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库水情自动测报系统实施方案
水库雨水情自动测报及大坝安全监测设施安装技术要求

水库雨水情自动测报及大坝安全监测设施安装技术要求在水库的日常管理和运行中,水库雨水情自动测报以及大坝安全监测设施的安装都是非常重要的。
这些设备的安装技术要求关系到水库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稳定性,对于预防水库事故的发生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1.设备选择:选择具有高精度、高稳定性和高可靠性的雨水情测报设备,如光电式雨量计、微波雨量计等。
同时,应根据水库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设备类型和规格。
2.设备安装位置选择:选择合适的安装位置,使设备能够准确测量和记录雨量情况。
通常情况下,设备应选择在离水库边坡较远的位置,避免受到坝体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3.设备布线和接地:合理布置设备的电缆和信号线路,避免电磁干扰和线路损耗。
同时,设备要进行有效的接地处理,确保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
4.数据传输和监测:采用合适的数据传输方式,如有线传输或无线传输,将雨量数据传输到监测中心进行实时监测和记录。
设备应具备数据存储和备份功能,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5.定期维护和保养:对安装的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保持设备的正常运行状态。
定期检查设备的电池电量、仪器的灵敏度以及仪器的准确度,确保测量结果的可靠性。
1.设备选择:选择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的安全监测设备,如应力应变传感器、位移测量设备、渗流计等。
设备应具备高精度、高灵敏度和高稳定性的特点。
2.设备安装位置选择:根据大坝的结构特点和监测要求,选择合适的安装位置。
通常情况下,应力应变传感器要布设在大坝结构的重要部位,位移测量设备要布设在大坝的关键位置和变形较大的部位。
3.设备布线和接地:合理布置设备的电缆和信号线路,保证信号的稳定传输。
设备要进行有效的接地处理,确保设备与大坝结构之间的电位差,减小因雷击等外部因素引起的损伤。
4.数据采集和监测:采用合适的数据采集方式,如有线采集或无线采集,将监测数据传输到监测中心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
设备应具备数据存储和备份功能,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水库水雨情自动测报系统方案 (4)

水库水雨情自动测报系统方案简介水库水雨情自动测报系统是一种用于定期自动监测水库水位和降雨情况的系统。
通过安装在水库周边的传感器和自动化设备,系统能够实时收集水库水位和降雨数据,并通过网络将数据传输到中央服务器,以便进行数据分析和监控。
这种系统能够提供准确的水库水雨情数据,方便水库管理人员和相关部门进行决策和应对突发事件。
系统组成水库水雨情自动测报系统主要包括传感器、数据采集装置、通信设备、中央服务器和数据分析软件等组成部分。
1. 传感器传感器是用于测量水库水位和降雨量的装置。
常用的水位传感器包括压力传感器和浮子传感器,能够准确测量水位高度。
降雨传感器则可以测量雨水的降落量。
2. 数据采集装置数据采集装置是用于接收传感器采集的数据,并进行处理和存储的设备。
它可以通过串口、以太网等方式与传感器以及其他设备进行连接,采集数据并进行实时处理。
数据采集装置还可以具备报警功能,当水位或降雨量超过预设阈值时,可以发送报警消息到中央服务器或相关人员。
3. 通信设备通信设备是实现数据传输的关键组件,它可以将采集到的数据通过无线网络或有线网络传输到中央服务器。
常用的通信设备包括无线传输模块、以太网模块等。
4. 中央服务器中央服务器是用于接收、存储和分析数据的设备。
它可以通过网络与数据采集装置进行通信,接收实时数据并存储在数据库中。
