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02回风巷掘进工作面作业规程概论
回风大巷施工作业规程 (2)(DOC)

第一章工作基本概况第一节工作面位置及用途1、巷道名称:回风大巷及回风上山2、巷道用途:主要用于回风、行人等。
3、井上位置:位于井田中部,天然大山中。
4、主采煤层:15#5、煤层厚度:5.04m—6.57m 平均:5.81m第二节工作面四邻关系工作面北部为副斜井井筒,南部为开拓未采区,东部为运输大巷,西部为回风大巷。
本工作面布置于15#煤层中,延顶板水平掘进,四邻关系对掘进无大的影响,按初步设计平面图布置,南部200多米处为采空积水区,因此在掘进时必须按规定要求进行探水。
第二章地质概况第一节煤层赋存特征本井田内可采煤层共2层,分别为6#、15#煤层,因当前主采15#煤层,6#煤层回收矿井时可采,所以在此只表明15#煤层。
15#煤层位于太原组下部,上距6#煤层65.34—101.57m,平均84.59m,煤层厚度5.04—6.57m,平均5.81m,为稳定可采煤层,含0—3层夹矸,结构简单,顶板为泥岩、砂质泥岩,底板为泥岩、砂质泥岩、细砂岩,为井田内可采煤层。
第二节地质构造情况该工作面总体构造为单一斜构造,井田位于山西沁水煤田东北部边缘,总体为一褶皱构造,共发育有2个向斜和1个背斜,在井田内还发育有2条断层和38个陷落柱,构造中等,属二类。
第三节预测瓦斯、火、煤层情况根据2007年6月7日山西省煤炭工业局综合测试中心对煤矿15#煤层所作出的煤尘爆炸鉴定检验报告,煤尘无爆炸性。
据2006年12月阳泉市煤炭工业局“关于全市地方煤矿2005年度矿井瓦斯等级鉴定的批复”(阳煤政发[2007]10号)借鉴相邻矿井五指山煤业有限公司15#煤层相对瓦斯涌出量为4.93m3/t,绝对瓦斯涌出量0.37m3/min,按低瓦斯矿井规定对待。
第四节水文地质情况1、井田地表水:本井田及邻近河流属海河流域滹沱河水系,井田内主要河流为前头河,由西向东流经本井田北部,最终汇入桃河,前头河属季节性河流,仅雨季有水,平时干涸,其余均为季节性流水的小山沟。
煤矿掘进工作面作业规程概述

煤矿掘进工作面作业规程概述煤矿掘进工作面作业规程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规章制度,是规范煤矿掘进作业的基本依据。
下面将对煤矿掘进工作面作业规程进行概述。
一、作业前准备在开工前,必须进行检查和整备措施,确保工作面的安全。
具体内容如下:1.检查掘进工作面进风巷和回风巷的通风系统及瓦斯检查仪器是否齐备并正常使用。
2.对作业面进风巷和回风巷进行喷雾除尘,保持通风顺畅。
3.检查和维修插板及支架,防止出现插板松动或支架断裂等情况。
4.检查工作面煤质情况,确定掘进工艺和采煤方式,防止出现煤层崩塌等危险情况。
5.检查通讯设备是否正常使用,保证工作面及时得到指令。
6.进行瓦斯抽采装置的检查和管理,确保安全生产。
二、掘进作业1.推进工作面必须按照设计要求保证规范掘进,要避免掘进过程中煤层开裂、坍塌、失稳等情况,防止发生安全事故。
2.掘进工艺采用贯通掘进方式时,必须保证无顶板煤和顶板煤同时掏出,防止顶板坍塌和带煤巷垮塌等情况出现。
3.尽量不采取在支架外掘进作业,如必须采取,应加强支架管理、定期巡检并加强通洞的掌子面巩固工作。
三、煤质品管1.根据工艺要求实行煤质分层采掘,对高灰分煤层、高硫分煤层、高瓦斯煤层等採用有针对性的排放管道,防止引发火灾和煤层爆炸等安全事故。
2.在掘进工作面进行煤质检测,及时发现煤质异常情况,调整掘进和煤质分选措施。
四、日常检查1.开头和中途的日常检查均需认真必行,发现电缆线路老化或支架有破损等情况及时更换或修复。
2.关注煤层中的地质变化,及时采取加强支架、喷雾除尘等措施保证工作面安全。
3.防止因为挖掘机械过度牵引,引起工作面顶部岩层向下塌陷,导致人员伤亡和设备损坏。
5. 其他要求1.创新技术不断突破,不断提高操作员技能水平,防止人员的错误操作引发危险。
2.采取预采空隙法,不采用煤柱保护法,优先开采好的煤层,尽可能实行注浆和支护等方法,预防或减少巷道灾害。
3.减小空气中煤尘和污染压力,重视通风系统及输送机、刮板输送机喷雾系统质量,促进安全生产。
回风巷作业规程

e、拉拔过程中,锚杆拧入套管头的长度不小于20mm,锚具5m范围内不得站其他人员,防止意外伤人。
第三节支护设计
依据巷道围岩性质和邻近工作面矿压资料,采用锚杆、锚索支护作为永久支护,能极大程度地起到悬吊、组合梁,加固拱和围岩补强作用,是一种积极防御的支护方法。故所掘巷道确定采用锚杆、锚索支护作为永久支护,滑移式掩护前探钢梁作为临时支护。巷道断面图见(图3)、支护平面图见:
