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 平面直角坐标系练习题(含答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 第7章 7.1---7.2同步检测题含答案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 第7章  7.1---7.2同步检测题含答案

7.1平面直角坐标系一.选择题1.下列各点中,在第一象限的点是()A.(2,3)B.(2,﹣1)C.(﹣2,6)D.(﹣1,﹣5)2.若实数a,b满足关系式a﹣b2=1和a+b2=3,则点(a,b)有()A.1个B.2个C.3个D.4个3.点P(a,b)在第三象限,则点P到y轴的距离是()A.a B.b C.|a|D.|b|4.若点A(x,y)是第二象限内的点,则下列不等式中一定成立的是()A.x>y B.x+y<0C.xy>0D.x﹣y<05.一个点在第一象限及x轴正半轴、y轴正半轴上运动,在第一秒钟,它从原点运动到(0,1),然后接着按图中箭头所示方向运动:(0,0)→(0,1)→(1,1)→(1,0)→……,且每秒移动一个单位,那么第47秒时,这个点所在位置的坐标是()A.(1,7)B.(7,1)C.(6,1)D.(1,6)6.若点P(a,b)到y轴的距离为2,则()A.a=2B.a=±2C.b=2D.b=±2.7.已知点A(m﹣1,m+4)在x轴上,则点A的坐标是()A.(0,5)B.(﹣5,0)C.(0,3)D.(﹣3,0)8.如图,动点P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按图中箭头所示方向运动,第1次从原点运动到(1,1),第2次接着运动到点(2,0),第3次接着运动到点(3,2),按这样的运动规律,经过第2019次运动后,动点P的坐标是()A.(2019,0)B.(2019,1)C.(2019,2)D.(2020,0)9.若点P(a,b)在第四象限,则()A.a>0,b>0B.a<0,b<0C.a<0,b>0D.a>0,b<0 10.如图,笑脸盖住的点的坐标可能为()A.(5,2)B.(﹣6,3)C.(﹣4,﹣6)D.(3,﹣4)二.填空题11.已知点P在第三象限,且点P到x轴的距离为3,到y轴的距离为2,那么点P的坐标为.12.如果点M(x,y)在第三象限,则xy的值0.在第二象限,则点B(n,m)在第象限.14.点A在第二象限,它到x轴的距离是它到y轴距离的2倍,请写出一个满足条件的点A 的坐标.15.对于平面坐标系中任意两点A(x1,y1),B(x2,y2)定义一种新运算“*”为:(x1,y1)*(x2,y2)=(x1y2,x2y1).若A(x1,y1)在第二象限,B(x2,y2)在第三象限,则A*B在第象限.三.解答题16.已知点P(2x﹣6,3x+1)在y轴上,求P的坐标.17.已知平面内点M(x,y),若x,y满足下列条件,请说出点M的位置.(1)xy=0;(2)>0.18.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一点M(a﹣1,2a+7),试求满足下列条件的a的值.(1)点M在x轴上;(2)点M在第二象限;(3)点M到y轴距离是1.19.已知当m,n都是实数.且满足2m=8+n时,称p(m﹣1,)为“开心点”.(1)判断点A(5,3),B(4,10)是否为“开心点”,并说明理由;(2)若点M(a,2a﹣1)是“开心点”,请判断点M在第几象限?并说明理由.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解答】解:A、(2,3),在第一象限,符合题意;B、(2,﹣1)在第四象限,不合题意;C、(﹣2,6)在第二象限,不合题意;D、(﹣1,﹣5)在第三象限,不合题意.故选:A.2.【解答】解:∵a﹣b2=1和a+b2=3,∴2a=4,解得:a=2,∴2﹣b2=1,解得:b=±1,∴点(a,b)有(2,1),(﹣2,1)共2个.故选:B.3.【解答】解:∵点P(a,b)在第三象限,∴点P到y轴的距离是:|a|.故选:C.4.【解答】解:因为点A(x,y)是第二象限内的点,所以x<0,y>0,可得:x﹣y<0,x<y,xy<0,故选:D.5.【解答】解:这个点3秒时到了(1,0);8秒时到了(0,2);15秒时到了(3,0);24秒到了(0,4);35秒到了(5,0);48秒到了(0,6);∵(0,6)之前经过的轴上坐标为(5,0),∴第47秒后点所在位置的坐标是(1,6).故选:D.6.【解答】解:∵点P(a,b)到y轴的距离为2,∴|a|=2,∴a=±2.故选:B.7.【解答】解:∵A(m﹣1,m+4)在x轴上,∴m+4=0,解得:m=﹣4,∴m﹣1=﹣5,∴点A的坐标是:(﹣5,0).故选:B.8.【解答】解:分析图象可以发现,点P的运动每4次位置循环一次.每循环一次向右移动四个单位.∴2019=4×504+3,当第504循环结束时,点P位置在(2016,0),在此基础之上运动三次到(2019,2),故选:C.9.【解答】解:∵点P(a,b)在第四象限,∴a>0,b<0,故选:D.10.【解答】解:由图形可得:笑脸盖住的点在第二象限,故笑脸盖住的点的坐标可能为(﹣6,3).故选:B.二.填空题(共5小题)11.【解答】解:∵点P(x,y)在第三象限,且点P到x轴的距离为3,到y轴的距离为2,∴x=﹣2,y=﹣3,∴点P的坐标是(﹣2,﹣3).故答案为:(﹣2,﹣3).12.【解答】解:∵点M(x,y)在第三象限,∴x<0,y<0,∴xy>0.故答案为:>.13.【解答】解:∵A(m,n)在第二象限,∴m<0,n>0,则点B(n,m)在第四象限.故答案为:四.14.【解答】解:∵点A在第二象限,∴点A的横坐标为负,纵坐标为正,∵点A到x轴的距离是它到y轴距离的2倍,∴点A的坐标可以为:(﹣2,4)(答案不唯一).故答案为:(﹣2,4)(答案不唯一).15.【解答】解:∵A(x1,y1)在第二象限,∴x1<0,y1>0,∵B(x2,y2)在第三象限,∴x2<0,y2<0,∴x1y2>0,x2y1<0,∴A*B=(x1y2,x2y1)在第四象限.故答案为:四.三.解答题(共4小题)16.【解答】解:∵点P(2x﹣6,3x+1)在y轴上,∴2x﹣6=0,解得x=3,所以,3x+1=9+1=10,故P(0,10).17.【解答】解:(1)∵xy=0,∴x=0或y=0或x=0且y=0,∴点M在y轴或x轴或原点;(2)∵>0,∴横纵坐标同号,∴点M在第一象限或第三象限.18.【解答】解:(1)要使点M在x轴上,a应满足2a+7=0,解得a=,所以,当a=时,点M在x轴上;(2)要使点M在第二象限,a应满足,解得,所以,当时,点M在第二象限;(3)要使点M到y轴距离是1,a应满足|a﹣1|=1,解得a=2或a=0,所以,当a=2或a=0时,点M到y轴距离是1.19.【解答】解:(1)点A(5,3)为“开心点”,理由如下,当A(5,3)时,m﹣1=5,,得m=6,n=4,则2m=12,8+n=12,所以2m=8+n,所以A(5,3)是“开心点”;点B(4,10)不是“开心点”,理由如下,当B(4,10)时,m﹣1=4,,得m=5,n=18,则2m=10,8+18=26,所以2m≠8+n,所以点B(4,10)不是“开心点”;(2)点M在第三象限,理由如下:∵点M(a,2a﹣1)是“开心点”,∴m﹣1=a,,∴m=a+1,n=4a﹣4,代入2m=8+n有2a+2=8+4a﹣4,∴a=﹣1,2a﹣1=﹣3,∴M(﹣1,﹣3),故点M在第三象限.7.2 坐标方法的简单应用一.选择题(共8小题)1.象棋在中国有着三千多年的历史,由于用具简单,趣味性强,成为流行极为广泛的益智游戏.如图,是一局象棋残局,已知表示棋子“馬”和“車”的点的坐标分别为(4,3),(﹣2,1),则表示棋子“炮”的点的坐标为()A.(1,3)B.(3,2)C.(0,3)D.(﹣3,3)2.下列数据不能确定物体位置的是()A.电影票5排8号B.北偏东30°C.希望路25号D.东经118°,北纬40°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ab=0,则点P(a,b)表示原点B.点(1,﹣a2)一定在第四象限C.已知点A(1,﹣3)与点B(1,3),则直线AB平行y轴D.已知点A(1,﹣3),AB∥y轴,且AB=4,则B点的坐标为(1,1)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M,N,C三点的坐标分别为(,1),(3,1),(3,0),点A为线段MN上的一个动点,连接AC,过点A作AB⊥AC交y轴于点B,当点A从M 运动到N时,点B随之运动,设点B的坐标为(0,b),则b的取值范围是()A.B.C.D.5.将点P向下平移3个单位,向右平移2个单位后,得到点Q(5,﹣3),则点P的坐标为()A.(7,0)B.(2,1)C.(8,﹣5)D.(3,0)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三角形各顶点的纵坐标都加上3,横坐标保持不变,所得图形的位置与原图形相比()A.向上平移3个单位B.向下平移3个单位C.向右平移3个单位D.向左平移3个单位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线段AB的端点分别为A(2,0),B(0,4),将线段AB平移到A1B1,且点A1的坐标为(8,4),则线段A1B1的中点的坐标为()A.(7,6)B.(6,7)C.(6,8)D.(8,6)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四边形格点的横坐标都减去2,纵坐标保持不变,所得图形与原图形相比()A.向右平移了2个单位B.向左平移了2个单位C.向上平移了2个单位D.向下平移了2个单位二.填空题(共6小题)9.甲的座位在第3列第4行,若记为(3,4),则乙的座位在第6列第2行,可记为.10.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点A(4,3),点B(3,0),点C(5,3),点E在x轴上.当CE=AB时,点E的坐标为.11.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4,2)到坐标原点的距离是.12.点P(﹣7,3)是由点M先向左平移动3个单位,再向下平移动3个单位而得到,则M的坐标为.13.已知点A(﹣1,0)和点B(1,2),将线段AB平移至A′B′,点A′与点A对应,若点A′的坐标为(1,﹣3),则点B′的坐标为.14.三角形ABC中任意一点P(x0,y0)经平移后対应点为P1(x0+5,y0+3),将三角形ABC 作同样的平移得到三角形A1B1C1,若A(﹣2,3),则A1的坐标为.三.解答题(共2小题)15.如图,一个小正方形网格的边长表示50米.A同学上学时从家中出发,先向东走250米,再向北走50米就到达学校.(1)以学校为坐标原点,向东为x轴正方向,向北为y轴正方向,在图中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2)B同学家的坐标是;(3)在你所建的直角坐标系中,如果C同学家的坐标为(﹣150,100),请你在图中描出表示C同学家的点.16.已知:如图,把△ABC向上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右平移2个单位长度,得到△A′B′C′.(1)写出A′、B′、C′的坐标;(2)求出△ABC的面积;(3)点P在y轴上,且△BCP与△ABC的面积相等,求点P的坐标.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8小题)1.A.2.B.3.C.4.B.5.D.6.A.7.A.8.B.二.填空题(共6小题)9.(6,2).10.(4,0)或(6,0).11.212.(﹣4,6).13.(3,﹣1).14.(3,6).三.解答题(共2小题)15.解:(1)如图,(2)B同学家的坐标是(200,150);(3)如图.故答案为(200,150).16.解:(1)如图所示:A′(0,4)、B′(﹣1,1)、C′(3,1);(2)S△ABC=×(3+1)×3=6;(3)设点P坐标为(0,y),∵BC=4,点P到BC的距离为|y+2|,由题意得×4×|y+2|=6,解得y=1或y=﹣5,所以点P的坐标为(0,1)或(0,﹣5).。

