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的分叶

合集下载

人体解剖学知识:肝脏功能及解剖学结构分析

人体解剖学知识:肝脏功能及解剖学结构分析

人体解剖学知识:肝脏功能及解剖学结构分析肝脏是人体内最大的脏器,位于右上腹部,是人体的化学实验室和代谢中心。

肝脏的主要功能包括分泌胆汁、负责血糖的调节、合成蛋白质、代谢脂肪、解毒和存储维生素、矿物质等。

在人体内,肝脏是最重要和最繁忙的器官之一,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下肝脏的解剖学结构和功能。

一、肝脏解剖学结构肝脏的重量约为1.2-1.5kg,位于腹膜腔内,分为左、右、中三个叶,右叶最大,左叶次之,中叶最小,其中右叶占肝脏总重量的60%左右。

肝脏外表呈三角形,稍微隆起,下表面为平坦的底面,上表面呈不规则凸面,各裂隙浅深不一,隔以许多次级的小叶,每个小叶由同心排列的肝细胞构成,每个肝细胞的周围都有毛细血管,形成了肝窦。

肝脏的血管很丰富,动脉和门静脉的分支进入肝窦,牵涉到的静脉形成肝静脉,最后汇入下腔静脉。

这些血管在肝窦中形成毛细血管,通过毛细血管内的净化作用,毒素、废物和过多的细胞代谢产物被分解和排出。

肝脏将大部分药物和生物化学物质处理掉,并将其转化为身体能够利用的形态或排泄出体外。

二、肝脏的功能1.分泌胆汁肝脏是人体内唯一的胆汁合成脏器,每天可分泌约500毫升的胆汁,经过胆囊逐渐储存,当食物进入小肠时,胆囊收缩将胆汁送入小肠,帮助消化和吸收食物中的脂肪、油脂和脂溶性维生素。

2.负责血糖的调节人体内的血糖是由肝脏进行调节和维持的。

当血糖水平低于正常值时,肝脏会释放糖原储备,将其转化为葡萄糖,并释放入血液中,以保持正常的血糖水平。

如果血糖水平过高,肝脏会转化这些多余的葡萄糖为糖原储备,维持血糖平衡。

3.合成蛋白质肝脏负责合成人体内的许多蛋白质,如凝血因子、白蛋白和胆红素等。

这些蛋白质对于人体的正常功能至关重要。

4.代谢脂肪肝脏的代谢作用包括脂肪代谢。

当人体内的脂肪摄入过多时,肝脏会将其转化为脂肪酸和甘油,通过血液循环运输到其他组织和器官中,以供能源使用。

5.解毒和存储维生素、矿物质等肝脏是人体内最重要的解毒器官之一,能够处理和中和许多有害的毒素和废物。

正常肝脏解剖及组织结构

正常肝脏解剖及组织结构

正常肝脏解剖及组织结构
肝脏是人体最重要的内脏器官之一,位于腹腔的右上部。

它的重量约
为1500克,占据了腹腔的大部分空间。

肝脏具有多种重要的生理功能,
如合成胆汁、代谢蛋白质和糖类、储存维生素和矿物质、解毒和排泄等。

一、肝脏的外部结构
肝脏呈橡皮筋形,由左、右两个叶组成。

右叶较大,位于心脏的下方,左叶较小,位于心脏的左上方。

肝脏的上表面呈现光滑的圆顶形,称为圆
顶面;下表面呈现凹陷的形状,称为凹陷面。

肝脏的前缘与腹壁相连,后
缘紧邻胃、十二指肠及胰腺。

二、肝脏的内部结构
1.肝叶
肝脏的两个叶之间有间叶隔分隔。

肝脏内部的组织结构由肝小叶组成,每个肝小叶都是由数百个肝细胞群组成的。

肝细胞是肝脏最基本的生物学
单位,具有多种功能。

它们分泌胆汁,将胆汁输送到肝小管中,最终汇集
成胆管。

2.血液供应
3.胆汁系统
肝细胞产生的胆汁通过肝小管排泄到胆管中,最终经过胆总管进入十
二指肠。

胆汁的主要组成成分是胆盐、胆固醇、磷脂等,它在消化过程中
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4.淋巴系统
肝脏还有一套独立的淋巴系统。

