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外给给水设计第四章 泵房

合集下载

给水泵房室内给水管道室外给水管道施工方案

给水泵房室内给水管道室外给水管道施工方案

给水泵房室内给水管道室外给水管道施工方案一、给水泵房施工方案:1.地点选择:选择离水源较近的地点建设给水泵房,同时考虑到施工便利以及后期设备维护的方便性。

2.施工准备:确定泵房建设所需的材料、设备和人力,并进行详细计划和预算。

同时,需要取得施工所需的相关许可和申请资料。

3.建设泵房:根据设计图纸进行泵房的建设,包括基础施工、建筑物搭建、设备安装等工作。

确保泵房的结构稳定、布局合理,同时留有充足的维修通道和设备间距。

4.设备安装:安装水泵、阀门和控制系统等设备。

确保设备的安装位置合理、固定牢固,同时进行密封和接口连接等工作。

5.电气系统:进行泵房的电气系统布线和接线。

确保供电可靠、安全,同时考虑到将来设备运行和维护的便利性。

6.试运行和调试:进行泵房的试运行和设备的调试工作,确保设备运行正常、功能齐全。

同时进行相关监测,确保泵房规划和设计的效果达到要求。

7.施工验收:经过试运行和调试后,进行泵房的施工验收工作。

核对设备安装和维护记录,确保施工符合规范和要求。

同时进行相关记录和报告的书写和归档。

二、室内给水管道施工方案:1.设计方案:根据建筑物的设计图纸,确定室内给水管道的布局和路径,考虑到热水、冷水、饮用水等不同水质的需求。

2.材料准备:确定所需的管材、连接件、阀门和配件等,并选用符合国家标准和要求的产品。

同时,对材料进行验收和储存,确保质量可靠。

3.施工准备:准备所需的工具、设备和人力,并进行详细计划和预算。

考虑到室内施工的环境、材料和设备的选择,以及安全和通风等因素。

4.管道安装:根据设计方案进行管道的布置和安装,包括水源管、输水管、配水管等。

确保管道的连接牢固、布局合理,同时保证施工质量。

5.阀门和连接件安装:根据设计方案安装阀门和连接件,并进行紧固和密封等工作。

确保阀门的灵活操作和连接件的可靠性。

6.检测和试验:进行管道的压力测试和检漏工作,确保管道安装质量和密封性能。

同时进行相关监测和记录,保证施工效果符合要求。

室外给排水工程

室外给排水工程

7
3. 调节构筑物
调节构筑物用来调节管供水量与用水量之间的 不平衡状况。 水塔或高位水池能够把用水低峰时管网中多余的 水暂时储存起来,而在用水高峰时再送入管网。 清水池与二级泵站可以直接对给水系统起调节作 用,也可以同时对一、二级泵站的供水与送水起 调节作用。
8
第二节 室外排水工程
一、 排水制度 1、分流制将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用一套或一套以上的管 网系统,而雨水用另一套管网系统排除的排水系统。 (城市污水管网 ;工业废水排水系统;雨水排水系统。) 2、合流制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与降水混合在同一套管 网系统内排除的排水系统。(旧合流制、截流式合流制 和全处理式合流制 ) 二、排水系统的布置形式 三、 污水处理基本方法与系统 污水处理的方法可归纳为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等
4
二、室外给水系统 1. 取水工程 地下水取水构筑物(管井、大口井、辐射井、复合井及 渗渠等,其中以管井和大口井最为常见); 地表水取水构筑物(离污水排放口的上游需1 000m ~1 500m )。 2. 净水工程
原 水 自 水 来
水源
混凝
沉淀
过滤
消毒
用 户
图1.3 一般净水处理流程示意图
5
3.输配水工程 输配水工程 泵站、输水管渠、管网和调节构筑物(水塔和水池)总 称为输配水系统,从给水整体来说,它是投资最大的子 系统。 1. 管网 给水管网有两种基本形式:枝状管网和环状管网;
室外给水排水工程
1
室外给水工程 原水 一级泵房 自来水 输水管网 二级泵房
(室内给水工程) 生活给水系统 消防给水系统 生产给水系统
水源
取水构筑物
水处理厂
室外排水工程 污废水 室内排水工程 室外排水管网

