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元一次方程和它的解》word版 公开课一等奖教案 (1)
数学七年级下册《二元一次方程》数学教案一等奖

数学七年级下册《二元一次方程》数学教案一等奖《数学七年级下册《二元一次方程》数学教案一等奖》这是优秀的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数学七年级下册《二元一次方程》数学教案一等奖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数学七年级下册《二元一次方程》数学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1)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
2)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的概念。
3)会用列表尝试的方法找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2、能力目标:1)渗透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的思想。
2)通过尝试求解,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
3、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细致,认真的学习习惯。
2)在积极的教学评价中,促进师生的情感交流。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二元一次方程的意义及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概念。
难点:把一个二元一次方程形成用关于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另一个未知数的形式,其实质是解一个含有字母系数的方程。
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课题1、本班共有40人,请问能确定男女生各几人吗?为什么?(1)如果设本班男生x人,女生y人,用方程如何表示?(x+y=40)(2)这是什么方程?根据什么?2、男生比女生多了2人。
设男生x人,女生y人、方程如何表示?x,y的值是多少?3、本班男生比女生多2人且男女生共40人、设该班男生x人,女生y人。
方程如何表示?两个方程中的x表示什么?类似的两个方程中的y都表示?像这样,同一个未知数表示相同的量,我们就应用大括号把它们连起来组成一个方程组。
4、点明课题:二元一次方程组。
(设计意图:从学生身边取数据,让他们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二)探究新知,练习巩固1、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1)请同学们看课本,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的概念,并找出关键词由教师板书。
[让学生看书,引起他们对教材重视。
二元一次方程组和它的解 优秀教案

二元一次方程组和它的解【教学目标】1.了解二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及其解的概念。
2.会判断一对数是不是某个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3.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二元一次方程或二元一次方程组,体会二元一次方程组是刻画现实世界数量关系的有效模型。
【教学重难点】1.了解二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及其解的概念。
2.会判断一对数是不是某个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教学过程】一、探究问题:足球赛规定:胜一场的3分,平一场的1分,负一场的0分,某队赛了9场,共得17分。
已知这个对只负了2场,那么胜了几场?又平了几场呢?二、思路导航1.题中的等量关系有两个:胜的场数+平的场数=9-2,胜的积分+平的积分=17。
2.如果设胜了x场,可列一元一次方程是什么?你选择的是哪个等量关系来列的方程?三、思考问题1:1.问题中有两个未知数,如果设胜了x场,平了y场,你能用方程把上面的等量关系表示出来吗?2.方程①、②有什么共同的特点?这样的方程叫二元一次方程。
3.比赛场数必须同时满足两个等量关系,即未知数x、y必须同时满足①、②这两个方程,把这两个方程合在一起,写成就组成了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
4.方程组有几个不同的未知数?相同的未知数表示相同的量吗?设计理由:以足球比赛为背景来设计问题,是因为多数学生比较熟悉,让学生对这一问题有兴趣,有亲切感;思路导航的设计目的是让学生用已学过的知识来解决,为与列方程组来解决形成比较,让学生体会到列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优点;思考的设计目的是让学生了解二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
使用说明:思路导航的环节根据学生实际可以不用,直接让学生完成思考的几个问题;思考的几个问题建议学生独立完成,思考第二题可以让学生展开交流讨论。
问题2:(1)的值满足方程(2),,吗?满足方程吗?,和呢?吗?,叫二元一满足方程吗?,呢?你还能找到其它x 、y (3)你能找到一对x 、y 的值,同时满足方程[思考],满足两个方程,是这两个方程的公共解,则把次方程组的解,记作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是一个数还是一对数?[设计理由]对二元一次方程的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的概念的理解是这节课的一个重要内容,让学生通过计算去感受满足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的未知数的值通常不止一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要同时满足两个方程,即是这两个方程的公共解。
