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工程水情自动测报系统设计规定
DLT 5051-1996(2005) 水利水电工程水情自动测报系统设计规定

105 水情 自动 测报 系统设 计 ,应深 人调 查研 究 , 意资 料 的收集 分析 ,积极 慎重 地 .. 注 采 用新 技术 ,优先 选用 可靠 性高 的定 型设备 .设 计 的测报 系统 应实 用 ,可靠 ,经济 合 理 ,技 术先 进 ,便 于建 设和 维护 管理 . 106 水情 自动 测报 系统 的设计 ,除应执 行本 规定 外 ,尚应符 合现 行有 关 国家 , 业 .. 行
要内容 :
( )确定 测报 系统 的功能 ; 1 ( )初步 编制水 情预 报方 案 ,基 本确 定遥 测站 网 ; 2 ( )基本 确定通 信方式 ,工作体 制 ,组 网及通 信 电路设 计方案 ; 3 ()基本 确定 电源 ,过 电压保护 和接 地方 案 ; 4 ()基 本 确定设 备配 置方 案 ; 5 ()分析数 据处 理流 程 ,基本确 定软 件配 置 ; 6 ( )分析水 情 自动测 报系 统的可 靠性 ; 7
标 准 的规定 .
2 设
计
内
容
2 01 预 可行性 研究 阶段 应论证 设 置水情 自动 测报 系统 的必 要性 ; .. 需要设 置测 报 系统 时 ,应 进行 测报 系统 的规划 ,主要 内容应包 括 : ( )拟定 水情 预报 和遥测 站 网规 划 方案 ; 1 ( )拟定 通信方 式 和组 网方案 ; 2 () 算 投资 . 3估 202 可行 性研 究 ( 步设 计 )阶段 进行水 情 自动测 报 系统总 体设 计 , 包括 下列 主 .. 初 应
7 电源,过电压保护和接地 ·................ . · ................. . ··…… 31 ................. . . 4
8 土建工程 ·······""···· "·········介 ,· "·· · 32 ····· · · ······· ,· · ·· ·,····· · " · ·介 · ' " 4 附加说 明·······.···· ·· ············· ···· ·······"· ··· ········· · ········…… 33 ······· ····· · ····· ·· ······· 4 条文说 明······ ·····…… ,··· ·· ·· ···· · ······…… '···· · ·· ·····…… 34 ······ ······ ·"····· ·····, · ····· . 4
水电工程强制性条文包含的规范

水力发电工程强制性条文包含的土建部分规程规范《水电枢纽工程等级划分及设计安全标准》 《防洪标准》《混凝土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 《水利水电工程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设计规范》《大中型水电站水库调度规范》 《水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规范(试行)》〔HJ/T 88-2003〕 《水电工程水库淹没处理规划设计规范》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水利水电工程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 《水利水电工程设计防火规范》 《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 《水工建筑物荷载设计规范》 《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混凝土重力坝设计规范》《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SL 274-2001〕 《混凝土拱坝设计规范》〔SL 282-2003〕 《水电水利工程泥沙设计规范》《混凝土面板堆石坝设计规范》〔SL 228-98〕 《水工隧洞设计规范》〔SL 279-2002〕 《水电站调压室设计规范》《水电站压力钢管设计规范》〔SL 281-2003〕 《溢洪道设计规范》〔SL 253-2000〕 《水电站厂房设计规范》〔SL 266-2001〕 《水利水电工程水情自动测报系统设计规定》 《水电水利工程施工地质规程》《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 (试行)》〔SL 303-DL 5180-2003 GB 50201-94DL/T 5178-2003 DL 5061-1996GB 17621-佃98 SDJ 302-88 DL/T 5064-佃96GB 50287-99 GB 50 佃9-94 SDJ 278-90 DL 5073-2000 DL 5077-佃97 DL/T 5057-96 DL 5108-佃99 SDJ 218-84 SD 145-85 DL/T 5089-佃99DL/T 5016-佃99DL/T 5195-2004 DL/T 5058-佃96DL/T 5141-2001 DL/T 5166-2002 SD 335-892004〕《水工建筑物地下开挖工程施工技术规范》《水电水利工程爆破施工技术规范》《水电水利工程模板施工规范》 《水工建筑物滑动模板施工技术规范》 《水工建筑物抗冲磨防空蚀混凝土技术规程》 