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花的快乐》赏析

合集下载

《雪花的快乐》徐志摩诗赏析

《雪花的快乐》徐志摩诗赏析

语言优美
读者普遍认为《雪花的快 乐》的语言优美流畅,富 有诗意,给人以美的享受。
意境深远
读者认为《雪花的快乐》 所营造的意境深远,能够 引发人们对生命、自然和 情感的思考和感悟。
THANKS
感谢观看
美好向往
诗中通过雪花的美丽和短暂,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热爱 和向往。他希望生活中的美好能够永恒,同时也表达了对生 命短暂的感慨。
对爱情的渴望与赞美
渴望爱情
诗中通过雪花落在梅花上,表达了作 者对爱情的渴望。他希望找到一位心 灵相通、志同道合的伴侣,共同追求 自由和美好。
赞美爱情
徐志摩赞美了爱情的纯洁和美好,他 希望爱情能够永恒,像雪花一样纯洁 无暇。
徐志摩的诗歌风格
1
徐志摩的诗歌风格独特,语言简练明快,意境深 远。
2
他善于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 描绘自然和人生。
3
他的诗歌作品情感真挚、思想深邃,具有很高的 艺术价值。
02
《雪花的快乐》创作背景
诗歌的创作年代
1925年
这首诗写于1925年,是徐志摩的代 表作之一。
现代文学时期
该诗创作于中国现代文学时期,体现 了现代诗歌的特色。
雪花
徐志摩将自我比喻为雪花,轻盈、自由 ,表达出对自由和纯真爱情的向往。
VS
快乐的雪花
通过比喻快乐的雪花,诗人传达出对美好 事物的追求和向往,以及对生命的热爱。
优美的语言与节奏
语言优美
徐志摩运用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排比、反复等,使诗歌语言优美、富有感染力。
节奏感强
诗人通过押韵、音节等手法,使诗歌节奏感强烈,读起来朗朗上口。
文学价值高
《雪花的快乐》以其独特 的文学价值和艺术魅力, 被广泛认为是现代文学的 经典之作。

徐志摩雪花的快乐解析

徐志摩雪花的快乐解析

徐志摩雪花的快乐解析徐志摩是中国现代诗人和文学家,其作品《雪花的快乐》被认为是代表作之一。

本文将对这首诗进行解析,以了解其背后的意义和价值。

下面是本店铺为大家精心编写的5篇《徐志摩雪花的快乐解析》,供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徐志摩雪花的快乐解析》篇1徐志摩的《雪花的快乐》是一首描绘雪花的诗歌,表达了诗人对雪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在这首诗中,徐志摩将雪花比喻为一个翩翩起舞的仙女,轻盈地飞舞着,充满了生命的活力和美好。

这首诗的开头,徐志摩用了一句“假如我是一朵雪花”,将自己置身于雪花的角度,从而更加深入地感受雪花的美丽和魅力。

接着,他描述了雪花翩翩起舞的场景,用了“飞扬、飞扬、飞扬”这样的词语,来表现雪花轻盈、自由的舞姿。

在诗的第二节,徐志摩描述了雪花飞舞的方向和目的地。

他写道:“这地面上有我的方向”,表达了雪花对地面的向往和归属感。

同时,他也表达了雪花不去幽谷、山麓和荒街的决心,展现了雪花的高洁和纯洁。

在诗的第三节,徐志摩描绘了雪花飞舞的场景,用了“娟娟地飞舞”这样的词语,来形容雪花的美丽和婀娜。

同时,他也提到了雪花等待着“她”的到来,并将“她”比喻为“清幽的住处”,表达了雪花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在诗的第四节,徐志摩描绘了雪花与“她”相遇的场景。

他写道:“她身上有朱砂梅的清香”,将“她”比喻为一个美丽的女子,充满了诗意和浪漫。

接着,他描述了雪花与“她”的融合,用了“消融、消融、消融”这样的词语,来表现雪花与“她”之间的紧密联系和融合。

总之,徐志摩的《雪花的快乐》是一首描绘雪花的诗歌,表达了诗人对雪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通过将雪花比喻为一个翩翩起舞的仙女,他深入地感受了雪花的美丽和魅力。

