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品及有机化学品理化性质

合集下载

03 石油及油品的理化性质

03 石油及油品的理化性质

一、蒸气压


定义:在某一温度下,一种物质的液相与其 上方气相呈平衡状态时的压力,称为饱和蒸 气压,简称蒸气压。 蒸气压是表示液体在一定温度下蒸发和气化 的能力,蒸气压越高,液体越易气化。



纯烃的蒸气压与其它纯物质一样,蒸气压与其 分子气化潜热和温度有关,纯烃的蒸气压随液 体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油品是一种复杂混合物,其蒸气压不仅与温度、 气化潜热有关,还与其气化率有关。 油品质量标准中的蒸气压为雷德蒸气压,kPa。 条件实验(38℃,4:1)
轻质油品闪点燃点低自燃点高要严禁轻质油品闪点燃点低自燃点高要严禁火源接触火源接触重质油品自燃点低闪点燃点高要严防重质油品自燃点低闪点燃点高要严防高温泄露引起火灾高温泄露引起火灾一热性质一热性质焓质量热容比热汽化焓质量热容比热汽化热热kjkg指1kg油品从基准温度常用178加热到某温度t时所需的热量第五节油品其他方面的物理性质2质量热容kjkg指单位物质升高1所需的热量3汽化潜热kjkg指单位质量的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由液态转化为气态所需的热量二二机械杂质机械杂质mm和水分和水分m是石油及大多数油品汽油柴油喷气燃料的重要质量指标三三酸度酸度mgkoh100mlmgkoh100ml和酸值和酸值mgkohgmgkohg定量表示油品中酸性物质主要是环烷酸含量的指标四折射率
密度与化学组成的关系 (1)碳数相同,芳香烃>环烷烃>烷烃 (2)正构烷烃、环烷烃,分子量大密度大 (3)芳香烃,侧链越长,密度越小 对石油馏分,沸程越高,密度越大。 原油属性中:环烷基的>中间基的>石蜡基的


温度:温度升高,油品膨胀,密度随之下降,温 度对密度的影响很大。 0~50℃范围内,
第五节
油品其他方面的物理性质

最新汽油、柴油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最新汽油、柴油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汽油、柴油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见下表:⑴油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2-1汽油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⑵油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2-2柴油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2. 凝点、密度、闪点依据GB252-2011《普通柴油》。

⑶燃料油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理化性质性状:暗黄色粘稠而重的液体。

经与建设单位研讨,根据多年的经营经验,该公司经营的燃料油不属于沸溢性液体。

溶解性:不溶于水;相对密度(水=1):0.9~0.96燃烧性:可燃;燃烧热:45171KJ/kg;闪点:65℃以上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能引起燃烧爆炸,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可蓄积静电,引起电火花。

分解燃烧产物为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硫氧化物。

健康危害皮肤接触重油可引起接触性皮炎、油性痤疮。

吸入可引起吸入性肺炎。

重油废气可引起眼鼻刺激症状、头晕及头痛。

因杂质和添加剂(如硫化脂类等)不同毒性有差异,一般皮肤接触可发生皮炎,表现为红斑、水疱、丘疹。

皮肤接触后,个别人可能发尘肾脏损害。

初三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A.一二百万年前 B.二三百万年前 C.三四百万年前 D.四五百万年前 2.人类最初经历的社会形态是 ( ) A. 原始社会 B. 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3.当今战火不断的伊拉克位于两河流域,这里曾是哪一古代文明的发祥地 ( ) 4.右图所示,创造这个世界文明遗产的文明古国是 ( ) A.古代埃及 B.古代巴比伦 C.古代印度 D.古代中国 5.公元前18世纪,统一两河流域的王国是 ( ) A.波斯王国 B.古巴比伦王国 C.犹大王国 D.以色列王国 6.一位游客在法国卢浮宫博物馆参观,讲解员指着一历史文物说:“石柱上的法典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汽油、柴油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汽油、柴油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汽油、柴油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见下表:⑴油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2-1汽油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标识中文名:汽油UN编号:1203危险货物编号:31001危险品类别:低闪点易燃液体理化性质主要成分:C4—C12脂肪烃和环烷烃性状:无色或淡黄色易挥发液体熔点(℃):<-50 相对密度(水=1):0.7—0.79 沸点(℃):40—200溶解性:不溶于水,易溶于苯、二硫化碳、醇、脂肪烃燃烧爆炸危险特性燃烧性:极易燃烧闪点(℃):<-18引燃温度(℃):(415—530)爆炸极限(V%):(1.58—6.48)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

