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课 走共同富裕道路知识点
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教案[5篇]
![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教案[5篇]](https://img.taocdn.com/s3/m/deb24b42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93.png)
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教案[5篇]第一篇: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教案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⑴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分配制度和分配原则;⑵了解什么是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但实现共同富裕需要一个过程;⑶知道“四个尊重”。
2.能力目标:⑴从我国多层次生产力水平出发,理解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和分配原则的必要性;⑵结合我国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地理位置等方面的情况,体会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过程的道理;⑶从激发社会活力,提高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角度,明确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的现实意义。
⑷培养学生运用全面的发展的辩证的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⑴认同现阶段我国基本分配制度,自觉做到“四个尊重”;⑵使学生理解部分先富的政策,懂得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各族人民应互帮互助,并积极投身到扶贫帮困的宣传活动中去。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⑴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⑵什么是共同富裕;实现共同富裕需要一个过程,先富和共富的辩证关系。
教学难点:先富与共富的辩证关系。
教法指导:讲授法和问题教学法教学过程:活动一:⑴利用多媒体给出两组图片:第一组是华西村及其富裕的人们;第二组是贫穷的人和贫穷的孩子以及因贫穷而买不起药和上不起学的漫画。
【提出问题】:对比这两组图片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现象:我们国家还存在地区发展不平衡的现象;有些地区和人们比较富裕,有些地区和人们仍然没有摆脱贫困与落后,我们这个社会还存在贫穷的人。
⑵文字材料:我国现阶段贫困人口绝对数量依然庞大,到2005年末,全国绝对贫困人口还有2365万,初步解决温饱但还不稳定的农村低收入人口为4067万。
这些贫困人口分布在生产生活条件极差的地区,市场经济发育程度低,人力资源严重不足,收入来源匮乏,极易返贫,是我国扶贫工作面临的最大挑战。
结合多媒体介绍十六届六中全会(2006年10月8日召开)的主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九年级政治 第四单元第十课第一框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课件 苏教

想 阅读课本P124知识讨论交流:
一
想 议 一
1、什么是集体经济?他和国有经济有何
不同?
含义、地位
议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为什么要大力发展集体经济?
作用(意义):a发展集体经济可以广泛吸
收社会分散资金;b缓解就业压力;c增加公共
积累和国家税收;d对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共同富裕,具有十
分重要的作用。
非公有制经济
“我国积极鼓励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以最终确立其在国 民经济中的主体地位。”此说法对吗?为什么?
• 此观点是错误的。
• (1)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共同、私 营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 组成部分,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有利于充 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加快发展生产 力;有利于扩大劳动就业,增加居民收入;有 利于繁荣市场,方便人们生活。
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 ……
找
浏览课本P124-125的内容,搜寻圈点,并激情回答:
一
1、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哪些属于非公有制经济?试举例说明。
找
2、我国现阶段有哪些非公有制经济成分?它们有什么样的地位和作用?
日常生活中的理发店、小吃铺、小商店、小卖铺等。
②地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
重要组成部分。
作用:a有利于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 的积极因素,加快发展生产力;b有 利于扩大劳动就业,增加居民收入; c有利于繁荣市场,方便人民的生活。
自读课本 思考讨论问题
•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 为什么要坚持这一制度?
• 2、什么是国有经济?国有经济主要分布在 哪些领域?有何作用?
• 3、什么是集体经济?集体经济有何作用? • 4、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哪些
2019-2020年九年级政治考点复习实现共同富裕

2019-2020年九年级政治考点复习实现共同富裕聚焦考点☆温习理解一、教材重点回顾: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2. 确立的原因:它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基本国情决定的。
其中以公有制为主体决定了我国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决定了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3. 分配中要注意的问题:既要提倡奉献精神,又要落实分配政策,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
4.正确理解共同富裕:①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②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过程,只有鼓励一部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形成示范效应,并通过先富者带动和帮助后富者,才能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③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共同富裕有不同的内容。
现阶段共同富裕就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推动先富起来的东部沿海地区积极支持中西部地区发展经济。
5. 为实现共同富裕国家采取的措施有哪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部崛起、免除农业税等。
6. 如何让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①要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风气。
②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我们创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作为个人,应该抓住有利条件,发挥自身才能,积极进取,努力创业,实现自我价值,为国家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二、中考考点梳理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的内容是什么?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2.我国的分配制度确立的依据是什么?它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基本国情决定的。
3.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什么?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4.如何理解共同富裕?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过程,只有鼓励一部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形成示范效应,并通过先富者带动和帮助后富者,才能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走向共同富裕-----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2、如何全面深化改革?(举措)?
3、全面深化改革的内涵和总目标? 4、为什么要共享发展成果?
5、如何实现共享发展成果?
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过程
什么是共同富裕?
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 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带 动和帮助后富,逐步走向共同富裕。
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新闻中心举行记者会
正在起草学前教育法
陈宝生用较长时间回应了学前教育方面的问题。 他坦承,学前教育是新时期中国教育发展最快的一个 部分,也是当前中国教育最大的一块短板。家长们希 望孩子能够就近入园,入一个优质、便宜的幼儿园, 而现有状况是普惠性幼儿园不足,财政保障和成本分 担机制没有建立起来,保教人员数量不足、水平不高, 管理和安全问题存在诸多漏洞、薄弱环节,这些问题 都需要加以解决。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教材P11—13,回答:为什么要“让 全体人民公平地享受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
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原因
(1)衡量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不仅要看 经济发展状况,而且要看发展成果是否惠及全体 人民,人民的合法权益是否得到切实保障。
(2)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 斗目标。
(3)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
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新闻中心举行记者会
课堂小结
走 向 共
改革进 行时
同
1.为什么要全面深化改革?(为什么) 2.如何全面深化改革?(怎么做)
富
共享发展 3.为什么要让全民共享发展成果?(为什么)
裕 成果
4.党和政府如何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怎么做)
课堂练习
1.2020年3月6日,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召开。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
共同富裕党的基本路线初中政治知识点中考考点汇总