中央服务器还可以提供数据查询、报表生成、远程监控等功能。
5. 数据分析软件数据分析软件是用于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的工具。
通过对水库水位和降雨数据的分析,可以提供给水库管理人员重要的决策依据。
数据分析软件还可以生成各种报表和图表,用于数据展示和数据可视化。
系统工作原理水库水雨情自动测报系统的工作原理如下:1.传感器实时采集水库水位和降雨数据,并传输给数据采集装置。
2.数据采集装置接收并处理传感器数据,存储到本地数据库中。
3.数据采集装置将处理后的数据通过通信设备传输到中央服务器。
4.中央服务器接收并存储数据,并进行实时监控和分析。
水库监测系统方案

水库监测系统方案1. 引言水库是重要的水利工程项目,对于水资源的储存和调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水库在工程设计和运维中面临许多潜在的风险和灾害,如泄洪、溃坝等,因此需要建立一套可靠的水库监测系统来保障水库安全。
本文将介绍一种水库监测系统的方案。
2. 系统架构水库监测系统主要由传感器、数据采集器、数据传输设备、数据处理服务器和数据显示终端组成。
2.1 传感器传感器是水库监测系统的核心部件,用于感知并采集水库的各项参数数据。
常用的传感器包括水位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倾斜传感器等。
这些传感器应具备高精度、高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
2.2 数据采集器数据采集器用于将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进行采集并存储。
数据采集器一般具备多个输入通道,可接入多个传感器,采集器需要提供稳定的电源和存储设备。
采集器还需要具备数据压缩和传输的能力。
2.3 数据传输设备数据传输设备用于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到数据处理服务器。
传输设备可以采用有线或无线传输方式。
对于远程或移动的水库,无线传输方式更为适用;而对于已有有线网络覆盖的水库,有线传输方式即可。
2.4 数据处理服务器数据处理服务器是整个水库监测系统的核心,负责接收、解析和存储来自数据采集器的数据,并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
数据处理服务器需要具备较高的计算能力和存储能力。
同时,数据处理服务器还需要能够实时监测水库的工作状态,并能够根据预设的规则进行报警和控制。
2.5 数据显示终端数据显示终端用于将处理后的数据展示给水库运维人员。
数据显示终端可以是电脑、手机、平板等设备,以便运维人员能够随时随地监测水库的运行状态。
数据显示终端需要提供用户友好的界面和实时的数据更新功能。
3. 系统功能水库监测系统的功能主要包括数据采集、数据传输、数据存储、数据分析和报警控制。
3.1 数据采集系统通过传感器实时采集水库的各项参数数据,如水位、温度、压力等。
传感器的采集频率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
武都水库水情自动测报系统的构建及其关键技术

2 0 1 中国 水 利 01 .2
武都水库水情 自动测报系统 的 构 建及 其 关键 技 术
徐 辉
( 四川 省 绵 阳 市 武 引 工 程 管 理 局 ,2 0 0 绵 阳 ) 6 10 ,
摘 要 : 四川 省 武都 水库 水情 自动测报 系统在 构 建 中涉及 计 算机 网络 配置 、 双机 热备 份及 磁 盘 阵列 配 置技 术 、 串 口服 务 器 配置 洪水预 报 软 件 中的参数 配置 等 多项技 术 在 实 际运行 中实现 了全 面准 确 地收 集 所 需的 水 雨情 信
ri nom t n c mpe e s eya c rtl,frc sn lo ig muh a crt y a d pa h ein fnt n o an ifr ai o rh n i l cuae oeat g f dn c c ua l, n 1 te d s u ci f o v y i o e y g o
、
水 情 自 动 测 报 系 统
的 构 建
1 水情 自动测 报系统与其他信 .
