轿车自动变速器控制策略及发展

合集下载

汽车变速箱控制方法及优化方案

汽车变速箱控制方法及优化方案

汽车变速箱控制方法及优化方案一、引言汽车变速箱是汽车传动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负责将发动机的动力转化为车轮的驱动力,并通过不同的变速比来适应不同的行驶条件和速度要求。

控制汽车变速箱的方法和优化方案对于提高汽车性能、燃油经济性和驾驶舒适性具有重要意义。

二、常见的汽车变速箱控制方法1. 手动变速器控制方法手动变速器是最基本、最简单的一种变速器类型,其控制方法主要通过操纵离合器和换档杆来实现。

驾驶员需要根据行驶状态和需要选择合适的档位,通过踩离合器将发动机与传动系统分离,并通过换档杆将齿轮从一个位置移至另一个位置。

2. 自动变速器控制方法自动变速器相比手动变速器更加智能化和便捷,其控制方法主要通过液压系统、电子控制单元(ECU)以及传感器等组件来实现。

ECU根据传感器获取到的信息,如车速、油门踏板位置等,来判断当前行驶状态,并根据预设程序自动调整齿轮的位置和变速比。

三、汽车变速箱控制方法的优化方案1. 提高换挡响应速度通过优化液压系统和ECU的协同工作,可以提高换挡的响应速度。

液压系统可以采用更快的油泵和更灵敏的电磁阀来提高液压传动效率,而ECU可以通过算法优化来减少控制延迟,并根据驾驶员需求进行主动预测性换挡。

2. 优化换档策略根据不同的行驶状态和需求,优化换档策略可以提高汽车变速箱的燃油经济性和驾驶舒适性。

在低速行驶时,自动变速器可以选择较低的齿轮比以提供更大的扭矩输出;而在高速行驶时,可以选择较高的齿轮比以降低发动机转速并减少燃油消耗。

3. 引入智能学习算法通过引入智能学习算法,汽车变速箱可以根据驾驶员习惯和道路条件进行自适应调整,从而提供更加个性化和智能化的操控体验。

智能学习算法可以通过分析大量的驾驶数据和传感器信息,来优化换挡时机、换档策略以及油门响应等参数。

4. 发展电动变速器随着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电动变速器作为一种新型的变速器类型,具有更高的效率和更灵活的控制性能。

电动变速器可以通过电机控制系统来实现无级变速,并且可以根据驾驶员需求进行主动预测性调整。

汽车自动传动系统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汽车自动传动系统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汽车自动传动系统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摘要简述了A T、AMT、CVT、IVT、DCT、HMT的结构原理与发展现状,提出了汽车自动传动系统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字汽车自动传动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onstructure and principle of A T,AMT,CVT,IVT,DCT,HMT,as well as their development situation,and then comes up with the tendency of automobile automatic transmission system。

Key words: automobile; automatic transmission system1 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一方面汽车作为生活工具得到大范围普及,另一方面机械、电子技术快速发展,给汽车自动传动系统的不断革新、成熟提出了需求,也创造了条件。

经历了自动变速前期、液力变速阶段、电控电动变速阶段,自动传动系统正迈入智能自动变速阶段,在获得良好操纵性能的基础上,在经济性与环保性、行驶舒适性等方面也取得不错的进展。

鉴于其诸多优点,自动传动系统已经在汽车上得到广泛运用。

2 自动传动系统的类型及特点目前,国际上自动传动系统主要运用有以下5种自动变速器实现:液力自动变速器(A T)、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AMT)、机械无级式自动变速器(CVT)、无限变速机械式自动变速器(IVT)、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DCT)。

