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细胞肺癌处理共识

合集下载

2021年肺癌分子(微小)残留病灶(MRD)的检测和临床应用共识主要内容

2021年肺癌分子(微小)残留病灶(MRD)的检测和临床应用共识主要内容

2021年肺癌分子(微小)残留病灶(MRD)的检测和临床应用共识主要内容共识一:MRD的概念肺癌分子残留病变,指的是经过治疗后,传统影像学(包括PET/CT)或实验室方法不能发现,但通过液体活检发现的癌来源分子异常,代表着肺癌的持续存在和临床进展可能;肺癌分子异常:指的是在外周血可稳定检测出丰度≥0.02%的ctDNA,包括肺癌驱动基因或其他的Ⅰ/Ⅱ类基因变异。

共识二:MRD检测的基本技术要求MRD检测的基本技术,包括Tumor-informed assays(个体化定制)和Tumor agnostic assays( NGS panel和多组学技术),目前均处在探素阶段,需要前瞻性研究确定其敏感性、特异性和预测价值;采用二代测序技术(NGS),所选的多基因panel中必须覆盖患者Ⅰ/Ⅱ类基因变异,基本技术标准是可稳定检出丰度≥0.02%的ctDNA;驱动基因阳性的非小细胞肺癌,MRD的分子panel应包括该驱动基因;MRD评估报告中必须包括cfDNA丰度,ctDNA丰度,所检测基因VAF值;需要建立针对免疫治疗的MRD标准。

共识三:可手术早期肺癌MRD的应用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根治性切除术后,MRD阳性提示复发风险高,需进行密切随访管理。

建议每3~6个月进行一次MRD监测;建议基于MRD开展可手术非小细胞肺癌的围术期临床试验,尽可能提供围术期精准治疗方案;建议分别探索MRD在驱动基因阳性和驱动基因阴性两种类型患者中的作用。

共识四: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MRD的应用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根治性化放疗后完全缓解患者,建议检测MRD,有助于判断预后和制定进一步的治疗策略;建议开展基于MRD的化放疗后现固治疗的临床试验,尽可能提供精准的巩固治疗方案。

共识五:晚期非小细胞肺癌MRD的应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目前缺乏针对MRD的相关研究;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系统治疗后完全缓解患者,建议检测MRD,有助于判断预后和制定进一步的治疗策略;建议在完全缓解患者中开展基于MRD的治疗策略研究,尽可能延长完全缓解持续时间,使患者能最大获益。

小细胞肺癌的治疗

小细胞肺癌的治疗

(3)远处转移(M)。 MX:远处转移不能评估。 M0:无远处转移。 M1:有远处转移。 M1a:胸膜播散(包括恶性胸膜积液、恶性心包 积液、胸膜转移结节);对侧肺叶的转移性结节。 M1b:胸腔外远处转移。 大部分肺癌患者的胸腔积液(或心包积液)是由肿 瘤所引起的。但如果胸腔积液(或心包积液)的多 次细胞学检查未能找到癌细胞,胸腔积液(或心包 积液)又是非血性或非渗出性的,临床判断该胸腔 积液(或心包积液)与肿瘤无关,这种类型的胸腔 积液(或心包积液)不影响分期。
7
TNM分期
(1)原发肿瘤(T)。 TX :原发肿瘤不能评估,或痰、支气管冲洗液找 到癌细胞但影像学或支气管镜没有可见的肿瘤。 T0 :没有原发肿瘤的证据。 Tis:原位癌。 T1:肿瘤最大径≤3cm,周围被肺或脏层胸膜所包 绕,支气管镜下肿瘤侵犯没有超出叶支气管(即没 有累及主支气管)。 T1a:肿瘤最大径≤2cm。 T1b:肿瘤最大径 >2cm且≤3cm。
3
小细胞肺癌简介
一般认为小细胞肺癌起源于支气管粘膜或腺上皮内的 Kulchitsky细胞(嗜银细胞),属APUD(amine precursor uptake decarboxylation)瘤。也有人认为其起源于支气 管粘膜上皮中可向神经内分泌分化的干细胞。小细胞肺癌 是肺癌中分化最低,恶性程度最高的一型。多发生于肺中 央部,生长迅速,转移较早。光镜下,癌细胞小而呈短梭 形或淋巴细胞样,胞浆少,形似裸核。癌细胞密集成群排 列,由结缔组织加以分隔,有时癌细胞围绕小血管排列成 团。电镜观察超微结构,瘤细胞胞浆中含有典型的轴样神 经内分泌颗粒,但颗粒的量多少不等,并证明和5-HT及 ACTH有关。从免疫组织化学研究看,瘤细胞对NSE,5-HT, CgA,另有部分病例(10%)对Sy呈阳性反应,证明小细胞癌 具有神经内分泌的功能。另外,在同一肿瘤中同时对CK和 EMA呈阳性免疫组织化学反应。

