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福利制度保障管理内涵PPT(共33页)
合集下载
社会保障学社会福利PPT课件

以促进、保护或恢复健康等方面的一系列福利政策和行动的总称。
•
2、医疗服务的基本目标
•
——疾病预防;
•
——疾病治疗。
•
3、医疗服务的基本内容
•
——预防性医疗服务 ;
•
——治疗性医疗服务;
•
——针对专门人群的医疗服务 。
第10页/共45页
• 三、公共教育
•
1、教育的重要性
•
——对个人的重要性:教育机会和教育权利的影响;个人行为选择的影响
•
——《残疾人权利宣言》:
•
残疾人是指任何由于先天性或非先天性的身心缺陷而不能保证自己可以取得正常的
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上一切或部分必需品的人。
第24页/共45页
• ——《关于残疾人的世界行动纲领》:
•
残疾人并不是一个单一性质的群体,包括精神病者、智力迟钝者、视觉、听觉和言
语方面受损者、行动能力受限者和“内科残疾”者等。
不能进行听说交往)两类。
•
——视力残疾:盲和低视力两类。
•
——语言残疾:l)发声器官失常;2)声音失常;3)口吃;4)语言发展落
后;5)裂颚;6)脑麻痹;7)听力损害;8)失语症。
•
如果一个人同时患有上述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残疾则为多重残疾。
第26页/共45页
• 二、残疾人群体的基本特征
•
——生理上的缺陷或障碍是残疾人群体的首要特征;
•
教育服务:老年大学,图书馆、博物馆及艺术馆等,老人职业学校、老年人讲座或补习
教育、老年人学习性俱乐部、关于退休前的教育等方面的服务。
•
就业服务
•
退休者再雇佣训练与辅导,老年人创业或就业计划。
社会保障管理制度PPT课件

❖ 注意:结合公共管理的特点(与工商管理相 比较)
.
13
二、社会保障监督的系统结构与运行
❖ (一)社会保障监督系统的构成要素与功能 组合
监督主体 监督客体 监督的横向结构:多主体带来的问题 监督的纵向结构:越级;事前、事中和事后
❖ 注意:监督主体与客体的冲突与合谋
.
14
❖ (二)社会保障监督系统
❖ 横向看,社会保障管理机构的权 力设置遵循“三分离原则”:
❖ “立法、行政、监督”三分离 ❖ 基金“征、管、用”三分离 ❖ “政、企、事”三分离
.
5
社会保障的决策和管理机构设置体现 “三方性”原则:
❖ 社会保障的决策与管理机构,尤其是高 层决策与管理机构,应由政府代表、雇 主代表和雇员(受保人)代表组成。
第11章 社会保障管理体制
第一节 社会保障管理体制概述 第二节 社会保障监督
.
1
第一节 社会保障管理体制概述
❖ 社会保障管理:是指为了保证社会保障事业 的发展和各项社会保障政策的实施,而建立 一定的组织机构,配备具有一定素质的人员, 对社会保障事业进行的决策、计划、指挥、 监督、调节等活动,以及对社会保障基金进 行的筹集、管理、支付、运营等活动。
个人账户、保险费的分配和支付等 ❖ 评估残疾状况的医疗业务 ❖ 行政管理业务 ❖ 财务、会计和出纳业务
.
11
第二节 社会保障监督
不受约束的权利将导致腐败
.
12
一、社会保障监督概述
❖ 社会保障监督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监督体系是防止滥用权力的需 要
社会保障项目的产出和质量缺乏评判的“基准线” 和止损机制
❖ 三方代表都有发言权和参与决策权
.
13
二、社会保障监督的系统结构与运行
❖ (一)社会保障监督系统的构成要素与功能 组合
监督主体 监督客体 监督的横向结构:多主体带来的问题 监督的纵向结构:越级;事前、事中和事后
❖ 注意:监督主体与客体的冲突与合谋
.
14
❖ (二)社会保障监督系统
❖ 横向看,社会保障管理机构的权 力设置遵循“三分离原则”:
❖ “立法、行政、监督”三分离 ❖ 基金“征、管、用”三分离 ❖ “政、企、事”三分离
.