息化 子系统的关系
根据 规 划 . ;综 合 信 息化 系 统 武 l
包 含 多 个 专 业 自动 化 子 系 统 . 情 自 水
动 测 报 系 统 是 其 中 最 主 要 的 子 系 统 之 一 . 其 关 系 如 图 1所 示
武都水 库 的综 合 发 电能 力。
一
川 省 电力 公 司等 的 自动化 系 统 ) 信 I 的 息交换 除 向综合 信息 化 系统提 供 基
础数 据 外 . 专 业 子 系统 之 间也会 存 各 在 信 息 交 流 f 水 情 自动 测 报 系 统 和 如 机 组 自动 监 测 系 统 ) 水 情 自动 测 报
大雪山水库水情自动测报系统方案设计及论证

,
点, 为确保供水 、 人畜饮水 、 防洪等 多项任务 的顺利完成 , 在水库
上游设置了水情 自动测报系统 , 以准确掌握流域的来水情况 , 迅 速预报上游的洪水 , 对水库 的大坝安全 以及水资源 的科 学调配
非常必要。
2 2 建 设 目标 .
容性 , 生命周期较长。
() 3 充分利用信 息公共基 础设施 和相关 行业 的信息资 源,
实 现信 息共享 。 ( ) 站点选择 上 , 4 在 尽可能选 用流域 内已建 成的水 文站和
般为 1 , ~3h 次洪历 时一般不超 过 2 。大雪 山水 库 以上 现有 4h
雨 量 站 2处 。
雨量站 , 这样既可 以获得较 长系列 的资料 , 又可以大幅度 的节约
建站投资。
2 建设水情 自动测报 系统的意义 、 目标及原则 3 系统方案设计
2 1 建设 意义 .
大雪 山水库工程是控制调度 南桥河 流域 的骨干枢 纽工程 ,
3 1 总体 方案 .
水情 自动测报系统 由中心站 、 中心站 、 分 中继站 、 遥测 站及
2 3 建设原 则 .
() 1 采用水利部制定的统一标准和规范 , 服从全 国、 全省和 全县防洪指挥 系统建设和水利信息化的总体规划 。
() 用先进 、 2 采 成熟 的技 术 , 统应 具 有 良好 的扩 展性 和兼 系
类型。流域多年平均降水 量达 190in以上 ,9 0 l l l 8 %集 中于汛期
的5 0 ~1 月份 , 多年平均降水 日数大于 0 1m . m的有 10d 其中 6 , 50 00rn 5 ,00rn以上为 8 。降水时空分布极不 . ~1 . n 为 3d 1 . n r r 4d 均匀 , 内具有干湿季节分 明的特点 。 年 大雪山水库 的洪水为 陡涨陡落 的山区性洪水 , 起涨 历时一
4.水情自动测报系统工作流程(教材)

水情自动测报系统工作流程目录第一章概述 (3)1.1 系统组成 (4)1.2 系统功能 (5)第二章信息采集 (6)2.1 信息源 (7)2.2 传感器 (7)2.3 遥测终端(RTU) (7)2.4 系统工作体制 (8)2.5 电源系统 (9)2.6 防雷和接地系统 (10)第三章信息传输 (10)3.1 通信设备 (11)3.2 通信方式 (12)3.2.1 超短波通信 (12)3.2.2 短波通信 (12)3.2.3 卫星通信 (12)3.2.4 PSTN通信 (12)3.2.5 GSM/GPRS通信 (12)3.2.6 混合通信方式 (13)第四章信息接收 (13)4.1 数据接收单元 (14)4.2 通信控制软件 (15)第五章数据处理系统 (16)5.1 计算机网络 (17)5.1.1 安全分区 (17)5.1.2 网络工作流程 (18)5.2 应用软件 (19)5.2.1 水调平台软件 (19)5.2.2 实时计算软件 (20)5.2.3 水文预报软件 (21)5.2.4 调度软件 (22)5.3 信息发布 (23)5.3.1 水情信息网站 (24)5.3.2 短信发布软件 (26)第一章概述水情自动测报系统(以下简称系统)是利用遥测、通信、计算机和网络等先进技术,完成流域或测区内水文、气象、汛情、工情等信息的实时采集、传输和处理,为工程防洪、兴利、优化调度提供服务的自动化系统。
系统由各种传感器、通讯设备、计算机网络及相关软件组合而成。
可分为遥测站、信息传输通道(简称信道)和中心控制站(简称中心站)三部分。
系统的工作流程可概括为信息采集、传输、接收和处理(见图1.1)。
图1.1 系统工作流程图1.1 系统组成1)遥测站。
可实现自动收集雨量、水位和其它参数的实时数据。
在中心站的控制下按一定方式把这些数据编排成脉冲信号,通过信道传递到中心站。
遥测站的仪器设备有雨量计、水位计、编码器、数传机、电台和电源设备等。
石佛寺水库水情自动测报系统建设与运行

[ 文献标识码 ] B
1 系统 概 况
石 佛 寺 水库 水 情 自动 测 报 系 统 对 石佛 寺 水 库
产流模型进行实时预报 , 自动率定模型参数 , 并有 人机交互功能 , 可根据实际情况修改参数参量。
22 系统 软件 .