建筑室外消防给水管网设计

建筑室外消防给水管网设计

建筑室外消防给水管网设计建筑室外消防给水管网设计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中心商业区、高层住宅区以及大型公共建筑等人流密集的场所越来越多。

消防安全成为城市建设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建筑室外消防给水管网是消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筑物消防安全的基础。

因此,建筑室外消防给水管网的设计应该足够重视。

一、室外消防给水管网的作用室外消防给水管网是建筑消防系统的基础,它通过输送水源,为建筑消防提供充足的水源。

室外消防给水管网的主要作用如下:1、满足消防系统的水源要求,确保消防设施的有效工作。

2、在火灾发生时迅速提供足够的水源,减少火势蔓延的风险。

3、通过控制阀门、调节水压,实现消防水源的合理分配和利用。

二、室外消防给水管网的设计室外消防给水管网设计包括本体设计和系统配套两个方面,其中,本体设计主要包括水泵、水箱等核心元件,系统配套则有泵房、安装管道等辅助元件。

下面分别从两个方面进行详细讲解:1、本体设计(1) 水泵水泵是室外消防给水管网的核心部件,负责将供水管网中的水源通过管道输送到建筑物的消防设施中。

水泵的选择需要根据建筑物的使用、高度、火灾危险等级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一般来说大型商业中心、高层建筑和危险品仓库等建筑物需要选择大功率、高效率的水泵。

(2) 消防水箱消防水箱(也称消防水池)是为应用于消防、供水和冷却的水池。

水箱的容量应根据建筑物消防设施和灭火系统需求进行测算获取,同时需考虑成本、使用效果和对环境的影响等问题。

2、系统配套(1) 泵房泵房是室外消防给水管网中辅助元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水泵等设备进行集中控制管理,实现给水管网的安全高效运行。

泵房的设计应符合一定的标准,如选址、建筑颜色、布局、出入口位置和容量等。

(2) 安装管道安装管道是室外消防给水管网的重要辅助元件,负责将水泵输送的水源通过管道输送到建筑物的消防设施中。

安装管道的设计应满足相应的标准要求,如材质、管道直径、施工质量等问题。

给水泵站概述课件

给水泵站概述课件

四、选泵要点
❖ 2 、型号整齐,互为备用 从泵站运行管理与维护检修的角度来看,如果水泵 的型号太多则不便于管理。一般希望能选择同型号 的水泵并联工作,这样无论是电机、电器设备的配 套与贮备,管道配件的安装与制作均会带来很大的 方便。对于水源水位变化不大的取水泵站,管网中 设有足够调节容量的网前水塔(或高地水池)的送 水泵站以及流量与扬程比较稳定的循环水泵站,均 可在选泵中采用本要点给予侧重考虑。当全日均匀 供水时,泵站可以选2 ~3 台同型号的水泵并联运行。
确定一级泵站的设计流量,有两种可能的基本情况: 1 .一级泵站:泵站从水源取水,输送到净水构筑物。
为了减小取水构筑物、输水管道和净水构筑物的尺寸,节 约基建投资,在这种情况下,通常要求一级泵站中的水泵 昼夜均匀工作,因此,泵站的设计流量应为:
❖ 式中:Qr — 一级泵站中水泵所供给的流量(m3/h ) ; Qd — 供水对象最高日用水量(m “ / d ) ; α — 为计及输水管漏损和净水构筑物自身用水而加
❖ H = 2 + 1.5 + 11. 5 + 2 + 16 +2 = 35m
27
五、选泵时应考虑的其他因素
❖ 1、水泵的构造形式对泵房的大小、结构形式和泵房内部结 构形式的影响,因而对泵站的造价有较大的影响。
❖ 2、应保证水泵的正常吸水条件。 ❖ 3、应选用效率高的水泵,尽量采用大泵。 ❖ 4、选用备用泵。 ❖ 5、选用系列泵和定型生产的泵。