同时,他也通过描绘雪花飞舞的场景和与“她”的相遇,展现了雪花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这首诗不仅表达了徐志摩对雪花的喜爱,也表达了他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徐志摩雪花的快乐解析》篇2徐志摩的《雪花的快乐》是一首代表他诗歌风格的作品,这首诗以雪花的意象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美和自由的追求。

徐志摩雪花的快乐诗歌鉴赏

徐志摩雪花的快乐诗歌鉴赏

徐志摩雪花的快乐诗歌鉴赏徐志摩,中国近代文学史上的文学巨匠,在他的创作生涯中,作品涵盖了诗歌、小说、散文、翻译等多个领域。

而他的作品,让人们不仅能够感受到丰富的文学内涵,更能够从中体会到生活的乐趣和快乐。

在徐志摩的诗歌创作中,以快乐、欢乐为主题的诗歌数量颇多。

其中,以《雪花的快乐》为代表的一系列诗歌,更是让人感受到了徐志摩在快乐主题上的创作天赋和独具匠心。

《雪花的快乐》一诗,可谓是徐志摩快乐诗歌的代表之作。

全诗表达了徐志摩对于雪花的欣赏与感受,将雪花的美妙融入到生命中的一种快乐状态中,从而使这首诗歌达到了穿越时空、经久不衰的艺术价值。

诗中的第一句“飘啊飘,你是那么的轻”,与后来的“像一群婴儿,在没有知觉的微笑中快乐”,塑造了一种娇嫩、轻盈的雪花形象,给人带来了视觉上的美感和诗意上的想象。

在诗歌的句式构造上,徐志摩采用了反复出现的“快乐”二字,形成了一种强烈的感染效果。

在诗歌末尾还像是一个总结,“快乐,是雪花所原创的”,透过雪花的美丽,传递着一种深刻的人生真谛——专注于自己的感受,去享受生命中最美好的部分,才能真正获得快乐。

实际上,除了《雪花的快乐》之外,徐志摩在他的作品中还涉及了很多旨在传递快乐的诗歌,比如《海之幸福》、《快乐的马车》、《橄榄的快乐》等等。

而这一系列《快乐诗歌》,正是徐志摩快乐文学的精髓所在。

这些快乐诗歌,即便在今天依然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人文价值。

在生活节奏快速、社会压力增大的当下,人们恰恰需要徐志摩的快乐诗歌这样的文学作品,以提醒人们关注生命真正的价值,去感受更多的身心愉悦。

总之,徐志摩快乐诗歌的鉴赏,不仅是对他作品的细致解读,更是对人类情感世界的一次深刻探究。

这些快乐诗歌,不仅带来了读者内心上的愉悦和欣慰,还成为了一种文化内涵和传统,给人们带来了深远的人文精神启示。

徐志摩雪花的快乐赏析_20113331129170904

徐志摩雪花的快乐赏析_20113331129170904

徐志摩《雪花的快樂》賞析此詩寫於1924年12月30日。

發表於1925年1月17日《現代評論》第一卷第6期。

詩人徐志摩在他的《猛虎集》序文中寫道:“詩人也是一種癡鳥,他把他的柔軟的心窩緊抵著薔薇的花刺,口裡不住地唱著星月的光輝與人類的希望,非到他的心血滴出來把白花染成大紅他不住口。

他的痛苦與快樂是深成的一片。

”如果把徐詩中《雪花的快樂》、《再別康橋》和《我不知道風是在哪個方向吹》(以下簡稱《雪花》、《康橋》、《風》)放在一起,它們正好從這樣的角度展示了詩人寫作的連續、希望與理想追尋的深入。

這實在是一個有趣的比較,因為這三首名篇風格之一致,內在韻脈之清晰,很易令人想到茅盾的一句話:“不是徐志摩,做不出這首詩!”(茅盾《徐志摩論》)徐詩中表現理想和希望感情最為激烈、思想最為激進的詩篇當推《嬰兒》。

