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教学设计】《可敬可爱的家乡人》(人教)

合集下载

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15 可亲可敬的家乡人 人教部编版

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15 可亲可敬的家乡人  人教部编版

《可亲可敬的家乡人》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联系生活实际,走近身边可亲的家乡人,了解家乡人不同的工作内容和性质,感受他们与自己生活的紧密联系。

2.通过讨论、交流等方法,初步体会身边家乡人工作的辛劳,初步感受他们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为家乡的建设付出努力。

3.通过讨论、交流、观看视频等方法,懂得尊重他们,爱惜他们的劳动成果,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感谢他们。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了解家乡人不同的工作内容和性质,初步体会普通劳动者工作的辛劳。

2. 教学难点:愿意认同家乡人工作的意义,感谢他们为自己提供的生活服务。

三、教学过程两分钟预备铃:播放沪语童谣串烧,学生边唱边做动作。

活动一:细心留意,发现身边可亲的家乡人1.谈话引入,揭示课题师:从小朋友们的童谣中,我们走进了上海。

美丽的上海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在这里,每天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而这些变化,与为建设这座城市而努力的人们是分不开的。

今天,让我们走近我们身边的人去了解他们的工作,体会他们的辛苦。

小朋友,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忙碌的人呢?引导学生交流:在我们的身边,哪些人忙碌着各自的工作?出示:各行各业的人的照片(一张ppt上)师:而这些生活、工作在我们身边的,就是我们的家乡人。

板书:家乡人(2)看图,随机交流身边的家乡人过渡:那你了解吗,这些身边的家乡人每天都在忙些什么呢?请你来说一说。

2.交流:谁带给我们微笑和温暖?过渡:我们身边的家乡人,时不时给予我们帮助,让我们感受到无限的温暖。

(1)出示书P58理发图(不带文字),学生交流师:看!图片上的是理发师王阿姨,丁丁可喜欢去王阿姨那里理发了,老师想请大家先猜猜,这是为什么?过渡:你们真是聪明了,看来,你们是从图上他俩面带微笑的样子中猜出来的!可是,这次,丁丁又去找王阿姨了,可是,却没有见到她,原来王阿姨生病了,丁丁真希望她快点好起来,猜猜他会怎么做?师:告诉你们哦,丁丁第一次去理发时,就喜欢上了王阿姨,渐渐地,他们的感情变得很深,所以,每次相遇,丁丁会和王阿姨聊聊自己的学习,难怪他会对这个理发师念念不忘,王阿姨病了,他还会像关心亲人般,关心她,王阿姨就好像成了他的亲阿姨。

2024秋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4.15可敬可爱的家乡人教案新人教版

2024秋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4.15可敬可爱的家乡人教案新人教版
-《家乡的环境保护》:探讨家乡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让学生认识到家乡人的环保意识和行动。
2.鼓励学生进行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
-组织一次家乡人物采访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家乡人的工作和生活,培养学生的采访和沟通能力。
-鼓励学生参与社区服务活动,如志愿者服务、环保活动等,让学生亲身体验家乡人的贡献和责任。
-引导学生进行家乡文化研究,如家乡的传统艺术、历史建筑等,让学生深入探究家乡人的文化传承和创新。
4.视频案例:播放真实的家乡人劳动案例视频,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家乡人的辛勤劳动和贡献,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5.电子白板:利用电子白板技术,实现教学内容的实时展示和交互,提高教学效果和效率。
6.评价工具: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学生评价,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进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教学实施过程
1.课前自主探索
-实践活动法:设计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尊重家乡人的技能。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作用与目的:
-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家乡人的贡献知识点,掌握尊重家乡人的技能。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思考预习问题:针对预习问题,进行独立思考,记录自己的理解和疑问。
-提交预习成果:将预习成果(如笔记、思维导图、问题等)提交至平台或老师处。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信息技术手段:利用在线平台、微信群等,实现预习资源的共享和监控。
作用与目的:
-帮助学生提前了解“家乡人的贡献”课题,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解答疑问:针对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疑问,进行及时解答和指导。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二年级上册第15课《可亲可敬的家乡人》优秀教案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二年级上册第15课《可亲可敬的家乡人》优秀教案