此外,大型农用车辆、工程车辆、军用车辆普遍使用的液压机械无级传动系统(HMT),并联式混合动力车的传动系统,也都各具特色。

2.1 液力自动变速器(AT)A T是最早的自动变速器,主要由液力变矩器、行星齿轮和换档操纵系统组成,通过液力传递和齿轮组合的方式来实现变速变矩。

最初是根据车速和负荷(油门踏板的行程)来进行双参数控制,档位根据这两个参数来自动升降;现在又将整车加速度作为一个控制参数,实现三参数控制。

双离合变速器控制策略设计与优化

双离合变速器控制策略设计与优化

双离合变速器控制策略设计与优化近年来,双离合变速器在汽车工业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从传统的手动变速器到自动变速器,再到自动双离合变速器的出现,是汽车工业技术创新的一次巨大飞跃。

虽然双离合变速器在提高燃油效率和降低污染方面有诸多优势,但是要充分发挥这种传动结构的优点,使用高效的控制策略是至关重要的。

双离合变速器可以分为湿式和干式两种结构,其主要成分有发动机、双离合器、离合器执行机构和变速器齿轮组等。

双离合变速器通过两个离合器和两个油液系统组成,实现快速、平稳的换挡过程。

而控制策略的设计是如何使得系统可以更加高效扭矩传递,保证车辆运行的顺畅和经济,成为双离合变速器控制技术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种有效的双离合变速器控制策略可以基于传统的PID控制方法,但是也要结合模糊逻辑或人工神经网络等其他方法,提高控制系统的鲁棒性和韧性。

比如,可以通过模糊控制设计,将汽车驾驶员的操作习惯和行驶环境纳入考虑范围,改善换挡的过程流畅性和行车稳定性,从而使得整车的性能更加卓越。

在设计双离合变速器控制策略的过程中,还要考虑到几个相关因素。

例如,变速器油液的温度和粘度,如何选择适当的离合器执行机构和伺服控制器,等等。

同时,双离合变速器不同的工作模式,特别是在高速和低速情况下,也需要不同的控制策略。

因此,要进行合理的模拟和实验,以验证设计策略的效果和发展空间。

此外,为了提高双离合变速器的燃油效率,可以尝试预测下一个驾驶员的行动并调整换挡计划。

比如,在直行道路上,根据汽车运行的ETC等情况,调整下一次换挡时机,这样可以在保证顺畅性的同时,最大程度地减少动力的损失。

总的来说,双离合变速器控制的最大优势在于可以基于行驶情况通过智能化的控制策略最大程度地减少能量损失,使车辆发挥最大的动力和燃油效率。

因此,开发一种高效且稳定的双离合变速器控制策略是现代汽车工业技术的一个重要方向,也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2024年汽车变速器市场需求分析

2024年汽车变速器市场需求分析

2024年汽车变速器市场需求分析1. 引言汽车变速器是汽车传动系统中的核心组成部分,它对汽车的性能和燃油经济性影响巨大。

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和消费者对汽车性能要求的提高,汽车变速器市场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本文将对汽车变速器市场的需求进行分析,以便更好地理解市场发展趋势和消费者需求。

2. 当前汽车变速器市场概况目前,汽车变速器市场呈现出多元化和细分化的特点。

根据不同的变速器类型和应用领域,市场需求差异明显。

以下是当前汽车变速器市场的一些概况:2.1 手动变速器市场手动变速器在很多发展中国家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其中包括中国和印度等国家市场。

手动变速器的简单结构和低成本使其在这些市场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然而,随着自动变速器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消费者对舒适性的要求提高,手动变速器市场正在逐渐萎缩。

2.2 自动变速器市场自动变速器市场在发达国家市场占有主导地位。

自动变速器不仅提供了更好的驾驶体验和舒适性,还能提高燃油经济性。

随着技术的进步,自动变速器逐渐向智能化和电动化发展,满足了消费者对更高性能和环保性能的需求。

2.3 变速器配件市场变速器配件市场是汽车变速器市场重要的补充部分。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加和车辆质保期限的延长,变速器维修和更换配件的需求也在增加。

这为变速器配件市场提供了巨大的商机。

3. 2024年汽车变速器市场需求分析3.1 技术革新驱动需求增长汽车变速器市场的需求受到技术革新的驱动。

随着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的兴起,新型变速器技术的需求也在增加。

例如,对于纯电动汽车,一种高效的、紧凑的变速器系统是至关重要的。

因此,变速器制造商需要通过技术创新来满足消费者对这些新型汽车的需求。

3.2 燃油经济性的重要性随着能源资源的稀缺性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消费者对汽车的燃油经济性要求越来越高。