上下游区域 内 2 处降雨量 、 个水 库坝上水位 、 6 5 5 个水库坝下水位 、 6个河道 断面水位 、 4个水 文站 蒸发量 、 个水库 蒸发量 、 座 水库溢洪道 闸位 进 1 3
清晰 、 操作 简便等特点 ; 可迅速完成数据处理 , 进
2 洪 水 预 报 软 件
21 预 报软 件 . 本 系统 的洪 水预 报 方案 ,是 由河 海 大 学针 对
行降雨径流预报 、 洪水假想预报 。 同时根据预报 洪 水过程按照调洪原则进行调洪演算 。计 算坝前最 高水位和出库流量 。各种水雨情信息可通过 图形 演示和打印输出。
辽河石佛寺水库坝址以上流域情况 ,专 门开发的 洪水预报调度软件。以水库坝址 为界 , 依据遥测站 的布设情况 、资料条件和 降雨径流模型计算的要 求, 将本 区域分 为 3个分 区 , 即南城子 、 清河水库
至开原分区 ; 江 口、 原柴河水库至铁 岭分区 ; 通 开 铁 岭 、 子 岭水 库至 石 佛 寺分 区。由于 各分 区之 间 榛
・
定时 自报 、 过阈值报 。雨量、 水位等要 素采 用固态
组织领导, 加大投入 力度 , 积极开展水资源保护领 域的科学研究。
【 日 2 - 1 1 收稿 期】  ̄9 1 — 2
[ 作者简 介】吕文德 (94 ) 男, 15- , 高级 工程 师 , 水资 源管理 与 从事
监 护工作 。
水情自动测报实施方案

水情自动测报实施方案一、前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水资源的管理变得越来越重要。
而水情自动测报系统的建设和实施,对于水资源的监测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针对水情自动测报实施方案进行详细的介绍和分析,以期为相关工作提供有效的指导和支持。
二、系统概述。
水情自动测报系统是指通过现代化的传感器和监测设备,对水资源的水位、流量、水质等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和自动报送的系统。
其主要目的是实现水资源的动态监测和实时报送,为水资源管理部门提供及时、准确的数据支持。
三、系统组成。
1. 传感器设备,包括水位传感器、流量传感器、水质传感器等,用于实时监测水资源的相关数据。
2. 数据采集设备,用于采集传感器设备传输的数据,并进行处理和存储。
3. 通信设备,用于将采集到的数据通过网络传输至监测中心。
4. 监测中心,负责接收、处理和存储传感器设备传输的数据,并进行分析和报告。
四、系统实施方案。
1. 确定监测点位,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水情自动测报系统的监测点位,包括河流、湖泊、水库等水体。
2. 设计传感器布设方案,根据监测点位的特点和需求,设计合理的传感器布设方案,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3. 确定数据采集和传输方案,选择合适的数据采集设备和通信设备,确保数据的及时传输和存储。
4. 建设监测中心,建设配套的监测中心,配备专业的技术人员,确保数据的及时处理和分析。
5. 完善管理和应急预案,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和数据的安全性。
五、系统运行与维护。
1. 定期巡检和维护,对传感器设备和数据采集设备进行定期巡检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2. 数据分析和报告,监测中心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报告,及时向相关部门提供数据支持。