《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 《碾压式土石坝施工规范》《水工碾压混凝土施工规范》〔SL 53-94〕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施工规范》《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接缝止水技术规范》 《水电水利工程混凝土防渗墙施工规范》《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 〔SL 62-94〕 《水电水利工程锚喷支护施工规范》 《水电水利工程预应力锚束施工规范》 《水电水利工程施工安全防护设施技术规范》 《水电站基本建设工程验收规程》 《压力钢管制造安装及验收规范》《水利水电工程钢闸门制造安装及验收规范》 《水利水电工程启闭机制造、安装及验收规范》DL/T 5110-2000 SL 32-92 DL/T 5207-2005 DL/T 5144-2001 DL/T 5129-2001 DL/T 5112-2000 DL/T 5128-2001 DL/T 5115-2000 DL/T 5199-2004 DL/T 5148-2001 DL/T 5181-2003 DL/T 5083-2004 DL/T 5162-2002 DL/T 5123-2000 DL/T 50 仃-佃93。
SL61-94水文自动测报系统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水文自动测报系统规范SL 61-94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目次1 总则2 水文自动测报系统规划和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3 水文自动测报系统的设计4 水文自动测报系统的设备5 水文自动测报系统的考核、验收和运行管理网页制作:powerfoo 条文说明--------------------------------------------------------------------------------1 总则1.0.1 为适应我国水文自动测报系统的发展,做好水文自动测报系统规划、设计、建设和运行管理,统一技术标准,特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江河、湖泊、水库、水电站等水文自动测报系统的规划、设计、建设和运行管理。
1.0.3 水文自动测报系统属于应用遥测、通信、计算机技术,完成江河流域降水量、水位、流量、闸门开度等数据的实时采集、报送和处理的信息系统。
1.0.4 按水文自动测报系统规模和性质的不同可分为水文自动测报基本系统和水文自动测报网。
水文自动测报基本系统由中心站(包括监测站)、遥测站、信道(包括中继站)组成。
水文自动测报网是通过计算机的标准接口和各种信道,把若干个基本系统联接起来,组成进行数据交换的自动测报网络。
1.O.5 新建水利、水电工程需要建设的水文自动测报系统,应作为工程规划设计的组成部分,并将系统的建设纳入工程建设一并实施。
1.O.6 本规范中涉及水文测验、水文情报预报的精度要求,应按有关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规定执行。
2 水文自动测报系统规划和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2.1 基本资料收集和可行性论证2.1.1 进行水文自动测报系统的规划设计,应收集下列基本资料:(1)计划建设水文自动测报系统地区的大比例尺地形图。
水文自动测报系统规范

水文自动测报系统规范1总则1.0.1为适应我国水文自动测报系统的发展,做好水文自动测报系统规划、设计、建设和运行管理,统一技术标准,特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江河、湖泊、水库、水电站等水文自动测报系统的规划、设计、建设和运行管理。
1.0.3水文自动测报系统属于应用遥测、通信、计算机技术,完成江河流域降水量、水位、流量、闸门开度等数据的实时采集、报送和处理的信息系统。
1.0.4按水文自动测报系统规模和性质的不同可分为水文自动测报基本系统和水文自动测报网。
水文自动测报基本系统由中心站(包括监测站)、遥测站、信道(包括中继站)组成。
水文自动测报网是通过计算机的标准接口和各种信道,把若干个基本系统联接起来,组成进行数据交换的自动测报网络。
1.O.5新建水利、水电工程需要建设的水文自动测报系统,应作为工程规划设计的组成部分,并将系统的建设纳入工程建设一并实施。
1.O.6本规范中涉及水文测验、水文情报预报的精度要求,应按有关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规定执行。
2水文自动测报系统规划和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2.1 基本资料收集和可行性论证2.1.1进行水文自动测报系统的规划设计,应收集下列基本资料:(1)计划建设水文自动测报系统地区的大比例尺地形图。
(2)流域内已建水文站网、报汛站网、邻近地区遥测站网方面的资料。
(3)流域的气象、水文资料:包括重要水文站的最高最低水位、短历时暴雨雨强、洪水产流汇流时间、洪水传播时间、防洪标准和洪水灾害,降雪量占降水量的百分比,最高、最低气温,相对湿度的平均值和最大、最小值,日照时数最少的持续时间等特征资料。
(4)雷电情况与地震烈度。