可亲可敬的家乡人导入:丹桂飘香,春华秋实,非常感恩在这个收获的季节与大家相遇相知。

今天的天气可真晴朗,你们能在给老师一个阳光般的微笑吗?你们笑得可真甜啊,老师的心里也乐开了花,让我们一起怀着愉悦的心情开始上课!在学习新的内容之前,老师请同学们观看一段视频,你们可要仔细观察,等会老师有问题要考考你。

【放视频】孩子们,从视频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生:老师我看到了海带,螃蟹,海参,鲍鱼还有许多可口的海鲜。

师:你观察的真仔细,你能用岚山话来说一下这些丰富的物产吗?生【说家乡话】师:咱的岚山话真亲切!师:看来咱岚山的物产真丰富!生:老师我看到了壮观的海上碑。

师:嗯,是啊咱们家乡的风景真壮观。

你能向同学们介绍海上碑吗?老师课下搜集了海上碑的资料,请看大屏幕。

生:老师我看到了渔民在收获。

师:你怎么知道他们收获的?生:他们坐在船头,脸上洋溢着喜悦。

师:哦,咱们的家乡人真勤劳。

你们的观察真细心!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之所以岚山有那么多丰富的物产和优美的风景离不开千千万万的劳动人民创造和建设。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新课《可亲可敬的家乡人》,聊一些乡间邻里的事。

请看老师板书课题。

{板书},孩子们汉字都是有感情的,请大家齐读课题读出对家乡人的深情。

家乡是我们生活生长的地方,生活在我们身边的人统称为老乡。

你注意到过吗?生活中,咱们的家乡人常常带给我们温暖与微笑,请看大屏幕,仔细观察,每张图片都讲了一个什么故事?生:王阿姨是一个理发师,每次理发都特别温柔,小明一点也不疼,时间久了,每次理发小明都找王阿姨。

又一次王阿姨生病了,小明很着急,他很担心王阿姨。

师:嗯,你真勇敢回答得落落大方,故事讲的很完整。

师:是啊,王阿姨用她的关心和细心换来了小明的惦记。

生:张大伯是一名快递员,小红的爸爸远在边疆,每一次张大伯都把爸爸带给小红的礼物准时送上门。

师:你要是小红你的心情如何?生:惊喜师:是啊,看来张大伯用辛勤的工作架起了小红与爸爸爱的桥梁。

生:王奶奶是一位孤寡老人,每到秋收的时候,邻居们都去帮忙。

人教部编版小学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可亲可敬的家乡人》教案(第一课时)

人教部编版小学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可亲可敬的家乡人》教案(第一课时)
难点
对家乡人的感激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播放诗歌《回乡偶书》
问:从这首诗歌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浓浓的乡情把家乡人紧紧地连在了一起。
通过对这首诗歌的思考,感受乡情和乡亲。
讲授新课
生活在我身边的人
你注意到了吗?生活中,身边很多人常常带给我们微笑和温暖。分享一下你们之间的故事吧!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第十五课《可亲可敬的家乡人》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课题
可亲可敬的家乡人
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学习
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家乡人,了解身边的人。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收集信息,提高与人交往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认识和了解中,激发学生对家乡人的感激之情。
重点
了解各行各业家乡人
【例子分析】
有一天,明明起得很早去帮妈妈买早点,他看见小区的保洁阿姨在打扫地面。于是,他礼貌地跟阿姨问声早上好。
你遇到过哪些人哪些事?你会怎样和他们相处?
我写张纸条放在奶箱里,问候送奶的叔叔阿姨……;有一次我看见……;爸爸告诉我…
师:看来同学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都有很多话想说,不管你看不看得见,他们一直就在我们的身边,起早贪黑,兢兢业业,为我们的美好生活添砖加瓦。
村民们很勤劳,家家户户住了很多的农作物。
农忙的时候,多亏乡亲们来帮忙……
说一说你和家乡人的暖人故事吧。
【案例分析:吃百家饭穿百家衣的孩子】
庄仕华,小时候家境贫穷,依靠家乡人救济,是一个吃百家饭、穿百家衣的穷苦孩子。在大家的关爱下,在自己的努力下,成长为一名共和国的将军。现在他倾心为家乡人服务,为中国服务。