共同富裕党的基本路线初中政治知识点中考考点汇总学习需要有好的方法,好的方法将会让我们的学习效率事半功倍。
小偏整理了共同富裕党的基本路线初中政治知识点中考考点汇总,感谢您的每一次阅读。
共同富裕初中政治知识点中考考点汇总1. 为何坚持共享发展成果? 共同富裕?精准扶贫?(1)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一个方面。
(2)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3)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
(4)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构建和谐社会。
2. 如何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打赢脱贫攻坚战?(1)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2)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
(3)加强社会保障,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4)动员广泛的社会参与,形成合力,共同努力。
3. 党和政府关注民生,重视扶贫工作,说明了什么?(1)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2)党和政府重视民生问题;(3)我国积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构建和谐社会。
4. 列举党和国家近年来采取的扶贫措施:(1)加快农村危房改造;(2)完善城乡医疗保障体制;(3)实行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寄宿学生生活补助制度。
5. 青少年能为精准扶贫做些什么?(1)树立远大理想,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2)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增强社会责任感;(3)从自身做起,向贫困地区捐款捐物; (4)为政府扶贫工作献计献策,自己履行义务。
党的基本路线初中政治知识点中考考点汇总1.党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2.党的基本路线地位: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
3.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党和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
4.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党和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
5.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党和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
九年级政治苏教版下册《走共同富裕之路》知识点

九年级政治苏教版下册《走共同富裕之路》知识点九年级政治苏教版下册《走共同富裕之路》知识点知识点1、懂得关注民生、共享经济繁荣成果的道理(1)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2)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
(3)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要求。
(4)扶贫济困、关爱他人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全社会的责任和义务。
(5)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
(6)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7)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8)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9)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资*源%库资*源%库2、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容和实施意义。
⑴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容:由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和社会优质四个个部分组成,其中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
资*源%库⑵意义:实施社会保障制度,能够使贫困人口得到基本的生活保障,能够使人们在遭遇失业、重大疾病时得到基本的经济保障。
因此,实施社会保障制度,是确保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的重要措施,是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改革、发展、和谐的大局。
3、了解我国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主要措施及现实意义,共享经济繁荣成果。
⑴我国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主要措施有: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部崛起战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实施扶贫开发计划等。
⑵实施扶贫济困的意义:①坚持以人为本,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关注贫困,关心群众生活,认真解决好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要求;P129②扶贫济困、关爱他人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全社会的责任和义务,也是我们每个青年应有的道德风尚;P130③确保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目标,关键是要帮助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发展经济,脱贫致富;P132④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帮助贫困地区、振兴经济,帮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逐步缩小地区差距,有利于实现整个国民经济好快发展,有利于缓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保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顺利实现。
《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教案

《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教案[课标依据]:理解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造福于人民的必要性,体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分配制度;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动竞相迸发,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能力目标:结合我国生产力水平、教育科学文化水平、地理位置等方面的情形,体会共同富裕是一个先富带后富、共奔富裕路的过程,从有利于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两个方面,体会“在分配中,既要提倡奉献精神,又要落实分配政策”的辩证统一性。
情感价值观目标:从促进生产力发展、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的角度,认同“确立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财富的创造和社会的发展有赖于劳动、知识、科技等角度,培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重点: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2、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难点:1、共同富裕是一个过程;2、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3、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蔚然成风,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也将充分涌流。
[教学过程设计]导入新课:教师问:“同学们,你们现在享受国家财政补贴的免除杂费和学费了,你知道国家是从哪个地区开始实行这一政策的吗?东部地区还是西部地区呢?”——学生回答“西部地区。
”教师:其实这些年国家为了进行西部大开发是竭尽所能斥巨资而为之。
比如:投资262亿元建青藏铁路,计划投资403亿建重庆轻轨,以及打算重拳出击,在川、滇西部的横断地区打造世界级的大型水电站群落。
等等……在国家的大力扶持下,这些西部的经济增长率每年高于8.5%。
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国家建西部大开发的目的是什么呢?——发展西部经济,使东、西部人民共同富裕,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这一课题。
历史人教版八下第十课知识点