小细胞癌治疗方案

小细胞癌治疗方案

小细胞癌治疗方案介绍小细胞肺癌是肺癌的一种亚型,其细胞大小一般较小且形态均一。

由于其生长迅速并易于转移,小细胞肺癌通常被认为是较为侵袭性和恶性的一种癌症。

在小细胞癌的治疗中,通常采用综合治疗方案,包括化疗和放疗等不同方式,以期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化疗方案化疗是小细胞癌的主要治疗方式之一。

目前常用的化疗药物包括:•顺铂(Platinum)•十二烷基化磷酸酯(Etoposide)•阿霉素(Adriamycin)•长春新碱(Cyclophosphamide)这些药物通常通过静脉注射方式给予患者,以杀死癌细胞和抑制肿瘤的生长。

化疗方案一般采用周期性给药,通常为每3-4 周进行一次化疗,持续多个周期。

放疗方案放疗是小细胞癌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放疗使用高能X射线或其他射线来杀死癌细胞和控制肿瘤的生长。

对于小细胞癌而言,放疗通常用于局部控制和预防复发。

放疗的方式可以是外部放疗或内部放疗。

•外部放射治疗(External Beam Radiation Therapy):使用机器从体外照射高能射线到癌细胞区域,以杀死癌细胞。

•内部放射治疗(Brachytherapy):通过将放射源直接放置在癌细胞附近,以达到杀灭癌细胞的效果。

在放疗方案中,通常会结合化疗和手术等其他治疗方式,以提高治疗效果。

外科手术在小细胞癌的治疗中,外科手术的应用相对较少。

由于小细胞癌通常发展迅速并易于转移,手术治疗主要适用于早期阶段患者或合并其他肺癌类型的患者。

外科手术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肺叶切除术(Lobectomy):切除患者肺部的一个或多个叶。

•楔形切除术(Wedge Resection):切除患者肺部的一个楔形区域。

•支气管肺切除术(Pneumonectomy):切除患者整个肺叶和支气管。

需要提醒的是,外科手术治疗通常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身体情况和肿瘤的具体情况,因此,并非适用于所有小细胞癌患者。

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在小细胞癌治疗中,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也被广泛研究。

肺癌多学科团队诊疗中国专家共识(完整版)

肺癌多学科团队诊疗中国专家共识(完整版)

肺癌多学科团队诊疗中国专家共识(完整版)肺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中国国家癌症中心登记数据分析结果显示,2015年新发肺癌人数约为78.7万例,发病率高达57.26/10万,每年因肺癌死亡人数约为63.1万例,死亡率为45.87/10万。

肺癌导致恶性肿瘤疾病负担日趋严重,成为我国恶性肿瘤死亡主要病因。

伴随中国改革开放40年经济快速发展、医疗水平极大提升,临床上肺癌患者的预后包括总生存时间(overall survival, OS)和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 QoL)明显改善,长期生存的肺癌患者基数显著增加,越来越多的肺癌患者对更长的生存预期、更高的QoL诉求迫切,临床上对肺癌患者个性化、精准化、多学科、综合治疗势在必行。

