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情自动测报系统工程案例.
基于stm32的简易水情检测系统设计

基于stm32的简易水情检测系统设计目录第1章绪论 (4)1.1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4)1.2课题研究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4)1.3本课题的主要内容 (5)1.4论文结构安排 (6)第2章PH传感器检测模块 (7)2.1 PH检测传感器的组成 (7)2.1.1 PH复合电极 (7)2.2.2 PH传感器 (7)2.2 PH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图 (8)2.3 PH工作原理 (8)第3章系统整体设计 (11)3.1系统方案论证 (11)3.1.1微处理器的论证与选择 (11)3.1.2液晶显示模块的论证与选择 (11)3.1.3超声波检测模块的论证与选择 (12)3.1.4温度检测模块的选择 (12)3.1.5串口通信的论证与选择 (12)3.2系统电路设计的指标 (13)3.2.1系统框架 (13)3.2.2超声波测距子系统框图 (13)3.2.3 PH检测子系统框图 (13)3.2.4温度检测子系统框图 (13)第4章系统硬件电路的构成 (14)4.1 STM32F407VET6最小系统 (14)4.2水位传感器 (14)4.3温度传感器 (16)4.4 RS-232串口通信模块 (17)4.5液晶显示模块 (17)第5章系统软件的设计 (18)5.1程序编程软件 (18)5.2程序编程软件 (18)5.2 .1程序功能描述 (18)5.2 .2程序的软件设计思路 (19)5.3 ADC程序编程软件 (19)5.4温度采集模块编程 (19)5.5水位采集模块编程 (20)5.6 PH值采集模块编程 (20)5.7显示模块编程 (21)5.8串口通信模块编程 (22)第6章系统调试与数据测量 (23)6.1测试条件与仪器 (23)6.1.1测试条件 (23)6.1.2测试仪器 (23)6.2测试数据及结果分析 (23)6.2.1测试数据 (23)6.2.2测试分析与结论 (24)结语 (25)第1章绪论1.1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水情检测系统设计获得越来越多其他行业的关注和重视。
雅砻江流域水情自动测报系统建设

雅砻江干流水 电开发 同属一个业 主 , 而规划建设 的各 梯
级水 电站相互衔接 , 在水情站网布设 、 水情测报 系统建设 、 水
文预报方案 编制等各个方 面都 相互关联 ,为 了避免重 复建 设、 节约投资 , 应统 一设计建设流域水情 自动测报系统 , 为系
统分期实施建设提供依据 。
统野外遥测站 、 系统中心站和软件平 台的组成和功 能结构 , 并分 析 了系统建设 的难点和创新点 , 对 大 中型水情 自动 测报系统设 计和建设具有一定参考 意义 。 关键词: 雅砻江 ;水情信息;自动测报 系统
中图 分 类 号 : T P 2 7 4  ̄ . 5 文 献标 识 码 : B 文章编号 : 1 6 7 2 — 5 3 8 7 ( 2 0 1 3 ) 0 3 — 0 0 1 3年 6月
水
电 站 机
电 技
术
V0 1 36 No . 3
Me c h a n i c a l &E l e c t r i c l a Te c h n i q u e o f Hy d r o p o w e r S t a t i o n
J u n . 2 0 1 3
雅砻江流域水情 自动测报 系统建设
朱成涛 , 丁 义, 王 小峰 , 代 小龙