2024年第七章平面直角坐标系课堂练习题及答案7.1.2 平面直角坐标系

2024年第七章平面直角坐标系课堂练习题及答案7.1.2   平面直角坐标系

基础通关
能力突破
素养达标
(2)已知点C(m,2),若点B和点C的k系和点为点D,且点D的横坐标等于纵
坐标.
①求m的值;
解:∵点D为B(2,0)和C(m,2)的k系和点,
∴设点D的坐标为(x,y),则x=2k+mk,y=2k,即D(2k+mk,2k).
∵点D的横坐标等于纵坐标,∴2k+mk=2k.∴mk=0.
平面直角坐标系
能力突破
素养达标
能力突破
10.如果点M(m,-n)在第二象限,则点N(m-2,n-2)在 ( C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11.[2023·廊坊霸州市部分学校期中]已知点P的坐标是(m+2,2m-4),若点
P在y轴上,则m=
-2
;若点P到x轴的距离是6,则m=
A.(3,1)
B.(2,0)
C.(0,4)
D.(-2,-3)
7.已知点P在第四象限,且到x轴的距离为2,到y轴的距离为4,则点P的坐
标为 ( A )
A.(4,-2)
B.(-4,2)
C.(-2,4)
D.(2,-4)
(2,0)或(0,-2) .
8.若点P(m+3,m+1)在坐标轴上,则点P的坐标为
1
2
3
4Hale Waihona Puke 5678
9
7.1.2
基础通关
平面直角坐标系
能力突破
素养达标
各象限内,坐标轴上点的坐标特点
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6,-7)位于 ( D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平面直角坐标系》测试题及答案

《平面直角坐标系》测试题及答案

平面直角坐标系测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如图是在方格纸上画出的小旗图案,若用(0,0)表示A 点,(0,4)表示 B 点,那么C 点的位置可表示为( ) A .(0,3) B .(2,3) C .(3,2) D .(3,0) 2.点B (0,3-)在( )A .x 轴的正半轴上B .x 轴的负半轴上C .y 轴的正半轴上D .y 轴的负半轴上3.平行于x 轴的直线上的任意两点的坐标之间的关系是( ) A .横坐标相等 B .纵坐标相等 C .横坐标的绝对值相等 D .纵坐标的绝对值相等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平面直角坐标系是由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组成的B .平面直角坐标系是由两条相交的数轴组成的C .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点的坐标是唯一确定的D .在平面上的一点的坐标在不同的直角坐标系中的坐标相同 5.已知点P 1(-4,3)和P 2(-4,-3),则P 1和P 2( ) A .关于原点对称 B .关于y 轴对称C .关于x 轴对称D .不存在对称关系6.如果点P (5,y )在第四象限,则y 的取值范围是( ) A .y >0 B .y <0 C .y ≥0 D .y ≤07.一个正方形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三个顶点的坐标为(-2,-3),(-2,1),(2,1),则第四个顶点的坐标为( ) A .(2,2); B .(3,2); C .(2,-3) D .(2,3) 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把点P (-5,-2)先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4个单位长度后得到的点的坐标是( ) A .(-3,2); B .(-7,-6); C .(-7,2) D .(-3,-6) 9.已知P(0,a)在y 轴的负半轴上,则Q(21,1a a ---+)在(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1分)A BC11.如果用(7,8)表示七年级八班,那么八年级七班可表示成.12.已知坐标平面内一点A(1,-2),若A、B两点关于x轴对称,则点B的坐标为 .13.点A在x轴上,位于原点的右侧,距离坐标原点5个单位长度,则此点A 的坐标为.14.已知点M在y轴上,纵坐标为5,点P(3,-2),则△OMP的面积是_______.15.将点P(-3,y)向下平移3个单位,向左平移2个单位后得到点Q(x,-1),则xy=___________.16.已知点A(3a+5,a-3)在二、四象限的角平分线上,则a=_____.17.已知线段MN平行于x轴,且MN的长度为5,若M(2,-2),那么点N的坐标是__________.三、解答题(共49分)18.(5分)写出如图中“小鱼”上所标各点的坐标.19.(6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点A(0,2),B(-1,0),过点A作直线L1∥x轴,过点B作L2∥y轴,分析L1,L2上点的坐标特点,由此,你能总结出什么规律?20.(8分)如图,A点坐标为(3,3),将△ABC先向下平移4个单位得△A′B′C′,再将△A′B′C′向左平移5个单位得△A〞B〞C〞。