对肺癌患者实施多学科团队(multidisciplinary team, MDT)诊疗模式,能充分考虑到患者个体差异、肿瘤的异质性,不仅能保证治疗方案的科学性,同时能确保治疗方案实施的完整性、公允性、实用性、可追溯性和时效性,从而有效提高肺癌患者的生存预期和QoL。

肺癌从诊断到治疗需综合临床分期、个体差异、病理结果、肿瘤异质性、疾病发展趋势,通过综合多学科包括肿瘤内科、胸外科、呼吸内科、放疗科、病理科、影像科、内镜中心支气管镜室等科室的意见,来确立肺癌患者MDT诊疗方案,以平衡肺癌患者的治疗获益和风险。

临床对肺癌患者分期诊断存在分歧时,需通过MDT诊疗模式提高肿瘤临床分期的准确性。

除了肺癌疑难病例,Ⅲ期肺癌和寡转移肺癌等因疾病本身的复杂性,在制定初始治疗方案前,发起MDT评估并制定诊疗方案至关重要。

肺癌MDT诊疗模式不仅适用于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患者,同时也适用于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 SCLC)患者,并贯穿于肺癌全病程管理流程中。

基于肺癌诊断和治疗的复杂性,美国国家癌症综合网络(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 NCCN)指南给出明确的推荐意见:在肺癌患者从诊断到治疗的全病程管理中,以MDT诊疗模式为中心、结合最佳的循证证据和个体数据,能为肺癌患者提供最优的治疗方案,从而提高肺癌患者治疗获益、降低并发症和疾病进展风险。

小细胞肺癌化疗方案ep

小细胞肺癌化疗方案ep

小细胞肺癌化疗方案ep小细胞肺癌(SCLC)是一种高度侵袭性的肺癌类型,通常在诊断时已经扩散到其他部位。

由于其快速生长和易转移的特点,SCLC的治疗一直是一个挑战。

化疗是SCLC的主要治疗方式之一,而ep方案是目前常用的化疗方案之一。

ep方案是指顺铂(etoposide)和依托泊苷(cisplatin)的联合使用。

这一方案已经被广泛应用于SCLC的治疗,并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顺铂是一种DNA损伤剂,能够阻止癌细胞的分裂和增殖,从而抑制肿瘤的生长。

而依托泊苷则是一种铂类药物,通过与DNA结合而引起DNA损伤,从而诱导癌细胞凋亡。

ep方案的治疗周期通常为3-4周,患者每3周接受一次化疗。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需要密切监测血常规、肝肾功能等指标,以及定期进行影像学检查评估疗效。

在化疗期间,患者可能会出现一些副作用,如恶心、呕吐、脱发、骨髓抑制等,但大多数患者能够通过对症支持治疗和调整化疗方案来缓解这些不良反应。

ep方案在治疗SCLC方面已经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研究表明,与其他化疗方案相比,ep方案在SCLC的疗效和耐受性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然而,对于不同患者的个体化治疗仍然是至关重要的,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制定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除了化疗外,对于某些SCLC患者,放疗、免疫治疗、靶向治疗等也可能是治疗的选择。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病理类型、分期等因素来综合考虑各种治疗方式,以期望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总的来说,ep方案作为SCLC的化疗方案之一,已经在临床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然而,对于SCLC的治疗来说,仍然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以期望找到更有效的治疗策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希望未来能够有更多的科研成果和临床实践经验,为SCLC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选择和前景。

肺癌小样本取材相关问题的中国专家共识

肺癌小样本取材相关问题的中国专家共识

肺癌小样本取材相关问题的中国专家共识肺癌是全球范围内发病率和病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