《二元一次方程和它的解》 讲义

《二元一次方程和它的解》讲义一、什么是二元一次方程在数学的世界里,二元一次方程是一个非常基础且重要的概念。
那到底什么是二元一次方程呢?简单来说,二元一次方程就是含有两个未知数,并且含有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 1 的整式方程。
我们可以用一般形式来表示二元一次方程,即:ax + by = c (其中 a、b 都不为 0)。
比如说,像 2x + 3y = 7 、5x 2y = 9 这样的方程,都是二元一次方程。
这里的 x 和 y 就是两个未知数,a 和 b 分别是 x 和 y 的系数,c 是常数项。
需要注意的是,方程中的系数 a、b 以及常数项 c 都是实数。
二、二元一次方程的特点了解了二元一次方程的定义,我们再来看看它有哪些特点。
首先,二元一次方程有两个未知数。
这两个未知数在方程中地位是平等的,没有主次之分。
其次,方程中含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 1。
这意味着 x 和 y 的指数都是 1,不会出现像 x²或者 y³这样的情况。
再者,二元一次方程是整式方程。
也就是说,方程的分母中不含未知数。
比如 2/(x + y) = 3 就不是二元一次方程,因为分母中含有未知数x 和 y 。
三、二元一次方程的解既然有方程,那就必然有解。
那什么是二元一次方程的解呢?对于一个二元一次方程,如果能找到一组未知数的值,使得方程左右两边相等,那么这组未知数的值就叫做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的一个解。
比如对于方程 2x + 3y = 7 ,如果 x = 1 ,y = 1 ,代入方程左边得到:2×1 + 3×1 = 5 ,不等于右边的 7 ,所以 x = 1 ,y = 1 不是方程的解。
而如果 x = 2 ,y = 1 ,代入方程左边得到:2×2 + 3×1 = 7 ,等于右边的 7 ,所以 x = 2 ,y = 1 就是方程 2x + 3y = 7 的一个解。
一般来说,一个二元一次方程有无数个解。
《二元一次方程组》 word版 公开课一等奖教案

当我们在日常办公时,经常会遇到一些不太好编辑和制作的资料。
这些资料因为用的比较少,所以在全网范围内,都不易被找到。
您看到的资料,制作于2021年,是根据最新版课本编辑而成。
我们集合了衡中、洋思、毛毯厂等知名学校的多位名师,进行集体创作,将日常教学中的一些珍贵资料,融合以后进行再制作,形成了本套作品。
本套作品是集合了多位教学大咖的创作经验,经过创作、审核、优化、发布等环节,最终形成了本作品。
本作品为珍贵资源,如果您现在不用,请您收藏一下吧。
因为下次再搜索到我的机会不多哦!二元一次方程组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二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会把二元一次方程化为用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另一个未知数的形式。
使学生了解二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的含义,会检验一对数是不是它们的解。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是学生认识到一对数必须同时满足两个二元一次方程,才是相应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掌握检验一对数是否是某个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书写格式。
难点: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的含义。
课时安排1课时教与学互动设计(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鸡兔同笼问题:今有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
问鸡兔各几何? 学生思考自行解答,教师巡视。
最后集体讨论解决方案。
设有x 只鸡,则有)35(x -只兔子。
根据题意得:94)35(42=-+x x ……交流 此时复习一元一次方程的有关概念,“元”指什么?“次”指什么?教师:上面的问题还有其他的方法求解吗?(引入新课)(二) 合作交流,解读探究自主探索 放学生独立看书、自学教材。
想一想 上面的问题还有其他的方法求解吗?(若学生想不到,教师要引导学生,要求的是两个未知数,能否设两个未知数列方程求解呢?让学生自己设未知数列方程。
)设有x 只鸡,有y 只兔,根据题意得:⎩⎨⎧=+=+944235y x y x 1. 针对学生列出的这两个方程,引入二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组2. 二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教师:那么什么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呢?学生讨论达成共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必须同时满足方程组中的两个方程。
二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二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学会利用二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3. 提高学生的数学建模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 二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和基本形式;2. 如何利用二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内容1. 二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和基本形式:二元一次方程是形如ax + by = c(其中a、b、c为已知数,且a和b不同时为0)的方程。