( 二滩公 司雅砻江流域集控 中心 , 四川 成都 6 1 0 0 5 1 ) 摘 要: 雅砻江流域水情 自动测报 系统利用先进 的计算机技术 、 网络及 无线通信技术 、 传感器技术 , 结合流域梯级水 电站建 设、 运行的实际需要 , 建 立 了一套集全流域水情信息测 、 报、 控、 管于一体 的高度 自动化的系统。 本 文介 绍了系
度不力 , 造 成洪水灾害。
简易水情检测系统设计

1 系统方案水情检测系统采用现代科技对水文信息进行实时采集、存储和传输的专门技术,有效解决江河流域及水库洪水预报、防洪调度及水资源合理利用的先进手段,是水文现代化的发展方向。
水情检测系统可以实时监测一些人无法靠近的区域或者无需人力来监控的现场。
基于此设计开发出一种多功能、可靠性高、维护方便,可适用于水文、水库、雨量监测的检测系统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图1 简易水情检测系统示意图上图中,a 为容积不小于1升、高度不小于200mm 的透明塑料容器,b 为pH 值传感器,c 为水位传感器。
整个系统仅由电压不大于6V 的电池组供电,不允许另接电源。
检测结果用显示屏显示。
系统方案设计:本系统单片机采用STC89C52RC 为主控芯片,水情显示的硬件为128*64位的LCD 液晶显示器件,pH 值的测量选用pH 传感器,水位的测量选用超声波传感器,电源采用可充电的4节充电电池供电。
传感器和单片机之间的数据传输采用模数转换器AD7705来完成,AD7705可直接接收来自传感器的低电平输入信号,然后产生串行的数字输出,发送给单片机,通过显示屏显示出来。
按键部分具有复位清零功能。
本系统还设置了上下限报警功能,当数值超出范围时发出报警信号。
2 设计与论证2.1 水情信号处理方法(1)液位测量方法超声波水位仪的基本检测原理是:将超声波传感器安装在距水底高H 处并发射出一连串的超声波,超声波在传播过程中,当遇到被障碍物的时候,反射回接收电路。
反射的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接收传感器将接收到的反射信号与发射信号做算法处理,计算出超声波从发射至接收的延迟时间t,根据超声波在空气中的声速c=340m/s,可计算出传感器与液面间的距离s=ct/2,进而可计算出液位值h=H-s。
示意图如图2所示。
图2 液位计算示意图(2)pH 值测量方法pH 值是最常用的水质检测指标之一,天然水的pH 值多下几部分:单片机最小系统、键盘电路、显示模块、超声模块和模数转换器模块。
闹龙河水库工程水文自动测报系统

1 流域 及工 程概 况
闹龙河发源于小 兴安 岭南麓 松 嫩平 原过 渡地 带 的低 山 丘陵区。闹龙河流域 属大 陆性 季风 气候 , 季节 变化 明显 , 冷
2 水 文 自动 测报 系统建 设 的必 要性
闹龙 河水 库 上游 流域 形 状呈 狭 长型 , 流 多且 分布 均 支
匀。洪水 主要 由暴 雨形成 , 道 比降较 大 , 河 洪水来 势急 , 涨 起
将100 a 遇洪峰 流量7 8m / 削减为5 0m / , 0 一 4 s 3 s 闹龙 河水 库是我省纳入全 国 防洪 重点 中 型水库 之一 , 防洪任 务繁 重 。
闹龙 河水 库坝址位于闹龙河 下游 , 北安 市东8k m。坝址 以上 集 水 面积 3 93k 占闹龙 河 流 域总 面 积 的 9 . %。 4 . m , 14
21 0 1年 第 1期 ( 3 ) 第 9卷
黑 龙 江 水 利 科 技 H i nj n c neadT cnlg f t osrac e ogi gSi c n eh o yo Wa r nevny l a e o eC
No 1 2 1 . .0 1
( oa N . 9 T d l o3 )
摘 要 : 闹龙河水库是黑龙 江省 防洪重点 中型水库 , 建立水文 自动测报 系统非 常必要 , 系统 中合理 布设遥 测网站 , 心安排配置 在 精