(5)已建和计划建设的水利工程布局,以及重要水利工程的技术资料。
(6)现行的水文预报、防洪调度方案,预报和调度工作的要求。
(7)流域内无线电台设置情况和发展规划。
(8)流域的社会经济、交通、供电和通信情况。
2.1.2建设水文自动测报系统的可行性论证包括:(1)依据建设目标、功能要求,所在地区的水文气象特征与地形条件,当前国内外的技术、设备状况,论证实现建设目标的技术可行性。
大坝安全监测系统使用标准

(1)《自动化仪表安装工程质量评定标准》(GBJ131-90);(2)《中华人民共和国共和国水法》(3)《微型数字电子计算机通用技术条件》(GB9813—2000);(4)《土石坝安全监测资料整编规程》(SL196-96);(5)《土石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SL60-94);(6)《水文自动测报系统规范》(SL61-2003);(7)《水文仪器总技术条件》(GB9359-88);(8)《水文仪器术语》(SL10-89);(9)《水文测报装置遥测雨量计》(GB 11831-89);(10)《水文测报装置遥测水位计》(GB11830-89);(11)《水位观测标准》(GBJ138-90);(12)《水情信息编码标准》(SL330-2005);(13)《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规程》(SL223-1999);(14)《水利水电工程水情自动测报系统设计规定》(DL/T5051-1996);(15)《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评定规程》(SL176-96);(16)《水库工程管理设计规范》(SL106-96)(17)《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1991年国务院发布)(18)《水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基本技术条件》(DL/T578-95)(19)《实时雨水情数据库表结构与标识符标准》(SL323-2005);(20)《计算机软件质量保证计划规范》(GB/T 12504-90);(21)《计算机软件可靠性和可维护性管理》(GB/T14394-93);(22)《计算机软件开发规范》(GB 8566-88);(23)《混凝土坝安全监测技术》(DLT5178-2003)(24)《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1991);(25)《国家三角测量规范》(GB/T17942-2000);(26)《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8-1991);(27)《国家防汛指挥系统工程水雨情库表结构设计》。
(28)《国家防汛指挥系统工程工情数据表结构设计》;(29)《工业自动化仪表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93-86);(30)《工业企业通讯接地设计规范》(GBJ79-85);(31)《工业企业通信设计规范》(GBJ42-81);(32)《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93);(33)《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92);(34)《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0-92);(35)《大坝安全监测系统验收规范》(GBT 22385-2008)(36)《大坝安全监测系统施工监理规范》(DLT 5385-2007)(37)《大坝安全监测系统设备基本技术条件》(SL268-2001);(38)《崩塌、滑坡、泥石流监测规范》(DZT0221-2006)。
200811水利标准体系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标 准 编 号 水利技术标准体系表 水 利 标 准 (SL) ) SL1-2002 SL1-97 SL2.1-98 SL2.2-98 SL2.3-98 SL/T4-1999 SL06-89 SL07-89 SL08-89 SL09-89 SL10-89 SL11-90 SL12-90 SL13-2004 SL13-90 SL15-91 SL16-91 SL16-95 SL17-90 SL18-2004 SL18-91 SL19-90 SL19-2001 SL20-92 SL21-2006 SL21-90
标 准 名 称
全油压控制水轮机调压阀
小水电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规程 疏浚工程施工技术规范 渠道防渗工程技术规范 渠道防渗工程技术规范 (替代SLJ202-82) (代替SL18-91) (被SL18-2004替代)
水利工程基本建设项目竣工决算报告编制规程
水利基本建设项目竣工财务决算编制规程 水工建筑物测流规范 降水量观测规范 降水量观测规范
渠系工程抗冻胀设计规范 渠系工程抗冻胀设计规范 堰槽测流规范 浆砌石坝设计规范 砌石坝设计规范 ( 被SL25-2006代替) (替代SL25-91) (被SL23-2006替代) (替代SL23-91)
水利水电工程钻孔压水试验规程
水利水电工程技术术语标准 水闸施工规范 水电农村电气化标准
(被SL31-2003代替) 被 代替) 代替