它将排泄物和细菌从肝脏引流到周围的淋巴结,以避免感染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5.神经系统
总的来说,肝脏是一个复杂的器官,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包括合成、代谢、解毒、排泄等,对维持人体的健康起着重要作用。

了解肝脏的正常解剖和组织结构对于我们理解其功能和相关疾病的发生有着重要意义。

肝脏五叶八段解剖

肝脏五叶八段解剖
4、背裂:上起三大肝静脉注入下腔静脉处,下至肝门的弧形线,即尾状叶的 周界,将尾状叶(段I)与右前叶和左内叶分开。
5、下腔静脉右壁至肝下缘胆囊中份与肝右下角中右1/3交点的连线,即右门 裂,内有肝右静脉走行,分右半肝为右前叶和右后叶。
6、右段间裂:即横裂,为肝门静脉右支的延长线,将右后叶分成两段。 7、横裂:肝门静脉左支横部和肝门静脉右支的延长线即为横裂。肝门静脉左
肝脏五叶八段解剖
五 叶 八 段
Couinaud称有肝静脉的裂为门裂
1、正中裂:下腔静脉左壁至胆囊窝中份的连线,内有肝中静脉走行,分肝为 左、右半肝。
2、左叶间裂:即脐裂,肝膈面为镰状韧带左侧1cm处和下腔静脉左壁的连线 ,脏面则为肝圆韧带裂。分左半肝为左内叶和左外叶。
3、左段间裂:即左门裂,按肝门静脉左支走行画的线,分左外叶为上段(段 II)和下段(段III)。
支横部上方为段IVa、下方为段IVb
肝中静脉所在纵行平面将肝脏分 为左右半肝,以肝左静脉为界将 左半肝纵行分为左内与左外叶;
左外叶以门静脉左支为界水平 分为上下两段。
肝右静脉纵向将肝脏分为肝右前 叶和肝右后叶;
门静脉右支横向将肝右叶分为上 下前后四段 。
CT阅片方法
首先找出肝脏三大静脉,门静脉及分叉部位。 门静脉分叉区分上段和下段,及肝S5/S8,S6/S7,
门静脉水平及以下,肝左静脉左侧 门静脉水平之上,肝中肝左静脉之间
门静脉水平以下,肝中静脉左侧 门静脉水平以下,肝中,肝右静脉之间
门静脉水平以下,肝右静脉右侧
门静脉水平以之间
医学资料
• 仅供参考,用药方面谨遵医嘱
门静脉分叉以上为S8,S7; 肝右静脉与肝中静脉之间是右前叶,肝右静脉以后
是右后叶; 从CT上首先看到的是S8,然后是S2/3, 肝左外叶以肝裂为界,肝左内叶在肝裂与肝中静脉

肝脏生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肝脏生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3.内分泌器官
合成胰岛素样的生长因子-Ⅰ( IGF-
); 合成促血小板生成素(TPO); 合成血管紧张素原; 转化或代谢激素。
红细胞破坏和胆红素的排泄
01
调节中间代谢: 肝脏为人体最重要的代谢器官,产能满足机体的需要,其本身的能耗和氧耗占机体总量的20%。
02
碳水化合物代谢;
01
脂肪代谢;
2
肝血流量的自动调节
01
门静脉血的pH、PO2↓→肝动脉血流量↑, 餐后血渗透压↑→肝动脉和门静脉血流量↑。
02
外源性调节
01
当发生全身低血压时,交感神经系统兴奋,外周血管收缩,血液再分布,保证重要器官的血流灌注。 交感神经兴奋,作用于门静脉和肝动脉的α受体,门静脉和肝动脉收缩,肝血流量降低。
02
(一)肝功能的实验室检查
01
乳酸脱氢酶(LDH):活性明显增加表明可能有肝细胞坏死,但特异性差。
碱性磷酸酶(AKP):为估计胆道系统完整性的一个敏感指标,同样特异性差。
02
A
B
C
非结合型(间接)胆红素,
结合型(直接)胆红素。
血清总胆红素,
血清胆红素测定:
非结合型
结合型
胆红素产生过多─溶血, 酶系统不成熟─早产儿、新生儿黄疸, 遗传缺陷─Gilber’s综合征, 药物性。
2、全身麻醉:
注意呼吸支持,纯氧吸入。
(三)麻醉方式:均适用
(四)全麻诱导
01
严重肝功障碍,有大量腹水的病人,应按饱胃对待,做
02
快速诱导;
03
诱导应小量多次给药,减少循环波动;
缺氧;
严重应激反应;
药物毒性;
输血;
感染。