7.1 平面直角坐标系 同步课堂练习(含答案)

7.1 平面直角坐标系 同步课堂练习(含答案)

7.1.1有序数对基础题知识点1有序数对1.一个有序数对可以()A.确定一个点的位置B.确定两个点的位置C.确定一个或两个点的位置D.不能确定点的位置2.下列关于有序数对的说法正确的是()A.(3,2)与(2,3)表示的位置相同B.(a,b)与(b,a)表示的位置一定不同C.(3,-2)与(-2,3)是表示不同位置的两个有序数对D.(4,4)与(4,4)表示两个不同的位置知识点2有序数对的应用3.某班级第3组第4排的位置可以用数对(3,4)表示,则数对(1,2)表示的位置是()A.第2组第1排B.第1组第1排C.第1组第2排D.第2组第2排4.如图所示,一方队正沿箭头所指的方向前进,A的位置为三列四行,表示为(3,4),那么C的位置应表示为()A.(4,5) B.(5,4) C.(4,2) D.(4,3)5.若将7门6楼简记为(7,6),则6门7楼可简记为,(8,5)表示的意义是.中档题6.小敏家在学校正南方向150 m,正东方向200 m处.若以学校所在位置为原点,以正北、正东为正方向,则小敏家用有序数对(规定:东西方向在前,南北方向在后)表示为()A.(-200,-150) B.(200,150) C.(200,-150) D.(-200,150)7.(教材P65练习变式)如图是某电视塔周围的建筑群平面示意图,这个电视塔的位置用A表示.某人由点B出发到电视塔,他的路径表示错误的是(注:街在前,巷在后)()A.(2,2)→(2,5)→(6,5) B.(2,2)→(2,5)→(5,6)C.(2,2)→(6,2)→(6,5) D.(2,2)→(2,3)→(6,3)→(6,5)8.如图所示,围棋盘的左下角呈现的是一局围棋比赛中的几手棋,为记录棋谱方便,横线用数字表示,纵线用英文字母表示,这样,黑棋❶的位置可记为(C,4),白棋②的位置可记为(E,3),则黑棋❾的位置应记为.9.如图,点A(3,1)表示放置3个胡萝卜、1棵青菜,点B(2,3)表示放置2个胡萝卜、3棵青菜.(1)请你写出其他各点C,D,E,F所表示的意义;(2)若一只兔子从A到达B(顺着方格线走),有以下几条路可以选择:①A→C→D→B;②A→F→D→B;③A→F→E→B,请帮兔子选一条路,使它吃到的食物最多.7.1.2平面直角坐标系基础题知识点1认识平面直角坐标系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平面内两条互相垂直的数轴就构成了平面直角坐标系B.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两条坐标轴是互相垂直的C.坐标平面被两条坐标轴分成了四个部分,每个部分称为象限D.坐标轴上的点不属于任何象限2.下列选项中,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画法正确的是()知识点2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的坐标3.(2019·株洲)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2,-3)位于哪个象限()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4.如图,点A(-2,1)到y轴的距离为()A.-2 B.1 C.2 D. 55.已知点A(1,2),AC⊥x轴于点C,则点C的坐标为( )A.(2,0) B.(1,0) C.(0,2) D.(0,1)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0,-10)在()A.x轴的正半轴上B.x轴的负半轴上C.y轴的正半轴上D.y轴的负半轴上7.平面直角坐标系内有一点P(x,y),若点P在横轴上,则y=0;若点P在纵轴上,则x=0;若点P为坐标原点,则且.8.(教材P68练习T1变式)写出图中点A,B,C,D,E,F,O的坐标.9.(教材P 68练习T 2变式)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出下列各点,并将各点用线段依次连接起来. (0,-4),(3,-5),(6,0),(0,-1),(-6,0),(-3,-5),(0,-4).知识点3 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表示点的坐标10.(2019·白银)中国象棋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因趣味性强,深受大众喜爱.如图,若在象棋棋盘上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使“帅”位于点(0,-2),“马”位于点(4,-2),则“兵”位于点.11.(教材P 68探究变式)将边长为1的正方形ABCD 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使点C 的坐标为(12,12).请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并写出其余各顶点的坐标.易错点 对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点的坐标的符号理解不清 12.若点P (a ,b )在第二象限,则点M (b -a ,a -b )在( )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 中档题13.【易错】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 (2,x 2)在( )A .第一象限B .第四象限C .第一或第四象限D .以上说法都不对 14.(2019·甘肃)已知点P (m +2,2m -4)在x 轴上,则点P 的坐标是( ) A .(4,0)B .(0,4)C .(-4,0)D .(0,-4)15.如图,长方形ABCD 的边CD 在y 轴上,点O 为CD 的中点,已知AB =4,AB 交x 轴于点E (-5,0),则点B 的坐标为( )A .(-5,2)B .(2,5)C .(5,-2)D .(-5,-2) 16.(教材P 69习题T 4变式)(2018·扬州改编)已知点M 到x 轴的距离为3,到y 轴的距离为4. (1)若M 点位于第一象限,则其坐标为 ; (2)若M 点位于x 轴的上方,则其坐标为 ; (3)若M 点位于y 轴的右侧,则其坐标为.17.(教材P 70习题T 8变式)已知A (-3,m ),B (n ,4),若AB ∥x 轴,且AB =8,则m = ,n =.18.如图是某台阶的一部分,每级台阶的高度相同,宽度也相同.已知点A 的坐标为(0,0),点B 的坐标为(1,1). (1)请建立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并写出点C ,D ,E ,F 的坐标; (2)如果该台阶有10级,你能得到该台阶的高度吗?1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描出各点,并依次用线段连接各点:(4,4),(3,3),(4,3),(2,1),(4,1),(72,0),(92,0),(4,1),(6,1),(4,3),(5,3),(4,4).观察得到的图形,你觉得该图形像什么?求出所得到图形的面积.综合题20.(教材P71习题T14变式)已知点A(-2,3),B(4,3),C(-1,-3).(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标出点A,B,C的位置;(2)求线段AB的长;(3)求点C到x轴的距离,点C到AB的距离;(4)求三角形ABC的面积;(5)若点P在y轴上,且三角形ABP的面积与三角形ABC的面积相等,求点P的坐标.参考答案基础题知识点1有序数对1.一个有序数对可以(A)A.确定一个点的位置B.确定两个点的位置C.确定一个或两个点的位置D.不能确定点的位置2.下列关于有序数对的说法正确的是(C)A.(3,2)与(2,3)表示的位置相同B.(a,b)与(b,a)表示的位置一定不同C.(3,-2)与(-2,3)是表示不同位置的两个有序数对D.(4,4)与(4,4)表示两个不同的位置知识点2有序数对的应用3.某班级第3组第4排的位置可以用数对(3,4)表示,则数对(1,2)表示的位置是(C)A.第2组第1排B.第1组第1排C.第1组第2排D.第2组第2排4.如图所示,一方队正沿箭头所指的方向前进,A的位置为三列四行,表示为(3,4),那么C的位置应表示为(D)A.