10、有些事想开了,你就会明白,在世上,你就是你,你痛痛你自己,你累累你自己,就算有人同情你,那又怎样,最后收拾残局的还是要靠你自己。

11、人生的某些障碍,你是逃不掉的。与其费尽周折绕过去,不如勇敢地攀登,或许这会铸就你人生的高点。

第四章 给水系统

第四章 给水系统

设计年限内城市最高日用水量 Qd.max(m3/d)=(Q1+Q2+Q3+Q4)K1 K1为未预见用水量及管网漏失量系数, 一般为总用水量的15%~20%。
5、管网的设计流量: 管网的设计流量一般为最高日最高时的 用水量确定。 Qh.max=Kh. Qd.max/86.4 Qd.max -最高设计流量,L/s; 最高设计流量,L/s; Kh -时变化系数
水塔和清水池的构造
(一) 清水池 作用:承前启后 为消毒剂作用提供一定的消毒时间。 调节一级泵站均匀输水和二级泵站均匀 供水时流量不平衡的矛盾
形状:圆形和矩形 管道:进水管、出水管、溢流管、放空管 注意: 一般设两个以上
清水池调节容积
W1=Qd.R/100
通过一级泵站来水 与送水泵站送水关 系计算
第三节 给水系统的工作情况
1.取水构筑物和一级泵站的设计流量 . 一日之中各小时水量的分配,通常是24h 连续、均匀地工作。 原因是: 1) 流量稳定,有利于水处理构筑物运行和 管理,保证出水水质,使水厂运行管理简单; 2) 从造价方面,构筑物尺寸、设备容量降 低,降低工程造价。
取水构筑物、一级泵站和水处理构筑物, 按最高日的平均时流量计算。
Qd--------最高日处理水量 W1 ---------------清水池调节容积,m3 m R----------清水池调节容积占最高日处理 水量的百分数,%。 当资料不全时,清水池调节容积可按最 高日用水量的10%-20%
(二)水塔
1、作用 调节二级泵站与用户用水量变化而引起 的流量不平衡的矛盾。 2、形状 圆筒形、支柱型
给水系统
第一节 给水系统概述
一、给水系统的组成
1、取水工程 包括取水构筑物和一级泵站;作用 2、净水工程 由净化构筑物和消毒设备组成;作用 3、输配水工程 由二级泵站、调节构筑物、输配水管道 组成;作用

给水泵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给水泵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 (1)第二章技术经济指标 (1)第三章施工准备工作 (2)第四章主要材料管理及质量控制措施 (3)第五章质量管理体系 (5)第六章质量保证体系 (5)第七章质量安全保障体系 (7)第八章施工平面布置 (9)第九章施工进度计划 (10)第十章劳动力计划及施工机械设备配置计划 (12)第十一章工程组织机构 (15)第十二章临时用电计划 (15)第十三章水泵房主体结构工程施工 (19)第十四章水泵房设备及管道安装工程 (34)第十五章室外给水管线施工工程 (37)第十六章围墙工程 (49)第十七章沥青混凝土道路工程 (58)第十八章标准化工艺施工 (73)第十九章季节性施工措施 (73)第二十章安全生产技术措施 (73)第二十一章文明施工方案 (75)第一章工程概况燕山湖发电厂2×600MW厂外区引水工程项目位于辽宁省朝阳市,建设单位为朝阳燕山湖发电有限公司.一、建筑概况本工程包括补给水泵房、给水管线,配电室,贮水池,围墙,道路组成.二、结构情况1、补给水泵房主体结构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第二章技术经济指标一、工期、工程质量、成本管理、三材节约、安全生产等技术经济指标1、工期控制:确保60天完成,争取提前;2、工程质量确保达到优良工程等级;3、成本降低率:3%;4、三材节约率:木构1。