5
社会保障的决策和管理机构设置体现 “三方性”原则:
❖ 社会保障的决策与管理机构,尤其是高 层决策与管理机构,应由政府代表、雇 主代表和雇员(受保人)代表组成。
第11章 社会保障管理体制
第一节 社会保障管理体制概述 第二节 社会保障监督
.
1
第一节 社会保障管理体制概述
❖ 社会保障管理:是指为了保证社会保障事业 的发展和各项社会保障政策的实施,而建立 一定的组织机构,配备具有一定素质的人员, 对社会保障事业进行的决策、计划、指挥、 监督、调节等活动,以及对社会保障基金进 行的筹集、管理、支付、运营等活动。
个人账户、保险费的分配和支付等 ❖ 评估残疾状况的医疗业务 ❖ 行政管理业务 ❖ 财务、会计和出纳业务
.
11
第二节 社会保障监督
不受约束的权利将导致腐败
.
12
一、社会保障监督概述
❖ 社会保障监督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监督体系是防止滥用权力的需 要
社会保障项目的产出和质量缺乏评判的“基准线” 和止损机制
❖ 三方代表都有发言权和参与决策权
《社会保障概论》PPT课件

• 人老了:80岁以上都发补贴 – 凡年满80至89岁的老人,每年发放300元长寿补贴,90至99岁的老人每年 发放800元,100岁老人发放3600元补贴。
• 去世了:居委会将慰问吊唁 – 家里有亲人去世,由居住地社区居委会携带价值200元的“离世慰问包” 精选课件–pp-t -----2010年11月10日《京华时报4 》4
精选课件ppt
总资产净值限额 187,000元(1) 252,000元(1) 330,000元(1) 384,000元(1) 428,000元 463,000元 494,000元 518,000元 572,000元 616,000元
17
17
无亲属关系之高龄人士入息及总资产净值限额
申请人数 2人 3人 4人
人口,18个行政区域 ,
1104 平方公里。截至2010
年9月30日,香港公屋住房
大概有73万套,超过200万
人租住其中,约占香港总人
口的1/3。
精选课件ppt
14 14
2010年9月1日生效
地区
市区 沙田/荃湾/青衣/葵涌 大埔/将军澳/马鞍山 粉岑/上水/东涌 天水围/元朗/屯门 离岛
建议最高租金(元/ 平方米)
法国
如果超过两个孩子,那么每增加一个孩子,每月要增加
162.25欧元。
如果雇佣保姆照顾小于六岁的
孩子,且收入低于一定标准,
每个孩子每月可享受65.46到
199.78欧元。 孩子长到11岁
时,每月补助再增加30.62欧
元, 16岁时,每月再追 加54
欧元,直到孩子找 到工作止。
精选课件ppt
29 29
99
(一)社会福利概述
5、社会福利的基本内容 • 医疗卫生福利
• 去世了:居委会将慰问吊唁 – 家里有亲人去世,由居住地社区居委会携带价值200元的“离世慰问包” 精选课件–pp-t -----2010年11月10日《京华时报4 》4
精选课件ppt
总资产净值限额 187,000元(1) 252,000元(1) 330,000元(1) 384,000元(1) 428,000元 463,000元 494,000元 518,000元 572,000元 616,000元
17
17
无亲属关系之高龄人士入息及总资产净值限额
申请人数 2人 3人 4人
人口,18个行政区域 ,
1104 平方公里。截至2010
年9月30日,香港公屋住房
大概有73万套,超过200万
人租住其中,约占香港总人
口的1/3。
精选课件ppt
14 14
2010年9月1日生效
地区
市区 沙田/荃湾/青衣/葵涌 大埔/将军澳/马鞍山 粉岑/上水/东涌 天水围/元朗/屯门 离岛
建议最高租金(元/ 平方米)
法国
如果超过两个孩子,那么每增加一个孩子,每月要增加
162.25欧元。
如果雇佣保姆照顾小于六岁的
孩子,且收入低于一定标准,
每个孩子每月可享受65.46到
199.78欧元。 孩子长到11岁
时,每月补助再增加30.62欧
元, 16岁时,每月再追 加54
欧元,直到孩子找 到工作止。
精选课件ppt
29 29
99
(一)社会福利概述