其蒸气比空气重。

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

燃烧(分解)产物:CO、CO2、H2O禁忌物:强氧化剂毒性及健康危害最高允许浓度(mg/m3):300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肤吸收健康危害:急性中毒,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轻度中毒症状有头晕、头痛、恶心、呕吐。

高浓度吸入出现中毒性脑病。

极高浓度吸入引起意识突然丧失,反射性呼吸停止。

可伴有中毒性周围神经病及化学性肺炎。

吸入呼吸道可引起吸入性肺炎。

溅入眼内可致角膜溃疡、穿孔,甚至失明。

皮肤接触致急性接触性皮炎,甚至灼伤。

吞咽引起急性胃肠炎。

并可引起肝、肾损害。

慢性中毒:神经衰弱综合症,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周围神经病。

严重中毒出现中毒性脑病。

防工程控制:密闭操作,全面通风,工作现场严禁火种。

护措施呼吸系统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

眼睛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戴耐油手套。

储运存储要保持容器密封,要有防火、防爆技术措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

灌装时应注意流速(不超过3m/s),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

⑵油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2-2柴油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标识中文名:普通柴油UN编号:2924危险货物编号:危险品类别:可燃液体理化性质主要成份:C15—C23脂肪烃和环烷烃性状:无色或淡黄色液体。

石油化工学院之石油及其产品的理化性质

石油化工学院之石油及其产品的理化性质
体积平均沸点是馏程的10%、30%、50%、70 %和90%五个馏出温度的算术平均值,即
体积平均沸点主要用于求定其它难以直接测得 的平均沸点。
2.立方平均沸点、中平均沸点、重量平均沸点 和分子平均沸点
这四种平均沸点均无法直接测得,通常由tv查 《图表集》的平均沸点校正图求定。这些平均 沸点主要被用来求定临界性质等其它物性。
四、石油馏分的临界性质
当纯物质的温度低于某一温度时加大 压力,气体可 变为液体。但当温度高于这一温度时,无论加多大 的压力都不能使之液化。 这个温度称为临界温度, 也是该物质处于液体状态的最高温度。相应于临界 温度时的饱和蒸汽压称为临界压力。
物质处于临界点时,汽、液相无从区分,相界面消 失。汽、液相互相转化时,既没有体积变化,也没 有热效应产生,汽相和液相具有相同的密度,此时 称为临界状态。
这是一种条件性试验,与称为真实蒸气压的饱 和蒸气压数据(为油品的泡点蒸气压)不同,两 种蒸气压可通过图表进行换算。
二、馏程
纯物质在一定外压下,其沸点为一定值。沸点时物 质的蒸气压等于外压。
石油及其产品是复杂混合物,其蒸气压与温度、压 力和气化率有关。在一定压力下,油品的沸点随气 化率的增大而不断升高。所以油品的沸点不是一个 单一温度值,而是一个温度范围,这个温度范围称 为馏程或沸程。
同一石油和油品的馏程因测定仪器和测试方法不同, 其数据有差别。在油品质量标准中,采用条件性的 馏程测定法(GB6536)。
将100ml试油置于规定仪器中,按规定条件加热蒸馏, 流出第一滴冷凝液时的气相温度称为初馏点;烃类 分子按其沸点由低到高顺序逐渐蒸出、气相温度逐 渐升高,馏出物的体积依次达到10%、20%……90% 时的相应气相温度,分别称为试油的10%馏出温度、 20%馏出温度……,蒸馏最终所达到的最高气相温 度称为干点(汽油)或终馏点(煤、柴油)。

石油及油品的理化性质

石油及油品的理化性质

密度和相对密度
石油及油品的密度与相对密度对生产、储 藏和运输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原油及产品
的计量和炼油装臵设计等方面都是必不可
少的。
一、石油及其油品的密度、相对 密度及其测定方法
定义:该油品在单位体积内的质量, 单位为g/cm3或kg/m3 。
油品的体积随温度的升高而膨胀,其密度也
随之变小,提及密度时应标明温度。
20 4 )的范围
相对密度 0.82~0.87 0.85~0.94
航空煤油

0.78~0.83
减压渣油
0.92~1.0
20 表3-3-2 不同原油各馏分的相对密度 d 4
馏份, ℃
大庆
胜利
孤岛
羊三木
IBP~200 200~250
250~300 300~350 350~400
0.7432 0.8039
i i
i

