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教师资格考试《初中化学》(初级中学)真题及参考答案
教师资格考试初中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化学试卷及解答参考

教师资格考试初中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在下列化学反应中,不属于分解反应的是()A. 水在通电条件下分解为氢气和氧气B. 氯酸钾受热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为氯化钾和氧气C. 电解水制氢气D. 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2、以下化学反应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是()A. 氧化铜和一氧化碳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B. 氯化钠和硝酸钾反应生成硝酸钠和氯化钾C. 氢气和氧气化合生成水D. 碘化钾与二氧化硫反应生成碘和硫酸3、在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A、二氧化碳(CO2)B、氯化钠(NaCl)C、蒸馏水(H2O)D、酒精(C2H5OH)4、在下列反应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是:B、CaCO3 = CaO + CO2C、2KCl + AgNO3 = 2KNO3 + AgCl↓D、N2 + 3H2 = 2NH35、以下化合物中,能够直接通过金属和氯气反应得到的是()。
A、FeCl2B、FeCl3C、CuCl2D、MgCl27、在下列反应中,不属于置换反应的是:A. 2H2 + O2 → 2H2OB. Zn + CuSO4 → ZnSO4 + CuC. Fe + 2HCl → FeCl2 + H2D. NaOH + HCl → NaCl + H2O8、在初中化学教学中,以下哪种教学方法不适合用于“金属活动性顺序”一课:A. 比较法B. 归纳法C. 推理法D. 演示法9、在下列化学变化中,不属于置换反应的是:A、Fe + CuSO4 = FeSO4 + CuB、2H2 + O2 = 2H2OD、Zn + H2SO4 = ZnSO4 + H2↑ 10、在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电解质的是:A、NaClB、HClC、C6H12O6D、NaOH11、某教师在教授盐的性质时,设计了一个实验:将少量碳酸钠粉末加入到稀盐酸中,观察到大量气泡产生。
该实验主要用来验证()的性质。
2017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真题及答案

2017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真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单选题]CH4中H—C—H的键角为( )。
A.B.C.D.1.【答案】:A。
解析:CH4是正四面体结构,H—C—H的键角为。
2[单选题]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
A.B.C.D.2.【答案】:C。
解析:H+和HC03-在水溶液中不能共存,A项错误;在有H+存在的水溶液中,N0i可以将Fe “氧化成Fe3+,在水溶液中不能共存,B项错误;四种离子在水溶液中能共存,C项正确;Ca2+与C02反应生成CaC03沉淀.在水溶液中不能共存,D项错误。
3[单选题]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两容器中分别充满N0气体和C0气体,则两容器中的气体( )。
A.质量相同B.分子数相同C.质子数相同D.中子数相同3【答案】:B。
解析:同温同压下,等体积的容器内,N0气体和C0气体的物质的量相同,所以二者的分子数相同,B项正确;由于N0和C0的相对分子质量不相同,所以,二者的质量不相等,A项错误;l mol的N0和CO气体的质子数分别为15 mol和14 mol,中子数分别为15 mol和14 mol,二者的质子数和中子数都不相同,C、D两项错误.4[单选题]X、Y、z均为短周期元素,X、Y处于同一周期,X、Z的最低价离子分别为X2-和Z-,Y+和Z-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序数:X>Y>ZB.单质沸点:X>Y>Z ‘C.离子半径:X2->Y+>Z-D.原子最外层电子数:X>Y>Z4【答案】:A。
解析:X、Y、Z均为短周期元素,Y+、Z-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说明Y位于2的下一周期,同时X、Y处于同一周期,X、Z的最低价离子分别为X2-、Z-,说明X是5[单选题]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C.D.5【答案】:C。
初中化学教师资格证考试试题