锚杆支护工艺:锚杆支护作业,必须在前探梁掩护下进行,要掌握好眼深尺寸,锚杆间距。钻孔钻好后,将树脂药卷用锚杆顶入钻孔内到位后,立即开启钻机边搅拌边顶入到眼底,搅拌时间约30秒,凝固10分钟后,将托板单垫片双螺母先后安上,并用专用力矩扳手把螺母拧紧,预紧力矩不低于120NM,螺母下锚杆外露长度在20-50mm之间。每根锚杆使用一卷树脂锚固剂,锚固长度不低于0.6米,在较高的地段安混凝土托板时,要站在高凳上,一人扶凳一人站在凳上安设,还需要一人站在底下用长杠顶住托板,以防掉下伤人。
第三节地质构造
11#层集中回风巷所在煤层为侏罗纪大同组煤层,局部为复杂结构煤层,顶底板岩石特征为:老顶粉砂岩,细砂岩,胶结致密,稳定性好,直接顶是以砂质泥岩与细砂岩为主,含较多黄铁矿,性较硬。伪顶黑色,较密块状,泥质结构。直接底是黑色,致密块状,性较硬质纯,具滑感,含少量炭化植物碎屑,老底灰色,石英石长石为主,具微波状层理。地质构造简单,巷道所在区域坡度变化不大,在该掘进范围内无褶曲,210米处遇陷落柱,预计巷道西部有一斜交于11#层集中皮带巷的断层,落差1米左右,顶板较破碎。在掘进过程中要注意加强顶板管理。
11#层集中皮带巷锚杆钢带支护,间距1.2米,排距1.2米,在中线处居中布置一排,间距4米,如果工作面顶板破碎,锚索支护沿中线两侧且对称于巷道中线各布置一行,呈三花布置,排距1.4米,间距4米。
总回风巷掘进工作面作业规程_

编号:11---3新疆大北矿业有限公司井底车场卧底、整道安全技术措施工作面名称:井底车场编制人:刘虎根区队长:刘汉强施工单位:主井井队批准人:邵俊春编制日期: 2011 年2 月 17日执行日期: 年月日目录矿审批意见 (4)作业规程学习和考试记录 (5)作业规程复查记录 (6)第一章概况 (7)第一节概述 (7)第二节编写依据 (7)第二章地面相对位置及地质水文情况 (8)第一节地面相对位臵及邻近采区开采情况 (8)第二节煤(岩)层赋存特征 (9)第三节地质构造 (11)第四节水文地质 (11)第三章巷道布置及支护说明 (13)第一节巷道布臵 (13)第二节支护设计 (13)第三节支护工艺 (18)第四章施工工艺 (21)第一节施工方法 (21)第二节凿岩方式 (22)第三节爆破作业 (22)第四节装、运岩(煤)方式 (24)第五节管线及轨道敷设 (24)第六节设备及工具配备 (25)第五章劳动组织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25)第一节劳动组织 (26)第二节循环作业 (26)第三节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28)第六章生产系统 (29)第一节通风系统 (29)第二节压风系统 (31)第三节防尘系统 (32)第四节防灭火 (32)第五节供电系统 (33)第六节排水系统 (33)第七节运输系统 (34)第八节通讯系统 (34)第七章灾害预防及避灾路线 (34)第八章安全技术措施 (36)第一节施工准备 (36)第二节“一通三防”管理 (37)第三节顶板管理 (39)第四节爆破管理 (42)第五节防治水管理 (48)第六节机电管理 (49)第七节运输管理 (54)第八节其它 (56)矿审批意见单位及人员签字:编制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年月日技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年月日安全: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年月日生产: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年月日机电: ______________________年月日矿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年月日作业规程学习和考试记录负责人:传达人:班次:贯彻听传达人贯彻时间听传达人时间年月日姓名成绩签字年月日姓名成绩签字作业规程复查记录作业规程名称施工单位复查时间参加复查人员签字一、存在主要问题:二、处理意见:第一章概况第一节概述一、巷道名称本《作业规程》掘进的巷道为矿井9-15煤层首采区轨道上山。
回风大巷施工作业规程