N iW 2
N M
i
i
i
式中:wi—组分i的质量分率
二、数均分子量的测定方法
测 定 方 法
沸点上升法 蒸气压渗透法 冰点下降法 渗透压法
三、石油馏分平均分子量的近似计算方法
石油馏分的平均分子量还可以有一些经验公
式进行计算,常用的经验公式有:
M n a bt ct
2
式中:t—石油馏分的实分子平均沸点(℃) a,b,c —随馏分的特性因数不同而 变化的参数
平均分子量也越大。
中国石油大学针对我国原油提出了如下的计 算平均分子量的经验公式 : Mn=184.5+2.295T-0.2332KT+ 1.32910-5(KT)2-0.62217T 式中:T—馏分的中平均沸点(℃)
K—馏分的特性因数

常用物质的理化性质及危害表(原油、硫化氢、一氧化碳、汽油、柴油、甲烷、乙烷、氮气)

常用物质的理化性质及危害表(原油、硫化氢、一氧化碳、汽油、柴油、甲烷、乙烷、氮气)
急救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就医。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给饮牛奶或用植物油洗胃和灌肠。就医。
防护
检测方法:气相色谱法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封,全面通风。呼吸系统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眼睛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手防护:戴防苯耐油手套。其他:工作现场严禁吸烟。避免长期反复接触。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就医。
食入:饮牛奶或植物油,洗胃并就医。
泄漏
应急
处理
切断火源,应急处理人员戴防毒面具,穿化学防护服,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堵漏。严禁泄漏物进入下水道、地沟等受限制空间。用活性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然后收集至空旷处焚烧,如大量泄漏利用围堤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防护
措施
无色有恶臭的气味。溶于水、乙醇。相对分子质量34.08,熔点-85.5℃,沸点-60.4℃,相对密度1.19(空气=1),引燃温度260℃,爆炸上下限46.0%~4.0%,最小点火能0.077mJ,最大爆炸压力0.490 MPa,临界压力9.01 MPa,临界温度100.4℃。
危险特性
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浓硝酸、发烟硝酸或其它强氧化剂强烈反应,发生爆炸。气体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很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
防护措施
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氧气呼吸器或空气呼吸器;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手防护:戴防化学品手套;其它: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毕,淋浴更衣。及时换洗工作服。作业人员应学会自救互救。进入罐、限制性空间或其它高浓度区作业,须有人监护。

浅论油品常见的理化性能及其测定技术方法和注意事项

浅论油品常见的理化性能及其测定技术方法和注意事项

浅论油品常见的理化性能及其测定技术方法和注意事项摘要:油品的理化性能是油品重要的表现特征,主要包含:沸点、密度、闪点、残炭等等。

通过对这些理化性能进行技术上测测定,就可以对油品有一个全面清除的了解,可以为各类油品在日程生活中的需要,提供可续的依据。

关键词:油品沸点密度平均分子量闪点残炭1 油品常见的理化性能及其测定技术方法1.1 油品的沸点及其测定技术方法油品基本都是许多烃类和非烃类的混合物,其沸点范围及蒸馏曲线是受到蒸馏设备、条件和方法的约束影响的。

常用的蒸馏方法主要有馏程测定、实沸点蒸馏和平衡气化三种。

其中馏程测定也被称为ASTM蒸馏或恩氏蒸馏,主要是在一种标准设备中,按照GB6536-86规定的方法进行的简单蒸馏。

馏程是指以油品在规定条件下蒸馏所得到的以初馏点到终馏点表示蒸发特征的温度范围。

主要用来判定油品轻、重馏分组成的多少,控制产品质量和使用性能等。

而实沸点蒸馏是与馏程测定的方法完全不同的一种测定技术,主要是用带有一个相当于理论板数14~18的填充精馏柱的蒸馏装置,在回流比5∶1的条件下进行蒸馏,通过这种蒸馏方法可以对轻重馏分进行比较好的分馏。