燃油经济性成为消费者购车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

因此,汽车变速器制造商需要不断提升变速器的效率和性能,以满足市场对更节能的需求。

2024年自动变速器教案3

2024年自动变速器教案3

自动变速器教案3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自动变速器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分类;(2)掌握自动变速器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功能;(3)学会分析自动变速器的工作过程及控制策略;(4)能够进行自动变速器的简单故障诊断与维修。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物、模型及图片,认识自动变速器的基本结构;(2)通过实际操作,掌握自动变速器的拆装与调整方法;(3)通过案例分析,学会自动变速器故障诊断与维修的基本步骤。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汽车技术的兴趣和热情;(2)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3)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1.自动变速器的基本结构(1)液力变矩器(2)行星齿轮机构(3)液压控制系统(4)电子控制系统2.自动变速器的工作原理及分类(1)工作原理(2)分类:AT、CVT、DCT、AMT3.自动变速器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功能(1)液力变矩器:传递发动机与变速器之间的动力,实现平稳起步;(2)行星齿轮机构:实现不同的传动比,以满足车辆行驶需求;(3)液压控制系统:控制离合器、制动器及变速器油路,实现换挡;(4)电子控制系统:接收传感器信号,控制变速器工作状态。

4.自动变速器的工作过程及控制策略(1)起步过程(2)加速过程(3)减速过程(4)换挡过程(5)停车过程5.自动变速器的故障诊断与维修(1)故障现象及原因分析(2)故障诊断方法:利用诊断仪器、数据流分析、故障代码查询等;(3)故障维修方法:更换损坏零部件、调整控制参数、清洗油路等。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自动变速器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分类;2.观察法:观察实物、模型及图片,认识自动变速器的基本结构;3.实践法:实际操作,掌握自动变速器的拆装与调整方法;4.案例分析法:分析自动变速器故障案例,学会故障诊断与维修方法。

四、教学评价1.过程性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提问、回答问题、实际操作等;2.终结性评价:期末考试,测试学生对自动变速器知识的掌握程度;3.诊断性评价: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和纠正。

汽车自动变速器换档规律研究

汽车自动变速器换档规律研究

汽车自动变速器换档规律研究
自动变速器是一种能够自动控制车辆换挡的装置,其换挡规律
是通过车速、油门踏板位置及发动机转速等因素来判断适宜的档位,并进行换挡操作。

汽车自动变速器换挡规律研究主要涉及以下几个
方面:
1. 换挡时间和顺畅度:研究自动变速器在不同车速、不同油门
踏板位置以及不同发动机转速下的换挡时间和顺畅度,以便优化自
动变速器换挡算法。

2. 换挡策略:研究自动变速器在不同路况、不同驾驶风格以及
不同车辆负载情况下的换挡策略,以便实现更加平稳、高效的换挡
过程。

3. 换挡信号控制:研究自动变速器的控制系统,包括换挡信号
的检测和控制逻辑等,以便提高控制精度和鲁棒性。

4. 换挡力学特性:研究自动变速器换挡过程中的力学特性,如
离合器片的耐磨性、离合器片的接触面积、换挡过程中的离合器离
合精度等,以便提高换挡的可靠性和耐久性。

总之,汽车自动变速器换挡规律的研究对于提高驾驶体验、实
现更高效、安全的汽车驾驶具有重要的意义。

汽车自动变速技术的发展现状与展望

汽车自动变速技术的发展现状与展望

汽车自动变速技术的发展现状与展望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汽车驾驶体验的要求不断提高,汽车自动变速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和改进。

自动变速器作为汽车的核心部件之一,对于驾驶的舒适性、驾驶稳定性和燃油经济性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汽车自动变速技术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展望两方面对其进行探讨。