目录第一章工作面概况 (1)第一节概述 (1)第二节编写依据 (1)第二章井上下相对位置及地质水文情况 (2)第一节地面相对位置及邻近采区开采情况 (2)第二节煤(岩)层赋存特征 (2)第四节水文地质 (4)第五节其他相关情况 (4)第三章巷道布置及支护说明 (5)第一节巷道布置 (5)第二节支护设计 (6)第四章巷道施工 (17)第一节施工方法 (17)第二节施工工艺 (17)第三节装、运煤方式 (18)第四节管线敷设 (18)第五节设备及工具配备 (18)第五章劳动组织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20)第一节劳动组织 (20)第二节循环作业图表 (20)第三节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21)第六章生产系统 (22)第一节通风系统 (22)第二节压风系统 (24)第三节防尘系统 (24)第四节防灭火 (25)第五节安全监测系统 (25)第六节供电系统 (26)第七节排水系统 (31)第八节运输系统 (31)第九节通迅系统 (32)第七章灾害预防及避灾路线 (32)第一节安全避险“六大系统” (41)第二节灾害预防 (35)第八章安全技术措施 (41)第一节施工准备 (41)第二节“一通三防”管理 (41)第三节顶板管理 (45)第四节防治水管理 (47)第五节机电管理 (49)第六节运输管理 (53)第七节掘进机使用及管理 (59)第八节其他 (63)第九节安全制度 (64)第十节针对性安全措施 (65)第一章工作面概况第一节概述一、巷道名称:本《作业规程》掘进的巷道为回风大巷。
二、掘进目的及巷道用途:该巷道掘进的目的:承担全矿井回风任务并兼做安全出口通道。
三、巷道设计长度及服务年限:回风大巷设计延伸长度为:1941米。
服务年限:至矿井回采完毕。
四、预计开、竣工时间:本掘进工作面根据矿井接续分段进行延伸。
第二节编写依据一、根据山西约翰芬雷华能设计工程有限公司编制的《神木县三江能源有限公司煤矿资源整合实施方案开采设计说明书》。
南进回风大巷掘进工作面作业规程

南进回风大巷掘进工作面作业规程第一章工作面概况和地质概况一、巷道布置及用途该掘进工作面位于井筒的南部,包括南进风大巷和南回风大巷,两巷间距为48米,磁方位角196。
,沿煤层的底部布置,巷侧保安煤柱留30米,两巷间每隔50米开一贯眼,以便通风和运输。
其中,南进风大巷主要担负矿井和一采区的运煤和进风任务,南回风大巷担负矿井和一采区的辅助运输,兼做回风巷,两巷设计长度各为850米,现已掘400米,详见附图1。
二、地质情况1、地质构造该矿位于吕梁背斜之西翼,河东煤田青龙勘探区中部的北部边缘地带,井田内煤层地质简单,为一单斜构造,煤层走向东西,倾向南北,倾角3-6。
2、煤层赋存该矿开采煤层9#系山西组太原统含煤1地层,煤层厚度4.56米,中部夹有0—20cm 的夹矸,直接顶为灰色页岩,老顶为砂岩,底板为深灰色页岩和浅灰色粘土岩,见附图2。
附图2 柱状图2附图 1 掘进巷道位置图3三、开采技术条件1、沼气:根据2004年矿井瓦斯等级鉴定结果,绝对瓦斯涌出量为0.73m3/mim,相对瓦斯涌量为 5.35m3/t,属低瓦斯矿井。
2、煤尘爆炸与煤层自然据地质报告载,该煤层具有爆炸性,爆炸指数为17,属不自燃煤层,故在采掘过程中应加强防尘管理。
3、涌水情况根据该巷道以前掘进情况看,未见到大量涌水,底板有少量积水,对开采影响不大,另外该巷道均在煤层实体中布置无采空区影响。
第二章巷道断面规格及支护技术要求一、巷道断面规格巷道形状设计为梯形,巷道上宽3.0m,下宽 3.2m,掘进高度 2.1m,掘进断面积为6.51m2,巷道净上宽 2.7m,下宽 3.0m,高2.0m,断面 5.7m2。
见附图3。
4附图 3 巷道断面图二、支护技术要求1、支护形式该两巷永久支护采用工字钢做梁,木料做腿则,梯形棚子进行支护,临时支护采用木柱进行支护。
2、支护要求(1)支护材料用11#工字钢和Φ14cm5—Φ16cm的松木。
(2)巷道全部采用棚架支护。
回风大巷规程(机掘)

胜利煤焦有限公司掘进工作面作业规程工作面名称:回风大巷南段编制人:赵庆东区队长:史修武施工单位:综掘工区批准人:张传龙编号: JJGCH--14编制日期: 2012年 2 月10 日执行日期: 2012年月日目录第一章概况………………………………………… 1-1 第一节概述…………………………………… 1-1 第二节编写依据……………………………… 1-1 第二章地面相对位置及地质水文情况…………… 2-1 第一节地面相对位置及邻近采区开采情况… 2-1 第二节煤(岩)层赋存特征………………… 2-1 第三节地质构造……………………………… 2-2 第四节水文地质……………………………… 2-2 第三章巷道布置及支护说明……………………… 3-1 第一节巷道布置……………………………… 3-1 