2. 二元一次方程的应用:(1)问题1:甲、乙两人同时开始跑步,已知甲的速度是乙的3倍,而且甲比乙提前10分钟出发。
如果跑了t小时后,两人相遇,求t的值。
解:设甲的速度为v,乙的速度为3v。
由于甲比乙提前10分钟出发,所以甲跑了(t + 10/60)小时,乙跑了t小时。
根据速度公式:距离 = 速度×时间,可以得到甲乙之间的距离关系:v × (t + 10/60) = 3v × t化简得:t = 5/3(小时)(2)问题2:一个长方形的宽是3cm,周长是22cm,求它的长度。
解:设长方形的长度为l。
根据周长定义:周长 = 2(长 + 宽),可以得到方程:2(l + 3) = 22化简得:l = 8(cm)(3)问题3:现有一袋白花花白露露儿胡萝卜,知其大约有7.5kg,每天需要喂3只兔子食用7天,现在增加兔子至5只,要喂养多少天?解:设每只兔子食量为x kg。
则总共需要食量为7.5 kg,每天食用量为3x kg。
由于增加了兔子数量,所以每天的食用量为5x kg。
根据需食天数与食用量之间的关系可得方程:3x × 7 = 5x × t化简得:t = 21/5(天)四、教学方法1. 示范法:通过举例子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二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方法;2. 演绎法:通过给予学生具体问题,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3. 探究法:在教学中适当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二元一次方程和它的解教案

二元一次方程和它的解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认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意义;明白得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的含义。
能力目标:培养自主探究咨询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情感。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三张足球图片〕咨询:那么一样足球联赛的得分规那么是什么呢?〔请爱好足球的学生回答〕 胜一场得3分,平一场得1分,负一场得0分。
⏹ 甲队胜2场,平2场,负一场,那么甲队共赛几场?得几分?⏹ 甲队共赛5场,胜3场,负一场,那么甲队平了几场?又得了几分?⏹ 甲队共赛9场,得17分,负2场,那么甲队胜了几场,又平了几场?〔胜5场,平场〕二、师生合作教学:1、提出咨询题1: 暑假里,«新晚报»组织了〝我们的小世界杯〞足球邀请赛。
勇士队在第一轮竞赛中共赛9场,得17分。
竞赛规定胜一场得3分,平一场得1分,负一场得0分。
勇士队在这一轮中只负了2场,那么那个队胜了几场?又平了几场呢?2、列表:设勇士队胜了⎩⎨⎧=+=+437y x y x 3、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有关定义咨询:上面所列方程各含有几个未知数? 2个未知数含有未知数的项的次数是多少? 次数是1定义:含有两个未知数,同时所含未知数的项的次数差不多上 1 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课内练习:比一比看谁快(1) x+y+z=9 (2) x=6(3) 2x+6y=14 (4) xy+y=7(5) 7x+6y+4=16 (6) x²+y=6议一议咨询:方程 x +y =7 和 x +3y =17中,x 的含义相同吗?y 呢?定义:把这两个二元一次方程合在一起,就组成了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方程组各方程中同一字母必须代表同一个量)定义:满足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的每一对未知数的值,叫做那个二元一次方程的一个解 例如 x=3,y=4确实是方程 x+y=7的一个解,我们把它记作:⎩⎨⎧==43y x二元一次方程的解有许多个。
咨询:其他有没有了呢?定义:一样地,使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两个方程左右两边的值相等的两个未知数的值,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省优获奖教案《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word(教学设计)

本课在整个单元中,属于比较重要的环节。
除了起到承接上个课时、转接下课时的作用之外,还有一些重点的计算知识和转化相应的课时。
本单元在学科核心素养中,具体体现出非常重要的一环,就是在高效课堂的设计和转化过程中,注意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和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
学习兴趣之于学生,是非常重要而且更加有意义的教学活动。
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来讲,环节上的应用更加大了不同学生之间互相弥合的意义。