人教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案-可敬可爱的家乡人

人教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案-可敬可爱的家乡人

《可敬可愛的家鄉人》◆教材分析本課是二年級《道德與法治》第四單元《我們生活的地方》的第三課。

教材設置了兩個教學情景——“生活在我身邊的人”和“可敬的家鄉人”,通過講述“我與家鄉人的故事”等活動,旨在激發學生對家鄉人的感激和敬佩之情,並初步樹立做有責任感的家鄉人意識。

◆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目標】1、體會家鄉人的可親可敬;2、能用不同的方式感謝幫助我們的家鄉人。

【過程與方法目標】在認識和瞭解中,激發學生對家鄉人的感激和敬佩之情,並初步樹立做有責任感的家鄉人意識。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瞭解家鄉優秀人物作出的貢獻,激發對家鄉人由衷的敬佩和熱愛之情。

◆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體會家鄉人的可親可敬。

【教學難點】激發學生對家鄉人的感激和敬佩之情,並初步樹立做有責任感的家鄉人意識。

◆課前準備1、教師準備:製作課件,收集家鄉名人名事;2、學生準備:瞭解身邊人的工作,量力地收集家鄉名人名事。

◆教學過程一、導入老師: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江寧是我們美麗的家鄉,這裏不僅風景優美,而且物產豐富。

1、欣賞圖片,師作簡要介紹。

(江寧的部分景點和物產)2、品嘗陸郎的茶幹,說說感覺如何?小結:同學們,剛才我們看到的、品嘗到的只是家鄉景點的一個部分,物產的一個部分。

我們的家鄉江寧還有更多的景點,更豐富的物產。

那麼所有的這一切是誰創造的呢?(家鄉人)那你們覺得他們是一群怎樣的人呢?學生交流。

再次小結:對,都是我們可親可敬的家鄉人!(板書:可親可敬的家鄉人)(完成課題)二、活動探究,感恩生活在我身邊的人活動一:我與家鄉人的故事1、你們看,書上的同學正爭先恐後地誇讚誰呢?誇他們的什麼呢?(學生交流)小結:他們有的在誇親戚,有的在誇自己的鄰居,這些人都是生活在他們身邊的普通人。

2、你們身邊也有這樣的人嗎?說說你和與家鄉人的故事吧。

學生填寫:我最熟悉的身邊人王阿姨張大伯生活在他們身邊的感受活動二:感謝身邊幫助我們的人那麼在我們的身邊也有許多像張大伯、王阿姨這樣一些普通人,雖然我們沒有見過他們,但他們都在默默地幫助我們。

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 15 可亲可敬的家乡人 人教部编版

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 15 可亲可敬的家乡人 人教部编版

《可亲可敬的家乡人》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从生活在身边的人开始,了解家乡人的生活,体验相互关心、帮助和彼此牵挂的情感。

2.了解为家乡服务的不同行业家乡人的工作,从而产生理解、尊重、认同。

重点:了解为家乡服务的不同行业家乡人的工作,从而产生理解、尊重、认同。

难点:培养理解、尊重家乡人和热爱家乡人的情感。

教学过程:课前活动:你的微笑我的暖——感知微笑与温暖师:你知道陈老师上午刚走进你们班的时候,最大的感受是什么?是你们一张张可爱的笑脸打动了我。

是这位同学向我问好,微笑着说:“老师您好!”听了,心中真温暖!这位同学,我们又见面咯!师:(笑脸一张一张飞进,变成一个爱心)是你们的一张张笑脸,带给我无限的温暖,就像家人一样!师:来,带上最美的微笑,咱们开始上课吧!师:上课!(口令事先了解)活动一:所有的爱都芬芳——我身边熟悉的家里人师:温暖在我们脸上,也在我们最熟悉的家里。

PPT出示:绘本《我的家》师:这是谁?这是我的爷爷。

年纪大,老花了,哈哈,看他,又在找眼镜了。

这是谁?哦~这是我奶奶,厨艺可好了,包的饺子我可以吃好多呢!这是谁?我爸爸,他是一位健身教练,力大无比!这不,正陪我玩儿荡秋千呢,哈哈,真好玩!再看,这是谁?哦,我妈妈,她是老师,每天睡觉前,都会给我讲故事!家里总是欢声笑语,让我感到暖暖的。