75%的肺癌患者在初诊时已是中晚期,无法进行手术根治[1]。

对晚期肺癌患者,应尽可能采用微创方法确立诊断并进行准确病理诊断、分子分型及分期,以指导下一步治疗。

近80%的中晚期肺癌患者是通过小样本活检组织来确诊[2]。

目前,肺癌治疗已进入精准治疗时代,方案及药物的选择是根据其组织学亚型和分子学检测结果共同制定的。

因此,获得足量、优质的样本,以进行准确的组织学和分子学诊断非常必要,这需要多学科密切协作。

此外,还可对部分已确诊的肺癌患者进行再次活检或多部位活检,以明确其病情演变及分子学改变。

基于目前对肺癌患者小样本取材的广泛认同,以及开展肺癌精准治疗的临床需要,国内相关领域专家经过多次研究讨论,在充分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及专家诊治经验基础上,最终形成了我国'肺癌小样本取材相关问题的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旨在提高我国肺部肿瘤诊疗医护人员对小样本取材重要性的认识,规范临床采用经支气管镜或经皮肺穿刺活检等肺部取材方式的操作流程,在显著提高取材效率与样本质量的基础上,降低各类并发症的发生,促进各项相关技术在国内的推广与普及,推进我国肺癌微创诊断及精准治疗与国际接轨,以提高肺癌早期诊断率,改善中晚期患者治疗效果与预后,造福于患者。

根据取材方法不同,本共识针对经支气管镜取样技术,包括支气管肺泡灌洗术、经支气管腔内活检技术、常规及支气管腔内超声(endobronchial ultrasound, EBUS)引导下的经支气管针吸活检(transbronchial needle aspiration, TBNA),以及经皮肺穿刺活检等几项关键技术,采用问答形式,对临床实际操作中常见的关键性的问题进行分类解答。

一、支气管肺泡灌洗(bronchoalveolar lavage, BAL)BAL是一种经支气管镜取样技术,其目的是获取远端呼吸道及肺泡腔内的细胞、吸入性颗粒、感染性病原体及其他溶质,以进行分析和疾病诊断,具有操作简单、患者耐受性好的优点。

小细胞肺癌治疗的研究进展

小细胞肺癌治疗的研究进展

小细胞肺癌治疗的研究进展罗红兰;董晓荣【摘要】小细胞肺癌(SCLC)是一种高度侵袭性肿瘤,在肺癌中有独特的生物学行为,占肺癌的15%~20%。

病理组织学上SCLC可分为小细胞癌(包括以往的燕麦细胞癌)和混合性癌(小细胞癌与鳞或腺癌的混合)。

其肿瘤细胞倍增时间短,生长分数高,早期即可出现广泛转移。

多年来的临床研究未能找到治愈SCLC的有效方法,多数患者在一线治疗后易出现复发或转移,预后差。

近30年来对SCLC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方面有很多相关研究及争议,使人们对SCLC的发生发展有了更深的了解。

本文对SCLC的治疗进展作相关讨论。

【期刊名称】《癌症进展》【年(卷),期】2016(014)005【总页数】6页(P400-405)【关键词】小细胞肺癌;手术;化疗;放疗【作者】罗红兰;董晓荣【作者单位】黄冈市中心医院肿瘤科,湖北黄冈 438000;武汉市协和医院肿瘤中心,湖北武汉 43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4.2肺癌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其发病率在我国逐渐上升,分别居于我国男女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1位和第2位。

全球每年新诊断的肺癌患者约140万,近30年来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的发病率逐年降低,在美国小细胞肺癌比例从19.5%降至15.7%,而我国由于近来国民控烟意识加强,使发病率亦有所降低[1]。

有学者认为小细胞肺癌一开始就是全身性的疾病,因其进展快,自发病初即有全身扩散的倾向,预后差。

大部分患者以肿瘤转移灶为首发症状而就诊[2],仅有30%~40%的患者初诊时处于局限期[3],广泛期患者部分因肿瘤转移广泛,体能状况差仅能行支持治疗,故生存期更短。

据报道未经治疗的中位生存时间为2~4个月[4],而采用手术,放疗及化疗的综合治疗后,局限期患者中位生存期可达15~20个月,2年生存率为20%~40%,广泛期患者中位生存期可达8~13个月,2年生存率约5%[5]。

小细胞肺癌治疗化疗方案

小细胞肺癌治疗化疗方案

摘要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是一种高度恶性的肺癌,具有快速生长和广泛转移的特点。