然而,最真實傳達“一個曾經單純信仰的,流入懷疑的頹廢”(《猛虎集》志摩自序)詩人心路歷程的詩作,卻是上述三首。

在現代主義階段,象徵不僅作為一種藝術手段,更是一種思維方式。

詩人朝向一生信仰的心路歷程是一個紛繁的文學世界,其中曲折的足跡讀者往往需追隨及終點方恍然大悟。

胡適之在《追憶志摩》中指出:“他的人生觀真是一種單純的信仰,這裡面只有三個大字:一個是愛,一個是自由,一個是美。

……他的一生的歷史,只是他追求這個單純信仰實現的歷史。

”(《新月》四卷一期《志摩紀念號》)是的,徐志摩用了許多文字來抵抗現實世界的重荷、複雜,在現實世界的摧毀面前,他最終保持的卻是“雪花的快樂”、“康橋的夢”及“我不知道風在哪個方向吹”的無限惆悵。

如果說現代詩的本質就是詩人穿越現實去獲取內心清白、堅守理想高貴(傳統詩是建築於理想尚未破裂的古典主義時代的),那麼,我們不難理解人們對於《雪花》、《康橋》和《風》的偏愛。

《雪花的快樂》無疑是一首純詩(即瓦雷裡所提出的純詩)。

在這裡,現實的我被徹底抽空,雪花代替我出場,“翩翩的在半空裡瀟灑”。

但這是被詩人意念填充的雪花,被靈魂穿著的雪花。

徐志摩《雪花的快乐》原文赏析

徐志摩《雪花的快乐》原文赏析

徐志摩《雪花的快乐》原文赏析徐志摩《雪花的快乐》原文赏析徐志摩(1897年1月15日—1931年11月19日),原名章垿[xù],字槱[yǒu]森,留学美国时改名志摩。

曾用过的笔名有南湖、诗哲、海谷、谷、等。

浙江海宁硖石人。

现代诗人、散文家,新月派诗人,新月诗社成员。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徐志摩《雪花的快乐》原文赏析,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雪花的快乐》徐志摩假如我是一朵雪花翩翩的在半空里潇洒我一定认清我的方向飞扬,飞扬,飞扬这地面上有我的方向不去那冷寞的幽谷不去那凄清的山麓也不上荒街去惆怅飞扬,飞扬,飞扬你看,我有我的方向!在半空里娟娟的飞舞认明了那清幽的住处等着她在花园里探望飞扬,飞扬,飞扬啊,她身上有朱砂梅的清香那时我任凭我的身轻盈盈的,沾住了她的衣襟贴近她柔波似的心胸消溶,消溶,消溶溶入了她柔波似的心胸赏析《雪花的快乐》无疑是一首纯诗(即瓦雷里所提出的纯诗)。