3. 应急响应,建立健全的应急响应机制,对突发事件进行及时响应和处理。
六、总结。
水情自动测报系统的建设和实施,对于水资源的监测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本文的介绍和分析,相信能够为相关工作提供有效的指导和支持,推动水情自动测报系统的建设和应用,为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做出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库水情自动测报系统实施方案目录第1章系统简介 (4)1.1 系统介绍 (4)1.2 系统构架 (4)1.2.1 现场部分 (5)1.2.2 中心工作站 (6)1. 3 预报系统模型及分析方法选择 (6)第2章系统功能和性能 (8)2.1系统功能 (8)2.1.1采集功能 (8)2.1.2存储功能 (8)2.1.3数据通讯功能 (9)2.1.4管理功能 (9)2.1.5自检功能 (9)2.1.6防雷抗干扰功能 (9)2.2系统性能 (10)2.2.1先进性 (10)2.2.2可靠性 (11)2.2.3兼容性 (12)2.2.4可扩充性 (12)2.2.5易维修性 (12)2.2.6经济性 (12)第3章系统设计依据和原则 (14)3.1 系统设计 (14)3.2 系统设计依据 (14)3.3 系统设计原则 (15)第4章监测项目和测点布置 (16)第5章设备选型及安装方案 (17)5.1 监测设备选型 (17)5.1.1 水位传感器 (17)5.1.2雨量传感器 (17)5.1.3电源部分 (18)5.1.4 遥测终端RTU (20)5.1.5 避雷器 (21)5.2 监测设备安装方案 (22)5.2.1 电台的安装及调试 (22)5.2.2 雨量传感器的安装 (23)5.2.3 水位计的安装及调试 (23)5.3.4水情遥测终端的安装 (24)5.3 避雷系统 (30)第6章水情自动预报软件设计 (31)6.1 项目总体方案及实现目标 (31)6.2 总体构成及子系统 (33)6.2.1 系统总体构成 (33)6.2.2 专业功能 (37)6.3 信息输入模块 (37)6.3.1 系统结构方案 (37)6.3.2 水雨情遥测数据镜像 (38)6.3.3 水雨情数据查询修改 (38)6.3.4 气象预报信息录入 (40)6.3.5 水库基本信息查询修改 (40)6.3.6 预报参数查询修改 (41)6.3.7 工作内容及实施策略 (41)6.4 水雨情查询模块 (41)6.4.1 实时监视 (42)6.4.2 图形基本操作 (42)6.4.3 数据查询操作 (43)6.4.5 雨量图形查询 (47)6.4.6 水情图形查询 (49)6.4.7 水雨情报表查询 (50)6.4.8 工作内容及实施策略 (51)6.5 实时洪水预报模块 (52)6.5.1 系统结构方案 (52)6.5.2 自动滚动预报 (53)6.5.3 入库洪峰水位经验预报 (53)6.5.4 半分布式新安江模型预报 (54)6.5.5 河道洪水预报 (56)6.5.6 入库实时预报模型 (57)6.5.7 预报洪水分析 (58)6.5.8 预报方案评价 (58)6.5.9 工作内容及实施策略 (61)6.6 预报成果管理与输出模块 (61)6.6.1 预报结果维护 (61)6.6.2 预报成果保存与查询 (62)6.6.3 预报成果网页查询 (63)6.6.4 预报成果上传 (64)6.6.5 工作内容及实施策略 (64)第7章项目预算 (66)第1章系统简介1.1 系统介绍某水库水情自动测报系统根据设计要求,在河道两旁建设2个水位观测站、1个雨量观测点,选用已建设好的20个雨量监测站点,使用无线数传电台传输方式,与某水库管理所信息中心连接起来,完成对某水库水情的自动监测,并采用是以新安江三水源模型为基础的降雨径流自动预报为主的水情自动预报系统,供管理者决策。