化疗是小细胞肺癌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

本文旨在介绍小细胞肺癌的化疗方案,包括化疗药物的选择、剂量、疗程以及可能的不良反应和应对措施。

一、小细胞肺癌化疗药物的选择1. 紫杉类紫杉类药物是治疗小细胞肺癌的一线化疗药物,包括紫杉醇和多西紫杉醇。

它们通过抑制微管蛋白的聚合,导致肿瘤细胞的有丝分裂停滞。

2. 阿霉素类阿霉素类药物是治疗小细胞肺癌的另一类重要化疗药物,包括阿霉素和表阿霉素。

它们通过干扰DNA复制和转录,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

3. 拉司汀类药物拉司汀类药物是治疗小细胞肺癌的第三代铂类药物,包括顺铂和卡铂。

它们通过与DNA结合,干扰DNA复制和转录,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

4. 紫杉醇类药物紫杉醇类药物是治疗小细胞肺癌的一线化疗药物,包括紫杉醇和多西紫杉醇。

它们通过抑制微管蛋白的聚合,导致肿瘤细胞的有丝分裂停滞。

二、化疗剂量和疗程1. 剂量化疗药物的剂量取决于患者的体重、肝肾功能、病情严重程度等因素。

以下为常用化疗药物的剂量:(1)紫杉醇:135-175mg/m²,静脉滴注,每3周一次。

(2)阿霉素:45-50mg/m²,静脉滴注,每3周一次。

(3)顺铂:25-75mg/m²,静脉滴注,每3周一次。

(4)卡铂:AUC=5-7,静脉滴注,每3周一次。

2. 疗程小细胞肺癌的化疗疗程一般为4-6个周期。

在化疗过程中,需根据患者的病情、疗效和耐受情况调整治疗方案。

三、化疗方案1. 单药化疗对于初治的小细胞肺癌患者,可先进行单药化疗,如紫杉醇、阿霉素、顺铂等。

单药化疗适用于病情较轻、体质较弱的患者。

2. 联合化疗对于病情较重、转移范围较广的患者,可进行联合化疗。

以下为常见的联合化疗方案:(1)EP方案:阿霉素+顺铂。

(2)CP方案:顺铂+卡铂。

(3)TP方案:紫杉醇+顺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 年 3 月 1-3 日, 中国抗癌协会肺癌专业 委员会和中国抗癌协会临床肿瘤学专业委员会 (China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CSCO)联 合 主 办 了第九届“中国肺癌高峰共识会”,来自全国的 500 多 位 专 家 , 讨 论 了 小 细 胞 肺 癌 (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的处理。 专家们认为,尽管小细胞肺
王绿化 6, 罗东兰 1, 马 胜 林 14, 朱广迎 11,
(1. 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广东省肺癌研究所,广州 510080; 2. 上海市肺部肿瘤临床医 学 中 心 、上 海 市 胸 科 医 院 ,上 海 200030; 3. 天 津 医 科 大 学 总 医 院 ,天 津 300052; 4. 吉 林 省 肿 瘤 医 院 ,长 春 130021; 5. 天 津 医 科 大 学 附 属 肿 瘤 医 院 , 天 津 300060; 6. 中 国 医 学 科 学 院 肿 瘤 医 院 , 北 京 100021; 7. 复 旦 大 学 肿 瘤 医 院 , 上 海 200032; 8. 上 海 市 肺 科 医 院 , 上 海 200433; 9. 福 建 省 肿 瘤 医 院 , 福 州 350014; 10. 香 港 中 文 大 学 威 尔 斯 亲 王 医 院 , 香 港 ; 11. 北 京 大 学 临 床 肿 瘤 学 院 、 北 京 肿 瘤 医 院 , 北 京 100036; 12.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成都 610041;13.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北京 100044; 14. 杭州市第一人民 医 院 ,杭 州 310006; 15. 江 苏 省 肿 瘤 医 院 , 南 京 210009; 16. 浙 江 省 肿 瘤 医 院 ,杭 州 310022; 17. 湖 北 省 肿瘤医院,武汉 430079; 18.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武汉 430022)