一、自动变速技术的发展现状1. 传统自动变速技术传统的自动变速技术采用油压控制变速箱,通过液压系统来实现换挡操作。

这种技术在市场上应用较早,已经逐渐成熟,并且在舒适性和驾驶体验方面都有着良好的表现。

然而传统自动变速技术存在换挡速度慢、燃油经济性不佳等问题,使得其在性能和燃油经济性方面逐渐被其他更先进的技术所取代。

2. 双离合器自动变速技术双离合器自动变速技术是目前较为先进的自动变速技术之一,其通过双离合器和电控系统实现了更快速的换挡操作。

相比传统自动变速技术,双离合器技术的换挡速度更快、平顺性更好,同时还能提供更好的燃油经济性。

双离合器自动变速技术在一些高端汽车品牌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成为提升驾驶体验和燃油经济性的重要手段。

3. CVT(恒速变速器)技术CVT是一种通过钢带或链条等传动元件来实现无级变速的技术,其可以在理论上实现无级变速。

CVT技术在燃油经济性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同时在驾驶平顺性方面也有良好的表现。

然而CVT技术也存在传动效率不高、承载能力有限等问题,导致其在大型车辆和高性能车型中应用较少。

4. 混合动力自动变速技术随着环保和节能理念的普及,混合动力汽车逐渐成为汽车发展的趋势。

混合动力汽车搭载的自动变速技术不仅需要满足传统汽油动力车辆的需求,还需要考虑电动机与发动机的匹配问题。

在这方面,一些汽车制造商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尝试采用新的变速技术,来满足混合动力汽车的需求。

二、自动变速技术的未来展望1. 更快速的换挡速度未来的自动变速技术将会更加注重换挡速度的提升,提高汽车的动力响应和驾驶体验。

更快速的换挡速度也将有助于提高汽车的加速性能和行驶稳定性。

汽车自动变速器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汽车自动变速器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汽车自动变速器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摘要:动力传动系统对汽车的整车性能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变速器则是动力传动系统的关键部分。

变速器不仅能体现整车的动力性和经济性,还能改变发动机的工作效率。

优异的变速器可使发动机在工作过程中处于高效率状态。

自动变速器主要有4种类型:液力自动变速器、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双离合器变速器以及无级变速器。

目前,世界各国的自动变速器厂商正在进行着生产技术的改进和革新,以便使自动变速器能够在车辆上得到更好应用,这已成为现代汽车与工业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

关键词:汽车自动变速器;现状;发展趋势1.汽车自动变速器的研究现状1.1液力自动变速器的研究现状液力自动变速器(AT)的组成部分包括液力变矩器、齿轮变速系统、液压操纵系统和控制系统。

传动轴和变速器通过接触式离合器联接在一起,来实现挡位更换。

液力自动变速器的特点在于液力耦合器的选用,利用液压系统来完成动力传输,依靠液力传递和齿轮组合的方式来达到改变速比的目的。

人们对液力自动变速器已经有很多年的研究经验,发展相对成熟。

液力自动变速器的优点是操作简单、驾驶舒适且有良好的动力性能,但是液力自动变速器结构复杂、效率低且成本也比较高。

在国外,特别是在欧洲、美国和日本等汽车产业发达的地区和国家,液力自动变速器有着很好的发展前景,在2002年到2003年期间,6AT和7AT液力自动变速器被成功地研发出来,在此之后8AT液力自动变速器也被成功开发。

2017年Ford 汽车公司官方发布10AT液力自动变速器消息。

从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来看,液力自动变速器是目前发展最完备、技术最成熟且应用也最为广泛的自动变速器。

1.2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1985年,日本五十铃公司率先研制成功NAVI-5型全自动机械式变速器并装车。

1986年,AMT技术第1次应用在F1法拉利赛车上。

1995年,本田的部分Civic轿车装载了AMT。

1996年,宝马M3轿车M序列式变速器采用了全新电液控制系统,ZF公司也推出了新产品ASTronic系列,可以灵活选择各种驾驶模式,并将变速器所有功能集成在一个单元里,提高其可靠性,是世界上第一台完全一体化的AMT。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轿车自动变速器控制策略及发展摘要:汽车变速器发展经历了100多年,从最初采用侧链传动到手动变速器,到现在的液力自动变速器和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再向无级自动变速器方向发展。