5%、钢材1.0%、水泥1.0%;5、安全生产目标:无伤亡,无火灾。

二、保证实现工期和工程质量目标的实施措施1、认真进行施工布置,合理地插入后道工序施工,缩短工序间隔时间;2、合理组织施工队伍,二班制轮流作业;3、充分利用新工艺、增加施工机械投入、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4、合理分区,进行流水作业,保证施工的连续等.三、保证工程成本降低的实施1、加强工程管理,严格执行限额邻料制度;2、加强物资采购管理,把好物资进货验收点,降低物资采购成本;3、以施工组织设计为基础,根据施工情况合理投入机械和周转材料;4、砼垂直运输用管道泵输送,减少现场浪费;5、加工木材要考虑综合利用,限制大材小用,减少边角料;6、做好原材料的回收,如短旧材料、钢筋头、铁丝、圆钉等;7、加强施工机械管理,及时维修、保养,提高机械利用率;8、合理控制钢筋下料长度,避免钢筋以大代小,尽量减少损耗.9、加强水、电、卫生等的施工管理,与土建密切配合,确保预埋件﹑预留孔洞的正确尺寸和位置不得后凿墙洞,不得后凿墙洞;10、加强成品保护,减少五金、给水管道、电等配件的损耗;11、贯彻预防为主,把质量事故和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把保证工程质量贯穿于施工的全过程.四、项目经理部安全生产保证体系1、本工程建立以项目经理部为核心的文明安全施工领导组织,组成以项目经理为首的分级负责的安全生产保证体系.2、项目经理是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统筹协调、指挥、全面负责文明安全管理.3、下设质量安全组、施工组、材料设备组、后勤组等相关职能组,是对现场文明安全全过程进行管理监督的有效管理层。

水泵房设计要点

水泵房设计要点

水泵房设计要点1、分类1.1、供水泵房可分为生活水泵房和消防水泵房。

2、功能组成2.1、水泵房由泵房和辅助房间组成。

泵房内可附设生活水池(箱)或消防水池(箱),也可分开设置。

3、位置选择及与其他功能分隔要求3.1、水泵房不应布置在有防振或有安全要求的房间、居住用房上方、下方或贴邻布置。

3.2、水泵房严禁布置在电气用房上方。

屋顶上的水箱间不宜设置在电梯机房上方。

3.3、生活水泵房和生活水池(箱)不应与污水泵房、中水处理站设在同一房间,其上方不应有厕所、浴室、厨房、污水处理间等。

4、耐火等级及防火要求4.1消防水泵房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当设在其他建筑内时,还应同时满足该建筑耐火等级要求。