下列不属于化学基本观念的是:A.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B. 证据推理和模型认知C. 审美鉴赏与创意表达D. 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答案:C下列关于金属与酸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A. 铝与稀硫酸反应会生成氢气B. 铜与稀盐酸不反应C. 铁与浓硫酸反应会立即产生氢气D. 镁与稀硫酸反应比铁快答案:C下列物质中,属于合金的是:A. 氧化铁B. 黄金C. 不锈钢D. 碳酸钙答案:C下列化学用语使用正确的是:A. 氯化钠的化学式为NaCl₂B. 铝元素的符号为ALC. 氢气的化学式为H₂D. 硫酸的化学式为HSO₄答案:C下列关于酸碱指示剂的说法正确的是:A. 酚酞遇酸变红B. 石蕊遇碱变蓝C. 甲基橙的变色范围在pH 7-8之间D. 所有酸碱指示剂在酸性和碱性溶液中颜色都相同答案:B下列关于原子结构的说法错误的是:A. 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B. 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C. 原子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一定相等D.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答案:C纯净物根据组成元素的种类可分为单质和____。
答案:化合物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原子的____和重新组合。
答案:重新排列溶液的组成包括溶质、____和溶剂。
答案:溶质质量分数(或溶质的质量分数)元素周期表是根据元素的____进行排序的。
答案:原子序数酸和碱反应会生成____和水。
答案:盐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与多种物质发生____反应。
答案:氧化简答题简述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
答案:质量守恒定律是指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这一定律揭示了化学反应前后物质质量之间的必然联系,是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客观规律。
解释什么是酸碱中和反应,并举例说明。
答案:酸碱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相互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例如,盐酸(HCl)和氢氧化钠(NaOH)反应会生成氯化钠(NaCl)和水(H₂O),这个反应就是酸碱中和反应。
描述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
初级中学化学教师资格考试面试试题及解答参考

教师资格考试初级中学化学面试自测试题(答案在后面)一、结构化面试题(10题)第一题题目:请结合化学学科的特点,谈谈您如何设计一堂以“化学反应速率”为主题的初中化学实验课。
第二题题目: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化学实验操作能力?第三题题目:作为一名初中化学教师,请谈谈你对“探究式学习”的理解,并结合实际教学案例说明如何在化学教学中有效实施探究式学习。
第四题题目:请结合初中化学教学的特点,谈谈如何设计一堂以“化学反应速率”为主题的教学活动,并简要说明预期教学效果。
第五题题目:请你谈谈如何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设计一堂生动有趣的化学实验课。
第六题题目:请你谈谈如何根据《化学课程标准》设计一节初中化学实验课的教学活动。
第七题题目:请结合化学学科特点,谈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科学思维。
第八题题目:作为一名初中化学教师,你如何设计一堂以“化学与生活”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让学生通过实验了解并掌握生活中常见的化学反应?请详细说明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
第九题题目:请结合化学学科特点,谈谈如何在中考化学复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第十题题目: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如何运用多媒体技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效率?请举例说明。
二、教案设计题(3题)第一题题目:请根据以下教学目标,设计一节关于“酸碱中和反应”的化学课堂教案。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酸碱中和反应的概念和特点。
•掌握酸碱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书写方法。
•熟悉常见酸碱中和反应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总结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
•引导学生关注化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第二题题目:设计一堂以“化学与生活——常见酸碱盐的性质与应用”为主题的初中化学示范课教案。
第三题题目描述:假设你是一位初中化学教师,现在需要为八年级的学生准备一节关于酸碱指示剂的课程。
2017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初中化学-真题

3.下列反应中氯元素既表现氧化性又表现还原性的是()。
A.Cl2+2NaOH=NaCl+NaClO+H2O
B.2HClO 2HCl+O2
C.2Na+Cl2=2NaCl
D.MnO2+4HC1(浓) MnCl2+Cl2+2H2O