(4,5) B.(5,4) C.(4,2) D.(4,3)5.若将7门6楼简记为(7,6),则6门7楼可简记为(6,7),(8,5)表示的意义是8门5楼.中档题6.小敏家在学校正南方向150 m,正东方向200 m处.若以学校所在位置为原点,以正北、正东为正方向,则小敏家用有序数对(规定:东西方向在前,南北方向在后)表示为(C)A.(-200,-150) B.(200,150)C.(200,-150) D.(-200,150)7.(教材P65练习变式)如图是某电视塔周围的建筑群平面示意图,这个电视塔的位置用A表示.某人由点B出发到电视塔,他的路径表示错误的是(注:街在前,巷在后)(B)A.(2,2)→(2,5)→(6,5)B.(2,2)→(2,5)→(5,6)C.(2,2)→(6,2)→(6,5)D.(2,2)→(2,3)→(6,3)→(6,5)8.如图所示,围棋盘的左下角呈现的是一局围棋比赛中的几手棋,为记录棋谱方便,横线用数字表示,纵线用英文字母表示,这样,黑棋❶的位置可记为(C,4),白棋②的位置可记为(E,3),则黑棋❾的位置应记为(D,6).9.如图,点A(3,1)表示放置3个胡萝卜、1棵青菜,点B(2,3)表示放置2个胡萝卜、3棵青菜.(1)请你写出其他各点C,D,E,F所表示的意义;(2)若一只兔子从A到达B(顺着方格线走),有以下几条路可以选择:①A→C→D→B;②A→F→D→B;③A→F→E→B,请帮兔子选一条路,使它吃到的食物最多.解:(1)C(2,1)表示放置2个胡萝卜、1棵青菜;D(2,2)表示放置2个胡萝卜、2棵青菜;E(3,3)表示放置3个胡萝卜、3棵青菜;F(3,2)表示放置3个胡萝卜、2棵青菜.(2)走①有9个胡萝卜、7棵青菜;走②有10个胡萝卜、8棵青菜;走③有11个胡萝卜、9棵青菜.故兔子选择路线③吃到的胡萝卜、青菜都最多.7.1.2平面直角坐标系基础题知识点1认识平面直角坐标系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平面内两条互相垂直的数轴就构成了平面直角坐标系B.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两条坐标轴是互相垂直的C.坐标平面被两条坐标轴分成了四个部分,每个部分称为象限D.坐标轴上的点不属于任何象限2.下列选项中,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画法正确的是(B)知识点2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的坐标3.(2019·株洲)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2,-3)位于哪个象限(D)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4.如图,点A(-2,1)到y轴的距离为(C)A.-2B.1C.2D. 55.已知点A(1,2),AC⊥x轴于点C,则点C的坐标为(B)A.(2,0) B.(1,0)C.(0,2) D.(0,1)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0,-10)在(D)A.x轴的正半轴上B.x轴的负半轴上C.y轴的正半轴上D.y轴的负半轴上7.平面直角坐标系内有一点P(x,y),若点P在横轴上,则y=0;若点P在纵轴上,则x=0;若点P为坐标原点,则x=0且y=0.8.(教材P68练习T1变式)写出图中点A,B,C,D,E,F,O的坐标.解:观察图,得A (2,3), B (3,2),C (-2,1), D (-1,-2),E (2.5,0), F (0,-2),O (0,0).9.(教材P 68练习T 2变式)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出下列各点,并将各点用线段依次连接起来. (0,-4),(3,-5),(6,0),(0,-1),(-6,0),(-3,-5),(0,-4).解:如图.知识点3 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表示点的坐标10.(2019·白银)中国象棋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因趣味性强,深受大众喜爱.如图,若在象棋棋盘上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使“帅”位于点(0,-2),“马”位于点(4,-2),则“兵”位于点(-1,1).11.(教材P 68探究变式)将边长为1的正方形ABCD 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使点C 的坐标为(12,12).请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并写出其余各顶点的坐标.解:如图,A (-12,-12),B (12,-12),D (-12,12).易错点对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点的坐标的符号理解不清12.若点P(a,b)在第二象限,则点M(b-a,a-b)在(D)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中档题13.【易错】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2,x2)在(D)A.第一象限B.第四象限C.第一或第四象限D.以上说法都不对14.(2019·甘肃)已知点P(m+2,2m-4)在x轴上,则点P的坐标是(A)A.(4,0) B.(0,4)C.(-4,0) D.(0,-4)15.如图,长方形ABCD的边CD在y轴上,点O为CD的中点,已知AB=4,AB交x轴于点E(-5,0),则点B 的坐标为(D)A.(-5,2)B.(2,5)C.(5,-2)D.(-5,-2)16.(教材P69习题T4变式)(2018·扬州改编)已知点M到x轴的距离为3,到y轴的距离为4.(1)若M点位于第一象限,则其坐标为(4,3);(2)若M点位于x轴的上方,则其坐标为(4,3)或(-4,3);(3)若M点位于y轴的右侧,则其坐标为(4,3)或(4,-3).17.(教材P70习题T8变式)已知A(-3,m),B(n,4),若AB∥x轴,且AB=8,则m=4,n=5或-11.18.如图是某台阶的一部分,每级台阶的高度相同,宽度也相同.已知点A的坐标为(0,0),点B的坐标为(1,1).(1)请建立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并写出点C,D,E,F的坐标;(2)如果该台阶有10级,你能得到该台阶的高度吗?解:(1)以A点为原点,水平方向为x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所以点C ,D ,E ,F 的坐标分别为C (2,2),D (3,3),E (4,4),F (5,5).(2)因为每级台阶的高度为1,所以10级台阶的高度是10.1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描出各点,并依次用线段连接各点:(4,4),(3,3),(4,3),(2,1),(4,1),(72,0),(92,0),(4,1),(6,1),(4,3),(5,3),(4,4).观察得到的图形,你觉得该图形像什么?求出所得到图形的面积.解:如图所示,该图形像宝塔松.图形的面积为12×1×1+12×4×2+12×2×1=12+4+1=112.综合题20.(教材P 71习题T 14变式)已知点A (-2,3),B (4,3),C (-1,-3).(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标出点A ,B ,C 的位置;(2)求线段AB 的长;(3)求点C 到x 轴的距离,点C 到AB 的距离;(4)求三角形ABC 的面积;(5)若点P 在y 轴上,且三角形ABP 的面积与三角形ABC 的面积相等,求点P 的坐标.解:(1)如图所示.(2)AB =6.(3)点C 到x 轴的距离为3,到AB 的距离为6.(4)S 三角形ABC =12×6×6=18.(5)设P (0,y ).当点P 在AB 的上方时,12×6×(y -3)=18,解得y =9;当点P 在AB 的下方时,12×6×(3-y )=18, 解得y =-3.∴点P 的坐标的(0,9)或(0,-3).。