4.2、附设在建筑内的消防水泵房,应采用耐火等级不低于2.00h的防火隔墙和1.5h的楼板与其他部位隔开。

不应设置在地下三层及以下或地下室内地面与室外出入口地坪高差大于10m的楼层。

4.3、消防水泵房应采取挡水措施,设置在地下时,还应采取防淹措施。

4.4、消防水泵房疏散门应直通室外或安全出口。

4.5、消防水泵房开向建筑内的疏散门应为甲级门。

生活水泵房开向建筑内的疏散门应为乙级防火门。

4.6、水泵房的防烟、排烟设施、消防给水及灭火设施、消防供电及火灾报警、控制系统等消防设施的设计。

均应符合相关专业规范及《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的规定。

5.安全、卫生要求5.1、建筑物内的生活饮用水水池(箱)体,应采用独立结构形式,不得利用建筑物的本体结构作为水池(箱)的壁板、底板及顶盖。

5.2、生活储水池(箱)壁材质和内衬材料,应选用符合卫生安全要求,对水质无不良影响且坚固耐久的材料。

5.3、水泵房、水箱间地(楼)面、内墙面、顶棚等装修材料应无毒、无害、易于清洗。

6、水箱间距及设备出入口6.1、建筑物内的生活用水低位储水池(箱)外壁与建筑墙面或其他池(箱)壁之间的净距,应满足施工或装配的要求。

无管道的侧面,净距不宜小于0.7m,有管道的侧面,净距不宜小于1.0m,且管道外壁与建筑墙面之间的通道宽度不宜小于0.6m,设有人孔的池顶板面与结构板底的净空不应小于0.8m。

室外给水设计泵房

室外给水设计泵房

室外给水设计泵房6泵房6.1一般规定6.1.1泵房应根据规模、功能、位置、机组数量和选型、水力条件、工程场地状况、结构布置、施工技术以及安装与运行维护要求等因素进行整体考虑布置。

平面布置上应采用矩形或圆形,高程布置上可采用地面式、半地下式和全地下式。

6.1.2水泵的选型及台数应满足泵房设计流量、设计扬程的要求,并应根据供水水量和水压变化、运行水位、水质情况、泵型及水泵特性、场地条件、工程投资和运行维护等,综合考虑确定。

同一泵房内的泵型宜一致,规格不宜过多,机组供电电压宜一致。

6.1.3水泵泵型的选择应根据水泵性能、布置条件、安装、维护和工程投资等因素择优确定。

6.1.4水泵性能的选择应遵循高效、安全和稳定运行的原则。

当供水水量和水压变化较大时,经过技术经济比较,可采用大小规格搭配、机组调速、更换叶轮、调节叶片角度等措施。

6.1.5并联运行水泵的设计扬程宜相近,并联台数应通过各种运行工况下水泵特性的适应性分析确定。

6.1.6泵房应设置备用水泵1台~2台,且应与所备用的所有工作泵能互为备用。

当泵房设有不同规格水泵且规格差异不大时,备用水泵的规格宜与大泵一致;当水泵规格差异较大时,宜分别设置备用水泵。

6.1.7泵房用电负荷分级应符合下列规定:1一、二类城市的主要泵房应采用一级负荷;2一、二类城市的非主要泵房及三类城市的配水泵房可采用二级负荷;3当不能满足要求时,应设置备用动力设施。

6.1.8泵房的防洪标准应符合下列规定:1位于江河、湖泊、水库的江心式或岸边式取水泵房以及岸上取水泵房的开放式前池和吸水池(井)的防洪标准应符合本标准第5.3.7条的规定;2岸上取水泵房其他建筑的防洪标准不应低于城市防洪标准;3水厂和输配管道系统中的泵房防洪标准不应低于所处区域的城市防洪标准。

6.1.9泵房应根据气候和环境条件采取相应的供暖、通风和降噪措施。

泵房的供暖和通风设计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工业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和《泵站设计规范》GB50265的有关规定执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泵房
第4.0.1条选择工作水泵的型号及台数时,应根据逐时、逐日和逐季水量变化情况,
水压要求,水质情况,调节水池大小,机组的效率和功率因素等条件,综合考虑确定。

当供水量变化大时,应考虑水泵大小搭配,但型号不宜过多,电机的电压宜一致。

第4.0.2条水泵的选择应符合节能要求。

当供水水量和水压变化较大时,宜选用叶片
角度可调节的水泵、机组调速或更换叶轮等措施。

第4.0.3条泵房一般宜设一至二台备用水泵。

备用水泵型号宜与工作水泵中的大泵一致。

第4.0.4条不得间断供水的泵房,应设两个外部独立电源;如不可能时,应设备用动
力设备,其能力应能满足发生事故时的用水要求。

第4.0.5条要求起动快的大型水泵,宜采用自灌充水。

非自灌充水水泵的引水时间,不宜超过5分钟。

第4.0.6条水泵吸水管及出水管的流速,宜采用下列数值:
一、吸水管:
直径小于250毫米时,为1.0~1.2米/秒;
直径在250至1000毫米时,为1.2~1.6米/秒;
直径大于1000毫米时,为1.5~2.0米/秒。