4已知2H2(g)+O2(g)=2H2O(I)△H1=-571.6kJ/mol,则关于H2O(I)=H2(g)+ O2(g)的反应热△H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装置①可用于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物
B.装置②可用于吸收HCl气体,并防止倒吸
C.装置③可用于以NH4HCO3为原料制取少量NH3
D.装置④中a为进气口,可用于收集CO2、NO等气体
11.某化学教师在进行“爱护水资源”的课堂教学设计时需考虑的因素有()。
①学生的生活经验
②教科书的编写特点
③化学课程标准的要求
A概念同化
B概念记忆
C.概念顺应
D.概念表征
18.下列举措中,有利于优化课程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是()。
①努力创设真实有意义的学习情景
②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手段
③有效开展复习和习题教学
④不断提高教学反思能力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19.某教师为全班同学每人做了一个文件夹其中放入了同学们的社会调查记录、课外活动照片、辩论会的发言稿、学习方法和策略的总结等并依据文件夹中的内容对学生进行评价。这样的评价方式属于()。
2017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2017上半年初中化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及答案(精选)第四批《认识氧气的性质》

初中化学《认识氧气的性质》、考题回顾 】•题目;认识氧气的性质 2内客匕在老师的帮肋下进行以下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规象,并通过分析得出相应结论。
L 本贡的癒愎£角州城甜夹性木炭’在空气中直撚启,再将宜噬的木炭議入蠅烧匙,由上而下 缓噓伸入黨満氧气的集气辄中(^2-4) &工蜻烛的燃烧:将甥烛固定在燃烧匙內,在空宅申点燃。
辂蠅着的蜡烛由上而下緩慢伸入集侖 軍气的黨气祖中(圈亠■铁丝在氧气中熾烧;在煨能状的细鉄丝末端系上火詡更,用站竭钳夹住铁鏡并点林勘火 柴粳,待火柴槐即将燃尽时,将它们由上而下缓慢伸入集茹氧气的集气紙中{图比)o *辭集 气甌底加入少重水(或镐竊少塑沙孑)■防止反应主成的回傩物质應甌底・致使11气甌炸製◎ “实验记录旋在空气中懺烬 实际上最云气中餉笔气反应・生成无色的二筆化薩气体5但朮旋在氧气申蠅益 比在空气中握烧剧剋0烦-氧气呻憐卜二氧化鑽 c o :g蜡烛在車气中噬慄,生成二蛋化義和朮*与朮炭的燃瞳辭列蒯,悄烛在氧气中的燃馳套克 在空這中剧烈得步"h^占% '二和t 垠-水Qig 比0一歆情:只下,快丝不能花空气中懺烁但在氧气中,轶丝却fi 緩生剧製憾悽』火星四射,啟出 大鱼的如生成黑色的四氧化三轶质]体。
毀戸筑气一上〜四氢就三捋 Ft 0?F 也 6通过上面的买监耳以发现,可燃物在氧气中燃烧通當比在空气申蝴烈。
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辕若 芸,许參物质可以勻氧气发生换应。
/基抵要求;⑴雲求酉2舍教孚内吝肓简单的檢书设4(2;教学尅程中要有湮堂互动环节i⑶ 请在+分钟內芫薦试讲。
offcnIFT T^ftr.-^-i 153*0!^^ 中町K m * 詩:;2星r 匚『吒买歸称买验现象实验结左木炭的燃烧弗烛的燃烧铁丝住氧气删S初中化学《认识氧气的性质》主要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提出问题】假如你去攀登喜马拉雅山,你将准备哪些必用品?为什么?【学生回答】①厚衣服。
教师资格考试初中化学面试试题及解答参考

教师资格考试初中化学面试复习试题(答案在后面)一、结构化面试题(10题)第一题题目:请结合初中化学教学实际,谈谈你对“化学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作用”的理解。
第二题题目:请谈谈你对“新课程改革下初中化学教学目标的认识”,并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谈谈如何实现这些目标。
第三题题目:请解释什么是酸碱指示剂,并举例说明如何使用酸碱指示剂来检测溶液的酸碱性?第四题题目:请结合初中化学教学实际,谈谈如何帮助学生建立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
第五题题目:请您解释一下酸碱指示剂的工作原理,并举例说明如何在实验中使用它们来确定一个未知溶液的酸碱性?第六题题目:请谈谈你对“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这一观点的理解,并结合具体实例说明化学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第七题题目:请解释什么是“酸碱指示剂”,并举例说明如何在实验中使用酸碱指示剂来确定溶液的酸碱性?第八题题目:在进行化学实验时,学生不小心将浓硫酸溅到了皮肤上,请问作为教师,你应该采取哪些紧急措施来处理这种情况?第九题题目:请结合初中化学课程的特点,谈谈你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并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第十题题目:请解释什么是“酸碱指示剂”,并举例说明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假如你在课堂上向学生演示如何使用酸碱指示剂来检测溶液的酸碱性,请描述你会如何进行这一实验,并说明实验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安全事项。
二、教案设计题(3题)第一题题目:设计一节初中化学课题《金属的化学性质》的教案。