建成后的系统可快速地对所辖范围内各类报汛站的水雨情信息进行传送,能够快速收集、检查、纠错,能够自动进行标准化处理,经处理后的水雨情信息能够自动转发目标地点。
本水情监测预警系统仪器设备精良,技术先进,结构简单,运行灵活,造价合理,维护方便。
系统应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实现雨量水位自动测量、数据长期固态存储、自动进行数据传输,为各级防汛指挥部门提供准确、及时的实时雨、水情信息,为防汛调度决策和抗洪抢险、救灾指挥提供科学依据,满足某水库科学调度的需要。
建成后的水雨情自动监测系统将具备以下功能:(1)5分钟将所有报汛站的雨水情信息准确传到分中心;(2)向某水库管理所信息中心发送水情信息;(3)水情分中心远程下载端站存储的资料;(4)随时召测当时的水位信息和能按一定条件重复报送雨量信息;(5)在水雨情中心检测端站仪器工作情况和调校工作参数;(6)端站具有人工置数功能;(7)系统统一授时;(8)系统节能环保,作业稳定,安全可靠;(9)系统扩展性好。
1.2 系统构架本水情监测系统按照位置分布可分为两大部分,一是中心工作站,二是现场部分。
中心站分为智能监控终端CCU和网络设备组成。
现场部分按照功能又可细分为检测执行机构和数据终端(RTU)两部分。
检测执行机构继续分为检测部分和执行部分; 数据终端(RTU)继续分为数据输入输出模块、数据通讯部分、电源部分三个部分.(见现场部分功能结构框图)图1-1 系统总体构架图图1-2 现场部分功能结构框图1.2.1 现场部分1.2.1.1检测执行机构分为检测机构(现场仪表)和执行机构两部分。
1.现场仪表.完成监测过程的第一步,把被测降雨量、水位物理参量信号转化成电信号的过程, 转化成的电量号被数据输入输出模块采集到,在数据输入输出模块内部转化成数字信号以便进行进一步处理。
2.执行机构.完成控制过程的最后一步,根据数据输入输出模块输出的电信号执行相应的动作。
1.2.1.2数据终端(RTU)数据终端(RTU)分为数据输入输出模块、数据通讯部分、电源部分三个部分1.数据输入输出(I/O)模块:数据终端的核心部分,主要有三个功能:一是把现场仪表输入的电信号转化成数字信息,并把这些数字信息传送到监控中心的计算机中;二是把监控中心计算机发送来的控制信息转化成相应的电信号,输送到执行机构,以完成控制过程;三是数据通讯功能,完成和上位机或其它设备的数据通讯。
2.数据通讯部分:数据输入输出(I/O)模块和监控中心的数据传输通道,分有线和无线方式。
3.电源部分:为数据输入输出模块、电台、调制解调器、仪表等提供直流电源。
常用的直流电源有+5V、+12V、+13.8V、+24V几种.电台基本采用+13.8V 电源,仪表常采用+24V电源。
电源部分对整个RTU工作的稳定性有重大影响,所以必须充分做好系统电源配置分析。
1.2.2 中心工作站中心工作站的主要硬件设备有计算机、通讯主机、打印机等必需的设备.计算机用来运行监控系统软件(常称作上位机软件),即可以用PC微机,也可以用工控计算机,还可以把多台计算机组成计算机网络,实现数据共享。
通讯主台用来和监控系统的各个数据终端(RTU)进行数据通讯,它包括电源、无线调制解调器、电台、馈线、全向天线等。
此外,还有模拟屏、投影仪、多屏卡、分频卡、触摸屏等可选部件,可根据实际需要选用。
根据设计要求,系统接入无线发布平台,将监测数据发送到各管理者的移动终端。