5、社会福利的基本内容 • 医疗卫生福利
第十二章 社会福利制度 《社会保障学》PPT课件

资源募集可以面向政府、企业、团体和个人,具体资源包括现金、实物、劳务,还包 括知识产权收益、技术、股权、有价证券等。 (三)福利彩票资金 • 福利彩票的发行也是福利资金的重要来源。
三、社会福利的分配机制
• 社会福利的分配机制主要包括三个层次:第一次(初次)分配在市场和竞争中实现,其原则是 效率优先;第二次分配以实现社会公平为目的,由政府主导,以税收和社会政策方式进行分配; 第三次分配通过社会,按照自愿性原则实行公益捐赠,实现“富帮穷”。社会福利主要是通过 第二次、第三次这种再分配的方式实现。
(二)社会福利的特点
1.实施主体的广泛性。社会福利的实施主体既包括是国家,也包括各类社会组织。 2.享受主体的普遍性。社会福利是面向全体公民建立的保障机制,只要是符合条 件的公民都可以享受相关福利及其服务。 3.供给方式的服务性。社会的发展加剧了人们对社会的依赖,需要国家和社会不 仅提供资金,也提供各种服务来满足需求。 4.供给内容的丰富性。社会福利的内容涉及了国民教育、住房、就业、养老、医 疗、社区设施及服务等各个方面。 5.保障方式的高层次性。社会福利在社会保障制度体系中具有较高的层次。
化、市场化发展的重要形式。
第 四 节 我国社会福利制度的改革
一、我国社会福利制度的建立
(一)建国初期的社会福利制度 • 20世纪50年代初期,我国即开始逐步建立社会福利制度,主要内容是由民政福利、企业
职工福利和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福利组成,由此看,福利制度的体系是比较成型的。 (二)计划经济时期的社会福利制度 • 这一时期的社会福利主要包括职工福利、城市民政福利、农村五保供养制度、教育及住
(一)再分配的实现途径 • 第二次分配的实现途径主要是国家税收和政府的公共服务。 • 第三次分配由慈善等公益性组织为主导,对社会资源和社会财富进行再分配。 (二)社会福利的传递机制 • 社会福利的转递机制分为正式传递机制和非正式传递机制。 (三)政府购买社会福利服务的运行机制 • 社会福利服务的传递形式有政府包办一切服务项目逐渐向政府购买转型,是社会福利服务社会
三、社会福利的分配机制
• 社会福利的分配机制主要包括三个层次:第一次(初次)分配在市场和竞争中实现,其原则是 效率优先;第二次分配以实现社会公平为目的,由政府主导,以税收和社会政策方式进行分配; 第三次分配通过社会,按照自愿性原则实行公益捐赠,实现“富帮穷”。社会福利主要是通过 第二次、第三次这种再分配的方式实现。
(二)社会福利的特点
1.实施主体的广泛性。社会福利的实施主体既包括是国家,也包括各类社会组织。 2.享受主体的普遍性。社会福利是面向全体公民建立的保障机制,只要是符合条 件的公民都可以享受相关福利及其服务。 3.供给方式的服务性。社会的发展加剧了人们对社会的依赖,需要国家和社会不 仅提供资金,也提供各种服务来满足需求。 4.供给内容的丰富性。社会福利的内容涉及了国民教育、住房、就业、养老、医 疗、社区设施及服务等各个方面。 5.保障方式的高层次性。社会福利在社会保障制度体系中具有较高的层次。
化、市场化发展的重要形式。
第 四 节 我国社会福利制度的改革
一、我国社会福利制度的建立
(一)建国初期的社会福利制度 • 20世纪50年代初期,我国即开始逐步建立社会福利制度,主要内容是由民政福利、企业
职工福利和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福利组成,由此看,福利制度的体系是比较成型的。 (二)计划经济时期的社会福利制度 • 这一时期的社会福利主要包括职工福利、城市民政福利、农村五保供养制度、教育及住
(一)再分配的实现途径 • 第二次分配的实现途径主要是国家税收和政府的公共服务。 • 第三次分配由慈善等公益性组织为主导,对社会资源和社会财富进行再分配。 (二)社会福利的传递机制 • 社会福利的转递机制分为正式传递机制和非正式传递机制。 (三)政府购买社会福利服务的运行机制 • 社会福利服务的传递形式有政府包办一切服务项目逐渐向政府购买转型,是社会福利服务社会