我爱我身边的每一位家人。

师:好温馨的一家啊!说起身边人,最熟悉的要数我们的家人了。

孩子们,老师让你们画的全家福,都画好了吗?生:画好了!师:快拿出来吧,分享一下你最熟悉的身边人!生1分享。

师:说得真好!你家的快乐都感染到我了!生2分享。

师:和爸爸妈妈说两句吧。

生3分享。

师:爸爸妈妈这么好呀!真想和他们交朋友!愿意吗?生:愿意。

师:来吧!马上要和新朋友说话了,嘘……保持安静哦!师:……妈妈您好!孩子向我们分享了您和她的温暖小故事。

他也一定给您带来很多快乐吧。

(引导:每天都能看到孩子的笑脸,捶捶背,贴心)师(问孩子):有什么想对妈妈说的吗?生回答。

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15 可亲可敬的家乡人 人教部编版

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15 可亲可敬的家乡人 人教部编版

《可亲可敬的家乡人》教学设计课标要求与教材分析《课程标准》“负责任有爱心的生活”中的第七条明确指出:“尊重社会各行各业的劳动者,爱惜他们的劳动成果。

”《可亲可敬的家乡人》这一课,旨在帮助学生建立对家乡人的认同感,这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对家乡人的了解及对他们劳动的认同;二是对家乡人身上所具有的优秀品质的认同。

学情分析“家乡人”的概念,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无疑是抽象的和有距离的。

引导学生从观察生活在身边的人开始,帮助学生不断扩大视野,了解家乡人的生活,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也更容易使学生获得真切的生活体验。

教学目标1.了解身边的家乡人,明白他们的可亲。

2.借助视频和情境,感恩家乡人的付出。

3. 依托体验、活动,学会用实际行动表达感谢。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了解为家乡服务的不同行业家乡人的工作,从而产生理解、尊重、认同。

难点:培养理解、尊重家乡人和热爱家乡人的情感。

教学方法与手段创设情境、体验感受。

使用教材的构想通过教材图片的呈现与小主持人的话,帮助学生了解家乡人的生活与工作情况,知道各种工作的辛苦与贡献,为家乡人感到自豪,并与家乡人建立积极的共存观。

教学流程一、观看家乡美景,引入家乡人话题1、同学们,现在老师要播放一段视频,请你们仔细观察,用心发现视频中所展现的是哪里的美景。

2、播放家乡视频3、交流:这是哪儿的美景?对,这就是我们可爱的家乡-太原的美景,请同学们想一想,是谁创造了这么美好的生活环境,是谁把我们的家乡建设的如此美丽呢?像这些生活在我们身边的人就是我们的家乡人(板贴:家乡人),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可亲可敬的家乡人(齐读课题)二、走进身边的家乡人,感受他们的服务(一)走进校园l 走近保安1.大家看,这位生活在你们身边的家乡人,你们认识吗?(保安)你们有没有用你们的小眼睛仔细的观察过,保安叔叔每天都在为我们做些什么?他的工作仅仅是这些吗?今天很荣幸,老师把我们的保安叔叔请到了咱们的教室,让我们一起听听他的一天是怎么工作的。

新部编人教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可亲可敬的家乡人》精品教学设计

新部编人教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可亲可敬的家乡人》精品教学设计

第四单元第15课《可亲可敬的家乡人》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是二年级《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我们生活的地方》的第三课。

教材设置了两个教学话题——“生活在我身边的人”和“可敬的家乡人”,“生活在我身边的人”通过分享学生身边给他们带来微笑和温暖的故事,帮助学生了解家乡人工作、生活的状态。

“可敬的家乡人”引导学生将家乡人的贡献和付出与家乡建设的成果联系起来,知道他们为家乡做出的贡献,激发学生愿意为家乡建设出力的主人翁意识。

学情分析“家乡人”的概念,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无疑是抽象和有距离的。

引导学生从观察生活在身边的人开始,帮助学生不断扩大视野,了解家乡人的生活,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也更容易使学生获得真切的生活体验。

教学目标1.了解家乡人民工作、生活的状态,了解各种工作的辛苦与贡献。

2.了解家乡不同时代,不同领域优秀人物作出的贡献,激发对家乡人由衷的敬佩和热爱之情,并初步树立做有责任感的家乡人意识。

3.学习利用图书、电视、网络等多种方式调查收集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家乡人民工作、生活的状态,感知他们热爱家乡的情感和积极生活的品质。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对家乡人的感激和敬佩之情,并初步树立做有责任感的家乡人意识。