文中说明了各种变速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及优缺点,论述了变速器的发展趋势。

同时简要的分析了AMT 系统的控制策略。

包括AMT系统在起步、换档和制动过程中的离合器的控制策略以及几种常用的AMT 辅助控制策略。

关键词:自动变速器,控制策略,AMT,发展和趋势一轿车自动变速器的概述汽车变速器是为解决发动机输出的转速和转矩与车辆驱动所需的转速和转矩之间的矛盾而设立的。

车辆行驶性能的好坏,不仅取决于发动机,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还依赖于变速器以及变速器与发动机的匹配。

由于自动变速器具有许多优点,因此在汽车上应用越来越广泛。

目前,自动变速器在日本、美国、东南亚的装车率约为98%、95 %和75 % ,中国的装车率不到10%。

我国目前使用的汽车绝大多数仍为手动变速,手动变速汽车由于频繁换挡的操作,易使驾驶员疲劳,影响行驶安全;而不同的驾驶技术水平对车辆的燃料经济性、动力性、乘坐舒适性造成极大差异,所以自动变速是人们长期追求的目标,是车辆向高级阶段发展的重要标志。

目前我国自动变速器在轿车、城市客车、高级旅游客车、军用车、重型载货汽车及矿用车上已呈现越来越旺盛的需求。

1 自动变速器的类型目前自动变速器技术的应用,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液力自动变速器(Automatic Transmission ,简称“AT”) ;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Automatic Me2chanical Transmission ,简称“AMT”) ;机械无级变速器( ContinuouslyVariable Transmission , 简称“CVT”) 。

其中,AMT 和AT 一样,是有级变速器的自动换档控制,而非无级变速器。

二轿车自动变速器的历史和发展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在1939年首先研制成功了又液力耦合器和行星齿轮变速器组成的四挡液力自动变速器,并安装在Oldsmobile轿车上。

这是批量生产的美国汽车上最早的全自动变速器,并在1941年凯迪拉克(Cadillac)轿车装用该变速器,1948年旁帝克(Pontiac)轿车也装用了自动变速器。