中国社会福利制度 ppt课件

• (4)其他社会优待。如当老年人在参观、游览、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时,给予优待和照顾;当合法权益受侵犯的老年人提起诉讼时,经济有困难 的可以享受免费法律援助;帮助和支持社会志愿者为老年人服务。
• (4)残疾人教育保障。我国《残疾人保障法》中对残疾人教育问题做出
了明确规定,其核心内容是:国家保障残疾人受教育的权利、对残疾人教育 给予特别扶助;各级政府要将残疾人教育作为国家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统 一规划、部署和领导;要遵循依特性施教的原则,分别通过普通教育方式和 特殊教育方式实施,特殊教育是对有特殊需求的人实施的教育,在教育过程 中,需要有特殊的教具、学具和特殊的教学方式。
• (3)保护妇女就业和工作的权利。中国宪法、劳动法和妇女权益保障法
均明确规定,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劳动权利、同工同酬的权利和休息的权 利,获得安全和卫生保障以及特殊劳动保障的权利。
• (二)儿童福利
就具体内容而言,中国的儿童福利事业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但基本框 架已经确立。它主要包括:一是儿童生活服务,包括托儿所、幼儿园等社会 服务事业;二是儿童教育福利,包括义务教育、特殊教育等;三是保健,包 括儿童免疫、独生子女保健津贴等;四是儿童福利院、专门收养无依无靠孤 儿、弃婴等;五是其他,如儿童免费或低费上公园、参观博物馆等。
中国社会福利制度是指政府出资为那些生活 困难的老人、孤儿和残疾人等特殊困难群体提供 生活保障而建立的制度。
中国现在的福利机制主要是福利机构市场化 经营的新型福利机制
• 我国现在拥有的福利制度有哪 些呢?
主要内容
• ——老年人福利
• ——残疾人福利
• ——妇女儿童福利
•
——青少年福利
•
——教育福利
、敬老院、老年公寓等,收养没有生活保障的老年人,并扩大到对一 般老年人的集中收养。二是向老年人提供生活补贴。三是通过社区服 务等,为老年人提供多方面的优惠服务。
时,给予优待和照顾;当合法权益受侵犯的老年人提起诉讼时,经济有困难 的可以享受免费法律援助;帮助和支持社会志愿者为老年人服务。
• (4)残疾人教育保障。我国《残疾人保障法》中对残疾人教育问题做出
了明确规定,其核心内容是:国家保障残疾人受教育的权利、对残疾人教育 给予特别扶助;各级政府要将残疾人教育作为国家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统 一规划、部署和领导;要遵循依特性施教的原则,分别通过普通教育方式和 特殊教育方式实施,特殊教育是对有特殊需求的人实施的教育,在教育过程 中,需要有特殊的教具、学具和特殊的教学方式。
• (3)保护妇女就业和工作的权利。中国宪法、劳动法和妇女权益保障法
均明确规定,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劳动权利、同工同酬的权利和休息的权 利,获得安全和卫生保障以及特殊劳动保障的权利。
• (二)儿童福利
就具体内容而言,中国的儿童福利事业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但基本框 架已经确立。它主要包括:一是儿童生活服务,包括托儿所、幼儿园等社会 服务事业;二是儿童教育福利,包括义务教育、特殊教育等;三是保健,包 括儿童免疫、独生子女保健津贴等;四是儿童福利院、专门收养无依无靠孤 儿、弃婴等;五是其他,如儿童免费或低费上公园、参观博物馆等。
中国社会福利制度是指政府出资为那些生活 困难的老人、孤儿和残疾人等特殊困难群体提供 生活保障而建立的制度。
中国现在的福利机制主要是福利机构市场化 经营的新型福利机制
• 我国现在拥有的福利制度有哪 些呢?