第二题教案设计题题目:根据以下教学目标和内容,设计一节初中化学课堂教案。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物质的溶解度概念,能够解释常见物质的溶解现象。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内容:1.物质的溶解度2.溶解度曲线的应用教学对象:初中一年级教学时间:45分钟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烧杯、玻璃棒、漏斗、滤纸、量筒、溶解度曲线图等2.实验药品:食盐、蔗糖、碘、硝酸钾、氢氧化钙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溶解吗?请举例说明。
初中化学教师资格考试面试模拟试题与参考答案

教师资格考试初中化学面试模拟试题与参考答案一、结构化面试题(10题)第一题题目:请谈谈你如何理解“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并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实践这一理念?答案:“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强调的是在教育过程中,将学生的需求、兴趣、能力和发展作为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旨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实践“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激发兴趣,引导探索:化学是一门充满奥秘和趣味的学科,教师可以通过设计有趣的实验、贴近生活的案例或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激发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兴趣,引导他们主动探索化学世界的奥秘。
例如,在讲解酸碱反应时,可以演示“火山爆发”实验,让学生亲眼见证酸碱相遇时的奇妙变化,从而激发他们探究酸碱性质的好奇心。
2.鼓励提问,培养思维:在课堂上,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疑惑。
通过提问和讨论,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深入理解,还能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同时,教师应及时回应学生的问题,耐心解答,并引导学生学会自我反思和总结。
3.因材施教,关注个体: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他们在学习化学时会有不同的兴趣点、难点和速度。
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因材施教的教学策略,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适合他们的学习资源和支持。
例如,对于化学基础薄弱的学生,可以给予更多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的训练;而对于化学兴趣浓厚、能力较强的学生,则可以引导他们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探索。
4.合作学习,共同进步:合作学习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理念的重要体现。
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团队中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共同进步。
在合作过程中,学生可以学会倾听、表达、协商和妥协等社交技能,同时也能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
5.反思评价,持续改进:教学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
教师应定期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反思和评价,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意见,以便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
(初级中学)
◇本卷共分为5大题25小题,作答时间为150分钟,总分150 分,90 分及格。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 [单选题]
向某溶液中加入过量盐酸生成白色沉淀,过滤后向滤液中加入过量的氨水(使溶液呈碱性).又有白色沉淀生成:再过滤后向滤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又生成白色沉淀。
则原溶液中含有的离子可能是()
参考答案:B
2 [单选题]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日常生活中无水乙醇常用于杀菌消毒
B.绿色食品是不含任何化学物质的食品
C.目前加碘食盐中主要添加的是Kl03
D.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包括N0、S02、C0、C02
参考答案:C
3 [单选题] 下列反应中氯元素既表现氧化性又表现还原性的是( )。
参考答案:A
4 [单选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参考答案:B