油的测定(紫外分光光度法) 氧化还原电位的测定(电位测定法) 水库பைடு நூலகம்业设施配套规范 喷灌用塑料管基本参数及技术条件——硬聚氯乙烯管 喷灌用塑料管基本参数及技术条件——低密度聚乙烯管 喷灌用塑料管基本参数及技术条件——聚丙烯管 喷灌用塑料管件基本参数及技术条件 灌溉用低压输水混凝土管技术条件 河工模型试验规程 水工钢闸门和启闭机安全检测技术规程 水文自动测报系统设备基本技术条件 微灌工程技术规范 水利工程水利计算规范 水工金属结构防腐蚀规范 水工金属结构防腐蚀规范 水库工程管理设计规范 融雪型雨雪量计 水文仪器型号命名方法 农田排水试验规范 切土环刀校验方法 透水板校验方法 击实仪校验方法 光电式液塑限测定仪校验方法 杠杆式固结仪校验方法 变水头(常水头)渗透仪校验方法 应变控制式直剪仪校验方法 应变控制式无侧限压缩仪校验方法 应变控制式三轴仪校验方法 (替代SL105-95) (2006.9.22废止)
SL 61-2003 水文自动测报系统技术规范

SL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行业标准 P SL 61-2003替代SL61-94 水文自动测报系统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hydrologic dataacquisition system2003年—05—26 发布 2003年—08—01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发布 前 言 修订SL61—94《水文自动测报系统技术规范》的主要依据为2000年水利水电技术标准制订、修订计划和SL 01—97《水利水电技术标准编写规定》。
《水文自动测报系统规范》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水文自动测报系统建设前期工作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进行系统设计时工作制式和通信方式的选择原则、系统应能达到的技术指标要求、数据传输格式和编码格式的要求、数据处理系统的基本功能要求等; ——系统设备的技术指标和安装调试的要求; ——系统考核、验收和运行管理的内容和要求。
对SL61—94进行修改的部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增加了引用标准和术语、符号及代号一章; ——调整明确了系统建设前期工作的具体内容; ——增加了多种通信方式并重新规定了数据格式; ——修改补充了中心站数据处理技术内容; ——修改补充了系统设备与安装调试等技术条款; ——充实了系统考核验收和运行管理等具体操作方面的要求。
本规范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本规范主持机构:水利部水文局本规范解释单位:水利部水文局本规范主编单位:水利部水利信息中心本规范参编单位: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 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 浙江省水文勘测局 四川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水利部南京水利水文自动化研究所 北京大学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张建云 朱长年 崔家骏 唐镇松 徐兆成 吴恒清 周五一 叶秋萍 王恒斌 张海敏 姚永熙 陆 旭 冯讷敏 丁 强 王志毅 程益联 程 琳 林灿尧 1 总 则....................................................................12 引用标准和术语、符号及代号................................................12.1 引用标准.........................................................................12.2 术语.............................................................................22.3 符号及代号.......................................................................23 系统建设前期工作..........................................................33.1 基本资料收集.....................................................................33.2 系统规划.........................................................................43.3 项目建议书及可行性研究报告.......................................................44 系统设计..................................................................64.1 系统组成.........................................................................64.2 