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制作课件。

2.学生准备:了解身边人的工作,填写调查表格。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活动一谈话交流,引入“家乡人”的话题1.师:同学们,我们一天天在长大,你的家人一定为你做了很多事情,一起说说吧!(学生简单交流)2.师小结:全家每个人都在关心你、爱护你,为你的成长操劳着,他们是你最亲、最爱的人。

3.师:其实啊,在我们的生活中,不仅有父母带给我们的爱,还有许多身边的人带给我们的微笑和温暖。

让我们在熟悉的校园中先来寻找一下生活在身边的人吧!【设计意图:从最亲近的家人对自己的关爱聊起,拓展到寻找身边熟悉的人给自己带来微笑和温暖。

这样不断扩大的生活领域,贴近学生,符合学生特点,容易拉近学生与课堂的距离,激起学生的情感体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敬可爱的家乡人》
本课是二年级《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我们生活的地方》的第三课。

教材设置了两个教学情景——“生活在我身边的人”和“可敬的家乡人”,通过讲述“我与家乡人的故事”等活动,旨在激发学生对家乡人的感激和敬佩之情,并初步树立做有责任感的家乡人意识。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体会家乡人的可亲可敬;
2、能用不同的方式感谢帮助我们的家乡人。

【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认识和了解中,激发学生对家乡人的感激和敬佩之情,并初步树立做有责任感的家乡
人意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了解家乡优秀人物作出的贡献,激发对家乡人由衷的敬佩和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体会家乡人的可亲可敬。

体会家乡人的可亲可敬;能用不同的方式感谢帮助我们的家乡人。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对家乡人的感激和敬佩之情,并初步树立做有责任感的家乡人意识。

1、教师准备:制作课件,收集家乡名人名事;在认识和了解中,激发学生对家乡人的感激和敬佩之情,并初步树立做有责任感的家乡人意识。

了解家乡优秀人物作出的贡献,激发对家乡人由衷的敬佩和热爱之情。

2、学生准备:了解身边人的工作,量力地收集家乡名人名事。

一、导入
老师: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江宁是我们美丽的家乡,这里不仅风景优美,而且物产丰富。

1、欣赏图片,师作简要介绍。

(江宁的部分景点和物产)
2、品尝陆郎的茶干,说说感觉如何?
小结:同学们,刚才我们看到的、品尝到的只是家乡景点的一个部分,物产的一个部分。

我们的家乡江宁还有更多的景点,更丰富的物产。

那么所有的这一切是谁创造的呢?(家乡人)那你们觉得他们是一群怎样的人呢?学生交流。

再次小结:对,都是我们可亲可敬的家乡人!(板书:可亲可敬的家乡人)(完成课题)
二、活动探究,感恩生活在我身边的人
活动一:我与家乡人的故事
1、你们看,书上的同学正争先恐后地夸赞谁呢?夸他们的什么呢?(学生交流)
小结:他们有的在夸亲戚,有的在夸自己的邻居,这些人都是生活在他们身边的普通人。

2、你们身边也有这样的人吗?说说你和与家乡人的故事吧。

学生填写:
活动二:感谢身边帮助我们的人
那么在我们的身边也有许多像张大伯、王阿姨这样一些普通人,虽然我们没有见过他们,但他们都在默默地帮助我们。

你们能不能用自己的方式向他们表达感谢呢?
示例:写张纸条放在奶箱里,问候送牛奶的叔叔阿姨;给居委会写一封信,感谢带给小区清洁的环卫工人……
过渡:刚才,我们夸了身边的普通人,其实,在我们的家乡还有许多为家乡做出杰出贡献的名人,他们是我们家乡的骄傲!在这里,老师收集了几个有代表性的名人资料,我们一起来分享。

三、开展调查,了解可敬的家乡人
1、走近古代名人
(1)说一说:我们的家乡(指名说)
(2)出示课件:你知道这些古人吗?(课前老师已布置学生搜集家乡古代名人的资料,)同桌互相交流一下。