历史人教版八下第十课知识点历史人教版八下第十课主要介绍的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五大这一时期,邓小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作出的重要贡献和邓小平理论形成和确立的基本史实。
接下来店铺为你整理了历史人教版八下第十课知识点,一起来看看吧。
历史人教版八下第十课知识点:四项基本原则即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
1979年3月30日,邓小平指出:“中央认为,我们要在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在思想上、政治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前提。
”1982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认了四项基本原则:“中国各族人民将继续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指引下,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四项基本原则是中国的立国之本。
历史人教版八下第十课知识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社会主义社会一个特定的历史阶段。
始于20世纪50年代中国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至少需要上百年时间。
在这个阶段中,一方面,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中的指导地位已经确立,中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
另一方面,由于中国社会主义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生产力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生产机械化、自动化水平总的说来还很低。
10亿多人口,8亿在农村,基本上还是用手工工具搞饭吃。
不同产业部门、不同地区、不同企业的生产技术水平极不平衡。
同生产力的这种状况相适应,在生产关系方面,商品经济和国内市场很不发达,自然经济和半自然经济占相当比重,社会主义经济制度还不成熟不完善,还需要有不同性质、不同规模的私有制经济作为公有制经济的补充。
在上层建筑方面,经济、文化的落后还限制着高度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设,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和小生产习惯势力在社会上还有广泛影响,并且经常侵袭着党的干部和国家公务员队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课走共同富裕道路知识点
1、我国实行什么样的基本经济制度(P122第一段)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2、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原因是什么?P122第一段
是由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的
3、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体现在哪里?(P124第一段)
就全国而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4、公有制经济的重要作用(P124第一段)
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国家引导和推动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基本力量,是实现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共同富裕的重要保证。
5、为什么要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和作用)P125第一段
有利于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加快发展生产力;有利于扩大劳动就业,增加居民收入;有利于繁荣市场,方便人民的生活。
6、国有经济的地位和作用:P123第二段
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起着关键性作用。
7、我国实行怎样的分配制度(P126第一段)
现阶段,我国坚持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8、我国实行怎样的分配原则?P126第二、三段
在公有制经济内部,主要实行按劳分配原则。
其他分配方式,主要是指按人们投入的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分配收入。
按生产要素分配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分配的重要原则。
9、我国为什么要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P127第二段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是党和国家富民政策的重要内容,是与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的,也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10、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都受法律保护P127第一段
在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下,人们的收入可分为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
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都受法律保护。
目前,我国努力创造条件,让更多的群众依法拥有财产性收入。
11、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实现共同富裕←经济上的最终目标P128
12、如何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措施)详见知识梳理或笔记
我国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自主创业、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逐步引领全体人民走向共同富裕。
13、为什么要确保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原因)P129第一段
为了坚持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实现共同富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14、党和政府为什么要关注和改善民生?①共产党性质和宗旨的角度P100②国家性质的角度P113 ③“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角度:P104。
④科学发展观的角度:P105 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角度(③和④)⑥P129第三段
15、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容、核心P131第一段
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主要由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四个部分组成,其中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
16、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意义P132第一段
实施社会保障制度,能够使贫困人口得到基本的生活保障,能够使人们在遭遇事业、重大疾病时得到基本的经济保障。
因此,实施社会保障制度,是确保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的重要措施,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改革、发展和谐的大局。
17、为什么要实行西部大开发战略?(意义)(P132第二段)
关系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关系地区协调发展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
18、确保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措施是什么?P132最后一段
关键是要帮助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发展经济,脱贫致富。
19、为什么要统筹区域经济发展,帮助贫困地区脱贫致富?(落实科学发展的意义)(P133)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顺利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客观要求,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稳定、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
20、分析说明题
材料:小吴的爸爸是一家国有企业的总工程师,有工资和奖金;妈妈在一家外资企业做财务工作,去年涨了工资;姑姑是农民,除了承包集体土地种植蔬菜外,兼营蔬菜收购和运输,收入也有所增长;二叔开了家个体杂货店,虽然忙些累些,可收入不少;三叔与他人合办了一家服装厂,自己直接经营,去年税后收入比小吴爸爸妈妈的收入总和还高一倍。
小吴的家人和亲戚们分别是按什么方式取得收入的?
1、小吴的爸爸属于按劳分配
2、小吴妈妈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中的按劳动要素分配
3、小吴姑姑属于按劳分配和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
4、小吴的二叔是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
5、小吴的三叔是按生产要素分配中的按资本要素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