设计任务、内容和工作制式.........................................................74.3 系统技术指标.....................................................................84.4 数据传输方式和编码格式..........................................................104.5 通信电路设计....................................................................114.6 系统联网........................................................................134.7 数据处理系统设计................................................................134.8 土建设计........................................................................145 系统设备及安装调试.......................................................155.1 一般规定........................................................................155.2 传感器..........................................................................155.3 固态存贮器......................................................................175.4 通信设备........................................................................185.5 遥测终端机......................................................................205.6 中继机..........................................................................225.7 集合转发站设备..................................................................225.8 中心站设备......................................................................225.9 其他配套设备....................................................................235.10 设备安装调试...................................................................236 系统考核、验收和运行管理.................................................246.1 系统考核验收....................................................................246.2 系统运行管理....................................................................26本标准的用词和用语说明......................................................27条文说明1.0.1 为促进我国水文自动测报系统的发展,统一技术要求,加强系统的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行管理,制定本规范。
江河水库流域或水电厂水情自动测报系统设计方案

水库流域或水电厂水情自动测报系统设计方案1.概述1.1 流域及工程概况XX流域发源于赣、闽边界武夷山西麓广昌县灵华峰,自南向北流经广昌、南丰、南城、金溪、临川、进贤、南昌等县(市),在南昌县青岚湖注入鄱阳湖,河流全长344km。
抚河控制站李家渡水文站集水面积15811km2,李家渡以上河长275km,河道平均坡降2.11‰,流域形状呈菱形。
海拔高程在17~1800m之间。
流域内山地约占27%、丘陵约占63%、平原约占10%。
河源至南城称盱江,为上游河段,属山区性河流,河宽300m左右,河道平均坡降3.41‰;支流黎滩河在南城以下与盱江汇合后称抚河,南城至临川为抚河中游河段,属丘陵、平原河流,该河段除XX狭谷宽约200余m以外,河谷渐宽可达400~500m,两岸多位丘陵台地,河道平均坡降0.43‰;临川以下为下游河段,是广阔的冲积平原,河床宽达400~800m,河道平均坡降0.24‰,两岸的大片农田靠圩堤保护。
抚河流域支流众多,流域面积大于150km2的支流有13条,其中9条分布在XX坝址以上。
XX水电站位于江西省东南部抚河中游临川市鹏田乡XX村附近,地理坐标为东经116°38′,北纬27°45′,抚河中游XX狭谷段,坝址以上集水面积7060 km2,占全流域(李家渡水文站以上)面积的44.7%。