第二节支护设计……………………………… 3-1 第三节支护工艺……………………………… 3-5 第四章施工工艺…………………………………… 4-1第一节施工方法……………………………… 4-1 第二节凿岩方式……………………………… 4-1 第三节装、运岩(煤)方式………………… 4-1 第四节管线及轨道敷设……………………… 4-1 第五节设备及工具配备……………………… 4-2 第五章劳动组织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5-1 第一节劳动组织……………………………… 5-1 第二节循环作业……………………………… 5-2第三节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5-2 第六章生产系统…………………………………… 6-1 第一节通风系统……………………………… 6-1 第二节压风系统……………………………… 6-2 第三节防尘系统……………………………… 6-3 第四节防灭火………………………………… 6-3 第五节安全监测系统………………………… 6-3 第六节供电系统……………………………… 6-4 第七节排水系统……………………………… 6-4 第八节运输系统……………………………… 6-4 第九节通讯系统……………………………… 6-4 第七章灾害预防及避灾路线……………………… 7-1第八章安全技术措施……………………………… 8-1 第一节施工准备……………………………… 8-1 第二节“一通三防”管理…………………… 8-1 第三节顶板管理……………………………… 8-2 第四节防治水管理…………………………… 8-5 第五节机电管理…………………………… 8-6 第六节运输管理……………………………… 8-8 第七节应用EBZ-160型综掘机安全管理…… 8-10 第八节其它…………………………………… 8-16第一章概况第一节概述一、巷道名称、位置本《作业规程》掘进的巷道为回风大巷南段,开门位于回风大巷联络巷导线点F3处,开门处底板标高为+716.641,巷道方位角213°。
回风大巷掘进作业规程未修改版

山西灵石昕益致富煤业有限公司掘进作业规程编制:吴文云施工单位:温州锐峰矿山建设有限公司工程名称:回风大巷编制日期:二〇一二年十月项目部会审卡工程名称:回风大巷掘进作业规程施工负责人:生产负责人;机电负责人;安全负责人:技术负责人:经理:会审日期:2012年10月日会审意见:目录第一章概况......................................... - 4 - 第一节概述...................................... - 4 - 第二节编写依据.................................. - 4 - 第二章地面位置及地质情况.......................... - 5 - 第一节地面相对位置及邻近采区开采情况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地面相对位置及井下采空情况 .............. - 5 - 第二节地质情况................................ - 6 - 第三节煤岩层赋存特征.......................... - 6 - 第二节煤(岩)层赋存特征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节地质构造......................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节水文地质.................................. - 7 - 第三章巷道布置及支护说明........................... - 8 - 第一节巷道布置.................................. - 8 - 第二节矿压观测.................................. - 8 - 第三节支护设计.................................. - 8 - 第四节支护工艺.................................. - 9 - 第四章施工工艺.................................... - 16 - 第一节施工方法................................. - 16 - 