6.2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教学设计思路本节分三课时完成,在前面已经学过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求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关键是化二元方程为一元方程,故在求解过程中始终应抓住消元的思想方法.讲解时以学生为主体,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和铺设合适的台阶,尽可能激发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比较、思考核归纳概括,发现和总结出消元化归的思想方法.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根据方程组的情况,能恰当地应用“代入消元法”和“加减消元法”解方程组.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索,领会并掌握解二元一次方程的方法.2.体会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中的“消元”思想,即通过消元把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转化成解两个一元一次方程,由此感受“划归”思想的广泛应用.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感受化归的数学思想,从而享受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信心.教学方法引导发现法,谈话讨论法课时安排3课时.教具学具准备电脑或投影仪、自制胶片.第一课时重点难点重点:应用代入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难点:了解数学研究中“化未知为已知”的化归思想 教学过程设计(一)师生互动活动设计1.教师设问怎样用一个未知量表示另一个未知量,并比较哪种表示形式更简单,如24x y -=等.2.通过课本中求甲、乙两数的问题,引导学生列出一元一次方程或二元一次方程组,并通过比较、尝试,探索出化二元为一元的解方程组的方法.3.再通过比较、尝试,探索出选一个系数较简单的方程变形,通过代入法求方程组解的办法更简便,并寻找出求解的规律.(二)整体感知从复习用一个未知量表达另一个未知量的方法,从而导入运用代入法化二元为一元方程的求解过程,即利用代入消元法求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的办法.(三)教学步骤 1.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1)已知方程24x y-=,先用含x 的代数式表示y ,再用含y 的代数式表示x .并比较哪一种形式比较简单.(2)选择题:二元一次方程组324526x y x y -=⎧⎨-=⎩的解是A.11x y =⎧⎨=-⎩B.112x y =-⎧⎪⎨=⎪⎩ C.112x y =⎧⎪⎨=-⎪⎩ D.112x y =-⎧⎪⎨=-⎪⎩【教法说明】 第(1)题为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打下基础;第(2)题既复习了上节课的重点,又成为导入新课的材料.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会检验一对数值是否为某个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那么,已知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应该怎样求出它的解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样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今有鸡兔同笼 上有三十五头 下有九十四足 问鸡兔各几何思考讨论: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如何处理才能将二元的转化为一元的呢? 2.探索新知例1:解方程629y x x y =-⎧⎨+=⎩①②【分析】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方程组,由方程组的解的概念可知,解方程组629y x x y =-⎧⎨+=⎩①② 就是要求出同时满足此方程组中的两个方程的x 和y 的值.由于方程组中同一字母表示同一数量,所以方程①中的x 与方程②中的x 相等,经过一系列的变型,求出方程组的解.定义:由二元一次方程组中一个方程,将一个未知数用含另一个未知数的式子表示出来,再代入另一个方程中,实现消元法,进而求得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这种方法叫做代入消元法,简称代入法.3.大家谈谈你能用上述方法解方程组x y 17153752x y +=⎧⎨+=⎩()()吗?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在练习本上求解,研究如何消元,然后小组讨论,互相交流教师巡视指导,发现并纠正学生的问题,把书写过程规范化.方程(1)的x的系数是1,所以将(1)变形,代入另一个方程消元比较简单. 解:由①,得y=17-x ③把③代入①,得5x+3(17-x)=75,5x+51-3x=75,2x=24,∴x=12把x=12代入①,得y=5∴125 xy=⎧⎨=⎩检验后,师生共同讨论:(1)对于本题,你还可以怎样求解?(2)把37y=代入②可以求出y吗?(可以)代入①或③有什么好处?(运算简便)(3)谈一谈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思路(4)上面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方法,就是代入消元法.你能简单说说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思路吗?(5)引导学生自主解决课本中大家谈谈的解方程组的题.学生活动:小组讨论,选代表发言,教师进行指导.纠正后归纳:设法消去一个未知数,把二元一次方程组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教师补充说明,最后完整地总结定义.将方程组中一个方程的某个未知数用含有另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出来,代入另一个方程中,消去一个未知数,得到一元一次方程,最后求得方程组的解.这种解方程组的方法叫做代入消元法(elimination by substitution),简称代入法.4.