坝址以上河长187 km,河道平均坡降2.95‰,坝址以上流域重要由盱江和支流黎滩河组成,盱江流域集水面积4159 km2,黎滩河集水面积2478 km2。
流域内已建大型水库1座、中型水库7座,XX水库位于黎滩河,为一座大一型水库,控制集水面积2376 km2,总库容12.14×108 m3,7座中型水库分别位于盱江及黎滩河各支流上,控制集水面积454.8 km2,累计总库容1.87×108 m3。
XX水电站是以防洪、灌溉为主,兼顾发电、供水和航运等综合运用的大二型水利水电枢纽工程,重要建筑物设计洪水标准为12023一遇,校核洪水标准为102023一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要技术指标
遥测雨量计的分辨力可采用 遥测水位计的分辨力采用
表
允许相对误差为
允许误差应符合表
的规定
遥测水位计允许测量误差表
水位量程
允许误差
水情自动测报系统的响应速度 包括完成水情数据收集 处理和预报作业的时间不宜超过
遥测站 中继站和中心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单站设备的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应大于
一般遥测站至中心站数据传输的月畅通率应大于
电源 过电压保护和接地
电源
水情自动测报系统的电源必须稳定 可靠 并满足用电设备长期正常工作的要求
直流供电电压 宜采用 或
电压变化范围和纹波电压应满足用电设备的要求
交流供电电压 应采用
的单相
和三相
遥测站和中继站宜采用太阳能电池 蓄电池组浮充供电方式 太阳能极板和蓄电池的容
量 应根据设备用电情况和当地年日照时数及日照强度综合确定
水情数据采集
遥测水位计的量程应满足下列要求 坝上站量测高度高于校核洪水位 低于水库死水位 坝下站量测高度高于校核洪水位 低于设计最低水位 遥测水位站量测高度高于 年一遇洪水位 低于传感器运用期的最低水位 遥测水位计应根据水位量程和河段的水流 地形条件选用 重要遥测水位站应有超限测报措施 遥测站宜设置保存数据的存储装置
超短波通信
测报系统的工作体制宜采用自报式 有特殊要求时也可采用应答式
测报系统的数据传输速率可选用
不宜超过
超短波通信电路可采用数字或模拟中继方式 中继级数不宜超过三级 级数较多时 应采
用数字再生中继方式
测报系统宜根据地形特点 采用多支或交叉组网
中继站的站址应根据以下原则选择
通信条件良好
交通方便 便于维护管理
重要遥测站至中心站宜大于
误码率均应小于
水情自动测报系统设备在表
所列环境条件下应能正常工作
表
测报系统设备坏境条件
设备名称
气温
相对湿度
中心站设备
遥测站 中继站的室内设备
遥测雨量站的传感器及室外设备
遥测水位站的传感器及室外设备
水情预报与遥测站网
水情预报方案
水情预报方案应在分析工程所在地区暴雨 洪水 径流特性的基础上 根据工程运行对水情
水利水电工程水情自动测报系统设计规定
通信设计
一般要求
通信电路应能迅速 可靠 准确地传输水情数据 通信方式可采用超短波 卫星和短波等方式 也可采用混合方式 通信方式的选择应根据 水情自动测报的要求 通信方式的特点 所在地区地形 运行维护条件 建设运行费用等综合分析确 定 通信组网应进行不同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 择优选定 水情自动测报系统的中心站 中继站和重要遥测站的关键设备应有备份 必要时 重要遥 测站可设置备用通信电路 选用的通信频率必须经过当地无线电管理委员会的批准
水利水电工程水情自动测报系统设计规定
功能及主要技术指标
功能
水情自动测报系统应具有以下基本功能 实时自动采集 传输和接收遥测站雨量 水位等水情要素 人工置数自动传输 数据处理和水情预报作业 水情自动测报系统应具有下列报警功能 水情要素越限 设备事故 电源欠压 根据需要 水情自动测报系统可设置设备监控和通话功能 在恶劣天气条件下 水情自动测报系统应不中断预报作业
水利水电工程水情自动测报系统设计规定
预报的要求和水情测报预报条件 确定预报方案配置 编制相应的预报方案 编制水情预报方案依据的资料应可靠 且具有代表性和一致性 水情预报一般应编制坝址的预报方案 若工程形成的水库对产汇流条件有明显改变 应分
别编制入库控制断面和该断面至坝址区间的预报方案 编制水情预报方案采用的流域水文模型和经验相关关系 应适应流域水文特性 模型参数
联合接地方式
遥测站 中继站的接地电阻值宜小于
若采用均衡接地方式 可不受此限制 中心站
的接地电阻值宜小于
水情自动测报系统的遥测站 中继站和中心站均应采取以下防雷击措施
天线和突出屋面的物体应在避雷针的保护范围内
屋顶应敷设闭合均压带
机房内应敷设环形接地母线 闭合均压带与环形接地母线间应用四根对称布置的连接线
主编单位 电力工业部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 主要起草人 杜修荣 董文军 董恒春 肖 晓 王 源 段成红 邹玉贵 李盛宪
颜道丰 袁沈明 白荣隆 李幼华 赵深山 岳立夫 张一军 皮淑范 方 辉
水位测井设计应符合
水位观测标准 中有关规定
遥测站和中继站站房 应有防护设施 站房使用面积不宜大于
中心站机房使用面积不宜小于
其他辅助用房面积不宜超过
机房应有防火
防静电和温 湿度调节等设施
天线杆塔和太阳能电池支架等构件及基础 均应依据当地气象条件设计 风压按当地十五
年一遇十分钟平均最大风速数值确定
附加说明
互相连接
专用变压器高低压侧和通信机输入端应安装避雷器 室外进入机房的电缆 金属管道等在
进入机房前应接地
水利水电工程水情自动测报系统设计规定
土建工程
水情自动测报系统的土建工程应满足设备正常运行和维护管理的要求 一般包括站房 围