5 [单选题] 下列物质中常用作于电池电极材料的是( )。
A.石墨
B.金刚石
C.铂
D.大理石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
解析:干电池的电极材料,一般为碳棒和锌桶,充电式的一般为镍、镉。
故本题选A。
6 [单选题] 下列氢氧化物中碱性最强的是( )。
A.KOH
B.NaOH
C.LiOH
D.CsOH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
解析:同一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金属性增强,碱性增强,所以碱性顺序:,故本题选D。
7 [单选题] 欲除去混在苯中的少量苯酚,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A.加入FeCl,溶液后,过滤
B. B.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充分振荡,静置后分液
C. C.加入过量溴水.过滤
D. D.加入少量水,充分振荡,静置后分液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
解析:铁离子与苯酚生成的络合物与苯互溶,不能将二者分离,并引入新的杂质.A项错误:苯中混有苯酚,加入氢氧化钠后生成可溶于水的苯酚钠,但苯不溶于水,可用分液的方法分离.B项正确:加过量溴水,生成三溴苯酚。
三溴苯酚和溴都能与苯互溶,不能将二者分离.并引入新的杂质。
C项错误:苯和苯酚是混合液,加水不能将二者分离,并引入新的杂质,D项错误。
故本题选B。
8 [单选题] 普拉西坦是一种改善记忆、抗健忘的中枢神经兴奋药,其结构简式如图l所示。
下列关于普拉西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它可以发生水解反应
B.它既有酸性,又有碱性
C.它的二氯取代物有两种
D.分子中C、N、O均处于同一平面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
解析:普拉西坦含有肽键,可以水解,A项正确;分子中不含有羧基,不具有酸性,B 项说法错误;被取代的两个氯原子可以在相同的碳原子上,也可以在不同的碳原子上,在相同的碳原子上有两种不同的位置.在不同的碳原子上有六种不同的位置,则二氯取代物有8种,C项错误:分子中含有饱和碳原子,且氨为三角锥形结构,所以分子中C、N、0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D项错误。
故本题选A。
9 [单选题]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铁是具有银白色光泽的金属
B.铁制品在潮湿空气中易生锈
C.铁矿石冶炼生铁、生铁冶炼成钢都是化学变化
D.生铁是纯铁,钢是含碳量在0.03%~2%的铁合金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
解析:纯铁固体具有银白色金属光泽,质软,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A 项正确:铁生锈是在氧气和水的共同作用下发生的,在潮湿的空气中,水分充足,铁容易生锈,B项正确:铁矿石冶炼生铁.是把铁的化合物转化为金属铁,生铁冶炼成钢,是C和0反应,都发生化学变化,C项正确:生铁是指含碳量大于2%的铁碳合金.D项错误:故本题选D。
10 [单选题] 下列关于实验装置和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装置①可用于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物
B.装置②可用于吸收HCl气体,并防止倒吸
C.装置③可用于以NH4HC03为原料制取少量NH3
D.装置④中a为进气口,可用于收集C02、N0等气体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
解析:装置①常用于分馏或蒸馏,利用的是沸点的不同,而不是二者的不相溶性,A项错误:盐酸极易溶于水,装置②中,通人气体后,会发生倒吸,应将苯换成CCl4,或者其他密度比水大的溶液,使水位于上层,B项错误;在实验室里常用加热铵盐和碱的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C项正确;N0为有毒的气体,且与02反应,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应用排水法收集,D项错误。
故本题选C。
11 [单选题] 某化学教师在进行“爱护水资源”的课堂教学设计时,需考虑的因素有( )。
①学生的生活经验②教科书的编写特点
③化学课程标准的要求④教师的教学方法’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
解析:新课程理念下化学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内容包括:教材分析、学情分析、课时安排、教学三维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法、学法、教学内容的巩固练习和课后反思等。
在此过程中,要充分结合教师的教学经验,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生活经验,学校的教学环境、教学设施以及化学课程标准的要求、教科书的编写特点等具体情况进行教学设计:故本题选C。
12 [单选题] 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目标包括三个维度.下列属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是( )。