肝脏分叶标准

肝脏分叶标准

肝脏分叶标准
肝脏的分叶标准主要有以下几种:
1. 肝脏的分叶是根据其内部的管道系统特征,特别是门静脉、肝静脉和肝胆管的分布和走向来进行的。

其中,五叶指的是尾状叶、左肝外叶、左内叶、右前叶和右后叶这五个叶。

2. 肝脏的分段则是在进行肝脏手术时具有指导意义的,主要是依据肝内管道系统的位置来进行的。

具体来说,它是以正中裂为界,将肝划分为左、右两半,叫做左、右半肝;左半肝又划分为左内叶和左外叶;右半肝划分为右前叶和右后叶。

其中,尾状叶也自成一段。

在影像诊断和外科手术中,还会采用其他的分叶标准,如根据肝脏外形分为左叶、右叶、方叶和尾状叶等。

此外,国内常用的肝段划分法还包括根据Glisson系统和肝静脉的走行,将肝分为五叶六段等。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需要,建议咨询专业医师。

肝脏解剖结构

肝脏解剖结构

肝脏解剖结构一、肝脏的大体形态肝脏是人体中最大、最重的实质脏器,在成人它的重量大约为 1200 ~ 1500 克,约为体重的五十分之一。

在婴儿时期,肝脏所占的比例比成人要大的多,约为体重之十八分之一。

肝脏分为左右两叶,右叶比左叶大。

在成人,右叶大约为左叶之六倍。

肝脏左右径约25.8cm,前后径约15.2cm,上下径约5.8cm。

自下腔静脉左缘至胆囊窝中点的正中裂将肝脏分为左半肝和右半肝。

自脉切迹至肝左静脉入下腔静脉处的左叶间裂将左半肝分为左内叶和左外叶,左段间裂将左外叶分为上下两段。

肝右叶间裂将右半肝分为右前叶和右后叶,右段间裂又将右前叶、右后叶分别分成上下两段(图1-1)。

从肝脏的脏面看,有肝方叶和肝尾状叶(图1-2)。

肝方叶前缘为肝脏的下缘,其左缘为肝圆韧带,后缘为第一肝门,右缘为胆囊窝。

肝尾状叶位于肝脏后方,其左缘为静脉韧带,右缘为下腔静脉窝,下缘为第一肝门。

Glisson鞘内包括肝动脉、门静脉和胆管,经肝脏面的第一肝门出入肝脏,此三者进化论在肝内还是肝门附近,都在一起走行。

Couinaud根据肝内门静脉干的颁布范围,将肝脏分为八段(图1-3)。

Ⅰ段为尾状叶,Ⅱ段为左外叶上段,Ⅲ段为左外叶下段,Ⅳ段为左内叶,Ⅴ段为右前叶下段,Ⅵ段为右后叶下段,Ⅶ段为右后叶上段,Ⅷ段为右前叶上段。

图1-1 肝脏的膈面结构(吴孟超五叶四段肝脏分叶法)1.左外叶上段2.左外叶下段3.右后叶上段4.右后叶下段5.右前叶6.左内叶7.左冠状韧带8.右三角韧带9.左三角韧带10.肝圆韧带11.镰状韧带12.右冠状韧带图1-2 肝脏的脏面结构(吴孟超五叶四段肝脏分叶法)1.左外叶上段2.左外叶下段3.左内叶4.右前叶5.右后叶上段6.右后叶下段7.下腔静脉8.尾状叶9.胆囊10.肝圆韧带图1-3 Couinaud肝脏分段法1.右肝静脉2.中肝静脉3.左肝静脉4.门静脉2.肝脏被腹膜皱折形成的肝周韧带固定在上腹部,包括肝圆韧带、镰状韧带、冠状韧带和左右三角韧带等。