66
循证医学
2012 年第 12 卷第 2 期
个临床研究影响巨大,由此在所有的教科书上,小 细胞肺癌也基本被描述为非手术治疗的疾病。 2007 年 ,Lally 等 在 Oncologist 上 发 表 了 局 限 期 小 细胞肺癌非手术治疗的预后总结: 中位总生存期 15 ~20 个 月 ,2 年 生 存 率 20% ~40% ,5 年 生 存 率 10%~13%[3]。 2010 年 ,Yu 等 发 表 了 美 国 流 行 病 学 和 最 终 结 果 评 价 监 督 (surveillance epidemiology and end results evaluation,SEER) 数 据 库 中 1998- 2004 年间有关小细胞肺癌肺叶切除的病例 , 数 据 库中 共 登 记 了 1 560 例Ⅰ期 小 细 胞 肺 癌 ,其 中 247 例 (15.8% ) 接 受 了 肺 叶 切 除 , 其 5 年 生 存 率 高 达 50.3%,同 期 仅 接 受 外 照 射 治 疗 的 636 例 (40.8% ) Ⅰ 期 小 细 胞 肺 癌 的 5 年 生 存 率 为 14.9% [4]。 Schreiber 等 [5]报 道 了 来 自 SEER 数 据 库 的 另 一 个 小细胞肺癌 系 列 。 他 们 收 集 了 1988-2002 年 间 登 记 在 案 的 14 179 例 局 限 期 小 细 胞 肺 癌 ,包 括 了 所 谓 的 局 部 型 (localized,T1-T2Nx-N0) 或 区 域 型 (regional,T3-T4Nx-N0)小细胞肺癌 ,其 中 863 例 接 受了包括肺叶切除、 全肺切除和楔形切除在内的 手术治疗。 对于淋巴结没有转 移 的 N0 患 者 ,相 对 于没有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5 年中位生存时间从 15 个 月 提 高 到 40 个 月 (P<0.001),N1 患 者 的 生 存 期从 14 个月提高到 29 个月(P<0.001),N2 患者则 从 12 个月提高到 19 个月(P<0.001)。
综 上 ,对 于 分 期 较 早 的 T1-T2N0-N1 小 细 胞 肺 癌, 肺叶切除+纵隔淋巴结清扫辅以辅助化疗,能 给 患 者 带 来 最 大 的 益 处 ,而 对 于 N2 患 者 ,手 术 的 获益尚不明显。 由于缺乏大规模的随机对照研究 数据,此共识的级别被定为 2B 级。
2 共识二: 术后 N2 的小细胞肺癌,在化学 治 疗 基 础 上 , 应 考 虑 术 后 放 射 治 疗 ;N1 小细胞肺癌术后放射治疗的作用不清楚
共 识 级 别 :2A 。 在完全切除 的 基 础 上 ,N0 或 N1、N2 患 者 是 否 需要放射治疗,目前缺乏高级别的循证医学证据。 基 于 美 国 SEER 数 据 库 的 两 宗 病 例 分 析 显 示 ,N0 患 者 术 后 辅 助 放 疗 的 价 值 不 大 [4], 但 N2 患 者 , 术 后 辅 助 化 疗 使 中 位 生 存 时 间 从 16 个 月 提 高 到 22 个月(P=0.011)[5]。 对于 N1 患者,单独手 术 的 中 位 生 存 时 间 是 35 个 月 ,术 后 放 射 治 疗 的 是 22 个 月 , 虽 然 差 异 没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P=0.179),但 显 示 了 有 害 的 趋 向 。 Schreiber 等 [5]认 为 ,借 鉴 非 小 细 胞 肺 癌 术 后 辅 助 放 疗 的 研 究 ,N0 和 N1 小 细 胞 肺 癌 , 术 后不应考虑辅助放射治疗。 但美国癌症综合网络 (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 NCCN) 的小细胞肺癌指南, 根据局限期小细胞肺癌化放 疗的诸多临床试验结果,推 荐 N1 患 者 应 该 接 受 术 后 化 放 疗 [9]。 根据直接证据优 先 的 原 则 , 专 家 组 建 议 :N0、 N1 小细胞肺癌术后无需辅助放疗,N2 推荐辅助放 疗。 建议开展相关的小细胞肺癌辅助放疗的临床 试验。