在这里,现实的我被彻底抽空,雪花代替我出场,“翩翩的在半空里潇洒”。

但这是被诗人意念填充的雪花,被灵魂穿着的雪花。

这是灵性的雪花,人的精灵,他要为美而死。

值得回味的是,他在追求美的过程丝毫不感痛苦、绝望,恰恰相反,他充分享受着选择的自由、热爱的快乐。

雪花“飞扬,飞扬,飞扬”这是多么坚定、欢快和轻松自由的执著,实在是自明和自觉的结果。

而这个美的她,住在清幽之地,出入雪中花园,浑身散发朱砂梅的清香,心胸恰似万缕柔波的湖泊!她是现代美学时期永恒的幻像。

对于诗人徐志摩而言,或许隐含着很深的个人对象因素,但身处其中而加入新世纪曙光找寻,自然是诗人选择“她”而不是“他”的内驱力。

与阅读相反,写作时的诗人或许面对窗外飞扬的雪花热泪盈眶,或许独自漫步于雪花漫舞的天地间。

他的灵魂正在深受囚禁之苦。

现实和肉身的沉重正在折磨他。

当“星月的光辉与人类的希望”令他唱出《雪花的'快乐》,或许可以说,诗的过程本身就是灵魂飞扬的过程?这首诗共四节。

《雪花的快乐》徐志摩诗赏析

《雪花的快乐》徐志摩诗赏析

●你认为雪花的快乐体现什么地方?
它能自由选择自己的方向; 能执著地追求自己的理想; 能为了自己的理想信念奉献一切。
拓展阅读
偶 然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讶异, 更无须欢喜—— 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你记得也好, 最好你忘掉, 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
假如我是一朵雪花, 翩翩的在半空里潇洒, 我一定认清我的方向—— 飞扬,飞扬,飞扬,—— 这地面上有我的方向。 不去那冷寞的幽谷, 不去那凄清的山麓, 也不上荒街去惆怅—— 飞扬,飞扬,飞扬,—— 你看,我有我的方向!
在半空里娟娟的飞舞, 认明了那清幽的住处, 等着她来花园里探望—— 飞扬,飞扬,飞扬,—— 啊,她身上有朱砂梅的清香!
拓展阅读
沙扬娜拉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 沙扬娜拉!
赏析:离别让人伤感,也令人回味和铭记。诗人正是抓住了这个镜 头,让时间凝结在这道别的一瞬。让我们仿佛跨越了时空亲眼看到 :女郎就像那一株柔弱的水莲花,亭亭玉立,微合了含情的双眸, 低垂着头,露出一段雪白的脖颈。道不尽的娇柔、袅娜多情。
综观全诗,诗人将自己比作生命短暂的雪花,在 追求真善美理想的过程中,他丝毫不感到痛苦、绝望, 而是充分享受着选择的自由,热爱的快乐。哪怕是融 化了自己也在所不惜,表现出坚定的信念和执著乐观 的精神。 ●诗人为什么要将自己比喻为雪花呢?
1、雪花晶莹洁白,象征着单纯、圣洁,这与诗人神圣纯 洁的理想相吻合。 2、雪花轻盈飞舞的姿态,与诗人对自由的执著追求相吻 合。
他是新诗的诗魂,人称“诗哲”“诗圣”。他追求自 由、平等、博爱的人生信仰,具有高洁的爱国情怀。

雪花的快乐的解析

雪花的快乐的解析

雪花的快乐的解析
【原创版】
目录
1.徐志摩的《雪花的快乐》概述
2.《雪花的快乐》中的主题和情感
3.分析《雪花的快乐》的艺术特点
4.总结《雪花的快乐》的价值和影响
正文
徐志摩的《雪花的快乐》是一首描绘雪花飘落时欢快心情的诗歌。

诗中以第一人称的视角,表达了雪花在空中飞舞时欢乐的心情。

作者通过雪花这一形象,展现了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自由的精神。

《雪花的快乐》中的主题和情感主要包括对自由和爱情的向往。

雪花在诗中被赋予了生命和情感,它欢快地飞舞,不受束缚,象征着对自由的追求。

同时,雪花的快乐还源于对爱情的期待。

在诗中,雪花等待着它的爱人——朱砂梅的到来,它希望能在爱人的怀抱中消融,感受到爱的温暖。

这种对爱情和自由的向往,体现了徐志摩一贯的浪漫主义风格。

在艺术特点方面,《雪花的快乐》以优美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见长。

诗中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比喻和拟人手法,如“飞扬,飞扬,飞扬”、“溶入了她柔波似的心胸”,使得诗的意境更为丰富。