平面直角坐标系(习题及答案)

平面直角坐标系(习题及答案)

平面直角坐标系(习题)巩固练习1.如图,小明用手盖住的点的坐标可能是()A.(2,3) B.(2,-3) C.(-2,3) D.(-2,-3) 2.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一点P(a,b),如果ab=0,那么点P 的位置在()A.原点B.x 轴上C.y 轴上D.坐标轴上3.在坐标平面内,有一点P(a,b),若ab>0,那么点P 的位置在()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 C.第一象限或第三象限D.第二象限或第四象限4.若点A(a,b)在第三象限,则点C(-a+1,3b-5)在第象限.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如果a<0,b>0,那么点(0,a)在;点(b,0)在.6.若点A(n-3,m-1)在x 轴上,点B(2n+1,m+4)在y 轴上,则点C(m,n)在第象限.7.若过A(4,m),B(n,-3)两点的直线与y 轴平行,且AB=2,则m= ,n=_ .8.若点A(m,n)与点B(-3,-2)在同一条垂直于y 轴的直线上,点A 到y 轴的距离为4,则m= ,n= .9.如图,正方形ABCD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其中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2,3),(-3,-1),(2,-1),则第四个顶点的坐标为.10.已知点P(4,-3),它到x 轴的距离为,到y 轴的距离为,到原点的距离为.11.点M 在y 轴的左侧,距离x 轴4 个单位长度,距离y 轴3 个单位长度,则点M 的坐标为.12.点P(3,-2)关于x 轴的对称点的坐标是,关于y 轴的对称点的坐标是,关于原点的对称点的坐标是13.点P(-2a-1,a-1)在y 轴上,则点P 关于x 轴的对称点的坐标为.14.若点P 先向左平移2 个单位,再向上平移1 个单位得到P′(-1,3),则点P 的坐标是.15.如图,△ABC 内部任意一点P(a,b)平移后的对应点为P′(a+4,b+1),若将△ABC 作同样的平移得到△A′B′C′,则A′,B′,C′的坐标分别为、、.16.作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坐标是(2,0),(2,2),(0,2),(0,3),(2,5),(3,5),(2,2),(5,3),(5,2),(3,0),(2,0)的点用线段依次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图案.回答下列问题:(1)每个点的纵坐标保持不变,横坐标分别乘以-1,顺次连接这些点,所得图案与原图案的位置关系是;(2)每个点的横坐标保持不变,纵坐标分别乘以-1,顺次连接这些点,所得图案与原图案的位置关系是.17.如图是小刚画的一张脸,如果用(0,2)表示左眼,用(2,2)表示右眼,那么嘴的位置可以表示成.18.如图,若OA=OC=4,则点A 的坐标是,点C的坐标是.思考小结1.点的位置坐标的特征坐标举例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与x 轴平行的直线坐标相同与y 轴平行的直线坐标相同关于x 轴对称横坐标相同,纵坐标(a,b)与(a,-b)关于x 轴对称关于y 轴对称2.在第象限,则点P(a,b)在第象限.3.点(x,y)向左平移a 个单位后的坐标为;点(x,y)向下平移b 个单位后的坐标为;点(x,y)先向上平移a 个单位,再向右平移b 个单位后的坐标为.4.在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四边形ABCD 各个顶点的坐标分别是A(-3,1),B(3,3),C(4,-3),D(-2,-2).(1)这是一个不规则的四边形,所以要求面积准备采用(填“公式法”或“割补法”或“转化法”);(2)四边形ABCD 的面积为.【参考答案】巩固练习1. B2.D3. C4.四5.y 轴负半轴上;x 轴正半轴上6.四7. -1 或-5,48. 4 或 -4,-29. (-3,3)10. 3,4,511. (-3,4)或(-3,-4)12. (3,2),(-3,-2),(-3,2)13. (0,3 ) 214. (1,2)15. (1,3),(0,0),(5,2)16. 作图略(1)关于y 轴对称;(2)关于x 轴对称17. (1,0)18. ( -2 ,2 ),(2,-2 )思考小结1.略2.一或三,二或四3. (x-a,y);(x,y-b);(x+b,y+a)4. (1)割补法;(2)27.5。

平面直角坐标系练习题(含答案)

平面直角坐标系练习题(含答案)

《平面直角坐标系》练习题班别: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一、选择题1. 若m<0,则点P(3,2m)所在的象限是 ( )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2. 点 M(3,-4)关于x轴的对称点的坐标是 ( )A. (3,4)B. (−3,−4)C. (−3,4)D. (−4,3)3.P(a,b) 是第二象限内一点,则Q(b,a) 位于 ( )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4. 下列说法:①坐标轴上的点不属于任何象限;②y轴上点的横坐标为0;③平面直角坐标系中,(1,2) 和 (2,1) 表示两个不同的点;④点(3,0) 在x轴上,其中你认为正确的有 (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5. 若点A(3−m,n+2)关于原点的对称点B的坐标是(−3,2),则m,n的值为 ( )A. m=−6,n=−4B. m=0,n=−4C. m=6,n=4D. m=6,n=−46. 已知点A(−3,2)与点B(x,y)在同一条平行y轴的直线上,且B点到x轴的矩离等于3,则B点的坐标是 ( )A. (−3,3)B. (3,−3)C. (−3,3)或(−3,−3)D. (−3,3)或(3,−3)7. 定义:平面内的直线l1与l2相交于点O,对于该平面内任意一点M,点M到直线l1,l2的距离分别为a,b,则称有序非负实数对(a,b)是点M的“距离坐标”,根据上述定义,距离坐标为(2,3)的点的个数是 ( )A. 2B. 1C. 4D. 38. 若点P(a,b)在第四象限,则点Q(b,−a)所在的象限为 ( )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9.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对于点P(x,y),我们把点P(−y+1,x+1)叫做点P的伴随点.已知点A1的伴随点为A2,点A2的伴随点为A3,点A3的伴随点为A4,⋯,这样依次得到点A1,A2,A3,⋯,A n,⋯.例如:点A1的坐标为(3,1),则点A2的坐标为(0,4),⋯;若点A1的坐标为(a,b),则点A2015的坐标为 ( )A. (−b+1,a+1)B. (−a,−b+2)C. (b−1,−a+1)D. (a,b)10.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把点P(−3,2)绕原点O顺时针旋转180∘,所得到的对应点Pʹ的坐标为 ( )A. (3,2)B. (2,−3)C. (−3,−2)D. (3,−2)11.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2,1)与点B关于原点对称,则点B的坐标为 ( )A. (−2,1)B. (2,−1)C. (2,1)D. (−2,−1)12. 如图,所有正方形的中心均在坐标原点,且各边与x轴或y轴平行.从内到外,它们的边长依次为2,4,6,8,…,顶点依次用A1,A2,A3,A4,…表示,则顶点A55的坐标是A. (13,13)B. (−13,−13)C. (14,14)D. (−14,−14)二、填空题13. 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3,4)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是.14. 点P在第二象限内,P 到x 轴的距离是1,到y轴的距离是2,那么点P的坐标为.15.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1,0),B(3,0),点C在y轴上,△ABC的面积是4,则点C的坐标是.16. 点P(3−a,a−1)在y轴上,则点Q(2−a,a−6)在第象限.17. 如图,长方形ABCD中,A(−4,1),B(0,1),C(0,3),则D点坐标是,长方形的面积为.18. 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横坐标、纵坐标都为整数的点为整点,观察图形中的每一个正方形(实线)四条边上的整点的个数,请你猜想由里向外第100个正方形(实线)四条边上的整点共有个.三、解答题19. 将边长为1的正方形ABCD放在直角坐标系中,使C的坐标为(12,12 ).请建立直角坐标系,并求其余各点的坐标.20. 已知点M(3a−8,a−1).(1) 若点M在第二、四象限角平分线上,则点M的坐标为.(2) 若点M在第二象限;并且a为整数,则点M的坐标为.(3) 若N点坐标为(3,−6),并且直线MN∥x轴;则点M的坐标为.21. 已知点P(a−3,2a+1),且点P到两坐标轴的距离相等,求点P的坐标.22. 四边形ABCD各顶点的位置如图所示,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23. 如图,△AOB的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O(0,0),A(5,0),B(2,4).(1) 求△AOB的面积;(2) 若O,A两点的位置不变,且P点在y轴正半轴,若S△OAP=2S△OAB,求P点的坐标;(3) 若B,O两点的位置不变,M点在x轴上,M点在什么位置时,S△OBM=2S△OAB第17题答案第一部分1. D2. A3. D4. D5. B6. C7. C8. C9. B 10. D 11. B 12. C第二部分13. (3,4)14. (−2,1)15. (0,2)或(0,−2)16. 三17. (−4,3);818. 400第三部分19. 如图,A(−12,−12),B(12,−12),D(−12,12).20. (1) (−54,54) (2) (−2,1) (3) (−23,−6)21.因为点P(a−3,2a+1)到两坐标轴的距离相等,所以a−3=2a+1或a−3=−(2a+1),所以a=−4或a=23,故P(−7,−7)或P(−73,73).22. (1) 过D分别作DE⊥OC,DF⊥OA.S四边形ABCD =S△ABO+S△AFD+S△DEC+S正方形OEDF=12×1×4+12×1×3+12×2×3+3×3 =15.5.即四边形ABCD的面积为15.5.23. (1) S△AOB=12×5×4=10.(2) S△OAP=12×5×y p=20,所以y p=8.∴P(0,8) .(3) S△OBM=12×∣x M∣×4=20,所以∣x M∣=10,所以x M=10或x M=−10.∴M(−10,0)或M(10,0) .。

7.1平面直角坐标系 习题(含答案)

7.1平面直角坐标系 习题(含答案)