第二节凿岩方式................................. - 16 - 第三节装载与运输............................... - 16 - 第四节管线及轨道敷设........................... - 17 - 第五节综掘说明书............................... - 17 - 第六节设备及工具配备........................... - 19 - 第五章生产系统.................................... - 20 - 第一节通风..................................... - 20 - 第二节压风..................................... - 22 - 第四节防灭火................................... - 22 - 第五节安全监控................................. - 23 - 第六节供电..................................... - 24 - 第七节运输..................................... - 25 - 第八节排水..................................... - 25 - 第九节照明、通信和信号 .................... - 25 - 第六章劳动组织及经济技术指标..................... - 26 - 第一节劳动组织................................ - 26 -第二节循环作业图表............................ - 28 - 第三节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 28 - 第七章安全技术措施................................ - 28 - 第一节一通三防................................ - 28 - 第二节顶板................................... - 29 - 第四节防治水................................... - 31 - 第五节机电............................. - 36 - 第五节运输.................................... - 38 - 第六节其他..................................... - 40 - 第八章灾害应急措施及避灾路线...................... - 41 -第一章概况第一节概述一、巷道名称本规程所掘巷道为山西灵石昕益致富煤业有限公司回风大巷掘进作业规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织金县秀华煤矿掘进工作面作业规程巷道名称:11704回风巷施工单位:秀华矿掘进队编制人:技术负责人:编制时间: 2015年月日11704回风巷掘进作业规程审批表目录第一节:概述 (3)第二节:编写依据 (3)第二章:地面相对位置及水文地质情况 (3)第一节:回风巷巷位置及井上下关系 (3)第二节:煤(岩)层赋存情况 (4)第三节:瓦斯、煤尘自然发火情况 (5)第四节:地质构造 (5)第五节:水文情况 (5)第三章:巷道布置及支护说明 (6)第一节:巷道布置 (6)第二节:支护设计 (6)第三节:支护工艺 (8)第四章:施工工艺 (9)第一节:施工方法 (9)第二节:凿岩方式 (10)第三节:爆破作业 (10)第四节:装运煤(岩)方式 (10)第五节:管线敷设 (10)第六节:设备工具配备 (10)第五章:劳动组织与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0)第一节:劳动组织 (10)第二节:循环作业 (11)第三节: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1)第六章:生产系统 (11)第一节:通风系统 (11)第二节:防尘系统 (12)第三节:压风系统 (13)第四节:防灭火 (13)第五节:安全检测系统 (13)第六节:供电系统 (14)第七节:排水系统 (14)第八节:运输系统 (15)第九节通讯系统 (15)第七章:灾害预防及避灾路线 (15)第八章:安全技术措施 (19)第一节:施工准备 (19)第二节:“一通三防”管理 (19)第三节:顶板管理 (22)第四节:爆破管理 (23)第五节:防治水管理 (26)第六节:机电管理 (26)第七节:运输管理 (30)第八节:其它 (35)第一章概况第一节概述一、巷道名称11702回风巷二、掘进目的及用途11702回风巷:为满足11702工作面回采时通风、运料、行人等用。