肝脏的解剖及分段

肝脏的解剖及分段

04
肝脏的生理病理与临床联系
生理病理
生理功能
肝脏是人体内最大的腺体,具有代谢、解毒、分泌、排泄等 多种生理功能。它参与蛋白质、脂肪和糖类的代谢,合成和 分泌胆汁,以及储存维生素等。
病理变化
肝脏在发生病变时,其生理功能会受到影响,可能出现代谢 障碍、解毒能力下降、分泌和排泄异常等症状。常见的肝脏 疾病包括肝炎、肝硬化、肝癌等。
临床联系
01
诊断方法
医生可以通过肝功能检查、肝脏影像学检查(如超声、CT、MRI等)以
及病理学检查等方法来诊断肝脏疾病。
02
治疗方式
根据肝脏疾病的类型和严重程度,医生会采取不同的治疗方式,如药物
治疗、手术治疗、介入治疗等。
03
预防保健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避免过度劳累等,有助
于预防肝脏疾病的发生。同时,定期进行体检和筛查也是早期发现和治
疗肝脏疾病的重要手段。
05
肝脏的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
01
X线检查是肝脏影像学检查的初步 方法,主要用于观察肝脏的形态 和位置,以及是否存在钙化或异 常肿块。
02
X线检查通常包括腹部平片和胃肠 道造影,可以显示肝脏的轮廓和 位置,但分辨率较低,对肝脏内 部结构的显示有限。
CT检查
CT检查是肝脏影像学检查的重要手段,具有高分辨率和高灵敏度,能够清晰显示 肝脏的内部结构和病变。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蛋白质代谢
维生素和矿物质代谢
肝脏是蛋白质代谢的重要器官,能够合成 血浆蛋白、酶等重要蛋白质,同时参与氨 基酸的代谢和尿素合成。
肝脏能够储存和代谢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 ,如维生素A、B、C、D等,以及铁、铜、 锌等矿物质。

肝脏正常解剖及检查方法

肝脏正常解剖及检查方法
S1 以绿色代表,又称为尾叶。供应该段的门 脉分支起源于门脉左干或来自邻近的肝段。引流 小静脉直接进入下腔静脉前壁
分段 观察
第一段 第二段 第三段 第四段a 第四段b 第五段 第六段 第七段 第八段
概貌 肝小静脉
S1 S2 S3 S4a S4b S5 S6 S7 S8 返回
S1 以绿色代表,又称为尾叶。供应该段的门 脉分支起源于门脉左干或来自邻近的肝段。引流 小静脉直接进入下腔静脉前壁
S1 S2 S3 S4a S4b S5 S6 S7 S8 返回
分段 观察
第一段 第二段 第三段 第四段a 第四段b 第五段 第六段 第七段 第八段
概貌 门脉分支 肝静脉分支
纵裂
S4b以粉红色表示,是左叶中段的下部,也称方 叶。门脉供血来自门静脉左干,常由中肝静脉和左 肝静脉引流。以纵裂(左肝静脉通过)与S3分隔, 以横裂与A4分隔。从肝脏表面开始,以镰状韧带的 下部与S3分隔。
肝脏正常解剖及检查方法
常见分段方法
1.形态解剖学:传统分段法(根据肝脏外观分 段,不显示内部血管和胆管结构)——直观 但不实用。
2.功能解剖学:C. Couinaud (1957) 依据功能将 肝脏分为8个独立段 ——实用性强。
一、肝脏的分叶和分段
• 过去,镰状韧带将肝脏分为左右两个半肝。 • 现在,肝脏灌注方法确定五叶八段。
分段 观察
第一段 第二段 第三段 第四段a 第四段b 第五段 第六段 第七段 第八段
概貌 门脉分支 纵裂 静脉韧带
S1
S2
S3
S4a
S4b
S5
S6
S7
S8 返回
S3以浅蓝色表示,是左叶外侧段的下部。其门静脉供 血分支起源于门脉左干。常由左肝静脉引流。以纵裂 与 S4B分隔,纵裂中有左肝静脉行走。以横裂与S2分 隔,以静脉韧带与S1分隔。从肝表面始,籍镰状韧带 与S4B分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肝脏脏面
肝圆韧带
肝门 (第一肝门)
肝左叶 静脉韧带
肝圆韧带裂 静脉韧带裂 静脉韧带 胆囊窝 腔静脉沟 (第二肝门)
胆囊 肝右叶 裸区 下腔静脉 肝门静脉
肝固有动脉 尾状叶
分叶分段法