美国生产的这种自动变速器是现代自动变速器的代表。

它的传动件结构简单、成本低;缺点是传动部分不能变扭矩,只能起耦合作用,也就是起连轴节作用,而传递扭矩的改变完全由行星齿轮机构完成。

而在1950年美国福特汽车公司成功地研制出使用液力变矩器的三挡液力自动变速器。

这种液力自动变速器第一个采用三元件液力变矩器结构,从此以后各国生产的自动变速器均采用三元件液力变矩器结构,这三元件是导轮、泵轮和涡轮。

液力变矩器可增大起步时扭矩、提高车辆的激素性能、降低传动系的冲击、对发动机曲轴的扭转振动具有隔振作用,但由于它的泵轮与涡轮间存在转速差,致使传动效率低。

采用锁定离合器机构,使泵轮和涡轮锁定,使发动机的动力直接传递给变速器的行星齿轮机构,从而解决了传动效率低的问题。

为实现发动机和变速器之间的直接传动,目前轿车普遍使用液力操纵锁定离合器。

最早采用液力变矩器锁定离合器的是美国帕卡德三挡自动变速器。

在矩器中安装离心式离合器、液力操纵离合器和行星齿轮机构,可以实现发动机与变速器的直接传动。

当锁定离合器处于结合状态时,涡轮和变矩壳锁在一起,这时发动机动力进行直接传递。

20世纪80年代中期,日本丰田汽车公司生产了具有超速挡的电控液力自动变速器。

该变矩器采用三元件液力变矩器与多挡行星齿轮机构相结合的结构。

液力变矩器不但在高档时能锁定,在其它挡位也能锁定。

使该变速器扭矩比不但得到提高,并且使换挡润滑、传动效率高。

在1990年以后,美国三大汽车公司先后都生产出了电控液力自动变速器,其变矩器都采用三元件结构。

美国克莱斯勒汽车公司,最早采用了在液压阀体上使用电磁阀控制变矩器锁定离合器的结合和分离。

由发动机电脑通过继电器控制电磁阀的工作。

电脑根据冷却液温度、进其真空度、车速和解气门开度信号决定变矩器锁定离合器的结合和分离,使离合器的锁定控制更为精确。

如克莱斯勒汽车A-604/41TE自动变速器,它是电控四挡变速驱动桥,它利用液力操纵离合器,变速驱动桥传感器输入信息、通过继电器控制电磁阀组件的工作。

电磁阀组建包括四个电磁阀、它们用于控制离合器和变矩器锁定离合器的液压、实现换挡和锁定。

这种自动变速器在二挡、三挡和超速挡均能实现变矩器锁定。

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生产的4T60-E及4T65-E变速驱动桥,在1991年被安装在别克轿车上。

该自动变速器由电脑控制,实现对变速器的换挡和变矩器锁定离合器的结合与分离。

4T65-E是在4T60-E的基础上改进而成,它被安装使用在上海通用别克新世纪轿车上。

福特汽车公司1991年在两种前轮驱动轿车上装用AXOD-E型四挡电控液力自动变速器,它的电子控制装置为福特EC-Ⅳ中央控制系统。

福特汽车公司与马自达汽车公司合作生产的另一种4EAT自动变速器是一种电子和液力两种方式控制的四挡变速驱动桥。

该变速器的各种传感器信号输入4EAT-马自达电控系统,由马自达电控系统控制四个电磁阀的动作、实现换挡和变矩器离合器的锁定。

在20世纪80年代末,日本本田汽车公司生产的自动变速器是一种平行轴式齿轮变速器。

该变速器使用与手动变速器相似的常啮合齿轮,当齿轮的组合通过离合器结合时,动力从第一轴传到中间轴产生不同的挡位。

它的电控系统由TCM电控组件、各种传感器和四个电磁阀组成。

由换挡电磁阀控制调节油压,使离合器结合实现换挡。

锁定电磁阀变矩器锁定,进行动力直接传递。

由于本田轿车采用发动机横置布置、前轮驱动,它的主减速器、差速器和自动变速器组成变速驱动桥结构,因此本田轿车平行轴式齿轮变速器是一种独特的电控液力自动变速器。

随着各种新技术的不断进步,特别是微机控制功能、各种传感器和执行机构性能的提高,推动了汽车变速装置的重大变革,使自动变速器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的发展方向:(1)多档位汽车自动变速器。

5档或者6档自动变速器将逐步取代4档自动变速器的主导地位。

档位多使变速器具有更大的速比范围和更细密的档位之间的速比分配,从而改善汽车的动力性,燃油经济性和换档平顺性。

目前大批量生产的是电控四档,约占64%,三档仅占36%。

(2)自动预选式换档系统。

自动预选式换档装置,是全自动换档系统的基础,它具有电子控制自动选档、驾驶员确定换档时刻、主动和被动保护装置、诊断屏幕实现系统监督等性能。

(3)电控无级变速器(ECVT)。

无级变速器比多档位齿轮传动机构更优越,在整个传动范围内能连续的、无档比的切换变速比,使变速器始终按最佳换档规律自动变速。

是自动变速器发展的最终目标。

(4)电控智能型自动变速器。

智能型的电控自动变速器的电子系统可以在汽车行驶过程中,对汽车的运行参数进行控制,合理地选择换档点,而且在换档过程中对恶化的参数进行修正。

如摩擦片的摩擦系数、油的粘度、车辆的负荷变化等。

同时具有自动诊断系统,可以将汽车运行中的故障记录下来,便于维护。

(5)电控闭锁离合器。

为了提高传动效率,改善燃油经济性,车用自动变速器普遍采用了变矩器闭锁离合器,并进行电子控制以保持其换档的平顺性。

通过锁止电磁阀通断电(ON/OFF)实现锁止继动阀的液压控制来进行[11]。

带闭锁离合器的液力变矩器,克服了液力变矩器输出轴与输入轴之间存在滑动而使液力变矩器传动效率降低的缺点,这种闭锁装置实际上是全自动离合器,闭锁离合器时,变矩器将不起作用,提高了燃油的经济性,降低了变速器的工作温度。