三、巷道设计长度及服务年限巷道设计长度:11705回风巷全长270m。
服务年限:2年四、预计开竣工时间经矿有关领导研究决定:本掘进工作面自2015年8月上旬开工,预计2015年10月份竣工。
第二节编写依据依照年度采掘计划和当前生产安全需要。
第二章地面相对位置及水文地质情况第一节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11702回风巷相应的地面位置、标高,区域内的水体和建、构筑物对工程的影响,以及巷道与相邻煤(岩)层、邻近巷道的层间关系见表1。
第二节煤(岩)层赋存特征第三节 7号煤层:厚度1.76~1.94 m,平均厚度1.85 m,煤层采用厚度1.76~1.82m,平均采用厚度1.79m,层位稳定、厚度变化较小,全区可采,大部为单一结构,局部夹1层夹矸,夹矸为泥岩或炭质泥岩,厚度0.77m。
属稳定型煤层。
位于龙潭组含煤地层上部,上与6号煤层间距在22m左右,下与14号煤层间距在45m左右。
顶板为细砂岩、粉砂岩或粉砂质泥岩,底板为泥岩或粉砂质泥岩。
第三节瓦斯、煤尘自燃发火情况贵州省煤炭管理局文件:贵州省煤炭管理局文件:黔能源发[2012]498号关于毕节地区工业和能源委员会《关于请求审批2012年度矿井瓦斯等级鉴定报告的报告》的批复:瓦斯绝对涌出量为:6.07m3/min ,鉴定等级为高瓦斯矿井。
根据《织金县三塘镇秀华煤矿6号、7号煤层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鉴定报告》,贵州省能源局文件(黔能源煤炭[2011]579号):关于对《织金县三塘镇秀华煤矿6号、7号煤层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鉴定报告的批复》,秀华煤矿+1870米标高以上的6号煤层无突出危险性,+1855米标高以上的7号煤层无突出危险性;该掘进工作面7号煤层无突出危险性。
7号煤层为不易自燃煤层,自燃倾向分类为III级。
根据贵州省煤田地质局实验室提交的鉴定报告,7号煤层的煤尘无爆炸性。
第四节地质构造水文情况矿区位于三塘向斜北西翼,张维背斜南东翼。
工作在总体为单斜构造,7煤层平均走向北75°东,倾向东75°南,煤层倾角倾角11~15°,平均倾角13°,工作面内无影响掘进的断层和褶曲构造。
第五节水文情况一、分析巷道区域的主要水源,有影响的含水层厚度、涌水形式、涌水量、补给关系、影响程度等。
矿区含煤地层龙潭组含基岩裂隙水,为矿床直接充水含水层,煤系地层上覆有较厚的隔水层(P3c、T1f1),含煤地层下为约326m的玄武岩相对隔水层,因此含煤地层上下含水层对煤层开采无影响。
当地最低排泄基准面标高为+1910m。
矿区地下水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自然斜坡有利于地表水排泄,故对降水渗漏较为不利,主要矿体大部位于当地最低排泄基准面(+1910m)以下,构造破碎带富水性弱,导水性较好。
综上所述,矿区水文地质类型属顶板直接进水为主的裂隙充水矿床,水文地质类型为简单型。
2)水害威胁情况分析煤层顶板砂岩水是掘进过程中最直接的水源。
根据已开掘好的巷道涌水情况分析:该巷道施工期间不可能有涌水出现,可能有顶板淋水现象。
因此,该巷道在施工中不可能有大的涌水出现。
但在具体施工期间还必须制定专项探放水措施,进行防探水工作,做到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并要配备有完好的排水设备,掘进巷道正常涌水量约2m3 /h,最大涌水量5m3 /h。
第三章巷道布置及支护说明第一节巷道布置11702回风巷:开门口位于主平硐运输下山开口号与轨道下山开口间,7煤层在主平硐拱顶上,开口后掘平巷到7煤层,然后沿7煤掘下山,下山长度约为16m,然后落平沿煤层走向掘进,方向75°。
附:11702回风巷巷道布置见11702运输巷、回风巷掘进工作面平面公交车示意图平面第二节支护设计一、巷道断面该巷道采用锚网+锚索支护时,设计断面为矩形。
断面规格为:净宽3.2m,净高2.2m,净断面积为7.04m2。
施工中线距左帮1.6m,距右帮1.6m。