设 备和土建 工程 , 软件功能作用 , 发挥 实施效果 明显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关键词 : 水库 ; 文测报 ; 网布设 ; 水 站 设备配置 ; 实施效果 中 图分 类 号 :P 7 T 83 文 献 标 识 码 : B
而必 须外 排的渠段 1 2是 内排 , 地下水水 质 良好 , 村 且不具 备 自流外排条件 的渠段 , 特地下水 内排入总下 渠。在总 干渠渠 坡脚 两侧衬砌混凝土板下埋设透水 暗管集 水 , 每隔一定 间距 设 一逆止式集水箱 , 集水 箱 出水管 的 出 口下 缘距 渠底5c m。 当地 下水 水位高于渠 内水位时 , 地下水通 过集水 暗管汇 人集 水箱 , 逆止式 阀门 自动开启 , 由出水 管排入 渠 内. 使地下水 位 降低 ; 当地下水水位低于渠 内水 位时 , 逆止式 阀 门 自动关 闭 , 防止渠水外渗 。 3 8 渠坡 防护设计 . 为 了汇集 和排 除渠道坡 面雨水 , 防止渠 坡冲蚀 和雨水 渗 入危及渠道安全 , 需对渠道坡 面进行 防护。渠坡 防护措施 是 在渠道衬砌板顶至 一级 马道 坡面采用 现浇混凝 土板 防护 ; 一 级马道 以上渠坡及填方渠段 背水 被面设 置排水 沟。 39 渠外截排水 沟、 . 防护堤及防护林带布置 为排除总干渠外地 面的坡水 , 通 串流 区和总干 渠截 断 疏 的原有排水通道 , 需要渠外 设置 截洪 排水 沟 ( 简称截 流沟 ) 。 截流沟一般位于左岸防护林 带的左侧 , 采用 土渠 。当渠道穿 过山堑 、 山坡地段 , 形较 陡 , 地 为保 护渠 道安 全 , 流沟采 用 截 浆 砌石护砌。
4.水情自动测报系统工作流程(教材)

水情自动测报系统工作流程目录第一章概述 (3)1.1 系统组成 (4)1.2 系统功能 (5)第二章信息采集 (6)2.1 信息源 (7)2.2 传感器 (7)2.3 遥测终端(RTU) (7)2.4 系统工作体制 (8)2.5 电源系统 (9)2.6 防雷和接地系统 (10)第三章信息传输 (10)3.1 通信设备 (11)3.2 通信方式 (12)3.2.1 超短波通信 (12)3.2.2 短波通信 (12)3.2.3 卫星通信 (12)3.2.4 PSTN通信 (12)3.2.5 GSM/GPRS通信 (12)3.2.6 混合通信方式 (13)第四章信息接收 (13)4.1 数据接收单元 (14)4.2 通信控制软件 (15)第五章数据处理系统 (16)5.1 计算机网络 (17)5.1.1 安全分区 (17)5.1.2 网络工作流程 (18)5.2 应用软件 (19)5.2.1 水调平台软件 (19)5.2.2 实时计算软件 (20)5.2.3 水文预报软件 (21)5.2.4 调度软件 (22)5.3 信息发布 (23)5.3.1 水情信息网站 (24)5.3.2 短信发布软件 (26)第一章概述水情自动测报系统(以下简称系统)是利用遥测、通信、计算机和网络等先进技术,完成流域或测区内水文、气象、汛情、工情等信息的实时采集、传输和处理,为工程防洪、兴利、优化调度提供服务的自动化系统。
系统由各种传感器、通讯设备、计算机网络及相关软件组合而成。
可分为遥测站、信息传输通道(简称信道)和中心控制站(简称中心站)三部分。
系统的工作流程可概括为信息采集、传输、接收和处理(见图1.1)。
图1.1 系统工作流程图1.1 系统组成1)遥测站。
可实现自动收集雨量、水位和其它参数的实时数据。
在中心站的控制下按一定方式把这些数据编排成脉冲信号,通过信道传递到中心站。
遥测站的仪器设备有雨量计、水位计、编码器、数传机、电台和电源设备等。
新疆北疆供水工程水情自动化测报系统

4 结语
从近年来投入 一次 调频 功能运行状 况来看 ,一次 调频 运行 状况 良好 ,能够 满 足 电网 的要 求 。所 以功 率 闭环 回 路 、前馈 回路 、调 门流 量特性流量 曲线是 电厂一次调频 最
[ 3 ] 王一振 ,马世英 ,王青 ,马世 俊. 大型 火电机 组动态
频率响应特性【 J 】 .电网技 术,2 0 1 3 .