7.1平面直角坐标系习题(含答案)未命名一、单选题1.已知点A(1,0),B(0,2),点P在x轴上,且三角形PAB的面积为5,则P点的坐标为()A.(﹣4,0)B.(6,0)C.(﹣4,0)或(4,0)D.(﹣4,0)或(6,0)【答案】D【解析】【分析】设P(m,0),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构建绝对值方程求出m即可;【详解】解:如图,设P(m,0),由题意:1•|1﹣m|•2=5,2∴m=﹣4或6,∴P(﹣4,0)或(6,0),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形的面积、只能与图形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利用参数构建方程解决问题.2.如图射线OA的方向是北偏东30°,在同一平面内∠AOB=70°,则射线OB的方向是()A.北偏东40∘B.北偏西40∘C.南偏东80∘D.B、C都有可能【分析】根据OA的方向是北偏东30°,在同一平面内∠AOB=70°即可得到结论.【详解】解:如图,∵OA的方向是北偏东30°,在同一平面内∠AOB=70°,∴射线OB的方向是北偏西40°或南偏东80°,故选:D.【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方向角,正确利用已知条件得出∠AOB度数是解题关键.3.点P在第二象限内,点P到x轴的距离是4,到y轴的距离是3,则点P的坐标为()A.(3,4)B.(-3,4)C.(-4,3)D.(-4,-3)【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已知点的位置(在第二象限点的横坐标为负数,纵坐标为正数)和已知得出即可.【详解】∵点P在第二象限内,P点到x、y轴的距离分别是4、3,∴点P的坐标为(-3,4),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点的坐标的确定与意义,点到x轴的距离是其纵坐标的绝对值,到y轴的距离是其横坐标的绝对值.在y轴左侧,在x轴的上侧,即点在第二象限,横坐标为负,纵坐标为正.4.若点P在第二象限,且点P到x轴、y轴的距离分别为4,3,则点P的坐标是()A.(4,3)B.(3,﹣4)C.(﹣3,4)D.(﹣4,3)【答案】C根据点P在第二象限,则它的横坐标是负号,纵坐标是正号;根据点P到x轴、y轴的距离分别为4,3,则它的横坐标的绝对值是3,纵坐标的绝对值是4,两者综合进行解答.【详解】解:∵点P在第二象限,∴它的横坐标是负号,纵坐标是正号;∵点P到x轴、y轴的距离分别为4,3,∴它的横坐标的绝对值是3,纵坐标的绝对值是4,∴点P的坐标是(﹣3,4).故选:C.【点睛】考查点的坐标,掌握每个象限点的坐标特征是解题的关键.5.上海是世界知名金融中心,以下能准确表示上海市地理位置的是()A.在中国的东南方B.东经121.5∘C.在中国的长江出海口D.东经121∘29′,北纬31∘14′【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坐标确定点的位置可得.【详解】解:A、在中国的东南方,无法准确确定上海市地理位置;B、东经121.5∘,无法准确确定上海市地理位置;C、在中国的长江出海口,法准确确定上海市地理位置;D、东经121∘29′,北纬31∘14′,是地球上唯一的点,能准确表示上海市地理位置;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坐标确定点的位置,掌握将平面用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划分为四个区域,据此可表示出平面内每个点的准确位置是关键.6.若点A(a+1,b–2)在第二象限,则点B(1–b,–a)在()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答案】B【解析】【分析】 先根据点A 在第二象限,求出a,b 的取值,再求出1–b ,–a 的正负,即可求出点B (1–b ,–a )在哪一象限.【详解】根据题意知{a +1<0b −2>0,解得a <–1,b >2,则1–b <0,–a >0,∴点B (1–b ,–a )在第二象限,故选B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直角坐标系内点的坐标特点,解题的关键是熟知各象限的坐标特点.7.如图,Rt △ABC 的两边OA ,OB 分别在x 轴、y 轴上,点O 与原点重合,点A (–3,0),点B (0,3√3),将Rt △AOB 沿x 轴向右翻滚,依次得到△1,△2,△3,…,则△2020的直角顶点的坐标为( )A .(673,0)B .(6057+2019√3,0)C .(6057+2019√3,√32)D .(673,√32) 【答案】B【解析】【分析】 根据直角坐标系内的坐标特点,可知△2020的形状如同△4,△2020的直角顶点的纵坐标为0,即可求出△2020的直角顶点的坐标.【详解】∵2020÷3=673……1,∴△2020的形状如同△4,∴△2020的直角顶点的纵坐标为0,而OB 1+B 1A 2+A 2O 2=3√3+6+3=9+3√3,∴△2020的直角顶点的横坐标为(9+3√3)×673=6057+2019√3.故选B.【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直角坐标系的坐标变换,解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发现规律.8.已知点M(a,1),N(3,1),且MN=2,则a的值为()A.1B.5C.1或5D.不能确定【答案】C【解析】【分析】依据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即可得到a的值.【详解】∵M(a,1),N(3,1),且MN=2,∴|a﹣3|=2,解得a=1或5,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坐标与图形性质,掌握两点间的距离公式是解决问题的关键.9.若点A(n,﹣3)在y轴上,则点B(n﹣1,n+1)在()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答案】B【解析】【分析】直接利用y轴上点的坐标特点得出n的值,进而得出答案.【详解】∵点A(n,﹣3)在y轴上,∴n=0,则点B(n﹣1,n+1)为:(﹣1,1),在第二象限,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点的坐标,熟练掌握数轴上点的坐标特征是解题的关键.注意正确得出n 的值也是解本题关键.10.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的坐标为()A.(3,﹣4)B.(﹣4,3)C.(﹣3,4)D.(4,﹣3)【答案】A【解析】【分析】直接利用已知平面直角坐标系分析得出答案.【详解】如图所示:点P的坐标为:(3,﹣4),故选A.【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点的坐标,正确结合平面直角坐标系分析是解题关键.11.点A(−2,3)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为()A.(2,3)B.(−3,2)C.(2,−3)D.(3,−2)【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直角坐标系内点的变换即可判断.【详解】点A(−2,3)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为(2,−3)故选C.【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直角坐标系内点的变换,解题的关键是熟知直角坐标系内点坐标变换特点.12.与点P (a²+2,-a²-1)在同一个象限内的点是( )A.(2,-1)B.(-1,2)C.(-2,-1)D.(2,1)【答案】A【解析】根据平方数非负数的性质求出点P的横坐标与纵坐标的正负情况,再根据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特征求出点P所在的象限,然后解答即可.【详解】解:∵a2≥0,∴a2+2≥2,-a2-1≤-1,∴点P在第四象限,(2,-1),(-1,2),(-2,-1),(2,1)中只有(2,-1)在第四象限.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特征,记住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是解决的关键,四个象限的符号特点分别是: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13.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2,4)在()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点的坐标特征求解即可.【详解】解:点(2,4)在第一象限,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特征,记住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是解决的关键,四个象限的符号特点分别是: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14.已知点A(m+1,-2)和点B(3,m-1),若直线AB∥x轴,则m的值为()A.−1B.−4C.2D.3【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平行于x轴的直线上的点的纵坐标相同,列出方程求解即可.