主要内容
• ——老年人福利
• ——残疾人福利
• ——妇女儿童福利
•
——青少年福利
•
——教育福利
、敬老院、老年公寓等,收养没有生活保障的老年人,并扩大到对一 般老年人的集中收养。二是向老年人提供生活补贴。三是通过社区服 务等,为老年人提供多方面的优惠服务。
《社会福利制度》PPT课件

从本质上说,“福祉”意味着一种好的生活状 态,也是社会发展的目标。
ppt课件
4
(二)社会福利的定义
从广义上来说,社会福利是指同改善公民生活素质、 促进社会发展与提高社会总体文明水平相关的一切物 质、活动与相关服务。
从狭义上讲,社会福利则是指国家(或政府)针对社会 中有特殊需要的个人和群体提供的津贴、物质和社会 服务。
制度平台 给付系统
服务系统
专业设置
社会保障
社会工作
(给付评估) (专业服务)
直接服务
ppt课件
间接服务
27
社会工作是社会福利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 部分,是社会福利制度中的服务( )体系。
A.传递 D.整合
B.分配
C.引导
ppt课件
28
社会工作作为社会福利服务的传递体系,其 作用与意义:
第一,社会福利资源与分配和政策实施需
社会福利理念、经济发展程度、意识形态与社 会工作专业化水平,基本上决定了一个国家或 地区社会服务的专业化水准。
ppt课件
31
( )基本上决定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服 务的专业化水准。
A.社会福利理念 B.经济发展程度 C.意识形态
D.社会工作专业化水平 E.教育发展水 平
ppt课件
32
当代社会福利模式:
ppt课件
37
当今发达资本主义福利基本上可以分为三 类,其中包括以( )等为代表的自由主义 福利国家。
A.德国 D.日本
B.北欧国家
C.英美
ppt课件
38
(二)工业化进程与福利国家的发展
1.工业化进程对社会福利发展的影响 2.产业革命的发展及其社会后果 3.工业化进程中社会福利发展模式的发展
ppt课件
4
(二)社会福利的定义
从广义上来说,社会福利是指同改善公民生活素质、 促进社会发展与提高社会总体文明水平相关的一切物 质、活动与相关服务。
从狭义上讲,社会福利则是指国家(或政府)针对社会 中有特殊需要的个人和群体提供的津贴、物质和社会 服务。
制度平台 给付系统
服务系统
专业设置
社会保障
社会工作
(给付评估) (专业服务)
直接服务
ppt课件
间接服务
27
社会工作是社会福利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 部分,是社会福利制度中的服务( )体系。
A.传递 D.整合
B.分配
C.引导
ppt课件
28
社会工作作为社会福利服务的传递体系,其 作用与意义:
第一,社会福利资源与分配和政策实施需
社会福利理念、经济发展程度、意识形态与社 会工作专业化水平,基本上决定了一个国家或 地区社会服务的专业化水准。
ppt课件
31
( )基本上决定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服 务的专业化水准。
A.社会福利理念 B.经济发展程度 C.意识形态
D.社会工作专业化水平 E.教育发展水 平
ppt课件
32
当代社会福利模式:
ppt课件
37
当今发达资本主义福利基本上可以分为三 类,其中包括以( )等为代表的自由主义 福利国家。
A.德国 D.日本
B.北欧国家
C.英美
ppt课件
38
(二)工业化进程与福利国家的发展
1.工业化进程对社会福利发展的影响 2.产业革命的发展及其社会后果 3.工业化进程中社会福利发展模式的发展
社会福利 PPT课件

中国养老机构的主要问题
公立养老机构定位偏差 资源不足与闲置并存 专业人才匮乏 新型养老方式需要政策规范
公立养老机构定位偏差