栏 水位测井 天线基础 铁塔 交通便道等项目
土建工程设计应结合当地条件 因地制宜 尽量利用现有土建设施
卫星通信
卫星通信宜采用同步气象卫星或同步通信卫星
卫星通信电路设计应包括以下内容
选定通信设施布设位置
确定天线的方位角和仰角
确定上 下行电路总载噪比
确定降雨余量和门限余量
确定数据收集平台的天线尺寸 发射机发射功率
确定设备配置方案
卫星数据收集平台及接收站的天线方向性 应满足如下要求
当
时
当
时
式中
相对于各向同性天线的增益 天线直径 波长 与天线主瓣方向的夹角 度 卫星数据收集平台及接收站 应避免与地面无线电路相互干扰
中心站应采用不停电供电方式 不间断电源及蓄电池的容量 可根据设备用电情况和当地
交流电源的可靠程度确定
遥测站 中继站和中心站宜选用免维护蓄电池
过电压保护和接地
水情自动测报系统的遥测站 中继站 中心站必须设置避雷装置 过电压保护装置和接地装
置
各种设备的保护接地 工作接地 建筑物的防雷接地以及工频交流供电系统的接地宜采用
ٛ>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水利水电工程 水情自动测报系统设计规定
发布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工业部 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水利水电工程 水情自动测报系统设计规定
主编单位 电力工业部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 批准部门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电 力 工 业 部
总则 设计内容 功能及主要技术指标 水情预报与遥测站网 通信设计 数据处理 电源 过电压保护和接地 土建工程 附加说明
短波通信
测报系统的工作体制宜采用应答式 经过论证也可采用自报式
短波通信电路设计宜包括以下内容
预测工作频率范围
计算接收端必须保证的最小平均信噪比
计算信道基本传输损耗
确定噪声功率 必要时可测试当地背景噪声
确定快衰落防护度
确定天线型式 增益 架设高度和方位
确定差错控制的编码增益
计算最小发射功率
确定设备配置方案
水利水电工程水情自动测报系统设计规定
目次
水利水电工程水情自动测报系统设计规定
总则
为适应水利水电工程水情自动测报系统设计的需要 统一技术要求 特制定本规定 本规定适用于大型水利水电工程水情自动测报系统的设计 中型水利水电工程的设计 可 适当简化 水利水电工程经预可行性研究阶段论证需设置水情自动测报系统时 各设计阶段均应进行 相应的水情自动测报系统设计工作 水情自动测报系统覆盖的范围 应根据工程对水情预报的要求和暴雨洪水特性等因素确 定 应充分利用工程上游已建的水情自动测报系统 有关的测报系统应相互衔接协调 水情自动测报系统设计 应深入调查研究 注意资料的收集分析 积极慎重地采用新技术 优先选用可靠性高的定型设备 设计的测报系统应实用 可靠 经济合理 技术先进 便于建设和维 护管理 水情自动测报系统的设计 除应执行本规定外 尚应符合现行有关国家 行业标准的规定
避开不良地形地质条件
超短波通信电路设计应包括以下内容
确定工作频率范围 电路可靠性指标
依据
或
地形图进行图上作业 初选中继站站址
电路计算
确定天线型式 增益 架设高度 方位和俯仰角
电路查勘 电波测试
确定中继站站址和电路设计方案
确定设备配置方案
超短波通信电路应根据站网分布 测报系统工作体制 路径损耗 衰落 干扰保护度以及自
短波通信设备的频率允许偏差为
年
短波通信电路应采取抗干扰调制解调技术 检纠错技术和自动换频技术 必要时还可采取
分集技术和自适应选频技术以改善通信质量
数据处理
水情自动测报系统的数据处理应具有以下基本功能
水利水电工程水情自动测报系统设计规定
实时接收遥测数据 进行合理性检查 纠正和插补缺测数据 数据分类 格式化处理 建立数据库 数据查询 检索 水情图表显示 绘制和打印 水情预报和成果输出 接收 处理测报系统的监测信息 根据需要可增加如下数据处理功能 接收 处理水情电报和其他测报系统传送的数据 并纳入统一的数据库 向有关部门传送水情信息 数据处理宜采用前置机加主机的设备方式配置 机型宜选用微型计算机 计算机应配置完成数据处理功能所必需的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应用软件应采用模块化结构 并预留接口
设计内容
预可行性研究阶段应论证设置水情自动测报系统的必要性 需要设置测报系统时 应进行 测报系统的规划 主要内容应包括
拟定水情预报和遥测站网规划方案 拟定通信方式和组网方案 估算设资 可行性研究 初步设计 阶段进行水情自动测报系统总体设计 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确定测报系统的功能 初步编制水情预报方案 基本确定遥测站网 基本确定通信方式 工作体制 组网及通信电路设计方案 基本确定电源 过电压保护和接地方案 基本确定设备配置方案 分析数据处理流程 基本确定软件配置 分析水情自动测报系统的可靠性 拟定土建工程项目和规模 编制投资概算 拟定人员编制 实施阶段水情自动测报系统设计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编制水情预报方案 确定遥测站网 确定通信方式 工作体制 组网及通信电路设计方案 确定电源 过电压保护和接地方案 确定设备配置方案 设备布置及施工图设计 土建工程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