当然油品是复杂的混合物,用该方法是不能够得到其中单体烃的真实沸点的,而得到的只是一条连续的实沸点蒸馏曲线。

至于平衡气化主要是指在一定的压力和温度下保持气液两相处于平衡状态下进行分离的测定方法,所以又被称为一次气化或平衡蒸馏。

1.2 油品的密度及其测定技术方法密度是指在规定温度下,单位体积内所含物质的质量数,以kg/m3或g/cm3表示。

主要用在换算数量与交货验收的计量和某些油品的质量控制,以及简单判断油品性能上。

通常来说测定石油产品密度的方法有密度计法或比重瓶法。

如果依据GB1884-83来测定石油和液体石油产品的密度的方法是密度计法,该法利用的是阿基米德原理,也就是说只有被石油密度计所排开的液体重量等于密度计本身的重量时,这个时候密度计才会稳定地漂浮在液体石油产品中,也就说处于平衡状态,从而可以从密度计上的刻度读出该油品的密度值;而如果依据GB2540-81来测定石油产品的密度的方法就是比重瓶法,用该法测定油品密度必须要在20℃下进行,同时还要必须先测定该比重瓶被水充满时水的重量,然后再去测定它被油品充满时同体积石油产品的重量,最后通过计算即可得到该油品在20℃下的密度。

加油站汽油、柴油理化特性

加油站汽油、柴油理化特性

主要危险、有害物质该站经营的危险、有害物质是:车用汽油、柴油。

汽油是《关于公布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名录的通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安监总管三[2011]95号)中规定的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

F3.1.1.1理化性质与危险、有害特性(1)汽油的理化性质与危险、有害特性见表F3-1。

汽油、柴油的主要危险特性为:易燃性、易爆性、易积聚电荷性、易受热膨胀性、易蒸发、易扩散和易流淌、毒性。

(1)易燃性汽油、柴油的主要成份是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是可燃性有机物质。

尤其是汽油的闪点较低,同燃点很接近;在常温下,蒸发速度也很快。

由于油品在储存收、发作业中,不可能是全封闭的,油蒸气向外挥发,可能导致在大气中大量弥散和漂移,只要有足够的点火能量,就很容易发生燃烧。

汽油的燃烧速度、线速度、质量速度不仅很快,而且其水平传播速度也很快。

即使在封闭的油罐内,火焰水平传播速度可达2m/s~4m/s。

因此,汽油一旦发生燃烧,空气中的氧气又难以控制,很容易造成重大危险。

(2)易爆性爆炸是物质状态变化过程中瞬间释放出巨大能量,同时产生巨大声响的物理现象,具有极大的破坏性。

油品爆炸极限很低,尤其是车用汽油爆炸极限范围为1.4~7.6(V/V,%),汽油蒸气浓度在爆炸极限范围存在的可能性很大,引爆能量仅为0.2mJ,而加油站中绝大多数引爆源都具有足够的能量来引爆油气混合物。

油品的易爆性还表现在爆炸温度极限越接近环境温度,越容易发生爆炸。

夏天室外储存汽油,发生爆炸的危险性比冬天大。

(3)易积聚电荷性油品的电阻率在1010Ω·m以上,是静电非导体。

当油品在运输、装卸和加油作业时会产生大量的静电。

油品静电的产生速度远大于疏散速度,很容易引起静电荷积聚,使静电电位迅速升高,甚至可达几万伏。

而静电积聚的场所,常有大量油蒸气存在,很容易造成静电事故。

油品静电积聚不仅能引起静电火灾事故,还限制了油品的作业条件。

(4)易受热膨胀性油品受热后,温度升高,体积膨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机液体密度(t/m3)
摩尔质量(g/g-mol)
真实蒸汽压(kpa)
1
MTBE
0.74
88
12.06656174
2