经济增长、社会变迁与计划生育使得中国的家 庭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家庭养老功能急 剧弱化。在此背景下,中国逐步探索养老服务 的新形式,并基本形成了“以家庭照料为主, 社区照料为辅,机构照料为兜底”的养老服务 体系。 由此可见,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家庭照料,作 为社会化养老服务形式之一的机构照料,是在 家庭照料能力不足的情况下应运而生的。因此 ,入住养老机构的主要应该是家庭无力承担照 料责任的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其中公办或公助 养老机构更应如此定位。
在税收方面,对残疾职工占生产人员总数50%以上的 福利性企业免征所得税,这些企业生产销售产品所取 得的收入,免征产品税或者增值税;对企业从事劳务、 修理、服务性业务所取得的收入,免征营业税,用自 筹资金安排生产性建筑投资的免征建筑税。 对残疾职工占生产人员总数35%一50%的福利企业, 免征所得税;企业所生产销售的产品如果发生亏损或 者利润低微,可以免征产品税或者增值税。 如果残疾职工占生产人员10%至35%,那么从投产的 月份起免征所得税1年,1年后,则减半征收所得税。 对丧失劳动能力或生活困难的残疾人,免征农业税、 各种公益事业费、子女学杂费,免除义务工等社会劳 动负担; 残疾人直接进口供残疾人或个人专用的物品,免征进 口关税,福利企业所进口的机器设备,免征进口关税, 出口商品免征出口关税
第三节 残疾人福利
残疾人与残疾人权益 残疾人福利的主要内容
一、残疾人与残疾人权益
1990,中国《残疾人保障法》 “是指在情理、生理、人体结构上,某种 组织、功能丧失或者不正常,全部或部 分丧失以正常方式从事某种活动的人。” 目前6000万残疾人 残疾人权益:机会均等+特别扶持
第十章 社会福利《社会保障概论》PPT课件

(6)需要一些适合老年人的文娱活动以及老年人参与社 会的活动。
3.老年人福利的主要内容
(1)物质生活福利 (2)医疗保健
(3)文化服务设施
老年人福利
二、残疾人福利
残疾人福利是政府和社会以资金、设施和 服务等形式为残疾人提供的生产和生活福 利,其目的是使残疾人享有与正常人同样 的工作和生活条件。
1. 中国社会主义福利制度初步建立与发展时 期
2. 中国社会主义福利制度摇摆动荡时期 3.中国社会主义福利制度逐步完善时期
第三节 社会福利的现状
依据对市场的乐观和悲观的不同估计,社 会福利制度可区分为补救性福利模式和机 制性福利模式。
依据政府和社会在福利工作中的不同作用, 社会福利制度的组织体制可区分为合作体 制和国家主导体制。
(2)收入来源少,收入水平相对比较低,老年人的经济 没有保障。
(3)参与社会和经济领域减少、社会地位降低到无足轻 重的地步,这一切可能导致空虚、孤独感。
(4)工作和社会作用的改变以及健康状况和行动能力的 下降,引起了新的需要。
(5)由于老年人寿命延长,他们的知识和技能可能不能 适应社会的需要,因而对培训和教育有新的需要。
3.中国社会福利制度的改革
(2)发展新型社会福利制度所遵循的原则 第一,要坚持福利项目设置的基本原则。 第二,要遵循社会福利的发展规律。 第三,坚持并完善中国特色的原则。
3.中国社会福利制度的改革 (3)新型社会福利制度的目标 第一,改造政府福利。 第二,分化职业福利。 第三,完善整个福利制度。
三、妇女儿童福利
妇女儿童福利是妇女劳动者福利和未成年人 福利的合称,是国家和社会为保障妇女、未 成年人的特殊需要和特殊利益而提供的照顾 和福利服务,是社会福利项目之一。
3.老年人福利的主要内容
(1)物质生活福利 (2)医疗保健
(3)文化服务设施
老年人福利
二、残疾人福利
残疾人福利是政府和社会以资金、设施和 服务等形式为残疾人提供的生产和生活福 利,其目的是使残疾人享有与正常人同样 的工作和生活条件。
1. 中国社会主义福利制度初步建立与发展时 期
2. 中国社会主义福利制度摇摆动荡时期 3.中国社会主义福利制度逐步完善时期