肝右静脉: 将肝脏分为右前段和右后段。 肝中静脉 :将肝脏分为左半叶和半右叶(或 者说右半肝和左半肝),此面从下腔静脉到 胆囊窝通过。 肝左静脉 :将肝左叶分为内侧段和外侧段 。 门静脉 : 将肝脏分为上、下段,左、右 门静脉发出上、下分支分别进入每段的中 心。
右前叶
上段 右后叶 左内叶
上段
右前叶
上段 左外叶 下段 左内叶
上段 尾状叶 左外叶
下段 下段
右后叶
下段
Cantlie‘s 线


Couinaud 通过含有肝中静脉的肝正中裂将 肝脏分为左半肝和右半肝,此裂缝被称为 Cantlie‘s 线。 Cantlie线 是指胆囊窝前方中点与下部下腔 静脉中点的连线。
肝脏的超声分叶分段
肝脏呈楔形,位于右上腹及中上腹部。 肝脏的膈面呈圆顶形,有韧带与膈肌相
连;镰状韧带将其分为左、右两叶。 肝
的脏面凹陷不平,有左、右纵沟和中间 的一条横沟,呈H形。
肝脏膈面
镰状韧带 冠状韧带 肝左叶 肝右叶 裸区
肝脏脏面
借“H”形沟—右叶、左叶、方叶 、尾状叶
肝圆韧带
肝门 (第一肝门)

GB
IV
I
IVC
右肋下斜切
第二肝门层面(增强)
谢谢
按顺时针方向各段的编号



正面视图上第6、7段不可见——位置更靠后 。 肝脏的右侧边缘由第5、8段构成 第4段属于肝左叶的一部分,位置更靠右侧。
肝脏正面视图
Couinand分段方法的解剖学标志

肝静脉(近段) (cranial) 门静脉系统 胆囊(近颈) 静脉韧带
第一肝门层面(增强)
肝左叶 静脉韧带
肝圆韧带裂 静脉韧带裂 静脉韧带 胆囊窝 腔静脉沟 (第二肝门)
胆囊 肝右954 年法国的 Couinand 根据门静脉和肝静脉 分布对肝脏进行分叶、分段。
后经Bismuth修正得到认可,既符合外科 解剖实际,并被手术切除所证实。
肝脏分叶分段投影
肋缘下斜切超声显像图
肝(L) 胆囊(GB) 门静脉右支(RPV) 门静脉左支( LPV) 肝右静脉(RHV) 肝左静脉(LHV)
经第二肝门肋下斜切面 主要显示:肝左、肝中、肝右三支静脉汇入下腔静脉
V
IV II VIII
IVC
V VI
VI
VII
肝脏的标准扫查切面
经第一肝门肋下斜切面:左支横段、左支矢状段、下腔 静脉、胆囊、肝圆韧带、静脉韧带等结构
右前叶
IV I VIII
III
右前上段 左内叶 上段
右后叶
右 前 下 段 尾 下段
左外叶
III IV V II I VIII
尾状叶

尾状叶或称为1段位于后方。解剖学有别于 其他各叶,因为它通过肝静脉直接与下腔 静脉相连,独立于肝总静脉。尾状叶同时 有右侧和左测门静脉分支供给。
基于尾状叶的不同血供,可以幸免于疾病 发展中的影响并增生肥大以弥补正常肝实 质的损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