∵点A(m+1,-2)和点B(3,m-1),且直线AB∥x轴,∴-2=m-1,∴m=-1 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坐标与图形性质,熟记平行于x轴的直线上的点的纵坐标相同是解题的关键.15.点P(-2,-3)关于x轴的对称点为()A.(−3,−2)B.(2,3)C.(2,−3)D.(−2,3)【答案】D【解析】【分析】关于x轴对称的点,横坐标不变,纵坐标变为相反数【详解】∵点P(-2,-3),∴关于x轴的对称点为(-2,3).故选:D.【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对称点的规律.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好对称点的坐标规律:(1)关于x轴对称的点,横坐标相同,纵坐标互为相反数;(2)关于y轴对称的点,纵坐标相同,横坐标互为相反数;(3)关于原点对称的点,横坐标与纵坐标都互为相反数.二、填空题16.如图,长方形OABC中,O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A、C两点的坐标分别为(3,0),(0,5),点B在第一象限内.(1)如图1,写出点B的坐标();(2)如图2,若过点C的直线CD交AB于点D,且把长方形OABC的周长分为3:1两部分,则点D的坐标();(3)如图3,将(2)中的线段CD 向下平移,得到C′D′,使C′D′平分长方形OABC 的面积,则此时点D′的坐标是( ).【答案】(1)(3,5);(2)(3,4);(3)(3,2).【解析】【分析】(1)根据矩形的对边相等可得BC =OA ,AB =OC ,然后写出点B 的坐标即可; (2)先求出长方形OABC 的周长,然后求出被分成两个部分的长度,判断出点D 一定在AB 上,再求出BD 的长度即可得解;(3)先用待定系数法求出直线CD 的解析式,根据线段CD 向下平移,得到C′D′,设处直线C′D′的解析式,再求出矩形OABC 的中心坐标,代入直线C′D′的解析式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1)∵A (3,0),C (0,5),∴OA =3,OC =5,∵四边形OABC 是长方形,∴BC =OA =3,AB =OC =5,∴点B 的坐标为(3,5).故答案为(3,5);(2)长方形OABC 的周长为:2(3+5)=16,∵CD 把长方形OABC 的周长分为3:1两部分,∴被分成的两部分的长分别为16×31+3=12,16×11+3=4, ①C→B→D 长为4,点D 一定在AB 上,∴BD =4﹣3=1,AD =5﹣BD =5﹣1=4,∴点D 的坐标为(3,4),②C→B→A→O→D 长为12时,点D 在OC 上,OD =1,不符合题意,所以,点D 的坐标为(3,4).故答案为(3,4);(3)设直线CD 的解析式为y =kx+b (k≠0),∵C (0,5),D (3,4),∴{b =53k +b =4, 解得{k =−13b =5,∴直线CD 的解析式为y =−13x +5,∵直线C′D′由直线CD平移而成,∴设直线C′D′的解析式为y=−13x+5−a,∵A(3,0),C(0,5),∴矩形OABC的中心坐标为(32,5 2 ).∵C′D′平分长方形OABC的面积,∴直线C′D′过矩形OABC的中心,∴52=−13×32+5−a,解得a=2,∴D′(3,2).故答案为:(3,2).【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坐标与图形性质,熟知矩形的性质与一次函数的性质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7.已知线段AB∥x轴,且AB=4,若点A的坐标为(﹣1,2),则点B的坐标为_____.【答案】(3,2)或(﹣5,2).【解析】【分析】线段AB∥x轴,A、B两点纵坐标相等,又AB=4,B点可能在A点左边或者右边,根据距离确定B点坐标.【详解】∵AB∥x轴,∴A、B两点纵坐标都为2,又∵AB=4,∴当B点在A点左边时,B(﹣5,2),当B点在A点右边时,B(3,2);故答案为:(3,2)或(﹣5,2).【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于x轴的直线上的点纵坐标相等,再根据两点相对的位置及两点距离确定点的坐标.18.如果点P(2a−1,2a)在x轴上,则P点的坐标是______.【答案】(−1,0).【解析】【分析】根据x轴上点的纵坐标为0列方程求出a的值,然后求解即可.【详解】解:∵点P(2a−1,2a)在y轴上,∴2a=0,解得,a=0,所以,2a−1=2×0−1=−1,所以,点P的坐标为(−1,0).故答案为:(−1,0).【点睛】本题考查了点的坐标,熟记x轴上点的坐标特征是解题的关键.19.若点A(2,n)在x轴上,则点B(n+2,n-5)位于第______象限.【答案】四【解析】【分析】直接利用x轴上点的坐标特点得出n的值,进而得出答案.【详解】∵点A(2,n)在x轴上,∴n=0,则点B(n+2,n﹣5)的坐标为:(2,﹣5)位于第四象限.故答案为:四.【点睛】本题考查了点的坐标,正确得出n的值是解题的关键.20.一个图形先向右平移5个单位,再向左平移7个单位,所得到的图形可以看作是原来位置的图形一次性向_____平移_____个单位得到.【答案】左2【解析】【分析】可以动手操作一下,看所得到的图形在原来图形的哪个方向,距离原图形几个单位.【详解】解:由题意可知,所得到的图形,可以看作是原来图形一次向左平移2个单位得到的.故答案为:(1). 左(2). 2【点睛】本题考查图形的平移,注意平移是沿某一直线移动的.21.如图,动点P从(0,3)出发,沿所示方向运动,每当碰到长方形OABC的边时反弹,反弹后的路径与长方形的边的夹角为45°,第一次碰到长方形边上的点的坐标为(3,0),则第21次碰到长方形边上的点的坐标为_____.【答案】(8,3)【解析】【分析】根据图形得出图形变化规律:每碰撞6次回到始点,从而可以得出21次碰到长方形边上的点的坐标.【详解】根据题意,如下图示:根据图形观察可知,每碰撞6次回到始点.∵21÷6=3…3,∴第21次碰到长方形边上的点的坐标为(8,3),故答案为:(8,3).【点睛】本题考查点的坐标的规律问题,关键是根据题意画出符合要求的图形,找出其中的规律.2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B在x轴上,△AOB是等边三角形,AB=2,则点A的坐标为______.【答案】(1,√3)【解析】【分析】先过点A作AC⊥OB,根据△AOB是等边三角形,求出OA=OB,OC=BC,∠AOB=60∘,再根据点B的坐标,求出OB的长,再根据勾股定理求出AC的值,从而得出点A的坐标.【详解】解:过点A作AC⊥OB,∵△AOB是等边三角形,∴OA=OB,OC=BC,∠AOB=60∘,∵点B的坐标为(2,0),∴OB=2,∴OA=2,∴OC=1,∴AC=√3,∴点A的坐标是(1,√3).故答案是:(1,√3).【点睛】此题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关键是作出辅助线,求出点A的坐标.23.已知点P的坐标为(-2,3),则点P到y轴的距离为______.【答案】2【解析】【分析】根据点到y轴的距离等于横坐标的长度解答.【详解】解:∵点P的坐标为(-2,3),∴点P到y轴的距离为2.故答案为:2.【点睛】本题考查了点的坐标,熟记点到y轴的距离等于横坐标的长度是解题的关键.24.已知点P(2a-6,a),若点P在x轴上,则点P的坐标为______.【答案】(-6,0)【解析】【分析】根据x轴上点的坐标的特点y=0,计算出a的值,从而得出点P坐标.【详解】解:∵点P(2a-6,a)在x轴上,∴a=0,则点P的坐标为(-6,0),故答案为:(-6,0).【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点的坐标,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在x轴上的点的坐标的特点y=0,难度适中.三、解答题25.(1)在图①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出点A(2,3)、B(-2,3)、C(2,-3),连结AB、AC、BC,并直接写出△ABC的面积.(2)如图②,在5×4的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点A、B均在格点上.在格点上确定点C,使△ABC为直角三角形,且面积为4,画出所有满足条件的△ABC.【答案】(1)画图见解析,面积是12;(2)见解析.【解析】【分析】(1)先画出图形,然后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解即可;(2)根据三角形的面积求出点C到AB的距离,再判断出点C的位置即可. 【详解】(1)如图,S△ABC=12AB⋅AC=12×4×6=12;(2)设△ABC的高为h,∵12AB⋅ℎ=12×4ℎ=4,∴h=2.∴点C的位置有3个.【点睛】本题考查了图形与坐标,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正确画出图形是解(1)的关键,求出三角形的高是解(2)的关键.2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3,−2),B(−1,4),C(5,2),D(3,−3).(1)作图:在坐标系中找出A、B、C、D四个点并顺次连接得到四边形ABCD.(2)求出该四边形的面积.【答案】(1)见解析;(2)36.【解析】【分析】(1)画出图形;(2)利用面积差可得结论.【详解】解:(1)如图所示,(2)如图分别过A、B、C、D作坐标轴的平行线,分别相交于E、F、G、H.由题意可知四边形EFGH是长方形,则有S四边形ABCD =S长方形EFGH−S△ABF−S△BCG−S△CDH−S△ADE=8×7−2×62−2×62−1×6 2−2×52=56−6−6−3−5=36.【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面积和点的坐标,正确得出对应点位置是解题关键.27.如图,△ABC平移后得到了△A'B'C',其中点C的对应点是点C'。