变式训练,培养能力 (1)P8 练习(2)①由5184yx =+可以得到用y 表示_________=x . ②在yax b =+中,当5=x 时,6y =;当1-=x 时,2y =-,则______a =;______b =.③选择:若21x y =⎧⎨=⎩是方程组18mx ny nx my -=⎧⎨+=⎩的解,则( )A.23m n =⎧⎨=⎩ B.32m n =⎧⎨=⎩ C.18m n =⎧⎨=⎩ D.16m n =⎧⎨=⎩5.总结、扩展谈谈你这节课的收获是什么?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思想.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要熟练运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并能检验结果是否正确. 6.课时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一定会体会到方程组中的两个未知数一般不能同时求出来的,必须先想办法消去一个未知数,把方程组的问题化为我们已学过的一元一次方程的问题,这种思想方法叫做“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思想方法就是通过“消元”将二元转化为“一元”.代入法是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一种基本方法.7.布置作业 P8 习题 8.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学生对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感兴趣,气氛极好,能认识圆柱、圆椎、正方体、长方体、棱柱、球,并能用自己的语言简单描述它们的某些特征,也能分别举出生活中的物体哪些是属于圆柱、圆椎、正方体、长方体、棱柱、球.本节课的教学活动,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动手操作,熟悉长方体、正方体的展开图以及图形折叠后的形状。
七年级数学下册《二元一次方程和它的解》教案、教学设计

2.教学内容:
-通过图片中的问题,让学生感知到生活中存在着许多涉及两个未知数的问题,从而引出二元一次方程的定义。
-解释二元一次方程的组成,强调未知数和常数的关系。
(二)讲授新知
1.教学活动设计:
-采用讲解与示例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的求解方法。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下册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掌握了线性方程的知识,但对于二元一次方程这一概念还较为陌生。在学习本章节时,学生可能面临以下情况:
1.对二元一次方程的理解不够深入,难以将其与实际问题联系起来。
2.在求解二元一次方程时,可能对代入法、消元法等方法的应用感到困惑。
3.部分学生对数学问题的解决缺乏信心,容易在遇到困难时产生畏惧心理。
七年级数学下册《二元一次方程和它的解》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的定义,理解方程中未知数和常数的关系。
2.学会列出二元一次方程,并能根据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方程进行求解。
3.掌握代入法、消元法等求解二元一次方程的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
4.能够通过二元一次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分别讲解代入法、消元法的步骤和注意事项,并进行演示。
2.教学内容:
-代入法:选取一个未知数表示另一个未知数,代入原方程求解。
-消元法:通过加减、乘除等方式,将两个方程中的某个未知数消去,从而求解另一个未知数。
-结合实例,让学生感受代入法、消元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学活动设计:
4.学生在团队合作中可能存在分工不明确、沟通不畅等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咖的创作经
验,经过创
作、审核、
优化、发布
等环节,最
终形成了本
作品。
本作
品为珍贵资
源,如果您
现在不用,
请您收藏一
下吧。
因为
下次再搜索
到我的机会
不多哦!
学科
课题北京市窦店中学七年级数学
课型新授日期下册 6.1二元一次方程和它
的解教案北京课改版
学习重点二元一次方程的意义及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概念
学习难点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不定性和相关性。
教具学具多媒体
教学方法讨论法、类比法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学生活动一、复习引入
提问:1.什么是一元一次方程?
2.一元一次方程的解的定义是什么?
(学生回答)
引入:
本节课我们来学习一种新的方程形式——二
元一次方程。
首先我们来看一道题。
在新年联欢会上同学们组织了猜谜活动,并
采取积分方法计分,每答对1题要得分,每答错1
题要扣分。
在猜谜活动中,王强答对了7道题,
答错了3道题,共获得50分;李翔答对了8道题,
答错了1道题,共获得
教学内容学生活动
教学过程62分。
问答对1道题得多少分,答错1道题扣多少分?
从前我们在解应用题的时候都是只设一个未知数就可以列出方程求出解,那么我来看一下这道题如果只设一个未知数的话是否可以列出方程求出解?(让学生思考)
我们发现只用一个未知数是没有办法列出本题的方程的,那我们就再多设一个未知数,看一看能不能对解题有所帮助。
如果设答对1道题得x分,答错1道题扣y分,那么根据x、y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得到下面两个方程:
7x-3y=50, 且8x-y=62
二、探索新知
(一)二元一次方程的定义
1.观察上面这个方程和一元一次方程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
点?