此外,诗的结构紧凑,情
感连贯,展现了徐志摩深厚的诗歌功底。

《雪花的快乐》的价值和影响主要体现在它对后世的启发和审美价值。

这首诗以雪花为载体,传达了对自由和爱情的向往,鼓励人们追求真正的幸福。

同时,诗中的艺术特点也对后世诗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1页共1页。

《雪花的快乐》徐志摩 原文及赏析

《雪花的快乐》徐志摩 原文及赏析

《雪花的快乐》徐志摩原文及赏析假如我是一朵雪花,翩翩的在半空里潇洒,我一定认清我的方向——飞扬,飞扬,飞扬,——这地面上有我的方向。

不去那冷寞的幽谷,不去那凄清的山麓,也不上荒街去惆怅——飞扬,飞扬,飞扬,——你看,我有我的方向!在半空里娟娟的飞舞,认明了那清幽的住处,等着她来花园里探望——飞扬,飞扬,飞扬,——啊,她身上有朱砂梅的清香!那时我凭借我的身轻,盈盈的,沾住了她的衣襟,贴近她柔波似的心胸——消溶,消溶,消溶——溶入了她柔波似的心胸!《雪花的快乐》是徐志摩的一首优美的抒情诗。

这首诗以雪花自喻,表达了诗人对爱情和自由的向往。

诗的开篇,诗人便将自己想象成一朵雪花,“翩翩的在半空里潇洒”,赋予雪花以灵动、自由的姿态。

雪花在空中飞扬,这一“飞扬”的动作被反复强调,突出了雪花的坚定和执着。

它有着明确的方向,那便是追寻心中的目标,展现出一种毫不迟疑的决心。

“不去那冷寞的幽谷,不去那凄清的山麓,也不上荒街去惆怅”,这几句诗通过否定的句式,进一步强调了雪花目标的明确性。

它拒绝那些阴冷、荒凉和令人惆怅的地方,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追求。

这种对负面环境的摒弃,更加凸显出雪花内心的向往和坚持。

雪花在半空飞舞,终于“认明了那清幽的住处”,这里的“清幽的住处”或许象征着诗人理想中的爱情归宿。

它在等待着心爱的人来探望,充满了期待和憧憬。

而“她身上有朱砂梅的清香”这一描写,不仅给人以美好的嗅觉感受,更使得这位女子充满了神秘而迷人的魅力。

在诗的结尾,雪花凭借着自身的轻盈,沾住了她的衣襟,贴近她柔波似的心胸,最终消溶其中。

这里的“消溶”并非是生命的结束,而是一种融合,是与所爱之人心灵相通、融为一体的美好境界。

这种融合象征着爱情的圆满和极致的幸福。

从整体上看,这首诗具有鲜明的音乐美。

诗中的节奏轻快流畅,韵律和谐,如“飞扬,飞扬,飞扬”的反复,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也将雪花欢快、急切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同时,诗歌的意象选取也十分精妙,雪花这一纯洁、自由的形象,与诗人对美好爱情和自由的追求相得益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雪花的快乐》赏析
徐志摩的诗有一种特有的飞逸飘动的艺术风格,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

《雪花的快乐》是一首极富诗人性灵和艺术特色的诗,是从“性灵暖处来的诗句”,颇能体现徐志摩诗歌的风格。

《雪花的快乐》是一首表现爱情的强烈、真挚的愿望,反映诗人个性解放的要求的诗。

诗人在表现这种感情时营造了一种飞动飘逸的轻柔氛围,创设了优美的意境,谱写了清新和谐的旋律,锻炼了含蓄蕴藉的情思,使诗歌具有了意境美、轻柔美、含蓄美和音乐美,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一、飞动飘逸的轻柔氛围。

你看:雪花在半空里翩翩的潇洒、娟娟的飞舞,我只认定我的方向,“飞扬,飞扬,飞扬”,“凭借我的身轻”,“盈盈的,沾住了她的衣襟,贴近她柔波似的心胸”。

然后是“消溶,消溶,消溶”,一直到“溶入”“她柔波似的心胸”。

飘飘的雪花、“清幽”的花园、“带着朱砂梅香气”的她,构成的是怎样一个飞动飘逸的轻柔氛围啊!而在这氛围里,诗人纤细的柔情,飞扬向上的追求,是怎样的密挈在一起啊!这飞动、飘逸的雪花,把我们引入到那“清幽的花园”,等着她来“探望”,同时我们也似乎闻到了“她身上朱砂梅的清香”,这是怎样的一种柔情啊!随着雪花的“飞扬”,我们很自然地也要生发出一种“翩翩的潇洒”、“娟娟的飞舞”的美的思绪。