0.77
78
3.512282307
3
苯胺
1.02
93
0.009777521
4
苯酚
1
94
0.003857017
5
苯甲醇
1.04
108
0.000810787
6
苯乙烯
0.9
104
0.143161043
28
异丙苯
0.86
120.19
0.107428468
29
三硝基甲苯
1.654
227.13
1.32115E-05
30
二硝基苯
1.521
182.13
0.000112647
31
吡啶(氮苯)
0.98
79.1
0.596453845
32
2-甲基吡啶
0.95
93.12
0.293286256
33
邻二氯苯
1.3
147
1.6
167.85
0.324104806
81
1,1,2,2-四氯乙烷
1.6
167.86
0.084990116
82
1,1,1-三氯乙烷
1.35
133.42
5.149867653
83
1,1,2-三氯乙烷
1.44
133.42
0.62073773
84
三氯氟甲烷
1.48
137.37
40.3504669
85
1,2,3-三氯丙烷
22
丙酮
0.79
58.08
9.254927529
23
环戊二烯
0.8
66.1
5.192328961
24
双环戊二烯
1.8
132.204
0.022191559
25
二甲基甲酰胺
0.94
87.12
0.263926885
26
醋酸乙烯
0.93
86.09
4.135708881
27
氯苯
1.11
112.56
0.334896568
40
正丙醇
0.8
60.1
0.426252859
41
丙二醇
1.04
76.09
0.001216271
42
1-己醇
0.82
102.18
0.010692415
43
仲丁醇
0.81
74.12
1.076532401
44
环己醇
0.9624
100.15
0.00103505
45
间苯甲酚
1.0336
108.1378
0.002031312
1.3889
147.44
612.892813
86
环戊烷
0.745
70.1
14.21640973
87
环氧丙烷(1,2)
0.83
58.08
24.539106
88
环氧乙烷
0.8711
44.052
65.89343692
89
环已烷
0.78
84.16
3.712132658
90
二甲基甲酰胺
0.94
73.1
0.263926885
46
邻苯甲酚
1.05
108.14
0.002209871
47
对苯甲酚
1.0341
108.14
0.000666254
48
间二苯酚
1.27
110.11
8.32785E-05
49
α-萘酚
1.0989
144.17
1.31239E-05
50
对甲酚
1.0178
108.14
0.000630389
51
苯酚
1.071
94.11
63
偏二氯乙烯
1.21
96.94
28.97553646
64
三氯乙烯
1.46
131.39
2.275108157
65
氯乙烯
0.91
62.4987
164.4264877
66
三氯甲烷
1.5
119.38
7.527029737
67
环己烷
0.78
84.16
3.710581653
68
环己烷
0.78
84.16
3.712132658
69
己烷
0.67
86.17
6.042068896
70
二氯乙烷
1.235
98.97
2.766928623
71
氯乙烷
0.921
64.5145
62.26291681
72
溴乙烷
1.4612
108.9651
21.88710853
73
二氯甲烷
1.325
84.93
19.27207352
74
三氯甲烷
1.484
119.38
14
异丁醇
0.8
74
0.35853555
15
正丁醇
0.81
74
0.095681767
16
丙烯腈
0.81
53
4.194991336
17
乙苯
0.87
106.16
0.26295505
18
环己烷
0.78
84.16
3.712132658
19
己烷
0.67
86
6.042068896
20
1-己烯
0.67
84.16
7.684334222
0.02277397
34
氟苯
1.024
96.11
0.014760761
35
苯甲醇
1.04
108.13
0.000810787
36
异丁醇
0.8
74.12
0.35853555
37
正丁醇
0.81
74.12
0.095681767
38
乙醇
0.79
46
1.629219093
39
异丙醇
0.79
60.06
1.10452944
0.8
66.1011
5.192328961
58
氯丁二烯
0.96
88.54
8.436697147
59
醋酸乙烯
0.93
86.09
4.135708881
60
苯乙烯
0.909
104.15
0.143161043
61
甲基苯乙烯
0.911
118.18
0.05031456
62
三氯乙烯
1.46
131.39
2.725546019
一、油品
油品
油品密度(t/m3)
油气摩尔分子质量(g/g-mol)
真实蒸气压(kpa)
原油
0.8797
50
40.15514039
汽油
0.76
68
70.0192442
轻石脑油
0.72
80
85.93132165
重石脑油
0.72
80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32.41746983
柴油
0.8568
130
5.112636133
航煤
0.7907
7
甲苯
0.866
92
0.894806166
8
对二甲苯
0.861
106
0.231717209
9
间二甲苯
0.861
106
0.216821049
10
邻二甲苯
0.88
106
0.166993431
11
混二甲苯
0.86
424.6
0.216821049
12
甲醇
0.79
32
3.96956255
13
乙二醇
1.1
62
0.001056407
0.003857017
52
邻甲酚
1.05
108.14
0.002523573
53
间甲酚
1.03
108.14
0.001817785
54
1.2-二氯乙烯
1.29
96.94
14.6498615
55
四氯乙烯
1.63
165.82
0.536011953
56
1-己烯
0.67
84.16
7.684334222
57
环戊二烯
8.198810311
75
环氧氯丙烷
1.1812
92.52
0.518562932
76
异庚烷
0.68
100.21
0.569718389
77
正己烷
0.692
86.18
6.054156736
78
五氯乙烷
1.67
202.31
0.074133564
79
环氧丙烷
0.83
58.08
24.671955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