第三节 社会福利的现状
依据对市场的乐观和悲观的不同估计,社 会福利制度可区分为补救性福利模式和机 制性福利模式。
依据政府和社会在福利工作中的不同作用, 社会福利制度的组织体制可区分为合作体 制和国家主导体制。
(2)收入来源少,收入水平相对比较低,老年人的经济 没有保障。
(3)参与社会和经济领域减少、社会地位降低到无足轻 重的地步,这一切可能导致空虚、孤独感。
(4)工作和社会作用的改变以及健康状况和行动能力的 下降,引起了新的需要。
(5)由于老年人寿命延长,他们的知识和技能可能不能 适应社会的需要,因而对培训和教育有新的需要。
3.中国社会福利制度的改革
(2)发展新型社会福利制度所遵循的原则 第一,要坚持福利项目设置的基本原则。 第二,要遵循社会福利的发展规律。 第三,坚持并完善中国特色的原则。
3.中国社会福利制度的改革 (3)新型社会福利制度的目标 第一,改造政府福利。 第二,分化职业福利。 第三,完善整个福利制度。
三、妇女儿童福利
妇女儿童福利是妇女劳动者福利和未成年人 福利的合称,是国家和社会为保障妇女、未 成年人的特殊需要和特殊利益而提供的照顾 和福利服务,是社会福利项目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残疾人福利
➢ 残疾人的界定: 指身体、智力或者精神状况违反常规和偏离正
常状态(相对于当时相同年龄的正常健康状 态而言),并非暂时的功能减退,而使其参 与社会的能力受到影响的人。 包括: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肢体 残疾、智力残疾、精神残疾、多重残疾和其 他残疾人
残疾人福利
➢ 残疾人福利的含义—— 是指国家和社会对残疾的公民在年老、疾病、 缺乏劳动能力及退休、失业、失学等情况下 提供基本的物质帮助,并根据社会的经济、 文化发展水平,给予残疾人相应的康复、医 疗、教育、劳动就业、文化生活、社会环境 等方面的权益保障,实现残疾人“平等、参 与、共享”的目标
资金来源: 职工个人按月从工资中扣除用以缴存 职工所在单位按月为职工个人缴存 (个人账户归职工个人所有,专款专用)
我国现行的住房保障体系
廉租房制度——与低保制度属同一层次,面向城镇 最低收入家庭(现阶段等同于城镇低保家庭),采 用实物配租、租金补贴、对租住现有公房的“双困 ”家庭实行租金减免形式。
计划经济时代——住房产权公有、实物分配、低租金使用的福 利性住房保障(即福利分房、公房低租金)
住房改革起步阶段——住房商品化思想提出(1991年上海率 先试行住房公积金制度)
住房保障制度全面推进阶段——94年《国务院关于深化城镇住 房制度改革的决定》提出实行住房商品化、社会化。98年《关 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提出 停止福利分房,逐步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建立多层次住房供 应体系(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商品房)
面向特殊人群的 (选择性)福利: 老年人福利 残疾人福利 妇女儿童福利等
本章内容
面向全民的住房福利 面向特殊人群的福利 员工福利
第1节 住房福利
一、住房保障的基本形式 二、我国住房保障体系的历史沿革 三、我国现行的住房保障体系
一、住房保障的基本形式
政府公房建设模式——住房短缺时,政府发 挥土地、资本等资源优势,直接建造住房提 供给居民,在较短的时间内直接增加住房供 应总量。(在供应环节直接干预住房市场)
代表国家:英国议会住房、新加坡廉租屋、 香港公屋计划等
住房保障的基本形式
住房建设补贴模式——政府通过提供优惠贷 款、补偿贷款利息等优惠政策,支持营利性 房地产企业和非营利性机构发展低租金、低 成本住房。同时对建成住房的出租和出售作 出限制,即优惠政策建成的住房必须按成本 价出租或出售给符合政策规定的家庭。(以 住房补贴对住房市场间接干预)