在交流时,特别要讲清楚:这些古代名人分别是谁,你觉得他们在哪些方面非常了不起。

(3)小结:古代还有许多的人为家乡做出了很多贡献,家乡的人们以各种方式深深地记着他们。

2、走近现代名人
(1)看课件,读一读这些人的名字,你了解他吗?能谈谈在你眼中他是怎样的人吗?
(2)是啊,像刚才介绍的这样的家乡人还有很多很多,你找到了吗?说一说。

(3)小结。

3、走近生活“名人”
(1)了解平民英雄,想一想:是谁托起城市的脊梁?谁的正义渲染了城市的善良?谁曾让你的心灵怦然一动?又是谁让你热泪盈眶?说说你看了之后有什么感受?
(2)思考:我们身边有那么多为家乡作出贡献的人,他们和我们刚才接触过的名人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呢?
学生回答。

(3)总结。

4、采访、感受家乡人。

分小组进行活动,制定“家乡名人采访计划”,合作完成调查采访,填写“可敬的家乡人”光荣榜。

四、欣赏歌曲,总结全文。

同学们,不管是普通的一员,还是杰出的名人,他们都是我们可亲可敬的家乡人(揭题)正是在他们的努力下,我们的家乡才变得如此美丽,如此富饶!作为一名家乡人,我们为此而骄傲!就让我们一同来欣赏这样一首歌《谁不说俺家乡好》。

略。

期末模拟测试题
班级:姓名:分数:
一、单选题(4*7=28分)
1、生活照中处处都有法律的身影,在工厂里将用()法维权。

A、劳动法
B、刑法
C、治安管理处罚法
D、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2、()是维护人们日常生活秩序的主要法律。

A、刑法
B、婚姻法
C、民法
D、劳动法
3、我国的第一部宪法颁布于()年。

A、1949年
B、1982年
C、1954年
D、1999年
4、公民身份证号码由18位数字组成,第7---14位为()
A、出生日期码
B、地址码
C、顺序码
D、校验码
5、2014年,内蒙古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向某错案的家属送达了国家赔偿书,共计赔偿约206万元,其依据是()法。

A、刑法
B、行政诉讼法
C、民法
D、劳动法
6、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
A、人民代表大会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国务院
7、下列()不属于国家机构。

A、银行
B、国务院
C、监察委员会
D、国家主席
二、填空题(10*2=20分)
1、与纪律、道德不同,法律由()制定和颁布,具有强制力和()。

2、法律如同尺子,衡量我们行为的()。

法律如同指南针,告诉我们行为的()。

法律如同武器,是保护我们的()。

3、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

4、生活中,公民可采取多种方式参与对权利的监督。

例如()、()、()等
三、判断题(10*2=20分)
1、世界各国的法律对成年年龄的规定是相同的。

()
2、《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是我国第一部专门保护未成年人各项合法权利的法律。

()
3、2014年,我国将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

()
4、宪法是母法,物权法和刑法是子法。

()
5、我国允许中国公民具有双重国籍。

()
6、居民身份证上有姓名、生日、家庭住址等信息,应注意保密。

()
7、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受教育既是权利又是义务。

()
8、学校、医院、派出所、邮局都属于国家机构。

()
9、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利机关。

()
10、小学生长大了才有对国家和工作人员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

()
四、对应连线。

(3*4=12分)
《继承法》劳动权
《刑事诉讼法》人身权利
《电影产业促进法》财产权
《就业促进法》文化权利
五、简答.(20分)
1、公民履行义务既包括法律规定我们必须做的事情,也包括不做法律禁止做的事情,请各列举2例。

(2*4=8)
2、说说“一府一委两院”的含义?(6分)
3、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除了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外,还规定了哪些方面?(6分)
附:六年级上册期末模拟测试题参考答案
一、填空:
1、国家权威性
2、对错方向坚强盾牌
3、法律效力法律权威法律地位
4、网络电视报刊
二、判断:
1------5错对对对错6---10对对错对错
三、单选:
1---4 ACCA 5-----7 BCA
四、连线:略
五、、简答
1、必须做的:如纳税、服兵役、维护祖国安全、荣誉和利益;
禁止做的:如不偷公私财物、不伤害比人等
2、见教材P50面知识窗
3、(1)规定了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
(2)规定了行使国家权力的各个国家机关;
(3)规定了国旗、国徽、国歌和首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