(6)齿轮无级变速器。

齿轮无级变速器(GearContinuously VariableTransmission,简称“G-CVT”),是利用齿轮传动实现高效率、大功率的无级变速传动。

齿轮无级变速器的优势表现为传动功率大、传动效率高、结构简单、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了传动效率。

我国从60年代起,就在“红旗”770轿车上使用了具有两个前进档的液力自动变速器,1975年又研制出有三个前进档的CA774。

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大量国外轿车进人我国市场,其中许多中高档轿车是带有自动变速的,且几乎全部是液力自动变速器。

去年,一汽大众公司生产的“捷达王”,已将自动变速器列为选装件。

神龙汽车公司也在其“富康”1.6L 的车型上推出了电控式液力自变速器。

上海通用汽车公司在所生产的别克“世纪”轿车上装备了目前最为先进的4T65E型四档电控自动变速驱动桥。

从研究与生产环节来看,CA77O 液力自动变速器生产过近两千台,加之工程机械、军用车辆采用动力换档的行星齿轮变速器已有十多年的历史,近几年,国内也为大功率车辆研制成功电控自动变速器。

因此,在液力自动变速器的研究、生产及修理方面均有一定的基础。

在电子控制机械式自动变速器方面,国内有关部门也正在进行研究。

吉林工业大学于1993年完成了试验样机的鉴定,现已进入产品化开发阶段。

至于机械式无级变速器,早在十年前,国内就有高校购买过国外样机作分析研究。

根据国外目前CVT应用的趋势和所做的预测,CVT可能是最有发展前景的小功率(发动机排量ZL以下)液力自动变速器。

走技术引进的道路是国内生产实用CVT的一条捷径。

今后由于大量非职业驾驶人员的出现和对汽车性能要求的提高,装备自动变速器的至少占10%,再加上部分大客车也采用自动变速器,对自动变速器的需求量将在20万台以上,这对于我国的汽车工业,将是一个极好的机遇,同时也是一场新的挑战。

三轿车自动变速器的控制策略3.1 AMT系统AMT是在传统手动变速器和干式离合器的基础上,应用电子技术、液压技术和自动变速理论,以微处理器为核心,通过液压执行系统控制离合器的分离与结合、选换档操作,通过电子油门控制发动机的扭矩和转速,来实现起步换档的自动化的。

其基本思想是:根据驾驶员的意图(加速踏板、制动踏板、选择器开关等)和车辆的状态(发动机转速、输入轴转速、车速、档位),依据适当的控制规律(换档规律、离合器接合规律等),借助相应的执行机构(电子油门、离合器执行机构、选换档执行机构),对车辆的动力传动系(发动机、离合器和变速器)进行联合控制。

控制策略AMT系统的软件核心。

它在对车辆的状态和外界环境的正确判断的基础上,通过不同的控制模式使车辆按照驾驶者的意图行驶,同时使保证车辆行驶的稳定性和换档的平顺性。

它要和谐有序的控制离合器和变速器的执行机构,乃至制动系统之间的工作,又要在驾驶者不当操作的时候进行干预以保护动力传动系统不被损坏。

3.2 AMT综合控制策略一般的AMT控制策略包括:(1) 状态识别:驾驶员意图判断、驾驶员类型识别、道路状况、行驶阻力,发动机转速和扭矩等;(2) 过程控制:控制时序、各执行器动作控制(行程和力)、起步、缓行等;(3) 换档规律:冰雪路面模式、经济/运动模式、山路模式(包括坡路起步和下坡控制)、停车起步、转弯策略等;(4) 辅助控制:暖机、Fast-Off、冬季程序、离合器保护、应急控制、误操作保护、发动机辅助制动、噪声控制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