型景物的合适视距 约为景物的3倍。
怡红院
怡红院为《红楼梦》中贾宝玉的住所,也是园中最大华丽的院落。怡红院的内部 空间采用流动空间的设计理念,使空间似隔非隔,达到空间流通。各房间之间的分隔, 并不是用墙来封死,而是采用雕空玲珑的木板 做成各种花罩,隔扇来分隔。在空间上互相贯 穿流通,从而在有限的室内空间中创造出迷幻 的空间效果。
凸碧山庄与凹晶溪馆
对景3
凸碧山庄是 《红楼梦》中秋夜 贾母赏月的去处。 因建在山高脊,故 名凸碧,与进水低 洼处的“凹晶溪馆” 形成对景。
大观楼 元妃省亲别墅
玉石牌坊 大观楼 顾恩恩义殿
对景
省亲别墅是大观园的主景,元妃省亲活动的主要场所。 玉石牌坊高八米,宽十一米,是我国古建中一种门式纪念
性建筑物,宏伟壮丽。省亲牌坊与顾恩恩义殿、大观楼分
起到分隔园林空间、组织疏导人流及划分
活动范围的作用。
暖香坞
暖香屋是红楼梦中四小姐惜春的住所,院内
运用各种不同的围墙来划分园中空间,围墙的门 洞设计极富变化,有圆洞、方形门洞,在园中起 到了框景的作用,透过门洞可以看到暖香坞园中 景象,空间层次极富变化。
稻香村
稻香村是李纨的住所,住所外绿篱的设计
随处可见,主要以矮篱为主,被用来做花坛、 花镜、花坪的镶边。在园中以绿篱作为防范的 边界,不让人们任意通行,可以起到分隔空间 的作用。同时,用其来组织游人的游览线路, 起导游作用。
大观园简介
地理位置
大观园是一座再现中国古典 文学名著《红楼梦》中“大观 园”景观的仿古园林,位于宣 武区南菜园(市区北京大观园 西南隅护城河畔)。原址为明
清两代皇家菜园,明代曾在此
设“嘉疏署”。Βιβλιοθήκη 北京大观园平面图2
北京大观园主要景观介绍及 各景区造园手法分析
曲径通幽处
此为贾宝玉根据唐代诗人常建的诗句“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而题, 入口处假山的设计很好的起到了障景的作用,使游客只有沿着妙道曲径蜿蜒穿 洞而过,方能领悟园中诸景。这是一座用著名南北太湖石堆砌成的假山,体现
大观园通过贾珍的介绍,贾政、宝玉及众清客的评论,突出的体现了大观园寓情于景, 情景交融的构思。而扁额、楹联,起到画龙点晴的作用。 如:怡红院。庭院深深,富丽华美,脂腻粉香,处处花团锦簇。门前一片碧桃林,粉墙 四周绿柳周匝。院内点缀几块山石,一边是数本芭蕉,一边是一株海棠,暗含红绿两字。宝 玉题“红香绿玉”,贾政摇头说:“不好,不好!”书中未提重清客的议论,但后来元春改为 “怡红快绿”更为恰当。红香绿玉只是对景物的直接描写,而怡红快绿则寄予了人的感情成 分,把红绿当成人们的审美的对象。
按规则式布置。在园林中设计林荫道,林荫道宽 8 米时有一条,在 8 米以上时, 应设置两条为宜。林荫道可在长75—100米处分段设立出入口,各段布置应各有 特色。
秋爽斋
秋爽斋东南方
土山上的八角亭, 是园中至高点之一。 将亭子升高置于园
中,降低其他视线
从而对其进行突出。
秋爽斋是贾府三小姐贾探春的住所,入门 处,利用墙体来划分园中的空间,圆洞门又很 好的起到了框景的作用,丰富了园子的景象。
怡红院后面的荷花池和假山,假山上的装 饰——和尚撒圣水,借助流动的水声,给园子带来
趣味、生动的气息,动静结合,为景致增添情趣 。
通过圆洞门进入怡红院的后花园,透 过门洞可以看到怡红院的园景,空间层次 极富变化。
潇湘馆
这里是竹子 的世界,整个 建筑都掩映在 丛林茂竹之中。 作者用斑竹比 喻林黛玉,象
别形成对景。正殿——顾恩恩义殿巍峨耸立,正殿后为大 观楼,大观楼周围绿树成荫,利用树木枝条作景框,将整 个视线集中到大观楼,整个院落充满了皇家宅邸豪华富贵
的气派。
蘅芜院
蘅芜院是剧中薛宝钗的住
所,院中所有游廊窗棱,均为 “冰炸纹”形,充分显示了“冷 美人”封建正统八面玲珑的性格
特征。
从芦雪庵看缀景楼
景色的变化或一天之中景色的变化来
丰富大观园景象,整个园子随着景色 的变化更加美丽生动。
秋
黄昏时的大观园
3
北京大观园造园手法总结
一、模山范水的布局
山水在我国园林建筑中是构成自 然美最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大观园充 分体现了传统园林的布局特点模山范水、 效法自然。整个园中山环水绕,从沁芳 闸引进园外河水,贯穿整个园中。整个
园林设计——北京大观园调研PPT
制作者:张雁妮 学号:111201132 指导老师:张文勇
目 录
一、大观园简介
二、主要景观分析及其造景手法分析
三、北京大观园造园手法
大观园简介:对大观园 详细的作一介绍,简单分析
1
其地理位置,平面布置等。
2
大观园主要景观 介绍:对大观园主要 景观在园林设计中所 采用的设计手法进行 简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