[关键词] 小细胞肺癌; 循证医学; 共识 [中 图 分 类 号 ] R734.2 [文献标识码] A [文 章 编 号 ] 1671-5144(2012)02-0065-05 The Consensus of Small Cell Lung Cancer Management / / WU Yi-long1, LIAO Mei-lin2, ZHOU Qing-hua3, CHENG Ying4, WANG Chang-li5, WANG Lü-hua6, LU Shun2, FU Xiao-long7, ZHOU Cai-cun8, HUANG Cheng9, Tony SK Mok10, LUO Dong-lan1, YANG Xue-ning1, WANG Jie11, CHEN Haiquan7, LU You12, WANG Jun13, MA Sheng-lin14, XU Lin15, MAO Wei-min16, FENG Ji-feng15, SONG Qi-bin17, WU Gang18, ZHU Guang-ying11, WANG Zhen1 Key words: small cell lung cancer; evidence-based medicine; consensus First-author’s address: Guangdong General Hospital, Guangdong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Guangdong Lung Cancer Institute, Guangzhou 510080, China
2012 年 4 月 第 12 卷第 2 期
·临床指引与共识·
循证医学 The Journal of Evidence-Based Medicine
小细胞肺癌处理共识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Apr. 2012 Vol.12 No.2
执笔: 吴一龙 1, 陆 舜 2, 杨学宁 1, 许 林 15, 王 震1
中国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 廖美琳 2, 周清华 3, 程 颖 4, 王长利 5, 傅小龙 7, 周彩存 8, 黄 诚 9, 莫树锦 10, 王 洁 11, 陈海泉 7, 卢 铀 12, 王 俊 13, 毛伟敏 16, 冯继峰 15, 宋启斌 17, 伍 钢 18,
3 共识三: 治疗有效的小细胞肺癌,推荐 预防性脑放疗;对于局限期小细胞肺癌, 预防性脑放疗开始于确认的完全缓解 后;对于广泛期小细胞肺癌,预防性脑放 疗开始于化疗结束后
共 识 级 别 :1B 。 Auperin 等 于 1999 年 发 表 在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上的基于个体 资 料 的 Meta 分 析, 堪称局限期小细胞肺癌预防性脑放疗的开山 之作。 987 例化放疗接近完全缓解的局限期小细胞 肺 癌 ,526 例 接 受 预 防 性 脑 放 疗 ,461 例 作 为 对 照 组。 结果显示,预防性脑放疗减少了 16%的死亡风 险 ( 风 险 比 0.84,95% 可 信 区 间 0.73 ~0.91,P = 0.01),3 年生存率从 15.3%增加到 20.7%。 脑转移 发 生 率 也 减 少 了 54%(风 险 比 0.46,95%可 信 区 间 0.38~0.57,P<0.001)。 虽 然 放 射 治 疗 剂 量 越 高 ,脑 转移发生率越低,但不同剂量对总生存没有影响, 因 此 ,25 Gy 的 预 防 性 脑 放 疗 剂 量 被 视 为 标 准 剂
癌 近 20 年 的 研 究 进 展 不 大 ,但 需 要 关 注 目 前 小 细 胞肺癌的几个临床问题。 经过详细的讨论和思辨, 最终形成了小细胞肺癌处理之中国共识。
本共识的共识级别为: 1A 级 :基 于 高 水 平 证 据 (严 谨 的 Meta 分 析 或 RCT 结果),专家组有统一认识; 1B 级 :基 于 高 水 平 证 据 (严 谨 的 Meta 分 析 或 RCT 结果),专家组有小争议; 2A 级:基于低水平证据,专家组有统一认识; 2B 级 :基 于 低 水 平 证 据 ,专 家 组 无 统 一 认 识 , 但争议不大; 3 级:专家组存在较大争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