附:巷道支护断面图3-2(二)、支护形式1、临时支护该巷道采用矩形断面锚网+锚索支护时,迎头采用由3根前探梁组成的前探支架作临时支护,前探梁采用11#工字钢制作,长度不小于6.0m,用树脂锚杆和吊环固定,吊环形式为矩形,每根前探梁的固定点不小于3个。
前探梁的间距1.0m~1.2m。
安装吊环的锚杆长度不得小于支护锚杆的长度,每个锚杆孔内树脂锚固剂不得少于2 块(树脂锚固剂长不小于0.3m),锚固力不小于64KN。
前探梁的前端用2块长不小于3.0m的木板梁(宽×厚≥150mm×60mm)和木小杆接顶。
最大控顶距:放炮前为0.8m,放炮后为2.1m,循环进尺为1.3米;在前探梁的掩护下方可进行扒碴、打锚杆等工作。
附:临时支护平、剖面图 3-32、永久支护⑴、该巷道沿煤层顶板掘进且顶板完整时,采用树脂锚网+锚索支护;锚杆按施工中线均匀布置,顶板每排五根,株排距0.7m×0.8m。
每根锚杆均用2块型号为MSCK2335树脂锚固剂固定,锚固剂直径为23mm,每块长度为300mm,锚固长度不少于500mm。
锚杆外露10-50mm,托盘采用厚度不小于6mm 的钢板压制成弧形,规格为:不小于 120mm ×120mm的正方形或直径为120mm的圆形,其三点支撑抗压试验强度不低于设计锚固力。
根据以往实践经验,经矿长、总工程师及各专业人员研究,该巷道采用锚索加强支护,锚索成单排布置,排距为3m,分布在巷道的中心,锚索垂直巷道顶板安装布置。
锚梁长度1.0米。
锚索初锚力不小于120KN,锚固力不小于300KN。
锚索外露长度为100-200mm。
当顶板局部出现裂隙或遇断层等地质构造顶板不完整、较破碎时,及时采用架棚支护。
(1)、按悬吊理论计算锚杆参数:锚杆长度计算:L = KH + L1 + L2式中:L — 锚杆长度,m ;H — 冒落拱高度,m ;K — 安全系数,一般取K=2;L1 — 锚杆锚入稳定岩层的深度,一般按经验取0.5m ;L2 — 锚杆在巷道中的外露长度,一般取0.1m ;其中:H B/2f=3.4/7= 0.49(m)式中:B — 巷道开掘宽度,取3.4m ;f — 岩石坚固性系数,砂岩取3.5;则L=2×0.49+0.5+0.1=1.58(m)锚杆株距、排距计算,通常株排距相等,取a : a = KHR Q /式中:a — 锚杆株排距,m ;Q — 锚杆设计锚固力,64KN/根;H — 冒落拱高度,取0.49m ;R — 被悬吊砂岩的重力密度,取25.48KN/m3;K — 安全系数,一般取K=2; a = 97.24/64=2.6(m)通过以上计算,选用直径18mm 、长度1600 mm 的左旋等强度螺纹钢锚杆,锚杆、株排距为700m ×800m ,能够满足支护要求。
(2)、锚索加强支护确定锚索长度:L=La+Lb+Lc+Ld式中 L —锚索总长度La —锚索深入到较稳定岩层的锚固长度,m ;Lb —需要悬吊的不稳定岩层厚度,取2m ;Lc —上托盘及锚具的厚度,取0.2m ;Ld —需要外露的张拉长度,取0.3m ;按GBJ-1985要求,锚索锚固长度La 按下式确定:La ≥K ×fcfa d 41式中K—安全系数,取K=2;d1—锚索钢绞线直径,取17.8mm;fa—钢绞线抗拉强度,N/mm2(1920MPa,合1883.52N/mm2);fc—锚索与锚固剂的粘合强度,取10N/mm2。
则La ≥2×10452 .18838.17⨯⨯=1676.3mm=1.6m 取La=2.0m,则 L=2+2+0.2+0.3=4.5m。
设计取锚索长度为6.0m。
第三节支护工艺一、支护材料1、支护材料⑴、锚杆支护材料的规格及质量要求:锚杆及锚固剂:锚杆采用HRD335号钢制成的左旋等强度螺纹钢锚杆,规格为:ø18mm×1600mm,每根锚杆孔内装树脂锚固剂不得少于2块,锚固长度不小于500mm。
锚杆与顶板岩面的夹角不得小于75°。
锚杆杆体的屈服载荷不小于7t,其螺母应选用配套的标准螺母,强度与杆体相匹配。
托盘采用厚度不小于6mm 的钢板压制成弧形,规格为:不小于 120mm ×120mm的正方形或直径为120mm的圆形,其三点支撑抗压试验强度不低于设计锚固力。
树脂锚固剂规格:ø=23mm,长300mm,锚固剂型号为MSCK2335,每根锚杆的锚固力不得小于64KN,树脂锚固剂搅拌时间为15~20秒,凝胶时间一般为0.5~1min,等待时间一般为5min。
⑵、锚网:锚网采用直径不小于4.5mm的冷拔丝制作的经纬网,网格之间要焊接牢固,网的规格为:长×宽=1800mm×1000mm,网格为:长×宽=100mm×100mm,网要压茬连接,搭接长度不小于100mm,搭接时采用14#铁丝,每10cm固定两个点,并在使用前清除锈污;采用联网钩子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