数学随堂小练人教版七年级下册:7.1平面直角坐标系(有答案)

数学随堂小练人教版七年级下册:7.1平面直角坐标系(有答案)

数学随堂小练人教版七年级下册:7.1平面直角坐标系一、单选题1.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点A(a,﹣b)在第三象限内,则点B(b,a)所在的象限是( )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2.下列数据不能确定物体位置的是( )A.5楼6号B.北偏东30°C.大学路19号D.东经118°,北纬36°3.下列选项中,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画法正确的是( ) A. B. C. D.4.已知点()12,1M m m --在第四象限,则m 的取值范围在数轴上表示正确的是( ) A.B.C. D.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任何一点的坐标是( )A.一对整数B.一对实数C.一对有序实数D.一对有序有理数6.点(4,3)P 所在的象限是( )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7.我们用以下表格来表示某超市的平面示意图.如果用(C,3)表示“体育用品”的位置,那么表示“儿童服装”的位置应记作( )A B C D1 收银台 收银台 收银台 收银台2 酒水 糖果 小食品 熟食3 儿童服装 化妆品 体育用品 蔬菜4 入口 服装 家电日用杂品 D.(D,1)8.如图是丁丁画的一张脸的示意图,如果用(0,2)表示靠左边的眼睛,用(2,2)表示靠右边的眼睛,那么嘴的位置可以表示成( )A.(1,0)B.(﹣1,0)C.(﹣1,1)D.(1,﹣1)9.如图所示,已知方格纸中的每个小方格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A ,B 两点在小方格的顶点上,位置分别用())(2, 24,3,来表示,请在小方格的顶点上确定一点C ,连接AB,AC ,BC ,使三角形ABC 的面积为2个平方单位,则点C 的位置可能为( )A.(4,4)B.(4,2)C.(2,4)D.(3,2)二、填空题10.确定平面内某一点的位置一般需要__________个数据11.已知点A ()4,3,//AB y 轴,且3AB =,则点B 的坐标为 .12.如图是城市中某区域的示意图,小聪同学从点O 出发,先向西走100米,再向南走200米到达学校,如果学校的位置用()100,200--表示,那么(300,200)表示的地点是 .13.已知点A ()1,2m +-和点B ()3,1m -,如果直线//AB x 轴,则m 的值为_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面直角坐标系》练习题
班别: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 若m<0,则点P(3,2m)所在的象限是 (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2. 点 M(3,-4)关于x轴的对称点的坐标是 ( )
A. (3,4)
B. (−3,−4)
C. (−3,4)
D. (−4,3)
3.P(a,b) 是第二象限内一点,则Q(b,a) 位于 (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4. 下列说法:①坐标轴上的点不属于任何象限;②y轴上点的横坐标为0;③平面直角坐标系中,(1,2) 和 (2,1) 表示两个不同的点;④点(3,0) 在x轴上,其中你认为正确的有 (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5. 若点A(3−m,n+2)关于原点的对称点B的坐标是(−3,2),则m,n的值为 ( )
A. m=−6,n=−4
B. m=0,n=−4
C. m=6,n=4
D. m=6,n=−4
6. 已知点A(−3,2)与点B(x,y)在同一条平行y轴的直线上,且B点到x轴的矩离等于3,则B点的坐标是 ( )
A. (−3,3)
B. (3,−3)
C. (−3,3)或(−3,−3)
D. (−3,3)或(3,−3)
7. 定义:平面内的直线l1与l2相交于点O,对于该平面内任意一点M,点M到直线l1,l2的距离分别为a,b,则称有序非负实数对(a,b)是点M的“距离坐标”,根据上述定义,距离坐标为(2,3)的点的个数是 ( )
A. 2
B. 1
C. 4
D. 3
8. 若点P(a,b)在第四象限,则点Q(b,−a)所在的象限为 (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9.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对于点P(x,y),我们把点P(−y+1,x+1)叫做点P的伴随点.已知点A1的伴随点为A2,点A2的伴随点为A3,点A3的伴随点为A4,⋯,这样依次得到点A1,A2,A3,⋯,A n,⋯.例如:点A1的坐标为(3,1),则点A2的坐标为(0,4),⋯;若点A1的坐标为(a,b),则点
A2015的坐标为 ( )
A. (−b+1,a+1)
B. (−a,−b+2)
C. (b−1,−a+1)
D. (a,b)
10.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把点P(−3,2)绕原点O顺时针旋转180∘,所得到的对应点Pʹ的坐标为 ( )
A. (3,2)
B. (2,−3)
C. (−3,−2)
D. (3,−2)
11.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2,1)与点B关于原点对称,则点B的坐标为 ( )
A. (−2,1)
B. (2,−1)
C. (2,1)
D. (−2,−1)
12. 如图,所有正方形的中心均在坐标原点,且各边与x轴或y轴平行.从
内到外,它们的边长依次为2,4,6,8,…,顶点依次用A1,A2,A3,A4,…表示,
则顶点A55的坐标是
A. (13,13)
B. (−13,−13)
C. (14,14)
D. (−14,−14)
二、填空题
13. 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3,4)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是.
14. 点P在第二象限内,P 到x 轴的距离是1,到y轴的距离是2,那么点P的坐标为.
15.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1,0),B(3,0),点C在y轴上,△ABC的面积是4,则点C的坐标是.
16. 点P(3−a,a−1)在y轴上,则点Q(2−a,a−6)在第象限.
17. 如图,长方形ABCD中,A(−4,1),B(0,1),C(0,3),则D点坐标是,
长方形的面积为.
18. 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横坐标、纵坐标都为整数的点为整点,
观察图形中的每一个正方形(实线)四条边上的整点的个数,请你猜想由里向
外第100个正方形(实线)四条边上的整点共有个.
三、解答题
19. 将边长为1的正方形ABCD放在直角坐标系中,使C的坐标为(1
2,1
2 ).请建
立直角坐标系,并求其余各点的坐标.
20. 已知点M(3a−8,a−1).
(1) 若点M在第二、四象限角平分线上,则点M的坐标为.
(2) 若点M在第二象限;并且a为整数,则点M的坐标为.
(3) 若N点坐标为(3,−6),并且直线MN∥x轴;则点M的坐标为.
21. 已知点P(a−3,2a+1),且点P到两坐标轴的距离相等,求点P的坐标.
22. 四边形ABCD各顶点的位置如图所示,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
23. 如图,△AOB的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O(0,0),A(5,0),B(2,4).
(1) 求△AOB的面积;
(2) 若O,A两点的位置不变,且P点在y轴正半轴,若S△OAP=2S△OAB,
求P点的坐标;
(3) 若B,O两点的位置不变,M点在x轴上,M点在什么位置时,
S△OBM=2S△OAB
第17题
答案第一部分
1. D
2. A
3. D
4. D
5. B
6. C
7. C
8. C
9. B 10. D 11. B 12. C
第二部分
13. (3,4)
14. (−2,1)
15. (0,2)或(0,−2)
16. 三
17. (−4,3);8
18. 400
第三部分
19. 如图,
A(−1
2,−1
2
),B(1
2
,−1
2
),D(−1
2
,1
2
).
20. (1) (−5
4,5
4
) (2) (−2,1) (3) (−23,−6)
21.因为点P(a−3,2a+1)到两坐标轴的距离相等,所以a−3=2a+1或a−3=−(2a+1),
所以a=−4或a=2
3,故P(−7,−7)或P(−7
3
,7
3
).
22. (1) 过D分别作DE⊥OC,DF⊥OA.
S
四边形ABCD =S△ABO+S△AFD+S△DEC+S
正方形OEDF
=1
2
×1×4+1
2
×1×3+1
2
×2×3+3×3 =15.5.
即四边形ABCD的面积为15.5.
23. (1) S△AOB=1
2
×5×4=10.
(2) S△OAP=1
2
×5×y p=20,所以y p=8.
∴P(0,8) .
(3) S△OBM=1
2
×∣x M∣×4=20,所以∣x M∣=10,所以x M=10或x M=−10.∴M(−10,0)或M(10,0)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