2.引导学生总结出二元一次方程的定义
二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含有两个未知数,并且含有未知数的项的次数是一次,像这样的方程就叫做二元一次方程。
引导学生总结出以下三个特点:
(1)含有两个未知数。
(2)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一次.
(3)等号两边的代数式是整式。
下面我们来看一道题。
3.练习:判断下列方程哪些是二元一次方程?哪些不是?(1)3x+y=1 (2)y+2x=3 (3) x+y+z=1(5) 2x-1=7 (4) y=
1
1
x
4.前面我们已经复习了一元一次方程解的概念:使一个一
元一次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一元一次方程的解。
思考一下,和它类似的我们能不能得出二元一次方程
的解的概念?(找学生总结)
(二)二元一次方程的解:使一个二元一次方程左右
两边的值相等的一对未知数的值,叫二元一次方程的一组解。
例如:当x=1,y=-1时,方程2x-3y=5左右两边的值相等,我们就把x=1,y=-1叫做方程2x-3y=5的一个解,记作:
11x y =⎧⎨
=-⎩
(强调解的格式) 做34页练习题2——填表
由此我们可以可看出x 每取一个值y 都可以有一个相应的值,而x 的的值可以取无数个所以说二元一次方程的解有无数个。
一个二元
教 学 内 容 学 生 活 动
教学过程
一次方程的解的全体叫做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的解集。
怎样使我们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求出解。
利用等式性质,把一
个一元二次方程变形,将其中一个未知数用含有另一个未知数
的代数形式来表示,这样就可以比较方便地求出二元一次方程
的解。
[例1]将方程2x-3y=6变形为用x的代数式表示y.并求
x=0,3,-1时对应的y的值,写出此时方程的解。
解:移项得 -3y=6-2x (等
式性质一)
方程两边除以-3得 y=-2+
2
3
x (等式性质二)
当x=0时,y=–2+0=-2
x=3时y=-2+2=0
x=-1时 y=-2-2/3=-8/3
此时 x=0 x=3 x=-1
y=-2 y=0 y=-8/3
是方程2x-3y=6的三个解
三、练习:把下列二元一次方程,用含有y 的代数式表
示x。
(1)
2x-3y=5 (2) 8x+7y=2
(找学生到前面来作)
四、总结:回顾一下我们本节课所学习的内容,首先我
们通过本节学习应该知道什
教学内容学生活动
教学过程
么是二元一次方程,以及二元一次方程解的概念。
学会求出某二元一次方程式的几个解并检验某个数
值是否为二元一次方程的解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知识
点就是学会把二元一次方程中的一个未知数用含另
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来表示。
这在我们以后的学习
中是经常用到的,同学们应该熟练掌握。
布置作业书上34页练习1、做一做、36页A1
板书设计:
6.1二元一次方程和它的解
(一)二元一次方程的定义例1
(二)二元一次方程的解
课后自评与反思:
本课教学反思
英语教案注重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四方面技能以及这四种技能综合运用的能力。
写作是综合性较强的语言运用形式 , 它与其它技能在语言学习中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因此 , 写作教案具有重要地位。
然而 , 当前的写作教案存在“ 重结果轻过程”的问题 , 教师和学生都把写作的重点放在习作的评价和语法错误的订正上,忽视了语言的输入。
这个话题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比较贴近生活,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 在教授知识的同时,应注意将本单元情感目标融入其中,即保持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同时要珍惜生活的点点滴滴。
在教授语法时,应注重通过例句的讲解让语法概念深入人心,因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的概念相当于一个简单的定语从句,一个清晰的脉络能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此教案设计为一个课时,主要将安妮的处境以及她的精神做一个简要概括,下一个课时则对语法知识进行讲解。
在此教案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通过辅导学生掌握一套科学的学习方法,才能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一步提高。
再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案效果,才能避免在以后的学习中产生两极分化。
在教案中任然存在的问题是,学生在“说”英语这个环节还有待提高,大部分学生都不愿意开口朗读课文,所以复述课文便尚有难度,对于这一部分学生的学习成绩的提高还有待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