二、出水管:
直径小于250毫米时,为1.5~2.0米/秒;
直径在250至1600毫米时,为2.0~2.5米/秒;
直径大于1600毫米时,为2.0~3.0米/秒。

第4.0.7条非自灌充水水泵宜分别设置吸水管。

设有三台或三台以上的自灌充水水泵,如采用合并吸水管,其数目不得少于两条,当一条吸水管发生事故时,其余吸水管仍能通过设计水量。

第4.0.8条泵房内起重设备,写按下列规定选用:
一、起重量小于0.5吨时,设置固定吊钩或移动吊架;
二、起重量在0.5至2吨时,设置手动起重设备;
三、起重量大于2吨时,设置电动起重设备。

注:起吊高度大、吊运距离长、起吊次数多或水泵双行排列的泵房,可适当提高起吊的机械化水平。

第4.0.9条水泵机组的布置,应遵守下列规定:
一、相邻两个机组及机组至墙壁间的净距:
电动机容量不大于55千瓦时,不小于0.8米;电动机容量大于55千瓦时,不小于1.2米。

二、当考虑就地检修时,至少在每个机组一侧设水泵机组宽度加0.5米的通道,并应保证泵轴和电动机转子在检修时能拆卸;
三、泵房的主要通道宽度不小于1.2米。

注:①地下式泵房或活动式取水泵房的机组间净距,可根据情况适当减小;
②电动机容量小于20千瓦时,机组间净距可适当减小。

第4.0.10条当泵房内设有集中检修场地时,其面积应根据水泵或电动机外形尺寸确定,并在周围留有宽度不小于0.7米的通道。

地下式泵房宜利用空间设集中检修场地。

装有
深井水泵的湿式竖井泵房,还应设堆放泵管的场地。

第4.0.11条泵房内的架空管道,不得阻碍通道和跨越电气设备。

第4.0.12条泵房地面层的地坪至屋盖突出构件底部间的净高,除应考虑通风采光等条件外,尚应遵守下列规定:
一、当采用固定吊钩或移动吊架时,其值不小于3.0米;
二、当采用单轨起重机时,应保持吊起物底部与吊运所越过的物体顶部之间有0.5米以上的净距。

三、当采用桁架式起重机时,除应遵守第二款规定外,还应考虑起重机安装和检修的需要。

第4.0.13条设计装有立式水泵的泵房时,除应符合上述条文中有关规定外,还应考虑下列因素:
一、尽量缩短水泵传动轴长度;
二、水泵层的楼盖上设吊装孔;
三、设置通向中间轴承的平台和爬梯。

第4.0.14条管井泵房内应设预润水供给装置。

泵房屋盖上应设吊装孔。

在条件许可时,可建成露天式。

第4.0.15条泵房至少应有一个可以搬运最大设备的门。

第4.0.16条泵房内直径300毫米及300毫米以上的阀门,如启动频繁,可采用液压或电力驱动。

第4.0.17条根据生产需要,水泵的运行可采用集中或自动控制。

第4.0.18条泵房设计应根据具体情况采用相应的采暖、通风和排水设施。

泵房的防噪措施应符合现行的《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及《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的规定。

第4.0.19条设计负有消防给水任务的泵房时,其耐火等级和电源以及水泵的启动、吸水管、与动力机械的连接和备用等,还应符合现行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要求。

第4.0.20条向高地输水的泵房,当水泵设有止回阀或底阀时,应进行停泵水锤压力计算。

当计算所得的水锤压力值超过管道试验压力值时,必须采取消除停泵水锤的措施。

停泵水锤消除装置应装设在泵房外部的每根出水总管上,且应有库存备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