2 0 1 3 年第 1 6 期
( 总 第 2 5 9 期)
中阖高 新技书/ 止 \ 业
I c , ¨ ^ “I c H Tt C¨ E t E R P^I ;£#
NO. 1 6. 2 0 1 3
( C u mu l a t i v e t y N O . 2 5 9)
1 21
4 水情 自动测报系统 的结构配置
要有高的性能指标和可靠性 。 ( 2 )监测 的精度要求较高 。本系统为输水工程 ,水量
2 水情 自动化系统概况
引水供水工 程水情 自动测报 系统是引水 供水工程信 息 管理 系统 的主要 组成部分 。依据设计 ,引水渠 道沿线共设 了2 5 个水情遥测站 。上述测 站分 别纳入 “ 6 3 5 ”、顶 山 、三 个泉 、沙漠 、 “ 5 0 0 ”5 .  ̄ / - 管理处进行 管理 ,最终 由建管 局 统一 调度 。该 系统 建设 的 目标 是利用 已建设 的通 信和计算 机网络系统 ,建设建管局水情 自动化测 报系统 中心站 1 个, 分钟 ,在这个过程 中主汽压 由1 3 . 5 MP a 下降到 1 3 . 2 MP a 。 由上述模 拟实验结 论可得 出 :一次调频 只在DE H侧 的 方式 动作 时 间最 短 ,却 有一 定 的超 调 量 ;一 次调 频 只在 c c s 侧 的方式动作 时 间最长 ,负荷变化 相对缓 慢 ;一 次调 频在 “ C C S+D E H”方式 下具有 以上 两种方式 的特点 ,即
水情自动测报系统-技术方案

1技术方案-软件1.1项目概况1.2系统需求。
1.2.1信息接收处理系统信息接收处理系统应基于各测站的水情信息自动采集系统,通过计算机网络和软件实现的自动化处理进入为本系统运行配置的数据库,实现对水情相关资料进行实时测报的功能,应满足不同数据源的接收方式维护,建立实时水情数据库、历史水情数据库、模型库、预报库等其它专用库,按照满足水情预报成果的制作与发布要求。
信息接收处理系统主要功能包括:数据接收处理、数据库管理、标准数据库创建。
1.2.2水文预报系统水文预报系统的开发,需采用先进的网络通信、计算机技术以及信息处理和洪水预报模式,坚持实用性、可靠性、先进性、前瞻性的原则。
建立满足水利枢纽工程运行服务的交互式洪水预报系统。
1.2.2.1系统功能水文预报作业系统应采用多种预报方法和预报模型的平行运行,并可进行多方案成果的交互式分析、比较,为水库的预报调度运用决策提供技术支持。
运行模式可采用自动定时预报和交互式预报两种模式并举。
水文预报系统主要功能包括:水情数据预处理、水雨情信息查询、预报模型(方法库)指定、作业预报计算、考虑预见期降雨的预报计算、水文预报成果交互式分析和预报精度评定。
1.2.2.2预报项目预报项目为入库流量、坝址区重要站水位;预见期包括6h、12h、24 h、48h定时过程预报和洪峰预报。
1.2.2.3运行功能要求短期作业预报运行程序,采用交互方式指定本次使用的模型程序,以方便加入新的预报方法库和在不同的预报站上进行不同的预报模型的组合。
系统具有实时校正的交互修正等综合分析功能;具有利用降雨综合分析信息,对预见期不同降雨量级水文情势变化的模拟功能。
具有较为完善的信息检索功能。
作业预报系统还应包括成果输出、精度评定、方案参数率定等配套功能。
1.2.2.4水文预报系统集成为了便于用户使用,应将短、中期水文预报的全部功能集成到一个总平台上,并具有水雨情信息查询、报表生成、资料整理归档等功能,供用户完成全部短、中期水文预报等相关的工作。
水情自动测报系统-技术方案

1技术方案-软件1.1项目概况1.2系统需求。
1.2.1信息接收处理系统信息接收处理系统应基于各测站的水情信息自动采集系统,通过计算机网络和软件实现的自动化处理进入为本系统运行配置的数据库,实现对水情相关资料进行实时测报的功能,应满足不同数据源的接收方式维护,建立实时水情数据库、历史水情数据库、模型库、预报库等其它专用库,按照满足水情预报成果的制作与发布要求。
信息接收处理系统主要功能包括:数据接收处理、数据库管理、标准数据库创建。