第5章 社会福利制度
社会福利的概念:是指国家和社会通 过有关政策或立法向全体社会成员提 供的,旨在改善生活质量的福利措施 和社会服务的社会保障制度,它是在 劳动报酬和其他社会保障项目之外的 给付和服务。是社会保障的最高层次。
面向公众的(全民 性)福利: 教育文化福利 卫生福利 住房福利 社会服务等
代表国家:德国“社会住房计划”、法国的 “低租金住房联合会”等
住房保障的基本形式
租房租金补贴和购房税收优惠模式——通过 对租房者发放租金补贴,对购房者实施税收 优惠,以帮助住房支付能力有限的低收入家 庭能在住房市场上租到或买到合适的住房。
代表国家:美国等绝大多数国家
二、我国住房保障体系历史沿革
者再雇用训练辅导、老年人创业或就业专案计划等)
➢ 其他福利措施——如免费乘坐交通工具、优待旅行、 临终关怀医院等
中国的老年人福利
➢ 老年人的物质生活福利—— ✓ 建立福利院和敬老院,收养生活没有保障的老年人 ✓ 开展向老人送温暖活动 ✓ 为老年人提供特殊的优惠服务措施 ➢ 老年人医疗保健服务—— ✓ 建立老年人健康检查制度 ✓ 建立老年病医院或设立老年病科 ✓ 建立老年人康复和疗养机构 ➢ 老年人文化服务设施——
住房社会保障体系构建阶段——2003年改革重点转向“多数 家庭购买或承租普通商品住房”的改革方向。2007年进一步 明确要求建立健全城市廉租房制度、改进和规范经济适用房制 度、改善棚户区、旧住宅区、农民工等居住条件。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三、我国现行的住房保障体系
住房公积金制度——是指各类企事业单位的 在职职工通过长期缴存形成的住房储蓄,定 向地使用于职工住房消费支出,从而有效地 支持中低收入阶层解决住房问题的制度。
老年人福利的内容
➢ 老年经济保障——对退出劳动领域或无劳动能力的 老年人实行的社会保护和社会救助措施,包括国民 年金、医疗保险、高龄津贴等
➢ 老年生活照顾——对因年事已高而在生活中存在困 难的老年人所进行的生活照料,包括衣食住行、医 疗保健等方面的照料,具体分为三种形式:
✓ 家庭照顾(家庭寄养和家庭助理服务) ✓ 机构照顾(如安老院、疗养院、日间照顾中心、身
心障碍中心) ✓ 社区照顾(住房安置、医疗服务、健康咨询和情感
援助等 )
老年人福利的内容
➢ 老年服务及其他—— ✓ 面向老年人的心理和社会服务(团体活动、社区交
流、老年人活动中心等) ✓ 面向老年人的教育服务(老年大学,图书馆、博物
馆艺术馆等优惠服务) ✓ 老年人就业服务(体现了老有所为的思想,如退休
残疾人福利
➢ 残疾人福利的原则: ✓ 机会均等原则(包括立法上的平等、就业机
经济适用房制度——是在住房实物分配向市场化转 变中,为解决广大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而建立的 一种住房保障制度。(政府提供优惠政策,限建筑 标准、供应对象和销售价格)
限价商品房制度——在政府提供税收优惠、金融支 持或货币补贴的前提下,为满足当地中低收入家庭 住房需求而建立的住房保障制度。实行“限套型、 限房价、竞地价、竞房价”,以公开招标的方式确 定开发建设行为。
第2节 特殊人群福利
一、老年人福利 二、残疾人福利 三、妇女儿童福利
一、老年人福利
➢ 老年人福利是指国家和社会为了安定老年人 生活、维护老年人健康、充实老年人精神文 化生活而采取的政策措施和提供的设施和服 务。
➢ 它作为养老保险的延续和提高,在解决老年 人基本物质生活需要的基础上,进一步满足 老年人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努力实现“老 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的社会目标。全面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