这种飞动飘逸的氛围使诗充满了一种神韵和情致美,令人赏心悦目。

二、优美的意境。

在《雪花的快乐》里,诗人不着痕迹地创造了一个非常优美的意境,把我们带进了一个特定的空灵环境。

诗中“雪花”的形象无一不符合大自然雪花的物理特征,但又分明融入了诗人个性、情感,以至身姿,融入了“五四”飞扬向上的时代精神。

诗人运用象征手法,把抒情主人公比成一朵洁白、轻盈的雪花,在无羁的空间追求自己的理想。

“雪花”“不去那冷寞的幽谷,不去那凄清的山麓,也不上荒街去惆怅”,而是“认明了那清幽的住处”去“飞扬,飞扬,飞扬”。

很明显,这一潇洒飘逸的意象里既有雪花的精灵,诗人的精灵,同时也有时代的精灵。

而诗中的“她”同样不一定仅仅是生活中实有的,“她”是诗人想象中的“情人”,是一种升华了的神圣纯洁的理想的爱情,她是一种精神力量,理想境界的人格化。

诗人在“雪花”与“她”身上消融了对纯真爱情的渴求及对美好理想信念的渴求。

诗人创造的朝自己方向“飞扬”的雪花和住在“清幽”“花园”的“身上有朱砂梅清香”的她这两个意象,非常潇洒、轻逸、优美,显现出一种特别优美清幽的意境,产生一种很强的艺术魅力。

三、含蓄蕴藉的情思。

徐志摩是一个热情的诗人,但他炽热的感情却不外露,往往让我们在意犹未尽之中去驰骋自己的想象,从而获得很高的审美情趣。

诗人在《雪花的快乐》中表达的是对纯真爱情的渴求与对美好理想信念的追求,但它绝不外露在诗语言中,而是蕴含在飞扬的雪花中。

诗中雪花的飞扬不是漫无目的的,它“飞扬”是为了到“清幽”的花园里,消融进“她”“柔波似的心胸”里去,而“她”也不是住在那“冷寞的幽谷”、“凄清的山麓”、“令人惆怅”的“荒街”的。

在这些描写中,我们不是可以很好地发现诗人的理想、追求吗?这正是诗人“从性灵暖处
来的诗句”啊!诗人把自己的情感、个性完全外射在“雪花”这个客观物象上,从而使诗有了含蓄之美,把自己的情思表现得含蓄蕴藉,读后让人觉得余味无穷。

四、清新和谐的旋律。

《雪花的快乐》文字清新,韵律和谐,具有音乐美。

如第一节:“假如我是一朵雪花,/翩翩的在半空里潇洒,/我一定认清我的方向——/飞扬,飞扬,飞扬——这地面上有我的方向。

”在这一节诗里,一、二节每行三顿,每顿三至四字,形成一种舒缓的节奏,并采用“花”、“洒”这样开放而柔和的韵脚,这就与“雪花”翩翩潇洒的神韵风采相适应;到第三行又开始换韵,采用了“向”、“扬”这样更为上扬、响亮的韵脚;第四行又突然转换为跳跃式的节奏“飞扬,飞扬,飞扬”,这与飞跃向上的内在精神与内心节奏相适应。

诗的旋律舒缓跳跃相交错,无论是舒缓轻柔,还是跳跃奔放都造成了一种音乐之美。

整首诗不仅用语明白清新,有内在的音乐美,诗行讲究平仄、声韵节拍,整齐中有变化,毫无雕琢之感,在清新和谐的旋律中,我们还可以触摸到诗人的心脉,窥见诗人潇洒飘逸的神韵风采。

《雪花的快乐》融飞动飘逸的氛围,优美的意境,清新和谐的韵律,含蓄蕰藉的情思于一炉。

诗思轻捷飘忽,诗句流丽如洗,创造出一个自然意象与自由心灵互摄互映的艺术境界,为我们留下了神奇的韵味。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