1.2.2水文预报系统水文预报系统的开发,需采用先进的网络通信、计算机技术以及信息处理和洪水预报模式,坚持实用性、可靠性、先进性、前瞻性的原则。
建立满足水利枢纽工程运行服务的交互式洪水预报系统。
1.2.2.1系统功能水文预报作业系统应采用多种预报方法和预报模型的平行运行,并可进行多方案成果的交互式分析、比较,为水库的预报调度运用决策提供技术支持。
运行模式可采用自动定时预报和交互式预报两种模式并举。
水文预报系统主要功能包括:水情数据预处理、水雨情信息查询、预报模型(方法库)指定、作业预报计算、考虑预见期降雨的预报计算、水文预报成果交互式分析和预报精度评定。
1.2.2.2预报项目预报项目为入库流量、坝址区重要站水位;预见期包括6h、12h、24 h、48h定时过程预报和洪峰预报。
1.2.2.3运行功能要求短期作业预报运行程序,采用交互方式指定本次使用的模型程序,以方便加入新的预报方法库和在不同的预报站上进行不同的预报模型的组合。
系统具有实时校正的交互修正等综合分析功能;具有利用降雨综合分析信息,对预见期不同降雨量级水文情势变化的模拟功能。
具有较为完善的信息检索功能。
作业预报系统还应包括成果输出、精度评定、方案参数率定等配套功能。
1.2.2.4水文预报系统集成为了便于用户使用,应将短、中期水文预报的全部功能集成到一个总平台上,并具有水雨情信息查询、报表生成、资料整理归档等功能,供用户完成全部短、中期水文预报等相关的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终端机(RTU) MOSCAD-M
串行水位计1
串行水位计1
并行水位计
太阳能板 充电控制器
蓄电池
雨量计
图6-4 中继站组成框图
水利工程管理技术
水情自动预报系统工程案例
(七)中继站 双中继(多云尖中继、多云寺中继)冗余热备份的实现: 在MOSCAD一M中配置一个网络通信配置文件(network config),对主中继站和备 份中继站进行定义,将两条通信路由(可以很多)写入该文件,在系统调试时,将此文 件下载到RTU内,双中继冗余热备份即告成功。 本系统各站(遥测站和中继站)每天都向中心站传输5次电源电压,这样可随时知道 遥测站设备及电源是否运行正常,同时也了解了两个中继站的运行状态。 中继站主要功能有: ①数据转发:既可以集合转发,又可以通信链路方式转发命令和有关遥测站数据。 ②状态报告:每日必须采集报告5次(8时、14时、20时、0时、2时)本站电池电压。 ③具有遥测站功能,可以接入水位、雨量、流量等传感器,测量相应水文参数。 ④可以实现信道自动切换,当主信道故障时,自动启用备用信道向中心站传输数 据。
太阳能板 充电控制器
蓄电池
图6-3 遥测站组成框图
水利工程管理技术
水情自动预报系统工程案例
遥测站主要功能有: ①当水位在规定时间间隔(6min)内变化1cm或雨量变化1mm时自动发送信息给中 心站及分中心站。本次发送失败,下次发送的同时补发上次未发送成功的数据。 不管采用何种量级发送都发送采集的所有增量(水位1cm、雨量0.5 mm)过程数据。 ②定时自报:无雨或水位不变时,每日必须采集报告5次(8时、14时、20时、0时、 2时)数据和本站电池电压,以报告设备工作状况和收集资料。 ③具有定时掉电功能。 ④具有数据在站存储功能,配备后备电池保证数据不丢失,用于水文数据整编。 ⑤具有通讯路由自动选择功能。具有数据向多个目的地传送功能。 ⑥具有主用、备用信道自动切换功能。 ⑦通讯信道侦听功能,当信道忙时,自动延时发送。
水利工程管理技术
水情自动预报系统工程案例
⑧具有现场设置站号和数据发送量级功能。 ⑨具有人工置数功能。 ⑩可以根据需要随时设置为中继站。
Motorola产品
(七)中继站 中继站中的中继机与遥测站RTU 完全相同,与遥测站可以互换。如 果相邻遥测站之间可以通讯,则其 中任何一个遥测站设备可以直接改 为中继站兼遥测站,实现通讯路由 的自动选择。中继站的组成框图见 图6-4。
水利工程管理技术
水情自动预报系统工程案例