1. 3 预报系统模型及分析方法选择本次**水库水情预报系统方案思路:以**水库降雨径流关系曲线与单位线汇流(API模型)为基础,结合新安江三水源模型理论与应用(洪水预报)对**水库的降雨径流预报进行研究与分析,建立适合当前流域特性的降雨径流与洪水预报模型及软件。
方案的主要构想:①按**水库流量分级分“断”提供不同的预报方法,根据不同断面(筱溪、柘溪)制定更加详细的不同降雨特性的降雨径流相关图表;②制作分断面的单位线汇流模型,对**水库断面的单位线进行分类整理修正,分析出符合当前流域汇流方式的各类单位线,制定3小时时段单位线,新分析出的单位线应对降雨的主要区域划分具有明确的可判断性;③入库洪水的传播应以紫平铺水库下泄流量考虑梯级电站对洪水演进的影响与库区的汇流进行按不同的洪水传播时间进行组合预报入库流量;④按旬分析得出流域的产流系数;⑤建立符合流域气象预报模式的降雨径流预报软件;⑥提供符合相关标准的**水库水文资料整编模板与软件,并提出**水库历年水文资料的整编报告。
⑦分析水库流域内水库对**水库径流预报的影响,并提出考虑这样影响的预报模型。
某科技有限公司技术人员曾参与了国家水情测报规范的编制工作,参与了水情信息传输与分析处理软件的开发工作,借鉴了了南京水利水文自动研究所、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水资源研究所、中国水利科学研究院等水情信息传输与处理软件的优点,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发工作,开发出了独具特色的水情信息传输分析软件系统,该软件系统具有功能完善、稳定可靠、界面友好、实时性好、通用性好、扩展性好等优点。
第2章系统功能和性能2.1系统功能2.1.1采集功能(1)中央控制方式:由监控主机发出命令,测控装置接收命令、完成规定的测量,测量完毕将数据暂存,并根据命令将测量数据传送至监控主机内存储;(2)自动控制方式:由各台测控装置自动按设定的时间和方式进行数据采集,并将所测数据暂存,同时传送至监控主机内存储。
(3)特殊条件下自动控制方式:在汛期或其它特殊情况下,电源和通讯完全中断,各测控装置能依靠自备电源继续进行自动化巡测,如每天巡测2次可维持运行一周,所有测值全部自动存储,等待故障修复后提取。
监测数据的采集方式有:自动测量、巡回测量、定时测量、人工测量。
采集周期根据工程要求,运行人员可在监控主机或信息管理主机上设定或修改监测周期。
监控主机对RTU传输来的原始测值自动进行数据处理,若采集的数据越限将自动报警。
(1)实时数据采集及传输:水情自动测报站实时自动采集数据并通过无线信道发送出去;(2)自适应数据采集:可现地设置RTU的监测参数起报标准;(4)具备超限报警功能和自检功能,设备定时自检,并将设备工作状态发送出去;(5)设备功耗低,采用蓄电池组和太阳能电池板浮充方式长期工作,在连续阴雨15天以上时仍能有效的工作;(6)设备能在恶劣的天气环境下和无人职守情况下正常运行,数据采集端可靠性MTBF大于10000小时。
2.1.2存储功能系统所有实测数据分三级存储:测控装置可暂存所测数据,存储容量为128KB,存满后自动覆盖;监控主机接受所有测控装置的监测数据,自动检验,对超差数据自动报警,检验后的数据存入数据库中;合格监测数据包括人工监测数据和巡视检查信息全部存入信息管理系统数据库中,可存档或进一步处理。
系统可对接收数据库的数据信息进行重新组织,自动删除接收数据库里的冗余和不合理数据、提取接收数据库里的特征数据并加以处理,使之成为能正确反映监测区域的水位、雨量等水情要素变化过程的数据。
2.1.3数据通讯功能信息中心站可对现地测控装置的远程控制功能;通过有线、光缆、电话线、微波、无线、宽带网等与上级管理部门的计算机之间通讯,实现远程监控,也可与局域网联网,实现资源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