系统通信流向如下:佛库坝上、佛库坝下、佛子岭、白莲崖、上土寺、太阳 遥测站的数据只发送到佛子岭水库中心站,其他各遥测站均分别发送到佛子 岭水库中心站和磨子潭水库中心站。
为了避免碰撞,应尽量减少数据发送频度。具体做法是:雨量采用0.5 mm采集 存储,达到1mm时发送0.5 mm增量过程数据。通常情况下,备用中继站不转发 数据;只有在主中继站出现故障的情况下,备用中继站才开始转发数据,这样可 以有效地减少数据量,避免碰撞。 (五)系统联网 为了充分利用已建和在建水情自动测报系统资源,本系统的水文数据接入六安水 情分中心,并同时传输到安徽省水情中心(省防)。 ①通过坝址中继站将信息传至六安水情分中心,六安可实时监控、检索、处 理、转发信息
水情自动预报系统工程案例
(六)遥测站 本系统中遥测站有水位雨量站、单雨量站和单水位站三种类型,测量参数有水位、 雨量。遥测站的主设备为RTU和收发信机,遥测站实例图如下,组成框图如图63。
Motorola产品 避雷器、天馈 线 通信电台
雨量计
终端机(RTU) MOSCAD-M
串行水位计1 串行水位计1 并行水位计
水利工程管理技术
水情自动预报系统工程案例
主 讲 人: 张峰 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
2015.04
水情自动预报系统工程案例
水利工程管理技术
水情自动预报系统工程案例
水情自动测报系统工程案例
安徽省某大型水库水情自动测报系统简介 (一)概述 该水库位于淮河支流淠河东源上,与上游水库构成梯级水库,流域面积1 840 km2, 流域内地形为山区,形状呈扇形,地势南高北低。流域平均高程为715 m。多年平均降 雨量1 540 mm,年来水16亿m3。 系统规模为2:2:13,即系统由2个中心站,2个中继站和13个遥测站组成。 支持水情自动测报系统的自联网,并通过本地区四水库联网系统,将本系统采集 的数据传输到安徽省防办。系统采用超短波无线通信方式组网,预留有线信道接 口,可连接有线信道。
图6-1 佛子岭、磨子潭水库水文自动测பைடு நூலகம்系统组网图
水利工程管理技术
水情自动预报系统工程案例
(三)设备选型 遥测站数据终端机(RTU)、中心控制终端(即前置机FIU)、通信电台选用 Motorola公司产品,水位、雨量传感器选用南京水利水文自动化研究所等知名 厂商的产品,太阳能电源选用宁波太阳能光板,免维护蓄电池选用合资企业产 品。 (四)通信设计 系统采用超短波频点227.95 MHz进行通讯组网。 本系统的通信组网有两个特点:两个分中心,两个中继站互为冗余热备份。两 个分中心接收的是相同遥测站且是相同中继站转发的数据。解决双中继热备 份,避免同频干扰和数据传输碰撞,是本系统通信设计关键。本系统采用在 遥测站发送的数据中包含通信路由和发送目的地,中心站接收到数据后给予 确认,这样有效地保证了遥测站的数据通过指定的中继站发送到指定的分中 心。由于有了确认信号,遥测站就能知道数据是否正确地发送到指定目的地, 因此也就知道何时需要启用备用中继站。中继站即使不需要转发数据,每天 也向中心站报送平安报以表示设备工作正常。
水利工程管理技术
水情自动预报系统工程案例
②进入水情传输网,省水情中心、淮委及国家防办能实时获取水库水雨情信息, 达到信息共享 ③实现水库实时联机预报调度 ④实时信息15min内到省水情中心 系统联网示意图如图6-2所示,图中虚线所示为备用通信路由
图6-2 佛梅响磨水文自动测报系统联组网图
水利工程管理技术
水利工程管理技术
水情自动预报系统工程案例
(二)水文组网 该水库水情自动测报系统由2个分中心站(位于两梯级水库的水库管理处),2个互 为备份的中继站、13个遥测站构成。其中,7个测站为单雨量站、2个测站为水位雨 量站、4个测站为单水位站。组网示意图如图6-1所示)
在本系统组网设计中, 每个测站的RTU均可以 兼作中继站,每个遥测 站信息可以通过两个不 同的路由传送到中心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